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人是怎麼洗頭啊
古代人洗頭發的有淘米水、皂角或者豬苓。
先秦時,人們就用淘洗「稷」(糜子)的水洗頭。淘洗穀物的水中含有鹼性成分,能夠幫助分離油垢,同時,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助於養護頭皮和發絲。
豬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平常人就用皂角洗頭發。
皂角樹是一種在北方常見的樹木,皂莢就是皂角樹的果實。皂莢富含皂苷成分,把它搗碎加水就可充當洗發水、洗手液、沐浴液甚至洗衣液。
講究一點的話,可以先把皂莢的皮、子剝掉,留取皂莢肉曬干,使用時用熱水泡煮,浸出有效成分,製成的「皂莢湯」就是上好的洗發水了。
最晚到南北朝的時候,皂莢就已經成為一種家常日用快消品,已經全面商品化,一般的小店小鋪里都有賣的。
秦漢時,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以至於官府每五天給的一天假,也被稱為「休沐」。《海錄碎事 臣職 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
(1)古代人頭發擴展資料:
古代洗滌劑:
古代山東文化典籍中,有多種洗滌劑的最早記載。
關於以糧食作物的浸泡液為洗滌劑,在《禮記·玉藻》中記有「沭稷而靧(hui)粱」。沭是洗發,靧是洗臉,稷粱是糧食作物。意思是用稷粱之潘汁(即今天所說的淘米水)洗頭洗臉。從先秦到秦漢一直使用。
關於以草木灰的水浸液為洗滌劑,在《考工紀》中記載:「以涚水漚其絲」,是講在染絲之前先以灰水漚絲。《禮記·內則》記載宮廷以灰水洗衣冠的事。近代農村仍沿用此法。
關於欄灰與蜃混合的洗滌劑,《考工記》有記載。蜃指貝殼灰,含氫氧化鈣,與欄灰作用,即生成氫氧化鉀,當它與絲表面附著的油脂作用,即生成鉀肥皂。這記載表明我國在公元前四至前三世紀已在利用肥皂液的作用了。
關於豬胰的去垢作用,在《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古人將豬胰腺研磨成糊狀,混入豆粉、香料製成「澡豆」。後又以純鹼代替豆粉製成「胰子」,與今天的香皂相似。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洗滌劑
2、古代人怎麼梳頭
第一種方法
1、先將頭發紮成馬尾
2、將頭發卷緊,向左繞
3、向下繞,目的是盤成一個圓
4、將發尾塞進盤好的髻中
5、用發簪挑起一絡頭發
6、將發簪插進頭發內的皮筋里
7、成品
8、也可將發簪另一端插出來,記得要壓一絡頭發在下面,這樣盤得更緊
第二種方法
1、先將頭發紮成馬尾
2、頭發向右繞,注意,此時不以皮筋為中心了,而在皮筋上面
3、再向左繞
4、再向右,就這樣繞來繞去,直到把所有的頭發都盤進去
5、把發簪插入皮筋里,並且把皮筋位置向上拉一點
6、簪子向上插入頭發中
7、成品
8、換個角度看
第三種方法
1、扎馬尾
2、頭發向左繞,用手把皮往上弄一點,省得埋在頭發里找不到了,我的皮筋是黑色的,為了大家看清楚,所以用畫筆描成黃色
3、頭發再繞過來
4、頭發繞到了皮筋的位置
5、把繞過來的頭發塞到皮筋裡面,等於用皮筋把它們捆住
6、捆過來的頭發繼續向左繞一圈,注意後面一圈的頭發要在第一圈的後面繞,就是藏在第一圈的後面。注意我左手食指拿住的,是繞第二圈的頭發,這時基本只剩個發尾了。
7、把這個發尾繼續塞到這根皮筋裡面,用皮筋把它捆住。
8、成品
第四種方法
1.手型: 蹺起3、4、5指
2.把頭發擰一下,只是擰頭發
3.把頭發放到2指與3指中間。照片上可能手指太多,看好了我左手3指帶戒指,我的2指隱藏在頭發後邊了。
4.纏繞2指一圈。這張圖發尾已繞過2指一圈,從大指出掏出,准備繞第2圈。
註:頭發不用擰,光繞就可以了。
5.繞好了第2圈,我的左手大指按著發尾。
6.簪子自上而下穿過插進2指上的環。
7.把簪子橫著向左穿過去,先向頭皮深處扎,再從左邊的一撮頭發前,鑽出來。這步要用力!小心別弄疼自己就行了!穿出的那撮頭發是:一撮剛才被卷過的頭發,只是一撮這句話不知怎麼描述了!好難描述呀!我在最後一張圖里,用畫筆指一下那撮頭發。
8. 綠色畫的就是上步驟說的那撮頭發,簪子從那撮頭發處穿出完成了!
3、古代人如何洗頭發 詳細
1、草木灰
草木灰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找到的一種鹼性清潔劑,它是將稻草和秸稈焚燒後留下的灰末,將草木灰溶解於水後,過濾得到的溶液是鹼性的,有去污去油的作用,是古人平民最易獲得的「洗頭用品」,幾乎不需要花銀子。
2、淘米水
淘米水,古時稱之為「潘」。獲取途徑簡單,成本低廉,物盡其用。
漢文帝的皇後竇漪房幼時家貧,其弟被人販買去,分離之時,竇漪房向鄰居討來淘米水為弟洗頭,寄託情誼。那時,淘米水可謂最常見普適的洗發產品。
3、皂角
皂角,也稱皂莢、皂吉、角針實、烏犀、眉皂、雞棲子等,被子植物門。南北朝時期,皂角已成快消品,街道小店鋪進行販售。現如今,我們的生活中依舊可見多種品牌洗發水註明「皂角」。
4、木槿葉
把木槿葉揉碎,用溫水沖泡,過濾後留下來的汁液也具有皂莢液的功能,和皂角一樣都是古代純天然無副作用的洗發水。
皂角氣味有點刺鼻,木槿葉舒爽清香,相比之下更受人喜歡。在如今江浙一帶,仍可見用此原生態的方法來洗頭,舒爽清香,去污止癢。
(3)古代人頭發擴展資料:
清末的慈禧非常愛打扮,但由於她吃的都是高脂肪食物,頭發油脂較多,頭發不但愛掉還缺乏光澤。為找尋能讓她擁有一頭秀發的秘方,慈禧多次下詔徵集各地名醫給她醫治。
御醫們認為,頭發的營養來自於腎和血,慈禧頭發不好,源於她的腎血虛弱。於是御醫們先從溫腎補血開始調治,加強慈禧的腎臟功能,補足血氣,從而達到養發效果。
同時,御醫們還研製了不少洗發護發的方劑來對慈禧的頭發進行養護。其中有菊花散、抿頭方、令發不落方等。
菊花散清香、幽涼,用九種葯草研成粗渣,加入漿水,煮沸之後,去掉渣子,用湯葯洗頭。西太後對菊花的香味很喜歡,她還經常吃一些鮮菊花做成的小吃用菊花散後,慈禧的油性頭發大為改觀。
4、為什麼古代人男人得留長頭發?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古代都重孝義,都不剪。
古代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很出名,頭發之所以可以代替首級,是因為當時頭發是父母給的,平時都不敢剪,所以可以代替首級。 不是古人喜歡留長發,是因為古人認為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長發代表感情的,所以不能隨意剪發。
歷史上的中國人也留長發,而且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連剪都不能剪,所以曹操他老人家是可以割發代首的。由此也可見,古裝武俠中扮男裝的女子一露出長長秀發就被人識破之說非常地沒有根據。但是這個習俗沒有流傳下來。當然,全世界的古人差不多都留長發,沿襲至今的寥寥無幾,不過我還是覺得中國人長發的斷絕跟滿清的興起有關:他們強迫全國剃成那樣一個古怪難看的辮子發式——編辮子也就罷了,偏偏還要剃腦門——難怪一有時機大家爭相剪掉。如果是明朝的發式沿襲下來,就算朝政腐敗,國禍當頭,我們也許不至於那麼痛恨自己的頭發吧?還有,如果明朝的服裝也沿襲下來,我們現在的國服又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男人應該還是寬袍大袖的右衽長衫……個人以為比套馬褂漂亮多了呢。
說到底,周圍的長發男人大都令人作嘔,還是因為在大家都留短發的情形下,長發就成了出世的象徵,而真正具有出世的氣質、配得起長發的男人太少了。一個男人要留長發,首先應該具有高貴的內在,否則多半顯得流里流氣,失之猥瑣。第二他應該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長發的干凈整潔,不要在頭發里養蒼蠅。第三他應該另有所長,不是因為沒什麼真本領而不得不拿長頭發來吸引注意力。第四他應該具有男子漢的氣度,以免雌雄難辨。第五他也不能過分粗獷,否則看起來毛茸茸的會象個野人……話說回來,如果一個男人具有上述的所有條件,他也不必留長發了,就算是禿頭,也是個英俊的男人。
5、古代人扎什麼樣的頭發?
結鬟式
這類發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首飾,巍峨華麗。據記載: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
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
這種高環發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發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後貴妃與貴女流的發型(從八十七神仙圖卷與永樂宮壁畫的玉女等發式亦可見證)。未出室的少女也可採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後各代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採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扎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結鬟式梳編法,先把發攏結於頂,然後分股用絲繩系結,彎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聳在頭頂或兩側,有巍峨瞻望之狀,再飾各種金釵珠寶,高貴華麗,多用於神女、後妃、貴婦與處女。如李公麟《維摩詰像》中之天女,元周郎《杜秋娘像》皆屬此類發型。八十七神仙圖卷,永樂宮壁畫中,這種發式很多,一般有高鬟、雙鬟、平鬟、垂鬟等幾型式,變化甚多。
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後所刨,後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
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後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後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後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如《八十七神仙圖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紈扇仕女圖亦屬於這類發型。擰旋式變化一般有側擰、交擰、疊擰等幾種形式。
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 用。
盤疊式
這種發式在唐代的繪畫、雕塑與墓壁畫皆可見到,唐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畫中,有很多盤疊的螺髻。據記載;唐長安的婦女好梳盤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聳而不走落,號為螺髻。
在長安風靡一時,這種「螺髻」主要以盤疊形式作成,其法是將頭發用絲線分股攏結系起,然後採用編、盤、疊等手法,把發髻盤疊成螺狀,放置在頭頂或兩側或前額與腦後,也可隨意盤疊各種形式。
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在王漁洋之詩贊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盤疊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樣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靈活運用。
在《凝宮詞》里有「螺髻凝香曉黛濃」之句,這種發式在唐代興起流行,從存世的唐代繪畫、墓壁畫中皆可見到。永泰公主及墓壁畫及八十七神仙圖卷中之仙女,皆類似這種發式。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為後妃公主、貴婦所好,其變化形式甚多,一般有單螺、雙螺、百合髻、盤恆髻等形式。
反綰式
這類發式據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記有魏武帝宮中的宮妃梳反綰臀的記載,隋唐這種發式也甚為流行,
在《妝台記》中記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髻,分髫臀」。
反綰是將頭發攏高翻綰而成, 也屬於高髻的發式,其製法是將頭發往後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乾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驚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發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綰成元寶,稱「元寶髻」。反綰成高牆,稱「高髻」《簪花仕女圖》之發式。據《妝台記》記載:「開元中梳反綰髻、回鶴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歸真髻,貼五色花子。」這種反綰梳編較難,多流行於盛唐,為後妃貴婦之盛裝,如《韓熙載夜宴圖》中之一梳反綰式。其變化一般有「雙刀髻」、「驚鵠髻」、「朝天髻」、「元寶髻」等。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
這種發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後,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歷代的稱呼雖不相同,但其基本發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時,可靈活變化與參考。
燕尾
結椎式
這類發式在古代婦女的發型中,最為普遍,採用最廣,歷代都有採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
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沿用。只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後等變化不同而已。
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扎束後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捲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主要有高椎髻,拋家髻、墮馬髻等幾大類。
據記載: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於頭側,並使其下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發卷高為椎,稱為「新興髻」。梁鴻之妻孟光好梳「椎臀」。皆類似於結椎式,結椎式蘊藉持重,溫文爾雅,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制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 用。各式椎髻多為已婚少婦所用。
對稱式亦稱雙掛式
這類發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歷代皆有採用,其典型的發式是「雙丫髻」與「丱發」。 雙掛式之梳編法,
是將發頂平分兩大股,梳結成對稱的髻或環,相對垂掛於兩側。這種發式多用於宮廷侍女、丫環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據記載從秦開始,延續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雙丫髻及雙掛髻,這種發式在存世的古畫中特別多見。敦煌千佛洞供養人之侍女與閻立本〈列帝圖〉之宮侍,皆類似這種發式。其變化一般有「雙丫髻」、「垂掛髻」、「雙平髻」等。
「雙丫髻」
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發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背子與衫,歷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發式是將頭發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系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系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發型。
總結
婦女最常見的發型,按其梳編規律分為以上幾大類,在造型時,可依據各類的梳編法,採用髻、鬟,盤,綰、疊,擰,結等等手法,梳編出更多的發式,並根據朝代、身分、年齡,個性崇好等結合而運用,就能創制較好的婦女發式。
半翻髻
唐代婦女發式多姿多態。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寫道:「高祖宮中有半翻髻、反綰髻、樂游髻。明皇帝宮中,雙環望仙髻、回鶻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有歸順髻,又有鬧掃妝髻。長安城中有盤桓髻、驚鵠髻,又拋家髻及倭墮髻。
另外在《妝台記》,以及《新唐書》、《中華古今注》等書中,也有對唐代婦女發髻式樣的記述。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分別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以及石槨線雕、壁畫中見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發髻式樣,但都沒有我發現的西安東郊唐長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窯出土陶俑發式實物這么集中和多樣。現將我發現和收藏的唐長安三彩窯陶仕女俑及其發式分別予以介紹,以便從唐代婦女多姿的發式這一側面窺探唐代社會的興旺和開放程度。
6、頭發對古代人來說有什麼意義?
因為 古人眼中 身體發膚 受之父母 必須珍愛 這是孝的理念之一
7、古代女人頭發多長
根據儒家的說法,古人頭發看作父母賜予的東西,很神聖,不得人為毀傷,所以男女都留著不短的頭發。究竟能留多長?得看後天的保養和先天的能耐了,成年女人的頭發具體在80-90公分,不過都是盤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