当前位置:首页 » 直发刘海 » 成都刘海洋
扩展阅读
流行发型图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脸直发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发型图片 2020-08-28 03:41:15

成都刘海洋

发布时间: 2021-03-22 20:49:55

1、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语文课程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论述颇多,不再赘言。而“人文性”却是以往在《语文教学大纲》(下简称“大纲”),包括试用版和试用修订版都不曾提及的。试用版认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里强调的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试用修订版则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已看到了语文的“文化性”和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无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科学文化素养并不等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是强身之道,而人文素养则是立身之本,《标准》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从“思想性”到“科学文化素养”再到“人文性”,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程的本来面目越来越清晰了。因此,什么叫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核心──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文主义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而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要么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要么用无休止的做题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要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学必将导致社会的人文缺失──疯狂追求物质享受,“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对情感的无比冷漠,等等。最近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成都的“微波炉烹小狗”,和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必须指出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因如此,《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现仅以《雪孩子》(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1、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大量而有台阶性的诵读训练,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教学时教师的范读能很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节的同时产生了一个个疑问:为什么会有雪孩子?雪孩子为什么会动呢?雪孩子的鼻子为什么是红的?……这些问题之所以过于浅显,是由于学生尚未深入学习课文,因此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由多读几遍课文。在多次诵读中,伴随着学生的思考,以上问题多半会不答自解:有雪孩子是因为课文一开头就介绍到“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有雪当然可以堆雪孩子;雪孩子会动是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读图,学生也不难发现雪孩子的鼻子原来是用胡萝卜做成的,所以是红的。学生一方面通过诵读自己寻求到了答案,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深意的问题,像“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雪孩子为什么要去救小白兔?”“雪孩子怎么会飞到天上变成云呢?”“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他回来后小白兔会跟他说什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仍然不用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在反复诵读中自己去寻求答案。
2、体会意境,感受美好: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生还经历了情感的体验,逐渐接受到文化、审美的熏陶:“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这里描写的是下雪时银装素裹的自然美。“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真高兴。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开心。”这是小白兔与雪孩子和谐愉快的纯真美。“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这是雪孩子舍己为人精神美,以及雪孩子“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的意境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显而易见,良好的语文素养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感悟生命的宝贵,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必定把“生命”看成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从而珍惜它,讴歌它。在教学时,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建立他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世界。传统的教学在知识传授上往往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学手段上则经常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老师引导学生质疑,再由学生回答的方法。然而,这种“为学习而学习”的“师本位”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本身已经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怀,忽视了对个体发展的关怀。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人文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多元的行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阅读感受,正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种林妹妹”,教师怎能限制学生的所疑所惑、所感所悟呢?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提问,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总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2、有哪些真实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的书 要现实的 有血有肉的 谢谢分享

孙睿的《草样年华》系列 和 《活不明白》

饶雪漫的《左耳》 《校服的裙摆》

基本上都是半现实半虚构的,现实哪有那么多事写出来

就当看着玩吧

3、对大学生开设科学环境课程的感想(要求:1500字)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

刘艳 谭颖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193)

【摘要】本文在国内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我国当前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十分不足,特别是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应深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推进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一、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概念的研究

1、对生态道德内涵的研究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术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道德的涵义予以界定。虽然表述不一,但大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生态道德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是传统道德向自然生态领域延伸和扩展的结果。杨润认为,环境道德是继伦理道德、社会道德之后的第三种道德,这种道德是用以科学地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使之健康协调发展的道德。[1]吴静认为,环境道德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良知,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对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的感知和体悟,旨在约束自身的物质贪欲,善待自然环境,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从而使人与两大环境长久共存的一种伦理规范。[2]

2、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的研究

生态道德教育是以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西方的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道德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应该严格区分来说的,但是在这里之所以提到,是因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以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而诞生的,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加强大学生对生态的认识。饶国宾、华启和认为:生态道德教育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活动。[3] 王世民、李泊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4]曾建平认为:环境道德教育的特征:就它的指向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以它的空域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从它的时序性界说,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5]

3、对课程内涵的研究

“课程”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正如美国人理查德·斯考德所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的教育术语,同时又是一个定义最差的术语。”我们常见的课程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认为课程是科目,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这种单一的课程观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课程研究的蓬勃开展才有所改变。
第二种,认为课程是目标、目的,如认为课程是具有结构性的一系列预期的学习结果。
第三种,认为课程是计划,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面临的一切经验的计划或方案。这种课程观的重点是如何建立课程目标。
第四种,认为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如认为课程是个别学习者在一项教育方案中获得的一切经验。这种课程观主要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6] 

第五种,认为课程是活动,如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中这样说:“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这种课程观并不反对学科课程,只是考虑到学生在除了教学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中也能获得某些知识、经验,而这些知识经验又是传统的学科课程所无法包容和理解的。于是把这部分活动也纳入到课程含义之中。

4、对生态道德课程概念的界定

对于生态道德课程概念的没有任何学者提起,所以本人根据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概念,把它定义为:生态道德课程主要是以学校为阵地,学校以课程为依据的课堂教学,它是为了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所设立的课程,让人民更好,更全面的接受生态道德教育,从而更深的了解到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概况

1、生态道德教育的源起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自然灾害接连不断。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恶化,生态危机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态道德教育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道德教育新的内容。[7]

在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将环境教育纳入小学和初中教育中。而在教育理论界,提出生态环境中也有道德问题,应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是近十年的事。最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鲁洁教授写的《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文中提出德育的自然性功能。[8]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生态伦理意识,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所以将生态道德纳人学校德育里,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2、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概念深入人心,相关的理论研究论文出现不少,让人们更全面的认识到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已发表相关文章十多篇。[9]- [13]这些文章都介绍了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上,众多学者都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生态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促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德育内容大为扩展,把道德扩展到自然界、动植物和人类后代,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下代人的关系得到重新定位。生态道德要求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学生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 [14]- [18]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自然之美、生命可贵、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环境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生态环境权益,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3、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起步,投入较大,但是综观这些年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状况,收效却不理想。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们对全球各个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发表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列在133位。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而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这种片面的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件相失衡。从清华大学高才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成都某高校学生的微波炉烤宠物狗事件等极端行为中,已经反映出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生态道德问题。[19]不少问题的出现绝不能说是偶然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缺憾,务必完善提高。

4、大学生生态道德课程的现状

高校开设环境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环境知识,了解环境科学的进展情况,培养环境保护技能,提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多数的文章在谈到课程现状,这里往往是一笔带过,没有太多的内容。赵云峰在发表的《浅析我国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理论背景》一文中认为:从高校课程安排来看,除了某些专业开设有关环境保护之类的课程,讲授一些相关专业和技术、法规等层面知识之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甚至是一个空白。[20]田甜在2008年硕士论文中提到:课堂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其表现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依据调查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实施等现状,发现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在课堂教育存在着重视不够、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师资欠缺等各方面的问题与不足。[20]唯一一篇比较全面的提到课程设置的是宋金霞在2007年的硕士论文,她提到在“课堂内可以通过各种学科教学,一方面可以设置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21]她还指出具体开设的相关课程设置,例如《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人与自然》、《生态价值观》等。

三、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现状的述评

1、当前研究的特点

通过前面对国内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状况的简单介绍,发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开展是一个复杂且难的工作,其研究现状是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状况密切相联系的。当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实践上有所推进和发展时,研究也相对也有一定程度的深入。

我国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随着《21世纪议程》的提出而被关注起来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有部分研究人员对这一课题表示着持续的关注。21世纪以后,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和国际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在这些原因的促使下,我国大学生态道德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就理论方面而言,众多高校和学者开始探索如何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怎样建设“绿色大学”等。在实践方面,有的学校开展课外实践建立社团,有的学校进行以培养环境专业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技能教育。客观地说,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我国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也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研究人员和专题研究数量不多;文献资料基本上以翻译和介绍为主,尤其缺乏改善现状的具体途径。

2、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的来说,我国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遗憾。首先,起步比较晚,研究时间短,这方面的学术专著不多,而且比较零散,有些还没达成共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清晰的体系;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说,还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深入调查的不多,大多都只是泛泛而谈,可操作性不强,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高校,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便是课堂教育。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基本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因为课堂教育又是以课程为依据的教学,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多尔指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所以本文想从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上的具体设置入手,设想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施教课程,能够更全面且有效的深入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里,能够动员起大学生们都来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提高大学生们的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自己复制粘贴一部分就行了,嘿嘿,觉得可以,就采纳吧楼主

4、黔东南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论文三等奖与州科技进步奖同等吗?

看两者是否同等,主要根据颁发单位的级别来看。黔东南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隶属于该州教委,而州科技进步奖多半是该州科委颁发的,那就高一个等级,如果是由州政府直接颁发的,就要高两个等级。

希望能够帮到您!

5、成都东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成都东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是2016-11-11在四川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惠通路。

成都东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129MA62LMCU62,企业法人刘海洋,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成都东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食品包装纸制品、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成都东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游客扔石头致袋鼠一死一伤,有哪些动物园动物受伤事件?

此次受伤、死亡的袋鼠来自福州动物园,心里很难过。

我去过两次福州动物园,第一次去的时候,大概是2009年(福州动物园2008年搬新址),那个时候动物园里的动物数量还很多,我特别喜欢里面的两只河马和两只长颈鹿。第二次去的时候是2010年,时隔一年再去,河马只剩下一只,另外一只据说被送走了,两栖馆里的动物也消失了不少。后来,在2012年,我的一个朋友去动物园,回来告诉我,一只长颈鹿因病死了,现在动物园也只剩一只长颈鹿了。

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方面由于经费原因,不得不送走,一方面却是因为疾病。这些因疾病而死亡的动物,又大多因游客不正当的投食行为造成。许多动物因为吃了游客投递的蛋糕、巧克力等食物,造成肠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死亡。在剖开的动物胃里,会惊人的发现有塑料袋、插着竹签的热狗、矿泉水瓶、打火机、玩具等。无锡动物园里的一只长颈鹿,其死亡原因就是因为误食许多游客丢下的塑料袋。

除了因疾病死亡,像这次游客朝袋鼠扔石头导致死亡的现象也屡次发生。许多游客为了让动物跑、跳等,不顾动物的生命安全,往动物们身上丢石头、塑料瓶、棍子等危险物品。此前,武汉动物园里的4只鳄鱼,就因为游客拿石头砸鳄鱼导致死亡。还有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里的孔雀,被游客强行抱着拍照,甚至羽毛被拔掉。

在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里,经常看到成年人带头“欺负”动物们。一个大妈就带着孙子去动物园,教孩子朝长臂猿吐口水。还有大人带着孩子追赶孔雀等动物。为了一时的高兴,却拿动物的生命开玩笑,这些人不是无知,是可耻!

希望下一次去动物园的时候,不再看到这些不文明的现象。

7、四川欧行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四川欧行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5-15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598号附982号。

四川欧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106MA6CF3NK9J,企业法人刘海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四川欧行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四川欧行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8、成都市威洋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四川省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刘海洋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成都市武侯工商局注册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2号1栋9楼2号
法定代表人:韩志杰
成立时间:2009-12-04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10700020406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2号1栋9楼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