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宝莲 清朝末年大家闺秀
20世纪30年代的天津素有“夜上海”之称,在人们眼中,那时的天津已经是开放、时尚、繁华的大都市,笙歌夜夜,灯火通明。据老人们讲,当时天津的大饭店、西餐厅都设有豪华舞厅,舞女、女招待、舞客等经常出入于此。据了解,旧天津的舞场,始于1923年前后。那时建立的平安饭店、天津饭店、起士林饭店以及后来建立的大华饭店、国民饭店、西
湖饭店等均设立舞场。国人在津经营的首家舞场当属1927年旧历正月初十,广东商人在法租界27号创设的福禄林舞场……
禁舞之声见报端
开放天津办舞厅
舞场的出现,引起不小的轰动,吸引很多人。但是一些人反对跳舞,关于禁舞的消息先后见诸报端。1927年5月28日,王小隐在《北洋画报》上发表《打倒跳舞之运动》一文,文中描述一人在某饭店里不懂规矩乱跳舞。饭店经理很难堪,所以打倒跳舞运动已经成为现在津门的主要问题。“一男一女手拉手跳舞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跳舞和曲线美是两回事。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意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针对此文,1927年6月1日《北洋画报》再次出现《饭店跳舞会应否取缔之商榷书》一文,指出近日出现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确实是人类的难堪。但是,跳舞运动是中外古今一直延续下来,无论文明野蛮时期都存在,从来没有废除过,况且跳舞不外乎是一种娱乐方式……
那个期间,《北洋画报》上这类文章此起彼伏,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1927年7月20日《北洋画报》刊登“禁舞运动的尾声”:“近日接到名流某某来信,称‘跳舞有伤风化……如果该区内有跳舞场,应该立即禁止营业。’起士林是外国人经营,而且是外国人运动的公共娱乐场所,不便于禁止……这几天特三区的天升屋顶花园甚为热闹,由此可见禁舞运动归于失败……”
几曲周折终不灭
天津思想最开放
1931年春,在社会各界的一片争论中,巴黎舞场开幕了,又为天津增添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巴黎舞场即现在的中原公司楼上。据报载,这家舞场当时是天津最摩登的跳舞场,前面是舞技娴熟、如花似玉的平、沪舞女伴舞,配以婉转悠扬的美妙音乐助兴,舞客购票跳舞,门票5角,舞票1元3角。
1933年10月,日本人在日租界寿街的浪花食堂开设金船舞场,专以日本舞女为招牌。此后,随着特三区天升影戏院中的天升、意租界的福乐丽舞场的相继开幕,天津舞业渐呈规模。1934年冬,天升奉令停业。时隔不久,福乐丽也宣告倒闭。
1936年春,在卡尔登旧址又建起了樱花馆,特一区出现了加利奥加、北平以及意租界回力球场原有的宴舞厅等舞场,天升趁机再度复业。1936年7月,圣安娜舞场的出现标志着天津舞业步入成熟阶段,而永安、丽都、仙乐、小总会等舞场的相继建立,将天津舞场业推上鼎盛。
胡曼丽、笑忆等是天津第一代舞女的领军人物。1933年7月,北平市长袁良发起禁舞运动后,北平舞女无处谋生,王宝莲、董慧君,张丽丽等相继来津。舞女由此分成了平、津两派:平派以王宝莲为首,津派则以胡曼丽领军。1936年选举舞后时,两派竞争异常激烈,王宝莲终于成为天津第一个舞后。后王宝莲嫁人,胡曼丽遂以老牌舞星而称雄舞坛。同年,天升舞场复业,为振兴业务又将以邓爱娥为代表的诸多沪上舞女邀请来津,好比为天津舞业吹来了缕缕南国之风。
为了吸引舞客,各舞场使出浑身解数。金船舞场有日本舞女表演日本舞蹈,巴黎舞场和回力球场也常有外籍男女两人的精彩表演。梦不来兮舞场则每两年发起一次天津小姐的选举。最为出奇制胜的当属大华饭店的舞场,它数度邀请西洋舞蹈家梵天阁女士表演极其暴露的跣足香艳舞,观者蜂拥而至。巴黎舞场时尚选美吸引众人目光,让人为之一震,其中1936年举办的选美活动很吸引眼球。
巴黎选美出新意
鲜花数量定皇后
1936年7月8日晚,巴黎舞场灯火通明,当一个个身穿旗袍的靓丽女子先后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台下一片惊呼,人们立即将目光聚集在这些面带微笑、体态丰盈的舞女身上。每个舞女身前有一个纸糊的花篮,上面有写着各自名字的纸片……
原来这是在夏季举行的一次夏令皇后竞选,当时名媛名花济济一堂,竞选方式别具一格。如果有人为舞女购花随即插在花篮上。以现场定价两角的花朵为计分单位,凡购买5元的花朵即算25票,购买10元的花朵为50票。据1936年7月14日《北洋画报》记载,当晚有3朵花的人寥寥无几,胡曼丽、郝安娜、高安娜、沈美秋等名花都请假没有来,所以市面不振。那些号称“大头”的有钱人不肯为这些舞女出钱,平常的舞客觉得用自己的钱购花很不值,所以当时购花数量也不多,胜负难以预料。
11日晚上决赛的时候,这些舞女虽然到场,大都预感不会有人送花,突然有几个舞女的盘中突破零的纪录。午夜3时,答案揭晓,最后竞选结果出人意料,就像赌博一般开出“冷门”,平日生意极佳的两三个舞女竟然名落孙山,最终落选,原来一直推捧她们的熟客都没有到场。最终,舞女郝幼娜以1410分被选为夏令皇后,得到银制梳镜一套;徐爱利以751分为第二名,得到指甲器具一套;李露露以650分为第三名,得到粉扑一个。郝领奖的时候表情羞涩,音乐师汉士君为她加冕,郝逃避,硬塞给她,她将冕冠用手臂夹着,加冕成了“夹”冕。
选美标准分时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据悉,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化妆品的使用以皮肤美白、头发润黑为目标,冬季有雪花膏,夏季用雪花粉、爽身粉、香水,护发则有生发油、凡士林等。
天津早期选美的评判标准是人们永远谈论不完的话题。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的标准各不相同。虽然每个人的眼光和角度不同,但是大体还是将解放前的美女划分为三个阶段:
1920~1929年 这个时期的评判标准可以概括为有身段的才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五四”运动就像一阵清劲的风,一下子给曾经压抑沉闷的社会注入了新鲜空气。人们认为这个时期的美女应该是活泼、灵动的窈窕淑女。
1930~1939年 因为借鉴很多国外的东西,这个时代是中西合璧的女装占主角。巴黎的新款漂洋过海,几个月后上海就开始流行。其后,全国其他城市也开始流行。作为发达的商埠城市,天津吸收接纳比较快。通过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图更是让人感受到这时候的美女是西方体态丰盈的身材与东方女性的文静相结合。
1940~1949 这个时候的美丽标准可以概括为知识型女性。因为战争,40年代是很难界定美丽标准的。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在物资贫乏、人心不稳的时候,很多爱国女性投入到救国运动中,因而受到更多人的尊敬,所以人们的审美角度也开始由单纯的外表美转向内在的气质与修养的选择中。
发式流行求时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身着时髦服装,发式也很有特色。为此,记者采访了天津图书馆民国研究室王向峰。据介绍,当时天津比较流行垂丝刘海,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前面的齐眉穗儿剪成一条直线,一直延续到今天。另一种是将前面的齐眉穗儿剪成圆弧形,就像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风声鹤唳》中梅玲的发型。
“短发在那时是主流,将额前的头发用卡子别在两侧,显得很精致。另外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杂志上女士烫发的照片很多,这和当时理发技术设备的引进有关,也与开放的审美趣味有关。另有一些齐肩的长发烫成波浪式的花纹,给人以成熟的美感。”王向峰拿着一张短发照片给记者看。
“比如这张照片,一头乌黑的卷发,配上一顶米色的编织帽,青春气息很浓。手编帽子在当时很流行,勾出来的花纹十分精细,戴在头上显得欧味十足。”
“当年我也爱跳舞”
20世纪30年代前后,各个舞厅生意兴隆,除了巴黎舞场,平安饭店等地方,还有一处名门显贵经常聚会的地方,它位于赛马场旁边的英租界。一幢古香古色的小洋楼内,委婉动听的音乐不绝于耳,室内富丽堂皇的设计,地面铺设细木弹簧地板,两侧设有连列式柱子,木制编花屋顶,顶上吊挂吊扇,英式壁灯装点,粉色荷花的手工式样,让人备感温馨与浪漫,一对对情侣手牵手在优美旋律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我很快就学会了跳舞”
这个格调高雅的地方就是当时达官显贵济济一堂的“乡谊会”俱乐部。据97岁高龄的原女青年会总干事郑汝铨回忆:“俱乐部的二层是当时很流行的大舞厅,木结构弹簧地板,舞池可以容纳三百人齐舞,这在当时已经是很有档次的聚会场所,后来这里改名为天津干部俱乐部,女青年会在这里经常搞活动,我也很喜欢跳舞,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到舞厅去玩。开始,我不会跳舞。一有时间,我就到一个意大利朋友家里和她学,我已经不记得她的名字了。在我的印象当中,她的交际舞跳得相当棒,名师出高徒,我感觉交际舞很好学,只要根据节拍记下舞步就可以,再加上舞厅里有男舞伴带着,不久我就学会了。”
“那时女装旗袍占主流”
舞会上,每个舞女的打扮光彩照人,婀娜多姿。那时时尚服装是什么样子的呢?20世纪初,也是我国清末民初的那一段,服饰文化的面貌最能反映当时东西文化交汇的特征,尤其是天津。看惯了当今最时尚的另类服装,我们回头看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的服装。
郑汝铨向记者讲述了服装历史:“一般参加舞会的人都会身穿旗袍。旗袍指清代的旗人的袍子,当时有单、夹、衬绒和丝绵袍之分。清代的旗袍重于掩饰身体,所以大都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及脚。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到了三四十年代颇为流行,是当时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30年代旗袍受西方短裙的影响,衣长缩短,袖口相应缩小,比以前更贴身了。到了30年代中期,旗袍盛行,加了长度,两边还开高衩,腰身紧绷,着意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旗袍式样趋向于缩短衣长,大高领,袖子短至肩下2至3寸,甚至没有袖子。如今的旗袍加入了很多现代设计元素,不同的设计师也都有各自的喜好和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表现在下摆的变化,有A式的、不对称的、拼图式的等等,用料也更为讲究。”
“舞场男装多西装”
“男士的服装一般选择西装。天津、上海等地的租界也是各国最新时尚荟萃的舞台。洋人的生活方式、衣着打扮,无不开风气之先,而常与他们打交道的中国人也不甘寂寞,男人们的新款西装,小姐太太们花枝招展的女装,十分自然地与欧美电影中的服饰潮流呼应着。那一时期的服装也是越来越简洁、舒适。摩登的男男女女们总是出现在最热闹的场合,乍一看,往往让人误以为古老的中国文明已然与西方文明同步了。虽然这还限于一些小圈子,而它的影响很广泛。”“我们平时穿短上衣,大衣襟,右边系扣子,分为单层、夹层和棉质、皮质。下身一般会穿肥裤角的裤子,质地是棉布,穿在身上很舒适,动作方便。”
随手翻翻当年的《北洋画报》果然看到不少新款服装及其插图。服装式样变化最快的是旗袍,几乎是一年流行一个款式,搭配方式也是中西合璧,旗袍外配西式大衣或西式服装。衩高及臀、且腰身也变得紧窄的旗袍使中国女性第一次展露出服装中的性感成分。服饰是文化,不是仅仅被表面的美所吸引,它蕴含着人的心理、民俗、艺术审美、记载并体现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2、被誉为日本“国民男神”的木村拓哉,巅峰时他的颜值到底有多惊艳?
木村拓哉为年轻时颜值是相当惊艳的,木村拓哉拥有浓密的黑发,瓜子脸,让人喜欢的双眼皮,嘴唇看起来也很性感,在男性颜值中,绝对是盛世美颜。
木村拓哉21岁拍摄《爱情白皮书》这部作品正式出道,他在《爱情白皮书》里面饰演男二的角色。木村拓哉凭借自己的演技和阳光帅气的的颜值受到很多粉丝的喜爱,尤其是木村拓哉搂着女主说:我不行吗?,更是让看《爱情白皮书》的少女怦然心动。
木村拓哉当红时期,70和80后的人都喜欢看他的作品。他出演每一部作品,观众都爱看。在那个年代木村拓哉绝对是一个收视率最好的明星,他出演的作品收视率能够那么可观不仅仅和他演技有关系和他的颜值也有着很大关系的。据说,木村拓哉有一次出演飞行员这一个角色,日本很多男青年都去学习飞行员了,木村拓哉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
外表出众,拥有好的身材,木村拓哉的颜值可以碾压大部分男性。木村拓哉长着瓜子脸,眉毛和头发浓密,双眼皮。鼻梁挺,嘴巴看起来不大不小很性感。作为一个颜值控,木村拓哉年轻时绝对算是不可多得的的帅哥,甚至比刘德华和张学友还帅。
木村拓哉有颜值任性,留着长头发也丝毫不能够遮掩他的帅气。木村拓哉还是一个喜欢留着长头发的人,即使留着长头发也丝毫不影响他的颜值。留着长发的木村拓哉有一种别样风格的美,短发木村拓哉也能够轻松驾驭。人们常说检验一个男人长得帅与否,看他多换几个发型就知道。木村拓哉的颜值,无论那款发型看着他都依旧帅气。木村拓哉年轻时的颜值算是绝世美颜,从正面看侧面看都完美至极。
3、民国服装搭配什么发型
盘发、
空气刘海
梨花头短发、
微卷长发都可以呢
4、中学生古装头发怎么扎
这是一款斜式刘海的盘发发型,头发盘得有点儿低,是民国风的一种盘发发型,在哪个年代也就是贵妇才会盘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动手把这一位长发的女生的头发给盘起来吧,这是斜式刘海的的女生,先把后面的头发给分成两小半吧,因为我们打算在后面盘成两个好看的盘发发型。
这时候我们就要先把一边的头发给扭转一下,扭转成一个小辫子的样子,然后再抓起头发,盘在下面盘成一个低位的盘发发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丸子头一样盘法就可以了。
5、一句话就让溥仪把辫子剪了的洋人,他是怎么说的?
清朝人留辫子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清朝的一大标志。剃发留辫子是满族人的风俗,关于为何满人会留辫子,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为满人的祖先是靠捕猎为生,在捕猎的时候,头发太长会遮挡视线,影响捕猎效果。所以他们把头顶的前半部分头发剃光,把后半部分结成辫子,这样简单利索,方便捕猎。
还有的说是因为打仗方便,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后金的前身则是女真。女真作为游牧民族,是骑在马背上争夺天下的,长发在战斗时会有散落的情况,会影响视线。所以将头发剃掉在战斗时就不会受到干扰,也更适合戴头盔征战。
而满清入关后,逼迫汉人剃发留辫子,则是将此作为一种威慑,一种归顺的标志。所以,在清朝辫子不仅仅是一种发型而已,它还承载着非常多的含义在里面。但在清朝逐渐衰亡,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鞭令”,剪了辫子就意味着与大清彻底决裂。
革命人士、思想先进的学者带头剪辫子,这都可以理解。但是作为清朝末代皇帝的溥仪,也主动将自己的辫子给剪了,这就令人不解了,到底是谁有这么大能耐,能让溥仪把自己的辫子给剪了?此人就是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
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毕业于牛津大学,他已经在亚洲呆了有二十多年了,在成为溥仪老师之前,他曾担任英国在威海卫的行政长官。庄士敦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曾经游遍中国各大省市,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也非常了解。庄士敦对溥仪的影响非常大,他不仅教溥仪英语,还在平日的交流中,给溥仪灌输了大量西方思想,让溥仪眼界大开,再也不是那个只活在深宫高墙中的无知少年了。
庄士敦在教课之余,会给溥仪拿来一些外国画报,在这些画报上,溥仪了解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到了飞机、坦克都是什么作用。庄士敦还向溥仪夸耀在一战中协约国是多么英勇,军队是如何打胜仗的。他还会给溥仪带来一些外国糖果,那些水果香味的糖让溥仪大为高兴。
渐渐地,溥仪与这位洋人老师关系越来越好,他也很愿意听从这位洋人老师的话。庄士敦特别希望将溥仪培养成为英国绅士那样的人,正巧溥仪对外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大。在溥仪15岁那年,他决心将自己打扮成庄士敦口中所谓的“英国绅士”。
他比着外国画报上的样式,开始命令太监为他大量购置西洋物件,买洋式家具,买洋犬。比着庄士敦的样子,买西服、怀表、领带、戒指等等,甚至自己都有了外国名字,叫“亨利”。连自己的说话方式都改变了,开始变成了中英结合的说话方式:“威廉姆(溥杰的名字),快给我把Pencil(铅笔)削好……好,放在desk(桌子)上。”这就是溥仪学了英语之后的说话方式,如今很流行的中文夹杂英文的说话方式,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了,溥仪就是这样说话的。
庄士敦对溥仪的“洗脑”很成功,他让溥仪从内心开始认为西洋文化是最好的,西洋人是最有学问的人。溥仪甚至认为中国的丝绸比不上外国的毛呢料,中国的毛笔比不上外国的水笔。
其中,庄士敦说的一句话让溥仪倍感自卑,庄士敦讥笑清朝人的辫子像是猪尾巴,这让从小养尊处优的溥仪心灵上受到了打击,于是溥仪就把辫子给剪了。
其实,让溥仪剪辫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早在民国二年起,民国的内务部就多次致函紫禁城的内务府,希望紫禁城协助劝说旗人剪掉辫子,同时希望紫禁城里的人也能剪掉辫子。但内务府以各种理由推脱,并未实施这个请求。要知道辫子对于清朝来说,可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让 旗人剪掉辫子,劝说是没有用的,甚至用暴力方式强行实施,可能也不见得有多大效果。
想要让旗人剪掉辫子,就得让他们从内心自愿认同剪辫子这件事。而庄士敦就成功地改变了溥仪的思想观念,让溥仪从内心觉得辫子是丑陋的,是落后的,是不文明的。溥仪把辫子剪了之后,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紫禁城内短短几天时间,上千条辫子都全部不见了,效果立竿见影。满清的遗老们看到这一情景,不禁都痛哭流涕,辫子是大清文化的一部分,辫子没了,满清遗老最后的坚持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紫禁城里的小朝廷离解散也就不远了。
溥仪并没有把自己那剪掉的辫子给扔了,这条辫子后来跟随他一起离开了紫禁城,之后溥仪辗转多地,最终这根辫子留在了长春的伪满洲国,现如今在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里展览,供人参观。
6、高分悬赏!这个女孩子是谁?
第一印象感觉象刘亦菲
个人档案
原名:刘茜美子
生日:1987年8月25日
出生地:北京
血型:B型
星座:处女座
生肖:可爱的小兔子
出生地:武汉
国籍:美国
身高:169 cm
体重:48 kg
学历:2002年7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职业:演员
偶像:奥黛丽-赫本 费雯丽
喜欢的歌星:席琳狄翁、王菲
喜欢的运动:网球、高尔夫球
食物:话梅、奶糖、芒果、西瓜
最喜欢的地方:维也纳、巴黎、大理、洛杉矶
最讨厌的男孩子:抽烟、花言巧语
7、不管多大年纪女人,都要避开这4种“大妈发型”,到底是哪几种?
作为女孩子,最喜欢的事之一应该就是打扮自己吧。我觉得在打扮自己的过程中可以收获非常多的乐趣。而做发型对女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有些时候要是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型那么可能颜值就会下跌很多。而最可怕的是选择了一些又显老又不适合自己的发型,换了发型是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换新的发型的,这就意味着女生如果做了显老的发型那么就要顶着这个发型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女生在选择发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不要选择那些让人显老的发型。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哪些发型会让不管多大年纪的女生都会看起来特别的显老。
首先,第一个我觉得特别会让女生显老的发型就是厚重的刘海了。虽然看很多动漫里地女生都是特别厚重的刘海,而且也特别好看。但是那毕竟是二次元人物,和我们真人是不同的,真人是很难驾驭厚重刘海这种发型的。第二个我觉得会让女生显老的发型就是短发的泡面头。这种发型真的很像上个世纪韩国大妈经常做的那种发型。
第三个会让女生显老的发型就是那种紧贴脸颊的娃娃头,这种发型我觉得只有小娃娃才能驾驭。第四种会让女生显老的发型就是那种从耳边开始的长发小卷了,这个发型也是非常的显老的。
以上这四个发型就是我觉得会让女生看起来显老的四种发型了,大家在做发型的时候要注意避开。
8、张家港的民风民俗
张家港民俗文化特色及其成因探析
张家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西晋太康二年(281),境内设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在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张家港人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包括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从笔者所了解的相关资料和社会实际看,择其要者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一、重教兴学
自古以来,张家港民间就有重教兴学、读书上进之风。《杨舍堡城志》曰:“步趋圣贤,砥砺名节,士之上者也;修身好学,士之次者也;能文知名,士之下者也。” 境内名门望族无不以知书达礼、耕读传家为立身之本,纷纷办私塾,设义学,建书院,以儒家经典教育子孙。普通老百姓也以家有“读书声、织布声、小孩哭声”为评判家庭兴旺的表象依据。较为典型的,以妙桥金家村为例,明清期间即有“二十余井井井流甘,一百余家家家识字”之说,翁同和有诗赞金村“马队文人集,牛行旧德多。笘毕家家墨,机丝处处梭”,其重教兴学之风可见一斑
重教兴学之风孕育了一大批跻身仕途的达官贵人。唐宋至清末,境内共出了2名状元、1名榜眼、4名探花、数百名进士。其中,章卿赵氏自宋至清出了37名进士,鹿苑钱氏明代有“一门九进士”之誉,清代康乾年间港口蒋氏出了父子宰相。境内官至大学士、尚书、御史、巡抚、总督者代不乏人。重教兴学之风还造就了一大批擅长经史文学、工于书画篆刻、精通医学音乐的名彦硕儒,事迹载于国史或方志,这里不再赘述
重教兴学的社会风尚在境内代代相传,从未断绝。延至当代,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沙洲沿江地区。解放前,这一地区长江洪灾频发,百姓生活困苦;五六十年代,普通农民生活水平仅在温饱线上下徘徊,但人民群众笃信读书,渴望“书包翻身”,宁愿“住草房、吃麦粞、喝腌菜豆瓣汤”,勒紧裤带也要千方百计供子女读书。一批贫寒子弟通过勤奋苦学,成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张家港6名中科院院士中,合兴曹楚南、三兴章申、兆丰薛永祺,都来自贫穷的沙洲地区。在张家港籍正教授级的知识分子中,沙洲片的子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忠勇报国
张家港地处江尾海头,系由海入江之咽喉,兵家必争之要冲。频繁的战乱给境内百姓带来巨大灾难,也造就了港城人民抗御外侮、不畏权奸、忠勇报国的一代民风。面对强敌险境,无论士大夫还是老百姓,均同仇敌忾,前赴后继,在悲壮激烈的战斗中,“慷慨捐躯者有之,从容赴义者有之,若男怀屈子之诚、女抱蟂姬之烈者,更不胜屈指”。
南宋建炎三年(1129),韩世忠率兵驻防江阴、常熟一线,深得境内百姓拥戴,军民和衷共济,合力抗金,留下了马嘶桥、茯苓山、庆韩镇、弄里芹菜等古迹和传说。开僖年间(1205~1207)权臣韩侂胄兵败师溃,引得金兵自涡口直逼江淮。我市南沙丘家埭人丘崇时任江淮宣抚使,率部奋力抗敌,亲自督阵,终于使金兵未能越江淮防线一步,成为一代抗金名将,乡人引以为自豪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江南,我市河阳桥人钱泮(官江西参政)、邵舍人徐察(官太医院吏目)在三丈浦与倭寇血战,壮烈牺牲,参与战斗的数十名乡亲均慷慨捐躯,无一人苟且偷生。杨舍人许蓉率家丁乡兵,在杨舍一带同倭寇多次决战,虽家园被毁而斗志不减。在建造抗倭工程杨舍堡城的过程中,江阴县令为经费严重匮乏而一筹莫展,又是在许蓉首倡下,杨舍及其周围的士民百姓慷慨捐资、义务出工,仅90天即完成这一旷世工程,显示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抗御外敌的民意民心和爱国爱乡、精忠报国的传统意识。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阉党专权,杨舍及其周围地区在朝为官的东林党人缪昌期、李应升、黄昭、贡安甫拍案而起,以死抗争,最终青史留名,成为乡里先贤忠勇报国又一典范。清代学者叶廷甲赞曰:“吾江清淑所钟,蔚为人文,如前朝名贤焯著寰宇内,贡公生华士,黄公生杨舍,李公生赤岸,缪公生白鹿,百余年中贤豪挺生,都在杨舍二十里而近,可谓盛矣。"
清代顺治乙酉(1645),江阴典史阎应元抗清,守城81日,城内外殉难14万余人。张家港境内挺身参战、城破死义者不计其数,仅白鹿乡东兴里缪氏一门,就有17人同时捐躯,“子死父、妇死夫、弟死兄、仆死主,无不视死如归”。
三、务实兴业
张家港境内著姓大族,大多自晋唐以来从外乡迁入。考其家谱,除章卿赵氏、杨舍郭氏等少数几家是先祖来此当官任职而占籍外,其他均因政局动荡、流离辗转,或为养家糊口、四处谋生,最后定居到此。正因为如此,这些家庭都安分守己,勤勉持家,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由此形成务实兴业之风
以庞氏为例,其始迁祖百源公于元末明初从吴江来到塘桥,仅是背井离乡、身无余资的一介平民。初在潘姓豆腐店帮佣,入赘为婿,后靠几代经商,家业大振,至清代中叶始登科夺魁,遂成望族。叶氏始迁祖爱山公,于明代万历年间从浙江寿昌挑了一付草药担子到杨舍定居,靠广结善缘,耕读传家,其后裔始兴旺发达,江阴最大的藏书楼叶氏静观楼和叶氏所修《杨舍堡城志》得以名留青史。南沙张氏始迁祖南山公,于明代万历年间从靖江来到江南,卜居香山北麓,合族子孙围垦江滩,又开凿河道,发展灌溉运输,此河即为今日张家港河之前身。像这样先祖艰苦创业、率先垂范,子孙谨遵祖训、薪火传承的事例,在张家港境内可谓不胜枚举
这种务实兴业之风发展到近代,造就了一批工商实业家。解放前,杨舍的焦氏布厂、赵氏铁厂,后塍的汤氏酒厂、祝氏帽厂,塘桥的庞氏油厂,塘市的徐氏米厂等,以及境内各镇著名商号的经营者,无不靠惨淡经营、务实创业而发家致富
解放以后,港城人民务实兴业的习俗一直未有改变。50年代末,境内即有社办工业,60年代曲折发展,70年代后期提出“聚精会神想富、理直气壮抓钱”,并以“四千四万”精神大办乡镇工业,以“泥腿子闯世界”气概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践中,务实兴业的民俗民风升华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造就了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县级市前列的辉煌业绩
四、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是张家港人自古以来的民间习俗和传统理念。历代志书对境内先人衣、食、住有如下记述:“民居尚俭朴,三间五架,制甚狭小。服布素,老者穿紫花布、长衫,戴平头巾。少者出游于市,见一华衣,市人怪而哗之。”“邑中治家多从朴素,衣冠、筵宴恒不轻举。惟家有喜庆及入泮乡举,乃具柬邀客,以八盘八碟为上筵。”,先人节俭持家之风可见一斑。
古人深知“勤俭持家”重点在“勤”。不勤则难以寻觅生计、养家糊口。故务农者“仰事俯畜,勤动三时,不敢游惰”;泥瓦木工成衣者四时外出打工,“勤作不苟”;作经纪者“谨小慎微,唯恐亏折”。 由于懒惰奢靡必导致家业颓败,故境内所有家谱的“祖训”篇均不乏“勤以持家、俭以养廉”之类的谆谆教诲。以《章卿赵氏宗谱》为例,其“祖训”篇载:“我赵氏江常子姓数以千计,贵在各守职业,各安本分。若有习于游惰、耽于博饮、荡废家业者,则传通族于祠堂,惩以家法。”
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是勤俭持家的又一要义。张家港民间有谚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生活大多拮据,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之余,便起早带晚从事小手工业和家庭种养业,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仍痴心不改。当时有句顺口溜“春秧夏瓜秋白菜,冬杀羊肉捞外快”⑽,就是农民利用自留地和冬闲时间从事家庭种养业的真实写照。直至现代,许多家庭在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同时,考虑日后买房、子女读书、赡养老人等项支出,常节衣缩食,存款防后,很少超前消费,更无挥霍无度,力求收支平衡,稳步提高生活质量
孔孟之道在中国沿袭数千年,反映到民俗民风方面,表现之一就是老百姓普遍认同和践行的敬宗睦族事象。古训谓“两间有大伦,曰君曰亲;人生有大节,曰忠曰孝。为人臣而不鞠躬尽瘁者即非忠臣;为人子而不慎终追远者即非孝子”, 至今仍是张家港境内老百姓笃信无疑的传统理念
从《杨舍堡城志》记载的岁时节庆习俗看,其主要内容就是虔诚地祭祀祖宗。如,大年初一晨起煮糕圆、点香烛,供奉家堂祖像;“四立”日、冬至日拈香拜宗祠;清明节合家上坟祭扫祖墓,谓之“飘山”;中元(农历七月十五)食茄饼、祭先祖,合家会餐;十月朔(初一)祭扫祖墓如清明节。时至今日,张家港农村大部分家庭尚延续保留这些习俗,希望祖宗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幸福。有的人即使住在城里,如逢上述节庆,还要专程回到乡下折锭烧纸,祭拜祖先,礼仪不稍减
敬宗睦族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编修家谱。老百姓认为家谱是寻根问祖、联络宗亲的重要依据,所谓“天下事莫大乎敬宗,敬宗莫大乎收族。收族者,千子万孙皆祖宗之所由出也;敬宗者,水源木本皆子孙之所当崇也。其载之而不朽者惟谱。”“文化大革命”中,家谱被视作封建“四旧”而大多付之一炬。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张家港境内目前已有56部家谱浮出水面,其中后塍镇在2003年编修地名志过程中,就收集到24部家谱。这些家谱大多始修于唐宋时期,一般经过七八次甚至十几次续修或重修,体例完备,支系清晰,凝聚了几十代人的心血,谱序、像赞、传状不乏名人手笔,具有极其珍贵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内民间续修家谱之风方兴未艾,村支书、企业家出资倡修,花几十万、上百万都在所不惜。有的家族无大老板支撑资金,即采取各户集资方法,由热心人义务纂修,四出采访,逐户笔录,化二三年时间倒也水到渠成。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境内在修家谱大约不下20部,其中德积一地就已修成陈氏、丁氏、潘氏3部家谱,有的还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装帧考究
六、积德行善
广结善缘、广种福田是佛门教义,在张家港民间却有广阔市场。明代杨舍乡绅许庄著《虑远集》,其序即引司马光名言:“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这种把积德行善作为做人准则、门庭之福的民俗理念及其生动事例,在张家港的历史上俯拾皆是。
举办义庄、义塾、义学、义冢,是境内士绅富户积德行善的主要形式。明清年间,境内各乡镇基本上都设有义庄,用于扶贫济困,其中规模较大的数恬庄杨氏敦本义庄,有义田2000多亩;塘桥庞氏裕后义庄近800亩。凤凰西徐市有周氏、缪氏、王氏、陆氏4处义庄,总田亩超过2000亩。 义塾、义学则是资助族内贫寒子弟读书上进的办学形式。清代乾隆年间恬庄杨氏义塾就有两处教学点,各延请塾师1~2人,招里中清寒子弟入学。 义冢是地方上收葬无主尸体的公共坟地。1937年11月20日,日寇在港口、恬庄境内烧杀抢掠,数百名无辜群众和国军士兵遇害,其中108具无主尸体就安葬在义冢。
敬神拜佛是积德行善又一重要民俗事象。千百年来,张家港民间敬神拜佛之风经久不衰,善男信女渴求佛祖神仙消灾赐福,甘心情愿捐款助缘,如鲁迅笔下祥林嫂苦捐门槛者不在少数。至明清年间,由祭祀、烧香发展到庙会、节场,神像由室内供奉发展到出外巡游,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搞越大,成为地方上民俗风情中的亮丽风景线。以杨舍河南庙“二月十九”庙会为例,从初一至十九日,方圆百里组织的拜香队赴庙进香者每天不下千人,十八、十九两天更是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更有甚者,杨舍地方乡绅组织的大型拜香队沿街表演“扎肉香”、“大盘香”,均有青年男女用钢钩扎进手臂,以示“报答娘恩”,后面紧跟彩灯、彩轿队伍,白天晚上巡回表演,一年一度的“二月十九”庙会竟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盛大节日
七、习武健身
张家港民间素有习武健身的风俗习惯,此风在南部地区尤甚。农民在耕作之余,举石担、掷石锁、扛石鼎、顶石臼、推石滚、捏石笋,有的还舞刀弄枪、击剑练棍,乐此不疲
习武健身之风孕育了一批武将、武举人。宋、明、清三个朝代,载入《杨舍堡城志》的武将就有25人,其中杨舍蔡氏一门在清代咸丰年间连出6名千总或把总。 另外,泗港邵巷村清代乾嘉年间出了邵永福等5名武举人,邵氏被史学家缪荃孙誉为“武世家”。 还有不少人练就一身功夫,虽未中举为官,却在地方志书中留下许多动人传说。明代顾玉川、清代郭敬明等杨舍人均生性侠义,身怀绝技,喜抑强扶弱,惩治恶少奸猾。其中顾玉川还擅长神行轻功,当年钱牧斋考中探花的泥金函就是他在三日之内从北京徒步送回家乡鹿苑报喜,钱牧斋专门写有《题玉川画像歌》附在顾玉川传略之后
解放以后,张家港民间习武健身之风未减。1957年,江阴县在后塍镇举办武术汇演,各乡均派代表队踊跃参加,其中素有习武传统的南沙乡代表队在半数以上表演项目中拔得头筹。1983年至1992年,连续10年举办“张家港(沙洲)之春”大型文体表演活动,每届都有民间武术表演,表演者激情投入,观看者喝彩叫好,其中南沙武术队的节目还被江苏电视台拍摄播放。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张家港为使习武健身之风后继有人,命名具有练武习俗的乡镇为“武术之乡”,并在中小学生中倡导武术训练,其中后塍中心小学武术队训练成效卓著,多次在各种公开场合亮相,并在苏州市和全省的群众体育比赛中屡获大奖。
八、绿化造园
张家港地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环境幽雅,与此相应的民俗之一,就是自古以来植树、栽竹、养花、造园的良好风尚。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张家港的香山种梅栽竹,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内有“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他年酒醉竹成林,分向瑶池配丹阙” 等百读不厌的诗句。
绿化习俗突出反映在境内自然村落的环境方面。南部地区的自然村,一般都是四面或三面绕河,河旁绿树葱笼,浓荫蔽日,村民房屋掩映于绿树怀抱之中,外界只见树木,不见房屋。农民住宅为前场后园,场边种植果树花木,幽香袭人;园内栽种修篁绿竹,四季常青。北部沿江地区自然村,座北朝南,少数座西朝东,均一字排开,有的长达数里,村民住宅也是屋前为场,场前有河;屋后为园,园后有溪。河溪边种有杨、柳、榆、槐,场园内栽有果木竹林。
由于境内市民喜爱植树栽花,因而自古以来境内不乏私家园林。据记载,境内最早的园林是鹿苑的陈陆园,建于宋代,内有读书台、待潮馆等景点。 明代杨舍有姜园、息园、沧江别墅、许氏前园,清代有赵氏、叶氏寓斋小园。其中以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沧江别墅规模最大,“广袤数十亩,杂艺百卉,植梅三百余株,中有沧江书舍、鸣鹤轩、香雪窝诸胜。园有八景,曰段山浮翠、令节乔林、月浦渔歌、烟村牧笛、谷渎潮声、海门帆影、斜桥鹤唳、沙渚鸥眠”。
延至当代,境内城乡居民均以植树栽竹、种养花卉为高雅生活情趣。改革开放以后,绿化造林成为政府行为,每年都投入巨资,全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质量水平跃居省内外前列。
以上所述,仅是从张家港民俗民风中采撷的几处亮色。同长江流域各兄弟城市的民俗文化一样,张家港民俗文化可谓异彩纷呈、仪态万千,既同属于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系列,又因地而异,各有特色,有源有流,自成体系。
一、绵延千年的传承积淀,是其重要的历史原因。
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意识的深化、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而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积累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深刻的社会历史的烙印。
张家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为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土壤。如前所述,早在距今8000年前,境内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这就是闻名长三角地区的东山村遗址。境内的徐家湾遗址距今5500多年,蔡墩遗址距今4000多年,均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考古挖掘的文物看,张家港的先民当时使用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壶、陶鼎等生活器具,同时也孕育出原始社会中境内较为简陋的生产、生活习俗,其中包括各种图腾和已经流传几千年的“河阳山歌”。
到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境内设置暨阳县,以后又设置梁丰县,县治均在杨舍镇,这一历史延续了345年,至唐代武德九年(626)张家港才分属江阴、常熟两县管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境内的民俗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以编修家谱这一民俗事象而言,唐宋之前境内家谱很少,如有也仅是残本断简,内容十分简单。发展到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年间,修谱之风日盛。由于历经几十代人的资料积累,谱本内容也由简到繁,乃至出现了囊括方圆数百里的宗族大统谱。其中徐氏大统谱多达94册,涉及苏、锡、常和上海地区以及部分外省的所有徐姓宗亲。再以祭祖敬神这一事象为例,秦汉时期先人祭祀仪式一般仅在家庙举行,较为简单,人数也少。发展到明清时期,境内工商业发展,庙宇剧增,仅南沙乡就有30多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座多。 宗教场所的祭祀活动发展成为商业贸易、娱乐游玩、热闹繁华的庙会,境内每个集镇不分大小均有庙会,有的每年1次,有的几次,最早的在农历正月半,迟者农历九月半。庙会之日,“族族行而观者六,贸迁者三,拜谒庙者一”。 也就是说,在人山人海的参与者中,90%是游玩贸易者,仅10%是祭祀拜佛的善男信女。
正是由于历史的演化、传承与积淀,使得张家港境内的民俗文化发展成为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纷繁复杂的地方风俗时尚。
二、吴地文化的熏陶化育,是其重要的思想原因。
民俗文化是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的反映,更是思想文化意识的反映。张家港地属江南吴地,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太伯、仲雍、季扎、言游等古代先哲高尚德行和传统思想的教化熏陶。晋代诗人陆机在《吴趋行》诗中有“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太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我市梁丰中学在清末民初的校歌中有“三吴文化起春秋,季扎言游,遗泽故乡留”等句,说明这些先哲在民间的影响是何等深远。可以这样说,太伯仲雍让贤避国的美德,培育了境内敬宗睦族、积德行善之习俗;季扎言游以儒学教化乡民的举措,造就了境内重教兴学、处处弦歌的风尚。
民俗文化和思想理念的传承,固然要有为政者的倡导,而士大夫和老百姓的普遍认同和践行也十分重要。从张家港的历史看,地方官吏、文人学者在弘扬传统文化、造就良好民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杨舍自晋代置县,迄于唐初为县令者,仅有二人可考,其中一人就是梁代名宦司马筠。此人“孤贫好学,博通经术,尤明三礼”,在任时以儒家礼仪道德之说治理地方,政绩卓著,影响深远,被本地崇祀为名宦。 北宋江阴军学教授郭庭坚,受任之初,因学校狭小破败,就把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扩充学校,并“招延治中俊髦,开筵讲学,阐绎先儒性分之理,陶育人才,一时称盛。” 明代,后塍以南曾名“化成乡”,就是为政者在传扬先贤美德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德治民、化民成俗,因而称化成乡。境内著名的文人学者,如北宋经学家陆绾、元代文学家陈基、明代大学者钱牧斋、清代经学家庞大坤等,无不精通儒家经学,著述宏富,也无不以重教兴学、提携后学、感化一地民风为己任。较为突出的有清代杨舍学者叶廷甲,弃举业而习经学,建静观楼藏书5万余卷,“乡里有利益事率倡为之,镇多博徒又随所聚而力禁之,俗以大革,市无犯者数十年。”
在如此浓郁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境内老百姓的伦理观、价值观、民俗观得到规范和优化,一般人家均以读书上进、勤俭节约、敬宗睦族、积德行善等传统理念教育子女,有的还在住宅大门的对联中、或者客厅堂额上,写上先哲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劝学箴言、治家格言。这种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普遍认同和践行,是境内民俗民风的形成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和重要助推力。
三、江尾海头的特殊位置,是其重要的地域原因。
民风习俗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因地而异。自然环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存条件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尚。吴地自古以来就称作断发文身的荆蛮之族,以民风强悍、尚武轻死而著称。《汉书》“地理志”:“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晋代左思在《吴都赋》中说:“士有陷坚之锐,俗有节概之风。”
张家港民间习俗中的“节概之风”比起吴地其他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如前所述,张家港居长江之尾、大海之口,素称金陵锁钥、江海门户。《杨舍堡城志》谓杨舍乃“由海入江之咽喉,自狼(山)福(山)西达江(阴)靖(江),我镇适扼二三两重门户之中。”自明代“筑倭城,设参戎,列巨炮,经武制胜者盖已三百年于兹矣”。 因此,尽管境内属鱼米之乡,山水秀美,物阜民丰,但战乱不断,屡遭兵燹,由此造就了市民百姓不畏强暴、刚烈忠勇、习武健身、保家卫国的习俗。
据清代光绪《江阴县志》记载,自前宋元嘉二十七年(450)起,到明代朱元璋亲率大军在巫子门大败张士诚止,境内有文字记载的江防兵事就有20多起,其中南宋建炎三年(1129)至淳佑中(约1245)的110多年中,就发生9起重大兵事。面对如此频繁的战事,境内百姓惟有奋起抗争,以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以明代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为例,杨舍乡民为抗倭而自发参加习武训练者有2000多人,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支乡民武装成为抗倭战斗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乡民武装毕竟缺乏严格正规的训练,在虎狼般凶狠的倭寇面前,其弱点暴露无遗,先后有数百名乡兵在杨舍、港口、凤凰、鹿苑、南沙等地的血战中壮烈牺牲。
血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在抗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斗争中,畏缩后退没有出路,不掌握杀敌本领、不练就高强武艺也没有出路。此后,境内习武健身之风有增无减,民谚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思就是要练实战真功,不练花拳绣腿。明清时期,仅南沙香山周围地区民间习武健身的拳场就有几十家,专聘武艺高强者传授指点。这些拳场的徒子徒孙在明末江阴抗清守城、清代咸丰庚申之变、1927年农暴斗争中,均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实战本领。
四、锦绣水乡的富庶产出,其重要的经济原因。
经济状况是支配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基础,也是决定民俗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基础。张家港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经济实力作为依托和支撑。[/size]
在远古时代,“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虽无蓄积之资,然而亦无饥馁。” 至唐宋年间,“吴中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人无贵贱,往往皆有常产。”到明清时期,自给自足农本经济逐渐向工商业发展,带来境内经济的兴盛繁华,棉纺织业、五金铁业、油米加工业、酿酒制酱业陆续出现,商贸服务业日趋昌盛。以后塍镇为例,晚清时期的雷沟杜布远销海外,抗战以前“商业一条街,南北三华里”,大小店面数百家,从业人员逾千人,其中米行就有32家半,人称“盘篮升斗满天飞,车载肩挑尽是米”,街头巷尾运输货物的手推车之多如“周庄潵墩梅子”。
古训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在这种经济基础的支撑下,境内民俗文化这一上层建筑的发展获得坚实而丰富的物质条件,民间才得以重教办学,培养出众多达官贵人、儒家学子;行善积德、敬宗睦族之风才得以代代相传;讲究礼仪、祭神拜佛之风才会延绵流传。以绿化造园习俗为例,贵族大户人家建造私家园林固然不足为奇,而一般老百姓在衣食无忧之余,也习惯于在场前屋后设置花坛、花圃,甚至在农田中建小型花园,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明代后塍之东、蔡港之滨,徐姓农家在耕作之余,共计辟出30余亩田栽种四时名花异卉,此村由此得名“徐家花园”。 明代塘市古泾村农民以种花为业,连畦接壤,品种繁多,尤以牡丹、芍药为最,此村后由顾鼎臣改名为“花泾”。 如果农民在饥寒交迫、衣食无着之中苦度光阴,是决不会有此养花种草、侍弄园艺之雅兴的。
民俗文化是方志编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地方民俗民风特色及其成因是方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民俗学大师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无疑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研究张家港民俗文化的特色和成因,目的是从传统民俗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当今,传承后代,以更好地存史育人。我相信,民俗文化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培育下,一定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弘扬,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瑰丽无比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