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摩衍那》对悉多的道德标准和荷马史诗对海伦的要求有何差异
8月份翻过《罗摩衍那》的减缩译本,还有些熟悉。当悉多被魔王掳走历经磨难被救后,遭到丈夫罗摩的猜忌--在魔王那里那么多年是否失贞,不得不投身大火以求证明,所幸为火神所救;当悉多回到王宫,遭到民众的质疑时,罗摩不是保护她,而是将她发配森林,连怀有身孕都来不及相告;当悉多被发配森林,独自抚养王子成人,父子相认后,仍旧要遭到丈夫的猜忌--这么多年来是否不忠,使得悉多不得不投身大地母亲。这些都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女子从一而终的道德要求,在夫权社会中,女子没有作为人的权利,仅仅是丈夫的依附。
而荷马史诗中(看减缩译本是小时候的事了,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了),完全没有丈夫猜忌海伦的相关描述,似乎对于古希腊人来说,重要的是这个自己所爱所珍视的人是否活着、能否按照她自己的心愿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用。
膝下有黄金,不要随便跪求。
2、为什么罗摩不惜削弱自己也想当saber
只为了遇见悉多
罗摩最强还是弓阶Archer,如果罗摩以Archer现界,那悉多就无法以Archer现界了
所以为了能遇到悉多,罗摩选择了以Saber的形式现界
不懂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动漫东东团队为您服务
3、《罗摩衍那》中关于罗摩的故事是如何讲述的?
《罗摩衍那抄》歌颂的是罗摩的故事。罗摩是十车王的大儿子,品德高尚,武艺超群,十车王准备立他为王储。十车王的一个小王后受驼背侍女的谄言,定要国王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国王以前受难时得到过她的帮助,还允诺过无论她提出两个什么样的要求,他都会答应。现在小王后提出了要求,国王非常为难,但君无戏言,只好答应了小王后的要求。罗摩知道实情后不但不怀恨,反而劝慰父王,表示自己甘愿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他贤惠的妻子悉多自愿同往,同甘共苦。不料,到森林后,悉多被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后来罗摩在神猴哈努曼的帮助下打败了十首魔王,救出悉多。这时14年已满,他们返回京城,并继承了王位。
4、求一个西游记的情节编成故事
哈奴曼(Hanuman),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风神和母猴所生之子。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之妻悉多(Sita),与罗刹恶魔罗波那(Ravana)大战。 他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变幻形象和大多次救助罗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印度历史悠久的伟大史诗《罗摩衍那》原以梵文写成,以神猴“哈奴曼”为主角,其成书时间大约不会早于公元前300 年。内容说,“哈奴曼”帮助罗摩王子从魔王罗波那手中放出王妃悉多,烧毁魔王的楞伽城,飞到喜马拉雅山取回药草,救治罗摩的伤兵,等等。诗人满怀热情称颂神猴的法力,讴歌神猴的慈悲,盛赞神猴的义勇。
胡适认为《西游记》的美猴王孙悟空原型即取自哈奴曼,随著佛教的东传中国,《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Battle of Lanka)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被编成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
罗摩衍那里的描述
第三篇《森林篇》 描绘罗摩等 3人在林中的生活。林子里到处是罗刹。他们行凶吃人,搅得大家惶惶不安。居住在林中的人们恳请罗摩除怪安民。楞伽城十首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来到林中,爱上了罗摩。罗摩把她转介绍给罗什曼那。罗什曼那一怒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她先求救于弟弟伽罗。随后又逃往楞伽城,怂恿罗波那来劫走悉多。罗波那命令小妖化作金鹿,引开罗摩,乘机劫走悉多。罗摩兄弟在林中到处寻找悉多踪迹,遍询树木、小河、山丘、野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他们俩后来遇到了金翅鸟王,才得知悉多下落:她已经被魔王罗波那劫至楞伽城。金翅鸟王力劝罗摩与猴王联盟,共同营救悉多。
第四篇《猴国篇》 主要讲罗摩与猴王结盟的故事。罗摩同罗什曼那来到般波湖。烂漫的春光逗引起罗摩思妻之情。他们兄弟俩在这里碰到神猴哈奴曼,并在哈奴曼力劝之下同猴王须羯哩婆结盟,互相约定:罗摩助猴王杀死其兄波林,夺回王位;猴王则帮助罗摩寻找妻子。正在此时,波林来同猴王搏斗。罗摩隐身树后,用暗箭射死波林。接着就给猴王举行灌顶(加冕)礼。但猴王复国以后,沉湎于酒色之中。罗什曼那骂上门来,他才翻然憬悟,立即派出猴兵猴将,到大地各处搜寻悉多踪迹。哈奴曼被派往南方,他在途中遇到金翅鸟王的弟弟僧婆底。僧婆底告诉他亲眼看到罗波那把悉多劫往楞伽城,罗摩于是率猴兵来到海边。他派哈奴曼过海去侦察。哈奴曼一跃过海。
第五篇《美妙篇》 哈奴曼跳过大海以后,来到楞伽城。他变成一只猫,潜入城内,到处探视。最后来到王宫的御花园,发现了被魔王囚禁的悉多,并亲眼看到悉多坚贞不屈、抗拒魔王引诱的情景。他乘看守悉多的罗刹女离开的时机走到她跟前,把罗摩的表记交给她。为了想试一试魔王的威力,他大闹楞伽城。最后他被魔王擒住,尾巴被系上了燃烧着的东西。他伺机逃脱,所到之处,烈炎随之,火烧了楞伽城,然后纵身跳过大海,向罗摩复命。
第六篇《战斗篇》 是全书最长的一篇,描绘罗摩率猴兵与魔兵搏斗的情景。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魔王罗波那就召开军事会议。他弟弟维毗沙那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魔王大怒,把他赶走。他过海投奔罗摩。罗摩得海神之助,派那罗跨海造桥。猴子大军渡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兄弟都受了重伤。神猴哈奴曼奉派到北方神山吉罗娑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兄弟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于是把整座吉罗娑山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兄弟的伤,又把神山托回原处。最后罗波那和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维毗沙那为楞伽王。悉多投火自明,夫妻团圆。此时14年流放期满,罗摩得胜回国。
第七篇《后篇》 是全书最后一篇,从内容上看是后加的。这一篇结构庞杂,约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追述罗刹的来源和罗波那与哈奴曼的历史,美化神猴;二是讲罗摩与悉多的第二次离合。在这里,罗摩从一个被迫害的受难者一变而为封建专制暴君。他怀疑悉多不贞,命罗什曼那将怀孕的悉多遗弃于野林中。蚁垤仙人收养了她。她生了两个儿子。蚁垤写成《罗摩衍那》,教二子演唱。后来到了罗摩朝廷上,觐父认子。蚁垤把悉多领来,证明了她的贞操。罗摩仍不相信,悉多呼救于地母,大地开裂,她一跃而入。最后是全家在天堂重聚
5、求一张图,fgo罗摩双马尾
<
6、《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罗摩成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国王的代表;悉多是印度妇女的典范。哈奴曼智勇双全,神通广大,可与孙悟空相比。
史诗共7篇,约2400颂,写的是阿逾陀城国王有4子,都是毗湿奴的化身。国王想立长子罗摩为大子,遭到小王后嫉恨,她胁迫国王废长立幼,流放罗摩。罗摩携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那前往森林苦行。十首魔王波那劫走悉多,罗摩在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经多方激战,救出悉多。悉多经受住火的考验,以示清白。流放期满,罗摩回国继位。因听信流言,怀疑妻子失贞,悉多投入大地的怀抱。天神预示:他们将在仙界团圆。后4兄弟升天,恢复毗湿奴本体。
史诗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王权问题,谴责了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争权夺利的行径,表明人民希望开明君主实行仁政的理想。歌颂了正义战争,宣扬一夫一妻制,具有进步倾向。但也流露出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史诗具有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必不可少的4种因素:政治、爱情、战斗、风景。善于在矛盾斗争中展开情节,突出主题。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罗摩成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国王的代表;悉多是印度妇女的典范。哈奴曼智勇双全,神通广大,可与孙悟空相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境和谐一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史诗被印度称作“最初的诗”,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