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臭蚁的扁平虹臭蚁
开放分类: 生物、昆虫、自然、动物
Iridomyrmex anceps Roger,1863:164;工蚁,印度、马来西
亚、澳大利亚
分布:上海、浙江、安徽、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
工蚁:3.0-4.0mm,体茶色或黑褐色,上颚和跗节色淡。密披丝状柔毛,散生少量立毛。上颚镰刀状,5-9齿。
雌蚁:6.5-7.5mm,上颚12齿。
地面营巢,常堆成小型蚁冢,工蚁的活动迅速,有较强的捕食能力,能捕食马尾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萧刚柔,1992)。
2、这是什么虫子?有没有毒
民间常叫洋辣子,是一种树毛虫。品种属于马尾松毛虫。对人具有毒素,部分鸟类天敌可以抵抗毒素。对鱼尚不明确。所以尽量不要尝试。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又名松毛虫,俗称“狗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主流以南各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害虫,主要为害马尾松、湿地松、油松、火炬松。
接触松毛虫毒素后局部疼痛、刺痒,约半小时左右该处出现丘疹、斑丘疹或风团,数小时至数天可见结节红斑、水疱、皮下小结或皮下血肿,同时可伴有低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食欲缺乏等全身不适症状。接触松毛虫毒毛或被其毒毛污染物、毛刺进入皮肤,毒素经皮吸收而中毒发病。毒素含有蚁醛类和类组胺等物质,与骨组织有亲和力,先影响以蛋白多糖和胶原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质的生成,进而可使骨盐溶解,主要累及关节和骨组织,详细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
3、马尾松毛虫形态是怎样的?
马尾松毛虫雄成虫体小,体长20~28mm,翅展36~49mm,触角分枝长而近乎羽状,体茶褐色至黑褐色,前翅自翅基到外缘有5条黑褐色波状横纹,近翅外缘横纹由8~9个黑点组成,近翅基1/3处有一小白点,后翅无斑纹。
雌成虫体长18.4~29.4mm,体色浅,触角分枝短。幼虫有棕红及灰黑色两类,一般为6龄,不同龄期形态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胸部2、3节着生深蓝色毒毛带,两带之间丛生黄毛。自3龄起,腹部1~6节背面均有黑色长毛两束,贴体鳞片有银白、金黄或黑褐色等混生。
4、蚂蚁与毛毛虫战斗情景25字
用蚂蚁防止松毛虫属生物防治,最大优点是无污染。使用农药有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弊处较大,现有许多科学家提倡生物防治害虫。生物防治害虫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以虫治松毛虫还可用赤眼蜂,寄生蝇;以鸟治虫可用喜鹊,山雀,啄木鸟等;以菌治虫可用白僵菌(真菌)治马尾松毛虫,病毒初提液防治松毛虫等。
5、松毛虫的天敌
松毛虫的天敌: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幼虫期有红头小茧蜂、两色瘦姬蜂,幼虫和蛹期有姬峰、寄蝇和螳螂、胡蜂、食虫鸟等捕食性天敌,以及真菌(白僵菌)、细菌(松毛虫杆菌等)、病毒的寄生。松毛虫是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食害松科、柏科。中国最早的记载见于1530年广东《龙川县志》:“明嘉靖九年,大旱时连年发生,毛黑,食松叶尽而立枯,作茧松枝上,冬末乃化尽。”至今,松毛虫仍是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成虫呈枯叶色,前翅中外横线双垂,波状或齿状,亚外缘斑列深色落叶松毛虫,中室端具小白点。雄蛾触角近乎羽状,雌蛾呈短栉状。阳具尖刀状,表面多有小刺,抱器发达。卵几十粒或几百粒成一堆或排列成行。初产为黄色、淡绿,渐变粉红和紫褐色。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末龄幼虫体长47~100毫米。体色有棕红、灰黑、黑褐、烟黑、灰褐等色,花斑明显成不明显,两侧有长毛,全体满布白、黑、棕色长毛或短毛。
6、马尾松毛虫防治主要方法?
1. 加强预测预报
要有专人负责,常年观察虫情,以便出现大发生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
2.
营林技术防治
造林密植,疏林补密,合理打枝,针阔混交,轮流封禁,保持郁生,造成有利于天敌而不利松毛虫的森林环境。
3.
化学药剂防治
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面积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
4. 招引益鸟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
自然防治。
虫口密度虽然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松毛虫寄生率高,虫情处于下降趋势时,不进行药物防治。安全区发生松毛虫为害时,偶灾区小面积发生时不进行药物防治,任其自然消长。
7、松毛虫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日本弓背蚁营地下巢,巢深 0.36—1.40 m。巢四周围由土粒堆成扇形、火山口状或由虫粪等堆成坟状。每巢以有卵0-953粒,幼虫29—2302头,茧0—1357只,工蚁43-4012只,无翅雌蚁1—3只。一般蚁巢内同时存在以上各种虫态,冬季则缺英和卵。每年秋季产生有性蚁,曾记录一蚁巢有雄蚁482只,雌蚁 56只。 有性蚁越冬后于第二年春天婚飞,在安徽省潜山县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性蚁进行婚飞、交配。雌蚁交配后脱翅,寻找适当场所筑巢,建立新蚁群。此活动在雨后或闷热天气下集中在l—2天完成。雄蚁交配后很快死亡。 日本弓背蚁卵期16-19天,幼虫期10-28天, 预蛹期6—7天,蜗期14—19天。工蚁寿命为l-2年。幼虫的发育历期受工以照顾程度的影响。蚁巢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部分工蚁会迁出原巢到附近建立新巢。日本弓背蚁喜在地表裸露、土壤松软的地方建巢。 工蚁昼夜活动,高温和日照强烈时活动减少,大雨时停止外出活动,雨前及雨后活动频繁。一般活动距离 5 m左右,最远在 18 m以上。每年在旬平均气温 10℃以上开始外出活动,低于此温度时进入休眠。 日本弓背蚁食性很广,其食物种类主要是蚜虫、介壳虫分泌的蜜露、植物腺体分泌物和小型节肢动物。对1—3龄松毛虫有较强的捕食作用。1—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遇到该以后分别有70%、23.3%和10%被捕食。日本弓背蚁主要通过上树活动对松毛虫产生影响,其影响有两方面:直接捕食和惊落松毛虫,被惊落的松毛虫又有部分被捕食或饿死。在安徽潜山每亩有56个日本弓背蚁蚁巢的马尾松林,释放1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天后,有蚁树比无以树虫口低 19.7%。日本弓背蚁对马尾松毛虫的影响与松毛虫龄期、虫口密度及蚜虫数量有关:松毛虫越大,越不易被捕食和惊落;蚜虫越多,使更多地上树蚂蚁趋向蚜虫;松毛虫越多,被惊落的数量越大。虽然蚜虫的存在减少了上树蚂蚁进攻松毛虫的比例,但它却可吸引蚂蚁上树,且其蜜露是蚂蚁长期稳定的食物来源。 日本弓背蚁的天敌有中华蟾蜍、绿啄木鸟、树麻雀、蚁小蜂、蜘蛛等。安徽丘陵地区中华蟾蜍数量较大,是该蚁的主要天敌。日本弓背蚁与疑蚁蟋蟀和以巢跳虫科Cyphodridae昆虫共生。 利用日本弓背蚁抑制松毛虫的发生,需要保护现有种群,尤其是婚飞后寻找建巢场所的雌蚁。此外,在婚飞期间通过大量收集雌蚁,释放到目的地,增加蚁群数量,提高其控制松毛虫的效果。 日本弓背蚁是资源昆虫柞蚕的天敌,对养蚕业威胁很大,为预防其危害的发生,可在蚁巢周围撒放蚂蚁药和用土掩埋巢口,彻底消灭蚁群。 查看图片
8、如何防治马尾松毛虫
松毛虫在中国发生面积大,经常成灾的有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aperans、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油松毛虫D.punctatus tabulaeformis、赤松毛虫D.punctatus spectabilis、思茅松毛虫D.kikuchii和云南松毛虫D.houi6种。为针叶树大害虫。专门取食松柏科树木针叶。
【形态特征】
落叶松毛虫
成虫 前翅宽大,外缘直,有三条明显横斑纹,亚外缘斑8个,排成“3”字形,最后两斑的连线与外缘平行,中室白斑大而明显。幼虫 体长63~80毫米。头褐黄色,中后胸节背面毒毛带明显,体侧由头至尾有一条纵带。各节带上白斑不明显,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
赤松毛虫
成虫 前翅狭长,外缘倾斜,中横线和外横线白色,中间为一深褐色宽带,亚外缘线最后两斑的连线与外缘相交,中室白斑小而明显。幼虫 末龄体长50~70毫米。初龄幼虫体暗黄色,头部黑色,3龄后体背面出现黄褐色花斑,体深褐色,密生灰白色长毛,背面为灰白色或棕黄色贴体倒伏鳞片覆盖,各节体背两侧有蓝黑色对称毒毛丛。
油松毛虫
成虫 中横线内侧和齿状外横线外侧有一淡线纹,似双重线,亚外缘线最后两斑的连线与外缘相交,中室白斑小而不明显。幼虫 初孵幼虫头部棕黄色,体背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4~72毫米,灰黑色,体侧有长毛。
马尾松毛虫
成虫 体长20~30毫米,翅展36~56毫米。体灰白、黄褐或灰褐色,前翅有3~4条不显著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9个黑斑,翅中央有1个白点。幼虫 体色有黑白与红黄两型;胸部背面有2丛深蓝色毒毛,腹部各节背面有蓝黑色片状毛,体侧有白色长毛。
【生物学特性】
马尾松毛虫河南1年2代、广东3~4代、其他省2~3代,以幼虫在针叶丛中或树皮缝隙中越冬。另外3种1年1代或2年1代,以幼虫在树下越冬。夜间交尾、产卵、飞翔。雌蛾体粗笨,雄蛾较活泼,飞翔力亦较强。卵呈堆状或排列成行,粉红、红褐色。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老熟后结茧化蛹,毒毛成排竖立于茧上。松毛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及森林生态系统有关。凡是混交林、经营管理合理,形成复杂的生物群落的林分,既有松毛虫发生,也出现多种松毛虫的天敌,不易发生灾害。如果营造大面积的纯松林,间伐抚育不当,灌木植被贫乏,失去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则阳坡山洼首先会形成松毛虫的发生基地,然后扩散蔓延,甚至猖獗成灾。
【防治措施】
(1)改善松林环境
封山育林,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2)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杜鹃、大山雀等鸟类;松毛虫黑卵蜂、松毛虫赤眼蜂均为卵期寄生蜂,可人工繁殖和散放。Bt、白僵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有些已商品化生产,用于大面积防治。
(3)物理和人工防治
灯诱成虫;人工摘卵、捕虫、采茧;在树干胸高处捆塑料薄膜阻止越冬幼虫上树。
(4)化学防治
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常量或超低量喷雾,1~2毫升/亩,20%灭幼脲1号胶悬剂,25~50克/公顷,效果达80%以上,残效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