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勝利的《中國科學》雜志社總編輯,編審
人物簡介
任勝利,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雜志社總編輯
1966年生於安徽; 198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7年6月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後出站後從事科技編輯工作, 先後擔任《科學通報》、《中國科學基金》、《自然科學進展》的責任編輯.
自參加科技編輯工作以來, 先後在Science(英國科學雜志), Nature(自然), Scientometrics(科學計量學), Learned Publishing(學術出版), 《科學通報》、《編輯學報》、《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等期刊上發表文獻計量學和科技編輯與寫作方面的論文或雜文60餘篇. 有豐富的科技編輯與寫作方面的培訓經驗, 2007年和2009年先後主持翻譯了《科技英文寫作與演講》和《科技英語寫作進階》. 曾獲中國科學院期刊出版領域引進優秀人才擇優支持、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等資助和獎項.
社會兼職: 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編輯學報》編委、《中國科技術語》編委、《中國科技期刊研究》副主編.
個人博客: 任勝利的編輯之家(科學網)
主要論文
[1]任勝利.我國科技期刊的現狀及其在學術交流中的作用[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357~
[2]任勝利.2005年度ISI收錄中國科技期刊的引證指標[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6,27(8):F0002~
[3]程維紅 任勝利 劉旭.五種中、外農學期刊對比分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6,18(5):134~
[4]任勝利 林佳莉.國際性出版機構創辦新期刊的原則及案例介紹[J].編輯學報,2006,18(5):398~
[5]任勝利 王久麗.同行評議中審稿人遴選方式對審稿結果的影響——以《自然科學進展》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722~
[6]程維紅 任勝利 劉旭.我國農學期刊網上學術影響力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555~
[7]賀德方 喬曉東 曾建勛 屈海燕 任勝利 方梅.精品科技期刊發展戰略的支持方式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79~
[8]任勝利.有關精品科技期刊發展戰略的思考[J].編輯學報,2005,17(6):393~
[9]莫京 任勝利.國內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對比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55~
[10]任勝利.開放存取(Open Access):現狀與展望[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151~
[11]任勝利.科技英語的文體與表達[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15(4):F002~
[12]任勝利.正文的架構與撰寫[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15(3):F002~
[13]任勝利.科技論文中表格和插圖的製作[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15(2):F002~
[14]任勝利.科技論文題名的擬定[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15(1):F002~
[15]任勝利.科技論文摘要的撰寫[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15(1):F003~
[16]張建中 任勝利.病理學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幾個問題[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4,33(4):396~
[17]任勝利 祖廣安.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現狀分析[J].編輯學報,2004,16(4):303~
[18]任勝利.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4,15(1):112~
[19]任勝利.參考文獻的選擇與標引[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4,14(12):F002~
[20]任勝利.科技論文的同行評議[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4,14(11):F002~
主要著作
《英語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科學出版社,2004年
《科技英語寫作進階》,[法]J. L. Lebrun,著;任勝利、莫京、安瑞,譯;科學出版社,2009年
《英語科技論文撰寫與投稿(第二版)》,科學出版社,任勝利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科技寫作與交流》,科學出版社,任勝利,等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2、唯一的聽眾作者資料
作者
岳永利,主要筆名落雪,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唯一的聽眾》刊發於1992年《女友》第6期,並被評為當年讀者最喜愛文章。《唯一的聽眾》1993年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上海教育1993年版六年級《語文》「注釋」中註明選自1992年6期《女友》。作者還著有《福餃》、《紅紗巾紅紗巾》等多篇文章。
(2)劉海燕中國地質大學擴展資料
這篇課文寫了「我」──一個琴藝糟糕、喪失自信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歷程,而創造這奇跡的幕後高手是人們「耳聾」的老人,她的真實身份是音樂學院的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個美麗的諾言,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了作者無私的幫助。
本文的重點是品味描寫老教授真誠語言和神情的語句,展開合理想像,體會其心理及其對主人公一步步走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進而體會老教授對主人公無私的關愛和主人公對老教授的感激、敬仰之情,根據這一重點,在深入學習中。
主要抓住這些句子來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鼓勵,教學過程中學生能找到相應的句子,但對於隨著「我」表現不斷變化以及老教授的言辭不同,學生體會不到,只傾向留在句子意思上,還有先從語言入手,再從神態入手,缺少整體性把握,縱觀本課閱讀教學,學生發言面較窄,而且理解老教授當時心裡想的內容顯得單調、空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唯一的聽眾
3、研究概況及主要進展
自從人類進行煤炭開采伊始,就存在煤炭頂板安全問題。多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煤礦頂板穩定性研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別是近 30 多年來, 「塊體理論」、「模糊評判法」、「灰色理論法」、「模糊聚類法」、「人工神經網路法」、「沉積學方法」、「層次分析法」、「地震屬性法」、「地應力分布法」等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分析了頂板穩定性,對煤礦的安全生產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1.2.1 國外研究歷史
1.2.1.1 引入沉積作用分析
據郭德勇等 ( 2002,2003) 資料,20 世紀 60 年代,Zienkwicz ( 1977) ,Goodman( 1968) ,Desai 等就將有限元引入地質研究中。20 世紀 70 年代,Elliott ( 1974) ,Ferm 等( 1978) ,Horne 等 ( 1978) ,Hylbert ( 1977) 等學者注意到沉積作用與頂板穩定性的聯系,將沉積學理論引入到頂板穩定性的研究中,著重分析了河道作用和決口扇沉積對頂板穩定性的影響。20 世紀 80 年代初,Petranoff ( 1980) ,Bunnell ( 1982) 等嘗試從沉積學角度對頂板條件進行了分類,Houseknecht 等 ( 1982) 則進一步將沉積條件與煤和瓦斯突出、煤層變化相聯系,Truman 和 Horne ( 1982) 已開始嘗試將此類研究成果用於指導生產: 查明了影響煤礦頂板岩層穩定性的主要沉積地質因素有沖刷與凸頂、滑面、擦痕、夾薄頂煤層的砂頁岩互層等; 發現煤礦頂板岩層在垂向上和側向上厚度和岩性變化很大,在礦井煤炭開采過程中頂板冒落、老頂來壓和岩煤層突出往往發生在老頂砂岩與頁岩的過渡部位。T.V.Petranoff ( 1980) 和 H.H.Damberger ( 1980) 指出,井下回採時,煤層頂板的質量取決於各種岩石類型的內在聯系、同沉積構造、沉積早期的壓實強度和後期構造特徵諸因素。其中頂板的大部分特徵可能與沉積作用或早期壓實過程有關,後期的構造運動起著強化這些早期特徵的作用。1982 年,美國學者 C.D.Elifrits 將地理信息系統 ( GIS) 技術應用於房柱式開採煤礦地面塌陷,開拓了 GIS 在煤礦災害方面應用之先河。
20 世紀 90 年代,V.R.Shear-Albin ( 1993) 總結認為煤礦井下遇到的大多數控制問題可歸因於開採煤層圍岩的沉積作用或早期壓實強度和後期構造特徵諸因素。其中頂板的大部分特徵表現在沉積特徵和構造特徵兩方面。與此同時,在地質構造復雜的礦區多採用儀器探測技術,如利用地質雷達探測工作面前方地質構造和地質異常體等技術。前蘇聯地質學家更重視利用各類地質參數預測開采前方地質變化,如研究煤的物理化學特徵來預測斷層,統計地質數據進行構造變形分析; 前聯邦德國在魯爾區採用構造成因解析法、槽波地震等方法對工作面前方構造及頂板穩定性進行分析預測,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1.2 引入地震分析技術
20 世紀 70 年代與 80 年代期間,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用得最多的地震屬性研究是基於振幅的瞬時屬性。90 年代,地震屬性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范圍從計算單道瞬時同相軸屬性到提取復雜的多道分時窗的地震同相軸屬性以及到生成地震體屬性。地震屬性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從簡單檢測振幅異常發展到檢測流體前緣隨時間的變化。
1994 年,Amoco 石油公司開發了可用於描繪斷層和地層特徵的三維相干演算法,在1995 年的第 65 屆 SEG 年會上,Amoco 石油公司公布了一項用於描述斷層和地層特徵的解釋性處理技術,即相干體 ( Coherence Cube) 技術。相干體技術的出現在地球物理界引起很大的反響,被視為三維地震領域尤其是資料處理解釋方面的革命,加深了人們對三維數據體的地質理解。
1995~ 1996 年,Bahorich 和 Farmer 把地震相乾性技術從其他地震數據處理技術中分離出來,將相乾性作為一種獨立的地震屬性展示在物探工作者面前,並指出,對應於該項技術的相干演算法在地質構造檢測方面特別有效,可突出地下地層的細微變化。
在此期間,Mikes S.Bahorich 發表了關於相干數據體的論文,藉助三維相干數據體解釋地震資料不連續性成像的斷層和岩性變化區帶。Kenneth A.Ortmann 應用三維相干數據體研究大地構造的扭曲運動,延伸了相干數據體的應用領域。Schlumberger-GeoQuest 地震解釋軟體公司也把與相干體技術對應的軟體推向市場,加速了相干體技術的應用和普及。
Marfurt 等在 1998 年和 1999 年分別提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 李增學,1994) ,討論了用基於相似的相干演算法計算三維地震屬性和存在構造傾角的相干計算方法。Marfurt 等人在原有的 C1、C2和 C3相干演算法的基礎上,對相干演算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
1.2.2 國內研究進展
1.2.2.1 傳統地質學分析
國內一些學者從含煤地層沉積環境入手,在分析煤層及其頂板形成沉積條件的基礎上,按不同沉積模式分別建立了區域性沉積模式與頂板穩定性關系,對頂板穩定性進行了成功預測。葛道凱 ( 1994) 、彭蘇萍 ( 2000) 、孟召平 ( 2002) 等就沉積層序和頂板砂體厚度變化諸方面對頂板冒落性影響進行相似模擬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頂板穩定性地質模型,並指出煤層頂板性質基本上取決於沉積建造亞相特徵,頂、底板原始沉積環境的空間分布控制了采場頂板整體質量。提出從影響頂板穩定性的地質因素入手,結合岩石力學和采礦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對煤層頂板穩定性進行了較詳細的研究。
於雙忠 ( 1994) 和彭向峰 ( 1997) 等從工程地質分析方法入手提出了煤礦巷道圍岩穩定性評價新方法: 首先選定 4 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即岩石強度、結構面、水對岩體的影響及原岩地應力狀態,然後把這 4 個指標綜合到一張分類圖表中。丁述理 ( 1998) 等建立了單因素分析、綜合評判的研究方法: 根據能獨立反映某地區某段岩石 ( 體) 工程穩定性的一些獨立的因素或變數,如岩石的單向抗壓強度、分層厚度、裂隙發育程度、岩性、岩石的形成環境、岩心完整性、岩心採取率等鑽孔資料獲得的信息,分析這些單因素的評價結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綜合評判,從而有效地削弱各種技術因素、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使最終分析結果能更准確地反映頂板岩石工程穩定性的實際情況。孟召平、程浪洪 ( 2007) 等分析了淮南礦區地應力條件,通過現場地應力測量和理論分析以及數值模擬計算,探討了圓形硐室圍岩應力分布和不同側壓下回採工作面頂板穩定性分布,得出了回採工作面頂、底板穩定性與側壓系數大小密切相關的結論。
徐東強 ( 1999,2000) 等提出運用塊體理論法進行礦體頂板穩定性分析,通過詳細的現場結構面調查,採用赤平極射投影或矢量分析方法,確定采場中的優勢結構面產狀,判斷由優勢結構面所切割塊體的穩定性。
1.2.2.2 頂板穩定性的定量分析進展
從 20 世紀 70 年代起,我國的一些科研工作者開始了針對頂板穩定性的岩體工程力學數學方法及結合計算機進行的模擬運算,以期對煤層頂板穩定性進行定量評價和預測。塗敏 ( 1995) 利用模糊類聚法分析了煤層頂板穩定性; 楊雙鎖等 ( 1997) 利用有限元法對采場頂板穩定性進行了定量分析及分類研究; 張樹光等 ( 2000) 應用離散元法對頂板穩定性進行了分析,如通過採用水平層狀、正交節理模型頂板建立模型,檢測整個頂板的變形來實現其穩定性預測和分析; 曹慶奎、蔡振禹 ( 2004) 利用加權灰色模型評價了煤層頂板穩定性,經過實例分析提出了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相結合的灰色加權關聯度綜合評價法,該方法可較好地反映出煤層頂板地質條件的灰色性特徵,使評價結果客觀合理; 文曉紅、楊曉東 ( 2004) 提出了將單因素分析、模糊二級評判法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煤層頂板穩定性,合理選擇能反映煤層穩定性的單因素地質因素,可以極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勘探成果資料,合理地考慮各種因素來評判頂板綜合質量,該方法簡單、靈活,評判結果較為准確; 夏玉成、樊懷仁 ( 1998) ,朱寶龍、夏玉成 ( 2001) ,凌標燦等 ( 2003) 針對模糊綜合評判模型需要確定因素權重集和隸屬函數的人為性等缺點,提出運用人工神經網路定量評價礦井構造,通過構造網路,進行學習訓練,得到評價模型,然後進一步計算和預測,該方法可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誤差,在條件比較復雜或應用單因素難以判斷時,獲得了明顯效果; 李增學、劉海燕等 ( 2004) 提出了應用層次分析法評價煤層頂板穩定性,在確定影響因素權值後,對研究區進行綜合分區,依據沉積條件、構造發育特點和岩石力學特徵,按照基本因素權重大小進行復合疊加,最終完成定量評價。
1.2.2.3 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研究
( 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應用
從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礦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如岩體原位應力測量、高精度重磁探測、各種波法、直流電場層析成像、放射性紅外測量、孔中電視與防爆測井、磁偶源頻率探測與地電法等。近幾年,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的提高,各種測試儀器的現代化水平也不斷提高,體積小、靈敏度高、存儲信息量大、操作簡單而功能強大的聲波測試儀的應用,給煤層頂板穩定性監測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對地質構造探測有顯著優勢的煤田地震勘探在我國起步較晚。在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以後,蓬勃發展並臻成熟的高解析度數字二維地震勘探技術在煤田勘探中得到廣泛應用。魏樹滿 ( 1998) 利用鑽孔聲波測試數據,提出了對岩體進行較精確的速度分層的一種數據處理方法,並通過理論模型及實際聲波測試資料對層析技術進行了分析論證。王宏圖等( 1989) 利用岩體地應力聲波測試方法確定了四川某礦岩體內松動圈范圍。徐東強等( 1999) 利用聲波測試技術在金廠峪金礦難采礦體頂板穩定性研究中成功預測出了頂板松動圈厚度以及破碎帶位置和厚度。郭學彬等 ( l999) 應用聲波探測技術探測爆破作用對礦柱損傷的程度和影響范圍,為研究礦柱的穩定性提供了依據。王輝、黃鼎成 ( 2000) 利用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根據岩體結構理論和地震波在軟弱結構面的傳播特性,利用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實現了岩體穩定性的准確探測與軟弱結構面的空間定位。吳文金等 ( 2000)運用岩體聲波探測技術測定了淮北蘆嶺煤礦巷邁圍岩松動圈,進行了圍岩穩定性分類,為蘆嶺煤礦今後的巷道支護設計提供了依據。
( 2) 地震信息解釋技術的應用
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有效探測小構造的三維地震技術得到應用,近年來基於三維地震信息精細解釋構造的地震屬性技術和相干/方差體技術得到重視和發展。
相干/方差體技術利用相鄰道地震信號之間的相似性來描述地層、岩性等的橫向非均勻性,特別是在識別斷層以及了解與儲集層特徵密切相關的砂體展布等方面非常有效。利用相干/方差演算法對三維地震數據體進行相干處理後就可得到對應的三維相干/方差數據體。應用三維相干/方差時間切片進行構造解釋和岩性解釋,可以幫助解釋人員迅速認識整個工區斷層等構造及岩性的整體空間展布特徵,從而達到加快解釋速度及提高解釋精度、縮短勘探周期的目的。
國內對相干技術的討論相對較晚,基本上是借鑒、吸收消化國外的先進成果。石油行業於 1996 年開始使用相干體技術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佘德平、曹輝 ( 1998) 等發表了相干數據體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干數據體的製作方法並論述了三維相干數據體在實際資料解釋中的應用,證明了相干體技術有效、快速和無需人工干預等特點; 杜文鳳 ( 1998)的研究表明,在斷層解釋、采空區圈定、巷道檢測等方面應用相干體技術能解釋落差為3m 左右的小斷層,並且比常規解釋方法更直觀、快捷。
對於方差數據體,目前研究成果較少。林建東 ( 2000) 的研究表明,方差技術能夠更好地滿足礦井建設的要求,准確解釋含煤地層中落差更小的斷層,而且可以更加准確地給出斷裂帶的產狀和延伸方向,也可探明更小的地質異常體。常鎖亮 ( 2003) 等則在方差體技術應用小斷層、陷落柱等地質異常體良好的自動識別能力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地球物理技術已經成為高產高效煤礦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近幾年來,地震屬性技術受到地球物理界的極大關注。地震屬性研究已經成為地震數據處理和解釋中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地震屬性技術在我國的發展,起步於 20 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主要的目的是將地震屬性應用於油藏描述。郭彥省、孟召平 ( 2006) 等介紹了應用地震屬性技術預測煤層頂板岩性的方法,通過應用交會圖、相關分析方法,對鑽孔處地震屬性與煤層岩性關系進行分析,優選地震屬性,將得到的地震屬性用神經網路來識別,進而進行應用和預測,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地震屬性 ( seismic attribute) 指的是那些由疊前或疊後的地震數據,經過數學變換而導出的有關地震波的幾何形態、運動學特徵和統計特徵,它是地震資料中可描述的定量化特徵,代表了原始地震資料中所包含的總信息的子集。現在廣泛應用的地震屬性有 20 多種,並且新的地震屬性還不斷地從地震數據中被挖掘出來。單一的地震屬性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需要對眾多復雜而又相互關聯的地震屬性進行更深入、更貼近本質的認識。
地震屬性的分類至今沒有統一的標准,不同的學者分別提出過不同的屬性分類。結合煤田地震勘探的特點,可以根據運動學/動力學特徵把地震屬性分成 8 個類別: 時間、振幅、頻率、相位、波形、相關、吸收衰減、速度。地震屬性的類型很多,要根據解決的地質問題來選擇相應的地震屬性。
( 3) 地震反演技術
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地球物理學家提出了多種地震反演方法。地震反演具有明確的物理意義,是預測岩性的確定性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地質效果。
地震反演是利用地表觀測地震資料,以已知地質規律和鑽井、測井資料為約束,對地下岩層空間結構和物理性質進行成像 ( 求解) 的過程,是反演地層波阻抗 ( 或速度) 的地震特殊處理解釋技術。
地震反演通常指波阻抗反演。波阻抗反演技術是岩性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鑽孔測井數據縱向解析度很高的有利條件,對井旁地震資料進行約束反演,並在此基礎上對孔間地震資料進行反演,推斷煤系地層岩性在平面上的變化情況,這樣就把具有高縱向解析度的已知測井資料與連續觀測的地震資料聯系起來了,實行優勢互補,大大提高了三維地震資料的縱、橫向解析度和對地下地質情況的勘探研究程度 ( 李慶忠,1993) 。
地震反演方法基於介質模型的假設條件不同,有直接離散反演方法和波動方程連續估計反演方法; 基於研究域的不同,有時域反演方法和頻率域反演方法; 從實現方法上可分為 3 類,即遞推反演、基於模型反演和地震屬性反演; 基於求解方式的不同,有直接反演方法、迭代反演方法和搜索類反演方法。
近年來,隨著勘探地球物理學的發展,非線性反演方法突飛猛進。除一些傳統的非線性反演方法,如梯度法 ( Gradient method) 、牛頓法 ( Newton method) 和蒙特卡洛法( MonteCarlo method) 外,一些啟發式的反演方法,如模擬退火法 ( Simulated Annealing) 、遺傳演算法 ( Genetic Algorithm) 、人工神經網路法 (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小波分析法( Wavelet Analysis) 等應運而生。隨著並行計算機的出現,需要大量計算時間的非線性的反演方法有了發展的前提。
波阻抗反演是利用實際地震資料,以地質鑽井和測井信息為約束條件,對地質構造和儲層物性進行求解的過程,是進行儲層預測和描述的必要手段。普通的高解析度地震剖面不能分辨薄儲層,而測井約束波阻抗反演技術以測井資料豐富的高頻信息和完整的低頻成分補充地震有限帶寬的不足,綜合地質、測井信息作為約束條件,得到高精度的波阻抗資料。
目前地震反演軟體主要有: 俄羅斯地礦部的 PARM,法國 CGG 公司的 ROVIM,中國石油大學的 ANNLOG,加拿大 Hampson-Russell 公司的 STRATA,荷蘭 JASON 公司的 JA-SON,丹麥的 ISIS。這些軟體各有特色,使用最多的反演軟體是 STRATA,它使用起來相當方便,無論是地質人員還是物探人員都可以直接做反演工作。
1.2.2.4 多源信息預測方法
1982 年,美國學者 C.D.Elifrits 將地理信息系統 ( GIS) 技術應用於房柱式開採煤礦地面塌陷,開拓了 GIS 在煤礦災害防治方面應用之先河。從 80 年代後期起,我國學者也引進了 GIS 技術,並且不斷拓展它的應用范圍,主要包括煤層頂板穩定性預測、煤礦突水預測、岩溶陷落柱的探測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GIS 技術的引入,為煤層頂板穩定性預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4、第十部分 附錄
附錄 APPENDIX
附錄 APPENDIX
第三十九屆理事會
理事長:徐紹史
常務副理事長:孟憲來
副理事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京彬 馬永生 鄧 軍 劉玉辰 朱偉林 李丕龍 李金發 杜金虎 邱建剛 范蔚茗 徐水師 琚宜太
秘書長: 朱立新
常務理事: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朱 晴 朱立新 李建倫 李耀剛 楊文采 沈建忠 姜建軍 胡清波 柴育成 閻鳳增 彭土標 彭齊鳴 董樹文 韓豫川
潘 懋
理事: (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 俊 丁孝忠 萬 力 馬申達 馬永生 王 平 王 達 王小烈 王雲龍 王立峰 王訓練 王汝成 王志紅 王果勝
王京彬 王建青 王瑞江 毛景文 方先知 鄧 軍 鄧運華 鄧志奇 石建省 龍長興 田鳳鳴 田震遠 史長義 馮安生
馮志強 曲亞軍 朱 晴 朱 敏 朱文A 朱立新 朱偉林 朱祥坤 任小華 任雨來 庄育勛 劉山青 劉 卉 劉玉辰
劉亞川 劉傳正 劉慶成 劉建朝 劉俊來 劉鴻飛 關鳳峻 江新華 湯 毅 孫柏年 嚴光生 杜海燕 杜金虎 李 俊
李大華 李子穎 李文淵 李文鵬 李丕龍 李在文 李連舉 李金發 李建功 李建倫 李洪喜 李高生 李海兵 李海忠
李超嶺 李獻華 李德連 李耀剛 楊藝華 楊文采 楊志剛 楊金湖 楊經綏 楊樹峰 楊振宇 吳玉龍 吳永平 吳湘濱
邱建剛 邱增果 何先濤 何遠信 何南飛 沙金庚 沈建忠 宋永祺 宋光齊 宋勝武 張 陟 張 群 張訓華 張永波
張亞鈞 張金昌 張順金 張曉東 張培震 張維亮 張新興 陳 漢 陳正國 陳寧璋 陳偉海 陳華文 陳軍峰 陳建平
武 強 苗豐民 范蔚茗 林暢松 歐陽志鴻 羅立強 金之鈞 金若時 周海民 周新源 單昌昊 單海平 孟憲來 項嘗培
趙 越 趙文智 趙先良 趙保勝 趙憲敏 郝 芳 郝梓國 郝靜野 胡 平 胡時友 胡建衛 胡清波 胡瑞忠 柏貴生
段子清 侯金武 侯春堂 侯增謙 姜玉池 姜建軍 姜樹葉 姚華舟 姚秉忠 姚建新 賈躍明 夏 鳴 柴育成 倪師軍
徐義剛 徐水師 徐紹史 徐振坤 郭文秀 郭正堂 唐京春 黃潤秋 崔 濱 閻鳳增 琚宜太 彭土標 彭齊鳴 董書寧
董樹文 蔣忠誠 韓子夜 韓晉芳 韓曉峰 韓豫川 程 新 程利偉 舒良樹 舒德干 謝富仁 樓小東 蔡劍輝 譚克龍
熊先孝 熊盛青 潘 懋 霍全明 霍雅勤 魏連偉 魏國齊 魏雄斌
副秘書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萬 力 尹功明 付水興 葉建良 白星碧 陳正國 陳國勝 周少平 周尚國 姚 超 郝梓國 姚超美 郭齊軍 崔炯成
程愛國 雷時斌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理事長
徐紹史 國土資源部 部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副理事長
孟憲來中國地質調查局 原局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冠英園西區37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馬永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地質師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22號
郵政編碼:1007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王京彬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北苑5號樓4區
郵政編碼:1000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鄧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校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朱偉林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總地質師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25號
郵政編碼:10001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劉玉辰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63號
郵政編碼:100036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杜金虎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副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北大街9號石油大廈
郵政編碼:10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李丕龍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總裁助理
地址: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28號凱晨世貿中心
郵政編碼:10003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李金發 中國地質調查局 副局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邱建剛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南三巷一號
郵政編碼:10008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范蔚茗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 局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政編碼:10086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徐水師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局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東路19號中國煤地大廈11層
郵政編碼:10003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琚宜太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總局 副局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105號
郵政編碼:10002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朱立新 中國地質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朱晴 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礦產勘查協會 秘書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東里甲16號
郵政編碼:1000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李建倫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北順城街1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李耀剛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177號
郵政編碼:10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楊文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 院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沈建忠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 處長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5號
郵政編碼:10086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胡清波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副院長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廣安路15號中鐵咨詢大廈
郵政編碼:10005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姜建軍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柴育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 常務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
郵政編碼:10008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理事長
閻鳳增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原總工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紅蓮南路55號
郵政編碼:10005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彭土標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副總工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六鋪炕北小街2號
郵政編碼:10012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彭齊鳴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 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韓豫川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 局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十三區甲20號
郵政編碼:10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董樹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 副院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常務理事
潘懋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院長
地址:北京大學東門逸夫貳樓(新地學樓)2442室
郵政編碼:10087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秘書長
朱立新 中國地質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萬力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副校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尹功明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處長
地址:朝陽區亞運村華嚴里1號
郵政編碼:100029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付水興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苑5號院4區
郵政編碼:1000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葉建良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院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白星碧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副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陳正國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 副主任兼總工程師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北順街1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陳國勝 中國核工業集團地質礦產事業部 副處長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七區十四號樓
郵政編碼:10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周少平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科學技術局地球科學處 研究員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政編碼:10086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周尚國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產資源研究院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105號
郵政編碼:10002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姚超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六鋪炕街6號
郵政編碼:10072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專職副秘書長
郝梓國 中國地質學會 專職副秘書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姚超美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勘查處 處長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十三區甲20號
郵政編碼:10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郭齊軍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北大街22號
郵政編碼:1007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崔炯成 中海油研究總院科技管理部 總經理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小街6號海油大廈2009室
郵政編碼:10002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程愛國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地質分會 副會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東路19號中國煤地大廈11層
郵政編碼:100039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副秘書長
雷時斌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地質處 處長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紅蓮南路55號
郵政編碼:100055
中國地質學會分支機構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區域地質及成礦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李廷棟 秘書長:耿樹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學哲學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朱訓 秘書長:畢孔彰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北影小區23-4-202
郵政編碼:10008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翟裕生 秘書長:陳寶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地質學史研究室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非開挖技術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文A 秘書長:胡遠彪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物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汝成 秘書長:蔡劍輝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資源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教育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孟憲來 秘書長:余際從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第四紀冰川及第四紀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蘇民 秘書長:趙志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所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龍長興 秘書長:雷偉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所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海洋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馬申達 秘書長:周華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環市東路477號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郵政編碼:51007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石建省 秘書長:張發旺
地址:河北省正定縣中山東路92號水環所
郵政編碼:05080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產資源保護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劉亞川 秘書長:陳炳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南三段五號成都綜合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科技處
郵政編碼:61004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制圖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耿樹方 秘書長:範本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洞穴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姜玉池 秘書長:陳偉海
地址:廣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號岩溶地質所
郵政編碼:54100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山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汪貽水 秘書長:王靜純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2號1118房間
郵政編碼:10081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科技情報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洪濤 秘書長:施俊法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地調局發展研究中心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達 秘書長:張林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號勘探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災害研究分會
秘書長:劉傳正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岩礦測試技術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羅立強 秘書長:吳曉軍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測試中心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立新 秘書長:史長義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號物探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秘書長:謝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中國地質博物館宣傳聯絡部
郵政編碼:10003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姜玉池 秘書長:裴建國
地址:廣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號岩溶所
郵政編碼:54100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志紅 秘書長:徐金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冠英園西區37號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層古生物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項禮文 秘書長:姚建新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古地磁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日祥 秘書長:楊振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所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農業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姜建軍 秘書長:侯春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培震 秘書長:劉俊來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前寒武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於海峰 秘書長:王惠初
地址:天津市大直沽8號路4號天津地質所
郵政編碼:30017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非金屬礦產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李建倫 秘書長:李俊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北順城街11號建材工業地質勘查中心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遙感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鞠建華 秘書長:李志忠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航空遙感中心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21世紀中國地質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壽嘉華 秘書長:陸春榕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城市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李烈榮 秘書長:鄭桂森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北路123號北京地礦局
郵政編碼:10019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劉寶珺 秘書長:林暢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期刊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郝梓國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姜建軍 秘書長:王艷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岩石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楊經綏 秘書長:吳才來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地質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朱祥坤 秘書長:李延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資源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陳毓川 秘書長:毛景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資源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專委會
主任委員:陳建平 秘書長:陳建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黃潤秋 秘書長:伍法權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土城西路19號
郵政編碼:100029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侯金武 秘書長:郝愛兵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金之鈞 秘書長:孫冬勝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1號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郵政編碼:10008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群 秘書長:靳秀良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錦業一路82號
郵政編碼:71005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地質科技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主任委員:壽嘉華 秘書長:王弭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徐霞客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張宏仁 秘書長:曲興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樁基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趙竹占 秘書長:胡平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號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勘探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胡平 秘書長:米宏澤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號物化探所
郵政編碼:065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大陸地殼與地幔研究分會
主任委員:許志琴 秘書長:楊經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青年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豐成友 秘書長:王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庄大街26號
郵政編碼:100037
中國地質學會省級地質學會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北京地質學會
理事長:魏連偉 秘書長:劉學清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北路123號地質大廈
郵政編碼:10019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天津市地質學會
理事長:任雨來 秘書長:李學美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長實道8號
郵政編碼:30019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河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張維亮 秘書長:劉勝民
地址:石家莊市中華南大街24號
郵政編碼:05008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山西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岳盛林 秘書長:李鳳德
地址:太原市並州北路27號
郵政編碼:03002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趙保勝 秘書長:烏恩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東路80號社會主義學院B座4樓
郵政編碼:01001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遼寧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湯毅 秘書長:王宏亮
地址:沈陽市北陵大街29號
郵政編碼:11003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黑龍江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韓振新 秘書長:崔濱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紅旗大街263號307室
郵政編碼:15009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上海市地質學會
理事長:張阿根 秘書長:朱火根
地址:上海市靈石路930號
郵政編碼:20007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江蘇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陶培榮 秘書長:朱士鵬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號
郵政編碼:21001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浙江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樓小東 秘書長:王功逸
地址:杭州市體育場路545號
郵政編碼:31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安徽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李學文 秘書長:柏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號
郵政編碼:23000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福建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何南飛 秘書長:丘文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東路49號
郵政編碼:35000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江西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呂細保 秘書長:黃越
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號
郵政編碼:33000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山東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柏貴生 秘書長:王來明
地址:濟南市建築新村南路35號
郵政編碼:25001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河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段子清 秘書長:張天義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鄭光北街9號王鼎國貿大廈3號樓811室
郵政編碼:450016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湖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孫亞 秘書長:沈貴文
地址:武漢市武昌公正路27號國土資源廳學會辦公室
郵政編碼:43007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湖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方先知 秘書長:胡秋君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23號
郵政編碼:410007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廣東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歐陽志鴻 秘書長:李鑒倫
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39號地質大廈1808室
郵政編碼:51008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楊政中 秘書長:張如放
地址:廣西南寧市中心路2號廣西國土資源廳大樓5樓
郵政編碼:530028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海南省地質地理學會
理事長:廖正偉 秘書長:符和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號
郵政編碼:570206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學會
理事長:李英儒 秘書長:董世琳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學田灣正街1號
郵政編碼:100035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四川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宋光齊 秘書長:秦鋼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號四川省國土資源廳人北綜合樓
郵政編碼:350003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貴州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李在文 秘書長:廖莉萍
地址:貴陽市中華北路164號
郵政編碼:55000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雲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李連舉 秘書長:張家良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東風東路東風巷87號地質大廈附樓201室
郵政編碼:650051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西藏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多吉 秘書長:劉鴻飛
地址:拉薩市北京中路21號西藏地勘局地勘處
郵政編碼:850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陝西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張德新 秘書長:周明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號
郵政編碼:710054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甘肅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郭玉虎 秘書長:黃萬堂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紅星巷168號
郵政編碼:730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青海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劉山青 秘書長:李懷毅
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南川西路107號青海地質調查院
郵政編碼:81001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劉卉 秘書長:韓偉
地址:寧夏銀川市黃河東路915號
郵政編碼:750002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學會
理事長:胡建衛 秘書長:張冀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金銀路52號國土資源廳辦證大廳5樓
郵政編碼:830000
中國地質學會2012年報
吉林省地質學會
理事長:韓曉峰 秘書長:張興洲
地址:長春市建設街2199號鴿子樓323室(吉林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
郵政編碼:130061
中國地質學會辦事機構工作職責
秘書處工作職責
中國地質學會秘書處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常設工作機構之一,是落實上級有關部門批示精神和學會理事會決議的執行部門,是指導和協調分支機構及省級地質學會開展工作的部門,其主要工作內容及職責如下:
◇負責學會常務理事會議、秘書長會及年度省級地質學會、分支機構秘書長工作會議等會議的籌備及學會學術年會的組織、協調工作。
◇負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申報、推薦,組織開展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等獎項的評審工作。
◇負責學會相關文件、制度、計劃、總結、報告等的起草,負責日常文件的收發、分類、立卷、歸檔。
◇負責學會宣傳工作,包括內部刊物《中國地質學會會訊》、《情況通報》等的編輯出版工作,負責學會網站的內容更新、發布、維護等。
◇負責分支機構申報、年檢等工作。
◇負責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地質類專業認證委員會認證申報、培訓、檔案管理等日常業務工作。
◇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禹啟仁處長
華麗娟副處長
孟慶偉工程師
金耀仙
李彬颸
孫莉莉
期刊處工作職責
◇負責《地質學報》(中文版)、《地質論評》和《地質學報》(英文版)3種期刊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
◇對中國地質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和各省級地質學會主辦或協辦的刊物,做好管理、協調、服務和業務指導工作;
◇負責《地質學報》(中文版)、《地質論評》和《地質學報》(英文版)網站的日常維護。
郝梓國處長
章雨旭副處長
周健研究員
張玉華工程師
費紅彩高級工程師
劉戀
黃敏
王曉娟
李捷
孫立卿
5、落雪的簡介
落雪簡介:
落雪是鄭振鐸的筆名,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在浙江溫州市出生,字西諦,筆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訓詁家。
鄭振鐸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冊出版》,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
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1958年10月17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享年60歲。
(5)劉海燕中國地質大學擴展資料:
鄭振鐸的一生沒有離開過翻譯,成果頗豐,對我國文學與翻譯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掌握的外語主要是英語,因而從事的翻譯都是從英文轉譯的。
新文化運動開展以來,隨著人們對文學認識的提高,有些人對譯作是否能保持原著的思想和藝術風格提出質疑。
甚至有些人認為文學作品是絕對不可譯的,尤其是詩歌翻譯,他們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於這個問題,鄭振鐸認為,文學書是絕對能譯的。
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夠完全由原文移到譯文裡面,就是原文的藝術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於譯文中。
他還認為文學的風格就是文學的表達,而表達可以把人類思想具有共通的東西移植成文字。這種對於文學可譯性的論述,消除了某些譯者和讀者的疑慮,對我國翻譯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鄭振鐸早在青年時代就對文物考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買古籍和陶俑,都是靠他在大學的薪水和微薄的稿費。
盡管在亂世中文物變得相對廉價,但收藏這些陶俑的花費也不少。於是,家裡過得更為窘困,靠的是節衣縮食。
早在鄭振鐸旅居英國倫敦時,就曾編著了迄今所知的他的第一部考古專著《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一書,介紹了世界考古的重要發現。
當時,我國田野考古工作尚在萌芽階段,大批文物被盜掘而流落海外,或遭到嚴重破壞。為了從事文物研究。
在數十年的時間里,他幾乎把有限的全部財力都用來搜集古書。到了抗戰時期,他又和一些朋友竭盡全力為國家搶救了大批珍貴古籍文獻。
6、從中國石油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石油大學作為一個石油類的高等學府,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並且為早期以至現在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 「石油人才的搖籃」。
但是作為一個綜合類的大學,石油大學不僅僅局限在石油這個相對較窄的領域,她(石油大學)又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了眾多傑出人才,校友辰東就是其中一位。
辰東,原名楊振東,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如果這樣說你還不是很了解的話,沒關系,maybe你曾讀過他的小說:不死不滅、神墓、長生界、遮天、完美世界還有正在寫的聖墟。作為一個通讀過《完美世界》的讀者,個人覺得辰東的文筆是讀過幾本小說裡面作者文筆最好的一位,體現在哪兒呢,就是在最無聊的地方,他能用文筆吸引我的注意,瞬間就覺得這個人了不起。
《完美世界》的開頭就是這樣,如果讓我去描述故事的開頭,我就會這樣寫:在深山之中有一個小村落,村口有顆老柳樹,村裡有個熊孩子力大無比……但是呢,辰東就不是這樣,這就是為啥他是起點白金寫手而我只是個讀者的區別。具體怎麼寫的呢,可以自行去搜一下,當然,這本書到了中段就會讓人愛不釋手,不僅是石昊那堪稱完美的各個極境,更有豐富的情感貫穿其中,文中的末端作者筆下的那個獨斷萬古卻無古人,感到悲涼卻哭不出的石天帝,又是那樣一個生動鮮明卻又符合人性至理的角色。
石油大學不僅為國家石油的發展做出貢獻,也在為各行各業做出傑出的貢獻。
辰東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謝邀請,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7、急需唐山一中老校友,95屆以前的,資料詳盡
宋淑和 1932屆 地質部礦床研究所 名譽所長全國政協委員
闞冠卿 1933屆 中國防癆協會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楊士法 1933屆 上海市政協 副主席
王紹陵(王林) 1933屆 水電部 副部長,中顧委委員
董式星(董昕) 1933屆 吉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長
楊志行 1935屆 天津市教育局 副局長亞太地區教育專家
李春信 1937屆 秦皇島市耀華玻璃廠 黨委書記
惠遇甲 1940屆 清華大學水利系 教授
張蔚榛 1941屆 武漢水電學院 武漢水電教授
王瑞禮 1941屆 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 教授、主任醫師
王麟祥 1943屆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 教授
秦振名(秦興漢) 1943屆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館長
劉岐山 1943屆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 教授
趙 潤 1945屆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二外語系 系主任教授
閻光晨 1945屆 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政法委員會 副主任
張孝純 1945屆 河北邢台市第八中學 特級教師
李 瑛 1945屆 全國文聯婦主席 全國文聯副主席著名詩人
李 琮 1946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博士所長
闞仲愚(閔喬) 1946屆 北京科技大學 教務處處長副研究員
唐賡揚 1947屆 唐山市建築設計院 院長工程師
康靜安 1948屆 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系 系主任教授
韓 溪 1949屆 唐山市音樂協會 研究員,主席
李耀先 1950屆 國家訓練局 原女排主教練
裴步祥 1951屆 中央氣象局氣象研究所 副研究員
劉世銘 1952屆 唐山市房屋建設開發公司 副經理,高級工程師
趙光武 1953屆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副院長,教授
徐振國 1954屆 煤炭科學總院上海分院 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
杜嘉善 1955屆 河北省豐南縣醫院 院長
王光(王光英) 1956屆 北京電視台 副台長,高級工程師
張文光 1957屆 唐山市工人醫院 副院長
劉仲賀 1958屆 遷安縣人民政府 縣長,縣委副書記
路振福 1959屆 機電部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 處長,高級工程師
鄧開叔 1962屆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 副院長、副教授
張曉健 1963屆 山西原平51371部隊 師長
張飆(張子文) 1964屆 中國青年報社 副總編輯 北京海運倉
朱常英 1965屆 南開大學化學系 教授
崔松濤 1966屆 北京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 攝影師
劉玉蘭 1967屆 唐山市政協 副秘書長
路 紅 1968屆 唐山東方服裝研究所 所長、服裝設計與製造專家
馬 群 1971屆 唐山工程技術學院土建系 講師
李 琳 1972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動力系 副教授,博士
馬莉花 1975屆 唐山市路南區法院執行庭 審判員
黨榮良 1975屆 唐山工人醫院病理科 技師
林 芸 1976屆 煤炭科學院唐山分院選煤所 助理工程師
狄海燕 1977屆 開灤礦務局醫院皮膚科 醫師
周宗珍 1980屆 北京市新華社國際業務部 經理
楊樹興 1980屆 北京理工大學 教授
李旭起 1980屆 開灤供應處管理科 助理統計師
鄭柏存 1981屆 上海華東工學院技術化學物理室 實驗室主任,博士學位
潘少靜 1984屆 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 助研
張淑文 1984屆 唐山市新區醫院兒科 醫師
王寶中 1985屆 唐山工程技術學院機械繫 助教
高愛民 1985屆 唐山工程技術學院冶金系 團總支副書記,助教
孫 錦 1985屆 唐山工程技術學院采礦系 團總支副書記,助教
8、如何去判斷非211、985外的高校的好壞?是否有競爭力?
所謂的院校排名是針對學校總體實力的排名,對選擇具體專業或方向的考生而言意義不大,除非你指想炫耀自己畢業學校的知名度更高!這些排名極易對考生產生誤導,一般是對教育不大知情者才熱衷於此,這是很多教育專家極力反對的!因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某些院校的綜合排名雖然低點,但單個學科上的實力、師資和地位可能非常拔尖,在業內領域具有很高認可度(211院校的排名一般低於985,但211高校中某些學科的實力是一些985院校無法企及的,所以要淡化學校的規模化,突出辦學定位和特色,集中優勢師資和資源培育各專業的優秀人才,這才是可取之道!!);
合肥工業大學是211高校(綜合排名65左右),排名絕對在成都理工大學(綜合排名140左右)之前,但後者在地質方面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培養的地質類人才質量和數量比合肥工業大學的地質畢業生普遍好,業內認可度也絕對更高,早在2005年成都理工大學地質類的優秀畢業生的起薪不少都可以達到3000多,最多的有5000,注意是2005年!
上外、北外並非985高校,但有誰敢否認上外、北外的語言類畢業生總體上不如浙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的外語畢業生呢?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中國很多高校為求大求全瘋狂盲目擴招專業,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師資配置差、培養經驗無、就業和培養質量劣的垃圾專業,這讓無數懵懂學子成為學校弱勢專業的試驗品和小白鼠,這是高等教育的誤區,是對社會和學生及家長十分不負責的!!!!麻省理工學院等不少國外知名大學都能嚴格控制所設專業數目和招生數,雖然專業較少、學生不多,但是做出的貢獻、培養的人才質量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有學有所成,對社會貢獻更大,回報更多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渠道和待遇,對社會和個人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無法實現教育應有的社會推進價值和對受教育者的價值,什麼都白談!那教育就是在浪費他人青春、就是在耗費民脂民膏、就是在殺人!!
建議廣大考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結合個人理想、愛好,綜合考慮學校學科師資、辦學歷史、省部級和國家級重點學科(有國家重點學科的專業實力國內頂尖)設置情況、教師論文和科研項目情況、畢業生就業質量和社會聲譽等綜合考慮,理性判斷和選擇學校及專業;
一本對學生就業和升學都沒任何區別,一本只是個空名頭而已,因為一本院校如果不是211/985,所以無論升學還是就業,還是某些程度上受歧視的,沒有人會在乎你是不是一本!只有就讀實力強、師資優、培養經驗好、升學就業質量高的專業,才對自己最實惠!山東只有山東大學、中國海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是國家重點,這才是根正苗紅的正宗一本!!
像山東科技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中醫葯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中醫葯大學等在外省有一定知名度,因為這幾所學校也有不錯的學科,某些優勢學科的優秀畢業生質量還是相對比較高的;
就業和升學一般都是全國性的,所以學校的位置和聲譽放到全國和同行中看看就知道分量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學校發展好一點,哪怕專科生都會覺得他們自己學校好,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聊城大學沒有國家重點學科、沒有博士點,學科實力沒有突出的,教師專業水平較次,辦學和人才培養層次低!
不管就讀什麼學校,自強不息,學有所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不錯的,好好學習一定能學有所成!
9、有現代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資料嗎?要現代的!!!
我敢說,回答的都是六年級的,因為我也是—
戰爭的,老師說勉強可以,林則徐啊,關天培啊,劉胡蘭啊,王二小啊,鄧世昌啊,鄭成功啊,等等等等,老師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