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发护发 » 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
扩展阅读
流行发型图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脸直发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发型图片 2020-08-28 03:41:15

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

发布时间: 2021-03-30 11:17:54

1、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我认复识、自我体验和制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不断的调节自己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个体的需要、动机等也伴随其中。如果个体对自己的优点缺乏信心,而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反之,如果个体长期自我中心,盲目乐观,停留在暂时的成绩上,这将阻碍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1)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扩展资料:

培养自我意识

1、培养内在自我意识

我们会努力理解自己的感受,怀疑自己相信的东西是不是可信,或者努力解释一个消极的结果为什么会发生。看上去我们是在认真反思,但实际上,作者发现,这样的自我反省不能让人提升自我认知。

2、正确的自我反省

当你又开始为一个错误纠结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别人会像我一样关心这件事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就努力去忘掉这个错误。别人并不会特别关注我们的错误,我们也没必要在情绪上苛责自己。

2、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1、制订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

成功的职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一个人擅长什么。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别人沟通,并且没有良好的沟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从自身的优缺点中仔细分析。从事擅长和喜欢的工作将是非常愉快和容易脱颖而出的。这是成功职业规划的核心。

2、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很多大学生刚开始时雄心壮志,一心想着出人头地。但是实际社会里的工作,有时确实会存在一定跨越,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资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所以职业规划不能太过好高骛远,而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晋升,最终方才能就梦想。

3、职业决策必须有可持续发展性

职业决策不能设定阶段性目标,应该是一系列能够贯穿整个职业发展的长期前景。如果职业决策过于短浅,又没有后续的职业决策支持点,必然会使人们失去奋斗的热情,不利于长远发展。


(2)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扩展资料:

职业发展决策的风格:

(1)理性型

这种类型提倡逻辑分析,在系统地收集足够的自我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经常平衡各种选择的优缺点,逐步做出最佳决策。

(2)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决策是基于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或情感反应。这种类型的人完全通过感觉和冲动来做决定。很少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但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3)依赖型

这种类型的人经常等待或依赖他人来收集信息并自己做决定。更被动,更顺从,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非常关注别人的意见和期望。使用社会接受度、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作为决策的标准。

3、影响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认知因素首先是对自己的认知。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其次是对他人的认知,第三是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满足而忽视对方的需要,就会引起交往障碍。情绪因素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应当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境相称,并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反应过分强烈,不分场合和对象,恣意纵情,会给人轻浮不实的感觉;若情绪变化激烈则会让人觉得过于感情用事;情绪反应过于冷漠,对本可引起喜怒哀乐的事情无动于衷,则会被认为麻木、无情。这些不良情绪反应都会影响交往。人格因素 人际交往中。人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人格特征容易给人以不良评价、不愉快的感受乃至一种危险感,因而会影响人际交往。下面是较常见的一些不良人格因素及其对交往的影响。 ①为人虚伪。与这种人交往,人们没有安全感。 ②自私自利。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关心他人,人们在与这种人的交往中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物质上受损 ⑦不尊重人。与这种人交往。易被挫伤自尊心。 ④报复心强。与这种人交往,使人常担心稍有不慎,就会遭报复,感到心理紧张。 ⑤嫉妒心强。与这种人交往,易使人感到自己被嫉恨、被排挤、被剥夺,从而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⑥猜疑心重。常令人在交往中感到冤枉委屈,难以从内心接近。 ⑦苛求于人。这种人易使人感到紧张和压抑,并易使自尊心受挫。 ⑧过分自卑。这种人常被感觉为无能,与此种人交往使人感到负担、沉闷。 ⑧骄傲自满。使人感到威胁或难以信任。 ⑩孤独固执。自我防御心理太强,相互间难以影响,使人感到交往无效或交往很累。 因此,为了改善人际交往,应努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能力因素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而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则是主要原因。这些同学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他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想调解他人的矛盾,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出尽洋相;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则是硬梆梆的。 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来提高,关键是要多动脑筋多交往。

4、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是什么?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政治环境
社会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状况,以及社会法制的完备程度。我国政治上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这为各种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我妈应在分析好社会现状的基础下,有针对性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制约着就业的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会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大起大落,影响到大学生职业方向的发展与选择。
3、社会文化
① 教育状况
社会整体的教育状况通过影响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未来职业发展前景。
② 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状况和社会风俗习惯既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生们个人的职业选择。
4、职业选择的社会环境评价
职业的社会评价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成为不自觉的考虑因素,尤其是我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作用会格外突出。

二、家庭因素
大学生职业选择深深的融入了家长的意志。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力量,对其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有些大学生被引入了父母正从事或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子女被看做父母希望的延续或家庭的代表,他们的使命是实现父母的理想。

三、个人综合素质
1、性格
① 个性
个性作为一种潜质,在心理潜能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性格、气质是个性中的稳定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乃至职业成功发挥着持续作用。
② 兴趣和想象力
兴趣会为职业选择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为职业成功奠定前提。大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符的职业,其劳动生产率比不相符的劳动者要高40%。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明灯,是心理潜能形成的介质。
③ 个人信念
个人信念在心理潜能的形成过程中起类似“精神支柱”的作用。
④ 意志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意识
个体意志力为心理潜能的形成和开发提供强大的动力基础。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潜能形成的必要条件。自我意识在某人的一生不断发展中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
⑤ 需求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需求和正激励是心理潜能形成的动机因素,负激励对其有负面影响,但对于个性很强的主体来说,更能起到动机的作用。
2、个人能力
在职业选择中,能力因素则起到了定位器作用。
3、个人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精神实现型职业有强烈向往,仅仅在于价值观结构中的精神性因素在职业选择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5、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因素 “温室效应”和“东施效颦”引发的思考。 大学生的发展似乎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了,从大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摇头叹息都可以看出这一点。那么,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成语入手思考。 温室效应 此温室效应非彼温室效应,而是指一种不思进取的停顿甚至堕落的状态。 首先,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这是学生不喜欢课堂和逃课的直接原因。比如什么毛邓三马克思教育,这些不应该安排在大学课堂上。这些课程是初中或高中的任务,出现在课程上只会让人觉得接受不是大学教育,而是某政党的思想教育。 如果我们在思想都被同化了,行为上想来点差异或创新似乎有点困难,那又谈何个人发展?那就是“全面发展”了,全部大学生朝千人一面的发展。 当然,思想课程上安排不合理或许我们可以自主抵抗一下,但专业课程安排的不合理简直是不可理喻了!随便翻开我们哪本专业课本,知识基本上停留上上个世纪,对于计算机可能一些底层知识可能都不会发展什么变化,那对于市场营销这些专业呢?学校为什么不能引进一些新版本的教材?难道是教师们习惯用老教材?还是学校和某个出版社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其次,教师的参差不齐或者不思进取是学生的致命打击。 课程如果安排不合理教师安排合理的话或许还有妙手回春的可能,但如果教师不够专业或不够格,那再好的教学也出不来。 由于师资力量的原因,一些教师开始传授他并不擅长的课程,好了,从此学生和老师要一起探索这个课程了,结果可想而知,当你在课堂上看见某个老师闪烁其词或吞吞吐吐时就会明白这一点。 似乎我都是在外因寻找影响大学生发展因素,那下面就从大学生本身寻找原因。 东施效颦 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同似乎朝着毁灭性方向发展,还评价出大学生十大恶习来,诸如考试作弊盛行成风;课堂成为放牧场;宿舍成垃圾场;贫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上厕所的素质都不高;校园里到处是恋爱者的后花园;说话都是“超文明”;吃饭都是浪费的;网络是通宵的;学习都是临时抱佛脚的。 显然上述恶习只是个外因,内因就是大学生有种“东施效颦”的情节作怪。 所谓东施效颦。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跟着呗。 这也是个人定位或目标不明确的结果。 这也是我们来大学深造的原因了,就是寻找完整的我们。可惜,大学院校常常自己都定位不来更别说定位学生了,比如我们学校最众所周知的定位就是为其他院校输出考研人才。诸不知,就业和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大学生的发展成长和定位,主要取决于大学生自己,取决于他们在学校和导师影响下的自我期望、自我设计及计划被付诸实施的过程。 进校之前,大学生得决定自己进入哪一所高校、哪一个系、哪一个专业。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要自己决定在全面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主攻本学科的哪一个方向,选修哪些课程,决定自己是否报考研究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大学生要决定自己如何有效利用教师的教学和帮助,如何利用现有教学设施特别是图书馆,如何计划和利用比中学多得多的课余时间,如何处理学习上一系列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与一般同学、与各种社团(班级组织、学生会组织、同乡组织、兴趣小组等)、与老师的关系,如何处理与自己有好感的异性同学的关系,如何面对贫困带来的生活和心理压力,等等。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同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不同,产生的答案也理所当然不同了。但中国人有一种喜欢模仿或者说抄袭别人的性格,造成了大学生有“东施效颦”的情节。 而如何走出“东施效颦”这个怪圈,似乎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诚然,还有地域因素产生的消极思考,个人眼光的长短及家长和个人理想的冲突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影响。似乎这十个漫长的话题,怎么说也说不完,怎么解决也解决不了,是个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急不来的。

求采纳

6、许多人进入大学后成长的因素 论文

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 要:准确把握了解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素的现状情况及问题,有利于高校制定有效措施和方法来改善大学生成长、成才状况。通过使用自己设计的《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云南农业大学的500名本科生进行随机调查,对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因和外因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心理因素中还明显存在着意志力薄弱、团队合作精神不强、包容力不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大学生的自我思考决断能力较强,但同时又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和波动;其情感诉求渠道最重要的是朋友和父母,朋友的分布又随空间扩大而减少;他们对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主观学习需求;校园因素和社会、媒介因素具有非常强的相互重合、补充、调节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成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95-03
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素研究历来受到高等教育者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说,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微观分析类,即从某个具体方面对其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比如:“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成长、人格完善和社会化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情绪因素对大学生学习、身心健康、自身成长、人际交往和行为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2]、“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大学生的成才、成功直接相关”[3]等;二是宏观分析类,即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素的综合整理和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点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例如:“在大学生学习成才激励机制中明显存在两个动因:一是以各种非智力因素为主的内动力系统;二是以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为内容的外动力系统。”[4]“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大学生学习、活动、行为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5] 三是实证调研类,该类研究由于涉及因素复杂众多、互为影响且调研者的主观偏好等原因,就容易形成因素分类缺少标准、不全面,建议措施也会因为缺少内在逻辑联系造成实效性减弱、表面化等问题。本文试图以第三类研究方法为主来对前两项研究分析中得出的对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向因素进行整合、分类并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以期能从学校这个角度对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因素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合理化对策。
一、调查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是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就涉及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观、性格、意志力、情绪等在内的内因系统因素和包括家庭、媒体、学校、社会在内的外因系统因素,对500名大一至大四本科生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涉及农学、工学、人文、经济、管理等多个专业,回收有效问卷432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内因系统
1.性格因素。包括情绪状况、自制力、自信度、意志力、包容度、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的性格因素较为正面、积极和乐观向上,53.4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坚强勇敢;27.7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很强,45.83%的认为自己的意志力较强;59.03%的同学在面临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时能积极寻求合作者,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仅有20.37%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反对,包容度尚可。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性格因素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还有20.6%的同学认为自己暴躁冲动,12.03%的同学认为自己胆小自卑,自制力和自信力的缺失;26.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意志力薄弱;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近40%的同学不愿意和尽量避免寻找合作者;从包容度来看,做到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能接受并思考其存在理由的同学仅占28.93%。
2.人生目标及方向。对大学生人生目标及方向状况的了解将有利于针对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1.53%的学生选择了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的形成时间分别是初中23.15%、高中41.67%、大学35.18%,人生目标自我认知的坚定程度为很坚定17.59%、坚定36.11%、可能会变35.42%、说不清楚10.88%。这说明大学生的自我思考决断能力较强,同时又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和波动。在对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选择时,社会经验的积累为41.44%,专业技能提升为28.7%、人际关系改善18.52%、竞争意识的提高6.48%、其他4.86%,前三项选项为大学生具有强烈学习需求的内容。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决断能力较强,也有着非常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动机,但同时他们的目标、态度和动机都还非常的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以满足其学习需求为基础,把正面、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三观教育贯穿其中,实现大学生的目标追求和方向跟国家、集体的利益有机结合。
3.情感诉求对象。对即将真正意义上独立和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情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了解大学生的情感诉求渠道,对于把握、化解大学生情感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困惑无助时候大学生的倾诉对象占比分别是朋友43.06%、父母17.36%、自己解决14.35%、兄弟姐妹12.04%、老师10.19%、其他3%。这说明大学生的情感独立意识较强,当面对情感问题的时候大多选择跟自己相近的朋友作为倾诉对象或者自己解决。在“谁是你最好的朋友”一题的选择中,30.56%选择同宿舍舍友、21.3%为同班同学、13.66%为同校校友,近66%都来自同一学校。这说明大学是大学生结识朋友和播种友谊的主要场所,且在同一学校内随着空间、时间的距离扩大,好朋友的范围和数量逐渐缩小。
4.学习动机及兴趣专业匹配度。对“你认真上课,努力争取好的考试成绩的动机是什么?”一题的选择中,51.62%选择了找个好工作、18.29%为对得起父母、15.28%为拿到毕业证、14.81%为争取奖学金。在对专业选择情况一题的选项中,37.96%是按自己兴趣选择、21.3%是按父母意愿选择、11.11%是人云亦云的选择、29.63%是选无可选的选择。过半的同学选择就业作为学习的最大动机,反映了大学生随着大学教育改革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市场化不断深入,竞争意识得到加强,拥有强烈的自我、自立意识;18.29%的同学选择了对得起父母说明满足家庭的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专业兴趣不高的现状会造成学习效果不佳、持续钻研主动性降低、在该领域成为专才可能性减少等问题。
(二)外因系统
1.家庭因素。在对“你觉得对你成长影响最大因素是什么?”一题的选择中,家庭占52.54%、学校占20.13%、社会占13.65%、个人11.11%、媒介占1.15%。可见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影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家庭成员中最能影响大学生的成员选择中,父母占64.81%、同辈占18.29%、亲戚占11.81%、其他占5.09%。可见父母是能够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对子女的影响涉及到性格、学习动机、专业选择、情感等等方面。
2.学校因素。校园文化氛围、学风情况、生活环境、师资力量、同学舍友、社团组织、配套设施、社会实践等等都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在对学校影响因素的选项中,校园学风状况占41.20%、学校生活环境占31.25%、校园文化活动占17.82%、学校师资力量占9.73%。在对大学里谁最能影响大学生的调查中,44.68%选择同学或朋友、15.74%选择舍友、14.81%选择班主任或辅导员、13.66%选择任课教师、11.11%选择社团组织。在对大学生在校业余时间最喜欢的活动调查中,31.71%选择看书、18.52%选择社团活动、17.59%选择上网、14.58%选择参加同学聚会、9.26%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8.34%外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对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实践的情况调查中,积极参与受益匪浅的占48.38%、积极参与收获不多的占30.09%、应付了事没有收获的占13.66%、懒得参与的占7.87%。总体来看,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基本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校园环境的氛围影响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3.媒介因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名人事迹、网络等。从媒介对大学生影响度的调查问卷答案中,以上媒介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度分别如下:电影、电视、广播45.14%,书本、杂志、报刊为23.15%,名人事迹为11.81%,其他(如网络)占19.9%。
4.社会因素。我们选取物质、道德、人际交往、就业这四个内容作为选项对大学生对其进行影响力度调查,结果为:人际交往39.12%、社会风气(如伦理道德等)32.87%、就业压力17.36%、物质方面10.65%。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社会的认识首先是对人的认识,从单纯的家庭环境进入自我独立的跟人交往的大学校园,人际交往就成了大学生认识人、认识社会的第一个课题。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拥有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但同时也在内外条件和环境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特征,值得我们注意和利用。一是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心理因素中还明显存在着意志力薄弱、团队合作精神不强、包容力不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二是大学生的自我思考决断能力较强,但同时又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和波动;三是大学生情感诉求渠道最重要的是朋友和父母,朋友的分布又随空间扩大而减少;四是他们对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主观学习需求;五是校园因素和社会、媒介因素具有非常强的相互重合、补充、调节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由于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因素众多、复杂且相互交叉影响、互为因果,所以无论是个人的内因还是外因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最终改变是由内而外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让更多的大学生更快地成人、成才,必须使其内在的主观能动因素得以改变。良好的性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情绪、情感状况,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坚强的自制力、自信度、意志力,海纳百川的包容度、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以及符合时代、国家要求和利益的人生价值观等这些自身素质和特质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必须根据影响大学生内外因素的现状和特点,牢牢以学校这个角度为出发点,整合构建全部外因各个因素与内因因素之间的对应联系桥梁,通过外界因素的介入来培养、熏陶、教化、影响大学生的内在心理、思想、品质、动机、行为等发生变化,才能达到帮助其成长、成才这一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高校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关注学生心理,鼓励、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有助于提升自身性格优势的活动。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步入成熟期的关键时刻,良好性格的形成在这个阶段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生活管理当中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良好性格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积极探索、创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来对大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鼓励、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参与诸如体育活动、拓展训练等能有效提升其自制力、自信力、意志力、团队精神、包容度等心理、性格优势的活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强大的自身性格和心理基础。
2.创新“三观”教育传统模式,强化大学“三观”教育影响力。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决断能力较强,也有着非常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动机,但同时他们的目标、态度和动机都还非常的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者要时刻以满足其对学习内容的最大需求为基础,把正面、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思想政治教育、三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贯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把紧密与学生自我成长、成才需求结合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创新性地开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目标追求和方向符合国家、集体的利益,使三者有机结合的思政教育,有效激发大学生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动力源泉功能。
3.重视情感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积极开展校风、班风、舍风建设及家校联系制度建设。经过大学生情感诉求渠道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的情感依赖主要是朋友、父母、自身、兄弟姐妹和老师,同时好朋友的最主要来源又是同一学校的舍友、同班同学和校友,这就对学校校风、班风、舍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校风、班风、舍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之间互为良性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校内、班内、宿舍内的正面、积极向上风气的建立,必定会对个体在情感诉求的微观渠道上得到正向、积极的影响和熏陶。家庭因素,特别是家庭中的父母监护人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作用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关注、研究必须要加以重视的方面。这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时候充分考虑家庭因素所能带来的作用和效果,积极构建各个层级的家校沟通、对话平台,及时发现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尽早、尽多地实现人生价值和健康成长。
4.注重从学生需求出发,因势利导开展素质能力教育。社会经验、专业技能、人际关系是目前大学生在竞争时代下自立发展的自然学习需求,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需求开展提升学生社会经验、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速度和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中充分考虑和增加社会交往、心理学、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等内容;在形式上,针对不同受众和年纪的学生开展诸如选修课、课外专题辅导、讲座、主题班会、同伴教育、游戏比赛等等形式多样的素质能力提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不断深化学校固有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发展,真正做到从学生需求出发,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5.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媒介因素。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将近要有三年半时间置身其中的学习、生活场所,同时它还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的地方。我们不可能对社会、媒介绝对地屏蔽,但我们可以用科学、理性和思辨来对其进行沉淀,为我所用。一方面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生活环境改善、师资力量提升、社团组织管理、配套设施改进等。一方面要针对社会、媒介各种热点问题采取不逃避、不躲闪的态度,积极构建讨论、思辨的平台,让学生能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学会判断和批判。另外一方面还要对于那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年龄承受的各种思潮、行为和态度加强监管。目的就是为大学生提高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才校园环境。

7、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家庭因素——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就业也是有影响的,那就是家庭环境影响。
父母的背景,亲人的背景以及父母亲人的发展前途和社会关系都会影响学生就业的方向,有些家长就会利用自己的关系给安排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安排的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喜欢的,这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2 生活环境因素——大学生在某一个城市生活习惯了,或者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都会影响就业的选择,当大学生出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别人做的事,别人的选择多少都会影响就业的决心方向目标等等。
3 外在和他人因素——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前一定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对外在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生活中,在某些群体中,大学生身边的其他人尤其是一起生活的身边的人的影响对自己很大,他们的选择只能作为参考。
4 个人特质——大学生在就业前都会有充分的准备,在考虑了环境和他人的选择之后,就会考虑自己的,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最后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自己的选择。

8、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哪些

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比能力重要”,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员工的能力达不到要求,可以组织教育、培养和训练,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可能达到胜任岗位工作需要。

然而,性格主要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员工如果他的性格特征与职业不相匹配,而是互相矛盾或冲突,虽然后天环境可以锻炼和培养,但难度大。

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原动力,只要把一个人配置到他感兴趣的岗位,就是最苦最累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各项工作。相反,如果一个工作岗位他没有兴趣,就是待遇最好也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就。

(8)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扩展资料:

误区:

1、 错把理想当目标

理想在大学生眼里是个很陌生的字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们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显得越来越成熟,已经把已经把理想当作了儿童的专利而远离自己的头脑。即使有一部分人有理想,也把理想错当成了目标。

2、错把手段当目的

把职业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后,要看看有哪些手段可以实现职业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的手段当作了做事的目的。当抱着实现目标的心理去选择不同的操作手段时,很多人已经是在为选择操作手段而选择操作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