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革命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新文学各个部门都在创作上取得进展时,文学战线上的斗争并没有停止下来。虽然20世纪20年代上中期被认为是“五四”后的“退潮期”,文学革命仍然在不断地发展着。这主要表现在与各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潮进行斗争,保卫并发展新文学的成果;无产阶级政治影响在新文学领域的扩大,一部分新文学作家思想的革命化,新文学战线分化加剧;革命文学主张的提出,等等。整个20年代,新文学沿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路线向前发展。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主要过程: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2)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扩展资料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
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
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
其次,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早在兴中会成立前后,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仁人就重视学习和传播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天赋人权学说、共和政体和自然科学。他们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
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
这些有关民主和科学的学说,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
3、概述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第三,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文学革命完全改变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它以极为开放的胸襟持续不懈地翻译和介绍外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潮流。正是在这种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中国找到了通行的市场,不仅影响和构建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也影响和构造着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憧憬,直到今天。
补充: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开始,并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4、求简答题: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主要过程
文学革命开始来于1917年。自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它的基本内容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初始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提倡白话文,对抗“文以载道”的文学观;1918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文学革命进一步深入,代表人物:李大钊、鲁迅、钱半农等。
5、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隙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历史意义: 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对推进文学革命发生了重大影响,是当之无愧的文学革命的主将和急先锋。
(5)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扩展资料:
文学革命论于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该论的作者是陈独秀,其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陈独秀,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6、简述五四文学革命的时代背景及大致的革命进程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时期,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 1917年迁至北京.)为主要阵地,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这场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上发表了重要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论证文学变革的必要性,明确地提出了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
文章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字”.
陈独秀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更为鲜明、坚定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
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本,批判封建时代的文学为“非人的文学”;倡导新文学应是人的文学,其根本目标在于能使人性得以健全发展 .
1919年1月在《每周评论》发表《平民的文学》,进而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
李大钊发表重要文章《什么是新文学》(《星期日》第26号,1920年1月4日).
文章中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这样的文学要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作为“土壤根基”.
李大钊的努力,促进了新文学的理论主张有了长足的进展.
为扩大新文学的影响,《新青年》编辑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汇集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仿照旧文人的口吻,写了《给新青年编辑的一封信》,在《新青年》4卷3号(1918.3)上刊出.
同时又刊出刘半农以记者名名义反驳王敬轩的《复王敬轩书》,将反对文学革命的这些言论逐一驳斥.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
近代翻译文学先驱林纾介绍西方文学卓有建树.(他不懂外文,却与人合作,一生中翻译了欧美小说180种,共1200多万字.)
但林纾的旧的文学观念十分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为维护封建道统,他撰文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表示要“拼我残年极力卫道”.
新文化阵营对此进行了反击,林纾最终只能自叹老迈,寄慨将来,哀哀地收场.
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x0b《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辅、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留学西洋,在美国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尊崇中国的古圣先哲,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
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在《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甲寅派”以1925年复刊的《甲寅》杂志而得名(1914年5月,《甲寅》月刊在东京创刊,两年后出至十期停刊)
其主要人物是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
章士钊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方面来论证文言文的优越,归结为“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追随附和他的人甚至公开宣扬要取消“白话文学”这一名词.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其一,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其二,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其三,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文学革命的不足之处:五四新文学的部分倡导者存在着偏激的情绪,对某些传统事物(如京剧、汉字)缺少具体分析,以致简单否定.这些在以后的文学进程中需要逐渐给予纠正.
7、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过程
开始与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北大是其阵地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反封建 反传统 俄国十月革命后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帅选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8、简述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
1、棉纺织:(1)1773年,凯伊发明飞梭 (2)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 (3)1769年,发明水力纺纱机 这段时间基本上专就是大大提升属了纺织业的工作速度及效率2、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英国由手工业生产转化到大机械生产3、交通工具,1807年,美国富尔敦发明汽船,使水上交通有了新工具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为人类长途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四、传播:18世纪末19世纪初(1797年——1802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到美国法国,两个国家迅速发展成资本主义强国
9、文学革命发生的重要前提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胡适谈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
第一是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禅门语录,理学语录,白话诗调曲子,白话小说。第二是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年之中,渐渐的把一种大同小异的“官话“推行到了全国的绝大部分。第三是我们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接触了,有了参考比较的资料尤其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国语文学次第产生的历史,使我们明了我们自己的国语文学的历史,使我们放胆主张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学革命。
此外,还有几十年的政治的原因。第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第二是满清帝制的颠覆,专制政治的根本推翻,中华民国的成立(1911-1912)。这个政治大革命虽然不算大成功,然而它是后来种种革新事业的总出发点。
文学史上的变迁,其中各有多元的,个别的,个人传记的原因,都不能用一个“最后之因”去解释说明。
至于我们几个发难的人,我们也不用太妄自菲薄,把一切都归到那“最后之因”。白话文的局面,若没有“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至少也得迟出现二三十年。
兴起
中国新文学(后来称中国现代文学)以1917年的文学革命为开端。至此,中国古代文学终于被现代文学所取代,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学术界近些年有人试图把百年中国文学整合贯通,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起始于晚清(鸦片战争后的1895年),近代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但我认为在语言,文体,审美观等几个有关文学的几个关键问题上的突变还是起始于1917年发端的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并非单纯的文学运动,它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寻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的目的是人的解放。
它的主要内容有:高扬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学说,社会进化论等资产阶级文化思潮,抨击以“孔教”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批判专制制度与文化,反对外来侵略与殖民主义,主张民族的独立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端的标志:《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随主编陈独秀迁到北京)。
1915年9月—1919年五四运动,为新文化运动初期。主要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引进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潮。宽泛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运动。
从五四开始,反帝与政治的需求上升,加上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传入,这场思想启蒙运动逐渐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当时还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在《新青年》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了“科学”与“人权”(民主)的口号,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919年1月,陈独秀把这六条归结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民主Democracy音译德莫克拉西/科学Science音译赛因斯)“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此外,李大钊,吴虞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李大钊写了《晨钟之使命》,《青春》,《青年与老人》。吴虞提出“打到孔家店”,产生了轰动效应。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除了杂志以外,还有北京大学。1917年,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采取“兼容并包”主义。
革命意义
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第三,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文学革命完全改变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它以极为开放的胸襟持续不懈地翻译和介绍外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潮流。正是在这种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中国找到了通行的市场,不仅影响和构建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也影响和构造着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憧憬。
10、简述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历史演变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成仿吾
……
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种工作为旧思想的否定(Negation),第二种工作为新思想的介绍。但这两方面都不曾收得应有的效果。这是因为从事这两种工作的人们对于旧思想的否定不完全,而对于新思想的介绍更不负责。……
……
文学运动在它的初期大致与新文化运动有同样的倾向。胡适之流始终不能摆脱旧的腔调,文学研究会的翻译也大可与共学社媲美。与“国学运动”相对的有“新式标点”派,其实他们只是乱点。
维持文学革命的运动使它不至于跟着新文化运动同归于尽的是民十以后的创作方面的努力。这时候,创造社已正式登台,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奋斗。它的诸作家以他们的反抗的精神,以他们的新鲜的作风,四五年之内在文学界养成了一种独创的精神,对一般青年给予了不少的刺激。他们指导了文学革命的方针,率先走向前去,他们扫荡了一切假的文艺批评,他们驱逐了一些蹩脚的翻译。他们对于旧思想与旧文学的否定最为完全,他们以真挚的热诚与批判的态度为全文学运动奋斗。
……
是这种创作方面的努力救了我们全文学革命的运动。创造社以反抗的精神,真挚的热诚,批判的态度与不断的努力,一方面给予觉悟的青年以鼓励与安慰,他方面不息地努力完成我们的语体。由创造社的激励,全国的“印贴利更追亚”常在继续地奋斗,文学革命的巨火至今在燃,新文化运动幸而保存了一个分野。
……
关于文学革命的现阶段的考察还有北京一部分的特殊现象必须一说。这是以《语丝》为中心的周作人一派的玩意。他们的标语是“趣味”;我从前说过他们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他们是代表着有闲的资产阶级,或者睡在鼓里面的小资产阶级。他们超越在时代之上;他们已经这样过活了多年,如果北京的乌烟瘴气不用十万两无烟火药炸开的时候,他们也许永远这样过活的罢。
……
文学在社会全部的组织上为上部建筑之一;离开全体,我们不能理解一个个的部分,我们必须就社会的全构造考究文学这一部分,才能得到真确的理解。
……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帝国主义),全人类社会的改革已经来到目前。在整个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二重压迫下的我们,也已经曳着跛脚开始了我们的国民革命,而我们的文学运动——全解放运动的一个分野——却还睁着双眼,在青天白日里找寻以往的迷离的残梦。
……
我们如果还挑起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的责任起来,我们还得再把自己否定一遍(否定的否定),我们要努力获得阶级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农工大众的用语,我们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
换一句话,我们以后的文学运动应该为进一步的前进,前进一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资本主义已经到了他的最后的一日,世界形成了两个战垒,一边是资本主义的余毒“法西斯蒂”的孤城,一边是全世界农工大众的联合战线。各个的细胞在为战斗的目的组织起来,文艺的工人应当担任一个分野。前进!你们没有听见这雄壮的呼声么?
谁也不许站在中间。你到这边来,或者到那边去!
……
(原载《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九期,1928年2月1日)
http://www.wenxue.com/T3/?q=node/1111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3403
http://content.e.tw/senior/history/ks_rs/home/pag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