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直发刘海 » 刘海戏金蟾历史
扩展阅读
流行发型图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脸直发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发型图片 2020-08-28 03:41:15

刘海戏金蟾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3-11 20:11:12

1、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有谁具体知道的?

很早以前黄山脚下的汤口村,住着一位姓刘的老农民, 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因为黄山又称黄海, 所以取名叫刘海。

南海龙王有个女儿叫巧姑,一次,她趁龙王外出的机会,变作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了桃花溪中的白龙潭。谁知遇险,幸亏勇敢而矫健的刘海救下。巧姑龙女从此念念不忘刘海,又偷偷地出了龙宫,还是变作金姿蟾爬上荷叶,扔给刘海一串金钱。刘海牵动金钱的丝线,金蟾就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跟在身后朝他微笑。从此,两人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蟾”古代神话中是吉祥之物,旧时传说金蟾有三足为灵物,古人认为可以致富。所以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说。

其实,在历史上,刘海姓刘,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号海蟾子,后燕地广陵人。刘海为丞相时,一天,有一道人拜谒,自称是正阳子。正阳子向刘操索要金钱、鸡蛋各十枚,在桌上间隔高叠。刘海惊叹曰:“危险啊!”道人说:“相公生命更危啊!”刘海因此大悟,翌日即从道隐去,归隐代州凤凰山,道教全真道尊为五祖之一。元世祖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明清之际,“刘海戏金蟾”的画非常盛行,多为刘海用缚着一串金钱的绳索和金蟾玩耍的情景。清初以来,更是常见于表示喜庆、吉祥的传统年画上,寓意发财、富贵,皆渊源于此。

2、三组金蟾的来历、典故是啥?

三脚金蟾催财 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是拥有三只脚,与其他四条脚的蟾蜍不同,它是会吐钱,传说它本是妖精,后被刘海仙人收服,改邪归正,四处帮贫人,吐钱给人们,所以后来被人们当作旺财瑞兽。 刘海戏金蟾 相传很早以前,黄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刘的老农民,夫妻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海。贾山南海龙王有个女儿叫巧姑,自幼生长在水底龙宫。 一次,龙王带巧姑去北海龙宫赴宴,往返途中的美景给她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一次,她趁龙王外出的机会,变作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桃花溪白龙潭,伏在一片翠绿的荷花叶上观赏四周的景色。就在这时,一条凶恶的大蟒向她扑来,正在桃花峰下砍柴的刘海救下了她。金蟾醒来后得知是刘海将她从恶蟒口里救出后,便从口中把一颗龙珠吐在荷叶上,作为给刘海的纪念之物,然后恋恋不舍地跃入水中回龙宫去了。 之后,巧姑深深爱上了刘海。一天,她思念刘海心切,又偷偷跑出了龙宫,变作金蟾爬上荷叶盼望能再次见到刘海。 事也凑巧,那天刘海因为要伐木盖房,也来到白龙潭边,一边伐木,一边放牛。刘海伐树累了,走到潭边喝水,忽然发现在他的身边有一串金钱。他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人影,喊了几声也无人答话,便放下钱准备回家,谁知那串金钱竟叮叮地响了起来,原来这钱是金蟾暗放在他身边的,那串着金钱的丝线就在她的手里。刘海要走,她便在水下牵动丝线,让那串金钱响起来。刘海感到奇怪,聚精会神地端详那串金钱为什么自己会响。不提防上次那条吞吃金蟾未成的大蟒,从背后向刘海扑来。龙女巧妙地引开凶蟒,使刘海得以抽刀,把那条恶蟒斩作两段。最后二人结为夫妻。 又有 贵州人民出版社 文章: 很早以前黄山脚下的汤口村,住着一位姓刘的老农民, 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因为黄山又称黄海, 所以取名叫刘海。 南海龙王有个女儿叫巧姑,一次,她趁龙王外出的机会,变作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了桃花溪中的白龙潭。谁知遇险,幸亏勇敢而矫健的刘海救下。巧姑龙女从此念念不忘刘海,又偷偷地出了龙宫,还是变作金姿蟾爬上荷叶,扔给刘海一串金钱。刘海牵动金钱的丝线,金蟾就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跟在身后朝他微笑。从此,两人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蟾”古代神话中是吉祥之物,旧时传说金蟾有三足为灵物,古人认为可以致富。所以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说。 其实,在历史上,刘海姓刘,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号海蟾子,后燕地广陵人。刘海为丞相时,一天,有一道人拜谒,自称是正阳子。正阳子向刘操索要金钱、鸡蛋各十枚,在桌上间隔高叠。刘海惊叹曰:“危险啊!”道人说:“相公生命更危啊!”刘海因此大悟,翌日即从道隐去,归隐代州凤凰山,道教全真道尊为五祖之一。元世祖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明清之际,“刘海戏金蟾”的画非常盛行,多为刘海用缚着一串金钱的绳索和金蟾玩耍的情景。清初以来,更是常见于表示喜庆、吉祥的传统年画上,寓意发财、富贵,皆渊源于此。

3、刘海戏金蟾出自什么典故

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来源于道家的典故。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

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3)刘海戏金蟾历史扩展资料

刘海戏金蟾的寓意

由于刘海戏金蟾是来自民间的一个传说典故。在它历经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寓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是我们现如今还为之动容并且深信不疑的美好寓意。

财源兴旺——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把刘海抬上了财神的宝座,说明只要刘海戏金蟾,金蟾就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在哪里。佩戴翡翠刘海戏金蟾寓意求财祈福,财源广进,大富大贵的美好心愿

幸福美满——刘海戏金蟾寓意给予人们幸福一生,万事如意,美美满满的祝福。刘海戏金蟾的另一个传说是刘海因其妻子是仙人曾化身为金蟾的机缘巧合而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吉祥———刘海戏金蟾的寓意非常广泛,并不仅局限于刘海作为主人公。蟾蜍,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因此常被古代的人们当成避五病、镇凶吉的吉祥物。

4、刘海戏金蟾中的刘海是男是女

男的\
刘海,历史上实有其人。原为五代时人,本名刘操,字昭远,又字宗成、玄(或元)英,居燕山一带,先为辽国进士,后出家修道,号海蟾子。刘海十六岁的时候中进士做官。后来,刘守光被后梁太祖封为燕王,刘海就当上了燕王的丞相。刘海特别喜好谈玄论道,与道士交往甚密。一天,有个道士来访,刘海以宾客之礼相待。问道士的姓名,默而不答,只是要刘海拿出鸡蛋十个,金钱十文,以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十蛋和钱垒成了一个塔状,而并没有坠下来。刘海惊叹说:“危险!”道士告诉他:“你身家性命面临的危险,更甚于此。”刘海问:“如何摆脱这种危险?”道士并不作答,而是拿起鸡蛋、金钱,掷之地上,然后长笑而去。原来,道士是说刘海现在身居高位,这高位就像叠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而要摆脱危险,免去杀身之祸,就要抛弃荣华富贵,就像道士将鸡蛋、金钱掷于地上一样,弃荣华富贵如敝履。刘海很快明白了道士的用意,当晚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美美吃了一餐,然后砸碎所有的宝器。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假装发狂而舞,出了燕国,远游秦川去了。在路上他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给他服丹成仙的口诀。刘海方知他是正阳子,即钟离权。两年以后,燕王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不久就被朝延剿灭,刘守光遭诛灭九族之祸。而此时,刘海正云游天下访道。后画遇上了吕洞宾,授之以秘法,乃得道成为真仙。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二位仙人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不知所终。元朝元世祖封刘海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刘海出家后,取道号“海蟾子”,称为刘海蟾。后来,由这名字又附会上了刘海戏蟾的传说,刘海遂成为能给人间带来钱财、子嗣的吉祥神。

刘海戏蟾的故事,至迟在北宋时便已产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中有这样的句子:“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可见,当时已有刘海蟾狂戏蟾的戏曲演出。刘海蟾戏蟾最初的目的是除蟾祟,所以刘海蟾所到之处,蟾声消绝。考究起来,其所谓“戏”是一种巫术动作。《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邵武县志》说:“刘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尝以道力除蟾祟,故称为海蟾云。”刘海戏蟾的故事几经演变,喜剧色彩越来越浓,刘海的“戏”的巫术驱邪意义逐渐消失,蟾已不再是除祟的对象,而是施行法术的灵物。明朝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说:“皇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

民间还流传着刘海捉三足金蟾的故事。康熙年间,苏州有一个大商人叫贝宏文,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有个叫阿保的小伙子找上门来做佣人,贝宏文便收留了他。这阿保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干活特别卖力。他干活不要工钱,而且还常常不吃饭,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也不喊饿。贝家的人都感到很奇怪。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可以把陶瓷做的尿壶像翻羊肚子似的翻过来,洗刷里面,然后再复原,洗外面,陶瓷的尿壶在他手里竟然像柔软的面皮。有一次过元宵节,阿保抱着小主人去看灯,很晚未归,贝家人十分着急。快到三更时分,阿保才抱着小主人归家。贝家主人埋怨他回来得太晚,害得一家人提心吊胆。阿保解释说:因为杭州的灯不热闹,他就带着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的省城,那里的灯真好。贝家的人不相信,认为阿保是在撒谎。不料,小主人从怀中掏出了一把新鲜的荔枝,这是杭州没有而福建才有的水果。贝家人心中暗暗惊异。最让贝家及邻人神异的是阿保戏大蟾蜍的事。阿保到井里打水,打上来一个大蟾蜍。蟾蜍即癞蛤蟆。奇怪的是,这个癞蛤蟆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只有三条腿。三条腿的蛤蟆是传说中的灵物。阿保对贝家说:“这个蟾蜍逃走已经好几年了,今天总算将它促住了!”左邻右舍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并竞相传说这阿保就是戏蟾的刘海蟾。阿保见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便谢过主人,冉冉升空而去。

民间有关刘海捉金蟾的目的又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刘海以金蟾为食。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灵物,刘海以之为食,说明他神奇非凡。一说刘海捉金蟾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金蟾是民间传说中能吞吐金钱的灵物。把蟾与金钱联系起来,可能是由于蟾身布满类似金钱的斑纹的缘故。刘海捉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由刘海戏金蟾演变为钓金蟾,其行为的目的也由除蟾祟演化为获取金钱,刘海遂成一位财神。这位财神爷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间带来金钱,他钓金蟾,金蟾则吐出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民间年画中的刘海是一副欢天喜地的胖小子的模样,袒胸露怀,蓬头赤足,双手舞动一串金钱,正向一仰视的三足金蟾抛去。民间贴这类年画,有祈财求吉之意。刘海形象至今仍以吉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年画、剪纸、枕被、工艺品中。

5、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刘海戏金蟾,其来源于什么典故?

刘海戏金蟾出自道家典故。

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

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

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

(5)刘海戏金蟾历史扩展资料:

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考证,刘海戏金蟾,人物原型出自后梁燕山。后梁燕山有位姓刘名玄英的读书人,原名操,号海蟾,字宗成。

此人好谈性命,崇拜黄老之学。传说刘海蟾两次遇到神仙,第一次遇到正阳祖师,第二次遇到“吕祖。

据 《神仙通鉴》记载:初遇正阳祖师,授以金液还丹之旨,遂弃官学道。后遇吕祖,乃改名玄英号海蟾子。复授以金丹之要,遁迹终南,修真成道。

有人说他是道教北宋第四祖。元代至元年间被封为明悟弘道真君。武宗时加封为纯佑帝君。有古籍说他是后梁广陵人,也有说他是后梁陕西人。

据说,有一天一位自称真阳子的道人前来拜访,和他大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海蟾终于大彻大悟,弃官学道,遁迹终南山下。

丹成后登录仙班,化鹤而去。道教南宗把他奉为祖师。正阳道人就是钟离祖师。吕祖指的是吕洞宾。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号纯阳子。

吕洞宾因科举不第而浪迹江湖,遇到了正阳子钟离权,钟离权赠与他丹诀,并把他带到终南山修道。

吕洞宾应该是刘海蟾的师兄弟,刘海戏金蟾亦称刘海戏金钱或刘海洒钱。后人把刘海蟾这个名字一分为二刘海、金蟾。又把这两个名字敷衍为刘海戏金蟾。

6、刘海砍樵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戏曲的发源地———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等。

丝瓜井位于城内泮池街文条巷与丝瓜井巷交汇处。传说井水中有丝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样现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

临井而观,井口直径五尺余,深约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凉,久旱不竭。丝瓜井历史悠久,具体建于哪个时代,无从考证。

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神话传说。

传说:

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

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

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钩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6)刘海戏金蟾历史扩展资料:

钟馗与财神刘海的传说:

相传刘海从小家贫,靠打柴养活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他干活勤快,为人老诚,对母亲也十分孝敬。一日,刘海打柴回来,于村西小石桥边的阿福泉内偶遇一金蟾。

生三只脚,背黄腹白,见他过来不躲不闪。刘海甚是稀奇,每次路过,都要和它戏耍一番,才肯离去。

年复一年,刘海长大了,担的柴也多了。有一次,他担柴下山,被一位年青女子挡住了去路。那女子说她叫梅姑,从小看刘海在这打柴,勤俭老诚,要与他下山结为夫妻。

刘海先是不允,梅姑苦苦追求,恋恋不舍,逼得刘海无法,才答应回家和母亲商量后再说。回到阿福泉家里,母亲听得此事,十分乐意。后来,刘海就答应了梅姑,一同下山结成夫妻。

梅姑来后,果然对母亲十分孝敬。不久,母亲去世,他们依然相亲相爱,刘海打柴回来也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高兴得他整天乐悠悠的。

这一天他又从桥边走过,想把自己的欣喜告诉那只金蟾,但朝桥下一看,金蟾却不见了。正疑虑间,有一跛足道人朝他走来。

对他说:“刘海呀!听说你娶了个好媳妇,但她虽好,却不是人,是个狐狸精。”刘海不信,说他胡说八道。

那道人嘿嘿一笑说:“你若不信,今日回家就装着肚子疼,她便给你一颗宝珠,你把这个宝珠吞下肚里,便知她是谁了。”说罢,道人不见了。

刘海怀着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放下空柴担就声称肚子疼。梅姑百般抚慰并将王渼陂所赐,熬汤医治,都无济于事,她便转过身去,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交给刘海,让他噙在嘴里。

刘海得了宝珠,连忙爬起来就要朝肚里吞。梅姑看出破绽,经再三盘问,刘海才把遇见跛足道人的事告诉了梅姑。

梅姑听罢,对刘海说:“那跛足道人,是桥下的金蟾脱化,它与我同样修炼了五百年,同样有一颗宝珠,这宝珠就是修炼的仙丹。

多年来,它欲夺我仙丹,凑成千年,急欲成仙,却未能得逞,如今又想破坏你我美好婚姻。”刘海这才恍然大悟,把宝珠还给梅姑,提起斧子,要去找金蟾算账。

梅姑连忙拦住他,嘱咐道:“村头弥陀寺东边钟馗,我们耕读传家,钟馗武读传家有赐福驱魔大法,唐僧学了灵验,你去请教请教”,又把宝珠交给他,才把他送出门。

刘海来到石桥边,口念“赐福驱魔大法”,照着梅姑的嘱咐,拿出宝珠,刘海逗着它左转十八圈,右转十八圈,不一会那金蟾果然浑身哆嗦,心口作呕,吐出了宝珠似的仙丹来。

刘海连忙将仙丹捡起吞下肚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

古《刘海砍樵》一剧中,有“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的自白,而且在《封神》剧中,自颂“刘海本是‘小八仙’,行走步步撒金钱。

金钱撒在福地上,一变十来百变千,福泉之水撒人间,有福有财都是仙。” 的台词。刘海的故事被编成戏曲,广为流传。

来历:

“刘海”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刘海原本是“留孩”,即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发。古代女孩15岁时便盘发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到20岁时举行表示成年的冠礼。

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髫”、“髫年”代指儿童或童年。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指的就是老人(黄发)小孩(垂髫)都非常快乐。

不过男女孩童所留头发是有区别的:男孩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兆”;女孩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髦”。

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发型更好看,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保持着留孩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刘海。

到了唐代,中国民间产生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不太雅观,故书面文字就常把它写作“刘海”。

7、“刘海戏金蟾”有什么故事?谁愿意讲讲~~

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来源于道家的典故。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

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

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7)刘海戏金蟾历史扩展资料:

人物原型:

刘海蟾,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9,称他于五代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先遇正阳子点化,辞官寻道。

后遇吕纯阳,授以丹道,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天下道教祖庭——西安市户县终南山下石井镇阿姑泉欢乐谷。

在刘海故里修道成仙,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曲抱村玉蟾台有唐朝所建刘海庙和老子瓜牛台遗址,大重阳万寿宫内有刘海蟾诗古碑一通——《十方重阳万寿宫记》。

传说刘海蟾为丞相时,一日一道人拜谒,自称正阳子。向其索要金钱、 鸡蛋各十枚,在桌上间隔高叠。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相公生命俱危更甚。”海蟾因此大悟,翌日即从道隐去 。

海蟾子得吕纯阳授以清静无为,养性修命及金液还丹诸法。

后传门人董凝阳,张紫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海戏金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海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