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直發劉海 » 劉海砍樵鑒賞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劉海砍樵鑒賞

發布時間: 2021-03-25 08:27:01

1、如果到承德旅遊,怎麼安排比較合適?(包括時間和費用)急!謝謝!

路線第1天 避暑山莊
第2天 磬棰峰→蛤蟆石→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

第1天游覽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
游畢後到承德最繁華的素有「乾隆一條街」之稱的南拔子大街參觀購物。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曾用名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第2天凌晨登上形狀奇特的棒槌山觀日出(門票及往返纜車共46元),游覽磬棰峰、哈蟆石,下山後依次游覽外八廟中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普陀宗乘之廟、有"小扎什倫布寺"之稱的須彌福壽之廟和普寧寺(三個寺廟門票均為20元)。

磬錘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磬錘峰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的高山崗上,上粗下細,形似棒槌,故俗名「棒槌山」。該山上部直徑15.04米,下部直徑10.7米,高38.29米,連同棒槌底下突起的基座通高60米。山的中部有一棵桑樹,名蒙桑(也稱崖桑),結桑葚。峰北部300米處有一寺廟,廟內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從北至南依次是:彌勒佛、七世達賴(格桑嘉錯)、宗喀巴、五世班禪、不動金剛、米拉日巴、吉祥天母。到棒槌山游覽,可在山下乘索道直達,也可經由普樂寺步行登山。 普陀宗乘之廟 殿宇依山就勢,布局自然,富於變化,基本是藏傳佛教的建築風格。主體建築位於山巔,60餘座(現存40餘座)平頂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隨山勢呈縱深式自由布局,無明顯軸線。全廟布局、氣勢仿拉薩布達拉宮,俗稱「布達拉宮」。乾隆皇帝在這里接見了萬里東歸的土爾扈首領渥巴錫一行,並舉行了隆重的講經、說法、祝壽等活動。 普寧寺
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雲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經過整體維修後,更具宗教藝術的魅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堪稱世界之最。普寧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公布的4A級景區,現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須彌福壽之廟
整個廟宇佔地面積379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門、碑亭、琉璃牌朽、大紅台、金賀堂、萬德宗源殿、琉璃萬壽塔等主要建築,沿一條較明顯的中軸線採取左右基本對稱的排列布局。從總體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廟,但從某些建築個體和細部裝飾,又是漢族風格,形式獨特。

現在還有一個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晚上可以看看不錯的!
鼎盛王朝》文化產業園介紹
承德《鼎盛王朝》文化產業園作為河北省「十二五」文化振興規劃的30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承德市委市政府對本項目提出了「打造二十一世紀避暑山莊」的要求,這也是承德作為北京後花園,提升區位價值,弘揚地域文化品質的功能定位。 承德《鼎盛王朝》文化產業園以推動文化產業為本,以不同門類、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互動交流為載體,將演藝、影視、鑒賞、娛樂、養生、餐飲、購物、商住、展示、交流十大功能融合為一,力求將產業園打造為既適合異地遊客旅遊觀光,又適合本地遊客日常娛樂以及休閑度假和商務接待的多功能獨立園區,使之不僅成為承德重要的文化產業交流場所和行游中心,同時成為北京乃至環渤海經濟圈具有地標性特點的獨立主題性園區。 整體項目佔地面積3000畝,總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 項目將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劃分為三期,整體運營將採用分區域開發,分區域經營,堅壁合圍的方式推進,力爭在三到五年內全部完工。核心項目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2011年6月份正式公演。
編輯本段《鼎盛王朝》文化產業園項目規劃
第一期項目:
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 鼎盛樂園主場館 鼎盛大劇場 鼎盛影視娛樂城 鼎盛馬文化主題樂園
第二期項目:
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鼎盛文化交流中心(四星級酒店) 鼎盛健身中心(室內運動場) 鼎盛冰雪大世界(室內滑冰滑雪)
第三期項目:
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 鼎盛紅酒俱樂部 鼎盛會員公寓(高端會所別墅區) 鼎盛影視藝術學院 書畫院
核心項目:
全球首部大型皇家文化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
演出簡介
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是全球首部皇家文化主題,演繹康熙大帝傳奇經歷的大型戶外實景演出。整場演出以承德獨特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為創作基礎,汲取康乾盛世時期的歷史脈絡與皇家文化元素,讓觀眾在高科技聲光電舞台效果的感染下、在激動不已的情感中穿越百年歷史時空,真實體驗康熙大帝從修建避暑山莊到確立華夏版圖的宏大歷史故事,感受康熙大帝胸懷天下、群雄逐鹿、憧憬江南、興致勃發的人文情懷,領略康熙大帝在避暑山莊山水宜人的意境中所生發的人生之夢、帝國之夢、昌盛之夢、圖強之夢。 全劇由《序幕》、《天下》、《天性》、《天問》、《天籟》、《尾聲》六部分組成,以氣勢恢弘的大手筆、規模震撼的大製作、波瀾壯闊的大視野,全面展示清王朝最鼎盛時期的歷史風貌及人文情懷,以最精彩的形式表現康熙大帝輝煌的一生,突出強調其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所具有的豐功偉績。
主創團隊
梅帥元¬——實景演出總導演
梅帥元,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曾先後製作過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禪宗·少林》、《大宋·東京夢華》、《井岡山》、《成吉思汗》、《新劉海砍樵》、《中華泰山·封禪大典》、《道解都江堰》等。梅帥元先生還將在台灣日月潭、馬來西亞馬六甲、越南下龍灣、柬埔寨吳哥以及迪拜等地推出大型實景演出,他是第一個將實景演出推向國際的藝術家。
於丹——實景演出藝術顧問
於丹,現為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影視傳媒系系主任,影視學博士,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於丹女士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演講的《論語心得》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
紀連海——實景演出史學顧問
紀連海先生是北京師大附中高級歷史教師、清史專家,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中講解了六位清朝名臣,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廣泛好評。
實景演出劇場
元寶山,承德十大名山之一,屬燕山山脈,與雙塔山為鄰,有一橫卧山巔的元寶形巨石,故名「元寶山」。「元寶」石長100餘米,兩頭翹起,北有洞,深8米,寬6米,高1.6米,終年不見陽光,陰歷五月洞內仍有冰雪。元寶山自然風光極其秀美,山上植被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山中層巒疊嶂,溪水潺潺,樹木蔥郁,奇岩異石,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優雅的人文環境,構成了一幅幅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秀美畫卷,形成了不同於其它風光景區的超然迷人的獨特魅力。 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以整個元寶山為背景,背依元寶山獨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觀及周圍的山脈走勢,以元寶山最具特點的9000平方米山地區域為演出劇場。在這里,元寶山壯美瑰麗的奇峰顯壑、空中的霧嵐飛煙、山上的林木花草以及壯觀的山石崖壁,都成為實景演出劇場的構成元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極致升華,真山真水,實景演繹一段不朽的帝王傳奇,成就一個蔚為壯觀的實景山水劇場。
實景演出特色
最奢華燈光特效
夜間大型實景演出,支持這個超級大舞台最直觀的就是燈光。《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演出現場,安裝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3000個特效燈光設備布滿了整個山體,為觀眾創造出一種美輪美奐、瞬息萬變、光影淋漓的視覺藝術效果。尤其是第三幕《天問》中,為了將康熙大帝尊重自然、崇尚知識的境界更加具象地展示在觀眾面前,演出現場在燈光特效的作用下如同渺遠的宇宙太空,銅制的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化限儀、地平經緯儀等天文儀器在特效月光的照射下閃著幽幽的光亮……空中,九大行星冉冉上升轉動……觀眾宛若身臨浩遠深沉的天幕,一代千古帝王深遠博大的精神世界展現開來,讓人極為震撼和感動。整場演出猶如一場真正奢華的燈會,壯美的元寶山也頭一回在華燈之下顯出優美、神秘、夢幻般的藝術魅力。
最奢華舞美設計
在元寶山9000平方米的山地實景劇場里,搭建了2000平方米的實景藝術舞台,安裝了世界上體量最大的舞台機械設備和升降轉台及上百個超大型燈光景片,中心舞台兩側各放置了一塊長50米、高5.7米,可移動的巨型LED顯示屏,這是目前中國實景演出里最大的可移動的LED顯示屏。整個舞台在現代高科技聲、光、電、效系統的渲染下,顯示出一種奢華夢幻、絢麗多姿、空前壯觀的恢弘大氣,形成巨大視覺沖擊,達到震撼性的舞美效果。放眼望去,元寶山空闊、獨特的山地區域演化為碩大無比的舞台,給人以寬廣超然的視覺感受。月夜、星空、山水、草木也隨時會加入演出,成為舞美特效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完美交融,天人合一。
最奢華演出陣容
整場演出陣容強大,由200匹進口戰馬、1000多名演員共同出演。這些演員,由來自北京、河北、山東、廣西、四川、珠海等藝術院校及藝術團體的專業演員,和來自承德當地的市民、學生等臨時演員組成。相比於國內其他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在演出陣容上最令人震撼的是200匹進口戰馬的參演,這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這200匹進口駿馬,膘肥體壯,善於奔跑。演出時,身懷絕技的專業騎手駕馭著200匹進口戰馬從右側山上馬道呼嘯而來,進入舞台,將康熙大帝胸懷天下神鹿指引修建避暑山莊到金戈鐵馬、群雄逐鹿、馳騁疆場確立華夏版圖的恢宏歷史場面演繹到極致。戰馬奔騰,號角長鳴,英雄的傳奇盛大開幕!

2、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台的 教案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全國許多地方都擁有自己的劇種,可謂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京劇的雍榮華美,崑曲的典雅精緻,梆子戲的高亢悲涼,越劇的輕柔婉轉,可以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這次活動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開場白)
活動目標:
二、1、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傳統藝術,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
情,提高藝術修養。
2、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知識,鑒賞中國優秀戲曲。
3、引導學生對舞台藝術產生興趣,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 4、以了解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三、活動准備:
1、制定活動計劃; 2、師生收集相關資料; 3、教師製作教學課件; 4、指導排演戲曲唱段。 四、活動安排:設計四課時,(一)指導搜集材料;(二)戲曲知識漫談(三)
戲曲知識競賽;(四)戲曲演唱比賽。
第一課時 指導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動安排:讓學生明確整個活動的目的、要求。
二、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網路、社會調查等手段搜集有關中國戲曲 的相關材料。
三、學生分組,選定負責人,制定活動計劃,安排課外活動時間。 四、教師要參與指導好活動計劃的制訂,協調人員安排、落實責任, 指導搜集材料的具體方法。
第二課時 戲曲知識漫談
本課時擬採用師生以佳賓訪談的形式進行。 一、介紹下列戲曲知識: 1、戲曲的起源和形成;
2、幾種較常見的戲曲種類(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等); 3、京劇(行當、臉譜、唱腔); 4、戲曲名劇、名家等。 二、戲曲名段賞析 1、京劇《玉堂春》(蘇三起解);《鍘美案》(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2、越劇《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3、黃梅戲《女駙馬》(誰料皇榜中狀元); 4、豫劇《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等。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 教育論文 日常工作

第三課時 戲曲知識競賽
在前兩課時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競賽。
競賽分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類,基礎分100分,每答對一題加10分。根據答題成績記活動得分。
附:競賽題目 一、小組必答題
第一組:1、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 (中國戲曲)
2、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劇種是—— 昆劇(崑曲)
3、我國戲曲的角色分為哪四大行當?—— (生、旦、凈、丑) 4、發源於湖北,發展壯大於安徽慶安一帶的戲曲劇種是——
(黃梅戲)
5、京劇「四大名旦」是指—— (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 第二組:1、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中國劇種是—— (京劇)
2、中國戲曲發展中「南戲」的形成是戲曲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請問「南戲」產生於哪個年代?—— (宋代)
3、中國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4、據統計,中國現有戲曲劇種大約是多少?—— (360多種) 5、「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臉上畫」唱的是戲曲表演中的一個什麼特點? (臉譜)
第三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
功。後來他們兼收其他地方戲的精華,誕生了被稱為「國粹」的劇種是—— (京劇)
2、戲曲表演藝術有哪些技術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劇有哪兩種主要唱腔? (西皮、二黃)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說的是戲曲表演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在台上表現大場景的演出特點,這些演員被稱為—— (龍套)
5、到了十三世紀的金代,表明說唱藝術在文學上和音樂上都發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諸宮調《西廂記》)
第四組:1、中國戲曲起源於哪幾種藝術形式?
(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
2、中國戲曲主要採用哪些藝術手段表現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於浙江嵊州一帶的劇種是—— (越劇)
4、戲劇臉譜中的紅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義) 5、古代的滑稽戲是從「優」發展而來的,在古代「優」是指——
(古代帝王貴族的弄臣,專以諷刺調笑為職務)

選答題:
1、說唱對戲曲發展的影響主要有哪兩個方面?
(說唱文學對劇本創作的影響,說唱音樂對戲曲唱腔的影響) 2、「參軍」是曹操創建的一種官職的名稱。魏晉南北朝多設置「參軍」一職,是一種相當縣一級的重要幕僚。著名詩人陶淵明和鮑照都做過「參軍」。參軍戲是唐代一種重要的戲劇形式。它是繼承古代的「優」的滑稽戲謔、巧言善辯的傳統發展而來的。表演發展到由兩個角色,一個叫「參軍」,一個叫「蒼鶻」,請問:表演中被戲弄的角色是—— (參軍)
3、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發展的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的優秀劇目(今存一百多種)和優秀劇作家,你能說出作家中最傑出的是誰嗎?
(關漢卿,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一生寫有60多個劇本,現存18種,有很高的國際影響。)
4、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稱贊「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的中國古代戲曲作品是?
A《西廂記》 B《竇娥怨》 C《漢宮秋》 B
5、唐玄宗時大力鼓勵戲劇,在宮中設立了「優伶」習藝班,自己有時也參與演出,舊時代的戲曲界把他視為戲劇的祖師爺,至今中國和日本都把戲劇界稱為「梨園」。請問:把戲劇界稱為「梨園」是因為——
A習藝班當時設置在梨園殿;B習藝班周圍種植著許多梨樹;C唐玄宗給習藝班定的名稱。
6、大文學家歐陽修在編撰《新五代史》時,專為「伶官」立傳,並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寫下這樣一段著名的話:「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請問「伶官」是指—— A 聰明伶俐的官員;B 宮中的戲劇演員 7、中國戲曲表演人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把角色歸為若干行當。「旦」角是女性角色,請說出 「旦」角可分為哪幾類?(三種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閨門旦、彩旦等。 8、「生」和「凈」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請問在包公戲中,包公這個角色屬於「生」角還是「凈」角? (凈角)
9、臉譜是我國戲曲一項富有特色的誇張性的化妝藝術,它設色鮮明,勾繪精巧,富有圖案美,是把繪畫和表演統一在演員一張臉上的獨特藝術。不同顏色的面部化妝,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請問含有貶義,代表凶詐的是—— A 黃臉和白臉 B 藍臉和綠臉 C 金臉和銀臉
10、下列對京劇唱腔的描述正確的是—— B A 西皮是一種較舒緩、深沉的曲調; B 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 C 西皮唱腔適合表現憂郁、哀傷的情緒。 11、《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寫賈寶玉向林黛玉稱贊「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

連飯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戲曲作品是—— (C) A 《竇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廂記》 12、元雜劇一般分為四個大段落,稱為四折。「折」基本上相當於現代話劇的「場」或「幕」。描寫發生在西湖邊上,充滿浪漫色彩的傳奇故事的戲曲劇目《白蛇傳》,也是由四折戲構成。請問下面哪一折戲不屬於《白蛇傳》? A 《游湖借傘》 B 《盜仙草》C 《斷橋》D 《劈山救母》 (D) 13、連線題:將下列劇種和著名演員用直線連接起來 越劇 嚴鳳英 京劇 袁雪芬 豫劇 梅蘭芳 黃梅戲 常香玉
14、連線題:將下列京劇流派與表演風格用直線連接起來
梅派 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嬌婉的風格 程派 以氣與力取勝,有陽剛之美,具有剛健婀娜的風格 荀派 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有正義感的古代婦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的中下層女性形象 15、京劇曲目有幾出戲連演的,如「失」「空」「斬」,就是表現的三國故事。你能說出它們是指哪三個劇目嗎?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 16、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表現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剿匪的故事。揚子榮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戶曉,請問這部戲改編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長篇小說?
《林海雪原》
17、臉譜辨識題。說出畫面上四個臉譜是哪四個戲曲人物。 18、視聽題:看一段表演,說出是哪種戲曲劇種和曲目名稱。 19、視聽題:看一段表演,說出是哪種戲曲劇種、劇中人物名稱。 20、視聽題:看一段表演,說出是哪種戲曲劇種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課時 戲曲演唱比賽
學生自備伴奏帶(光碟),有條件的可自己准備服裝、道具。在班內演唱自己喜愛的戲曲唱段。最後評出最佳演員,表揚加活動分。

3、琅琊榜插曲紅顏舊是誰唱的歌詞是什麼

《紅顏舊》是劉濤所演唱的一首歌曲。

《紅顏舊》-劉濤

填    詞:袁亮

譜    曲:趙佳霖

西風夜渡寒山雨家國依稀殘夢里

思君不見倍思君別離難忍忍別離

狼煙烽火何時休成王敗寇盡東流

蠟炬已殘淚難干江山未老紅顏舊

忍別離不忍卻又別離托鴻雁南去

不知此心何寄紅顏舊任憑斗轉星移

唯不變此情悠悠狼煙烽火何時休

成王敗寇盡東流蠟炬已殘淚難干

江山未老紅顏舊忍別離不忍卻又別離

托鴻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紅顏舊

任憑斗轉星移唯不變此情悠悠

忍別離不忍卻又別離托鴻雁南去

不知此心何寄紅顏舊任憑斗轉星移

唯不變此情悠悠唯不變此情悠悠

唯不變此情悠悠

(3)劉海砍樵鑒賞擴展資料

《紅顏舊》是由趙佳霖作曲、袁亮作詞、劉濤演唱的歌曲,也是電視劇《琅琊榜》主題曲。於2015年10月26日在《琅琊榜 電視劇原聲帶》專輯中發行。

歌曲MV中,畫面之間不同色彩的調度渲染出主人公彼時此刻的不同心境和情形,略顯斑駁的畫面質感與《紅顏舊》之曲的主題相呼應。同時,MV中所呈現的琅琊閣、赤焰戰場等場景以及蒞陽長公主大殿呈冤、梅長蘇跪拜林氏祠堂等等片段畫面的閃現也使觀眾對該劇更加充滿期待。

《紅顏舊》這首歌極具東方韻味,婉轉回環的曲調,猶如濃墨淡彩中的一抹亮綠,曲調輕柔,聲音卻在抑揚頓挫間勾勒出一抹包涵東方意境的水墨丹青。

4、「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漫天」是什麼歌?

來自蘇紅演唱歌曲《三月三》。

《三月三》

填詞: 王曉嶺 

譜曲: 谷建芬 

又是一專年三月三,風屬箏飛滿天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記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難合眼

望著牆角糊好的風箏,不覺亮了天

叫醒村裡的小夥伴,一同到村邊

懷抱畫著小鳥的風箏,人人笑開眼

抓把泥土試試風,放開長長的線

風箏帶著天真的笑聲,和白雲去做伴

記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難合眼

望著牆角糊好的風箏,不覺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風暖,常念三月三

還有畫著小鳥的風箏,和那小夥伴

風箏懂得我的心,朝我把頭點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永把我陪伴

風箏懂得我的心。朝我把頭點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永把我陪伴

(4)劉海砍樵鑒賞擴展資料

《三月三》是一首中文歌曲,原唱李谷一,搜集在1982年雲南音像出版社為李谷一出版的專輯《我的小路》中。1986年第二屆青歌賽蘇紅演唱了《三月三》。

5、你喜歡哪一個劇種呢?請抒寫一篇欣賞感受

北京:北方崑曲,京劇,北京西路評劇曲劇

河北省河北梆子,評劇,絲弦老調重彈腔,河北亂彈,吳安平縣調,武安落子,西,蔚縣秧歌隆堯秧歌定縣秧歌四股弦戲唐,王學圻

山西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落子,雜項鑼戲,唰海爾在四個調調,邱玲羅爾斯·羅伊斯公司,上黨皮黃上黨永濟道情,臨縣道情洪洞道情,陝北道情,襄武秧歌,壺關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縣秧歌,孝義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弦子腔,豐台歌劇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秧歌,二重唱,彌漫

漢劇遼寧省:海城喇??叭戲,遼南影調戲蒙古劇,色彩發揮荷花下降

吉林省:二人轉吉劇,地鐵劇,黃龍戲

黑龍江省,陝西省:龍江歌劇

:秦腔,漢曲調黃阿宮腔合陽跳戲,合陽線腔眉戶腔,陝西碗碗腔,陝西腔,陝西南部年底公開播放,陝西道情拉弦板腔,陝南花鼓戲,安康豎琴發揮

甘肅省:甘肅戲劇的高山戲,影子腔,贛南藏戲

青海:青海藏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平弦發揮

:新疆歌曲播放

山東省:山東梆子棗貓的包包,萊蕪梆子,東路梆子,柳子戲呂劇茂腔,柳腔五音戲,柳琴戲,兩個文件夾弦,四平調

江蘇省:楊崑曲音樂,戲劇,通過戲劇,年齡,蘇劇,淮海戲,但戲丁丁腔,海門山歌劇,淮紅劇

安徽省黃梅戲,徽劇,青陽腔,沙河調越西郜七昂,安徽目連戲安徽儺戲,廬劇,安徽年底公開玩泗洲戲,墜子戲,含弓戲劇,蕪湖梨簧戲文南詞,皖南花鼓戲,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推劇,喜字播放,紅山發揮

上海:上海歌劇,滑稽,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岳,婺劇Shaoju新昌高強,寧海縣平調,松陽高腔,喚醒溫州崑曲,戲劇感,金華市坤室黃岩亂彈,諸暨亂彈,甌劇,話劇,歌劇,杭劇,甬劇,湖劇,姚劇,穆戲劇

江西省贛劇弋陽,漵發揮東河戲寧河戲瑞河戲宜黃戲,南昌採茶戲,贛南採茶戲,萍鄉採茶萬載花燈戲,福州戲,採茶戲,吉安採茶戲,寧都採茶戲贛茶採茶戲,九江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武寧採茶劇,高安全性的採茶戲

福建省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打平說影院,民居平民戲劇,詞明戲大腔戲,閩西韓車,北道,歌劇,戲劇梅林,南劍正確的字調,小腔戲三角戲,閩西採茶戲,南文字游戲,閩西民歌戲,薌劇,打城戲,竹馬戲,游春戲,肩膀發揮

台灣省:歌仔戲

廣東省粵劇,潮劇正字戲劇和白色戲劇,廣東漢柱,贊助戲劇,花朝戲,粵北採茶戲樂昌花鼓戲,雷劇,西白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京劇,甬劇玩弦樂器,廣西注冊會計師劇,彩調,牛娘劇,桂南

海南,採茶戲劇,苗劇,侗戲:瓊劇,臨劇
>
湖南省常德韓據項據衡陽市,項車祁劇,巴陵戲陳河播放相坤,長沙花鼓戲,岳陽中心發揮湘西陽戲,衡陽,常德花鼓戲,湘西花燈戲,花鼓戲,邵陽花鼓戲,零陵中心戲劇,司路,歌劇,湘西苗族劇,新晃侗族儺戲

中國南戲,荊河戲,韓菊,湖北多調山二黃色湖北高強,楚劇,東路花鼓戲黃梅採茶戲,積極的新採茶戲,遠安花鼓戲,襄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梁山調,雲陽花花鼓戲,與縣花鼓戲,堂戲文丘里,戲劇,湖北西部龍子玩

河南:河南,河南越調,南陽梆子,大平調,懷孕的貓了袋大弦戲,羅戲,卷戲,河南曲劇,河南道情,南河南花鼓戲,音樂室,五聲調室

四川省川劇,四川光京劇,川劇戲,秀山花燈

雲南省滇劇,雲南昆明曲劇戲劇,關索劇,傣劇,白劇,彝劇,雲南壯劇
BR />貴州省:貴州劇,貴州本地梆子,貴州花燈劇,貴州侗戲,貴州布依族歌劇,貴州苗族戲劇,安順地戲

西藏西藏自治區藏戲

超過273上市仍然流行的劇種,這些劇種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每一個都有一個獨特的自己的天才表演藝術家的代表劇目。如果各種形式的戲劇藝術家,代表劇目,然後,它真的是你看到一段時間。
簡單,無論是從質量的角度來看,從的角度來看,中國歌劇的數量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這是沒有爭議的。

另外,在上述超過200部歌劇,近半個世紀以來,流布最廣泛的觀眾了以下歌劇:

1,崑曲

崑曲,也被稱為「坤坤,是一個古老的劇種,它起源於崑山,江蘇省明中葉已成為流行,傳說中的歌劇多崑曲演唱會,除了要保持早期崑曲特色南崑山國家仍然形成了許多分支,如北昆士蘭易,相坤,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和細膩,抒情的歌唱和舞蹈表演,嚴格的程序,代表了中國古典戲曲。
>
2,郜期骯

高強,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的前身是簡稱為「Yiyangqiang」或「鷹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質朴的表現,歌詞的流行,高亢的歌聲和情緒激動,一展歌喉,大家只散射的管弦樂伴奏擊節。中間的明代以來,它開始高強,江西流布全國各地,並形成各種不同的風格,如川劇高強,項舉高強,贛劇高腔。

3梆子腔

梆子腔,是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這是來自山西,陝西山西,陝西梆子「,高亢的歌聲大聲的交界處,,擊節木爆炸。等東,南部和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他還唱京劇

歌劇,也被稱為「皮膚發黃,組成它的音樂素材由兩個基本色調的西皮「和」黃色「,一些地方小曲調(柳子腔,吹腔)和崑曲的曲調,它形成於北京,時間在1840年,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流行,當「國劇」。現在,它是民族歌劇的影響。其業務線的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現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河北灤縣地區的小曲「對口蓮花落」的基礎上形成了第一個進入唐山後,在河北農村流行,「唐山落子。」如此受歡迎,在東北地區在20世紀20年代,一些女演員。在20世紀30年代,評劇作用的影響下,歌劇,戲曲劇種河北梆子的成熟,出現在柏吁孀喜彩蓮愛蓮君風格。在1950年有顯著的影響,發揮在國家「劉林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出現新鳳霞,小榮元白玉霜,著名演員。熱門的評劇,河北,北京地區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在北京地區的河北梆子戲,它起源了山,陝西路口處,山西,陝西梆子,通過傳播到河北,山西,河北和北京方言。梆子腔砰擊節的特點,高亢的歌聲嘹亮,表演者的悲劇情節。著名的河北梆子劇目蝴蝶杯,「轅門切碎的孩子,」杜十娘「

7,晉州

晉州,也被稱為」中路梆子「山西交界處的部,陝西,山西和陝西到山西梆子發展,結合山西語言功能。現在流行的中心山西,內蒙古,河北區。保持它的砰擊節特色的音樂風格搭,同時也軟化罰款。表演流行鄉村著名歌劇打金枝「,」盛宴「,」賣畫的分裂門「。

8,蒲劇

蒲劇,也被稱為「蒲州梆子」,由山西,陝西山西,陝西梆子發展的交界處做了一個即原山陝歌劇。現在流行在西南地區在山西,陝西,河南,陝西戲曲聲腔與陝西方言的語言相似。著名劇目「掛畫」,「殺狗」,「殺站。

9,梆子,上黨梆子

山西上黨,其中四大梆子,發展山西蒲州,西南山西東南區上黨梆子「流行。除梆子腔的調諧和行政唱崑曲皮膚發黃勞斯萊斯腔。播放三關宴「東大門」。

10,雁劇

雁劇,也被稱為「北梆子」進化「蒲州梆子」,流行於山西北部,內蒙古和河北張家口三角洲。有人說,它的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曲目血手印「,」金水橋。

11,秦腔

陝西省,陝西省,也被稱為「陝西梆子」,是第一個地方戲曲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他們的表演崎嶇的土裡土氣,演唱高亢激越,其聲如吼,性能良好的悲劇情節。匯輯「杯具」蝴蝶「游龜山」,「三滴血」。

12,二重奏

兩集,在內蒙古,山西和河北張家口地區的歌劇,在內蒙古,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形成的,後來被晉劇表演成分,並逐步走向成熟。表演濃郁的生活氣息,流行歌詞。表現農村生活的劇目大多是歌劇,如「西部大開發」,「五哥羊」。

13,吉劇

吉他戲劇,歌劇,流行在吉林省。發展在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輕快的音樂,流行的短語,質朴的熱性能,發揮延慶賣線「,」包公輸的局面「。

14,龍江劇

龍江劇,在黑龍江省的東北部,在20世紀50年代流行的「二人轉」拉場戲,電影及與當地民歌的基礎上形成,流行的輕松和幽默的歌詞。劇目「雙鎖山「,」用工荒堂寶石「。

15,歌劇

歌劇,也被稱為」河南梆子。明朝最後傳入河南,山西,陝西梆子從河南方言和民間音樂,現在流行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和其他省份相結合的開發。原魚洞音,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個派系豫東,豫西調。喬治娜,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閆麗針著名的女性角色演員。劇目「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矛」和現代戲「朝陽溝」。

16,越調越調

河南地方戲曲劇種,流行在北方地區的河南,湖北,四股弦伴奏樂器,所以也被稱為「四股弦的音樂為板腔主要大合唱品牌。這位著名的演員申風酶等。的劇目「關閉江??偉,李天寶招親」,「諸葛亮弔孝」。
</ 17日,在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西北部,河南民間藝術歌曲「演變而來的。唱著溫柔的旋律,被稱為悲劇內容。曲目卷席斌「陳三兩」,「花亭會」。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在山東菏澤地區流行,因為它的土地古老的名字「曹州」,也被稱為「河南,山東曹州梆子,山陝梆子的歌劇,然後通過後的變化。的主要劇目「牆頭記」。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江蘇,河南地區在20世紀初,由民間演唱了「山東琴書的藝術發展,被稱為」1950年呂劇,呂劇的表演充滿了生活氣息,流行的質朴的歌聲旋律簡單,易於學習和唱,所以呂劇很大的影響力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劇目「王安全的」和「妹妹陰和現代京劇」李,她的嫂嫂改嫁「 。

20,淮劇

音樂江蘇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安徽。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吸收了徽劇藝術因素後逐漸發展起來。他們的表演粗獷古樸。傳統的歌劇「女審判」的劇目,「三女搶板和新戲」金龍蜉蝣「

21,上海歌劇院

上海歌劇,流行在上海地區地方戲曲,民間音樂源於上海浦東,在沙灘上也受到蘇州灘簧彈簧調後形成的。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命名為上海歌劇院歌劇表演的文明形式。譜系和更現代的主題,如「三人的故事愛「的」羅漢錢「,蘆盪火」。

22,滑稽

滑稽表演,流行歌劇在江蘇,上海,浙江等地。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的滑稽戲的曲調異構表演滑稽的。三毛學生意「,」兩三個步操「的劇目。

23,越劇

越劇,在浙江和地方戲曲。來自浙江嵊縣「篤班」,1916年左右,上海,紹興市文戲「的名稱性能。首先主要演員,主要演員的改變。 1938年後,使用的名稱為「越劇,越劇女演員1942年袁雪芬為首表演和音樂會。

24,徽劇
在<BR /徽劇,安徽,江蘇等地區,形成了基於多調為主調,虎紋蛙,吹腔,二黃也兼行政唱崑曲,高腔與西皮的歌劇,在清代中葉流行的歌劇。 1790年,乾隆慶壽類的會徽北京,後的演變歌劇。的曲目歷史題材,根據「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水淹七軍」。

25,黃梅戲

歌劇院,起源於安徽歌劇,流行地區的安徽,江西,湖北。它的前身是在黃梅地區的採茶調,一個民間戲曲中的清代中葉王朝「,黃梅戲安慶方言歌唱。閆鳳英等人的改革在20世紀50年代,進行逐漸成熟,安徽本地戲劇的發展。的著名劇目」女神婚姻家庭「,」牛郎織女「,」女駙馬。

26,民居

福建歌劇,流行的歌劇在福建省。在明中葉上升到了清代,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愛歌劇的影響在20世紀初,規模漸大,調已基本完成,包括逗腔,楊松,河流和湖泊,未成年人及董事會歌5。匯輯「煉印」,「天鵝宴」。

27

莆仙戲莆仙戲在福建,地方戲曲,原名「興化戲」中間明朝時充分成熟,在莆田,仙游地區。調諧音樂,表演相當老式的,優雅和抒情。匯輯「張協狀元」團圓「,」春草闖堂「。

28,梨園歌劇

梨園戲,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被看作是歌劇的「活化石」,它節省了大量的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 ,「荊,劉,崇拜,和殺。」20世紀50年代,或東和李傑富賢劇目上演。

29,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在20世紀20年代,在晉江,福建龍溪地區,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梨園戲表現的因素和劇目,漸成規模。影響逐漸成熟的京劇丑角是主線業務,形狀像一個提線木偶木偶表演,非常獨特的劇目「連升三級」,「金魁星」。

30,贛劇

贛劇,歌劇東北部江西省,明Yiyangqiang發展,昆Yiyangqiang青陽腔,亂彈及其他各種調整,由歌劇劇目「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復興「 。

31,採茶戲

流行的江西採茶戲,周圍歌劇,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與民歌相結合的未成年人唱的歌曲,舞蹈演變而來的。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以不同的方式,不同功能的表現。曲目孫成搬運工「。

32,漢劇

韓菊,普遍流行的歌劇湖北,河南,陝西,湖北等省,源原楚調」或「漢調」大調西皮腔,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將近三百年的歷史。主要劇目宇宙鋒「,」第二次美「,」正義淘「。在常德,湖南,廣東韓菊,多室歌劇,湖北漢劇是非常不同的。

33,湘劇

項橘,湖南省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明代Yiyangqiang,吸收後昆,皮膚發黃調整,形成了包括高強低的品牌,崑曲,亂彈,多調歌劇的曲目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拜多阿,記在心裡,」 BR />
34,祁劇

祁劇,也被稱為「祁陽戲」,在湖南祁陽,邵陽,明代Yiyangqiang源附近的流行,調整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劇院,播放腔劇目,以穆離鞍傳「,」精忠傳「,碩士,玩」,「玩的慈悲的女神。

35,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一個通用術語,為湖南的戲劇中心,包括長沙集線器,集線器集線器,集線器衡陽岳陽,常德,邵陽集線器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是簡單,開朗,活潑,和線的業務利基,女性角色,小丑,更長的比的風扇毛巾的使用。 「保留節目」打鳥「,」劉海砍樵「。

36,粵劇

流行的粵劇,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地區。成立於清初,進口,高強,崑曲,皮黃,梆子Tune是一款結合當地的民間音樂。音樂曲目搜索書院「,」關漢卿「的板腔曲牌體使用。

37,潮劇

潮劇,汕頭,廣東,福建南部,台灣地區的流行。劇目主要受進口益陽市坤漢調,明代在中間形成的影響,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陳武聖娘「,」掃描窗口「,」鹿林會的。桂劇

38,桂劇在廣西,湖南東北部,南部地區流行,明,清的形成,唱歌,皮膚發黃,和唱歌坤,高強口音,吹腔。搶傘「,扮演著玉鐲」,「櫃邊緣」

39,彩調

彩調,前身為「調」或「採茶」流行廣西地區。當地的民歌和舞蹈,在過去的兩個世紀的歷史,在1955年命名為彩調的基礎上形成的。他們的表演自由活潑,充滿生活的味道。最有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0,強烈的戲劇

強烈的戲劇,流行歌劇廣西,雲南壯族少數民族居住區分為南,北道,兩派。前從本地工作台扮演著重要的的劇目文龍肖尼「,後者則是來自雙簧戲」劇目「寶葫蘆。

41,川劇
/>川劇,四川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坤,高強,二胡,演奏歌劇,輕歌劇的一部分,有它自己的保留曲目。四川豫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幽默和全生命的氣息。傳統戲劇劇目「玉簪記」「柳蔭記」,王馗「捕獲」新戲「死海的水波紋」,「面子」,「黃金」。
/ a>
42,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地方戲曲,民間藝術「文森佐」演變而來的,主要是揚琴伴奏樂器,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劇目有「 Zhuniang郎美「,」奢香夫人「。

43,滇劇

雲南話劇,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的部分地區,形成於清末民初。異國情調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演奏三調佔主導地位的絲弦腔構成。曲目「Niugao拉的目的」,「闖宮」。

44,傣劇

傣劇,流行在雲南,傣族少數民族居住區,形成於清中葉,從當地的民歌和舞蹈,歌劇,雲南戲劇藝術形式的營養物質的吸收。作為的主要伴奏樂器二胡表演古樸,唱歌,跳舞,演奏曲目E和「阿詩瑪」。

45

藏戲藏戲,這是流行在西藏,青海和其他藏區的藏族歌唱的歌劇。成立於17世紀,主要有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的表現。屏蔽的表演。表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開幕,被稱為「頓」,第二部分戲稱為「男人」;結束的第三部分,被稱為「領帶喜的祝福。劇目」文成公主「是最有名的。

46,皮影戲

皮影戲,也被稱為「影子戲」,「燈影戲」,「土電影。燈和獸皮或紙板剪影人物雕刻的戲劇表演故事。曲目,唱歌,一邊唱歌,更多的互動與的地方戲曲操作的藝術家側伴隨著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唱的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的形式,許多類別和歌劇,最有名的河北唐山地區驢皮影和西北皮革陰影。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一個雕刻精細,靈巧的操控技巧和長於抒情風格的說唱音樂藝術。

6、《劉海砍樵》或者《補鍋》的賞析

?

7、我想了解中國戲曲知識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扳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戲曲家: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程硯秋
可以嗎??
戲曲基礎知識

【戲曲虛擬】 指用藝術的虛來表現生活的實的過程,是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靈活處理時間、空間。在藝術和生活的關繫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如以劃槳虛擬行船,以摸索虛擬夜晚,以更聲表示時間變化等。對自然環境、物體、人物、自然現象等,同樣採取虛擬的手法,藉助觀眾的聯想來完成藝術創造。戲曲節奏 戲曲術語。是使唱念打諸般藝術手段統一的共同要素。由戲曲形體動作節奏和音樂節奏兩部分組成,二者相輔相成。戲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強的節奏性。它能幫助表現人物情緒、點染戲劇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氣氛。 【戲曲程式】 戲曲表演中形成發展起來的藝術及技術上的格律和規范。它把生活中的語言和動作提煉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樂伴奏、化妝、服裝等都形成規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態音樂化、舞蹈化、規范化。如表演中的關門、行船、跑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態更富有表現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須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有所豐富、變化和發展。 【壓軸】 一台摺子戲演出中倒數第二個劇目。因最後一個劇目稱大軸得名。 【串】 演戲俗稱「串戲」,因腳色須連貫成隊故稱串。一說串字來源於「爨」字,因舊時也以「爨」或「爨弄」泛稱演劇。 【反串】 指藝人扮演原所屬行當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員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 非職業演員參加戲班演出稱客串。 【票友】 舊時對戲曲、曲藝的非職業演員、樂師的通稱。相傳清代八旗子弟憑清廷所發「龍票」,赴各地演唱子弟書,不取報酬,為清廷宣傳,後就把非職業演員稱為票友。 【優伶】 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雜技表演為業的藝人之統稱。一般認為以表演戲謔為主的稱「俳優」,以表演樂舞為主的稱「倡優」。演奏音樂的藝人稱「伶人」。宋元以來,常稱戲曲演員作優伶。 【行當】 傳統戲曲角色的類別。近代有生、旦、凈、丑和生、旦、凈、末、丑兩種總分行方法。每個行當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為老生、小生等。各劇種在分支的層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簡之別。 【生】 戲曲表演主要行當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見於宋元南戲,後除元雜劇外,歷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壯年男子,是劇中主要人物。隨著藝術的發展,生行又據所扮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劃分為許多專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 戲曲表演主要行當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見於宋代歌舞,宋雜劇已有裝旦,後歷代都有這行腳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點劃分為許多專行,如正旦、花旦、貼旦、閨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凈】 俗稱「花臉」、「花面」。戲曲表演主要行當之一。一般認為是雜劇和金院本的副凈演變而來。面部化妝用臉譜、唱用寬音或假音,動作大開大闔,大都扮演性格剛烈或粗魯*險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藝術特點,又劃分為許多專行,如京劇的正凈、副凈、武凈等。 【末】 傳統戲曲腳色行當。宋雜劇中有副末。元雜劇的正末是同正旦並重的兩個主要角色。明清時,成為獨立行當,常扮社會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並重的中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數劇種末已並入老生行。 【丑】 戲曲表演主要行當之一。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塊白粉而俗稱「小花臉」。又與凈腳的大花臉、二花臉並列而俗稱「三花臉」。宋元南戲已有丑腳。可表現幽默、機智的人物,也可表現靈魂丑惡、*詐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術特點,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大支系。 【龍套】 也叫「文堂」、「流行」。扮演劇中士兵、夫役等侍從人員,因身著特殊形式的龍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為一堂。舞台上用一堂或兩堂龍套,以表人員眾多,起烘托聲勢作用。 【四功五法】 戲曲演員唱、念、做、打4種藝術手段和口、手、眼、身、步5種技術方法的合稱,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 【唱念做打】 戲曲表演的4種藝術手段。指唱功、念白、做工、武打,習稱「四功」。是戲曲演員的4種基本功夫。 【聲腔】 指戲曲以演唱的腔調來區分不同品種。某些戲曲劇種或劇種的腔調在音樂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較多共同性被稱為一種聲腔,或歸為一個聲腔系統。 【板眼】 戲曲音樂名詞。奏樂或唱曲時,每一小節,強拍以板敲,稱「板」;弱拍或次強拍則以鼓點擊,稱「眼」,合稱板眼。分別稱為三眼板(四拍子),一眼板(二拍子),有板無眼(一拍子或稱流水板),無板無眼(散板)等。 【自報家門】 戲曲中介紹人物的一種傳統手法,劇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場時用引子、定場詩、定場白等作自我介紹,包括姓名、籍貫、身世和劇中規定情境等。 【起霸】 戲曲表演程式。傳說因首先用於明代傳奇《千金記•起霸》一出而得名。通過一套連續的舞蹈動作,表現古代將士出征上陣前整盔束甲的情景。全套的稱整霸或全霸,大都用於劇中主要人物。半套的稱半霸。兩個人同時起霸稱雙起霸。 【亮相】 戲曲表演程式。劇中人在上下場或一節舞蹈結束時的短暫停頓中所做的塑像式姿式。有單人、雙人或多人各種形式。用以突出顯示人物的精神狀態。 【趟馬】 戲曲表演程式動作。通過成套的連續的舞蹈動作,配合快速的鑼鼓節奏,表現策馬疾行的姿態。有單人趟馬、雙人趟馬、多人趟馬等多種。 【打出手】 戲曲武打中的特技。簡稱「出手」。一個主要腳色手足並用同敵對數人相互接、踢、拋、擲武器,用2桿至8桿槍不等,形成驚險復雜的戰斗場面。常用於神怪鬥法的武旦戲。有時也用於亂軍中搶奪武器的情節。 【臉譜】 戲曲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譜式。是從唐代樂舞「代面」面具逐漸演變而來。演員面部勾畫各種顏色、圖案,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對人物的褒貶。主要用於凈、丑角。 【行頭】 廣義泛指演戲用的道具、服裝。狹義只代表戲裝。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節,只按性別、年齡和社會地位進行妝飾。 【翎子】 戲曲中演員盔帽上的兩根五六尺長的雉雞尾制飾物。插翎子多為英武、勇猛、強悍或暴戾人物。目的在於加強表演的舞蹈性,表現人物感情。使用翎子的舞蹈稱為「翎子功」。 【髯口】 又稱「口面」。戲曲演員所掛的假須,用氂牛毛或人發做成。按劇中人年齡分黑、黲(灰)、白三種,個別形貌怪異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則戴紅髯、紫髯等。根據不同身分和人物性格,髯口式樣分為多種。 【水袖】 戲曲服裝中的蟒、褶子、帔等袖端所綴一尺上下的白綢。以其甩動時形似水波紋而名。水袖技術是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演員可利用它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和增加形象美。 【靠】 戲曲服裝。劇中古代武將的鎧甲。身分前後兩塊,滿綉魚鱗紋。腹部稱「靠肚」。護腿兩塊稱「靠牌子」。背後插三角形小旗,稱「靠旗」。不用靠旗的稱「軟靠」。女將穿的「女靠」,身下綴數十根彩色飄帶,內穿襯裙。 【盔頭】 傳統戲曲中劇中人所戴冠帽的通稱。主要指帥盔、草盔、鳳冠等硬質冠帽,也包括鴨尾巾,羅帽等軟質帽巾。按人物身份的不同分別使用。大都著重裝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