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皇室有“舞马”的娱乐节目,那么唐朝陨落后,那些马及舞马的技艺又去了哪里?
据传唐朝覆灭后,大部分舞马落到了军阀田承嗣的手里,和其他马关在一起。有一次,田承嗣军营里奏乐,这些舞马就开始摇头摆尾,养马的人很害怕就报告给田承嗣,田承嗣觉得这些马成精了,就下令把马儿都杀死了,所以舞马就这样消失了。
随着后人的考古发现,让人们又看到了曾经摇头摆尾起舞的马儿。1970年,在陕西西安的何家村挖出了两件唐朝时期的窖藏文物,这些文物十分精美且做工精细,推测是属于皇家的器物。
这些文物中有一个银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这个银壶是扁圆形状的,壶身很饱满,就像古时游牧民族挂在马身上的皮囊。这个壶的盖子是莲花瓣形的,而且和弧形的提梁之间有环链相连着。显然这个银壶是当时皇族外出游历时挂在马背上的水壶。
最值得学者们注意的就是银壶上有一只金色的马儿,马的脖子上系着彩色的缎带,尾巴上扬显得神采奕奕。马的造型很特别,前腿站立,后腿弯曲,嘴里还叼着一个金色的小杯子,这和史书上对唐玄宗千秋节时用马衔杯来祝寿的描写一致,因此可得唐朝时期真的有精彩的舞马表演了。
唐朝疆域广大,西北的优质牧场上骏马成群。据统计,唐太宗贞观初年国中只有马三千匹,而到了唐高宗麟德年间,全国马匹已经达到七十万六千匹。这些马中,一些有着西域良马血统的骏马被选为御马,由闲厩使来管理。
2、古代战马为什么尾巴要打结
在西域人看来,马尾束结后,可能会减少前进阻力。对打马球的人来说,马尾束结后,骑手更能视野开阔,挥杆自如。从审美角度看,在西域人看来,马尾束结后,也许会让马匹显得更壮实。
唐代自高祖末年起,根据军队需要,设立了专门主管养马的机构,把用茶叶、陶瓷、丝绸等物资交易来的西域马匹,进行饲养和调训。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高宗麟德年间(前后四十年),唐代马匹由几千匹发展到七千多万匹。
唐太宗曾经骑过的六匹战马(即“昭陵六骏”)飒(音萨)露紫、拳毛騧(音刮)、仕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音追),都来自西域,都带着西域战马的特征—束结马尾。
(2)马尾巴上绑有有色缎带扩展资料:
马尾束结并没有实际作用。
据据动物学家的说法,马尾巴具有多种功能:马尾巴是马的保护“器官”,用以保护马的后躯和生殖器;马尾巴是马的平衡“器官”,当马快速奔跑时,尾巴高扬,保持躯体重心平衡;马尾巴还是马的清洁“器官”,用以清洁后躯,赶走蚊蝇。
但奇怪的是,在唐代,军用马匹几乎都把马尾束结起来。束结后的马尾巴,显然就没有了动物学家所讲的马尾巴的功能了。
3、张飞大闹长坂坡100字概括~~要点要全。。什么张飞在马尾巴上绑草叫了三声什么的。。谢谢了~~~
无痕 4级 2008-10-26
故事描抄述诸葛亮出山不久,曹操起兵征伐刘备,张飞令部下将树枝缚于马尾,在林后奔驰,独自挺矛立马于长坂桥接应赵云,他双眼圆睁,虎须倒竖,向追兵大喝: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喊声未绝,喝断了桥梁水倒流,曹营战将畏惧而退。
4、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们要在马尾巴上打一个结?
马是古代主要的驮载畜力和骑兵乘骑,作为古代战争的重要装备,为了防止马在奔跑时马尾内的披散,容对邻近的马造成障碍,骑手通常会将马过长的尾梢绾起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打结”,有点像古人把自己头上的长发盘起来,那样可以不用经常给马打理过长的尾巴,在连年征战的古代,这是很实用的做法。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在马的尾巴上打结以后,这个结会在马奔跑时有节奏地拍打马臀,起到类似鞭策的作用,使马跑得更快。总之,这样的做法被骑马的人传承下来,以致于到后来,给马进行这样的打扮成为一种习惯,在许多以马为主题的工艺品上都体现了这种装饰性很强的绾尾。
天马的尾巴上打结,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绑上简单省事方便,不然风吹乱了
6、为什么 马踏飞燕 的马尾巴上还有个结
尾巴末梢打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更加体现出其不被束缚、天性奔放自由,有别于其他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品的特性。这一细节足以显示出古代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与精益求精。
7、马尾巴上的毛为什么能钓鱼
因为马尾巴上的毛很结实,钓鱼非常好用,也是纯天然的,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