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发型的兵马俑有什么区别?
秦始皇嬴政是我国第一个完成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实现多民族统一的帝王,世人却对他褒贬不一。但如若说到他的贡献,非兵马俑可数。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规模壮大,人物逼真,并且其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无穷,因此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发现至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在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下发现兵马俑虽数量众多,但形态各异,不仅姿势武器有差距,就连发型衣着也不一。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判断出,不同发型的兵马俑是不处于同一等级的兵将。
一、千人千面的兵马俑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有上千件,但是他们形态各异,每一件都栩栩如生,好似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特有的密码钥匙。有的兵马俑头戴鹖冠,身上所着是彩色鱼鳞甲,十分威武壮观。有的头戴单板长冠,身着普通无色铠甲,有的则是头戴圆锥形发髻,便衣持弓,位于队列前端。
二、不同发型代表不同身份古代作战是运用最原始的冷兵器和兵法布阵,兵将们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指挥军通常位于队列中心位置亦或前沿阵地,便于操控整个队伍。在护卫君王时,离君王越近便是能力越强之士。又因为将军身份尊卑,所以衣物发髻都比较精致豪华。而位于边缘阵列的将士需要有过于常人的反应,既为了应对敌人的袭击,又为了在抗击敌人攻击时能够全力出击,所以衣着发髻都比较简约。而位于主军将士旁边的副将军,他们的发髻既不能比主将军的豪华气派,又不能落后于步兵将士,因此他们都取折中之型。
发型繁多的兵马俑也恰恰代表了秦国人的标新立异,从侧面反映出了秦国国力的强盛。兵马俑的存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一大象征,对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在今后兵马俑的探索发展之中,能够从中获得更多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2、兵马俑泥人头发为什么是歪的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
兵马俑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2)兵马俑头发扩展资料:
兵马俑的类别:
1、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2、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3、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3、兵马俑发髻在左侧地位高还是右侧
秦兵马俑并不是以发髻方向辨别地位,而是以发髻的编扎方式来区别兵种。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
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3)兵马俑头发扩展资料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
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4、兵马俑发髻的问题
兵马俑中服装大体可分军官和战士两大类:
1.军官的服装
军官分高、中、低三级。
将军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铠甲,下着长裤,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顶部列双鹖的深紫色鹖冠,橘色冠带系于颌下,打八字结,胁下佩剑。
中级军官俑的服装有两种:
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的前胸甲,腿上裹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腰际佩剑
第二种是身穿高领右衽褶服,外披带彩色花边的齐边甲,腿缚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下级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长冠,腿扎行縢或护腿,足穿浅履,一手按剑,一手持长兵器,
另也有少数下级军吏俑不穿铠甲,属于轻装。
士兵的服装
轻装步兵俑
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浅履,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重装步兵俑服装有三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铠甲,下穿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浅履或短靴,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
第二种的服装与第一种略同,但头戴赤钵头,腿缚护腿,足穿浅履;
第二种服装与第三种相同,但在脑后缩板状扁形发髻,不戴赤钵头。
战车上甲士服装与重装步兵俑的第二种服装相同。
骑兵战士身穿胡服,外披齐腰短甲,下着围裳长裤,足穿高口平头履,头戴弁(圆形小帽),一手提弓弩,一手牵拉马缰。战车上御手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双肩无披膊(即臂甲)的铠甲,腿缚护腿,足登浅履,头戴长冠。
第二种的服装是甲衣的特别制作,脖子上有方形颈甲,双臂臂甲长至腕部,与手上的护手甲相联,对身体防护极严。
秦军服装甲衣是依兵种作战时运动的实用性能而配备的,并用冠饰形式和甲衣色彩区分官兵地位。
貌似是没有详细资料表示发髻在左侧还是右侧有地位的分别。
主要还是看戴不戴帽子吧。
5、秦始皇兵马俑的发髻有什么说道吗
从秦俑发型的塑造中可以看出秦人对头发的重视和考究,每个士兵的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梳成的发髻有圆髻和扁髻之分,这两种发髻又因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盘法而更显得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秦人的生活面貌。
圆髻
秦俑坑出土的战袍武士俑及一部分铠甲武士俑,都在头顶的右侧梳着圆丘形发髻,因文献中对此种盘结方法的发型没有准确的名称记载,所以在此我们根据其盘结的形状而称之为圆髻。圆髻的形状大体相似,但又有单台、双台和三台之分。
秦俑发辫的盘结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三条发辫盘结呈十字交叉形的,有的呈丁字形、卜字形、大字形、一字形、枝桠形、倒丁字形等等,其中以十字交叉形和枝桠形的数量最多,其余所占比例较小。发辫在脑后盘结,既整齐美观,又起着束发的作用。盘结后的小辫合拢于头顶右侧,用发带从根部束扎,再将其折叠成圆丘形并用发绳扎结。单台、双台和三台的差别在于发髻底部台阶的数量不同。
扁髻
秦俑坑出土的军吏俑、御手俑、骑兵俑,以及一部分铠甲武士俑,都在脑后梳扃髻。扁髻的称法是因其形状、相对于圆髻而言的。扁髻的形状和盘结方法有两种:一是六股宽辫形扃髻;二是不编成宽辫形的扁髻。梳六股宽辫形扁髻的陶俑一般都戴冠饰,把扁髻顶端圆锥形小髻置于冠室中。头戴鹗冠的高级军吏俑的扁髻是不梳成六股宽辫形的,而是将头发全部拢于脑后上折,再把多出的余发盘成圆锥形小髻,用笄固定。
仔细观察秦俑的发髻可以发现,头上还扎有发带、发绳和发卡,它们都是用来束发的。发带的质地轻软,像是丝织品;颜色大都是橘红色或朱红色。发带束发后两端的带头飘洒于头顶的前侧,颇有动感。发绳似用三股线拧成,颜色有朱红色和粉紫色,其中朱红色较多。发卡的形状一般为正方形,似为白色的骨制品。
归纳总结秦俑的发型可以看出,头顶右侧梳圆丘形发髻的,是俑坑中的轻装步兵俑、一部分重装步兵,及头戴介帻的步兵俑。而发髻梳于头顶右侧这一点,或许与秦尚右的习俗有关。头顶梳圆形发髻的发式从殷周至明代一直都比较流行。但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时期秦的石俑、铜川枣庙村春秋至战国早期秦墓出土的泥俑,以及汉唐时代的陶俑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人物头上圆髻的,多是在头顶正中而非右侧,只有秦俑坑出土的陶俑把发髻梳在头顶的右侧。这或许说明尚右虽然是—贯的习俗,但并未在社会上流行,而只是在当时的军队中盛行。
梳扁髻戴冠饰的秦俑一般都有笄,不戴冠者无笄。这与古文献的记载略有不同。古人使用笄有两种作用:一是安发之笄,男子和妇女都用;二是冠笄,只有男子用而妇女不用。《释名》:“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坠也。”笄,又称簪。秦俑坑出土的戴冠俑的笄,纯粹用于固着发髻,而不是起与冠相连的作用,所以应是安发之笄,而非冠笄。秦俑的冠是用冠带系在颔下而固定在头上的。
秦俑发型造型的多种多样,是秦俑表现手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代武士的精神风貌。
6、秦兵马俑的发型非常精致,当时生活中男人的发型都是由谁打理的?
古代人比我们现代人还要爱干净,他们的头发都是自己打理的,而且对于头发,他们是打心眼里爱惜,古代的男人都是精致的猪猪男孩!他们护理头发四步走,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上班族百姓每星期都会放一次假去沐浴,而且古人都有“三日一沐发,五日一沐浴”的习惯
一、洗头发
古代人的洗头发可没有洗发水,他们都是用品都是皂荚、淘米水这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天然产品,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对头发有保护作用的,但是有钱人家还会用何首乌这种名贵的药材来洗头发,而一般的人家用的就以皂荚和桑树皮为主。
其实古代男子洗头发也一般是在小河边洗,因为古代的时候小溪和河涌的水质都很好,不像现代的河水被污染,而且非常养人!
二、梳发
古代梳头发可以说是护理头发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梳头可以松弛神经,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能对脱发有所改善,所以古代人很少有秃头的现象
而梳头的工具就十分多种多样了,比如牛角梳、黄杨木梳、桃木梳等。古代的梳子的原料都是木材,不仅不会让头发打结,也不会损伤头发和头皮,还能让头发得到滋养。
三、束发
古代人们束发主要用的是束发冠,而束发冠其实类似于今天的橡皮筋,就是用来绑住头发的。
但是在宋朝之前,束发冠并不流行,古人更多的还是使用头巾来包住头发。到了明朝,束发冠才真正流行起来。束发冠不仅有富贵人家用的金做的,还有玉质的和木质的。这样一来,也不会损伤皮肤和头发,百利而无一害!
四、养发
其实古人对养发都是讲究身心健康,气血充足的,并且以食疗和涂抹护发膏为主。关于食疗的话,养发的食材主要有黑芝麻,而药材主要有何首乌、当归和人参。而在涂抹护发膏这方面,古人用的比较多的是猪身上的油脂,而且他们还会在里面混合香料。涂抹之后头发不仅会变得乌黑亮丽有光泽,还会散发出香气沁人心脾。
总结
我个人认为古代人之所以会爱发如命,是因为他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古人们从生下来到去世都不会剪自己的头发,因为他们认为剪自己的头发就是对自己的父母大不敬
所以古代人无论任何时候,都会保护身体上的任何地方,古代人以孝当先,头发很容易被损伤,所以他们很是爱惜头发
7、秦兵马俑头发为什么偏向右
《皇清职贡图》这本书上有一句话:“”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
8、秦兵马俑为什么是楚国发髻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有了“土人”这个大方向,我们就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关于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了。秦宣太后的神秘角色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通过查阅记录,可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曾出土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陶俑。在山西省长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头顶左上方梳着“偏髻”。在陕西省铜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头上亦梳着“偏髻”。由此可见,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阳露面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个男性玉人,头顶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于阿房宫遗址内,现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头上也梳着“偏髻”,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各种王家礼器。从阿房宫“北司”遗址发现有“芈”字的铭文看,头顶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习俗密切相关。
楚地少数民族,其主体是三苗的遗裔。其中的芈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构成核心。秦惠文王的爱妃芈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汉书》记载,阿房宫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随后,芈氏(秦宣太后)执掌朝政达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样“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宫工程是由她主导续建的。同样,有着“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节选自《兵马俑真相》
9、细观兵马俑什么五官,发型
我记得小学课本有描述
【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的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跨马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吴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 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垂着首,似乎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膘肥体壮,张鼻嘶鸣,双目圆睁,两耳竖立;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
10、秦始皇兵马俑发型中竟有秘密,为什么有的是“歪髻
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稀有的发髻,它倾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气截然不同。经过比照历史文献和考古记载,本书作者大胆估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中国南边的楚文化有着奇妙的联络,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期间的产品。
“歪髻”武士不似汉人
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向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历来都是崇尚简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大众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
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
有了“土人”这个大方向,我们就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关于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了。
秦宣太后的神秘角色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有“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该墓的墓主人……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
通过查阅记录,可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曾出土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陶俑。在山西省长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头顶左上方梳着“偏髻”。在陕西省铜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头上亦梳着“偏髻”。由此可见,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阳露面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个男性玉人,头顶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于阿房宫遗址内,现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头上也梳着“偏髻”,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各种王家礼器。从阿房宫“北司”遗址发现有“芈”字的铭文看,头顶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习俗密切相关。
楚地少数民族,其主体是三苗的遗裔。其中的芈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构成核心。秦惠文王的爱妃芈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汉书》记载,阿房宫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随后,芈氏(秦宣太后)执掌朝政达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样“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宫工程是由她主导续建的。同样,有着“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