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理发业起源哪个朝代
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沿袭着留发的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便是头发也不能随意剃除,否则就是不肖子孙。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jī]”,正体现了古人对头发的重视。
古时候,只有犯法的人,才会被剃去头发和胡须。当时,剃去头发被称为“髡[kūn]刑”,剃去胡须被称为“耐刑”,相比而言,剔去头发要比剔去胡须严重许多。
秦汉时,这两种刑法非常普遍。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行军的时候,严令士兵不许损坏田间的麦苗,不料他自己的战马闯入麦田,于是他“援剑割发以置地”,以此表示对自己的惩罚。
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最早出现于汉代。南北朝时期,理发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并且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贵族子弟们都削发剃面。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理发”一词也由此而产生。
清代,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顺治二年,朝廷下令剃发编辫,所有人都要效仿满族人的发式,剃去头发前边的一圈,后边梳一条长辫子。
此时,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师手执铁夹,沿街招揽生意,给人理发。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处理方法不同,所以对理发行业的称呼也不同,比如,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清顺治年间,我国第一家理发店在奉天府正式建立。当时,理发店的设备比较简陋,技术也很低,来理发的都是男人。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客居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自己开办理发店。随着“五四”运动进步风潮的影响,理发业空前繁盛了起来,许多思想进步的女子也加入了剪发的风潮中。
2、美发最早出于那个年代
远古时代
3、发型最早是哪个年代?
导语: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经典,发型显现着每个时代的魅力。发型从以前千篇一律演变成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今天就让我们来细数不同年代的美发造型与特色细护用品吧!
70年代的经典——流行麻花辫
70年代流行麻花辫
中国的女性向来有留长发的习惯,所以麻花辫成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典发型。而那些已经工作了的年轻女孩却纷纷剪掉了长长的大辫子,取而代之的是短短的卷发。有的留起“招手亭”式的硬硬刘海,有的还将头顶的头发稍稍拱起后用发夹固定。
70年代的经典——香皂洗头
70年代香皂洗头
小时候就用碱面来洗头,后来还用那种紫红色的“婴儿皂”(好像就是现在的药皂),慢慢的条件好一点了,就有了简易洗发水:像肥皂液一样,可以零拷,蓝的绿的,带点香味,装在塑料瓶里面,到底比肥皂和洗衣粉好多了,没有那么伤头发,洗后还有淡淡的清香,不过用过以后头发仍旧不是特别柔顺。
70年代的经典——头油保养
上世纪70年代的女生,一般爱美的女性都是用玻璃瓶装的头油、头膏,用梳子把头发梳顺后直接涂抹在头发上,给头发补充营养,而且涂抹以后头发立刻显得乌黑明亮,很快就能梳出你想要的发型。
80年代的经典——爆炸式的发卷
80年代爆炸式的发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烫发逐渐普遍起来。爆炸式的发卷,厚而大气的质感,钢性的刘海,这么经典的发型,相信是众多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心里的美好回忆。
80年代的经典——恋上洗发香波
80年代恋上洗发香波
那时的女性们渐渐从用香皂洗发慢慢转变过来,我们就有了洗发膏。最早的牌子是海鸥牌的,蓝色的膏体用大、小桶装着,算是当时的高档品牌了,蓝的、红的、黄的,不同的颜色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只知道那玩意儿很香。
80年代的经典——初见护发素
80年代初见护发素
护发素比洗发水进入人们的生活还要晚一些,护发素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人们洗发的习惯。与传统的发油和发蜡等相比,护发素没有油腻感,不会使头发显得不自然或肮脏,而且能有效并均匀地附着在头发上,使用了护发素的头发会变得柔软滑顺,易于梳理。护发效果好,易于清洗。
90年代的经典——拷贝发型
90年代拷贝发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流行乐、摇滚乐的发展,香港的影视明星成了年轻一代刻意模仿的对象,在发型上尤其是“四大天王”对我们影响很深,到了90年代后期,大街上的美发店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什么钢丝烫、陶瓷烫、锡纸烫、离子烫,让女士们的头发也如千姿百态的墨菊开放。
90年代的经典——洗发水全新时代
90年代洗发水全新时代
1988年8月,来自宝洁的海飞丝去屑洗发露以其高品质的形象、新颖的包装与国内前所未有的铺天盖地式的广告攻势,迅速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接着又相继推出了“飘柔”和“潘婷”两大洗发水品牌。
90年代的经典——美容店护理染烫头发
90年代美容店护理染烫头发
多元化的年代里美发时尚不再为某一种潮流所主宰,以往每个年代曾经流行过的元素,经过富有创意的排列组合,都在我们这个年代以新姿态重新上演。
21世纪的经典——个性化与高品质时代的到来
21世纪个性化与高品质时代的到来
洗护产品的深层清洁深层修护,人们已不再满足简单的洗净和柔顺,而是要求由内而外的健康清洁,因此,多效合一的洗护产品开始走进你我的生活。
21世纪的经典——护理产品全攻略
21世纪护理产品全攻略
护理产品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发质和发质的状况,护发产品层出不穷让你的秀发受益匪浅。
21世纪的经典——烫发
21世纪烫发
除了洗护产品丰富,连风靡百年的烫头发也是花样百出,绝对让你晕头转向。筷子烫、负离子烫、离子烫、陶瓷烫等等……
4、理发的历史
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理发的工匠称为理发师,古时候称作待诏、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等。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直到满清入关以前。古人挽发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或编发。
《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栉洗梳。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这说明古时贵族有专人为其梳理头发。记载了春秋时期关于理发的 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理发剃面,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发,“栉工”朝廷有栉工外,为平民的私家“栉工”也产生了。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此时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理发师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宋代时,私家理发业已形成了规模。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宋洪迈《夷坚志乙》卷十二《成都镊工》:“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尘间,妻独居,一髯髻道人来求摘须毛,先与钱二百”。
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也记载秦桧曾唤一镊工为他栉发,以五千当二钱赏给镊工。
宋周密的《武林旧事·社会》就记载当时的临安(杭州)有“净发(梳剃)社”, 由于社会活动增多,人们便注重自己的形象。理发业空前发达。
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记》中说:“剃工所奉神曰罗祖,每赛会,剃工皆赴祠前。”旧时记载理发业行规行语与隐语的《净发须知》,今存于《永乐大典》中。 满清入关时。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曾下“剃发令”,将汉族束发为髻改为金钱鼠尾,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起,专门有朝廷的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后来挂铁搭连的地方,原先是挂刀的地方,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当时,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剃刀沿街叫卖,给人理发。
清顺治年间,第一个理发店奉天府建立。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明令剪辫。汉族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从此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5、历史最早一位发型师是谁
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内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容,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我国创建的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6、谁知道理发的历史?
理发历史
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
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在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铁夹(音叉)沿街叫卖,给人理发。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我国创建的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我们所称的理发师、美容师,古时候称作待诏、剃工、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整容匠等。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或编发,直到清兵入关以前。古人挽发为髻,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栉洗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这说明古时贵族有专人为其梳理头发。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发,“栉工”朝廷有栉工外,为平民的私家“栉工”也产生了。最迟到宋代,私家理发业已形成了规模,宋洪迈《夷坚志乙》卷十二《成都镊工》:“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尘间,妻独居,一髯髻道人来求摘须毛,先与钱二百”;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也记载秦桧曾唤一镊工为他栉发,以五千当二钱尝给镊工。宋元的理发匠被称为待诏,正如卖茶水的被成为“茶博士”一样,取其随时待命而被召唤而已。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宋周密的《武林旧事·社会》就记载当时的临安(杭州)有“净发(梳剃)社”,元代据延祐元年(1314)长兴州修建东岳行宫碑,碑阴刻辞中有“净发行”的记载。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清兵初入关时,曾下“剃发令”,将汉人束发为髻改为剃发留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专门有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后来挂铁搭连的地方,原先是挂刀的地方,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辛亥革命后,才把辫子革掉。中国人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
理发,(Hair care),又名 头发护理,常见的是修剪头发,简称剪发,令人外观清洁整齐,有美化外型、美容之功用。 理发可以是家庭生活活动,家属及朋友互相帮助。不过理发也可视为七十二行之一种专业,是发廊、理发店的理发师之职业。 理发通常指基本的头发护理,而头发的美化则称为美发。但除了剪发,“理发全套”可能包括洗头、吹头发、染发、恤发、定型、美甲、按摩等。
7、古代人能理发吗?古代“理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今天我们看来,理发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理发却是一件很大逆不道的事情,毕竟《孝经》里面就提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如果理发简直就是不孝的行为。可是在《左传》里面却提到了在一些皇亲贵族里面却专门有人为他们理发。而经过查资料考据,此理发非彼理发。在我们现在看来,理发就是剪头发,但是在那个时候理发并不代表剪头发。
在古时候的理发其实就是沐发与梳栉。理发出现的时间其实很早,最早出现理发就是在远古时期,。根据传说,在伏羲氏时期那个时候就有了理发的雏形,那个时候的理发就是椎髻。最早就是在这时候,汉人就有了别于其他民族的发型了。而且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古代的时候不管是男是女都是选择留长发,而那个时候在理发的匠人也不叫理发师,而是称之为待诏、镊工,不过在民间倒是直接称他们为理发匠。
在古代,不管男女,理发都是沐发与梳栉。他们理发时所用的工具都是木梳和篦子。在清朝之前,成年人就要加冠以及及笄,也就是束发。而对待犯人就是把他的头发全部剃光,不过也有把头发还有胡须都一并剃掉的刑罚,而且在那个时候,这个刑罚堪称酷刑。
理发逐渐流行起来。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流行一个时尚,就是男人化妆。而在南宋时期,则是出现了专门理发的铺子,渐渐的理发就成为了日常小事了。到了明朝末期就成了统治工具。清朝强势入关,为了加强统治,就要求每一个人要剃头并留辫,即使皇帝也不例外。而为皇帝剃头的工匠还必须具备三个技能,第一,就是用左手拿着工具为皇帝剃头,而且右手也不能为了图方便就把手放在皇帝脑袋上面;第二,要刮头发的时候,只能顺着刮,不能逆着刮;第三,在剃头的时候不能呼吸,因为不能让浊气污染了皇帝。而剃成功了自然就是有奖赏,但是失败就是砍头。
8、古代人能理发吗,古代“理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古代的人也是需要理发,但是与现在的理发不同。古人理发就是简单的梳洗一下头发,而最早出现理发是在伏羲时期就有了。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比较封建迷信的,还有就是自古以来就一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的想法,所以古代哪怕男人也都有着长长的头发,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古人要不要理发,理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第一,理发最早从伏羲时期就有了。
我们知道,如果不理头发的话,头发会一直长,一直长,头发太长对于日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的,所以哪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是要定时对头发进行修理的,要不然的话时间长了,大量的头发也会滋生细菌。当然古人对于细菌是没什么概念,但是他影响干活呀,所以肯定是要理发的,而且据说从伏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理发,民族之间也是用发型来进行区分的。
第二,古人理发的流程。
一开始是没有理发这个称呼的,毕竟古人们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对他们来说理发就是不孝,但是修理头发的职业很早就有了,只不过他们不叫理发师,叫做镊工,或者是待诏,俗称剃头匠。清朝的时候开始,才有了理发师的存在,因为清朝的发型比较特别,叫做“金钱鼠尾”,前后左右都剃光,只留下一小撮头发,给他编成辫子,因为这个小辫子必须很细,所以被称之为金钱鼠尾,而理这种发型也是必须要理发师的。
第三,汉朝开始有职业理发师。
从汉朝的时候开始,才正式有了以修剪头发谋生的人,南朝的时候,正式有职业理发师,而理发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宋朝的记载当中的,那个时候理发已经非常的普及,还有理发公会。
9、中国的理发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根据是什么/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理发的历史和理发师的历史:
我们现在所称的理发师、美容师,古时候称作待诏、剃工、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整容匠等。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或编发,直到清兵入关以前。古人挽发为髻,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栉洗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这说明古时贵族有专人为其梳理头发。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发,“栉工”朝廷有栉工外,为平民的私家“栉工”也产生了。最迟到宋代,私家理发业已形成了规模,宋洪迈《夷坚志乙》卷十二《成都镊工》:“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尘间,妻独居,一髯髻道人来求摘须毛,先与钱二百”;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也记载秦桧曾唤一镊工为他栉发,以五千当二钱尝给镊工。宋元的理发匠被称为待诏,正如卖茶水的被成为“茶博士”一样,取其随时待命而被召唤而已。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宋周密的《武林旧事·社会》就记载当时的临安(杭州)有“净发(梳剃)社”,元代据延佑元年(1314)长兴州修建东岳行宫碑,碑阴刻辞中有“净发行”的记载。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清兵初入关时,曾下“剃发令”,将汉人束发为髻改为剃发留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那时,专门有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后来挂铁搭连的地方,原先是挂刀的地方,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辛亥革命后,才把辫子革掉。中国人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的考验!
作为一个行业,也有自己信奉的祖师。清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记》中说:“剃工所奉神曰罗祖,每赛会,剃工皆赴祠前。”旧时记载理发业行规行语与隐语的《净发须知》,今存于《永乐大典》中,可《净发须知》净发业的祖师是罗祖并称罗真人,说:“罗真人住江东,七岁学艺通。丙戌年中举,刀铒动玄宗。”按此说罗祖应是唐明皇时人,但《净发须知》又说罗祖于献宗时,曾为皇帝“整顿龙颜”,皇帝赐给金玉真珠,不受而归。但唐朝并无“献宗”皇帝,传闻恐有失实之处。民间还传说,武则天时,她的儿子驴头太子性格暴虐,谁为他剃头都伺候不好,他动辄杀人。罗祖虽年幼,但手艺精湛。自动替师傅去为驴头太子剃头,挽救了天下的剃头师傅,因而被尊为祖师。我国创建的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