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论认为,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实践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这就是说,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上学求教的。他们,只有找到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准确位置,接受教师对他们的各种积极影响,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在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工中,班主任作为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作用在于按照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言行去诱导、影响学生,不断满足他们成长过程中复杂的、多维的、客观的身心素质发展的需要。我在九九年担任过中专部九九级音乐班的班主任工作,今年,又同时担任中专部美术班的班主任工作。对于音乐班和美术班是老师们公认的难管理的班级,他们个人意识强而集体意识差,个性强而组织纪律差,好专业而文化课成绩差。针对音乐、美术班的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感化他们,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人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是其所追求的自我价值,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受尊重和受重视的成长环境和相关的发展主体性作为教育条件。对于学生,如果缺乏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就无法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者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为此,我在一接受这个班的时候.为了深入了解学生,采取了观察分析、资料分析、个别谈话、调查等方式.制定了《学生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人或事,学生的优缺点和特长爱好,他们苦恼和忧愁以及他们对音乐、美术的理解和看法等,以全面的客观的了解每一位学生,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过程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有人说,孩子需要宽容和信任,如同植物需要阳光一样。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宽容已作为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日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进一步繁荣.当代中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得以拓宽,他们的批判和参与意识比较强烈,对社会现象、班级工作和任课教师敢于发表一些主张或看法。对此,我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理解,能够及时采纳的建议及时采纳;暂不能实行的,我都向学生解释清楚;就算是错误的意见,也允许学生把话说完,并引导学生知错、析错、改错。尤其是教育那些品德不良自律能力差的学生时,我采取了循循善诱,以关心、理解、宽容的教育态度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尊重激发这部分学生潜在的自尊心,我给予他们更充袷的时间和空间,给予他们更深层次的期待与信任,平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转化上进的信心。尊重学生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教育的原则,也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为基础,不践踏学生的心灵。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和自尊心。为此,我在对待那些专业能力差的学生时不是去打击他们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有的不适合学声乐就多鼓励他们练习器乐、有的乐感不好就多帮助他们补习视唱练耳,有的心理素质不好就多鼓励他们上台表演。总之使每一位学生在他特长的一个方面找回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地利著名教育学家布贝尔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渴望有机会了解与成长相伴而来的责任。比如,在针对学生某些不良行为制定防范措施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制定,然后和学生共同商定这些措施。这实际上给了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体现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也就使学生逐渐地学会对自己负责,并勇于承担责任。又如,班级晚会的召开,班内板报的设计、学校运动会的组织等,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这样,一方面,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育影响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知识信念,并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就会作为一种精神品质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参与学校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准则。另一方面,学生的这种转化反过来又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发扬教育民主,培养与学生的和睦感和共鸣感,从而真正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合作者。当然,我在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并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民主作风下自觉地培养自治自律精神,不断地增强责任感,进而促进其自身的全面成长。三、建立和睦相处的同学关系与人和睦相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之间的接触在时间上最频繁,在空间上最接近,因此,我在平时积极地引导学生之间的交往,充分开发学生的交往资源,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以满足学生具有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的人际交往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懂得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欣赏、相互重视、相互关怀的关系,使他们形成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扩大,学生之间培养起真诚友好的同窗之情与健康的人格;就会从感情上把爱的范围不断扩大,愿意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这无疑为他们以后走出校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另一种个性品质是竞争意识。在学习生活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积极地引导学生之间的竞争。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要完成一项重大任务,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方面的力量所能及的,而是需要一批人、各个方面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只有建立团结、和睦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际交往态度,才能引进合理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促进班级成员间的互助互爱。四、严格、耐心地教育学生学生在认知道路上能否取得进步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之严与爱的有机结合。在班级体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渴望得到师爱的浇灌与扶持。不过这种师爱并不等于母爱,而要与严格要求融为一体。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通过外在的科学、合理、严格的要求来体现,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实际行动。因此,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我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无论平时多么平易近人,仍要坚持严格管教的原则,此所谓“严慈相扶”、“爱而不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满足学生求知学习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五、勤指导,让学生多参加表演活动学生应多参加表演活动,在表演中感受和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来展现自我。这一点体现在音乐班、美术班的学生身上尤为重要。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积极的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让他们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文体活动。为此,在每个学期中,我都和中专部的领导及各位任课教师共同协商,安排一系列的活动,以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和表演欲望,如音乐班一月举行一次班级晚会,定期举行声乐、器乐、舞蹈能力汇报,美术班一月举行一次习作画展等等,这些活动,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表演和展示自我。特别是这个学期,有的同学已联系到实习单位而去实习,有的同学想继续深造,准备明年考职大,而编到了教职大班,有的到了高中部学习,而剩下的大多数同学,在实习、继续深造和继续完成中专学业之间徘徊,思想不定,所以在学习上有些松懈,为此,我们安排了更多的活动,来激励他们。首先在国庆节放假前,我们已成功地举行了中专部“庆国庆文艺晚会”,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赞扬,这次晚会的编排者,表演者都是同学们自己,而节目又以音乐·班为主,美术班的同学是这次晚会的舞台设计者和装饰者。在十五周,我们还安排了中专部合唱比赛,在这个活动中,音乐班虽不直接参赛,但他们每两人一组分到其余各班,是他们的教唱者、指导、排练者和伴奏者:另外我们还准备在元旦时再组织一次晚会,在学期结束前,组织一次音乐班的专场晚会和美术班的大型画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安排,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增,也更加努力、刻苦,更有了学习的动力:
2、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评价标准
主要是列几个大的项目,比如说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挑拣几个重点的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是一个激励,也是一个导向!
这要求老师了解学生,也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家长做好配合!
3、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一、 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学生心智潜能释放与发挥的课堂秩序,每次上课都是老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先向学生问好,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站起来就说、离开座位交流、和自己喜欢的同学自由结成小组等等,使孩子们在课上真正的动起来。孩子们还可以大胆的质疑问难,如果不满于老师或书本对事物现象或问题的解释,可以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阐述独特的观点。老师适时引导,有必要时可以在班内掀起讨论的高潮,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实践操作自行将问题解决为止。鼓励孩子将“为什么”记心间、将“我认为这样做更好”挂嘴边,甚至可以不时地来考考老师,从而建立起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几年下来,班内建立起了一种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的生动活泼、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新秩序、新氛围。
二、 自由开放的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发展的载体。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提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或努力来获得。因此,我根据年级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丰富多彩、多角度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有利的氛围。例如:在教学数学第一册《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运用多种活动形式互相穿插,通过听讲(教师讲解各种不同物体的名称)、观看演示(电脑演示从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问答问题、做练习(从一堆物体中拿出老师要求的物体)、自主探究(通过观察触摸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类)、讨论(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各个立体图形的特点),以及游戏(设置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将实物与立体图形联系起来,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空间观念)、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加强外界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创造适当的环境,引起学生的注意,保持
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兴奋程度。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的作用。
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精心设计和创造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学生一定能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感受、体验、感悟,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个性行为的主动发展。
三、 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学生自主发展的凭借。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样化的作业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作业:①录音作业。我将枯燥的朗读练习改为录音练习,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而且对于水平稍差的同学也给予了二次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②画图练习。如:在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课前请学生画一幅游玩的图画,在学完新知时,让孩子在自己的画中找找“?”并解答出来。这样不仅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再如:画一篇日记,并讲出来。将训练学生的画画能力和表达能力融为一体。③分层作业。在留作业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④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作业内容,还可以为同学出作业互相考察。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从不同角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 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学生自主发展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时,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就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教学评价时我设置了如下几种形式:
1、教师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最为了解,也便于掌握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因此教师是一名重要的评价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给予适时的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认可中产生成就感,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推动力。
2、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的评价毕竟具有片面性,学生自评可以为自主表现和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变被动考察为主动考察。而朝夕相处的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例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评、受评,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家长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评价之后,还可以将评价的权利教给家长,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同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加激励形式自主发展。如果学生本人对于评价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进行二次评价。
4、老师该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每一个老师都有一份职责-------教书育人。但是在目前的学校当中,由于分数的重要性,因此老师更多体现的是教书的职责,育人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但是在我看来,育人比教书更加重要,一个会育人的老师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个才女,两样人生。说的是两个读初中的小女孩,都是极不擅长数学的,姑且叫他们小毛与小席吧。小毛的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为了对的起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把数学题死背下来,此后的几次数学考试她都拿了满分。但是数学老师却认为她成绩的提高百分之百是因为作弊,她是个敏感而倔强的女孩,不懂得如何适度并忍耐地保护自己,就直接顶撞老师说:“作弊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你也不能这么侮辱我。”被冒犯的老师气急败坏地羞辱了这位学生,并在她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即使后来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她的作品帮助很多人树立起坚强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终走不出心理阴影。她,就是著名作家三毛。
另外一位女生小席,她遇到了一位会育人的数学老师。在她面临需要补考才能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的困境时,她的数学老师在考试的前一天下午突然在黑板出了四道题让大家做,同学们积极地把题目给她讲解了一番。这没头没脑的四个题与同学们的举动让小席内心充满了感动,也成为了她一生中温馨美丽的回忆。她,就是一代才女席慕蓉!
三毛先生遇到的这种老师只是会教书的“经师”,并不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席慕蓉遇到的这位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教书育人的老师。老师需要时刻提升自己的水平,要能够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老师,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积极的、大写的人!
5、小学班主任怎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坚持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心展开了工作:
1、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核心力量,努力建成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带动班级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联系班级与课任教师、班主任的桥梁。因此,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特别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实行了值日班长轮换制,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从中体会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要求,使之得到锻炼、培养,从而自觉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目前,我班的现有班委都是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都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班级的管理默默奉献。
2、狠抓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努力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规范内容,全体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建立了良好的奖惩与激励制度,督促学生认真实施。要在班级里创设出良好的行为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机会,使这些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后进生”勤指导、多鼓励,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
二、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一理念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1、新的教材观。教材并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指导老师教学的应该是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才具备了教“活书”的条件。由此,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包装”,使“教材”情趣化、生活化。
2、新的评价观。要变教师评价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对与错都由老师来评定,这种“唯师独尊”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权威,即便学生对了,只要与教师不同,他也会觉得还是老师的答案好一些,这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多使用一些这样的话语:“你们说呢?”“你们认为怎样?”“大家评一评谁的方法好一些?”把评判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评价,这样得到的答案肯定会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益处。
三、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比如:学了《独坐敬亭山》,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李白的其他古诗;学了《李时珍》,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又让学生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6、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是有积极意义的,是现实的,是值得特别予以关注的。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从学生出发,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最终又以学生的发展来检验其教学效果。
7、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儿童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尊重学生,发现个性学生得到了尊重,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论的假设,无所顾虑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的决策和实践,才可能创新和超越。没有个性谈不上创造性。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调动和满足,才可以发现新问题,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新性。因此,我们要保护这些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的个性多一份尊重,就会为社会塑造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师不能将学生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当众指责羞辱。一方面要发现他们的长处,使其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既不可降低他们的能力,也不可超越他们的能力。只有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相反,如果没有尊重,没有民主,学生时时处处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如履薄冰,一味地看教师的脸色行事,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激情被窒息,那么就只能表现出依赖性、奴性,愈来愈笨拙和迟钝。个性是创新活动的生命,营造一个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发展个性,开发创造力,提高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个性有差异,把他们混杂在一起施教,是很难把他们都教好的。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尽管有统一的进度,但教学目标却难以达到。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为,教师就必须心中有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分析研究造成家庭、社会、历史差异的各种原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个别辅导,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创造精神。为此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教师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的成长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三、创设条件,优化个性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并且希望得到肯定或赞许。作为学生,这一愿望更是强烈。比赛期望获得胜利,考试期望获得高分,演讲期望获得喝彩。成功能给人带来满足和自信,并产生一种继续成功的需求,故而他们会不断努力,不断争取,并在努力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培养起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就应肯定学生的优势,并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帮助他们设置目标千方百计的为他们创设机会,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并在这种喜悦之中自我发展,自我奋进。为此,作为教师应极力创设各种条件。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创设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使个人在集体的帮助下取得成功。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无拘无束,将自己的喜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总之,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朝一日的事情,而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8、怎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坚持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心展开了工作:
1、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核心力量,努力建成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带动班级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联系班级与课任教师、班主任的桥梁。因此,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特别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实行了值日班长轮换制,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从中体会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要求,使之得到锻炼、培养,从而自觉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目前,我班的现有班委都是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都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班级的管理默默奉献。
2、狠抓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努力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规范内容,全体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建立了良好的奖惩与激励制度,督促学生认真实施。要在班级里创设出良好的行为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机会,使这些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后进生”勤指导、多鼓励,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
二、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一理念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1、新的教材观。教材并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指导老师教学的应该是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才具备了教“活书”的条件。由此,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包装”,使“教材”情趣化、生活化。
2、新的评价观。要变教师评价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对与错都由老师来评定,这种“唯师独尊”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权威,即便学生对了,只要与教师不同,他也会觉得还是老师的答案好一些,这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多使用一些这样的话语:“你们说呢?”“你们认为怎样?”“大家评一评谁的方法好一些?”把评判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评价,这样得到的答案肯定会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益处。
三、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比如:学了《独坐敬亭山》,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李白的其他古诗;学了《李时珍》,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又让学生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