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直發劉海 » 國畫劉海戲金蟾圖片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國畫劉海戲金蟾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3-15 05:56:58

1、齊白石書畫作品價格

2000年北京翰海拍賣行的《劉海戲金蟾》,估價為50萬元至60萬元,成交價為86.9萬元,是因為作品存世的「少」;2001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推出的作於89歲的《長壽圖》,估價為68萬元至88萬元,而最終的成交價為101.2萬元,是因為作品著錄於1959年的《齊白石作品集》;而同期的《山水圖》估價為180萬元至250萬元,是因為該作品的受畫人是大名鼎鼎的北洋軍閥曹錕。 2003年,齊白石的《山水精品冊八開》拍出1661萬元的高價,是目前齊白石獨創作品的最高成交記錄。
2005年 與陳半丁合作的《富貴長青立軸》拍出了2035萬元

2、2003年王保安書畫價格

2003年王保安書畫價格
發布時間:2015-04-23 16:03

家學淵源,下面是他的基本情況,市場價值越來越高;「點藝軒書畫社」社長.「情系奧運中華書畫藝術展世界行」書法作品「優秀作品獎」.5萬價格拍得收藏。祖輩為民間藝術家,大隱於市,中國書畫作品市場及價格評估中心「中國書畫作品最具潛力藝術家」作品入編《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入選人民日報「中華藝苑名家」專欄;
4;
14.《中國當代詩書畫藝術名家作品大觀》邀請賽書法作品銀獎。家學為用;
3:
國家一級書畫家,中央電視台.「山水杯全國書畫大展賽」畫作「春風綠江南」獲「佳作獎」。近幾年來,字雲鶴,熏陶孩提。清風明月之下;
15,許多優秀作品被國內博物館。幼承傳統、事業單位及國內外書畫愛好者所看好,快意書法字畫、2000年,《中國現代書畫名家名作》,英文名Mack、美術作品大展」書法作品一等獎,自成一家風格、俄羅斯等地展出並獲獎、200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功勛書畫家,自明末清初始;
國家文化藝術促進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07年,多次選送歐盟及美國。紙墨之香;
16;
8;
11、2002年、香港書法家協會《王屋山杯中國名人書畫大展》 佳作獎。今懷深厚造詣,兼采眾長、2006年,藝術價值極高,國畫作品《桐蔭納涼圖》國家文聯書畫藝術大展三等獎,其收藏成長價值亦被廣大機關,其作品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和喜愛;
5;《世界華人藝術典藏》 9。且喜讀奇書典籍,國家文化部;
7,諳名家作品,由華僑梁子豪先生RM23;
2002年。甘居淡泊、台灣美術家協會;
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紀念建黨九十周年中國詩書畫名家邀請賽」書法作品金獎
10,文化部《漢字書寫比賽》三等獎,中國書畫作品最具潛力的著名藝術家,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等機構授予「世界華人藝術人才」之稱號、風格獨特、學校.「首屆盛世中華全國書法、書畫家;
中國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舞墨於鳳凰溪畔,練就丹青妙筆,甘願閑居古鎮,不圖虛名。這就是王明勤先生、具名家風范,國家文化部《中國藝術作品展》優秀獎。08年佳作國畫《野渡無人》在大馬雲頂經多輪角逐.「世界遺產在中國」書法優秀獎、新加坡。
1,號「雲樓主人」,石板道前、澳大利亞,可見其作品價值分量,陪襯風景,有「清溪居士」之雅稱、2003年、2000年;
1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年;《百年書畫家名錄集》、書畫院以及民間收藏家收藏.「2011全國書畫大展賽」畫作《月是故鄉明》獲金獎,曾得書畫大家垂範指引.「中華魂全國書畫藝術大展」書法作品優秀獎、國家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王明勤國家一級書畫家

王明勤、馬來西亞,經數十載揮毫不倦。明勤先生朴實無華的人品 亦受到各界人士好評;
12、企;
6;
王明勤先生的作品功力醇厚,首屆「盛世中華全國書畫作品大展」一等獎;
2。以淡然恬靜之心
回復:

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
回復:

王保安,1986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范系中國畫專業,後任教於西安教育學院,為藝術系副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青聯常委,西安美術家協會理事,西安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 另有同名武術家;河南輝縣市工具廠廠長;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
回復:

1997年參加「第三屆當代中國畫山水大賽」獲銅獎。1997年文化部主辦的「當代扇面大展「獲銀獎」旦飢測渴爻韭詫血超摩。

1998年中國文聯主辦的「黃河魂」藝術大賽獲銅獎。
1998年中國美協主辦的「中亨杯」全國書畫大賽獲銀獎。
1998年8月·中國美協活動中入選中國畫300家。
1999年在北京畫院舉辦個人畫展
1999年中國美協主辦的「丹青翰墨慶回歸」大賽獲銅獎。
1999年中國美協,中央電視台舉辦「99中國畫藝術作品大展」獲優秀獎。
1999年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大賽獲優秀獎。
1999年中國美協,中國詩書畫研究院主辦的「跨世紀,慶回歸」大賽獲金獎。2000年·參加山東省美協主辦的"山東省跨世紀精品大展"獲優秀獎。
2001年中國美協主辦「新時代」中國畫大賽獲優秀獎。
2002年4月·入選中國畫百傑畫家稱號。
2002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畫展
2002年9月在炎黃藝術館舉辦畫展。
2003年8月文化部主辦「全國盛世國風大賽」獲銀獎。
2004年12月作品入選「中國山水畫」百家並入選大型畫冊。
2004——2008年作品參加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大展。
2005年作品入選中央電視台全國名家邀請展。
2005年10月作品入選中華名人書畫作品大展精品集。

2005年作品參加今日水墨全國中國畫名家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作品展。
2006年作品入編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山水卷》。
2006年8月作品參加和諧盛世百名將軍,百名部長,百名畫家提名展。2006年9月作品入選孔子與世界全國中國畫名家名作邀請展。
2006年12月作品入選當代最具《收藏價值》名家提名展。
2007年7月作品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草原情》中國畫提名展。
2008年6月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山水畫名家技法步驟》。
2008年10月作品入選中國國畫名家作品郵票精品集。
2008年由文化部中國美協發起的作品《人間有情》捐贈汶川地震災區。
2008年由文化部全國青聯組織創作的作品《山月無聲》捐贈汶川地震災區。
2010年由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大賽獲優秀獎。
2011年4月由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民革中央畫院舉辦的『『慶祝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獲銀獎。
2011年5月作品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國畫《月是故鄉明》入選中國畫300家、《沂蒙十月》獲慶祝澳門回歸書畫展優秀獎、《一溪清流》獲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書畫大展優秀獎、《故鄉又到明月時》獲慶祝澳門回歸書畫展
優秀獎。作品《白雲幽壑起 秋日山色長》入選2004年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文化部特邀參加"緬懷周恩來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中國歷史博物館特邀參加"劉少奇100周年"藝術大展。並於王光美接見。 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張大千100周年畫展"中獲優秀獎。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般每平尺8000―10000元人民幣,供參考。
回復:

西安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王保安,西安美術家協會理事,後任教於西安教育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陝西省青聯常委,為藝術系副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6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范系中國畫專業
回復:

是明星嗎?沒聽過啊。
回復:

1997年參加「第三屆當代中國畫山水大賽」獲銅獎。1997年文化部主辦的「當代扇面大展「獲銀獎」。 1998年中國文聯主辦的「黃河魂」藝術大賽獲銅獎。 1998年中國美協主辦的「中亨杯」全國書畫大賽獲銀獎。 1998年8月·中國美協活動中入選中國畫300家。 1999...
回復:

王殿舉 又名南文元方,無無齋主、京華虛靜書屋,1935年10月生於河南省鹿邑縣。2003年隨中國書法美術作品展訪日代表團出訪日本, 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法研究院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創作中心特級書畫大師、現為中國禪林畫院顧問。...
回復:

作品都不大,所以還不只最值錢的
回復:

廖來新廣東潮州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世界華人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際)美術家協會理事、泰中藝術家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國際潮汕書畫總會汕頭藝委委員。 廖來新畢業於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回復:

2000年北京翰海拍賣行的《劉海戲金蟾》,估價為50萬元至60萬元,成交價為86.9萬元,是因為作品存世的「少」;2001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推出的作於89歲的《長壽圖》,估價為68萬元至88萬元,而最終的成交價為101.2萬元,是因為作品著錄於1959年的《...
回復:

黃兆紀先生是江門五邑僑鄉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享譽海內外,為僑鄉江門爭得了不少榮譽,為僑鄉培育了不少的書法人才。 據悉,近期收藏市場部分名家書畫作品價格出現大幅回落現象,同一個畫家的拍品價格從2005年最高時的一平方尺20萬元——30萬...
回復:

你可以去出山網站看看出山家園和出山交易板塊,那裡有現當代書畫名家信息及書畫作品報價。 出山網www.chushan.com
回復:

王保安的畫通常要看購買渠道,去淘的話應該會低於80000(RMB)
回復:

王明勤國家一級書畫家 王明勤,字雲鶴,英文名Mack,中國書畫作品最具潛力的著名藝術家、書畫家;「點藝軒書畫社」社長,號「雲樓主人」,有「清溪居士」之雅稱。家學淵源,自明末清初始。祖輩為民間藝術家。紙墨之香,熏陶孩提。幼承傳統,快意書法字畫...
回復:

王保安,1986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范系中國畫專業,後任教於西安教育學院,為藝術系副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青聯常委,西安美術家協會理事,西安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

3、劉海一詞的由來

第一種說法:

相傳有一位唐代的仙童名叫劉海(見安徽鳳陽府志)。在民間傳說中,劉海前額總是覆蓋(垂下)一列整齊的短發,模樣童稚、可愛。為此,畫家畫仙童肖像,便以劉海為樣,前額垂著短發,騎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錢。而後,小孩或婦女額上留的短發,便稱為「劉海」。清朝王韜的《淞濱瑣話》:「面同滿月,眼若明星,只髻簪花,如世間所繪劉海狀。」清朝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第十九回:「眾人舉目看時,只見一個個都是大腳皮鞋,上面剪劉海,下面散腿。」許多人未經考證,不知道「劉海」的來歷,經常寫成「留海」或「瀏海」。是錯誤的。另外,「劉海」只有孩童和婦女才留。時下一些年輕男士裝酷,故意讓幾綹頭發垂於額前,那不能稱作「劉海」。只能說是垂在額前的頭發!

第二種說法:

古時候,女孩子15歲時便盤發插笄(簪子)表示成年。男孩子則於15歲時束發為髻,到20歲時在行表示成年的「冠禮」(戴冠)。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頭發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們用「垂髫」、「髫年」代指兒童或童年。但男女幼童所留的頭發又是有區別的:男孩子留的是額上左右兩角的胎發,稱之為「兆」;女孩子留的是垂於額頭中央的胎發,叫做「髦」。這種孩童時代所留的頭發,統稱為「留孩發」。而女子待到成年以後,有時從打扮考慮,依舊讓額頭上的頭發自然下垂(「時髦」之說就由此而來)。到了唐代,民間出現了「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故事。由於「劉海」與「留孩」古時發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為口語俗稱,故書面文字就寫作「劉海」。

第三種說法:

傳說在武則天執政之時,某日破獲了一個策劃宮廷政變的集團。在這些謀殺者的名單中竟然有上官婉兒的名字。武則天不由得大怒,立即將上官婉兒召來行黥刑(一種在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並塗上墨的刑罰)。武則天非常氣憤地呵斥道:「昔日你的祖父(上官儀)結黨謀反,被打入天牢,我念你才華出眾才重用你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將仇報,竟欲謀殺於我,真是氣死我了!」上官婉兒聽了坦然一笑:「陛下可曾記得奴婢三次擋駕之事么?」武則天細想一下,是有幾次傳旨御花園擺宴,臨起駕時都被上官婉兒呈奏轉駕回宮,便微微頷首承認確有此事。上官婉兒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園已經是危機四伏?當時我參加謀反,正是為了暗中保護您呀!」一席話說的武則天啞口無言,深悔錯怪了上官婉兒。怎奈皇帝是金口玉言,黥刑還要照舊執行,不過行刑時改用硃砂在額前刺梅花一朵。上官婉兒本來就頗具姿色,剛剛刺上去的那朵小巧玲瓏的紅梅花,恰置兩道娥眉的正上方,猶如二龍戲珠,煞是好看。但這終究是個恥辱――罪犯的標記。聰明的上官婉兒就從額頂梳下一縷青絲,它剛好遮住那個硃砂記號,並稱之為「劉海」。宮中妃嬪們看了,覺得竟比頭發全部向後梳要秀美得多,顯得楚楚動人。於是紛紛仿效,直至如今。

4、有沒劉海戲金蟾的圖片嗎?

那是蟾蜍銜著銅錢,古時人們相信蟾能辟五兵,鎮凶邪,助長生,是主富貴的吉祥之物。金蟾則有其特殊的形態,其為三足蟾。雖然其滿身的錢味,但並不覺得俗氣。碩大的嘴,暴突的大眼,滿身的蟾鈕,以及喜氣洋洋的神氣,平添了一縷情趣,亦寓意財源興盛,生活幸福美好。民間亦有「劉海戲金蟾」的傳統寓意,認為得之可致富。
蟾蜍與嫦娥、月宮的神話有關,又與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有關,多見於民間年畫,據中國古老傳說,劉海是古代的仙人,而金蟾則是財富的象徵,傳統上的吉祥年畫常會出現「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繪圖, 劉海為一穿紅披綠的胖小子,手提金錢串,笑逐顏開,戲耍腳下邊的三足蟾蜍。以劉海准備要釣捕金蟾的傳說為中心,取其「財源廣進,步步發財」的吉祥意義。
劉海中國民間神話中的吉祥神。據說為五代時道士,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人多稱其為劉海蟾,後訛為劉海。本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燕山(今北京)人。傳說曾得呂洞賓所傳秘法,專心修行,他常來往於華山和終南山之間,後得道仙去。被道教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 所以蟾頂太極。

5、劉海是何人物

劉海 - 民間傳說人物
劉海蟾,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昭遠,道號海蟾子。後人俗稱劉海。五代十國時期廣陽人,著名道教祖師,全真道五陽祖師之一。因其廣陽人,人稱廣陽劉真人。劉真人道號海蟾子,道教界以劉海蟾呼之,但民間流傳「劉海戲金蟾」後人訛作劉海,成為世人對劉海蟾最普遍的稱呼。

6、年畫四大家

【年畫四大家】

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 四川綿竹年畫、江蘇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蘇州桃花塢

桃花塢木板年畫是中國江南主要的民間木板年畫。桃花塢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以北。(桃花塢位於江蘇蘇州閶門內北城下)桃花塢年畫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綉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鼎盛時期,每年出產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達百萬張以上。太平天國末年,清兵圍攻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生產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以後一直萎靡不振。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由蘇州市文聯組織藝人恢復生產,後又成立「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社」,在整舊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桃花塢年畫,主要有門畫、中畫和屏條等形式,其中門畫可謂集歷代門神之大全。桃花塢年畫,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來,工藝精美,一幅畫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幾次,有的還要經過「描金」、「掃銀」、「敷粉」等工序。在色彩上,有桃紅、大紅、藍、紫、綠、淡墨、檸檬黃等諸色。在藝術風格上,桃花塢年畫構圖豐富,色調艷麗,裝飾性強,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設色上,具有朴實、稚拙、簡練、豐富的民間美術特色,故數百年來一直暢銷於海內外,歐洲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及藝術館都有收藏。

桃花塢年畫的印刷兼用著色和彩套版,構圖對稱、豐滿,色彩絢麗,常以紫紅色為主調表現歡樂氣氛,基本全用套色製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細秀雅的江南民間藝術風格,主要表現吉祥喜慶、民俗生活、戲文故事、花鳥蔬果和驅鬼避邪等民間傳統審美內容。民間畫壇稱之為「姑蘇版」。

▲天津楊柳青年畫

有著600年歷史的楊柳青(位於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間木版年畫產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有一名長於雕刻的民間藝人避難來到楊柳青鎮,逢年過節就刻些門神、灶王出賣,鎮上的人爭相模仿。到了明永樂年間,大運河重新疏通,南方精緻的紙張、水彩運到了楊柳青,使這里的繪畫藝術得到發展。楊柳青年畫從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緒初期最為風行。楊柳青年畫的畫樣(粉本)有幾千種。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時期,楊柳青鎮的戴廉增畫店一年生產的成品就達2000件,每件500張,共達百萬幅。當時,楊柳青全鎮連同附近的30多個村子,「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畫店鱗次櫛比,店中畫樣高懸,各地商客絡繹不絕,是名副其實的繪畫之鄉。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楊柳青年畫走向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傳人霍玉棠創建了楊柳青鎮最大的「玉成號」畫庄,楊柳青年畫漸漸走向復甦。解放後,周恩來總理還曾親臨視察並給畫庄寄來急需的藤黃原料。「文革」期間,楊柳青年畫改為膠版印刷,傳統工藝瀕臨絕跡。

天津楊柳青年畫霍派第六代傳人霍慶有(霍玉棠之子)從20世紀80年代起,繼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時間苦心鑽研勾線、刻板、刷畫裱等傳統技藝,掌握了全套楊柳青年畫工藝,成為天津一帶唯一的勾、刻、刷、畫、裱「五項全能」的楊柳青年畫藝人,使得曾幾近絕跡的木版手工繪制的楊柳青年畫得以復甦。如今,「玉成號」畫庄已建成為家庭博物館,成為吸引中外遊客的人文景點。

楊柳青年畫繼承宋、元繪畫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製作時,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上面,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繪的色彩斑斕與工藝性,因此,民間藝術的韻味濃郁,富於中國氣派。楊柳青年畫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楊柳青年畫通過寓意、寫實等多種手法表現人民的美好情感和願望,尤以直接反映各個時期的時事風俗及歷史故事等題材為特點。如年畫《連年有餘》,畫面上的娃娃「童顏佛身,戲姿武架」,懷抱鯉魚,手拿蓮花,取其諧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為年畫中的經典,廣為流傳。楊柳青年畫取材內容極為廣泛,諸如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戲曲人物、世俗風情以及山水花鳥等,特別是那些與人民生活密切關聯的題材,以及帶有時事新聞性質的題材等,不僅富有藝術欣賞性,而且具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以這些優秀作品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形成楊柳青年畫藝術的主流,一直延續發展至今。楊柳青年畫的藝術特點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藝術特點的條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顯明突出的則是表現在製作上。楊柳青年畫的製作程序大致是:創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繪、裝裱。前期工序與其他木版年畫大致相同。都是依據畫稿刻版套印;而楊柳青年畫的後期製作,卻是花費較多的工序於手工彩繪,把版畫的刀法版味與繪畫的筆觸色調,巧妙地融為一體,使兩種藝術相得益彰。而且還由於彩繪藝人的表現手法不同,同樣一幅楊柳青年畫坯子(未經彩繪處理的墨線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別畫成精描細繪的「細活」,和豪放粗獷的「粗活」,藝術風格迥然不同,各俱獨自的藝術價值。

▲山東濰坊楊家埠

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於明代,全以手工操作並用傳統方式製作,發展初期受到楊柳青年畫的影響,清代達到鼎盛期,楊家埠曾一度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產品流布全國各地。其中最大的東大順畫店擁有畫版300多套,年制畫百萬余張。楊家埠年畫體裁廣泛,想像豐富,重用原色,線條粗獷,風格純朴。

楊家埠木版年畫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中國民間3大木版年畫,始於明代,興於清朝,重喜慶、濃彩、實用,多反映理想、風俗和日常生活,構圖完整勻稱,造型粗壯朴實,線條簡練流暢。根據農民點綴生活環境的實際需要,主要有大門畫、房門畫、福字燈、美人條、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鄉土氣息和節日氛圍。

楊家埠木版年畫題材廣泛,表現內容豐富多彩,有神像類、門神類、美人條、金童子、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同時也有反映民間生活、針砭時弊之作,但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的主題。諸如吉祥如意、歡樂新年、恭喜發財、富貴榮華、年年有餘、安樂昇平等,像親人的祝福、似好友的問候,構成了農民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巧畫士農工商,描繪財神菩薩,盡收天下大事,兼圖里巷所聞,不分南北風情,也畫古今軼事」。楊家埠年畫主要內容包括6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陞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雞、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

楊家埠年畫的製作工藝也別具特色。藝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條、香灰作畫,名為「朽稿」,在朽稿基礎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線稿,反貼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再經過調色、夾紙、兌版、處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畫印出來後,還要再手工補點上各種顏色進行簡單描繪,以使年畫顯得自然生動。

楊家埠年畫生產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極為精細准確。做法是先將畫稿勾出黑線稿,貼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線版。待印出主線稿後,再分別不同顏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後修版裝裱而成。

興盛時,剛進入秋季,各路畫商就雲集楊家埠。晚上,大街兩旁張燈結綵,年畫掛滿街頭。每年前來選購畫作的商人達5000多人。當時,賣畫興唱小段,最流行的唱詞有:「一進門來蘇東坡,坐下韓信問肖何。不是本號不賒賬,如今要賬太啰嗦。賒賬如同三結義,要賬就像請諸葛。」

土生土長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一步步走上了高雅的藝術殿堂。1983年春節,中國美術館展出了楊家埠年畫。同年,楊家埠年畫赴美洲、歐洲、非洲的9個國家巡迴展覽。1987年,民間藝人楊福元應邀到新加坡作木版年畫的畫、刻、印表演。到20世紀90年代,一批楊家埠年畫藝人前後前往巴西、日本等國家作現場表演,深受好評。2002年,具有200年歷史的「同順德」畫店的正宗傳人、76歲的年畫民間藝人楊洛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楊洛書18歲即開始木版畫創作,其《水滸傳》、《帝王圖》、《西遊記》等無不構圖奇妙,雕刻精細,栩栩如生,且鄉土氣息濃郁,深受人們喜愛。如今,一個只有310戶、1150口人的小村莊楊家埠,年製作的木版年畫卻達2000餘萬幅,遠銷全國各地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山東濰坊千里民俗旅遊線上,楊家埠成了重要一站。在這里,人們可以欣賞到100多套年畫佳品,可目睹自明代以來的各種各樣的年畫製作工具、原版,還可現場觀看充滿神秘色彩的年畫製作工藝。

▲四川綿竹年畫

綿竹年畫以產於竹紙之鄉的四川省綿竹縣而得名。綿竹年畫歷史悠久,它起源於北宋,到明末清初進入繁盛時期。乾隆、嘉慶年間,綿竹全縣有大小年畫作坊300多家,年畫專業人員達1000餘人,年產年畫1200萬多份,產品除運銷兩湖、陝、甘、青及四川各地外,還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2004年初,綿竹年畫老藝人陳興財之孫陳強展示他近期創作的創新年畫「擠金門神」。

綿竹年畫以彩繪見長,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綿竹年畫構圖講求對稱、完整、飽滿,主次分明,多樣統一;色彩上採用對比手法,設色單純、艷麗,強烈明快,構成紅火、熱烈的藝術效果;線條講求洗煉、流暢,剛柔結合,疏密有致,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而誇張、變形、象徵、寓意的造型,更具詼諧活潑的效果。

綿竹年畫的內容極其廣泛,有孔明、張飛等歷史英雄人物,有小說、戲曲的精彩畫面,有武士神像、動物花果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耗子嫁女》、《三猴燙豬》、《狗咬財神》、《看官盜壺》等民間傳說。

綿竹年畫分紅貨、黑貨兩大類。紅貨指彩繪年畫,包括門畫、斗方、畫條。其中門畫製作手法多樣:細活有「明展明掛」、「印金」、「鉤金」、「花金」;粗活有「常行」、「水墨」、「填水腳」。畫條,分中堂、條屏、橫推、單條等,供廳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張貼之用。門畫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貼大門、廳門、房門、灶門之用。黑貨,是指以煙墨或硃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為山水、花鳥、神像及名人字畫,此類以中堂、條屏居多。

其他著名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歷史悠久,堪稱中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北宋年間,每逢過年過節,特別是過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已成為一種風尚,以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鎮邪除妖。後來北宋沒落、滅亡,開卦幾經戰亂,木版年畫便衰落下來。到了明代,開封年畫雖然又獲復興,但已逐漸轉移到朱仙鎮。明朝末年洪水泛濫,開封被淹沒,百業俱廢,朱仙鎮便成了木版年畫的中心。明、清時期,朱仙鎮就有300多家木版年畫作坊,至清末有七十多家,其中以"萬通"、"天興德"、"德勝昌"、"天義德"較為有名。其作品暢銷各地,於是開封地區的年畫被統稱為「朱仙鎮木版年畫」,影響深遠。 朱仙鎮在河南省開封市城南10公里,雖然是個小鎮,在古代卻名列中國四大古鎮之一。特別是北宋末年岳飛曾率軍在這里大破兀術的金兵,朱仙鎮更為國人所知。為紀念岳家軍的功績,在朱仙鎮建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岳王座,而今朱仙鎮木版年畫社就設在這座古廟之中。

朱仙鎮木版年畫主要分為陰刻、陽刻兩種,有黑白畫和套色畫兩種形式,採用的是手工水印。形式有文武門神、神像圖、戲出和掛箋等二千餘種。朱仙鎮木版年畫有五大特點:一是線條粗獷,粗細相間;二是形象誇張,頭大身小;三是構圖飽滿,左右對稱;四是色彩艷麗,對比強烈;五是門神神碼多,嚴肅端莊。朱仙鎮年畫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神祗畫,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類是門神類,朱仙鎮木版年畫中最多的就是門神,門神中以秦瓊、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為主。 那些大大小小的門神畫中,兩位武將或衣著不同,或形態各異:步下鞭、馬上鞭、回頭馬鞭、抱鞭、豎刀、披袍等,不下20種樣式。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文武門神。文門神有五子、九蓮燈、福祿壽等;武門神常是戲曲中的忠臣義士和各類英雄好漢。不同人的房門常貼不同內容的門神:已婚子女輩房門貼「天仙送子」、「連生貴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門貼「加官進祿」、「步步蓮生」;老年人房門貼「松鶴延年」和「壽星」之類;少年兒童居室房門貼「五子奪魁」、「劉海戲金蟾」等。

朱仙鎮的木版年畫,不但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而且極具觀賞價值,許多名人都曾收藏過朱仙鎮的木版年畫,魯迅先生給予其很高的評價:「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很好,雕刻的線條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細巧雕琢。這些木刻很朴實,不塗脂粉,人物也沒有媚態,顏色很濃重,有鄉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畫的獨有特色。」這是對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特色的很好概括。現在上海魯迅紀念館還珍藏著26幅魯迅收藏的朱仙鎮年畫作品。

▲武強年畫

武強年畫流行於華北一帶的民間木版年畫,因主要產於河北省武強縣而得名,有"年畫之鄉"之稱。武強年畫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傳統觀念和古老的民族習慣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民間鄉土藝術。是經過繪、刻、印三道工序的彩色套印而成的木版畫。武強年畫起源於元代以前,明代初期形成規模,到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公元1662年至1820年),進入鼎盛時期。直到清末民初,在武強縣南關有字型大小可考的畫店仍有144家,其周圍68個村莊里共有1587個民間作坊從事畫業生產與銷售,從業者達數千人,在外地開設的批發庄有180餘處,最高年銷量達1億對開張,行銷當時大半個中國。

武強年畫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作品構圖飽滿、主題突出,結構緊湊、線條粗獷,兼施黑、紅、綠、黃、紫、粉等色,對比明快,極富有裝飾性。有門畫、窗畫、燈畫、斗方、貢箋、中堂畫、炕圍畫、頂棚畫、囤畫、對聯、條屏等,甚至牛棚馬廄也有專門張貼的年畫。在雕法上有的精細,有的粗細相間,尤以大刀闊斧粗獷自然的刻法見長,以陽刻為主,有的兼施陰刻,運用黑白對比,表現出刀味木趣、筆情墨意,弄成獨特的古樸而稚拙的風格。題材主要有戲文故事,風俗時尚、喜慶寓意,娃娃美女,花卉山水等。代表作品有"踏雪尋梅"、"三娘教子"、"趙州石橋"等。

武強年畫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立了武強年畫社;1985年,經河北省文物部門批准,這個久負盛名的「中國木版年畫之鄉」建立了我國第一家年畫專題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1992年和1994年舉辦了兩屆「中國武強年畫藝術節」。1993年12月,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強為全國的「民間木版年畫之鄉」。

▲佛山年畫

華南地區流行的民間木版年畫。產於廣東省佛山鎮(今佛山市)。始於明永樂年間,盛於清乾隆、嘉靖年間。佛山年畫分原畫、木印、木印工筆三種,包括門畫、神像畫兩大類。所取題材有各種神像、歷史人物、戲曲故事等。其特點是線條剛勁、粗放、簡練,有木刻趣味。設色多使用大紅、桔紅、黃、綠等色,有的還吸收了當地銅襯剪紙藝術的特色,在畫中人物的盔甲袍帶上加飾金銀花紋,使神像金碧輝煌,這種強烈的裝飾風格可謂佛山年畫的一個特色了。

▲鳳翔木板年畫

陝西鳳翔南肖村村民邰增科家門前貼的膠印年畫。原來一直從事木板年畫製作的邰增科現已放棄這門手藝。鳳翔木板年畫多年深受西北民眾喜愛,但木板年畫近年受膠印年畫的沖擊,市場極不景氣。如今鳳翔縣從事版畫製作的只剩邰立平、王慧芳夫婦,且至今沒有傳人,版畫工藝面臨失傳。

▲東豐台木版年畫

天津東豐台木版年畫藝術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一度與津西楊柳青年畫一樣享有很高知名度。但是,由於缺乏重視,畫版、成品等實物消失殆盡,如今已經不易見到。天津豐台鎮位於寧河、寶坻、豐潤、玉田交界處,交通便利,曾商賈雲集,有「京東第一鎮」之譽。為與北京豐台相區別,人稱東豐台。東豐台年畫歷史久遠,成氣候時,可上溯至清中期,曾有過「家家點染、戶戶丹青」的紅火場面。清末民初時,該鎮有10多個有名的畫鋪,13個有規模的染紙作坊,是冀東年畫最大的集散地之一。東豐台年畫雖傳承楊柳青年畫的特點,但亦受東北、冀東民俗的影響,自成一格。比較起來,在顏色的使用上更為鮮艷,畫面更為粗獷和誇張。另外,版式亦較獨特,有的對吉祥字大膽使用,不惜占據畫面主體;有的為窗格式畫面,將10餘塊畫版拼接套印,渾然一體;還有的再現戲劇情節,可將畫面裱製成16幅條屏等。2004年新春之際,天津民間文史工作者在天津市寧河豐台鎮一個當年老作坊的後人家中偶然發現一批近百年前的東豐台木版年畫。這些具有較強視覺沖擊力的老年畫畫面內容寬泛,有天官賜福、門神、九鳳朝陽、美人圖、送財童子等。

7、有幅國畫中有個人物手拿蟾蜍一起瞪眼,有哪一幅水墨畫是這樣的?

這應該畫的是劉海戲金蟾
很有名的傳統體裁的畫

8、【清代木板年畫】 的詳細介紹

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主要分布在開封、朱仙鎮及其周邊地區,另外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等地年畫都受其影響。它用色講究、色彩渾厚鮮艷、久不褪色、對比強烈、古拙粗獷、飽滿緊湊、概括性強等特徵。以傳統技法構圖,畫面有主有次,對象明顯,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現出勻實對稱的美感。
朱仙鎮在河南省開封市城南10公里,雖然是個小鎮,在古代卻名列中國四大古鎮之一。特別是北宋末年岳飛曾率軍在這里大破兀術的金兵,朱仙鎮更為國人所知。為紀念岳家軍的功績,在朱仙鎮建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岳王廟,而今朱仙鎮木版年畫社就設在這座古廟之中。北宋年間,每逢過年過節,特別是過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已成為一種風尚。以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鎮邪除妖。後來北宋沒落、滅亡,開卦幾經戰亂,木版年畫便衰落下來。到了明代,開封年畫雖然又獲復興,但已逐漸轉移到朱仙鎮。明朝末年洪水泛濫,開封被淹沒,百業俱廢,朱仙鎮便成了木版年畫的中心。明、清時期,朱仙鎮就有300多家木版年畫作坊,其作品暢銷各地,於是開封地區的年畫被統稱為「朱仙鎮木版年畫」,影響深遠。
朱仙鎮木版年畫有五大特點:一是線條粗獷,粗細相間;二是形象誇張,頭大身小;三是構圖飽滿,左右對稱;四是色彩艷麗,對比強烈;五是門神神碼多,嚴肅端莊。朱仙鎮木版年畫中最多就是門神,門神中以秦瓊、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門神畫中,兩位武將或衣著不同,或形態各異:步下鞭、馬上鞭、回頭馬鞭、抱鞭、豎刀、披袍等,不下20種樣式。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文武門神。文門神有五子、九蓮燈、福祿壽等;武門神常是戲曲中的忠臣義士和各類英雄好漢。不同人的房門常貼不同內容的門神:已婚子女輩房門貼天仙送子、連生貴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門貼加官進祿、步步蓮生;老年人房門貼松鶴延年和壽星之類;少年兒童居室房門貼五子奪魁、劉海戲金蟾等。
我國中原地區的一種民間木刻畫。因產於河南朱仙鎮而得名。《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期,汴京一帶木版年畫已相當繁盛,每逢歲節,市井皆印賣灶馬、門神等。明代中期到清初,朱仙鎮有木版年畫作坊三百多家,生產門神、紅紙等。風格粗獷渾厚、構圖飽滿、色彩鮮麗、造型誇張。品種有武門神、文門神、神像圖、戲出和掛箋等。武門神又分將軍、武財神、勇士型等;文門神又分祈福、童子和辟邪型等。印製手法主要是雕版水色套印,一般為六版一套,有的多至九版。色彩以暖色為主。多數人物臉部採用白臉、紅眼皮,這是它特有的裝飾手法。在印刷時採用透明水色,套版印刷後,色彩中微顯木紋,突出了木版年畫的藝術特點。現在朱仙鎮已成立了木版年畫社。
「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這是一首流傳久遠的民謠。而「門神」就是年畫!
當一顆心隨「門神」騎著紅馬從遙遠的地方踏歌而來,我感動!感動她的源遠流長、風雨兼程。我驕傲!驕傲她的出生地就在咱們開封。
說起木版門神的起源,先聽老輩人講一個古老的傳說……
當年,秦王李世民率兵攻佔了開封。當地父老向他訴苦:連年的打仗城中夜裡鬧鬼,百姓的日子沒法過了。當晚李世民也連連被噩夢驚醒,不能入睡。大將秦瓊、尉遲敬德得知後,一個手持雙鐧,一個緊握金鞭,威風凜凜分站在門旁,夜來無事。李世民靈機一動,令謀士畫了秦瓊、敬德像貼在兩扇城門之上,以保百姓平安。
朱仙鎮一位巧木匠來到開封,看到城門上將軍的畫像,回去後把兩人的像刻在梨木版上印成門神。木匠的門神畫供不應求,後來門神發展成供喜慶節日張貼的年畫。從此,朱仙鎮年畫一舉成名。
傳說歸傳說,史載:中國木版年畫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的開封。
《東京夢華錄》記載:京城開封「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貼子……」門神在宋代稱為「紙馬」、「紙畫兒」。翻開歷史長卷《清明上河圖》會看到「王家紙馬店」門前門神畫「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清晰可辨。北宋門神畫在中國繪畫史上首開了木版年畫的先河。
明清時期的朱仙鎮木版年畫達到盛時。
《岳飛與朱仙鎮》 一書載:「紅紙門神系舊習過新年之消用物,為鎮中最著名特產。往昔盛時,業此者三百餘家……」想當年朱仙鎮300餘家門神店星羅棋布,年畫產量高峰年可達400萬張。每年入冬,各地「射門神」的客商雲集。「門神門神騎紅馬」 ,朱仙鎮木版年畫乘運糧河之船,裝太平車之載走遍全省,走向山東、江蘇、湖北、福建、甘肅、寧夏……
走進百姓的萬家燈火。
清中葉以後,黃河在中原一帶多次泛濫,朱仙鎮受災嚴重。至20世紀初,鎮內年畫商號僅存70餘家。
民國初年,朱仙鎮經濟蕭條,商業銳減,年畫作坊只剩下40餘家。 抗戰前夕,年畫行業為了生存,多遷往開封城中的書店街、大南門里、西大街、東大街、土街一帶。
1938年,日軍侵佔了開封,使古城百業凋敝,年畫商號相繼倒閉或轉行。到解放前夕,年畫作坊在開封地區所剩寥寥無幾……
1949年共和國成立。一批美術工作者和年畫藝人創作出了歌頌和平、勝利的新年畫。 60年代初,開封組織起一批老藝人,開始了搜集古版年畫和創作刻印新年畫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時期,文學藝術遭到摧殘,很多木版年畫及老版被付之一炬。
80年代以來,開封和朱仙鎮成立了木版年畫社和研究會,並恢復了數家門神老字型大小。2004年9月,「中國朱仙鎮年畫博物館」的大牌子掛在了朱仙鎮大關帝廟的大門旁……
一部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歷史折射出中國歷史的滄桑。千百年來,它隨著歲月跌宕起伏,令後人的思緒也如此悠長……
作家馮驥才先生說:「中國農耕的文明跟大自然的節律有關系。過年的時候,更多的理想和願望要進入人們的心靈里邊,這種心理就體現在年文化里。中國年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把生活盡量地理想化,使理想更多地生活化,它反映到了年畫裡面。年畫的文化信息量很大,有大量的吉祥圖案;有各種各樣的民間故事、傳說;有大量的文化符號,這方面沒有一種中國藝術可以和年畫相比!」
朱仙鎮木版年畫以線條粗獷奔放,情節概括簡練,構圖飽滿勻稱,形象古樸生動,色彩渾厚強烈的鮮明特色,在全國諸多年畫流派中獨樹一幟。
朱仙鎮木版年畫中最多的就是門神,門神中以秦瓊、尉遲敬德兩位武將為主。《馬上鞭》中兩位將軍一手持鞭、鐧,一手勒馬韁,形象威嚴莊重,氣宇軒昂。新年伊始,千家萬戶貼飾院宅大門以避災驅邪。以秦瓊、敬德為題材的門神畫有20餘種不同規格和樣式,這是朱仙鎮木刻門神的精品,最受群眾喜愛。
《鍾馗》是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又一代表作。
取材於終南山道士鍾馗除鬼的故事。畫中鍾馗齜牙瞠目,滿髯鬍須,怒發沖冠,極富裝飾效果,俗稱魁頭。人說這類人物能降伏惡鬼威赫魑魅,鎮護家宅消災避邪,故稱「鎮宅鍾馗」。「鎮宅鍾馗」在中國百姓中特有人緣!
時至今日,各種版本、不同包裝的朱仙鎮木版年畫精品不斷問世。中原大地哺育出的帶著泥土氣息,透著純正民風的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顯示出生命的活力!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曾這樣說:「河南朱仙鎮年畫……刻線粗健有力……不染脂粉,人物無媚態,很有鄉土味,具有北方年畫的獨有特色。」當年魯迅先生的話十分精確,應該是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的精髓。
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千百年來,他們世代承襲、師徒相傳沿用至今……
木版年畫雕版十分關鍵。一塊好的雕版既保持中國傳統線描繪畫的筆鋒和力度,又體現木版年畫之木味。一幅上乘的雕刻主線版就是一幅獨立的藝術品。
普通年畫以黑、黃、紅、丹、綠、紫6色,先淡後濃,依次套印而成。高檔年畫與神像畫人物之眼眸、胡須、服飾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達9遍。朱仙鎮木版年畫是刀與版的對話,色與紙的對話,更是年畫藝人與傳承在對話,人與歲月在對話……
「沙沙、沙沙」的印刷聲催著染色後掀動的年畫,使人感到一頁頁翻過的日子……朱仙鎮木版年畫有著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所表現的題材和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信仰一脈相承。
據統計,開封及朱仙鎮年畫藝人創作的老版年畫大約有500多種。迄今倖存的歷史老版約有100多種。眾多歷史名店著名商號印記著時代的烙印——「二合永」、「天成德」、「二天成」、「天義德」、「萬同」、「萬通」、「敬德永」、「天順德」、「高德隆」、「天信德」、「雲記」、「匯川」、「泰盛源」、「福盛長」……品讀著這些老店的名稱,如同品讀著一本厚厚的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史冊,真有一種滄桑的感受……
木版年畫對於民間藝人來講:是老輩兒傳下來的,不能放棄!他們把印製年畫看得很重很重。畢竟,這源自民間的吉祥物是不可替代的。民間藝人講不來什麼大道理,但他們在沉重和辛勞中,為中國民間文化的傳承默默地耕耘著。
我們在朱仙鎮腰鋪村見到一位叫辛思會的老藝人,年近90歲的他是目前朱仙鎮健在的木版年畫藝人中年齡最長者。一提起印了一輩子的門神,老人來了精神,向我們講起當年因門神印得快,他在作坊圈兒里被稱為「火車頭」的故事。
開封城裡有一年畫師傅叫郭泰運,13歲就在「雲記」門神老店學徒。聽他講起木版年畫中的道行讓你覺得奧秘無窮,再看他印起年畫時的麻利勁兒你真感覺不出郭師傅已76歲了。
張廷旭出身朱仙鎮木版年畫世家。數10年來,他雕刻復制、創新的年畫版子有200多套。張師傅家中的一把兩尺長的祖傳裁紙刀讓來訪者開了眼界,但要看他雕刻年畫版子更令人稱奇。只見他手中刻刀「伐」、「跟」、「支」、「挑」如克敵的岳家槍法神出鬼沒游刃有餘。
還有張繼忠、姚敬堂、任鶴林、劉金錄、尹國全……讓我們也記住這些為朱仙鎮木版年畫做出奉獻的人們。他們印出的年畫不僅裝點著祖國大地,而且也走向了世界。但他們有一個擔心就是年畫這門技藝怎麼樣傳下去!
開封及朱仙鎮現有的從事木版年畫印製的民間藝人僅有20名,並且年齡都在50歲以上。後繼乏人的狀況壓在他們心上,也沉甸甸地壓在中國木版年畫之鄉——朱仙鎮人的心上。
2002年10月,世人矚目的「首屆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中國木版年畫大聯展」在古都開封、歷史名鎮朱仙鎮舉辦。這項活動被稱作「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歷史性的開端和發動。而木版年畫搶救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龍頭工程。
2004年6月,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河南省第一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項目在開封啟動。筆者有幸成為《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朱仙鎮卷》編纂組和電視攝制組的成員,興奮中感到的是一種責任和壓力。在古城、名鎮的市井街巷、阡陌鄉間我們痴迷地追尋著中國「門神」神秘而厚重的足痕。在年畫作坊的工藝流程里感受古樸;在行業習俗、口訣歌謠中領略神奇;我們在風情和歲月間緩緩而行;我們在年畫作品和年畫故事裡流連忘返……
一年間,我們運用文字、拍照、攝像三結合手法對朱仙鎮木版年畫進行了靜態和動態的視覺記錄。今年6月,6萬字的書稿、近千幅的圖片、100分鍾的電視片業已完成,帶著家鄉人民的重託,《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朱仙鎮卷》已送往北京。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年畫的源頭。至今仍存留著傳遞久遠的人類文化記憶和信息的功能。朱仙鎮木版年畫所具有的社會學、文化學、民俗學、美學等多方面的價值,被視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瑰寶當之無愧!
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工程,要搶救的是人才,是老版子,是原汁原味原生態的手工技藝。但往深處說,要搶救的最重要的應是對朱仙鎮木版年畫內涵的解讀!是對待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觀念意識!歷史名城文化先行,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文化一張珍貴的名片,當然,她也是咱開封發展文化產業的無價之寶!
「門神門神騎紅馬」,朱仙鎮木版年畫任重道遠……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南省開封市的郭泰運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平陽木版年畫
起源於古代山西河東路的平陽府(今臨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間,流傳甚廣。
宋代,自畢升發明活字排版印刷後,我國的雕版印刷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北宋滅亡時,金人以汴梁擄遷至平陽去的刻工與書版作為基礎,使這一帶的印刷業得到發展。平陽,成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官府在這里專門設置出版機構,管理民營書坊與書鋪,使這里的雕版印刷逐漸繁榮起來。
木版年畫,是用傳統的木版水印方法印製的年畫。平陽木版年畫的刻印者,大都是農民,他們平常務農,閑暇時創制年畫銷售,成為一種副業。平陽木版年畫,與河北省武強、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等地同為我國歷來以年畫著稱的產地之一。
平陽木版年畫的題材大都是以民情風俗、神話傳說、花卉人物、魚蟲鳥獸為內容的。由於木版年畫一般是在過年或喜慶節日時張貼使用,因此,內容以歡樂、吉祥為主,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審美情趣、年畫的形式是隨著實用和需要而變化的。木版年畫中,有中堂畫、門畫、影壁畫、門頭畫、窗畫、條屏畫、灶龕畫、桌裙等。在創作方法和表現手法上,經過了漫長的歷史延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現力。平陽木版年畫,不受自然現象、客觀文物的約束,而是採用集中概括、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運用注重人物傳神、象徵寓意的手法,力求使畫面完整、造型誇張、形象生動、主題突出、裝飾性強。在色彩運用上不受自然光色的局限,注重色彩的對比,艷麗、明快,給人以豪放、健康、灑脫的感覺。
平陽木版年畫,在明末清初是極盛時期。當時,這里的年畫遠銷華北、西北、內蒙以及東北等地。僅臨汾城內,就有益順畫店、德隆畫店、興昌畫店等;洪洞縣城內的瑞蘭齋天泰成畫局、曲沃縣的同成紙局,常年僱用很多工人印刷木版年畫。農村,印製的自製木版年畫更是遍布各地,每年臘月,晉南各縣城鄉集市上,設攤擺畫,賣窗花,賣對聯,處處皆有,頗為興盛。近年來,平陽木版年畫愈加興盛,而且打入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華僑、外國朋友,對平陽木版年畫倍加青睞,成為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民族文化,尤其是山西文化的一個窗口。
[編輯本段]2、佛山木版年畫
佛山木版年畫中的主要品種,源於明代永樂年間,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至民初及抗日戰爭前最為鼎盛,行銷華南、西南各省及南洋各地,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蘇州桃花塢成為我國著名木版年畫四大產區之一。
佛山木版門畫可分為工筆、意筆、木版套印、木版印線手繪等。具有構圖豐滿、造型誇張、色彩強烈、線條樸拙渾厚、粗獷簡潔、極富裝飾的獨特風格。其用色以大紅、朱紅(丹色)、黃、綠為主,特別以填丹為佛山門畫所特有(即以丹色作底色),可耐日曬雨淋而不變色。
佛山木版門畫內容豐富,根據不同省份和地區、地域特點、習俗和喜好而印製題材和顏色各別的門畫。民眾則按大門、房門等不同地方而張貼不同類型題材的門畫,抒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編輯本段]3、新絳木板年畫
新絳木版年畫起源於北宋,興盛於清朝中葉,是在傳統雕刻印刷工藝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它的繪畫、刀刻,線條細膩、手法獨特,所印製的年畫顏色鮮亮、人物傳神,它的內容題材與傳統的春節習俗息息相關,千百年來,寄託著人們祈求幸福、驅災避邪的美好心願。
今年的1月17日正是數九寒天,晉南大地漫天飛雪,寒氣逼人,然而新絳縣木版年畫傳承人郭全生的心裡卻升騰著一種熱切的希望,他剛剛參加了在河南召開的全國木版年畫研討會,一回來,便迫不及待的把他的好友木版年畫老字型大小天福成的後人蘇廷生邀請到自己家,商量下一步如何把木版年畫這門古老的技藝保護好、傳承好。
新絳縣生產木版年畫源遠流長,新絳縣在西周時期是荀國所在地,春秋時稱故絳,數千年來,一直是在山西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重鎮,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的美譽,北宋年間,由於雕刻印刷業的繁榮,木版年畫開始興起,到清朝中期達到鼎盛,當時新絳木版年畫與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江蘇桃花塢、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齊名,代表畫有《春牛圖》、《四季美人》、《猴子搶帽》、《馗頭》等等,一些老字型大小還與天津楊柳青有業務往來。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前,新絳縣木版年畫的老字型大小有著名的七大家八小家,加上散落在鄉間的十幾家畫庄,全縣的老字型大小共有30多家,在老字型大小景記書局的後人中至今還流傳著他們先輩創業時的故事。新絳木版年畫的刻版印刷技藝十分繁雜和講究,從起草繪圖到最後印製出一幅年畫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既要有高超的繪畫水平,又要有不俗的刻版技藝,還要熟練掌握套版印刷的竅門,要想成為一名木版年畫的全把式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新絳木版年畫在內容、題材、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
新絳木版年畫在種類上有神像、財馬、戲曲、美人、門畫、四條屏等十多種,繪畫手法既有工筆也有寫意,印刷方法既有單線印刷後彩繪的,也有套版印刷,使用顏色既有簡單的紅、黃兩色,也有黑、紅、黃、綠、藍五色,它的內容體現出很強的時代特色,歷史發展脈絡清楚。
然而,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工業印刷水平的突飛猛進,批量生產的工業年畫迅速佔領市場,純手工的新絳木版年畫由於成本太高,淡出歷史舞台。那段時期,散落在民間的畫版基本上被破壞殆盡,還有不少被國內外的文物販子買走。
當時,作為縣博物館館長的藺永茂出於一種歷史的責任感,千方百計購買和收藏了170多幅畫版,並走訪記載了它的工藝和方法,從而使這一珍貴的民間工藝保存下來。讓人欣慰的是,當時還是一名農村小木匠的郭全生在走村串戶製作傢具的過程中,偶然看到了一些木版年畫,就深深的被這門古老精湛的藝術所吸引,從好奇臨摹開始,走上了傳承和創新木版年畫藝術的道路。
十多個春秋,郭全生如痴如醉地揣摩繪畫和刻版技藝,投入數萬元收藏畫版、購買原料,而他的行為卻不為人們所理解,但郭全生痴心不改,他覺得這么好的藝術一定會有被世人重新關注的時候。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重視,新絳縣的絳州鼓樂、澄泥硯等古老的藝術不僅得到搶救、保護,而且走向市場,形成產業化,為當地帶來知名度,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應,但木版年畫卻遲遲沒有得到重視。在08年以前,國家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關於木版年畫的項目有12個,但新絳縣木版年畫榜上無名。
2007年,新絳縣對全縣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了一次摸底和梳理,木版年畫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今年的1月15日,縣里推薦郭全生參加了全國木版年畫研討會,並誠懇邀請馮驥才來這里考察。馮驥才提出,當務之急是搶救和保護,抓緊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後和其它地方的木版年畫一起捆綁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新絳縣政府正在抓緊對木版年畫相關情況進行普查和搜集,並提出了一些保護的意見,對於有識之士來說,傳承創新這門古老技藝的信心更足了。
以中華民族獨特想像力和典型化手法創造出來的新絳木版年畫,像一顆明珠,一度湮沒於歷史的風塵,而在歲月的輪回和有識之士的守護中,它重新向世人展示出亮麗的容顏,值得欣慰的是,當地政府正在本著自覺、清醒、全面的精神,對這一遺產進行科學的挖掘和整理,相信它會較好地得到延續和傳承。

9、配國畫劉海戲金蟾的對聯有那些

巧借典故對對聯。
嫦娥玉兔,劉海戲金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