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你通過各種方式再介紹一種地方戲曲 地方戲曲名稱: 由來: 特點: 優秀劇目:
湘劇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2、你知道的三足金蟾的來歷是什麼?
其實它的由來特別的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說法,我知道有一個,就是回說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答都想要通過考取進士來讓自己發財,陞官兒。因為饞有一種好的寓意可是在相傳人們在廣寒宮看到了三隻腳的金蟬,所以說人們就覺得這樣就是一種比較好的寓意,這樣的話你就會考上進士,如果說你看見了,很有可能你就會中局,也就是說很有可能你就會高中,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三足金蟬當做是一種好的寓意,只不過是一種傳說罷了。
3、戲曲由來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相傳,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劇種,即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據嘉慶八年的記載:「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舞昇平,伶工薈萃,莫感於京華。」也說明了當時這一歷史盛況。其中所謂南昆即流行於江南崑山一帶的崑山腔;北弋指南戲與北曲結合,產生於江西弋陽地區的弋陽腔,即流傳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當時盛行於京城的京腔;東柳即流行於山東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國西北廣為流傳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說明了東西南北四方藝人匯集北京的盛況。
4、中國戲曲的介紹,還有戲曲的種類和來源。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於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幾年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沖擊。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湧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騖,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是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一)先秦——戲曲的萌芽期。《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二)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三)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元雜劇是在民間戲曲肥沃土壤上,繼承和發展前代各種文學藝術的成就,經過教坊、行院、伶人、樂師及「書會」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進和創造出來的綜合性舞台藝術。在形上,元雜劇用北曲四大套數安排故事情節,不連貫處,則用楔子結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元雜劇中獨有的長篇,共寫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結尾用兩句、四句或八句詩句概括全劇的內容,叫「題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詞、說白(賓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詞是按導師情需要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詞或歌詞。其作用是敘述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全部曲詞都押同一韻腳。說白是用說話形式表達劇情或交代人物關系的一種藝術手段,分對白(角色之間的對話)、獨白(角色獨自抒發個人感情和願望的話)和旁白(角色背著台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帶白(插在曲詞中的說白)等。科是動作、表情等。一本劇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來唱,其它腳色有白無唱。正末主唱的稱「末本」,正旦主唱的稱「旦本」。
腳色:
末:男角。元雜劇中的正末是劇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劇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凈:俗稱「花臉」「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人物。如《竇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屬凈。
丑:又稱「三花臉」或「小花臉」多扮演性格詼諧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雜劇中有外末、外旦、外凈等,是末、旦、凈等行當的次要角色。監斬官——外末。
雜:又稱「雜當」。扮演老婦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元雜劇作家,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創作的劇本至少在五六百種以上,保留到現在的也還有一百五十多種。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許多優秀作品,已成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例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通過描寫一個善良無辜的童養媳竇娥的悲慘遭遇,反映了高利貸者的殘酷剝削、地痞流氓的敲詐勒索和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被壓迫者感天動地的堅強意志和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馬致遠的《漢宮秋》,藉助歷史題材,通過描寫王昭君為國獻身、毛延壽賣國救榮和王公大臣的腐敗無能,對元代的民族壓迫進行無情地揭露,對當時的統治者給予辛辣的嘲諷。王實甫的《西廂記》,描寫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從「驚艷」、「聯吟」到「賴婚」,充分表現了崔鶯鶯對愛情的渴望。但她出身於名門望,受到封建禮教的熏陶和束縛,因此,又有「鬧簡」、「賴簡」等曲折和反復。在「聽琴」、「佳期」、「長亭」幾折戲中她終於走上了叛逆的道路,為作品增添了濃厚的喜劇色彩。全劇以爭取婚姻自主與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為主線,以崔鶯鶯、張珙和紅娘三人之間的誤會和沖突為副線,互相交織,有節奏地展開,時張時弛,時動時靜,時喜時悲,時聚時散,揮灑自如,色彩斑斕。它那「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主題思想和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都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能給人以強烈的感染,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竇娥冤》;鄭光祖——《倩女離魂》;白樸——《梧桐雨》;馬致遠——《漢宮秋》;
(五)明清——戲曲的繁榮期。戲曲到了明代,傳奇發展起來了。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曲調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形式。溫州是它的發祥地)。南戲在體制上與北雜劇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開場白的交代情節,多是大團圓的結局,風格上大都比較纏綿,不像北雜劇那樣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較自由,更便於表現生活。可惜早期南戲的本子保留下來的極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戲才開始興盛,經過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種本來不夠嚴整的短小戲曲,終於變成相當完整的長篇劇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記》就是一部由南戲向傳奇過渡的作品。這部作品的題材,來源於民間傳說,比較完整地表現了一個故事,並且有一定的戲劇性,曾被譽為「南戲中興之祖」。明代中葉,傳奇作家和劇本大量涌現,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湯顯祖。他一生寫了許多傳奇劇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死生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幸福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給愛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戰勝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取得了最後勝利。這一點,在當時封建禮教牢固統治的社會里,是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這個劇作問世三百年來,一直受到讀者和觀眾的喜愛,直到今天,「閨塾」、「驚夢」等片斷還活躍在戲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著它那藝術的光輝。
參考資料:http://www.qinqiang.com/Article/List_10.htm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5、戲曲的來歷
說明一下,下面是一個很粗略的分類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http://www.dongdongqiang.com/
中國戲曲
1 、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zgxq/index.htm
6、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其中有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的長沙花鼓戲,流行於常德地區的常德花鼓戲,流行於湘北嶽陽、臨湘一帶的岳陽花鼓戲等等。
1、由來: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
湖南花鼓戲與四川、湖北、貴州、雲南、安徽等花燈戲、花鼓戲的起源發展過程大致相同,即在民間玩燈歌舞的基礎上加上說白、情節而來的。過去民間玩燈無論是龍燈、獅子燈、蚌殼燈、采蓮船都需要音樂渲染氣氛。需要鼓鑼控制節奏。玩燈者高興時還要把民歌小調摻雜進去,一唱眾和,旋律活潑、跳躍,具有古樸原始的鄉音之美。
最早的花燈音樂源於「儺」。殷商時,荊楚一帶就「擊鼓載胡,儺舞逐疫」(《荊楚歲時記》)。到戰國時期,除鼓鑼外,其他樂器像瑟、簫、竽之類也都用於儺儀中。各種樂器組合「應律合節」配合巫之歌舞以迎神驅疫。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瀏陽縣志》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清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光緒以來,發展較快。
2、舉辦時間
節慶日等等都可以呀?
3、服飾
根據劇目劇情設計。短打扮多。
7、劉海砍樵的歷史淵源
歷史淵源: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戲曲的發源地———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絲瓜井、葵花井等。
絲瓜井位於城內泮池街文條巷與絲瓜井巷交匯處。傳說井水中有絲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樣現出絲瓜影像,因而得名。
臨井而觀,井口直徑五尺余,深約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涼,久旱不竭。絲瓜井歷史悠久,具體建於哪個時代,無從考證。
流傳於常德民間的『劉海戲金蟾』、『劉海砍樵』源於劉海和胡秀英一段堅貞的愛情故事。神話傳說。
傳說:
相傳常德城內絲瓜井裡有金蟾,經常在夜裡從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沖雲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劉海,家貧如洗,為人厚道,事母至孝。
他經常到附近的山裡砍柴,賣柴買米,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天,山林中有隻狐狸修煉成精,幻化成美麗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攔住劉海的歸路,要求與之成親。婚後,胡秀英欲濟劉海登天。
口吐一粒白珠,讓劉海做餌子,垂釣於絲瓜井中。那金蟾咬鉤而起,劉海乘勢騎上蟾背,縱身一躍,羽化登仙而去。後人為紀念劉海行孝得道,在絲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劉海神像。
(7)劉海砍樵由來擴展資料:
鍾馗與財神劉海的傳說:
相傳劉海從小家貧,靠打柴養活著雙目失明的老母。他幹活勤快,為人老誠,對母親也十分孝敬。一日,劉海打柴回來,於村西小石橋邊的阿福泉內偶遇一金蟾。
生三隻腳,背黃腹白,見他過來不躲不閃。劉海甚是稀奇,每次路過,都要和它戲耍一番,才肯離去。
年復一年,劉海長大了,擔的柴也多了。有一次,他擔柴下山,被一位年青女子擋住了去路。那女子說她叫梅姑,從小看劉海在這打柴,勤儉老誠,要與他下山結為夫妻。
劉海先是不允,梅姑苦苦追求,戀戀不舍,逼得劉海無法,才答應回家和母親商量後再說。回到阿福泉家裡,母親聽得此事,十分樂意。後來,劉海就答應了梅姑,一同下山結成夫妻。
梅姑來後,果然對母親十分孝敬。不久,母親去世,他們依然相親相愛,劉海打柴回來也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高興得他整天樂悠悠的。
這一天他又從橋邊走過,想把自己的欣喜告訴那隻金蟾,但朝橋下一看,金蟾卻不見了。正疑慮間,有一跛足道人朝他走來。
對他說:「劉海呀!聽說你娶了個好媳婦,但她雖好,卻不是人,是個狐狸精。」劉海不信,說他胡說八道。
那道人嘿嘿一笑說:「你若不信,今日回家就裝著肚子疼,她便給你一顆寶珠,你把這個寶珠吞下肚裡,便知她是誰了。」說罷,道人不見了。
劉海懷著不安的心情回到家裡,放下空柴擔就聲稱肚子疼。梅姑百般撫慰並將王渼陂所賜,熬湯醫治,都無濟於事,她便轉過身去,從嘴裡吐出一顆寶珠,交給劉海,讓他噙在嘴裡。
劉海得了寶珠,連忙爬起來就要朝肚裡吞。梅姑看出破綻,經再三盤問,劉海才把遇見跛足道人的事告訴了梅姑。
梅姑聽罷,對劉海說:「那跛足道人,是橋下的金蟾脫化,它與我同樣修煉了五百年,同樣有一顆寶珠,這寶珠就是修煉的仙丹。
多年來,它欲奪我仙丹,湊成千年,急欲成仙,卻未能得逞,如今又想破壞你我美好婚姻。」劉海這才恍然大悟,把寶珠還給梅姑,提起斧子,要去找金蟾算賬。
梅姑連忙攔住他,囑咐道:「村頭彌陀寺東邊鍾馗,我們耕讀傳家,鍾馗武讀傳家有賜福驅魔大法,唐僧學了靈驗,你去請教請教」,又把寶珠交給他,才把他送出門。
劉海來到石橋邊,口念「賜福驅魔大法」,照著梅姑的囑咐,拿出寶珠,劉海逗著它左轉十八圈,右轉十八圈,不一會那金蟾果然渾身哆嗦,心口作嘔,吐出了寶珠似的仙丹來。
劉海連忙將仙丹撿起吞下肚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於劉海,劉海就讓它吐出金燦燦的錢來,灑遍人間,接濟苦難。
古《劉海砍樵》一劇中,有「劉海生來有仙根,生在戶縣曲抱村。玉帝將我親封過,封我四方活財神。」的自白,而且在《封神》劇中,自頌「劉海本是『小八仙』,行走步步撒金錢。
金錢撒在福地上,一變十來百變千,福泉之水撒人間,有福有財都是仙。」 的台詞。劉海的故事被編成戲曲,廣為流傳。
來歷:
「劉海」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劉海原本是「留孩」,即指小孩子所留的頭發。古代女孩15歲時便盤發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則於15歲時束發為髻,到20歲時舉行表示成年的冠禮。
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頭發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們用「垂髫」、「髫年」代指兒童或童年。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指的就是老人(黃發)小孩(垂髫)都非常快樂。
不過男女孩童所留頭發是有區別的:男孩留的是額上左右兩角的胎發,稱之為「兆」;女孩留的是垂於額頭中央的胎發,叫做「髦」。
這種孩童時代所留的頭發,統稱為「留孩發」。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後,為了讓自己的發型更好看,依舊讓額頭上的頭發自然下垂,保持著留孩發,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劉海。
到了唐代,中國民間產生了「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故事。由於「劉海」與「留孩」古時發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為口語俗稱不太雅觀,故書面文字就常把它寫作「劉海」。
8、湖南花鼓戲的來源
湖南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起源於清乾隆、嘉慶...雲南花燈來歷 雲南花燈來自中原,起源於明朝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贛南客家搖籃形成與發展起來的贛南採茶戲,是客家先賢創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湖南花鼓戲,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湖南花鼓戲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從民間歌舞到對子花鼓直到能夠演出一整本大戲這樣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湖南花鼓戲曲調的發展,是採用當地山歌、民歌、哼歌為素材,發展成為幾個基本曲調應用於有簡單情節的的戲劇之中,後由於戲劇情節的復雜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達的要求,原始曲調變成了有各種不同節奏的、能表現各種不同情感的、分別適用於男聲或女聲演唱的曲牌。從音樂發展的角度說,前輩花鼓戲藝人(民間作曲家),根據戲劇內容的需要,運用「一曲多變」的規律,創作了許許多多的曲調。並且相傳了一套曲調發展的手法,他們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概括:如「變手法」、「改尾巴」、「換骨頭」、「翻上去」、「落下來」、「把板眼扯爛或擠攏」等,實際上就是通過轉調、變調、改變調式、音程移位、節奏擴展或者壓縮等手法,來創造、豐富了花鼓戲曲調。所謂「變手法」,是轉調與變奏的結合;「改尾巴」、「換骨頭」是改變調式和骨幹音;「翻上去」、「落下來」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爛或擠攏」就是節奏擴展或壓縮。同時,他們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間音樂和其它劇種的音樂,為後代留下了寶貴財富。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過去,由於花鼓戲遭受封建迂腐勢力的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省花鼓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湖南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為4類:1、川調,2、打鑼腔,3、洞腔(即師公腔),4、小調。川調,源於山歌及民歌。按調式分為宮調式、羽調式兩種,宮調式強調六級音,羽調式強調七級音,花鼓戲味特別濃厚。打鑼腔源於哼歌及勞動號子,原來僅用鑼鼓、嗩吶伴奏,人聲幫唱尾腔,得名打鑼腔,現在基本上取消了這種幫腔形式。洞腔,源於師道音樂,所以,也稱師公腔。川調、打鑼腔、洞腔,統稱為正調,正調的結構比較方整,大多以「對仗」或「起承轉合」為結構形式,反復運用。小調是一些比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調和絲弦小調,表現情緒較為單一。某些小調發展較大,能表現多種情緒,編入了正調。
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朴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現勞動生活為主。湖南花鼓戲從勞動人民群眾中來,豐富了勞動人民群眾的生活娛樂。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
9、民間花鼓的劇種起源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通常特指為湖南花鼓戲。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陝西等省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
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戲曲的來源
戲曲(traditional opera)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藝術
相傳,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劇種,即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據嘉慶八年的記載:「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舞昇平,伶工薈萃,莫感於京華。」也說明了當時這一歷史盛況。其中所謂南昆即流行於江南崑山一帶的崑山腔;北弋指南戲與北曲結合,產生於江西弋陽地區的弋陽腔,即流傳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當時盛行於京城的京腔;東柳即流行於山東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國西北廣為流傳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說明了東西南北四方藝人匯集北京的盛況。
從當前來看,以上四大聲腔已遠遠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圍,有的早已遍及全國許多省份,弋陽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河北廣為流傳,因此有關人士認為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但是這種歷史形成的說法還是客觀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從當前戲曲劇種的分布來看,昆劇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還是有相當的觀眾基礎。弋陽腔不但在北方紮根,從乾隆年間,在京師「六大名班,九城輪轉」,而且對京劇以及一些北方劇種的形成發揮了重要影響,就是在江南一帶的流傳也主要是在許多北方語系的地區。柳子腔(包括受其影響的柳琴戲)雖然流行於河南、蘇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動還是山東的曲阜、泰安、臨沂。秦腔(即山陝梆子)以及由其發展而來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盡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們在甘肅、寧夏、陝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卻有著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廣泛的觀眾群,所以說「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的說法是有歷史根據的。
全國戲曲的種類
彩調劇 藏劇 潮劇 楚劇 鳳陽花鼓戲 廣東漢劇 桂劇 漢劇 黃梅戲 徽劇 荊州花鼓戲 柳子戲 呂劇 山東梆子 紹劇 四川曲劇 甬劇 雲南花燈 壯劇 越劇 粵劇 越調 豫劇 宜黃戲 揚劇 新疆曲子劇 湘劇 錫劇 婺劇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戲 蘇劇 曲劇 瓊劇 青海平弦戲 秦腔 黔劇 祁劇 蒲劇 莆仙戲 評劇 甌劇 閩劇 隴劇 龍江劇 遼南戲 昆劇 梨園戲 京劇 晉劇 吉劇 黃龍戲 淮劇 滑稽戲 花兒劇 滬劇 河北梆子 贛劇 二人轉 二人台 川劇 北方崑曲 新城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