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发护发 » 大学城市共生发展
扩展阅读
流行发型图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脸直发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发型图片 2020-08-28 03:41:15

大学城市共生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3-21 23:41:31

1、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下内容引自网络“城市规划”词条“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2、愿景、和谐共生、发展创新、理念、追求卓越、成就未来?

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本着和谐共生,发展创新的理念,进一步追求卓越,成就未来,是我们下一个10年的目标。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该怎样营造城市和谐共生的环境。

城市要与资源、环境和谐,城市中人与人之间要相和谐

4、大学生结合实际,谈谈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1500字?

写作思路:可以说说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比如类似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现象并不少见,也许你也能经常看见有人随地吐痰。再说一说具体的治理办法,比如管理人员加强管制,不允许再往河道里扔垃圾,并且用机器清理河道等等。

正文: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与环境的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十九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足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中国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这条新闻就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之前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破坏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再这样下去,资源就会渐渐变少,小动物们也会失去他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要共同保护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见所闻来说说近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家门前的一条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鱼和虾,但后来因为不加节制的污染,河水渐渐变得浑浊,河中几乎一条鱼都没有。一年前,管理人员加强管制,不允许再往河道里扔垃圾,并且用机器清理河道,河水才又变得干净了起来,河里又有了畅游的鱼虾。

环境的污染大多是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保护,一些人仍然认为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类似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现象并不少见。也许你也能经常看见有人随地吐痰,还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无素质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一个小孩喝完饮料后,拿着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刚有意识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却说:“一直拿着空瓶子干嘛,也不嫌麻烦,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后他再也没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上两种现象影响了他人的健康,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同时都影响了环境。我们应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当身边的人做出这类不对的行为时,请提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生态是这个国家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好坏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反应了这个国家能否长远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高校专业为何要调整与社会需求共生共长?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布2018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有关事项通知,鼓励高校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相关专业,严格控制增设限制类专业。浙江省力推的信息、环保、健康等“八大万亿产业”,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紧密相关专业成为“香饽饽”,尤其是鼓励增设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专业。而对于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重复设置过多的专业,则亮起“红牌”限制设置。

浙江省此举体现了在当前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基调之下,省级政府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积极回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其实不仅是浙江,全国的大部分省份,尤其是东部相对发达的省份都有类似做法。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做法,能够使高校人才培养对经济产业发展做出更及时的反馈。但是,这种看似“动态调整”的做法,其实还是在计划和规划模式的框架之内的,还很难真正做到更加灵活有效地动态调整。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趋势来看,如果不摆脱对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高校专业和人才培养很难有质的提升。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趋势来看,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未来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意味着未来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培养适应工业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更要为中国面对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做人才智力和科技创新的准备。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确实有很多的专业需要根据新业态的来临而进行动态调整。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不应再只是一种单纯的被动适应关系,而应是一种相互引领、共生共长的关系。比如众所周知的美国“硅谷”的故事,便源于斯坦福大学一拨又一拨的师生带着技术和研究成果走出校园创业,当产业初具雏形后,大学和创业者、企业之间又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良性循环”,才形成了今天的“硅谷”和引领世界的产业群。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趋势看,中国即将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其最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以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意味着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只有匹配就业或匹配经济产业发展一个目标,而是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有些人群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是以就业为目的,也有不少人接受高等教育后愿意从事自由职业,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再到高校接受继续教育,高等教育都应满足这些需求。在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已经很难用一种全知全能的规划思维去界定到底哪些专业是急需或哪些专业应该被限制。如果是这样,文史哲的很多专业都会被限制,因为不符合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但是,事实上这些专业的大量存在又自有其合理性需求。美国很多以通识教育为主打的文理学院就发展得非常好,很多美国本土考生在本科教育阶段选择读文理学院而不是常青藤大学,这便反映了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后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

总而言之,尽管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高校专业设置更加积极进取,但只是在计划性的框架里,做出更快的反应而已;最为根本的解决思路还是应当扩大并落实高校调整学科和专业的自主权。国家和政府层面,主要制定战略框架和质量标准,具体而微的专业设置应该是由高校决定。相信市场的力量,更要相信高校自身根据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的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6、为什么说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的根本出路?

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来,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切。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对参评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进行“体检”和“诊断”,已成为我国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等一批地方高校因其特色学科的卓越表现脱颖而出,成为拥有A+学科的高水平大学。

仔细分析可知,这些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可圈可点,名不虚传。举例来说,上海中医药大学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海派中医,首倡名医工作室传承模式,聚焦智慧中医健康服务,立足药谷创新中药研发,融合两种医疗体系优势,致力成为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共同发展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在办学定位、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中,该校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将中医、中药学科视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和灵魂,通过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培育高素质的中医药专门人才。

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地方高校数量众多,在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中占比超过95%,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和中坚力量,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但由于政策、资源、区位等诸多原因,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参与和努力。

从本轮学科评估的实践来看,以“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为框架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以下5个导向: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引导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改革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引导高校关注师资队伍结构质量和青年教师发展,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改革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引导高校提升论文质量、重视中国期刊发表;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引导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分类评估,引导高校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

地方高校如果能深入领会上述评估价值导向,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分类定位等方面突出特色办学理念,依托特色优势学科谋求错位发展,立足地方或行业重视人才培养,转变“贪大求全”的建设取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的。

具体来说,一是高度重视特色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过程投入、学生获得感、学生学习成果到毕业后职业发展状况来全程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特色人才培养与地方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二是坚持引育并举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对引进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对青年人才采取普惠性支持措施,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强化创新质量和特色贡献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完善以“代表性成果”和特殊贡献为主要内容的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引导优势学科更加关注服务地方或行业发展的特殊贡献;四是积极构建协调联动、和谐共生、富有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因地制宜优化学科布局,完善以人才需求、战略前沿和系统质量为导向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服务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地方高校只要坚守特色办学之路,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学科建设与发展合力,久久为功,持续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就一定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7、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应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的和谐共生。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②城市发展 与白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存在一定对立。
另一 方面,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城市发展需要保护好自 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又可以促进城市发展。
③只有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共生关系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和主线,就要在深刻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同时,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
创新发展,就是要更换“发动机”,注重解决培育发展新动力问题。随着改革列车驶入深水区、爬坡道,可持续发展对“发动机”的要求愈来愈高,我们创新能力不强、“发动机”动力不匹配的问题日趋凸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必须更换“发动机”,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要把发展动力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注重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管理学上有一个“木桶定律”,也叫“短板效应”,是说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当前,我们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的短板。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切实强化短板意识,坚持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平衡发展结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们要从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历史担当和对人民期盼的时代回应的高度,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精髓,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从无节制的向自然单向索取,转向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考虑生态和环境后果,盲目上马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虽然可以带来暂时的政绩和经济效益,但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势必给环境和社会带来持久戕害。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发展,就是要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注重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对外开放必须从软件硬件上全面“提速升级”,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只有在“提速升级”中增强驾驭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的本领,才能在培育我国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因此,必须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引进来,就要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重点吸收外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走出去,就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带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发展,就是要把“蛋糕”分配好,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平正义问题入手,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形成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良性生态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深入领会,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

9、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系统与环境:大学与城市的依生照应

系统和环境是两个密切关联且对位使用的范畴:一是任何事物皆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而且任何系统之中又有系统;二是任何生态系统都生存和发展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三是各生态系统之间可互为环境,各生态个体之间也可互为环境。生态系统对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依存、依附、凭借和从属,没有环境提供物质、能量、信息的支撑,作为耗散结构而存在的生态系统迟早会枯竭、走向僵死。同时,生态系统又存在自身的边界,对环境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城市是大学的环境,大学是生长于城市的一个生态系统。这是大学与城市的大致生态景观。大学生在城市之中,长在城市之内,被城市环抱着,不断地从城市汲取各种养分。城市虽然不是大学之物质、能量、信息的唯一供应者,却是大学接触最直接和最密切的生境。大学总是尽可能地直接从所在城市获取一切所需要的资源,同时以某种特有的方式诸如培养人才、科技转化、文化输出、提供服务等反作用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城市滋养大学。大学与城市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地缘关系,当今之大学与城市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当论及某所大学,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所大学的校址在哪里”或“坐落在哪座城市”。在很多人视野里,每一所大学似乎都是与某个城市关联在一起的,城市就如同大学的家园。站在历史的长河或从世界范围看,并非所有大学孕生于城市,但城市滋养了大学、孕育了当今大学的主体。这是可见的、可感的、不争的事实。生长于城市的大学,或多或少带有其所在城市的传统、文化、气质和精神。大学生长于城市,城市总是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大学的发展。社会在演变,城市在演变,社会或城市的演变催促着大学的演变。最明显或最直接的是,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影响着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模式。当今中国,城市发展迅猛,大学发展快速,可谓是“城市越来越大,大学越来越集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大学和现代城市之间呈现出一种“谁也难以独处”的共生关系。事实告诉我们:城市是大学的基本生存环境,没有城市的土地、人口和经费,大学难以获得存在的资本和生长的营养;大学是镶嵌在城市中的璀璨明珠,没有大学的引领、谋划和助力,城市难以彰显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青春活力。大学与城市的这种关系,无需我们去找寻它,只需要去揭示和发展它。这是我们开展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开展本研究的立足点和价值所在。

大学涵养城市。大学是人类文化积淀的产物,没有文化的不断诞生、保存、发展,尤其是没有高深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学的出现。如果没有古希腊的哲学、古罗马的法学和中世纪的神学,我们就很难解释大学为什么会在中世纪欧洲诞生。大学以文化育人,每一所大学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符号,标识和象征着某种个性化的文化。人类的文化孕育了大学,大学又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塑造各自的大学人,同时还以自身独有的文化彰显自己的个性。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可感的现代化建筑,却不能没有内在充实的独有文化。没有内在文化的大学,是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大学,是随时有可能被取代的可有可无的大学。如果说制度是大学稳定有序的磐石,那么文化就是大学一切工作的灵魂。文化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潜移默化的,大学不能小觑和无视文化建设,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建设自己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必须打造自己的学习文化、教学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领导文化。文化对于大学的意义,是没有上限的,是无止境的,它可以超越时空的屏蔽而影响遥远的未来,因为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作为大学的符号和象征而存在。大学需要有也必须有大学文化,每一所大学以其独有的文化涵养所在的城市,这是大学存活于城市的理由和资本。大学要有文化,城市也要有文化。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素养、气质和灵魂的城市,无论它的建筑多么巍峨高耸和金碧辉煌,也只会给人一种浅薄和粗俗之感。我们需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而没有文化支撑的现代化城市,是没有品位、档次和灵魂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大学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每一个大城市或省会城市,几乎都有一所或多所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建设条件,城市应该学会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条件。

10、什么是共生发展,解释一下

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地衣是众所周知的共生实例,它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除了地衣以外,在生物界的很多门类可以举出许多共生的例子来。昆虫纲等翅目的昆虫和其肠道中的鞭毛虫或细菌之间的关系就是共生关系。等翅目昆虫的肠道是鞭毛虫或细菌的栖身之所,它们帮助等翅目昆虫消化纤维素,而等翅目昆虫不仅为它们提供藏身之所,还给它们提供养料。若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