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中出现马尾蒜用什么药
种植中出现马尾蒜不是单纯的药剂所能控制的。
马尾蒜实在反常的环境条件下,侧芽在形成蒜瓣的过程中,不经休眠,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状如马尾,故称马尾蒜。形成马尾蒜得到因素有:
1、与播种时期有关,早播是产生马尾蒜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9月中下旬播种马尾蒜出现的几率低些;
2、与品种有关,同一时期播种,通海蒜比广西蒜,四川蒜要少得多;
3、与肥料有关,氮肥过多造成大量马尾蒜出现;
4、与气候条件有关,秋季雨水偏多,日照不足,温度忽高忽低,也是产生马尾蒜的重要原因之一;
5、与病害有关,病害发生较重得到田块出现马尾蒜的几率较高。
综合防治措施:
适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选择适合的品种,防治盲目调种;实行配方施肥,防治偏施氮肥;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德尔关系等。
也可以参考云南农函大教材<蔬菜栽培实用技术>。
2、大蒜出现马尾蒜是什么原因?
大蒜出现马尾状异常俗称马尾蒜,是生理性异常,一般与播种偏早,秋冬季高温,氮肥过量有关,大蒜鳞芽的外皮异常分化并继续生长,从假茎上端伸出。
3、要结大蒜了,为什么中间除了这么多苗,摘掉大蒜会长大一点呢,还是有什么办法,
这是大蒜二次生长现象,也就是马尾蒜,老百姓称甩小辫。大蒜鳞茎形成以后,在版高温长日照的条件权下进入休眠。在反常的气候环境条件下,侧芽在形成蒜瓣的过程中,不经休眠,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状如马尾。出现马尾的大蒜,蒜苔生长慢而短,对蒜苔产量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播种过早、品种间抗性不一样,氮肥使用过多生长过旺、秋季雨水过多,日照不足引起的问题
4、马尾蒜后期影响浇地吗?
这个正常浇水就可以了。不缺水就可以不给水
5、大蒜二次生长怎么办
大蒜二次生长,又叫做次生蒜、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分杈蒜、背娃蒜、复瓣蒜、再生叶薹、收获前萌发、母子蒜等,是指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而且易松散脱落,达不到上市标准。在我国秋播蒜区和春播蒜区,大蒜二次生长现象都相当普遍,发生严重的年份,有的蒜区二次生长发生株率高达80%以上。
(1)大蒜二次生长类型根据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上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①外层型二次生长。大蒜植株外层叶片的叶腋中萌生1至数个鳞芽,鳞芽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和生长,形成独瓣蒜,或没有花薹的分瓣蒜,或有花薹的分瓣蒜,结果在蒜头的外围着生一些排列错乱的蒜瓣或小蒜头,使整个蒜头成为畸形。这种类型的二次生长对商品品质的影响最大。
②内层型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内层叶片的叶腋中,正常分化的鳞芽延迟进入休眠,鳞芽外围的保护叶继续生长,从植株的叶鞘口伸出,形成多个分杈。有的分杈发育成正常的蒜瓣;有的分杈发育成分瓣蒜,其中有少数分瓣蒜还形成了花薹。轻度的内层型二次生长对蒜头的外形影响不大,发生严重时,蒜薹变短,薹重降低,蒜瓣排列松散,蒜头上部易开裂,所形成的分瓣蒜外观酷似一个肥大的正常蒜瓣,常被选作蒜种,但播种后由一个种瓣中长出2至多株蒜苗,从而影响所生蒜头的产量和质量。
③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蒜薹总苞中的气生鳞茎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生长成小植株,甚至抽生细小的蒜薹。发生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的植株,常使蒜薹短缩,丧失商品价值,但对蒜头的影响不大。这种类型的发生率一般很低。
除了上述3种基本的二次生长类型外,有时在同一植株上还会出现两种类型混合发生的情况。(2)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原因①品种遗传性。有的品种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如天津红皮、上海嘉定蒜、新疆伊宁红皮、新疆吉木萨尔白皮、青海格尔木红皮、乐都大蒜、辽宁开原犬蒜、江苏太仓白蒜、银川紫皮、黑龙江阿城白皮、阿城紫皮等。有的品种内层型及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如二水早、彭县蒜、蔡家坡红皮、苍山大蒜、普陀大蒜、毕节大蒜、山西紫皮等。而有的品种基本不发生二次生长,如广东新会火蒜、广东金山火蒜、广东普宁大蒜、广东韶关忠信蒜等。
大蒜二次生长类型虽然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但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稳定性有差异。一般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及不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遗传性较稳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在不同年份中,均可保持其遗传特性。而内层型和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遗传性不够稳定,有时二者同时发生,有时只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或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
②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和湿度。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对二次生长有显著影响,低温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对低温的反应程度有差异。蔡家坡红皮蒜对低温(0~5℃)和冷凉(14~16℃)条件的反应最敏感,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均大幅度增加,其中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增加幅度更大。苍山大蒜对低温和冷凉条件的反应次之,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增加幅度较大。
秋播地区蒜头收获后,多在室温下贮藏,贮藏期间不会遇到容易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但秋季播种后,从苗期到花芽、鳞芽分化发育期都会遇到低温和冷凉条件,所以蒜种即使不进行低温和冷凉处理,也有发生二次生长的可能,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较进行过低温和冷凉处理的要轻一些。
春播地区蒜头收获后要贮藏到翌年3~4月份播种,为了使蒜头不致受冻,贮藏场所的最低温度多控制在0℃左右,在长达7~8个月的贮藏期间以及早春露地播种后的一段时间,都具备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
蒜种贮藏场所除温度对二次生长有影响外,空气相对湿度也有影响,而且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互作关系。据程智慧等(1992)报道,苍山大蒜于播种前30天在5℃和75%~10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的蒜种,秋播后,翌年外层型二次生长指数比在5℃和25%~5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的蒜种增加3.3倍;内层型二次生长指数增加1.9倍。而在15℃和25℃下贮藏的蒜种,不同空气相对湿度(25%~100%),无论是外层型二次生长还是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所以,为了减少二次生长的发生,在蒜种贮藏期间不但要避免低温,而且要避免7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③播种期。国内有关大蒜二次生长的报道,多认为播种期早是发生二次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播种期与二次生长的关系因品种、蒜种休眠程度、蒜种贮藏环境、播种后出苗快慢以及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异,而且播种期早晚对同一品种的不同的二次生长类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在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中,如蔡家坡红皮蒜,在陕西关中地区,较正常播种期(9月中、下旬)提早播种,播种后出苗快,苗的长势强时,外层型二次生长严重发生;如果播期虽然提早,但蒜种尚在休眠状态,播种后迟迟不出苗,苗的长势弱,则早播并不会造成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大发生。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苍山大蒜,在陕西关中地区,播期早晚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在10月中旬以前,晚播比早播更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蒜种如果经过冷凉处理而且提早播种时,则会促进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播种期对二次生长的影响还和土壤湿度有关,1991年以苍山大蒜为试验材料所作的播种期与土壤湿度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和土壤湿度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影响不大,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影响。播期无论早晚,土壤湿度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0%)时,内层型二次生长发生株率比土壤湿度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的极显著增高。土壤湿度高而且播期早时,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更有利;播期虽然早,但土壤湿度低时,则不利于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④蒜瓣大小。在室温下贮藏的蒜种,大蒜瓣(重3~4克)比小蒜瓣(重1~2克)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而蒜瓣大小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播种前25~30天进行冷凉处理(温度为16~17℃,空气相对湿度为95%),蒜瓣愈大,外层型二次生长愈严重;而小蒜瓣一般比大蒜瓣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
⑤灌水。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全生育期,特别是鳞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数多,每次的灌水量又大,土壤湿度高(相对含水量为80%~95%),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都有促进作用,不过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土壤湿度低(相对含水量为50%),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都不发生,但蒜薹和蒜头产量降低。
⑥施肥。在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氮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对二次生长也有影响。氮肥施用量大,二次生长株率增高。同样数量的氮肥,施用次数不同时,二次生长的发生情况也不同,据试验,每667米2施尿素30千克,分别在播种期、烂母期和返青期各施1/3的处理区,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都比分两次在播种期和退母期各施1/2,或在播种期作为基肥施用的处理区增多。陕西大蒜产区的农民认为,早春大蒜返青后施用的速效性氮肥量愈多,二次生长愈严重。
⑦覆盖栽培。大蒜覆盖栽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膜覆盖栽培,另一种是塑料拱棚覆盖栽培,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是前一种方式。生产实践证明,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有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有时会出现二次生长增多,蒜头形状不整齐,蒜瓣数增多,蒜薹短缩、发育不正常等现象,究其原因是与地膜覆盖后土壤温、湿度及养分的变化有关。实行薄膜拱棚覆盖栽培时,覆盖时间和去膜时间对二次生长都有影响,秋播大蒜早春盖膜时间早,去膜时间晚,二次生长增多。(3)防止大蒜二次生长的措施大蒜产区,特别是商品蒜出口基地,对当地主栽品种的二次生长类型要有所了解。从外地引种时,最好进行以防止二次生长,特别是外层型二次生长为主要目的的品种试验,秋播地区可在栽种前将蒜种放在地道(16~17℃)或冰箱(0~5℃)中处理30天左右,并适当提早播种。收获时调查统计不同类型二次生长株率和指数,则可比较准确、快速地筛选出对诱发二次生长条件反应不敏感的品种。当然,大蒜品种的选择还要考虑生产目的及其他经济性状。
蒜种贮藏场所应保持20℃以上的温度和75%以下的空气相对湿度。秋播地区宜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挂藏,春播地区要解决蒜种贮藏期间低温期过长的问题。以生产商品蒜头为主要目的时,不可盲目提早播种。尤其是不可为了促进播种后快出苗而将蒜种进行冷凉处理或低温处理。应根据不同大蒜品种二次生长的特点,经过不同年份的田间试验,确定适宜酌播种期范围。容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蔡家坡红皮蒜,应适期晚播;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苍山大蒜,应适期早播。
根据不同品种的二次生长特性、不同的生产目的,选择大小适宜的蒜瓣播种,并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例如,苍山大蒜以生产商品蒜头为主要目的而选用大蒜瓣(重5克以上)播种时,要适当密植,行距22厘米,株距10厘米,大蒜瓣稀植时,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以生产蒜薹为主要目的时,采用行距22厘米,株距7厘米,不但可提高蒜薹产量,而且可减轻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基肥采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用速效性氮肥作追肥时,忌多次、多量施用,特别是返青期要少施或不施速效性氮肥。全生育期,特别是花芽和鳞芽分化期,不要多次大量灌水。当然,大蒜的水、肥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一样,应将丰产与优质统盘考虑,争取在最大限度降低二次生长的同时;达到丰产、优质。
大蒜实行覆盖栽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秋播大蒜的播种期应比不覆盖栽培的推迟5~10天,使苗期生长不过旺,使花芽和鳞芽分化后处于温度持续升高和日照时间逐渐加长的环境中,以利花薹和鳞芽的正常发育。春播大蒜的播种期应比不覆盖栽培的适当提早,使生育的各个时期提前,使分化后的花芽和鳞芽在高温、长日照条件来临以前有较充分的生长时间,以后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顺利抽薹和形成鳞茎。
第二,施用长效性有机肥和化肥作基肥,在做畦时一次施入。氮肥用量较不覆盖栽培者减少1/3左右。磷、钾肥用量与不覆盖栽培相同。揭膜前不施追肥。
第三,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覆盖栽培时,无论秋播或春播,盖膜时间不宜太早,使苗期经受足够的低温,促进花芽和鳞芽分化。最好在花芽和鳞芽开始分化后盖膜,以提高棚内温度,与此同时,日照时间逐渐加长,花芽和鳞芽可正常发育。揭膜时间不可过迟,一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蒜薹行将露出总苞时,便可揭去棚膜或地膜。揭膜时间晚,二次生长增多,同时花薹迅速生长时气温和地温过高,对花薹发育不利,畸形蒜薹增多。
第四,田间操作时尽量避免对植株的地下部或地上部造成机械损伤。
6、马尾蒜后期能形成大蒜吗
大蒜鳞茎形成以后,外叶干枯,在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进入休眠。在反常的气候环境条专件下,侧芽在形属成蒜瓣的过程中,不经休眠,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状如马尾,故称“马尾蒜”又叫“分蒜”、“松毛蒜”。马尾蒜又叫二次生长,出现马尾的大蒜,蒜苔抽的晚而短,有的不抽苔,而成为“无苔蒜”。分叉的马尾蒜到后期也能抽生蒜苔,称为“二次抽苔”,虽然数量多,但都很小,商品价值不大。这些二次抽苔的大蒜基部也能形成蒜头,但多为畸形的多瓣蒜或散瓣蒜,商品率低。对蒜苔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30%-40%。
7、大蒜!!看看这蒜啥毛病?如何防治?
这是大蒜二次生长现象,也就是马尾蒜,老百姓称甩小辫。大蒜回鳞茎形成以后,在答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进入休眠。在反常的气候环境条件下,侧芽在形成蒜瓣的过程中,不经休眠,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状如马尾。出现马尾的大蒜,蒜苔生长慢而短,对蒜苔产量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播种过早、品种间抗性不一样,氮肥使用过多生长过旺、秋季雨水过多,日照不足引起的问题
8、怎样防治大蒜瓣退化叶再生
最近,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说,他们所在的地方发现有大蒜蒜薹周围长小蒜叶的情况,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现本刊将有关文章刊登如下:
大蒜生长到一定时期,鳞芽开始分化,叶片退化,鳞芽逐渐形成蒜瓣,退化鳞芽外的鳞片形成蒜瓣的外皮,这是大蒜正常生长的一般规律。
大蒜在蒜薹露出的同时,蒜薹周围随之长出一圈小蒜叶,一般是5—7个小叶围着蒜薹长出。这些小叶是新蒜瓣长出的条状新叶,而新蒜薹的生长点并没有萌动,这称为大蒜退化中再生长现象,有的称为二次生长现象,也称为马尾蒜。该现象是退化的蒜叶在遇到外界条件刺激时,出现的再生长现象——返祖现象。其不同于二次分化,因为它是蒜瓣的外皮长出的叶,而新蒜瓣并没有萌动。
这种出叶现象对蒜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30%—40%,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一般减产10%—20%。该现象从4月份开始发生,近年来各地普遍表现严重。
发生原因
与播期有关
山东地区10月10日前播种的出叶率高,10月10日后播种的较轻,10月底播种的基本没有出叶现象。
与地膜覆盖有关
实践证明,凡是地膜覆盖的出叶率高,没有覆盖的出叶率低或没有出叶。10月10日前播种、覆盖地膜,其出叶率约占98%。
与施氮肥有关
凡底肥施尿素50公斤/亩以上或氮磷钾复合肥150公斤/亩以上的出叶率高,而底肥施氮量少的出叶率低。
与品种有关
红皮大蒜出叶率高,白皮大蒜出叶率低,早薹蒜(二水早)基本上没有出叶现象发生(个别地块占2%—3%)。
与气候有关
同是红皮大蒜,1997年与1996年相比,同样施肥、同期播种、同是地膜覆盖,1996年基本上没有出叶现象,秋、冬季较温暖的1997年则较严重。因此,暖冬是大蒜退化叶再生长的主要原因。
防止对策
大蒜退化叶再生长现象,是复杂的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有1—2种因素不存在,就有可能避免或减轻这一现象的发生,所以在栽培中应采取如下对策:
控制播期
山东地区露地栽培可于10月上旬播种,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于10月中旬播种,一般地区可适当晚播5—7天。
配方施肥、疏松土壤
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要适量,且氮、磷、钾肥要成比例配施。播种前喷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每亩200克,加水100公斤,使50厘米深的土壤疏松通透,以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吸收深层土壤中的磷钾营养。(宋元林)
9、大蒜出小辫怎么防治?
马尾蒜
1.与播种期的关系
早播是产生马尾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秋播过早,初期营养生长过旺,在越冬前遇到低温,通过春化再次萌发。
2.与品种的关系
在同一播期内,不同品种之间马尾蒜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差异。
3.肥料
氮肥施的过多,营养生长过旺,长成粗脖子蒜,群众称“棕苞蒜”,容易出现“花蒜”。
4.气候条件
秋冬季雨水多,日照不足,温度忽高忽低,也是产生马尾蒜的原因之一。
5.病害
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发病轻重,苗期叶片生长抑制,群众称为“压着”,通过药剂防治,追肥促进了生长,马尾蒜的发生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