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直發劉海 » 南和劉海川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南和劉海川

發布時間: 2021-03-25 12:57:26

1、河北省有哪些 故事

河北省古今名人:

1、堯,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後人稱其為唐堯。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國時代名醫。
5、公孫龍,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7、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
8、藺相如,戰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8、廉頗,戰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
9、樂毅,趙國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0、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毛遂,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於民。
12、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3、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
14、趙佗,嬴姓,趙氏,名佗,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秦朝著名宗室將領,華夏族(漢族先民),南越國創建者。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公元前207年[1]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帝」。
15、毛亨,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者。
16、毛萇,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7、韓嬰,西漢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註:詩經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後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18、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棗強縣廣川鎮)人。功罪千秋評說。
19、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0、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後,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1、竇太後,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漢文帝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自她之後,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22、王政君,漢元帝劉?#93;的皇後,正定人,一生經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
23、甄宓,河北省無極縣人,廟號文昭甄皇後。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後人稱其為洛神。
24、張角,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漢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
25、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趙雲,河北正定人,三國名將。
27、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8、祖逖,范陽遒(今河北省淶水縣)人,西晉名臣,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由他而來。
29、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30、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31、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2、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33、李春,河北邢台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趙州橋的設計者。
34、竇建德,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6、李淵,唐朝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郡隆慶(河北隆堯)人。
37、魏徵,唐初名相,巨鹿人,中華鐵膽直臣。
38、盧照鄰,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9、高適,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唐著名邊塞詩人。
40、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41、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42、柴榮,河北邢台人,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
43、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於洛陽,常年居住在開封,死後葬於鄭州鞏義的宋陵。
38、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
44、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家。精於建築工程技術。
45、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殺人逃入陽谷縣。
46、郭守敬,河北邢台人,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
47、關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48、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9、蘇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50、梁夢龍(?—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51、樊騰鳳,河北邢台人,明末清初音韻學家,著有《五方母音》。
52、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53、曹雪芹,祖籍河北,偉大的文學家。
54、張之洞,河北滄州南皮人,洋務運動重臣。
55、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56、霍元甲,河北東光縣人,著名武術家,燕趙俠士,民族英雄。
57、趙三多,河北威縣人,義和團領袖,首先在山東率領義和團起義。
58、大刀王五,王正誼,回族,河北保定人,燕趙豪傑,京城俠士,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復仇,參加義和團運動,被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
59、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俠義大盜,名震中華。
60、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
61、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62.董振堂,邢台新河人, 紅軍名將,原紅五軍軍長,為河北省參加革命以來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官
63、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64、張勛,大軍閥,鞭子軍首領,長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65、馬鳳圖,河北滄州人,回族,據八極、劈掛等加以總結與改進而成通臂劈掛拳。
66、裴文中,河北省豐南縣人。史前考古學、古生物學家,北京人發現者。
67、王士珍,河北正定人,北洋三傑之龍,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68、馮國璋,北洋三傑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69、馮玉祥,祖籍安徽,生長於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70、佟麟閣,中國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71、張愛玲,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72、楊露禪,永年人,楊氏太極宗師。
73、馮至,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74、孫犁,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
75、郭小川, 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76、董存瑞,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6、馬本齋,河北滄州人,回族,中華抗日英雄。
77、戎冠秀,河北平山人,中共黨員,抗日英模,榮獲「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等。
78、狼牙山五壯士,河北張家口蔚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9、小兵張嘎,河北保定安新縣人,少年抗日英雄。
80、王二小,河北保定淶源縣上庄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81、於敏,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82、蓋叫天,京劇武生,號燕南,葬於杭州西湖。
83、鄧麗君,河北大名人,生於台灣,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後。
84、王蒙,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家。
85、鐵凝,著名作家,現任中國作協主席。
86、裴艷玲,原名裴信。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兼演京劇,工武生,祖籍河北肅寧。
87、崔永元,籍貫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出生於天津,央視著名主持。
88、楊公驥,教授,是我國著名社會科學家、著名學史研究專家,河北正定人。
89、葛優,籍貫河北饒陽縣,出生於北京,著名演員。
90、姜文,著名演員、導演。
91、高圓圓,祖籍河北唐山豐潤,著名影星,《南京,南京》女主角
92、張鐵林,著名影星,祖籍唐山人畢業於英國。
93、張梓琳,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第57屆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總決賽冠軍,中國首位國際選美大賽總冠軍
94、米露,籍貫河北滄州,第八屆cctv模特大賽總冠軍
95、錢紅,河北保定人,女子游泳運動員,奧運冠軍,獲51個世界冠軍,「蝶泳皇後」。
96、郭晶晶,河北保定人,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
97、范瑋琪,台灣歌手,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祖籍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
98、周穎超,祖籍河北唐山,生於河北唐山,內地當紅網路明星。
99、王寶強,1984年出生,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人著名演員,代表作《天下無賊》《士兵突擊》
100、李想,河北石家莊人,80代表人,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101、韓喬生,河北邯鄲人,中央電視台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
102、龐偉,河北保定人,射擊運動員,奧運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二金獲得者。
103、竇文濤,籍貫山東,出生於石家莊,鳳凰衛視主持人。
104、吳德,唐山市豐潤區人。曾擔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北京衛戍區第一政委等黨和國家的重要職務。
105、郭威,邢台人,後周的建立者,為後周太祖
106、孟知祥,邢台人,五代後蜀國的建立者
107、李世民,李淵第二子,唐太宗,祖籍邢台隆堯,耗時17年在隆堯修建了唐祖陵,規定邢州刺史春秋兩祭。
108、尚小雲,邢台南宮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109、趙忠祥,邢台寧晉人,央視著名播音員和主持人
110、陳強,邢台寧晉人,著名電影藝術家和喜劇演員
111、劉秉忠,邢台人,元朝的開國元勛和丞相,元朝國號的擬定者,北京城的修建者,是著名的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陰陽風水學家和建築專家。
112、宋璟,邢台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大唐開元盛世的奠基者
113. 董海川 生於清代清嘉慶三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塢村人。一般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董海川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114. 高歡 (496-547年).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縣南).著名軍事家.對建立東魏起決定性作用和實際統治者.其子高洋建立北齊後,追其為神武帝.
115. 蘇味道. (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屬河北欒城)人。先後三度為相達七年之久,深得武則天賞識。蘇味道死後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後。
116. 吳樾,籍貫河北張家口,著名動作演員,曾獲中國武術最高級別「武英級」。
117.哈攀龍,回族,清朝名將。

2、做客甘肅衛視《聚健康》的李忠教授,誰知道怎麼掛他的號? 急!急!!

壯族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一、二年重,小的僅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藏歷新年

據藏族學者說,在古老的年代,西藏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快樂的新年來了。」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著馬,沿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騎馬射箭,圍著篝火跳舞狂歡,既娛樂自己,又娛樂本地的保護神。相傳,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過年的遺留。
還有在藏歷十月初一過年的,「麥收為歲首」。拉薩東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環繞的工布(林芝)地區,到現在還是藏歷十月初一過年,稱為「工布洛薩」。藏史記載,工布地區歷史非常久遠,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這里非常盛行。藏歷十月過新年,源起於那些古老的時代。
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歷正月過年了。但農民們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過年,稱「索朗洛薩」(農民新年)。因為到藏歷正月,春氣萌動,備耕繁忙,農民已沒有心思過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這些當然出自藏胞愛美的天性。但也有說法,神王辛者曲傑,要從銅鏡里觀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興,再給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爛爛,他心煩,降下災害和瘟疫。因此,過年穿新衣,有取悅於神王的意思。
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走出喧嘩熱鬧的街市,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葯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歷正月初五,拉薩郊區的農人要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額頭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彩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系著五彩繽紛的綢帶,用「花枝招展」來形容,是毫不過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歷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准備工作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夜守歲至天明。雄雞報曉,姑娘們爭先恐後到河邊擔水,誰先擔回第一擔水,就說明她最勤勞、最幸福。

朝鮮族

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達斡爾族

達斡爾語稱春節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灑掃庭院,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後,輕煙繚繞,到處籠罩著節日的氣氛。老人們將大塊的肉、饃、餃子等食物拋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穀豐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並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人們在房屋西側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緬懷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餃子,餃子里包有白線,意寓長命百歲。春節期間有曲棍球比賽、化裝舞會、聽書唱歌等游戲。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里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並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餚,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畲族

畲族過春節要舂糍粑,取其諧音,祝願在新的一年裡有好糍(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

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舞」。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里的長者拜年。拜年時,雙方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徵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 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 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3、河北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1、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難怪司馬遷稱贊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影響。因此,醫學界歷來把扁鵲尊為我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稱他是「總結經驗的第一人」。

2、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趙雲被追謚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趙雲曾兩次救出了幼年時期的劉禪。長坂坡之戰,劉備在逃亡過程中,丟下了妻子和兒女,兩個女兒都被曹操帳下虎豹騎統領曹純擄走,劉禪及甘夫人賴於趙雲的保護才倖免於難。後來孫東吳孫權趁劉備入川時派遣船隊迎接孫夫人回吳,孫夫人趁機帶走了劉禪。

當時劉備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駐守荊州的治所公安,劉備的家眷及孫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為孫夫人驕橫跋扈,劉備又特命趙雲掌管內事,獲知孫夫人攜帶劉禪逃走後,趙雲及時追趕,與張飛一同在江面上將劉禪截回。

兩次差點落入敵手的劉禪成為了後來蜀漢的皇帝。蜀漢後期,劉禪下令追謚趙雲時說趙雲當初跟隨劉備的時候不但功績顯著,更是在艱難險阻之中救了自己,姜維等認為趙雲當時救主行為的情義是可以貫穿金石的。

3、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圓周率的應用很廣泛,尤其是在天文、歷法方面,凡牽涉到圓的一切問題,都要使用圓周率來推算。如何正確地推求圓周率的數值,是世界數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國古代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十分重視,研究也很早。

在《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就提出徑一周三的古率,定圓周率為三,即圓周長是直徑長的三倍。此後,經過歷代數學家的相繼探索,推算出的圓周率數值日益精確。

4、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大將軍武安君李牧」。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廉頗、趙奢、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牧。

5、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 葬禮從簡。  同年入凌煙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6、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型大小不詳,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郭威家長大,謹慎篤厚,成為郭威養子。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沉重寡言。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登基為帝。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經濟開始復甦。

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顯德六年,商議攻取幽州時候病倒。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於慶陵。

4、南和縣的地理環境

<

5、有哪些明星是河北人~

古今名人1、堯,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後人稱其為唐堯,帝堯曾在今邢台大麓禪讓位於舜。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國時代名醫。 5、公孫龍,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7、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 8、藺相如,戰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8、廉頗,戰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 9、樂毅,趙國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0、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毛遂,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於民。 12、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3、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 14、趙佗,嬴姓,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河北省正定縣以南)。南越國創建者。 15、毛亨,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者。 16、毛萇,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7、韓嬰,西漢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註:詩經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後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18、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功罪千秋評說。 19、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0、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後,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1、竇太後,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漢文帝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自她之後,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22、王政君,漢元帝劉劉奭的皇後,正定人,一生經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 23、甄宓,河北省無極縣人,廟號文昭甄皇後。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後人稱其為洛神。 24、張角,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漢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 25、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趙雲,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以南)人,三國名將。 27、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8、祖逖,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人,西晉名臣,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由他而來。 29、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30、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31、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2、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今邢台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33、李春,河北邢台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趙州橋的設計者。 34、竇建德,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6、李淵,唐朝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郡隆慶(今邢台隆堯)人。 37、魏徵,唐初名相,邢台巨鹿人,中華鐵膽直臣。 38、盧照鄰,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9、高適,字達夫,唐代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唐著名邊塞詩人。 40、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41、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42、柴榮,邢台人,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 43、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於洛陽,常年居住在開封,死後葬於鄭州鞏義的宋陵。 38、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 44、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家。精於建築工程技術。 45、武松,邢台清河人,因殺人逃入陽谷縣。 46、郭守敬,邢台人,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 47、關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48、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9、蘇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50、梁夢龍(?—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51、樊騰鳳,河北邢台人,明末清初音韻學家,著有《五方母音》。 52、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53、曹雪芹,祖籍河北,偉大的文學家。 54、張之洞,河北滄州南皮人,洋務運動重臣。 55、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56、霍元甲,河北東光縣人,著名武術家,燕趙俠士,民族英雄。 57、趙三多,邢台威縣人,義和團領袖,首先在山東率領義和團起義。 58、大刀王五,王正誼,回族,河北滄州人,燕趙豪傑,京城俠士,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復仇,參加義和團運動,被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 59、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俠義大盜,名震中華。 60、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 61、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62、董振堂,邢台新河人, 紅軍名將,原紅五軍軍長,為河北省參加革命以來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官 63、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64、張勛,大軍閥,辮子軍首領,長江巡察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65、馬鳳圖,河北滄州人,回族,據八極、劈掛等加以總結與改進而成通臂劈掛拳。 66、裴文中,河北省豐南縣人。史前考古學、古生物學家,北京人發現者。 67、王士珍,河北正定人,北洋三傑之龍,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68、馮國璋,北洋三傑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69、馮玉祥,祖籍安徽,生長於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70、佟麟閣,中國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71、張愛玲,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72、楊露禪,永年人,楊氏太極宗師。 73、馮至,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74、孫犁,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 75、郭小川, 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76、董存瑞,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6、馬本齋,河北滄州人,回族,中華抗日英雄。 77、戎冠秀,河北平山人,中共黨員,抗日英模,榮獲「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等。 78、狼牙山五壯士,河北張家口蔚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9、小兵張嘎,河北保定安新縣人,少年抗日英雄。 80、王二小,河北保定淶源縣上庄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81、於敏,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82、蓋叫天,京劇武生,號燕南,葬於杭州西湖。 83、鄧麗君,河北大名人,生於台灣,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後。 84、劉文正,河北任丘人,生於台灣,曾經台灣最紅的男歌手。當時有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之說。三度榮獲台灣金鍾獎最佳男歌星,如今雖然劉文正早已退出歌壇,但是他的名字將永載音樂史冊。 85、王蒙,河北滄州人,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家。 86、鐵凝,著名作家,現任中國作協主席。 87、裴艷玲,原名裴信。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兼演京劇,工武生,祖籍河北肅寧。 88、崔永元,籍貫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出生於天津,央視著名主持。 89、楊公驥,教授,是我國著名社會科學家、著名學史研究專家,河北正定人。 90、葛優,籍貫: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著名影視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副會長。 91、高圓圓,祖籍河北唐山豐潤,著名影星,《南京,南京》女主角 92、張鐵林,著名影星,祖籍唐山人畢業於英國。 93、吳德,唐山市豐潤區人。曾擔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等黨和國家的重要職務。 94、米露,籍貫河北滄州,第八屆cctv模特大賽總冠軍 95、錢紅,河北保定人,女子游泳運動員,奧運冠軍,獲51個世界冠軍,「蝶泳皇後」。 96、郭晶晶,河北保定人,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 97、范瑋琪,台灣歌手,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祖籍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 98、周穎超,祖籍河北唐山,生於河北唐山,內地當紅網路明星。 99、王寶強,1984年出生,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人著名演員,代表作《天下無賊》《士兵突擊》 100、苗澄,邢台任縣人,清代直隸首任總督 102、龐偉,河北保定人,射擊運動員,奧運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二金獲得者。 103、竇文濤,籍貫山東,出生於石家莊,鳳凰衛視主持人。 104、僧一行,邢台人,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 105、郭威,邢台人,後周的建立者,為後周太祖 106、孟知祥,邢台人,五代後蜀國的建立者 107、李世民,李淵第二子,唐太宗,祖籍邢台隆堯,耗時17年在隆堯修建了唐祖陵,規定邢州刺史春秋兩祭。 108、尚小雲,邢台南宮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109、趙忠祥,邢台寧晉人,央視著名播音員和主持人 110、陳強,邢台寧晉人,著名電影藝術家和喜劇演員 111、劉秉忠,邢台人,元朝的開國元勛和丞相,元朝國號的擬定者,北京城的修建者,是著名的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陰陽風水學家和建築專家。 112、宋璟,邢台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大唐開元盛世的奠基者 113、董海川 生於清代清嘉慶三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塢村人。一般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董海川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114、高歡 (496-547年).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縣).著名軍事家.對建立東魏起決定性作用和實際統治者.其子高洋建立北齊後,追其為神武帝. 115、蘇味道. (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屬河北欒城)人。先後三度為相達七年之久,深得武則天賞識。蘇味道死後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後。 116、吳樾,籍貫河北張家口,著名動作演員,曾獲中國武術最高級別「武英級」。 117、哈攀龍,回族,清朝名將。 118、韓喬生,河北邯鄲人,中央電視台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 119、張師曾,原名:師曾,河北廊坊人,書畫大師,重量級人物大家。 120、句號,原名句兆傑,出生於遼寧丹東。祖籍: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相聲演員,國家二級演員。 121、李彬,籍貫:河北衡水市安平縣,國內綜藝節目王牌主持人。 122、王任重(1917-1992)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毛主席曾給予光榮稱號:華北第一才子。直隸(今河北)景縣王瞳人。 123、於文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河北唐山人。 124、 荀慧生 (1900~1968)四大名旦之一,偉大的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家,荀派藝術的創始人。河北滄州人。 125、杜志國:內地著名影視演員杜志國,從藝至今已經30多年,深受廣大內地觀眾喜愛。河北保定人,籍貫邢台。 126、杜淳:國內一線當紅小生。河北保定人,籍貫邢台。 127. 商震:字啟予(亦作起予),河北保定人,生於1888年。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文武雙全,歷任河北省主席、山西省主席,河南省主席。抗戰時期的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第六戰區司令長官,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戰後中國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國民政府參軍長、中國駐日代表團團長。 128、王實甫:名德信,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人,約出生於1255~1260年間。共著雜劇十四種,流傳至今的僅有《西廂記》、《麗堂春》、《破窯記》三種,另有《芙蓉亭》、《販茶船》各一折曲文。 129、高漸離: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高里村人.性剛毅,善擊築,與荊軻為信義之交。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高漸離隨太子及眾賓客送至易水,高漸離擊築,荊軻和律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人兮不復還,……"歌築之聲悲壯慷慨,眾人怒發沖冠,荊軻登車而去.荊軻行刺秦王未遂被殺。 130、姜文:原名姜小軍,河北唐山人。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童年便是在唐山度過。父親是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軍人,母親則是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從姥爺家回到父母身邊後,又輾轉到過貴州、湖南。1973年,也就是姜文10歲時,全家才遷到北京定居。 131、趙婕妤:即鉤弋夫人趙氏,齊國河間人,今和河北滄州市肅寧縣人。因她總是握拳,被稱為「拳夫人」。漢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一日召見她,她才將手展開。傳說因為手開後掌中握有一玉鉤,因此被封為鉤弋夫人,後被封為婕妤,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 132、劉建宏:河北石家莊人,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著名節目主持人。 133、馮鞏:祖籍:河北河間市。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兼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文藝一級,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全國青聯常委。 134、吳瓊:河北保定人。英皇星藝(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約藝人 135、方瓊:河北石家莊人。中國中央電視台優秀主持人,河北主持人 136、王莎莎:1992年出生於河北邯鄲。畢業於河北雲飛武術學院,因出演一部古裝情景喜劇《武林外傳》中的莫小貝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重量級「童星」。代表作:《小兵張嘎》、《武林外傳》、《健康快車》、《都市六人行》、《射鵰英雄傳》(08版)、《薔薇之戀內地版》、《新包青天之七俠五義》(2009-2010金超群版)、《包青天之碧血丹心》等。 137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縣東)。西漢權臣。王政君之侄。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在位。 138 池峰城(1904—1955)又名風臣(鳳臣),別字鎮峨,河北景縣人。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畢業。西北軍學兵團肄業,陸軍大甲級將官班第一期、廬山中央軍官訓練團將官班畢業。 139 孫連仲(1893年2月3日-1990年8月14日),字仿魯,漢族,中國河北雄縣人。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著名抗日戰爭將領。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因堅守台兒庄而聞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