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改革是公平第一還是效率優先
高考改革是公平第一還是效率優先?對此,陳伯璋所持觀點與劉海峰頗為相近。「在華人世界建立起多元的價值觀之前,應該是追求公平更重要。」他說,「一種教育改革措施,如果其公平性受到普遍質疑的話,其合法性也就不存在了。」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閻鳳橋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還沒有一個體系能保證多元招生的模式不受權力、金錢等因素的影響,但這個改革的方向要堅持。由高考改革帶來的社會不公平等問題,可以通過逐步提高招考的透明度、公開性,充分發揮媒體和政府的監督作用來解決。
2、2013高考改革
從2007年,廣東、海南、山東、寧夏4省區率先啟動新課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遼寧作為第三批試驗區「試水」新高考,全國已有11個省、市、自治區的新高考方案陸續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編者註:北京新高考方案9日發布,應該是12省份已出台方案)前三輪試點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變中呈現出很多新意,隨著試點地區的擴大,方案中所體現出的新課程理念也更為突出。一場針對現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國漸次展開。
廣東從「冒進」到「回歸」
2004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4省區作為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試驗區進入試驗。3年後,4省區的新高考方案陸續通過教育部的評審。當年6月,新高考正式與考生見面。在首批試驗區中,廣東的方案無疑是備受爭議的一個。
按照當年公布的方案,廣東省實行「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方案。其中,「3」為語文、數學和外語。「文科基礎」、「理科基礎」全部只考新課標的必修課內容。「X」為選考科目,有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任選一科。選考科目X的設置,打破了傳統高考統一命題、統一科目的舊框架,學生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體現了高中新課程理念中所強調尊重個體差異、多樣性的特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來選擇考試科目。
然而,考生對此並不買賬。在廣東第一年新高考中,競爭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為大部分考生的首選,那些自己喜歡、分數不容易拉開的科目極少有人青睞。同時,由於新高考記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標准分改為原始分,各科試題難度不一,分數難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長和考生的質疑。
在2007、2008兩年的高考中,都有考生及家長因某一X科題目偏難而「上書」省考試院,甚至要求重新核定理科各X科的評分標准……2008年1月的廣東省兩會上,民進廣東省委遞交提案,建議取消X科。當年11月,廣東新高考出台了調整方案——從2010年高考起,取消選考X科目,考試科目調整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這與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市高考科目類似。對於這次變化,廣東省教育部門解釋,取消了X科,雖然對高中課改所要求的重視考生的選擇性有所降低,但更能兼顧到考生接受選拔時的公平性,更為廣大考生所接受。
高考研究專家、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對目前各省市實行新高考一直給予密切關注。在他看來,新課程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強調多元化、多樣化,很多試驗區的高考方案也在一定程度體現了這些內容。同時,新課程所要求的多樣化、靈活性、選修、模塊等理念一定程度上與高考實際操作存在一些不能契合的地方。
劉海峰認為,大規模的選拔性考試,最重要、最需要關注的還是公平、高效率,具有可比性。如果沒有可比性,公平就很難實現,如果太多樣就容易出現可比性不夠的情況,廣東方案的調整便是這樣的例子。
江蘇頻繁變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蘇省進入新高考試驗區。作為教育大省,江蘇的高考一直在變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體歸納出江蘇的高考「十年換了5個方案」。如此高頻率的變換,在該省設計新高考方案時也未能倖免。
與首輪試驗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蘇方案的復雜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該方案強化了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蘇高考統考科目只有3門,即語文、數學、外語,總分480分。同時,學生在高二時進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的學業水平測試,其中選修測試科目兩門,必修測試科目四門。選修測試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一門。學業水平測試分ABCD4個等級,4門必修科目必須達到C級以上才能參加高考,兩門選修科目必須達到B級以上才能報考本科,要錄取到重點本科,等級要求則更高。
「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高考錄取掛鉤,是江蘇方案的一大特點。」劉海峰說,大部分省市將會考成績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而江蘇的做法是直接將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報考本科、專科的資格掛鉤。「把原來的選拔規則由一條線變成了兩條線,選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問題也會更多。」
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當年的江蘇高考報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掛的局面,許多優秀考生因為選修科目得C而無緣本科。南京市文科狀元因為選測之一政治未達到A+,與自己最喜愛的北大失之交臂,因為北大招生限定條件是先要求兩個選修科目A+,再劃定投檔線。當年江蘇高考結束後,爆發了幾次考生和家長上訪的群體事件,在考生、家長、學校的一片抱怨聲中,今年1月,江蘇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將有微調,這已是該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調整。
對於江蘇頻繁調整高考方案,劉海峰認為,高考改革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它不僅是一個考試問題、教育問題,而且與公平、穩定等有很大關系。如果改動太多、太快,會給中學教學帶來不小的影響,吃虧的主要是家長和學生。高考研究者和決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能因難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於輿論壓力盲目地為改革而改革。
浙江試水個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時就被媒體高調地冠以「個性化高考」。延續了前兩輪試驗區依據高中新課程理念設計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個性化和自主選擇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給予不同類型的學生更多的選擇權,考試科目由過去的統一科目變成三種不同類型:一類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組合的基礎上,增加自選模塊考核內容,重點測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獲得通用型知識的能力;三類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外」三科考試基礎上,增加技術科目測試,側重測試實用技能。
三類考試形式,決定了考生的三種不同的求學方向。第一類為現行第一批錄取學校的本科專業;第二類為其他本科學校(包括現行的二本、三本學校)的本科專業;第三類為高職(專科)院校專業。考生報名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報考的類別,也可以跨類兼報,比如兼報一、二兩類或二、三兩類,同時也可三類均兼報。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還在「多次考試」上做出嘗試,首次設立高考英語聽力和技術考試,放在平時進行,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限定2次以內),並從中選擇一次考試成績計入總分。
相比前幾輪試驗中出現的選做、選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識。分科類選考的出現給予學生更大自主權,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選擇自己適應的方向。也將「一考定終身」的選拔模式逐漸引向結合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實行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選拔模式。
「分類考試是今後高考發展的趨勢。」劉海峰說,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業內認可。如高職教育強調應用型的人才培養,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經做了幾年高職自主招生的試點,脫離高考,單獨或聯合進行考試,浙江的嘗試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點線的考生,降低學習難度,選擇高職作為求學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語聽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劉海峰的贊賞,考生在高中階段有兩次高考英語聽力考試的機會,取最好成績。劉海峰認為,外語類考試穩定性比較強,起伏不會很大,聽力不放在高考期間考,多次考試取最好成績,分解了高考的壓力。「這已成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點。」
明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這意味著到2013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與之對應的新高考。作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首席專家,劉海峰對高考改革一直持謹慎態度。他認為,高考改革是一個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變式的革命,漸進式的改良會優於突變式的革命。
在劉海峰看來,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長遠規劃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逐漸推進,引起的震盪會比較小,學生和老師也容易適應,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雲覆雨的話,會造成中學教學尤其是高中畢業班的教學無所適從。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個比較符合中學課改時期,符合民眾期待的方案。」劉海峰表示,剛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體現了在漸進的過程中進行改變,並不是突然變化,而是採取分步走,這樣引起的社會震盪會比較小,具有相當可行性的。「既體現了穩定性,又體現了一定的改革精神。」
3、高考改革什麼時候正式實行?
王鈅同學 不給分我咒你考不上大學{XIAO}中國教育改革研究會(China Ecation Reform Research Associa-tion 簡稱:CERRA)。由海內外熱心教育事業的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自願組成,是依法登記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學術性民間社團組織。是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力量。
我也是一名新高一,也遇到啦改革,聽老師說學分是按照平時的表現,如測驗成績、作業情況、上課回答問題等,來評學分,學分太低會影響到畢業考核。至於分科,可能是高一高二文理都學,高二下半學期么舉行畢業會考,畢業會考不過的不能參加高考,到啦高三再進行文理分科。高考的時候只考文科或理科。
我知道的就是這個樣子啦.^_^
4、高考改革怎麼辦?高考改革對我們高考影響
此次教育部的改革力度很大。不過,5項大變動,一部分是明確規定,一部分只是大框框。各省教育考試院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出細則。但是,對你應該沒有影響。咱們分析下5大改革。1,自主招生,2,文理不分科,3,藝特生體特生加分,4,錄取批次。5.英語和會考一個個說說:1,自主招生,這個,肯定改革了,屬於教育部明文規定。15年開始,自招從高考之前進行,改在高考之後。 具體如何進行,各省不一樣,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省份出細則。你如果不準備參加自主招生,對你沒有影響。2,文理不分科。這個, 按教育部文件,上海和浙江首先試點
5、2017年高考情況
考試要點
●總成績=語數外統考+自選3科成績
●語數外科目、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
●高考[微博]外語考試,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2014年上海、浙江推行高考改革試點
●2015年起,增加全國統一命題省份
●探索多元錄取機制,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新京報訊 高考將不分文理科,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昨日,《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標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全國層面的高考改革將於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考試】
高考計分「3+3」自選科目看特長
今後,高考會怎麼考?
昨日發布的《意見》規定,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 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 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昨日,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這些科目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級的方式呈現,命題則由省級專業命題機構按照國家課程標准統一組織實施,考試則在高考標准化考場進行,閱卷程序、標准和方式也將統一要求。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微博]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認為,選出的3個科目等級成績將如何計入總成績,如何與高考成績掛鉤,可能要看上海、浙江試點方案如何規定,「怎麼將等級換算成分數,確實有技術問題」。
根據《意見》規定,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指導意見。
【命題】
2015年起將增加全國統一命題省份
根據《意見》要求,從2015年起,將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的省份。
全國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介紹,截至目前,已有16個省(市、區)進行分省命題,在探索高考多樣化、高考命題和當地教改、課改相銜接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微博]院長楊東平[微博]等人調研發現,絕大多數省份都希望使用全國統一命題。這是因為很多省份缺乏高考命題專業能力,而當初實行分省命題也是教育部出於分散國家考試安全壓力的考慮,「但現在高考試卷也不依靠坐火車傳遞,實現信息化了,安全條件和過去大不一樣」。
楊東平說,增加全國統一命題省份,也為推廣異地高考解決了考試基礎問題。
【錄取】
綜合素質建檔案高考錄取將參照
《意見》提出,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高校要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研究提出對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
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 現,注重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內容。2014年出台規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 價的指導意見。
■ 釋疑
1 改革後英語是否會削弱?
專家稱,改革對高考英語沒有太大沖擊
按照《意見》規定,外語仍與語文、數學一樣全國統考,分值不變,但增加了一次考試機會。
根據此前北京中考[微博]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擬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比重,英語滿分從150分擬降至100分。
【解讀】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微博]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曾參與過上海一家外國語雜志組織的專題討論,他們曾在兩個月前撰寫反對降低高考英語比重的報告,交給相關部門。
上述參與此輪改革制度設計的核心專家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提倡將英語按照等級進行評價、計分,但「討論中阻力很大」,最終還是規定按照分值計算,且分值不變。
「這次改革對高考英語沒有太大沖擊。」文秋芳認為,首先,外語分值不變;其次,增加一次考試機會也並非不可能,像托福[微博]、雅思[微博]一年都組織多次考試,但需要確保兩次考試難度相近。而先在上海、浙江進行試點,也是基於改革要謹慎前行的考慮。
2 學業水平考試會增負擔?
教育部表示,每科或有兩次考試機會
學業水平考試不同於傳統會考,將上升為國家級考試,建議各省份每年組織一次包括所有14門科目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兩次考試的機會。也就是說,高中3年,學生年年都或需要參加學業水平考試,這是否會增加考生負擔?
6、關於"如何看待中國的高考改革?"的研究報告 3500字
科舉制在中國封建社會推行了近1300年,它所形成的一些傳統至今仍以潛在的形式存留於現實之中.當今高考出現了諸多與科舉考試相類似的弊端。世界各國的考試制度都存在弊端,而中國的高考制度的缺陷,這些年有目共睹。對於高考制度該怎麼改,眾說紛紜。其中最為激烈的言論來自於美國邁阿密大學兼職教授《高考在美國》一書的作者黃全愈。這位學者在2003年底投書媒體,稱應該「取消高考制度」 。黃在文章中指出,現有的高考制度基本沿襲了傳統考試的體制。這種體制在以考分作為衡量和選拔人才的惟一標準的指揮棒驅使下,使「中國教育離現代教育差距甚大」,所以他主張以「三合一」方案替代現在的入學方案。所謂「三合一」是指----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平時成績;還看社會活動、學術活動、文體活動、公益義工、工作經歷等。以此三種綜合成績來決定錄取與否。
在07年5月的一次「21世紀教育沙龍」上,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蘇永新提出高考制度改革的激進思路----變一次考試為多次考試,比如可以在高二時考一次,高三時再考兩次;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報考學校;大學要分類,分成國立、省立、民辦,考試也要分類;大學應有自己的招生自主權利;改變文理分科的局面。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反對廢除統一高考招生制度,廈門大學高教發展研究中心的劉海峰教授認為統一高考制度不但承擔著一定的選拔、教育功能,還肩負著維護社會公平與穩定的功能,而這些都是高考利弊多元的復雜性的表現。
而另一方面,從教育部傳出的消息,似乎也證明了近期內不可能取消高考。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4年3月接受采訪時談到,高考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高考本身一定要體現公平性。這位教育部長還明確表示「高考是一個很好的制度,我們還要繼續加強這個制度。」
二、高考改革是否有必要
1、中國高考改革的歷程1。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制度一直就處於一種改革狀態。而從1997年開始,改革有了一個加速的過程。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設置改革方案----在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的基礎上,加考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或綜合科目中的一門或幾門。這種「3+X」方案意在引導中學生在均衡發展的同時能夠突出個性與特長,並藉此消除中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
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包括一些人性化的措施。2003年,夏季高考時間由傳統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據稱這是為了消除炎熱天氣給考生帶來的發揮失常的隱患。
也是在這一年,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22所高校被賦予5%的自主招生權,這種自主招生雖然范圍相當有限,卻預示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擴大學校和學生雙方面的自由選擇權。
2007年廣東省實行「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方案。其中,「3」為語文、數學和外語。「文科基礎」、「理科基礎」全部只考新課標的必修課內容。「X」為選考科目,有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任選一科。選考科目X的設置,打破了傳統高考統一命題、統一科目的舊框架,學生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體現了高中新課程理念中所強調尊重個體差異、多樣性的特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來選擇考試科目。
總結這些年的高考改革,可以看出這樣一條思路:高考制度是在朝著分散化、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前進,讓學校和學生享受到越來越多的選擇的自由。
但是,改革帶來的新問題也接踵而至。「3+X」盡管使得高考大一統的局面開始改變,但同時也帶來了操作紛繁復雜和教學無所適從的問題;而兩季高考的政策初衷是多給考生一些機會,但是由於春季招考生無論是學校還是專業都不理想,導致考生並不重視;擴大高校自主招生,往往出現進入自主招生范圍的考生都是尖子生,最後並不需要降分,而需要降分錄取的人卻難以進入名單。而廣東07年的新高考中容易出現各科試題難度不一,分數難具有可比性。另外, 容易導致競爭小、易得分的科目成為大部分考生的首選,那些自己喜歡、分數不容易拉開的科目極少有人青睞。
2、高考改革勢在必行1。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國家的需要是高考最重要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考就是用考試成績進行排除,在確立相應的招生計劃基礎上根據考生志願選拔新生。一是成績,二是志願,三是招生計劃。成績可以代表考生的能力,志願可以代表考生的個性,計劃則代表著國家的需要。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個性發展與 2
國家需要表現出不同的權重。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高考政策追求的主要是個
人服從祖國的需要,國家的需要大於一切,個人應「犧牲」小我,服從「大我」。而在經濟繁榮的社會發展階段,高考政策著重要體現的是使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個人的才能得到
充分發揮,個人的每一項成就都能成為國家富強的一部分。這樣,只要高考政策改革恰當,
使高考能充分體現個性與國家需要相統一的價值取向,向著尊重個人的方向發展,向著有利
於創新人才的選擇和培養、有利於人才的成長的方向發展,那麼高考就意味著給考生提供更
多的選擇機會,讓考生有更為充分的表達自己意願的機會,努力使國家需要和個性張揚和諧統一。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其實是教育思想的區別,而不是教育方法上的不同,不能簡單地
說「搞面試就是素質教育、搞筆試就是應試教育」,「筆試照樣能考出素質來,但考什麼、怎
么考很重要,不能過於強調標准答案」。 那麼在這個意義上就顯示出了高考改革的重要性,
高考制度是屬於應試教育還是屬於素質教育,取決於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思論與及教育
方法。這決定了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總的來說,高考的關鍵不是存廢問題而是如何改革問
題。
目前,素質教育遲滯不前,應試教育勢頭卻依然強勁。不少人認為,高考制度一天不
改,素質教育就一天難以前行,甚至有言論表示「落實素質教育,必須取消高考」。總的來
說, 高考自身存在弊端,某種程度上有悖於素質教育的初衷。幾十年來,我國的高考制度已
經形成了一套系統的選拔人才的方式與標准,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體現了公平性。高考給了全
國考生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特別是對於廣大農村考生來說,高考更是成為了他們當中不少
人命運的轉折點。但不可否認,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為指揮棒的培養模式使得中
小學無奈地推行應試教育,而且從高中、到初中甚至到小學、幼兒園,學生入大學之前的競
爭,波及到了孩子的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這就給中小學素質教育的推行帶來了一定的困
難,從而形成了一種矛盾:高考的初衷是為了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以選拔全面發展的人才,但如今,高考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素質教育推行的障礙。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上說,高考的
改革都是勢在必行的。
三、高考改革之路如何走
高考改革必須是在長遠規劃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逐漸推進,引起的震盪會比較小,學
生和老師也容易適應,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雲覆雨的話,會造成中學教學尤其是高中
畢業班的教學無所適從。同其他政策一樣,高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所涉
及的層面是多樣的,既有招生制度方面的,也有考試內容方面的,還有題型設計、錄取方式
3、方面的,等等,但就其核心要素而言,主要是招生制度。可以這么說,一部新中國高考政策的變革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招生制度不斷變革的歷史。
自1981年以來,高考制度不斷改革,成績顯著,但招致的批評也日益增多。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並不高,且已出現結構性爭奪,即考生的目標由能否上大學變成能上什麼樣的大學,篩選仍然不可避免。高考改革千頭萬緒,我認為,首先明確改革的目標及方向。
(一)、改革的目標
首先,高考改革要能引導中學推進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受制於考試改革,要有效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徹底改革考試制度。雖然應試教育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升學競爭,但高考導向可以改變競爭方式。充分發揮高考的指揮棒作用,便能引導中學教學,推進素質教育。除前面講到的將考文化與考素質結合起來外,引導中學切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改革高考命題,變知識考試為能力考試。目前的高考試卷充其量只是考察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這遠遠不夠,還應考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預測事物發展趨勢的能力,發散性思維或創造性思維能力,初步的探究和科研能力,掌握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等。理科試題應減少繁瑣計算,突出考查思維過程或解題過程,評分標准應該是「過程重於結果」。增加問題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應有一定比例試題明確規定要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最簡解法,鼓勵創造性解題方式。文科試題應避免死記硬背內容,應有發揮餘地,允許考生發表不同見解。
其次,要引導中學生科學地學習。高考導向作用除引導中學推進素質教育外,還要引導中學生科學地學習。高考各科命題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引導和促進學生科學地學習,而不是違背學習規律和扭曲學習特點,誤導學生。以此標准要求,高考各科試卷的命題指導思想和題型均存在一定問題,其科學性需要予以重新審視。比如,學習歷史是記住大量的時間、地點、事件,還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外語試卷,是過於強調語法、使學習外語的目的異化,還是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學以致用?作文題過於寬泛,限制較少,看似提供發揮空間,實則便於考生移花接木。高考各科試卷命題改革勢在必行。
最後,高考制度必須保障和促進高考錄取公平。公平是高考的靈魂所在。它要求所制定的高考政策應體現出對所有參加考試的人員盡可能提供公平的機會、公平的環境、公平的標准。但在實踐中人們發現,如果追求絕對公平,效率就會不斷下降。因此,在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繫上必須牢牢把握住:不能過分強調公平而大幅度降低效率,也不能過於追求效率而不講求公平,應當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做到相互兼顧,協調統一,更好地發揮高考選拔人才的作用。具有公平性和客觀性的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量尺,它摒棄了權力、出身和人際關系對選才的干擾,保證了個人憑才學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也正是這種公平性
4、和公正性,在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社會安定團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歷史已經證明,只有公平競爭的考試制度才能廣泛調動人們求學的積極性,才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進而推動科會發展。毫無疑問,公平理應是高考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高考改革則應盡量科學公正。在有利於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擴大這一高考改革的思想主導下,讓高校的招生自主權漸趨增大。
2高考公平問題突出體現在招生錄取環節的配額制度,重點大學招生本地化傾向致使地區差異拉大,「傾斜的高考分數線」面前未能做到人人平等,高考移民現象應運而生。真正解決招生錄取公平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高校招生由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學生選擇學校;二是要形成真正的校際競爭環境。這兩個前提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具備,所以,在當前條件下如何合理解決重點大學的配額問題就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所在。
(二)、改革的方向
1、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高考改革牽動教育教學體系變革,與其說是高考改革,不如說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
確保學生具有選擇學習內容的自主權,選擇自己喜歡學習的課程。把培養目標立足於專業、興趣、能力的有機結合。突出單項培養,不埋沒全項發展。積極創造單科競爭氛圍,克服全科全才拼搏的不利人才發展模式,因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把人的有限能力用於全才拼搏是不符合人才成長規律。
2、加強教育過程,克服只顧教育效果。只有良好的教育過程,才能自然得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只重效果,輕視過程,是一種標榜式的非事實的教育。過於重視高考,就是過於追求教育效果。選拔人才關鍵應放到市場和社會或人才實際需求部門,不要在學生學習發展過程設置過多關卡,這樣既浪費學生精力和時間,也浪費大量社會公共財政經費。
3、簡化高考強度,增強實訓硬度。放寬學生成才路徑,保障學生學習過程選擇多樣化,確保學生學習內容選擇自主化,供給市場人才需求多元化和專業化。這才是中國高考改革的著眼點和立足點。
4、賦予學生選擇高校的權力4。現行的高考制度設計,嚴格限制學生的報考自主權,同一批次的不同高校不能同步錄取,多數高校對於學生的第二志願不予考慮,從而使填報志願成為一門學問,一些成績優秀的考生應填報志願不當而失去機會。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以學生為本的制度設計,要求賦予學生更多的報考自主權和對高校的選擇權。只有當學生有權選擇高校時,才會真正出現高校為吸引優秀生源而改善服務的競爭。
5、實行高考社會化4。為了改變以高考升學率作為高中評價的做法,必須強化高中會考制度,同時實行高考社會化。在通過會考、獲得高中畢業證書之後,學生即與高中脫離。考生到戶口所在的派出所或者居委會報考,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也直接發送給考生,將高考結果與高中學校相隔離。這一措施的價值在於,雖然高中仍能夠知道畢業生的情況,但地方政府卻難以按照高考升學率對學校進行精確的排名,從而弱化高考對高中的強硬「指揮」,解脫多數高中校。北京市曾試行過此辦法,取得積極效果。
7、高考文理不分科什麼時候實行
1、教育部要在今年下半年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每個省隨之也會公布自己的高考改革措施和時間表。按照教育部的部署,高考文理不分科最早在2017年高考時才會具體實施。2017年高考之前,考試科目仍然與以前年份基本相同,考試科目不會變化。
2、高考改革後,會實行文理不分科,高考統考科目會減少,估計只會考語文,數學。英語科目一年兩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其它科目參加學業水平考試,有可能按照報考科類的不同把某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8、2017高考改革到底有沒有好處
這樣改革的極端後果可能是,高一語文數學課時減少,其它學科增加課時高一期間瘋狂學完理化、生史、地政等必修教材;高二確定主攻學業水平考試的3科,英語開始沖擊A級考試;高三開始上午4節數學,下午4節語文,以整一年的努力沖擊高考語文數學高分。
以上的推測看似瘋狂,但細想之下確實有一定道理。在高考仍然是大學選拔優秀學生的方式之下,公立學校勢必會以高考出成績為設計課程的主要參考。因此課時的適當調整似乎是必然的。新政策的初衷是增加過程性評價,逐漸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單一選拔模式。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實,教師學校對新政策下課程的設計能否跟上,並符合學生成長的需求尚需討論。
所以,對於直接受政策影響的14級新高一學生家長而言,一定要提早規劃。當然,不管怎麼變化,對這一屆學生整體而言都是公平的。畢竟新高一大家又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9、想寫一篇關於高考改革的報告,想問幾個問關於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歷史與現實
創建於1952年的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統一考試制度(以下簡稱「統一高考」),是我國一項獨具特色的教育考試制度。自建制以來,統一高考雖經歷了「文革」的劫難和社會各界不時的詰問與非議,但仍因其公平、高效等優點,得以沿用至今。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和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不斷擴大,以及高等教育辦學形式的日益多樣化,高考制度在考試形式與考試科目上相應地進行了多樣化的改革嘗試。與此同時,在考試內容特別是命題上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改革。由於高考制度影響重大,加之採行了50年之久,利弊都十分明顯,使高考改革這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也不時陷入「為改革而改革」的被動境地。因此,很有必要理清改革的思路,把握好改革的方向,以助益於高考制度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基於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從形式與內容兩個角度談談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統一高考的建立——中國高校招生考試史的創舉
19科舉考試制度被廢除後,伴隨著歐風美雨的強勁東來,中國各地紛紛創立新式學堂。與此同時,西方大學自主招考的辦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國的新式大學中,並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不過,民國時期也曾短期採行過統一招生的辦法。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結構性教育失業問題逐漸顯現,需要對高校招生進行宏觀調控。1937年,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和武漢大學三所國立大學試行聯合招生。1938年,教育部規定國立大學實行統一招考(上海各院校除外)。到1940年,實行統一招考的學校范圍又擴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學校和公私立專科學校仍實行自主招生。[1](p674-676)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戰事嚴峻,統一招考辦法實行僅三年便被迫中斷。此次統一招考是我國自19以來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科、系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高校招生的區域公平,同時加強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銜接,提高了高校新生質量。
1949年,為執行「暫維現狀,立即開學」的方針,保證教育上的銜接與過渡,除北大、清華等少數幾所高校實行非實質性的聯合招生(為減輕在外地招生的工作量以及為外地考生提供方便,委託外地高校代為招考,但命題、閱卷、錄取均由本校負責)[2]外,當年全國絕大多數高校仍沿舊制,實行單獨招生考試,招生的計劃、條件和辦法都由各校自行決定。
由於各校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高低有別,單獨招考造成許多高校招生不足額和新生報到率低的局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方便考生與考,更為了克服建國之初教育工作的混亂狀態,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納入國家計劃軌道,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布了新中國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試文件《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要求各大行政區教育部「根據該地區的情況,分別在適當地點定期實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學校聯合或統一招生」。如統一招生有困難,各大行政區可「在符合本規定之基本精神范圍內,允許各校自行招生」[3]。這項規定的主要意圖是促進高等學校招生的統一性和規范化。但由於單獨招考操作上的慣性,該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門,不一而足,既有校際的聯合,又有大區的統一,還有學校的單獨招生,體現了過渡時期招生形式的復雜多樣性和政策的不穩定性。但總的看來,1950年度的招生考試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大部分學校一次招生即招滿足額。
195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繼續沿用前一年度的辦法,而且統一招生要在單獨招生之前舉行。[4]在這一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1951年統一招生的規模迅速擴大。據筆者粗略統計,全國214所高校中參加統一招考的學校達149所,比例高達69.6%,在前一年度36%的基礎上翻了將近一番。[5](p254-265)當然,該年度的統一招生在取得較大成效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最主要的是各大行政區的生源不平衡,又沒有作必要的跨區調劑,導致生源較少的東北、西北地區高等學校招生不足額。這些問題的產生既有統一考試初始階段經驗缺乏的原因,也有當時各大行政區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原因。
在總結前兩年大區聯合或統一招生經驗的基礎上,1952年教育部明確規定,自該年度起,除個別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外,其餘高等學校一律參加全國統一招生考試,採取統一領導與分盛市、自治區辦理相結合的招生辦法。[6](p802)至此,統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應該說,統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決非一日之功,而是從民國時期和建國後三年過渡時期的統一或聯合招考辦法一步步發展而來。但1952年的統一招考和以往的招考辦法相比有很大不同,它在招生名額、報考條件、考試內容、命題、閱卷、錄取及調配等各環節,都由國家明確做出並嚴格執行統一性規定。因此,可以說,1952年統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在各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近現代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一次量變積累後質的飛躍。
從外部因素看,社會政治、經濟建設和教育發展的需要,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是統一高考建制的重要契機。1952年7月21日,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實現一九五二年培養國家建設幹部計劃的指示》,強調指出,各地高等學校嚴格實行統一招生,是實現這一幹部培養計劃的關鍵。[7]同年,中共中央還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制定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各條戰線都急需大量高級專門人才。1951-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院系調整,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為使調整後的各類院校能招收到合格足額的新生,鞏固這次全國范圍高等教育重新布局的成果,亟需加強高等學校招生的計劃性。而過去的經驗證明,只有統一招考才能較好地解決各高等學校招生的失衡問題。此外,數千年的中央集權制統治所帶來的統一觀念,以及存在了13之久的科舉考試所積淀的文化上的「統一考試」基因,也為廣大國民接受和認同統一考試制度,奠定了潛在而深厚的心理和文化基矗[8]
從內部因素看,統一高考則是大規模考試自身發展規律的產物。首先,作為一種大規模考試,追求效益是最為現實的考慮。由國家主持的統一考試,須知,考試分數高,不等於職業技能強,正如人們常說的大學生「高分低能」,其中「能」就包括了職業技能在內。除考試的原因外,由於高考實行分批次錄取,高分者入重點或本科院校,低分者入高職高專,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高職高專「低人一等」的誤識,造成高職生爭擠「專升本」班車、「專升本」演變成第二次高考的局面,不利於高職高專教育的發展。
為適應高等教育多樣化和人才需求結構立體化的需求,招生入學應根據不同類型或層次進行多樣化改革。由於目前培養高等教育專門技術人才的主體仍是高職高專院校,且基本上是專科類型,可將高考分為普通大學及獨立學院的本科統考和高職高專的專科統考兩種類型。兩種高考各司其職,本科層次的高考著重考測學術發展性向和能力,專科層次的高考側重考測理解和運用能力。廣西便是進行這種二次高考的試點,第一次高考為7月舉行的本科統考,試題由教育部組織命制,其成績只能用在本科層次錄取;第二次高考為9月舉行的專科統考,試題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指導下由廣西招生考試院組織命制,其成績只能用在專科層次錄齲每位考生都可以選擇兩次高考中的一次或二次應試。[14]筆者認為,此舉不僅可以使不同類型或層次的高校招收到合適的生源,而且給了考生更多的選擇機會。不過,鑒於省級考試管理機構在命題方面的經驗較為缺乏,試點階段兩次高考均由教育部組織實施較為科學,待這一改革較為成熟後再逐步將命題權下放。
二次高考模式的第二種選擇是借鑒日、韓等國的二次考試或目前我國台灣地區試行的「多元入學方案」的形式,實行全國統一高考和各校單考相結合的報考辦法。日本的所有國立、公立大學和大多數私立大學的招生均採行二次考試,即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持的入學考試中心考試和由各大學自行組織的第二次考試,前者以考核考生對高中階段基本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為主,後者則主要測定考生的學科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學習能力。韓國的大學入學考試與之類似,由「大學修學能力測驗」和各校舉行的加試組成,同時參考高中的綜合記錄。台灣從開始採行的「多元入學方案」,也具有這一特點:招生比重佔40%的甄選入學制招生方案,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辦的學科能力測驗和大學校系自辦甄審兩部分組成;其餘60%的考試分發入學制招生方案中,也有50%是由學科能力測驗和指定科目考試(各大學指定考科但考試仍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統一組織)兩部分組成。[15]美、英等國大學的錄取一般也主要依據由權威考試機構組織的學術能力測驗或資格證書考試成績,再參考考生的申請或推薦材料和面試表現。全國統一高考和各校單獨考試相結合的二次高考模式,融兩種考試形式的優勢於一體,前者可以把守基本質量關,同時也便於各大學比較評估生源質量,後者則能充分體現各校的辦學特色,較好地落實高校的招生自主權。
以上兩種二次高考模式各具特色,可以從不同角度為實現高考多樣化發揮作用。在經過一定階段或范圍的試點後,可以進一步將二者結合起來,使高校招生在堅持統一考試的前提下,真正建立起多渠道、多層次的考試立交橋。
二、「素質立意」——高考內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標
高考內容是高考發揮導向作用的樞紐,它直接將大學對所需生源的素質要求反饋給中學的教學。因此,考試內容是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然而,長期以來,高考一向較少關注內部或微觀層面的改革。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建立會考制度後,高考結束了長期身兼選拔新生和衡量高中畢業水平兩項職責的局面,其內容的改革才被提上議事日程。
考試內容主要通過命題來體現,命題立意因此成為內容改革的關鍵。長期以來,我國高考命題基本上以知識立意為主,即以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為考核目標。知識立意幾乎成了記憶立意的代名詞。20世紀90年代後,高考命題的立意開始由知識關注到能力上。起初是引入和研究美國學者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但受高考紙筆測試形式的制約,只關注到了認知領域中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等方面。此後,又將認知領域中的知識與能力測試「學科化」,即根據《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確定開考各科所測試的內容、目標、形式和能力要求,並以《考試大綱》形式向社會公布,從而克服了制卷者和考生的盲目性。此舉突出了高考檢驗考生的學習結果和進入高校繼續學習的能力等任務。到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高考內容改革進程的加快,學科能力測試又上升到綜合能力測試。1998年,教育部對四川、河北、上海等五省市的「保送生」進行了「綜合能力測試」的試點,次年又擴大到全國。與此同時,積極進行」3+」的科目改革試點。」3+」改革的精神實質是更加註重對考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旨在對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其中,設立綜合考試科目是此次改革的一個亮點。開設綜合科目的意圖是想改變過去文理分科絕對化、跨學科能力的綜合和學科間知識的滲透力不夠的狀況,引導學生全面掌握中學階段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能力特別是學科內和跨學科的綜合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3+」科目改革的實質與重點仍在於考試內容的改革,體現在命題上,便是變知識立意為能力立意,以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為重點。[18]當然,無庸諱言,由於綜合能力的測試仍是一個新鮮事物,現行綜合科目的命題水平尚未達到原定目標,「學科知識拼盤」色彩仍較濃厚。隨著高考科目和內容改革的深入、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教育測量技術水平的提高,綜合能力測試離既定目標將會越來越近。
然而,在知識基礎上的能力考查,並不是高考內容改革的終極目標。到高等教育大眾化乃至普及化階段,高考的功能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不再局限於「選優」,即解決什麼人可以上大學的問題,而將成為一種為高校和考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的「合適」考試,主要解決學生適合上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的問題。這就需要對學生的素質進行更全面的考測。相應地,高考的命題也應從目前的能力立意進一步提升到素質立意,以考測學生的素質是否與高校及其專業教育合拍,也可以解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學生因專業選擇失誤而產生的「厭學」和「逃學」問題。因此,筆者以為,素質立意將成為高考內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標。
另一方面,由於高考指揮棒作用的客觀存在,確立命題的素質立意,也可以更好地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素質立意的考測目標,既不是單純的知識,也不是單純的綜合或動手能力,而是考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身體素質的考測需要另闢途徑)。例如,通過巧妙地設計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斷題,不僅可以考測學生的道德知識和綜合推理與判斷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測出學生的道德水準。再比如,設計一些常識性試題,採取口試形式,既可以考測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也可以測量其心理素質。鑒於高等學校辦學和素質考測的個性化與統一高考的統一性特點不甚吻合,素質考測可由各高等學校組織的單獨考試來完成。而上述的二次高考模式恰好為這種考測提供了制度保障,即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主要考測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學術性向,第二次由高校自行組織的單獨考試則主要考測學生進行專業學習所需的基本素質。文秘114 網
基於以上研究,筆者認為,奉行公平原則、創造優質高效的統一高考是中國高校招生考試史的一項偉大創舉。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統一高考的創立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其存在與發展則具有現實的必要性。但統一高考也確有局限,特別是在高等教育規模日益擴大和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的情勢下。因此,進行二次高考的多樣化改革,是對統一高考補偏救弊的一項良策。與此同時,為了達到高校和考生之間「雙向選擇,各取所需」的目標,高考命題改革應從知識和能力立意提升到素質立意的高度,以便實現高等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楊學為,等.中國考試制度史資料選編[m].合肥:黃山書社,1992.
[2]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平區招生[n].人民日報,1949-07-20.
[3]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今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n].人民日報,1950-05-29.
[4]關於高等學校1951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n].人民日報,1951-05-09.
[5]〔日〕大zhǒng@①豐.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6]謝青,湯德用.中國考試制度史[m].合肥:黃山書社,1992.
[7]楊學為.高考四十年(1952-1991)[j].中國考試,1997,(1).
[8]劉海峰.傳統文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9]楊學為.中國需要「科舉學」[j].廈門大學學報,1999,(4).
[10]孫紹振.廢除全國統一高考體制[j].藝術·生活,1998,(6).
[11]馮增俊.全國統一高考制度與中華民族創新精神[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4).
[12]鄭若玲.科舉啟示錄——考試與教育的關系[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2).
[13]劉海峰.變革中的台灣大學聯考制度[j].中國高校招生,1993,(1).
[14]叢玉華,胡平.試行二次高考文理不再分科[n].中國青年報,-04-05.
[15]劉有鵬.台灣「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及其借鑒[j].中國考試,,(10).
[16]劉海峰.高考改革的全局觀[j].教育研究,,(2).
[17]馬金科.高考能力考查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