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發百科 » 兵馬俑頭發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兵馬俑頭發

發布時間: 2021-03-12 01:12:56

1、不同發型的兵馬俑有什麼區別?

秦始皇嬴政是我國第一個完成了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實現多民族統一的帝王,世人卻對他褒貶不一。但如若說到他的貢獻,非兵馬俑可數。秦始皇陵的兵馬俑規模壯大,人物逼真,並且其歷史悠久文化價值無窮,因此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發現至今,已有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在考古學家不懈的努力下發現兵馬俑雖數量眾多,但形態各異,不僅姿勢武器有差距,就連發型衣著也不一。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社會背景判斷出,不同發型的兵馬俑是不處於同一等級的兵將。

一、千人千面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有上千件,但是他們形態各異,每一件都栩栩如生,好似每個人身上都帶著特有的密碼鑰匙。有的兵馬俑頭戴鶡冠,身上所著是彩色魚鱗甲,十分威武壯觀。有的頭戴單板長冠,身著普通無色鎧甲,有的則是頭戴圓錐形發髻,便衣持弓,位於隊列前端。

二、不同發型代表不同身份

古代作戰是運用最原始的冷兵器和兵法布陣,兵將們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指揮軍通常位於隊列中心位置亦或前沿陣地,便於操控整個隊伍。在護衛君王時,離君王越近便是能力越強之士。又因為將軍身份尊卑,所以衣物發髻都比較精緻豪華。而位於邊緣陣列的將士需要有過於常人的反應,既為了應對敵人的襲擊,又為了在抗擊敵人攻擊時能夠全力出擊,所以衣著發髻都比較簡約。而位於主軍將士旁邊的副將軍,他們的發髻既不能比主將軍的豪華氣派,又不能落後於步兵將士,因此他們都取折中之型。

發型繁多的兵馬俑也恰恰代表了秦國人的標新立異,從側面反映出了秦國國力的強盛。兵馬俑的存在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一大象徵,對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大意義。希望在今後兵馬俑的探索發展之中,能夠從中獲得更多重要的歷史文化信息,使其發揮出真正的價值。

2、兵馬俑泥人頭發為什麼是歪的

秦兵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頭上盤有一種罕見的發髻,它偏向頭頂一側,與歷代漢人的裝束習慣大相徑庭。通過對比歷史文獻和考古記錄,推測:梳「歪髻」的兵馬俑與我國南方的楚文化有著微妙的聯系。

兵馬俑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2)兵馬俑頭發擴展資料:

兵馬俑的類別:

1、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

2、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3、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

3、兵馬俑發髻在左側地位高還是右側

秦兵馬俑並不是以發髻方向辨別地位,而是以發髻的編扎方式來區別兵種。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

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3)兵馬俑頭發擴展資料

數以千計的陶俑、陶馬都經過精心彩繪。陶俑的顏面及手、腳面顏色均為粉紅色,表現出肌肉的質感。特別是面部的彩繪尤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連眼睛的瞳孔也彩繪的活靈活現。陶俑的發髻、胡須和眉毛均為黑色。整體色彩顯得絢麗而和諧。

同時陶俑的彩繪還注重色調的對比,個體整體間均有差異,不同色彩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陶馬也同樣有鮮艷而和諧的彩繪,使靜態中的陶馬形象更為生動。

4、兵馬俑發髻的問題

兵馬俑中服裝大體可分軍官和戰士兩大類:
1.軍官的服裝

軍官分高、中、低三級。

將軍俑,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鎧甲,下著長褲,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頂部列雙鶡的深紫色鶡冠,橘色冠帶系於頜下,打八字結,脅下佩劍。
中級軍官俑的服裝有兩種:
一種是身穿長襦,外披彩色花邊的前胸甲,腿上裹著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雙版長冠,腰際佩劍
第二種是身穿高領右衽褶服,外披帶彩色花邊的齊邊甲,腿縛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雙版長冠。下級軍吏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腿扎行縢或護腿,足穿淺履,一手按劍,一手持長兵器,
另也有少數下級軍吏俑不穿鎧甲,屬於輕裝。

士兵的服裝
輕裝步兵俑
身穿長襦,腰束革帶,下著短褲,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淺履,頭頂右側綰圓形發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重裝步兵俑服裝有三種:一種是身穿長襦,外披鎧甲,下穿短褲,腿扎行縢,足穿淺履或短靴,頭頂右側綰圓形發髻;
第二種的服裝與第一種略同,但頭戴赤缽頭,腿縛護腿,足穿淺履;
第二種服裝與第三種相同,但在腦後縮板狀扁形發髻,不戴赤缽頭。

戰車上甲士服裝與重裝步兵俑的第二種服裝相同。
騎兵戰士身穿胡服,外披齊腰短甲,下著圍裳長褲,足穿高口平頭履,頭戴弁(圓形小帽),一手提弓弩,一手牽拉馬韁。戰車上御手的服裝有兩種:一種是身穿長襦,外披雙肩無披膊(即臂甲)的鎧甲,腿縛護腿,足登淺履,頭戴長冠。
第二種的服裝是甲衣的特別製作,脖子上有方形頸甲,雙臂臂甲長至腕部,與手上的護手甲相聯,對身體防護極嚴。
秦軍服裝甲衣是依兵種作戰時運動的實用性能而配備的,並用冠飾形式和甲衣色彩區分官兵地位。

貌似是沒有詳細資料表示發髻在左側還是右側有地位的分別。
主要還是看戴不戴帽子吧。

5、秦始皇兵馬俑的發髻有什麼說道嗎

從秦俑發型的塑造中可以看出秦人對頭發的重視和考究,每個士兵的頭發都梳理得整整齊齊,梳成的發髻有圓髻和扁髻之分,這兩種發髻又因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盤法而更顯得豐富多彩,真實地反映了秦人的生活面貌。

  

圓髻 

秦俑坑出土的戰袍武士俑及一部分鎧甲武士俑,都在頭頂的右側梳著圓丘形發髻,因文獻中對此種盤結方法的發型沒有準確的名稱記載,所以在此我們根據其盤結的形狀而稱之為圓髻。圓髻的形狀大體相似,但又有單台、雙台和三台之分。 

 

秦俑發辮的盤結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是三條發辮盤結呈十字交叉形的,有的呈丁字形、卜字形、大字形、一字形、枝椏形、倒丁字形等等,其中以十字交叉形和枝椏形的數量最多,其餘所佔比例較小。發辮在腦後盤結,既整齊美觀,又起著束發的作用。盤結後的小辮合攏於頭頂右側,用發帶從根部束扎,再將其折疊成圓丘形並用發繩扎結。單台、雙台和三台的差別在於發髻底部台階的數量不同。



扁髻  

 秦俑坑出土的軍吏俑、御手俑、騎兵俑,以及一部分鎧甲武士俑,都在腦後梳扃髻。扁髻的稱法是因其形狀、相對於圓髻而言的。扁髻的形狀和盤結方法有兩種:一是六股寬辮形扃髻;二是不編成寬辮形的扁髻。梳六股寬辮形扁髻的陶俑一般都戴冠飾,把扁髻頂端圓錐形小髻置於冠室中。頭戴鶚冠的高級軍吏俑的扁髻是不梳成六股寬辮形的,而是將頭發全部攏於腦後上折,再把多出的余發盤成圓錐形小髻,用笄固定。 


 仔細觀察秦俑的發髻可以發現,頭上還扎有發帶、發繩和發卡,它們都是用來束發的。發帶的質地輕軟,像是絲織品;顏色大都是橘紅色或朱紅色。發帶束發後兩端的帶頭飄灑於頭頂的前側,頗有動感。發繩似用三股線擰成,顏色有朱紅色和粉紫色,其中朱紅色較多。發卡的形狀一般為正方形,似為白色的骨製品。

歸納總結秦俑的發型可以看出,頭頂右側梳圓丘形發髻的,是俑坑中的輕裝步兵俑、一部分重裝步兵,及頭戴介幘的步兵俑。而發髻梳於頭頂右側這一點,或許與秦尚右的習俗有關。頭頂梳圓形發髻的發式從殷周至明代一直都比較流行。但陝西鳳翔出土的春秋時期秦的石俑、銅川棗廟村春秋至戰國早期秦墓出土的泥俑,以及漢唐時代的陶俑和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反映人物頭上圓髻的,多是在頭頂正中而非右側,只有秦俑坑出土的陶俑把發髻梳在頭頂的右側。這或許說明尚右雖然是—貫的習俗,但並未在社會上流行,而只是在當時的軍隊中盛行。


梳扁髻戴冠飾的秦俑一般都有笄,不戴冠者無笄。這與古文獻的記載略有不同。古人使用笄有兩種作用:一是安發之笄,男子和婦女都用;二是冠笄,只有男子用而婦女不用。《釋名》:「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墜也。」笄,又稱簪。秦俑坑出土的戴冠俑的笄,純粹用於固著發髻,而不是起與冠相連的作用,所以應是安發之笄,而非冠笄。秦俑的冠是用冠帶系在頷下而固定在頭上的。 

秦俑發型造型的多種多樣,是秦俑表現手法上一個突出的特點,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秦代武士的精神風貌。

6、秦兵馬俑的發型非常精緻,當時生活中男人的發型都是由誰打理的?

古代人比我們現代人還要愛干凈,他們的頭發都是自己打理的,而且對於頭發,他們是打心眼裡愛惜,古代的男人都是精緻的豬豬男孩!他們護理頭發四步走,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上班族百姓每星期都會放一次假去沐浴,而且古人都有“三日一沐發,五日一沐浴”的習慣

一、洗頭發

古代人的洗頭發可沒有洗發水,他們都是用品都是皂莢、淘米水這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天然產品,而且這些東西都是對頭發有保護作用的,但是有錢人家還會用何首烏這種名貴的葯材來洗頭發,而一般的人家用的就以皂莢和桑樹皮為主。

其實古代男子洗頭發也一般是在小河邊洗,因為古代的時候小溪和河涌的水質都很好,不像現代的河水被污染,而且非常養人!

二、梳發

古代梳頭發可以說是護理頭發中最重要的一步,因為梳頭可以鬆弛神經,促進頭部血液循環,還能對脫發有所改善,所以古代人很少有禿頭的現象

而梳頭的工具就十分多種多樣了,比如牛角梳、黃楊木梳、桃木梳等。古代的梳子的原料都是木材,不僅不會讓頭發打結,也不會損傷頭發和頭皮,還能讓頭發得到滋養。

三、束發

古代人們束發主要用的是束發冠,而束發冠其實類似於今天的橡皮筋,就是用來綁住頭發的。

但是在宋朝之前,束發冠並不流行,古人更多的還是使用頭巾來包住頭發。到了明朝,束發冠才真正流行起來。束發冠不僅有富貴人家用的金做的,還有玉質的和木質的。這樣一來,也不會損傷皮膚和頭發,百利而無一害!

四、養發

其實古人對養發都是講究身心健康,氣血充足的,並且以食療和塗抹護發膏為主。關於食療的話,養發的食材主要有黑芝麻,而葯材主要有何首烏、當歸和人參。而在塗抹護發膏這方面,古人用的比較多的是豬身上的油脂,而且他們還會在裡面混合香料。塗抹之後頭發不僅會變得烏黑亮麗有光澤,還會散發出香氣沁人心脾。

總結

我個人認為古代人之所以會愛發如命,是因為他們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古人們從生下來到去世都不會剪自己的頭發,因為他們認為剪自己的頭發就是對自己的父母大不敬

所以古代人無論任何時候,都會保護身體上的任何地方,古代人以孝當先,頭發很容易被損傷,所以他們很是愛惜頭發

7、秦兵馬俑頭發為什麼偏向右

《皇清職貢圖》這本書上有一句話:「」土人結髻於右,漢種結髻於中」土人,是指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一部分被稱為「土著」的少數民族。

8、秦兵馬俑為什麼是楚國發髻

秦兵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頭上盤有一種罕見的發髻,它偏向頭頂一側,與歷代漢人的裝束習慣大相徑庭。通過對比歷史文獻和考古記錄,本書作者大膽推測:梳「歪髻」的兵馬俑與我國南方的楚文化有著微妙的聯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羋氏(秦宣太後)恰恰是楚人,兵馬俑可能是後者主政時期的產物。「歪髻」武士不似漢人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古人對頭部的各種裝束,歷來都給予高度重視。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從來都是崇尚儉朴、反對奢華的。在《荀子·強國》中,有「應侯問孫卿,入秦何見?孫卿曰:……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記載。參照這種說法,秦俑頭頂一側,梳起一個歪髻,確是一種典型的奇裝。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聯系在一起的。在我國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藝人,會將古代先人捏成「頭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調」的樣子。雖然不能說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屬於「丑類」,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們與漢人之間,確實存在某些風俗習慣上的重大差異。不管怎麼講,「歪髻」這種奇特的發型,在幾千年來整個漢文化的發展演變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跡的。經過努力探索,在這個謎團上有了新的發現。研究者在《皇清職貢圖》一書上,找到了「土人結髻於右,漢種結髻於中」的明確記載。土人,是指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一部分被稱為「土著」的少數民族。也就是說,頭頂偏於一側的「歪髻」的真正源頭,應該是漢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與「土人」有血統關系的人群。換句話說,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從「土人」或者與「土人」有血統關系的人群中去找。有了「土人」這個大方向,我們就可以到少數民族地區,去尋獲有關「歪髻」的線索了。不久,人們就從《貴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鎮遠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記載,在吳家萃的《苗族服飾》一書中,關於貴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種「歪髻」的文字和圖形資料。看來「歪髻」的發源地,就是在這里了。秦宣太後的神秘角色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記》一書中,有「湖北江陵馬廠一號楚墓中,發現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該墓的墓主人……頭發烏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腳用錦帶捆縛。」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羅子國羋姓楚人的墓葬中,也發現梳有「偏髻」的陶俑頭像。通過查閱記錄,可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曾出土梳著偏髻、束冠、身著長袍、腰系寬頻的陶俑。在山西省長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頭頂左上方梳著「偏髻」。在陝西省銅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頭上亦梳著「偏髻」。由此可見,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陽露面了: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收藏的一個男性玉人,頭頂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於阿房宮遺址內,現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頭上也梳著「偏髻」,與其一起出土的還有各種王家禮器。從阿房宮「北司」遺址發現有「羋」字的銘文看,頭頂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習俗密切相關。
楚地少數民族,其主體是三苗的遺裔。其中的羋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構成核心。秦惠文王的愛妃羋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漢書》記載,阿房宮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隨後,羋氏(秦宣太後)執掌朝政達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樣「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宮工程是由她主導續建的。同樣,有著「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與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節選自《兵馬俑真相》

9、細觀兵馬俑什麼五官,發型

我記得小學課本有描述
【那數千名手執兵器的武士,數百匹曳車的戰馬,一列列、一行行,構成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陣容。有的頭挽發髻,身穿戰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沖鋒陷陣的銳士;有的免盔束發,外披鎧甲,手持弓弩,背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為短兵相接的甲士。還有的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跨馬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吳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如將軍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著雙重短褐,外披彩色魚鱗甲,頭帶雙卷尾長冠,昂首挺胸,巍然佇立,有非凡的神態和威嚴的魅力。一般戰士的神態: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內心似聚結著怒氣;有的立眉圓眼,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唇,性格憨厚純朴;有的舒眉秀 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有的垂著首,似乎若有所思。兩者雖然得刻畫一個「思」字,由於表現手法不同,前者給人的印象是氣宇軒昂略帶傲氣,後者沉靜文雅。秦俑表現的是古代軍事題材,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將士廝殺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盡管我在這個井然有序的靜態軍陣營,藝術家們在單個陶俑的雕塑上,還是力求「偶動與靜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銳的武士俑昂眉張目,肅然佇立,神態堅定而勇敢,他們好似整裝待發,又好似處於臨戰狀態,還有那一件件駕車的御手俑,雙臂前伸,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待命而發;那一匹匹曳車的陶馬,膘肥體壯,張鼻嘶鳴,雙目圓睜,兩耳豎立;那一件件騎士俑,右手牽馬,左手提弓,機警的立於馬前,一旦令下,就將馳騁疆場。】

10、秦始皇兵馬俑發型中竟有秘密,為什麼有的是「歪髻

秦兵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頭上盤有一種稀有的發髻,它傾向頭頂一側,與歷代漢人的裝束習氣截然不同。經過比照歷史文獻和考古記載,本書作者大膽估測:梳「歪髻」的兵馬俑與中國南邊的楚文化有著奇妙的聯絡,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羋氏(秦宣太後)恰恰是楚人,兵馬俑可能是後者主政期間的產品。

「歪髻」武士不似漢人
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古人對頭部的各種裝束,向來都給予高度重視。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歷來都是崇尚簡朴、反對奢華的。在《荀子強國》中,有「應侯問孫卿,入秦何見?孫卿曰:……入境觀其風俗,其大眾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記載。參照這種說法,秦俑頭頂一側,梳起一個歪髻,確是一種典型的奇裝。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聯系在一起的。在我國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藝人,會將古代先人捏成「頭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調」的樣子。雖然不能說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屬於「丑類」,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們與漢人之間,確實存在某些風俗習慣上的重大差異。不管怎麼講,「歪髻」這種奇特的發型,在幾千年來整個漢文化的發展演變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跡的。

經過努力探索,在這個謎團上有了新的發現。研究者在《皇清職貢圖》一書上,找到了「土人結髻於右,漢種結髻於中」的明確記載。土人,是指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一部分被稱為「土著」的少數民族。也就是說,頭頂偏於一側的「歪髻」的真正源頭,應該是漢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與「土人」有血統關系的人群。換句話說,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從「土人」或者與「土人」有血統關系的人群中去找。

有了「土人」這個大方向,我們就可以到少數民族地區,去尋獲有關「歪髻」的線索了。不久,人們就從《貴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鎮遠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記載,在吳家萃的《苗族服飾》一書中,關於貴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種「歪髻」的文字和圖形資料。看來「歪髻」的發源地,就是在這里了。

秦宣太後的神秘角色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記》一書中,有「湖北江陵馬廠一號楚墓中,發現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該墓的墓主人……頭發烏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腳用錦帶捆縛。」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羅子國羋姓楚人的墓葬中,也發現梳有「偏髻」的陶俑頭像。

通過查閱記錄,可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曾出土梳著偏髻、束冠、身著長袍、腰系寬頻的陶俑。在山西省長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頭頂左上方梳著「偏髻」。在陝西省銅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頭上亦梳著「偏髻」。由此可見,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陽露面了: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收藏的一個男性玉人,頭頂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於阿房宮遺址內,現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頭上也梳著「偏髻」,與其一起出土的還有各種王家禮器。從阿房宮「北司」遺址發現有「羋」字的銘文看,頭頂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習俗密切相關。

楚地少數民族,其主體是三苗的遺裔。其中的羋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構成核心。秦惠文王的愛妃羋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漢書》記載,阿房宮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隨後,羋氏(秦宣太後)執掌朝政達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樣「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宮工程是由她主導續建的。同樣,有著「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與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