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山歸來不看岳。是那首詩上一句是什麼。
上句是:五嶽歸來不看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後人改編自徐霞客在黃山登頂時對黃山的一句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是說五嶽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過五嶽天下其他的山都可以不看了。而黃山兼具五嶽的特性,看了黃山之後,五嶽也不用去了。由此來說明黃山的美麗和獨特。
「五嶽」是指:中嶽嵩山,東岳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西嶽華山。
(1)劉海粟潑墨山水擴展資料: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2、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什麼意思?
黃山位於安來徽省南部,是我源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又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確實兼有全國各地名山的勝景,又有自己的特點?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山峰險峻,姿態百出,黃山三大主峰蓮花?天都?光明頂形狀各有奇處?蓮花峰是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天都峰是三大主峰中最險峻者,古人稱它為"群仙新都",光明頂高度僅次於蓮花峰,是看日出和雲海的最佳處?其次,怪石?巧石星羅棋布,也是黃山風景的特色之一,各處巧石奇形怪狀,使人產生許多豐富的想像?黃山風景的另一特色是雲海漂渺,氣象萬千?黃山雲海有東海?西海?後海之說,西海群峰景色最為秀麗?深遠?雲霧繚繞時,眾峰像大海中的無數島嶼,讓人目不暇接?黃山的溫泉終年噴涌,可飲可浴,水質與他處不同,氣息芳香,味道甘甜;洗浴後纖塵不留,令人心境輕松,氣爽體舒?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此外還有湖和瀑布,其瀑布足以與廬山飛瀑媲美?
而五嶽又是中國非常有名的五座名山,但它們比起黃山來卻稍遜姿色,所以才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嶽歸來不能看"一說?
3、四王 四僧的山水畫特色
百年山水畫與中國現代藝術思潮
盧輔聖 湯哲明
20世紀山水畫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百年來中國藝術尤其是中國畫的生存發展境遇,體現了數代人形形色色的感應與追求。對20世紀山水畫作專題梳理,將有助於人們從一個特殊的點上透視藝術與人的關系,透視藝術演衍變革及其價值實現的復雜性和豐富性。
一、復古開新:沖破四王藩籬
20世紀山水畫的帷幕,是在延續晚清繪畫傳統的平靜氛圍中徐徐拉開的。四王的流風余韻,作為綿延數百年的主導風格,不僅左右了絕大多數成名山水畫家,同時也吸引著大批山水畫的後起之秀。當然,所謂四王風規,應該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具體到不同時空的畫家身上,除了婁東、虞山之類的不同落實點之外,還蘊含著因漫長的演衍過程而不斷變異以及在某種程度上旁涉兼容其他畫理畫風的多樣性選擇。與此同時,沾溉於四僧野逸派或者京江派、松壺派和文沈吳門風格的山水畫家亦不乏其人。但毋庸置疑的是,由董其昌等晚明山水畫家鼓盪起來的尊崇南宗的文人畫思潮,經過四王派系的演繹,則以其無可動搖的正統性地位,統領著20世紀初的山水畫壇。這與當時花鳥畫界依託海上畫派所進行的轟轟烈烈的變革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山水畫壇的平靜,首先是由伴隨辛亥革命而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打破的。康有為、陳獨秀、梁啟超、蔡元培等文化維新人士,不約而同地將批判的目光對准了中國傳統繪畫,並且在否定文人畫而提倡院體畫,乃至用西方寫實精神改造中國畫的主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國畫學至國朝而衰弊極矣!」(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若想把中國畫改良,首先要革王畫的命。」(陳獨秀《美術革命——答呂徴》)這些振聾發聵的呼喊,盡管出自於社會革命家之口,由於專業眼光的缺乏,立足點也多數不在藝術發展,故不無偏頗過激之弊,但對於當時的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來說,仍然無異於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池塘而泛起陣陣漣漪。
如果說,山水畫自其誕生之初,就已通過「以形寫形,以色貌色」的手段,成為文士階層的「臥遊」、「暢神」之具,進入成熟期,又經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和「圖真」、「適意」、「自娛」、「寄樂」等方式,寄託著文人士夫們的「林泉之心」,那麼,凝聚了高度自覺的「筆墨」觀念而意境創造則相對穩定和停滯的明清山水畫,則體現了更加濃重的消極避世色彩。四王畫派入纘大統所引帶的陳陳相因與摹古之風,之所以成為社會革命者首選的批判對象,並非出於偶然。實際上,早在19世紀前中期的戴熙、張崟、錢杜、蔡嘉等人,就對四王偏弊進行了抨擊,並且醞釀起一股由吳門畫派甚至北宗追蹤宋元人的畫學潛流。這種從山水畫內部發生的回歸工夫、功力或者說是造型、寫實的要求,比起康、陳從繪畫外部強加的寫實入世精神來,雖然更富於實際操作上的優勢,但是只有到了20世紀特定的歷史情境中,才有可能匯為影響整個山水畫界的巨大力量。伴隨著維新改良、民主革命、留學之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擴大,各種新思潮、新藝術應運而生,籠罩畫壇三百年的南北宗論及其崇南貶北觀念漸漸瓦解,許多山水畫家尤其是年輕的畫家,因此獲得了涉獵傳統資源更為開闊的眼界和更趨自由的選擇意識。而故宮博物院的開放,現代印刷業的普及,以及現代傳媒、現代教育、現代藝術社團的興盛,又從諸多層面上支持和豐富了人們的選擇。於是,從20年代開始,沖破四王藩籬乃至明清規格而上溯宋元傳統的多樣化山水畫追求漸成氣候。
曾主持籌建故宮博物院的前身——內務部古物陳列所的金城,率先提出了弘揚唐宋風格,力矯明清文人畫流弊的所謂視「工筆」為正宗的畫學主張。一時間,以京津為中心的北方山水畫壇,聚集起了蕭謙中、胡佩衡、劉子久、吳鏡汀、溥儒、秦仲文、陳少梅等大批畫家,他們大多把目光轉向宋元山水,或從北宗築基,強調對院畫、作家畫的研究與繼承,或致力於以北為主的南北融合,重視丘壑意境的描繪與營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溥儒和陳少梅,前者取鑒南宗馬夏的結景方式,多勾斫,少皴擦,浣卻鉛華,以凜冽嶙峋的清剛之氣獨樹一幟,後者從明代周臣、唐寅入手上溯馬夏,並廣采郭熙、劉松年、趙孟頫\遺規,將北宗水墨剛勁風格推向精緻雅潔的方向。
與北方畫壇掉頭於宋人的群體效應相比,以上海為中心的江南山水畫壇呈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色彩。
1926年至1927年間,金城與吳昌碩先後作古,令南北畫壇的局勢產生了不易為人注意的重大變化。金城的病故使原本藝事活動相當活躍的北方畫壇漸趨沉寂,雖然中國畫學研究會和湖社承其遺志,持續推動畫師宋元的潮流,但受南方畫壇崇尚四僧畫風和金石寫意畫派的風氣影響,蕭謙中、齊白石、陳半丁等人的逐漸崛起,北方畫壇由原先師法宋元的一枝獨秀逐漸分化,這一格局隨著北方畫壇整體影響力的衰退一直持續至建國前夕徐悲鴻入主北平藝專未曾發生重大改變。而南方畫壇在吳昌碩去世後則進入了藝術風格多元並起的新時期,隨著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影響力亦更趨廣泛。吳昌碩去世後海上山水畫壇最為重大的變化莫過於「三吳一馮」、「海上四大家」的崛起。這一變化產生於以花鳥畫為載體的金石寫意畫派大熾和以山水畫為依託的四僧熱之後,充分體現了四王風規在山水畫壇的持久影響力,乃基於其所維系的與唐宋山水畫傳統一脈相承的體「千仞之高」、「百里之回」的「山水」內涵與趣味。
和南方金石寫意畫派與四僧熱影響北方畫壇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年代由北方畫壇率先開啟的畫師宋元的思潮於30年代後開始影響南方畫壇。以吳湖帆、馮超然、鄭昶、賀天健為代表的海上山水畫家本與江南前輩畫家如戴熙、張崟、錢松、改琦等相後先,在四王風規之外經由沈文唐仇的吳門傳統突出南宗藩籬,又兼得20世紀上半葉博物館、出版、展覽事業襄助而得上窺宋元。尤其是吳湖帆,原家富收藏,又經禮聘入故宮博物院鑒定古畫,眼界既寬,畫風漸變,1936年《雲表奇峰》出,由唐仇而通融三趙,腴而能雅,似古實新,時論翕然歸之,非但一時執海上畫壇之牛耳,更令四王、松江、吳門的文人山水傳統以一種溫潤典雅的「摩登」面目重新振起。自吳湖帆以下,馮超然、張石園、吳琴木、殷梓湘等一大批山水畫家紛紛改弦易張而轉溯宋元,師王蒙,法李郭,宗董巨,更學李劉馬夏,近襲沈文青綠,遠追三趙古雅,與北方畫壇溥儒、陳少梅、胡佩衡、秦仲文、吳鏡汀等遙相呼應,令似古實新的畫風風靡了大江南北。
在這一遙追古代山水畫傳統的進程中,成名於海上畫壇的張大千無疑是走得最深最遠的一人。張大千於山水畫一道最初研習的是脫略時流之外的野逸畫派,而不蹈四王一筆。由四僧而轉向宋元,亦是近代山水畫史上的一條重要線索,只是比起從四王沿流討源者更多突變性,但在寫實造境一途卻與之殊途同歸。憑借上古名跡在戰亂中散佚的機緣廣搜博討,張大千於三四十年代之交已盡棄熟諳的石濤風習而優游於董巨、李郭以及王蒙為主的宋元傳統。與之相似的是黃君璧以及前述的鄭昶、賀天健等,由石溪、梅清、石濤的逸軌轉向師學李唐、馬遠、夏圭、王蒙的宋元。而張大千的突出之處更在於40年代初與謝稚柳西渡流沙,面壁石室,將追蹤古人的方向直指宋元以前的晉唐著色畫傳統。
20至40年代南北山水畫壇的復古開新潮流,既有從四王風規溯流而上者,又有從四僧逸軌輾轉騰挪而來者,但無論是依照正統派的邏輯追溯發展還是從野逸派的風格中切換而出,憑借上古名跡的散播民間,皆殊途同歸地突破了自南北分宗數百年來的森嚴壁壘,上探更為高古豐厚的繪畫傳統,重新整合山水畫的傳統資源,堪稱是繼元代趙孟頫\以還山水畫史上規模最大、程度最深入的以古開新的潮流。一些畫家中的佼佼者,在窮究上古畫跡的同時,於繪畫史的研究亦取得了遠邁先賢的成就,非但確定了元以前代表畫家的標准器,而且真正釐清了中國畫自晉至今的發展源流。這對傳統畫學的認識和清理而言,意義實為重大。
遺憾的是,50年代因政治干預藝術,這一畫學潮流遽然消退。新中國藝術倡導「革命的現實主義」,盡管宋元山水傳統的主流仍屬寫實范疇,但作為元明山水畫史上的主脈,以趙孟頫\為首,董其昌、四王為殿軍的文人山水畫派卻因「師古」特色首當其沖地被指稱為「形式主義」,而被推向「現實主義」的對立面。四王及其相關的傳統淪為過街老鼠,四王所由出的宋元山水傳統也隨著四王被打入冷宮而漸為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因主張「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而被「新山水畫」尊崇並放大了的石濤范型。建國後政治干預藝術的另一表現是強調藝術的「階級性」,提倡粗獷、明麗、通俗的審美趣味,與之相反的秀逸、溫潤、儒雅的格調則淪為「沒落藝術」而遭致唾棄,加上金城、吳湖帆、張大千、溥儒、黃君璧等人的出身與經歷,在特殊的時代中更導致其所代表的藝術風格逐漸失去存身空間。
二、張揚個性:野逸派畫風
與20世紀上半葉四王山水畫傳派發展軌跡相平行的另一條線索,是由四僧等野逸派風格演衍鼓盪而來的意筆畫潮流。
在世紀初以大寫意花鳥畫稱擅的海派畫家中,有不少人兼攻山水,蒲華、吳昌碩、王一亭那種「畫氣不畫形」的金石粗筆山水畫,對當時占畫苑統治地位的正統派來說,只是不甚起眼的別調,因此並未構成沖擊力。石濤、八大的影響從花鳥畫壇跨進山水畫壇,與前清耆宿曾熙、李瑞清的倡導,尤其他們的同門弟子——張善子與張大千昆仲富有成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俞劍華嘗雲:「自蜀人張善子、張大千來上海後,極力推崇石濤、八大,搜求遺作,不遺餘力。而大千天才橫溢,每一命筆,超逸絕倫。於是石濤、八大之畫始為人所重視,價值日昂,學者日眾,幾至家家石濤,人人八大。連類而及,如石溪、瞿山、半千,均價值連城。而四王吳惲,幾無人問津了。」(俞劍華《七十五年來的國畫》)這一敘述雖不免誇張,但對當時風氣之變的揭示應符合歷史情理。石濤、石溪、梅清、八大等等久遭冷落的清初野逸派畫家,因其遺民的身份和個性化的藝術風格,在歷經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洗禮的畫家、收藏家那裡產生了特殊的魅力,山水畫壇也由此滋生出一股取法野逸派以弘揚新變的風潮。
事實上,四僧尤其是石濤受到當時山水畫家的推崇,首先在於其作品的師法造化,其次才在於筆墨風格充滿新奇的創造力和張揚的個性。這一傾向,尤其集中體現於20世紀山水畫家群起而「師法黃山」上。師法黃山,不但意味著師法石濤、梅清、漸江等野逸派畫風,而且意味著師法造化,意味著突破了正統畫派的摹古風。打破摹古風,乃是20世紀幾乎所有對中國畫變革提出過意見的人所一致倡導的觀念,也正是20世紀上半葉野逸山水畫風蔚然勃興的原因所在。
在形形色色的寫意山水畫里,齊白石和黃賓虹分別代表了兩種美學取向。齊白石以大寫意花鳥畫法從事簡筆大寫意山水畫,往往突破前人程式,而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寫景造境,寓奇拙於質朴,賦予作品強烈的個性和形式感。黃賓虹秉承元明清以還視筆墨品格為山水畫生命本體的傳統,將藝術發展的基點建立在藝術及藝術家的精神本質上而不是文化策略上,以渾厚華滋、亂頭粗服的筆墨個性表現山水之「內美」,從而把文人寫意山水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富有抽象意趣的黃賓虹之畫,雖曾得到游學法國的藝評家傅雷的極高評價,但在建國前畢竟影響甚微,除汪采白、顧飛、王康樂等,繼者廖廖。黃賓虹得到充分的再認識,並非是在其榮膺華東美協主席的建國之初,而是在80年代以後大陸藝壇體認西方抽象主義、形式主義的藝術潮流中,並且進而於世紀末成為風靡山水畫壇的資源與樣式,這可謂文人寫意畫在20世紀經西方現代藝術觀照後浴火重生的另一版本。
三、中西融合:新山水畫的誕生
20世紀中國畫不同於以往的最大特徵,莫過於中西藝術空前的碰撞與融合,導致了一種新生的中國畫形態——融合派,而與原發性的中國畫形態——傳統派相頡頏。在山水畫領域,融合派所掀起的藝術波濤也是極其壯觀的。
以文人寫意畫通融西方現代繪畫,在劉海粟、林風眠乃至黃賓虹等人的藝術中可見概略。然而,劉海粟包括朱屺瞻等人雖受西方繪畫影響,但其國畫、西畫往往分而治之,即中國畫師法吳昌碩、石濤,西洋畫取法後期印象派,而略乏熔中西繪畫於一爐的創作。真正代表劉海粟、朱屺瞻繪畫風貌的,是他們在80年代後形成的潑墨潑彩山水畫。說到此種畫風,則不能不提及50年代移居海外的張大千,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畫家在歐美游歷中接觸到抽象表現主義畫風,並且在視力衰退的情況下開創出潑墨潑彩的新格,才影響了改革開放後大陸山水畫壇新格的產生。
相對劉海粟與朱屺瞻於80年代融合中西的變法,林風眠可謂在20世紀上半葉即開始從傳統大寫意與西方現代繪畫的角度融合中西藝術的畫家,其所畫有中國畫風味的風景畫,初以西畫的色彩斑斕為專擅,晚年亦出現強化水墨意味的傾向。需要說明的是,經建國後供職上海中國畫院而與傳統畫家的長期共事,晚年的林風眠亦改變了早年對中國畫筆墨的片面看法。這一點,在今天對林風眠的研究中是缺乏必要的認識的。
20世紀中西藝術融合的另一條線索,乃發生於寫實一途。世紀初社會革命家對於四王二石的批判,除去其中的合理性與復起宋元的畫學潮流有所暗合,真正將其提倡西畫的寫實精神在山水畫領域付諸實踐的,首先是在近代畫史上獨樹一幟的嶺南畫派以及清末民初海上畫壇的個別畫家。
作為近代嶺南畫派創始人的二高一陳,其藝術主張之所以與陳獨秀、蔡元培等連理同枝,也可以從他們身份中管見之。事實上,嶺南畫派的名稱在50年代才正式確立,二高一陳也從沒想到過創建地域性畫派,而是希望以「折中中西,融會古今」的宗旨進行國畫革命,以描繪現實生活來「喚醒國魂」。二高一陳所師承的,乃以寫生的生動性見長的居廉、居巢的畫風,這是嶺南繪畫自清末以來一以貫之的特徵。而嶺南派所受到的日本畫影響,在渲染之外,還包括了當時中國難得一見於日本卻頗風行的南宋山水畫風。嶺南派的折中主義在20年代中期亦引發了方人定與黃般若以言辭激烈著稱的「方黃之爭」,並被譏為「甘為彼抱之義兒」、「混血兒的畫」。由此,在復起寫生造境能事的同時如何保持中國畫固有的特色,如同試圖在寫意一途融合中西的畫家看待中國畫的用筆一樣,逐漸成為問題的核心。
第二代嶺南派山水畫家關山月與黎雄才等,在二高一陳之後稍稍變異其師舊法,尤其是受傅抱石影響甚大的關山月,開始多用生紙作畫,少渲染而多筆墨。堅持寫生和關注現實的特點,令原本在嶺南派繪畫中並不佔重要地位的山水畫,與建國後提倡的現實主義取向在相當程度上不謀而合,因之了無痕跡地融入了「新山水畫」運動。而弱化西畫特徵而強化西畫寫生寫實的原則,也正是建國後「新山水畫」的最大特色。
50年代後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中國文藝的重心由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方轉向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藝術趣味則由以往體現中產階級的「摩登」化轉向表現階級斗爭的政治化,陸儼少「愛新就新」的立場自白、傅抱石「政治掛了帥,筆墨就不同」的三結合原則以及李可染「為祖國河山樹碑立傳」的藝術宣言,正可以視作傳統山水畫壇經歷建國後的意識形態改造而發生翻天覆地新變化的縮影。一時間,以寫生手法表現革命聖地、祖國建設新貌和祖國壯麗河山等主題蔚為風氣,南方的新金陵畫派、西北的長安畫派以及北方以北京李可染為代表的山水畫派在這一時風中迅速崛起,李可染、傅抱石、石魯、趙望雲、錢松喦、賀天健、何海霞、關山月、黎雄才、魏紫熙、宋文治、應野平、白雪石等畫家堪稱在這一畫學潮流中的代表人物,而尤以李可染、傅抱石、石魯最稱傑出。李可染強化了筆墨尤其是墨法對景觀形象和意境的塑造,突破了寫實性描繪的舊程式。傅抱石通過瀟灑淋漓的筆墨個性,對現實感受進行了富有激情的發揮。石魯在荒蠻粗獷的黃土高原中感應出奇崛躁動的顫筆,開拓了表達感受真實性的又一境界。這些與傳統山水畫拉開了很大距離的時代新風,拓展了山水畫審美客體的表現范圍,使元明清以來偏重婉約典雅的江南山水審美意象發生了偏重北方山水審美意象的位移,世紀初社會革命家們「革王畫的命」的藝術理念,到了此時才真正為山水畫創作實踐所貫徹。
四、筆墨文化:來自現代化的沖擊
國門重新開啟後最令人驚異的莫過於目睹西方藝術家已以自由馳騁的思維創造了繽紛多彩的藝術形式。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古老的繪畫藝術的功能也日益萎縮,諸多新的視覺藝術形式,正在領科技風氣之先的西方世界中方興未艾。著名的85美術新潮,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拉開了藝術自律性訴求的序幕。沖擊用政治標准衡量藝術作品的極左文藝體制,挑戰定寫實於一尊的繪畫審美戒律,成為這股潮流中的一條主線,並進一步引發了「中國畫窮途末日」的傳統危機論。與此同時,有感於「內容決定形式」的觀念長期充當藝術創作的金科玉律,曾受西方形式主義美學熏陶的吳冠中率先發難,引發了理論界一場關於「內容」與「形式」孰先孰後的大討論。這場討論,與中國畫是否「窮途末日」的大討論一起,成為新一輪中國畫改革的催化劑。如果說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畫革新更多地受動於當時的科學主義文化思潮,而五六十年代的中國畫改造又更多地為政治意識形態所左右,那麼,八九十年代對中國畫生存合理性的挑戰,就更多地來自於現代主義價值觀,來自於「現代化」這一席捲中國大地並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價值追求。山水畫隨同整個中國畫的發展和創新命題,因此進入了一個更為無序、更為紛繁多變的歷史視野。在這個歷史視野里,山水畫審美客體的表現范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西北黃土、東北雪原,南疆海域、現代都市乃至天體宇宙和夢幻心象,紛紛成了人們探索新的審美空間和確立個性藝術圖式的載體。當代山水畫,無論在時空表達的廣袤性還是形式表現的豐富性上,均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寫實、表現、抽象、象徵以及形式主義、觀念主義等等或溯源於本土傳統或借鑒於西方經驗的諸多審美取向,隨著都市化程度迅速提升,國際性交往日趨活躍,信息傳媒和藝術資訊高度發達的大趨勢,呈現出越來越自由與多元的色彩。改革開放之初從港台及海外傳入中國大陸的「重新發現東方」的現代山水畫風,如張大千的潑彩、劉國松的肌理、趙無極的抽象,在經過八九十年代中國美術界超速走完西方百年美術變革歷程,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以共生重疊的方式構成當代藝術基本語境的情況下,已不再贏得人們的新鮮感,一些更離奇、更激進的創新實驗,例如「觀念水墨」,也波及到了山水畫領域。當然,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不僅山水畫不復存在,就連中國畫、水墨畫乃至繪畫這一藝術形態也悄然消解了。
往橫向急劇擴張的同時,另一條沿著縱向發展的潛流也浮出地表。80年代在「窮途末日」的驚呼聲中興起的「新文人畫」,藉助慵懶散淡的面目來反撥建國後的新中國畫過於高亢的「愛新就新」強音。從趙孟頫\、董其昌到四王的學術研討會,使長期來遭受口誅筆伐的山水畫傳統文脈得以梳理和確認。隨著陳子庄、黃秋園被發掘,黃賓虹、陸儼少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筆墨的價值以及支撐這種價值的傳統山水畫「以形媚道」的天人合一、和諧無為精神,自覺或不自覺地重返某些年輕畫家筆下。不過,與橫向的急劇擴張相比,這類縱向發展的規模要小得多,而且還多多少少帶有「怎麼都行」的後現代主義烙印。例如乘借黃賓虹熱而風靡南北的那種以點子相積為主要樣式的山水畫風,盡管具有黑壓壓密沉沉的表面形式,卻多數喪失了「筆與墨會,是為氤氳」的造型法則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生命理性精神,而蛻化為色彩、構成、符號、製作等等西方造型法則的水墨媒介化體現。張汀針對吳冠中「筆墨等於零」而發出「守住中國畫底線」的呼籲,某種意義上說,與世紀初陳師曾捍衛文人畫價值、世紀中秦仲文和潘天壽維護中國畫本體性原則的戲劇性事件一脈相承,但不能不看到的是,世紀末的筆墨文化,已經無可挽回地偏離傳統中國畫的文脈,只能在視覺方式而非人文方式的意義上行使其價值效應。
4、「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出自誰的詩
徐霞客游黃山寫下了七言古詩《漫遊黃山仙境》,「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在詩的最後倒數第五、六句
【全文】
漫遊黃山仙境
[明]徐霞客
徽之黃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區中。秦時別稱號黟山,相傳黃帝修身地。
崇信道學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
奇險峻壁似華山,雄偉壯麗如泰岱。峰巒清秀勝峨嵋,白練飛瀑比匡廬。
深谷巧石像雁盪,縹緲煙雲賽衡岳。三奇四絕冠於世,更有彩池碧如玉。
十大風景留青史,世界遺產名錄存。行路漫步南大門,人間仙境入畫屏。
桃花逍遙二溪從,樓閣遍布別墅群。溫池靈泉清鑒人,可飲可浴終不絕。
西行浮溪觀猴群,嘻戲同樂野趣生。馳名中外黃岳茶,仙館盤坐品壺茶。
毛峰雲茶似雀舌,製作一斤八千芽。霧結馥郁像白蘭,幽香馨人沁心脾。
太平猴魁芽雙葉,形扁暗綠方為佳。清綠明凈湯色爽,潤喉提神味甘醇。
徽菜山珍為原料,烹飪野味重油色。冬筍燉腿臭鱖魚,石耳燉雞毛豆腐。
績溪米粉珍珠子,紙包三鮮一品鍋。風味小吃凍米糖,屯溪醉蟹冬瓜餃。
酥嫩熟透味鮮醇,爽口宜人汁清新。黃山六月如初冬,一年四季差別大。
夏無酷暑冬少寒,此時已是冬日至。人字飛瀑雙龍降,慈光古閣綠悠靜。
凌天索道行空跨,如入仙境身飄游。玉徹冰雕景無處,銀妝素裹賞不完。
游山不宜過速行,峰高道陡險像生。登步走路不看景,停留看景不走路。
風光美景不放過,小品大觀不留連。半山金雞叫天門,仙人跳板走松徑。
龍蟠五老登天都,蓮蕊姐妹放羊群。攀欄拉索跨天橋,山脊兀立鯽魚背。
兩壁絕谷萬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寒而慄經此處,驚心動魄到天都。
任他世界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風姿神韻造化絕,天上都會聚群仙。
驚濤捲起千層浪,峰船沉浮萬里飄。遊人不上天都峰,白跑黃山一場空。
國畫大師劉海粟,十上黃山稱贊曰: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小心坡處要小心,一線天中分一線。蓬萊三島奇峰幽,崢嶸歲月凝寒翠。
俊俏多姿迎客松,雍容瀟灑歷千年。風霜雨露色不變,勁節經寒身不搖。
雙臂揮展似好客,八方遊子喜氣來。十大名松魁為首,冠蓋萬松第一棵。
文殊台地高聳起,視野寬闊風光美。前海松鼠跳天都,觀賞風景絕勝地。
背後晴空萬里時,當前雲霧彌漫處。五彩佛光映霧中,清晰籠罩在自身。
如夢如幻人生境,似悟非悟丹田生。雲層飄浮罩峰林,日落煙波涌玉屏。
斜暉映雪凌花掛,銀枝玉葉霧凇結。夜宿玉屏觀潮流,冰月隔在天都上。
瀑雲萬頃奔騰落,海潮倒轉銀河翻。虛空絕壑生波瀾,觀者目瞪毛骨寒。
破曉前更登道行,山形樹影天漸時。時隱時現霧中人,虛無縹緲金花邊。
煙雲彌漫曙光初,丹砂輝映跳海空。冉冉上升成弧盤,噴薄騰飛出波濤。
霞光煜爍山脈明,峰戀巧石入眼底。霧海雲煙漸稀淡,置身峰頂望八方。
千峰競秀艷雪裝,萬壑生煙紫氣來。遠眺玉帶曲又折,如練彎彎千萬里。
近觀鏈鎖連對扣,永結同心百年合。日上中天下蓮峰,松岩崢嶸迎冬裝。
龜蛇二將守雲梯,穿行蓮洞到鰲魚。回望蓮峰如綻放,浮想連翩引人迷。
平天矼分前後山,前山雄偉後山秀。高曠平坦光明頂,黃山全景盡收底。
山中平原第一地,唯有此處第二峰。行雲步霧向西北,遠處巨岩驚人嘆。
天設地造飛來石,疑是天上遺珍珠。後山佳麗萃兩海,峰為主體松為輔。
白雲游道新開鑿,獨具匠心藝術品。峭石插天松奇美,賞心悅耳眾人贊。
剪筍雙峰夢幻景,一副潑墨山水畫。排雲亭上放眼望,群峰錯列如戟劍。
雲泛西海丹輪掛,金濤霞煙幻離奇。雲濤夕照映寒林,靈石蒼松卧幽谷。
紅暉落至地平線,萬道霞光直射空。銀崖冰峰輝映雪,玉龍瑞鱗雲蒸霞。
晶瑩世界風光美,天上人間無此景。離別西海到北海,散花塢里雪滿身。
天女散花冬不開,擎天妙筆長松花。天然一枝生花筆,畫遍奇峰入美景。
當晚落宿獅林館,身心疲勞睡一宵。傳聞清涼日出美,號稱黃山第一台。
次日未明到獅峰,峰腰三面凌空掛。清涼台下霧煙鎖,瞻首目眺向東方。
旭日初升驚拍岸,峽谷生煙峰林移。十八羅漢朝南海,雲舒雲卷佳絕境。
霧動山移仙境美,維妙維肖贊嘆奇。如此仙景道不得,黃山奇觀第一絕。
清涼峰頂勢平坦,一塊巧石獨踞旁。猴子觀海望太平,不知站此為何思?
北海美景多姿采,眾多巧石藏幽秀。遊客到此停留久,不到獅峰不見蹤。
東行數里遇奇峰,三面臨空風光勝。峰頂奇松遍布群,尤以此峰最獨特。
山下溝壑深幽險,谷底生煙醉顏容。懸崖千丈壁如削,風雲變幻石滿目。
始信黃山天下奇,千載叫絕始信峰。石筍矼石拔地起,如同身在石林中。
別處一步一叫絕,唯此一步十叫絕。兩目相看處處驚,籜龍無數不知名。
北下三亭觀巧石,栩栩如生天然美。松穀草堂刻石多,疊障峰下境幽雅。
翡翠池影艷多姿,五龍潭水色各異。芙蓉庵上嶺秀妍,宛如初放四時開。
南上白鵝嶺坦平,下道皮蓬怪石奇。雙貓捕鼠僧采葯,喜鵲登梅狗望月。
雲古禪寺峰巒重,山莊周圍溪谷寒。名品毛峰出產地,賞游至此莫忘嘗。
黃杉鐵杉連壁合,一體兩物別有趣。九龍飛瀑撐天掛,懸流落成千丈玉。
翡翠谷中形態美,五光十色彩池群。古木參天多變化,怪石交錯道坎坷。
曾有男女三十六,互相剋服出峽谷。緣結伴侶成十對,從此被稱情人谷。
黃山漫遊終告別,將身離去心卻留。唯有身臨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絕。
徐公慨嘆觀止矣,後人將話精煉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游山要游徽黃山,不到黃山憾一生。天下遊子痴絕處,無夢神遊到徽州。
5、「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是誰說的?什麼意思
當你看完五嶽回來,就不願意再看別的山了,藉此表達對五嶽風景以及五嶽各山的雄偉壯麗的極大贊美,把五嶽和其他山系作對比.然而,當看到黃山之後,你連五嶽的風景也不願意看了,這更體現在黃山風景之奇美,是對黃山風景的極大的贊美,這個把黃山和五嶽作對比.
徐霞客游黃山寫下了七言古詩《漫遊黃山仙境》,「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在詩的最後倒數第五、六句
【全文】
漫遊黃山仙境
[明]徐霞客
徽之黃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區中。秦時別稱號黟山,相傳黃帝修身地。
崇信道學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
奇險峻壁似華山,雄偉壯麗如泰岱。峰巒清秀勝峨嵋,白練飛瀑比匡廬。
深谷巧石像雁盪,縹緲煙雲賽衡岳。三奇四絕冠於世,更有彩池碧如玉。
十大風景留青史,世界遺產名錄存。行路漫步南大門,人間仙境入畫屏。
桃花逍遙二溪從,樓閣遍布別墅群。溫池靈泉清鑒人,可飲可浴終不絕。
西行浮溪觀猴群,嘻戲同樂野趣生。馳名中外黃岳茶,仙館盤坐品壺茶。
毛峰雲茶似雀舌,製作一斤八千芽。霧結馥郁像白蘭,幽香馨人沁心脾。
太平猴魁芽雙葉,形扁暗綠方為佳。清綠明凈湯色爽,潤喉提神味甘醇。
徽菜山珍為原料,烹飪野味重油色。冬筍燉腿臭鱖魚,石耳燉雞毛豆腐。
績溪米粉珍珠子,紙包三鮮一品鍋。風味小吃凍米糖,屯溪醉蟹冬瓜餃。
酥嫩熟透味鮮醇,爽口宜人汁清新。黃山六月如初冬,一年四季差別大。
夏無酷暑冬少寒,此時已是冬日至。人字飛瀑雙龍降,慈光古閣綠悠靜。
凌天索道行空跨,如入仙境身飄游。玉徹冰雕景無處,銀妝素裹賞不完。
游山不宜過速行,峰高道陡險像生。登步走路不看景,停留看景不走路。
風光美景不放過,小品大觀不留連。半山金雞叫天門,仙人跳板走松徑。
龍蟠五老登天都,蓮蕊姐妹放羊群。攀欄拉索跨天橋,山脊兀立鯽魚背。
兩壁絕谷萬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寒而慄經此處,驚心動魄到天都。
任他世界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風姿神韻造化絕,天上都會聚群仙。
驚濤捲起千層浪,峰船沉浮萬里飄。遊人不上天都峰,白跑黃山一場空。
國畫大師劉海粟,十上黃山稱贊曰: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小心坡處要小心,一線天中分一線。蓬萊三島奇峰幽,崢嶸歲月凝寒翠。
俊俏多姿迎客松,雍容瀟灑歷千年。風霜雨露色不變,勁節經寒身不搖。
雙臂揮展似好客,八方遊子喜氣來。十大名松魁為首,冠蓋萬松第一棵。
文殊台地高聳起,視野寬闊風光美。前海松鼠跳天都,觀賞風景絕勝地。
背後晴空萬里時,當前雲霧彌漫處。五彩佛光映霧中,清晰籠罩在自身。
如夢如幻人生境,似悟非悟丹田生。雲層飄浮罩峰林,日落煙波涌玉屏。
斜暉映雪凌花掛,銀枝玉葉霧凇結。夜宿玉屏觀潮流,冰月隔在天都上。
瀑雲萬頃奔騰落,海潮倒轉銀河翻。虛空絕壑生波瀾,觀者目瞪毛骨寒。
破曉前更登道行,山形樹影天漸時。時隱時現霧中人,虛無縹緲金花邊。
煙雲彌漫曙光初,丹砂輝映跳海空。冉冉上升成弧盤,噴薄騰飛出波濤。
霞光煜爍山脈明,峰戀巧石入眼底。霧海雲煙漸稀淡,置身峰頂望八方。
千峰競秀艷雪裝,萬壑生煙紫氣來。遠眺玉帶曲又折,如練彎彎千萬里。
近觀鏈鎖連對扣,永結同心百年合。日上中天下蓮峰,松岩崢嶸迎冬裝。
龜蛇二將守雲梯,穿行蓮洞到鰲魚。回望蓮峰如綻放,浮想連翩引人迷。
平天矼分前後山,前山雄偉後山秀。高曠平坦光明頂,黃山全景盡收底。
山中平原第一地,唯有此處第二峰。行雲步霧向西北,遠處巨岩驚人嘆。
天設地造飛來石,疑是天上遺珍珠。後山佳麗萃兩海,峰為主體松為輔。
白雲游道新開鑿,獨具匠心藝術品。峭石插天松奇美,賞心悅耳眾人贊。
剪筍雙峰夢幻景,一副潑墨山水畫。排雲亭上放眼望,群峰錯列如戟劍。
雲泛西海丹輪掛,金濤霞煙幻離奇。雲濤夕照映寒林,靈石蒼松卧幽谷。
紅暉落至地平線,萬道霞光直射空。銀崖冰峰輝映雪,玉龍瑞鱗雲蒸霞。
晶瑩世界風光美,天上人間無此景。離別西海到北海,散花塢里雪滿身。
天女散花冬不開,擎天妙筆長松花。天然一枝生花筆,畫遍奇峰入美景。
當晚落宿獅林館,身心疲勞睡一宵。傳聞清涼日出美,號稱黃山第一台。
次日未明到獅峰,峰腰三面凌空掛。清涼台下霧煙鎖,瞻首目眺向東方。
旭日初升驚拍岸,峽谷生煙峰林移。十八羅漢朝南海,雲舒雲卷佳絕境。
霧動山移仙境美,維妙維肖贊嘆奇。如此仙景道不得,黃山奇觀第一絕。
清涼峰頂勢平坦,一塊巧石獨踞旁。猴子觀海望太平,不知站此為何思?
北海美景多姿采,眾多巧石藏幽秀。遊客到此停留久,不到獅峰不見蹤。
東行數里遇奇峰,三面臨空風光勝。峰頂奇松遍布群,尤以此峰最獨特。
山下溝壑深幽險,谷底生煙醉顏容。懸崖千丈壁如削,風雲變幻石滿目。
始信黃山天下奇,千載叫絕始信峰。石筍矼石拔地起,如同身在石林中。
別處一步一叫絕,唯此一步十叫絕。兩目相看處處驚,籜龍無數不知名。
北下三亭觀巧石,栩栩如生天然美。松穀草堂刻石多,疊障峰下境幽雅。
翡翠池影艷多姿,五龍潭水色各異。芙蓉庵上嶺秀妍,宛如初放四時開。
南上白鵝嶺坦平,下道皮蓬怪石奇。雙貓捕鼠僧采葯,喜鵲登梅狗望月。
雲古禪寺峰巒重,山莊周圍溪谷寒。名品毛峰出產地,賞游至此莫忘嘗。
黃杉鐵杉連壁合,一體兩物別有趣。九龍飛瀑撐天掛,懸流落成千丈玉。
翡翠谷中形態美,五光十色彩池群。古木參天多變化,怪石交錯道坎坷。
曾有男女三十六,互相剋服出峽谷。緣結伴侶成十對,從此被稱情人谷。
黃山漫遊終告別,將身離去心卻留。唯有身臨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絕。
徐公慨嘆觀止矣,後人將話精煉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游山要游徽黃山,不到黃山憾一生。天下遊子痴絕處,無夢神遊到徽州。
6、誰有2012年初中美術教師進編考試的復習資料啊?不要試題,最好是歸納好的知識點。
中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復習資料一
一、基礎知識部分
水彩顏料是用膠水調製成的分互相滲融等條件,表現出透明感、輕快、濕潤等特有的效果。歐洲十五世紀水彩畫,作畫時用水溶解顏料於紙上,利用畫紙的白地和水末始有水彩畫,十八世紀起在英國發展為獨立的畫種。
奠定擦筆水彩畫法用時裝美女做月份牌的是鄭曼陀。
水粉畫用粉質所制顏料(稱水粉顏料或廣告色)和水調和繪成。顏色一般不透明,運用得恰當,能兼有厚重和明朗輕快的視覺效果。
明度也稱光度、亮度,一般指某色光對人眼的刺激量而言。反射量越大,物體越明,反射量越小,物體色越暗,前者明度高,後者明度低。在通常情況下決定反射量大小的因素來自光源和固有色兩方面,因此,色彩的明度也具有兩方面的含義1由光源決定,同一色彩在不同強度的光照下明度不同。2在同樣的光線條件下,不同色彩的明度也各不相同。
色彩的情感象徵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變化,能使我們成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與實踐中對不同的色彩也逐漸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含義、感受和心理反應。如在生活中,白色往往給人以純潔、高雅的感覺;綠色象徵著生命、青春與和平;黃色、紅色給人以華貴、熱情、溫暖的感覺;藍色給人以寧靜、清涼的感受;黑色則往往用來表現庄嚴、肅穆與深沉的情感。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另暖傾向也稱為「色性」。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過視覺對色彩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人們在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暖色:紅、橙、黃色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焰成生溫暖的感覺,這類顏色被稱為暖色。
冷色:藍、藍綠,籃紫色使人聯想到冰雪、大海,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人們把這類顏色成為冷色。
工藝美術以實用和陳設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按照美的原則設計製造的物質產品,叫工藝美術。工藝美術品剔紅牡丹紋蓋碗-明青銅奔馬-東漢半山類型瓮-馬家窯文化虎座鳥形鼓架-戰國黃花梨嵌楠木寶座-明瑪瑙葵花式帶托杯-清唐三彩寶相花盤粉彩鏤空轉心瓶-乾隆竹絲編織提籃-清欣賞工藝美術品造型美、材質美、彩色美、裝飾美、工藝美怎樣欣賞工藝美術作品:
造型美美的法則運用得體,結構、比例勻稱,外形及輪廓線優美,體現時代精神。
材質美通過巧妙設計加工體現材料質地的美感。
色彩美材料自身色彩和附加色彩所具有的共同美感。
裝飾美工藝美術品圖案裝飾美,如雕花、彩繪等。
工藝美製作技巧精緻或具有特殊風格而給予人的美感。
明清著名四大名綉蘇綉、粵綉、蜀綉和湘綉。
彩陶中國古代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彩繪顏料以赤鐵礦為主,.以色彩、圖飾與造型相結合,反映遠古時期各部落的文化面貌,體現當時審美能力和工藝製作已達到可觀水平。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彩陶藝術成就最為傑出。
彩陶發源於黃河流域,多採用魚紋裝飾。
舞蹈紋彩陶盆青海大通孫家寨,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傑作
陶器的用途可分為飲食器,炊煮器和儲藏器。
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的裝飾品上呈現出成熟的鑽孔技術,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最古老裝飾品距今約28940年前峙峪人石墨裝飾品
瓦當覆於屋頂檐際的一種瓦件。通指半規或圓形之瓦頭。始見於周代,秦漢已趨流行。常見瓦當大多與簡瓦連制一起,其瓦背斷面作半筒狀,上有各種動、植物或文字、雲紋等圖案紋飾。既有實用的功能,也富於裝飾美。
粉彩瓷器出現於康熙時期
唐三彩唐代多彩鉛質釉陶產品的概稱。流行於盛唐武則天至中唐開元、天寶時期。三彩釉以白、黃、綠三種釉色為主,也有少量藍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駝、馬動物是其中精品。
景泰藍又掐絲琺琅,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製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再用扁細的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後用色彩不同的琺琅釉料鑲嵌填充在圖案中。這道工序完成後反復燒結,磨光鍍金。俑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時實行活人殉葬,後以木、石、銅、陶、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偶人代替,稱為俑。
秦陵兵馬俑三號軍事指揮部
《擊鼓說唱俑》東漢雕塑
《說書俑》四川東漢陶塑
秦陵兵馬俑藝術特色1以群雕形式出現,利用眾多直立靜止體的重復,造成宏偉的氣勢。2崇尚寫實,手法嚴謹,並注意刻劃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3妝彩粉飾,繪塑結合,使形象更為豐富多彩。
畫像石中國古代祠堂、墓室、石闕、石碑、棺槨等石刻裝飾畫。盛行於東漢。其具有繪畫性、雕塑性和建築性。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構圖富於變化,藝術價值很高。代表作武梁祠畫像、沂南石墓畫像等。
畫像石萌發於西漢時期
秦漢美術兼有繪畫與雕刻兩種特點的是畫像石與畫像磚。
畫像石用途構築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闕的建築石材。
東漢畫像石山東嘉祥武梁祠
馬踏匈奴西漢霍去病墓前群雕(被稱為「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為冢象祁連山」)的主體雕刻。作者運用寓意手法,以矯健的戰馬象徵驃騎將軍,以戰馬將匈奴將領踏翻在地的典型情節,贊頌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戰爭中建樹的奇功。這是具有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作品。,
元代永樂宮壁畫,三清殿民間畫工馬君祥等,純陽殿構圖採用了連環畫表現形式。
最古老壁畫墨跡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
青銅器發端於黃河流域,是紅銅加錫的合金。分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等四大類。其中禮器是統治階段用以區別尊卑等級的器物。其品種有鼎、豆、尊、盤、鍾等。
先秦青銅器分類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
青銅器禮器是統治階級用以區別尊卑等級器物。是中國美術史青銅藝術研究主要對象。
春秋時代的青銅器蓮鶴方壺有社會大變革時代藝術特色。
戰國青銅器傑作湖北隨縣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銅編鍾。
馬賽克一種鑲嵌藝術,將小石子、貝類、瓷磚、玻璃片等彩色的嵌片貼在牆面或地板上,繪製成圖案的一種表現技法,是實用性很強的裝飾藝術。
1.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落筆,行筆,收筆.用墨包括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的運用。
2.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勾、皴、點、染。
3.繪畫中的色彩美是指統一與變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別大是強烈對比。在色環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別小的弱對比,在色環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術課可以分成繪畫課、手工課、欣賞課,手工課常運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視的基本規律是近大遠小,可分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者相對,平行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面與畫者相對。
7.要畫好人物物速寫,需要了解人體的大體比例、結構和動態規律,還需要依靠對形象的記憶和理解。
8.選取恰當的形象或物體作為畫面內容叫取景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應注意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空間以及線條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結構組織形式。
9.剪綵紙的特點是形式多樣、質朴簡潔、內容豐富、富有極強的裝飾性。其步驟是起稿、固定畫稿、刻鑽剪、裱貼
10.三原色是指紅、黃、藍。三間色是指橙、綠、紫。
11.橙色是由紅和黃組成,綠色是由黃和藍組成,紫色是由紅和藍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過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藍、綠等給人涼冷感覺的色彩,曖色是指紅橙等給人溫暖感覺的色彩。
14.中國畫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15.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基本形體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調子是三大面五調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
17.美術字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種。黑體美術字外形呈方形或長方形且筆畫粗狀,筆畫粗細基本相等。
18.單獨紋樣是指與四周無聯系的紋樣,它是圖案的基本單元。左右上下四面相連的紋樣稱為四方連續紋樣。
19.角隅紋樣是裝飾邊角的紋樣,可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0.將一分形進行有秩序的反復排列稱為重復具有一種秩序的美感。
21.形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叫漸變。
22.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兩側相同就叫做對稱,具有一種規則、整齊和穩定的美感。
22.成人的身高為7.5個頭長,少年為6個頭長。
2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長度平均分成三份稱為上庭從發際到眉間,中庭從眉間到鼻尖,下庭從鼻尖到下下巴
24.素描可以分為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
25.以畫馬見長的畫家是徐悲鴻,以畫蝦見長的畫家是齊白石,以畫竹見長的畫家是鄭板橋。
26.山水畫的方法:組織山水畫的方法有近景有遠景,就可以構成不同特色的觀察空間.近景可以用勻、皴、點、染的方法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簡略勾、皴,也可以用渲染的方法來畫。山水畫的步驟是先根據醞釀構圖,然後再畫近景或主要景物。再畫遠景或陪襯景物,最後用濃墨點苔或有重點地著色和整理。
27.點 線 面組成了豐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條件。
28.常用的設計花卉圖案的方法有誇張、變形、添加等。
29.常用的幾種剪紙的方法有陰剪、陽剪、綜合法。
30.學習染紙時要一看紙怎麼折,二看色怎麼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31.外界的物體,透過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視網膜上就會變得近大遠小。
32.年畫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
33.裝置藝術是選擇一些現成的物品,組合起來,在一個新的標題下,呈現出新的形象。
34.用色彩和筆觸表現空間和距離的感覺時,一般近處色彩偏暖,遠處偏冷,近處色彩鮮艷,遠處灰暗,近處色彩筆觸強烈些,遠處筆觸柔和些。
35.自然界的一頭牛,在畢加索筆下,簡化、誇長、改造,被加工成一系列獨特的藝術形象。
36.現代繪畫設計,更是廣泛運用簡化、變形。
37.扇面有扇形、圓形等形狀。
38.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是美國萊特兄弟研製成功的。多數飛機由機身、機翼、機尾、起落等裝置組成。
39.人類原始衣服和住所都和穿編有關,用多種材料編織的東西,有時它們是生活用品,有時它們卻成為藝術佳作。
40.黃色很明亮,藍色暗得多,各種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41.純度是指色彩純凈的程度。
42.三角形構圖穩定,井字形構圖謹嚴,S形構圖流動,對角線構圖爽利。
43.動物的腳比人類的腳更靈敏、更能幹、更重要。
44.版面設計就像畫畫的構圖,要考慮內容的主次和圖片的聚散,版面整齊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潑的,防止凌亂和鬆散,色彩鮮艷的,別讓人眼花繚亂,色調樸素的,別缺少生氣。
45.以古代雕刻為主體的非洲藝術、與西方藝術、東方藝術共同構成世界藝術寶庫的三大瑰寶。
46.非洲雕刻造型粗獷誇張,線條簡潔概括,不單純追求形似,更強調作品的節奏感。
47..所有的陶藝作品的坯體應該是空心的,並要有一個通氣孔。制陶的過程分為:練泥、制胚、施釉、燒制。
48.色調指:彩色畫面上色與色之間的整體關系,構成色彩的調子,其中主要的色相為主調。紅、橙、黃是暖色。藍、綠、紫是冷色。
49.立紙造型的創作方法與繩線浮雕基本相同,只是粘貼造型的材料改用了紙條。
50..製作紙版的常用材料有:棉花、窗紗、樹葉、纖維板、帆布,以及各種不同的紙張等。
51.綜合紙版畫是利用拼貼、刻線、貼線、撕揭、揉紙等技法,融合各種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綜合運用在同一印製底版上,表現出更為活潑、奇特的藝術效果的紙版品種。
52.製作紙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彎曲、插接等加工製作方法。
53.夜晚、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畫成冷色調,靜謐而幽深。晚霞、秋景、豐收的田野……大多是暖色調的,傳達出熱情和溫馨。
54.荷蘭畫家埃舍爾的《引水渠》描繪的是渠水倒流的奇妙景象。
55.我國唐代有很多有名的陶藝作品如:《三彩天王佣》、《男舞佣》
56.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有:形與體——形既物體的平面形狀,體既物體的體積。形體與體面——體面既物體外表的面向。體面的方向、性質、大小、銜接、連接。三個以上的體面匯聚交接成尖角,凸起為「高點」或骨點,凹下去的為「低點」或「伏點」。線與面——相生相依的關系。結構與形體——結構是形體的內在本質,形體是結構的外部呈現。
二.作品作家部分
1.中國:
祖孫四代——劉文西 地道戰——羅工柳暗花明
劉少奇和安源礦工——候一民 毛澤東走遍全國——李琦
夯歌——王文彬 潑墨山水——張大千
對蝦圖——齊白石 祖國萬歲——齊白石
峽江行——陸儼少 山雨初收——李可染
群馬——徐悲鴻 暮韻圖——李可染
黃山——劉海粟 祖國萬歲——齊白石
大紅花——林風眠 水仙、荷——潘天壽
三峽晨曦——周琳 艱苦歲月——潘鶴
父親——羅中立 舞蹈——-葉淺予
灕江春雨——李可染 巫峽清秋——張大千
青銅奔馬——東漢時期 清明上河圖——(宋代)張擇端
開國大典——董希文 貨郎圖——(宋朝)李嵩
齊白石像——吳作人 千里江山圖——王希孟
南昌起義——黎冰鴻
2.外國:
向日葵——梵谷——荷蘭 莫納麗薩——達.分奇(義大利)
椅中聖母——拉斐爾 ——義大利 睡蓮——莫奈——法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俄國) 兒子保羅像——畢加索(西班牙
阿爾的吊橋——梵谷——荷蘭 松樹林之晨——希施金——俄國花
羅馬尼亞式的襯衫——馬蒂斯(法) 加萊義民——羅丹(法)(雕塑)
雪峰,三月——列維坦——俄國 椅子上的桃——馬蒂斯(法)
少女和桃子——謝洛夫——俄國 在陽台上——雷諾阿(法)
餵食——米勒——法 麵包——珂勒惠支(德國)
晨——西涅夫——法 馬格麗特公主——委拉斯凱茲(西班牙)
新鮮的鯡魚——密萊司(英國) 大衛——米開朗基羅(義大利)(雕塑)
農舍後院——柯羅——法 國王和王後——摩爾(英國)(雕塑)
椅中聖母——拉斐爾 蒙那麗莎——達芬奇(義大利)
阿爾的吊橋——梵谷
中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復習資料二
一、簡答題
1、小學教育的性質是什麼?
是基礎教育、義務教育,又是普及教育。
2、義務教育是什麼?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
3、小學教育的普及性具體含義是什麼?
小學教育的普及性有兩層含義。一指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保證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凡適齡兒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二是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對所有的入學兒童負責,教師要愛護、關心、教育每個學生,使之全體都能夠健康地成長。
4、基礎教育的入門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是各項教育任務的要求是基本的、初步的、淺近的,是小學生可接受的;二是凡要求學生掌握的,必須是扎實、牢固的;這樣的基礎才是堅實的。
5、小學體育有哪些作用?
促進學生身體成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學會體育鍛煉;促進德育與美育;幫助學生恢復和放鬆。
6、小學德育的內容是什麼?
小學德育主要是向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著重培養和訓練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
7、小學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小學生是有待發展的、獨特的個體;小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學生有著「向師性」和「背師性」特徵;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8、什麼是向師性?
在教育教學中小學生一方面有著「向師性」,即,大部分小學生都尊重、崇敬教師,樂意接受教師教導,希望得到教師的注意、關懷和鼓勵,都希望教師能夠熱情認真負責的教育他們。
9、什麼是背師性?
小學生具有不接受教育的傾向和與教師的教育活動並不完全協調一致的「背師性」,這主要是因為每個小學生自身存在的生理上、心理上和文化上各方面的「獨立性」。
10、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又稱期望效應。家長或教師對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時,孩子可能會有更大的進步,反之,如果主觀認定自己的孩子或學生天生愚笨,難以造就,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難以發揮。
11、課程的定義是什麼?
課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導下所獲得的經驗,這些經驗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水平,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安排的。從目前而言,「課程是經驗」的觀點更加符合我國小學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12、多元智能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於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並非像傳統智力定義所說的那樣是以語言、數理或邏輯推理等能力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種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組智力。人除了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兩種基本智力以外,還有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內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認為,每個學生不同程度上擁有上述9種智能,智能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了個體之間的智力差異。
13、什麼是診斷性評價?
又稱准備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進行的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的准備。
14、什麼是終結性評價?
又稱結果評價,是在某一相對完整的教學階段結束後對整個教學目標實現的程度做出結論的評價。
15、什麼是學科課程?
所謂「學科課程」,是以文化知識(科學、道德、藝術)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學科課程是最古老、適用范圍最廣的課程類型,是間接感知和學習的課程。
16、什麼是經驗課程?
也稱為「活動課程」「生活課程」、「兒童中心課程」,是以兒童的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
17、什麼是分科課程?
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
18、什麼是顯性課程?
即通常的學校課程,是指明確的、事先編制的課程,也稱常規課程或正式課程。
19、小學德育具有什麼作用?
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道德品質結構;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思想意識;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
20、什麼是教學?
廣義的教學,泛指人類社會中一切經驗的傳授和獲得的活動。它的特點是能者為師,不拘形式、方法、場合、內容。例如「父傳子」、「師傳徒」等。
狹義的教學,則指的是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通常,這種教學活動帶有目的性、組織性和計劃性。我們這里所講的,主要是狹義的教學。
21、什麼是常模參照測試?
是指以某一團體在考試中達到的平均成績為參照點的考試或測驗。
22、什麼是目標參照測試?
與常模參照測試相對,是以某項測驗應達到的目標為參照點的考試或測驗。
23、關於百分制,人們說法不一,有的贊揚,有的貶低。請閱讀如下關於百分制的辯護與批判意見,說說你的觀點。
贊成意見:
1. 百分制提供了一種評定學生學業成就的比較客觀的方法;
2.百分制可作為分班、組或高一級學校錄取時考慮的客觀標准。
3.百分成績為教師提高教學效益提供反饋。
4.百分成績使學生知道自己學得怎樣,並激勵自己今後努力學習;
5.學校教育從本質上說就是追求學術優異,百分制就是鑒別學術成就的典型代表;
6.百分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評價傳統;
7.能做到定量分析,便於統計;
8.可精確地計算學生的成績。
反對意見:
1.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全面的評定需要採用多種方式;
2.教師往往被困在要考試的內容上,結果是考試導致課程;
3.考試的壓力抑制了教師的創造性,導致對習得過程的輕視;
4.學生需要不同方面的信息反饋,應該包括認知和非認知兩方面;
5.學校應該綜合評定學生的隊知、社會、個性、道德的領域;
6.在目前把分數當作一種圖騰的社會氣候下,還是少提為好
7.不能知道學生的成績在集體中所處的位置;
8.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數沒有可比性。
沒有標准答案,視學生答題情況而定。
24、試以你上的一節課為例,分析你運用了哪些教學原則,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沒有標准答案,視學生答題情況而定。
7、劉海粟的潑墨潑彩創作
<
8、國畫大師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國畫復大師有齊白石、張大千制、徐悲鴻、傅抱石、黃賓虹、李可染、潘天壽、溥儒、謝稚柳...當代國畫大師:何家英、田黎明、劉大為、范曾、王明明、 王西京 、劉大為.......
著名作品有:《清明上河圖》、《老人與小孩》、《洛神賦圖》、《和平鴿》等
其中張大千的潑墨山水畫最為著名》。
9、劉海粟1985年作黃山圖幫忙鑒定
劉海粟先生為釣魚台國賓館創作的時候 曾十上黃山 留下許多潑墨黃山的作品 和 詩句。
劉海粟,原名盤,字季芳,號海翁。
祖籍安徽鳳陽。
擅長油畫、國畫、美術教育。
善山水、花鳥、走獸,喜作潑墨潑彩法。
10、五嶽歸來不看山全詩
《漫遊黃山仙境》
徽之黃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區中。秦時別稱號黟山,相傳黃帝修身地。
崇信道學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
奇險峻壁似華山,雄偉壯麗如泰岱。峰巒清秀勝峨嵋,白練飛瀑比匡廬。
深谷巧石像雁盪,縹緲煙雲賽衡岳。三奇四絕冠於世,更有彩池碧如玉。
十大風景留青史,世界遺產名錄存。行路漫步南大門,人間仙境入畫屏。
桃花逍遙二溪從,樓閣遍布別墅群。溫池靈泉清鑒人,可飲可浴終不絕。
西行浮溪觀猴群,嘻戲同樂野趣生。馳名中外黃岳茶,仙館盤坐品壺茶。
毛峰雲茶似雀舌,製作一斤八千芽。霧結馥郁像白蘭,幽香馨人沁心脾。
太平猴魁芽雙葉,形扁暗綠方為佳。清綠明凈湯色爽,潤喉提神味甘醇。
徽菜山珍為原料,烹飪野味重油色。冬筍燉腿臭鱖魚,石耳燉雞毛豆腐。
績溪米粉珍珠子,紙包三鮮一品鍋。風味小吃凍米糖,屯溪醉蟹冬瓜餃。
酥嫩熟透味鮮醇,爽口宜人汁清新。黃山六月如初冬,一年四季差別大。
夏無酷暑冬少寒,此時已是冬日至。人字飛瀑雙龍降,慈光古閣綠悠靜。
凌天索道行空跨,如入仙境身飄游。玉徹冰雕景無處,銀妝素裹賞不完。
游山不宜過速行,峰高道陡險像生。登步走路不看景,停留看景不走路。
風光美景不放過,小品大觀不留連。半山金雞叫天門,仙人跳板走松徑。
龍蟠五老登天都,蓮蕊姐妹放羊群。攀欄拉索跨天橋,山脊兀立鯽魚背。
兩壁絕谷萬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寒而慄經此處,驚心動魄到天都。
任他世界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風姿神韻造化絕,天上都會聚群仙。
驚濤捲起千層浪,峰船沉浮萬里飄。遊人不上天都峰,白跑黃山一場空。
國畫大師劉海粟,十上黃山稱贊曰: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小心坡處要小心,一線天中分一線。蓬萊三島奇峰幽,崢嶸歲月凝寒翠。
俊俏多姿迎客松,雍容瀟灑歷千年。風霜雨露色不變,勁節經寒身不搖。
雙臂揮展似好客,八方遊子喜氣來。十大名松魁為首,冠蓋萬松第一棵。
文殊台地高聳起,視野寬闊風光美。前海松鼠跳天都,觀賞風景絕勝地。
背後晴空萬里時,當前雲霧彌漫處。五彩佛光映霧中,清晰籠罩在自身。
如夢如幻人生境,似悟非悟丹田生。雲層飄浮罩峰林,日落煙波涌玉屏。
斜暉映雪凌花掛,銀枝玉葉霧凇結。夜宿玉屏觀潮流,冰月隔在天都上。
瀑雲萬頃奔騰落,海潮倒轉銀河翻。虛空絕壑生波瀾,觀者目瞪毛骨寒。
破曉前更登道行,山形樹影天漸時。時隱時現霧中人,虛無縹緲金花邊。
煙雲彌漫曙光初,丹砂輝映跳海空。冉冉上升成弧盤,噴薄騰飛出波濤。
霞光煜爍山脈明,峰戀巧石入眼底。霧海雲煙漸稀淡,置身峰頂望八方。
千峰競秀艷雪裝,萬壑生煙紫氣來。遠眺玉帶曲又折,如練彎彎千萬里。
近觀鏈鎖連對扣,永結同心百年合。日上中天下蓮峰,松岩崢嶸迎冬裝。
龜蛇二將守雲梯,穿行蓮洞到鰲魚。回望蓮峰如綻放,浮想連翩引人迷。
平天矼分前後山,前山雄偉後山秀。高曠平坦光明頂,黃山全景盡收底。
山中平原第一地,唯有此處第二峰。行雲步霧向西北,遠處巨岩驚人嘆。
天設地造飛來石,疑是天上遺珍珠。後山佳麗萃兩海,峰為主體松為輔。
白雲游道新開鑿,獨具匠心藝術品。峭石插天松奇美,賞心悅耳眾人贊。
剪筍雙峰夢幻景,一副潑墨山水畫。排雲亭上放眼望,群峰錯列如戟劍。
雲泛西海丹輪掛,金濤霞煙幻離奇。雲濤夕照映寒林,靈石蒼松卧幽谷。
紅暉落至地平線,萬道霞光直射空。銀崖冰峰輝映雪,玉龍瑞鱗雲蒸霞。
晶瑩世界風光美,天上人間無此景。離別西海到北海,散花塢里雪滿身。
天女散花冬不開,擎天妙筆長松花。天然一枝生花筆,畫遍奇峰入美景。
當晚落宿獅林館,身心疲勞睡一宵。傳聞清涼日出美,號稱黃山第一台。
次日未明到獅峰,峰腰三面凌空掛。清涼台下霧煙鎖,瞻首目眺向東方。
旭日初升驚拍岸,峽谷生煙峰林移。十八羅漢朝南海,雲舒雲卷佳絕境。
霧動山移仙境美,維妙維肖贊嘆奇。如此仙景道不得,黃山奇觀第一絕。
清涼峰頂勢平坦,一塊巧石獨踞旁。猴子觀海望太平,不知站此為何思?
北海美景多姿采,眾多巧石藏幽秀。遊客到此停留久,不到獅峰不見蹤。
東行數里遇奇峰,三面臨空風光勝。峰頂奇松遍布群,尤以此峰最獨特。
山下溝壑深幽險,谷底生煙醉顏容。懸崖千丈壁如削,風雲變幻石滿目。
始信黃山天下奇,千載叫絕始信峰。石筍矼石拔地起,如同身在石林中。
別處一步一叫絕,唯此一步十叫絕。兩目相看處處驚,籜龍無數不知名。
北下三亭觀巧石,栩栩如生天然美。松穀草堂刻石多,疊障峰下境幽雅。
翡翠池影艷多姿,五龍潭水色各異。芙蓉庵上嶺秀妍,宛如初放四時開。
南上白鵝嶺坦平,下道皮蓬怪石奇。雙貓捕鼠僧采葯,喜鵲登梅狗望月。
雲古禪寺峰巒重,山莊周圍溪谷寒。名品毛峰出產地,賞游至此莫忘嘗。
黃杉鐵杉連壁合,一體兩物別有趣。九龍飛瀑撐天掛,懸流落成千丈玉。
翡翠谷中形態美,五光十色彩池群。古木參天多變化,怪石交錯道坎坷。
曾有男女三十六,互相剋服出峽谷。緣結伴侶成十對,從此被稱情人谷。
黃山漫遊終告別,將身離去心卻留。唯有身臨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絕。
徐公慨嘆觀止矣,後人將話精煉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游山要游徽黃山,不到黃山憾一生。天下遊子痴絕處,無夢神遊到徽州。
此詩據傳為明朝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所作,但並無任何證據,徐霞客描寫黃山的只有兩篇黃山游記,本詩的文采並不像是徐霞客所作,更像是一位普通人所作的打油詩。詩中還有出現現代人物國畫大師劉海栗及其詩句,更不可能是徐霞客所作了。
徐霞客經30多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在去世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
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明朝萬曆四十一年至明崇禎十二年間(1613年—1639年)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徐霞客游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
(1)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
(2)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游記細致入微;
(3)詞彙豐富,敏於創制;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
(4)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
(5)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游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並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徐霞客游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侯仁之、任美鍔、陳述彭、周廷儒等知名學者、專家為代表,對徐霞客研究和評價進行了開拓性研究。突出的貢獻有三:一、論述了徐霞客及其《游記》的科學價值;二、肯定了《游記》在地學史和世界科學史上的地位;三是運用歷史唯物論觀點,論述了產生《游記》的社會背景。
以下為真正徐霞客所作游記:《游黃山日記》 徐霞客
初四日 十五里,至湯口。五里,至湯寺,浴於湯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黃泥岡。向時雲里諸峰,漸漸透出,亦漸漸落吾杖底。轉入石門,越天都之脅而下,則天都、蓮花二頂,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幾達天都側。復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陰森,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綉。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游快且愧矣!
五嶽介紹尤其是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是贊美黃山的美麗的。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是我國的五座名山。五嶽歸來不看山,意思是五嶽是我國山裡最美的。從五嶽回來後,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黃山歸來不看岳,意思是黃山比五嶽更美麗,從黃山回來,五嶽也不要看了……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黃山不僅是一座美麗的自然之山,還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自古以來,人們游覽黃山,建設黃山,歌頌黃山,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
黃山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之稱,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 。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雲為衣,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登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可盡收諸海於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境地。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參考鏈接:網路:五嶽 網路:徐霞客網路: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