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學 皮亞傑把學前兒童認知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皮亞傑把學前兒童認知的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認知活動,主要通過探索感知覺與運動之間的關系獲得動作經驗,兒童的語言和表象尚未產生。這個時候,兒童形成了一些低級的行為圖式,來適應外部環境,並進一步探索外部環境。兒童通過看、抓和嘴的吸吮來了解外部環境。這個階段的後期,兒童開始使用符號和語言。
2、前運算階段(2-7歲)
兒童在感知運動階段後期,能夠運用一些動作圖式,但是這些圖式需要與具體運動動作相聯系,對於回憶過去、明了信息、做計劃是無效的。兒童具備了符號言語功能,詞彙得到發展。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尚未獲得守恆概念。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認知結構已經發生了重組和改善,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思維可以逆轉。隨著守恆、分類、順序排列、運算能力的掌握,處於具體運算階段的學生已經發展出思維的完整性、邏輯性的體系。
4、形式運算階段(11歲-成年)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行的,並且能夠發展命題之間的關系,能夠依據邏輯推理、歸納或者演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理解符號的意義、隱喻和直喻,能夠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維發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1)學前兒童語言的發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擴展資料:
皮亞傑認為所有的兒童都會依次經歷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現是每個新階段到來的標志,而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們能夠以更為復雜的方式來理解世界。
雖然不同的兒童以不同的發展速度經歷這幾個階段,但是都不可能跳過某一個發展階段。同一個個體或許能同時進行不同階段的活動,這明顯地表現於從一個階段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的轉折時期。
2、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趨勢
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1、出生~20天:非自控音階段。發音以哭聲為主,也有一些咳嗽和吃奶時的發音,都是新生兒不能自己控制而發出的聲音。
2、21天~5個月:咕咕聲階段。兒童的聽辨能力和發音能力都有較大的發展,有大量的「玩弄」聲音現象,有了最初的語音模仿和「對話」意識。
3、6個月~1歲左右:牙牙語階段。嬰兒模仿發音的能力大為提高。
4、1歲~1歲半:學語階段。連續音節和類似詞的音節增加,無意義的連續音節減少,是由無意義的音節發展到詞音的過渡階段。
5、1歲半~6歲:積極言語發展階段。兒童由單詞句、雙詞句向完整句發展,集中的無意義的發音現象消失。
(2)學前兒童語言的發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擴展資料:
嚴格說,兒童語言發展是在1歲左右講出第一個真正的單詞開始的。因此,通常以單詞的出現為界,將整個過程劃分為語言准備期和語言發展期兩大階段。
兒童語言發展應該分為三個方面:語音發展,詞彙發展,語法發展。
語音發展分為五個階段:非自控音階段(出生~20天)、咕咕聲階段(21天~5個月)、牙牙語階段(6個月~1歲左右)、學語階段(1歲~1歲半)、積極語言階段(1歲半~6歲)。
詞彙發展分為三個方面:聲調知覺發展,音位直覺發展和詞的語音表象建立。一般出生後的第一周,嬰兒聽到一個輕柔的聲音便會停止他的哭聲。一般4個月左右的嬰兒能分辨出憤怒和友好的聲音,也能分辨熟悉的和陌生的聲音。
語法發展階段分為三個方面:句型由不完整到完整,語法結構不斷變化,句子含詞量不斷增加。2歲半兒童已經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簡單修飾語,3歲到3歲半是復雜修飾語句的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到4歲有修飾的語句開始占優勢。
3、學前兒童言語發生發展包括哪些階段
言語、語言;學前兒童言語發生發展的趨勢;前言語階段;言語發生階段;基本掌握口語階段;語言的形成;語音模仿發展的階段;語音發展的順序;幼兒掌握語音的特點和難點;語音意識的發生;
詞彙數量的增加;詞類的擴大;詞義的深化;不同詞類詞義的掌握;句型的發展;語句結構的變化;句子含詞量的增加;語法意識的出現;
對話言語的發展和獨自言語的發生;情境言語的發展和連貫言語的發生;講述邏輯性的發展;掌握言語表情技巧;言語交際功能的發展;言語概括和調節功能的發展;內部言語的發生發展;
學前兒童識字的特點;學前兒童的閱讀准備;學前兒童的書寫准備;激發言語交往的需要;講究教法;鼓勵言語創造性。
4、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通過代表一定意義的聲音來實現的。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人的一切心理特點都是在言語活動的基礎上存在和表現出來的,所以,發展幼兒口頭語言表達必須要吐字清楚,發音正確,語言才能被別人感知和理解。
幼兒語言的發展過程是有普遍規律的,一般需要經歷前語言期和語言發展期兩大階段。
前語言期(0至1.5歲)
前語言發展是語音發展的核心敏感期,這一時期,幼兒圍繞語音的學習發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即:前語言感知能力、發音能力、交際能力。而語音的學習內容則包括音素、音節、說話的語調、重音、停頓等規則。
1.前語言感知能力的發展分別為辨音、辨調、辨義三種水平
辨音:嬰兒在0至4個月時能分辨語言聲音和其它聲音的區別。
辨調:嬰兒到了4至10個月,能通過語調辨別出說話人通過語調所表達出的情緒狀態。
辨義:到了10至18個月,幼兒能把語音和語義結合起來,並根據語義做出正確的反應。
2.前語言發音能力的發展也分為三個階段
0至4個月為單音發聲階段。
4至10個月為音節發聲階段。
10至18個月為詞語發聲階段。
3.前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
0至4個月產生交際傾向。在這一階段的交際傾向主要來自於生理的需求,如餓了、不舒服了等等。
4至10個月學習交際規則。這一時期,嬰兒學會了應答,出現聽與說輪流互換的傾向,並開啟新話題,學會了運用語調來表達情感。
10至18個月擴展交際功能。這一時期,幼兒逐步學會了用語音、語調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達到交際目的。
語言發展期(1.5歲以後)
對幼兒語言發展期的發展情況可以從語言形式、語言內容和語言運用技能三方面進行考察。
1.語言形式的獲得
語言形式的獲得包括對語音和語法的獲得。
1)語音的發展:幼兒在語音發展的過程中,對於母語中相似的音經常會出現錯誤,這主要是由幼兒對語音的辨別能力所決定的。他的語音意識出現錯誤,發音也就會出現錯誤。2至3歲的幼兒在語音意識上已經有了正確與否的判斷,並會自覺糾正錯誤的發音。而這種糾正能力正是通過不斷的談話而獲得。
2)語法的獲得:語法是組詞成句的規則,語法的獲得是指幼兒對語句結構的獲得,包括理解和組織不同結構的語句。對於幼兒語句結構能力的評定,一是看句子的長度,二是看句子結構的完整性和復雜性。
幼兒在理解和表達句子的完整性時按不同年齡階段可分為:
A.不完整句階段(單詞句、電報句):1至1.5歲的孩子常常會用單詞句爸爸、媽媽、手、球等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時孩子表達的意思、語音都不是很清晰,詞性也不是很明確,如用一些名詞來表達動詞的意思。到了1.5至2歲,幼兒能講出語法結構不完整的電報句,主要使用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實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不會使用連詞、介詞等。例如:用「寶寶飯飯」、「寶寶門門」等來表示「寶寶想吃飯」或「寶寶想出門玩」。
B.完整句階段(無修飾簡單句):2至2.5歲的孩子可以說出不帶修飾詞語的簡單句,如主謂結構的「寶寶睡覺」,動賓結構的「坐車車」;到了3歲左右,語言發展比較好的孩子還可以說出主謂賓結構都有的簡單修飾詞,例如:「我和媽媽玩積木」,「媽媽生寶寶的氣了」。
C.復合句階段:寶寶在2歲就有表達復合句的傾向,只不過表達的相對簡單,是用兩個不同詞性的詞來組成一個復雜的意思,例如根據不同的情景狀態用「寶寶鞋鞋」來表達「寶寶要穿鞋」或「寶寶要脫鞋」。到了4至5歲,這種復合句的表達就更清晰了,例如:「玩具壞了,不好玩。」表達出了兩個意思,第一是「玩具壞了」,第二是「不想要這個玩具了」。
2.語言內容和語言運用技能的發展
孩子自從有能力開始表達多個意思的復合句後,語言能力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並列復句、因果復句成為孩子經常運用的句子表現形式,一些疊詞也逐漸從孩子的詞庫中消失,例如:「坐車車」會變成「我要坐車」,「吃飯飯」會變成「我想吃飯」。句子的結構逐漸從不完整到完整,內容逐漸從鬆散到嚴謹。例如:3歲以前孩子會說「媽媽上班班。」而到了四五歲以後,孩子會說「我媽媽今天晚上上夜班。」時間、人物、去做什麼都表達得很清楚。四五歲以後的孩子,其語言表達已經接近於成人的語言表達方式了。
至此,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交際能力基本形成,所欠缺的就是語言的詞彙量和語言的邏輯性了。詞彙量與邏輯性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與閱歷的增加逐步完善,而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交際能力會隨著文化知識的學習而逐步分化。有些孩子具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孩子則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有所欠缺。
心貝網結語
孩子在不同時期的語言表達有不同的特點,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正確引導是孩子語言快速發展的關鍵。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讓孩子多表達,多學習,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會提高得很快。如果您想了要更多有關孩子語言發展的育兒知識,請您關注心貝親子網《兒童語言發展》的相關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親子的相關知識,也請您繼續關注心貝親子網的其它相關文章。
本文由心貝親子網(微信訂閱號:心貝親子)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5、兒童概括的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以下哪幾個階段
兒童概括的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以下哪幾個階段(ACD )
A、 直觀的概括
B 、間接的概括
C、 動作的概括
D 、語詞的概括
6、兒童的言語發展有那幾個階段?各有何特點?
孩子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和特徵,具體如下:
1、單詞句階段(1-24個月),這一階段,嬰兒回通答常使用能夠單獨表達一個整思的「表句詞」來表達他們的意思,也叫「表句詞」階段。例如,當兒童說「牛奶的時候,可能意味著「這里有牛奶」或著「給我一杯牛奶」。
2、雙詞句階段(18-30個月),這一時期,兒童開始將兩三個詞彙組合起來使用。雖然能夠表達意思,但是,去掉了很多表示功能的句法成分
3、句法爆發期(24-36個月),在這個階段,嬰兒能夠將單片語成有意義的、類似於句子一樣的單元,他們能夠使用形客詞等,控制語調及詞形變化的規則。對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觀察表明,盡管面臨的語言內容不同,兒童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都經歷了相似的發展階段,並在相同的年齡達到同樣的發展里程碑。
7、幼兒語言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幼兒語言大概分成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意識的交流階段(出生—4個月)
父母對小兒的咕咕聲或啼哭聲只能根據自己的想法作解釋,所以,這一階段又稱之為解釋性的交流。小兒開始時也沒有意識自己的發聲或啼哭聲能夠影響父母的行為,但父母自小兒出生後第一天就把孩子當做交流的個體,對孩子的不同聲音作出不同的照顧性應答,有的父母會用短的簡單句對小兒說話,特別是母親,有時以高的音調和誇張的聲音逗引孩子,小兒在這樣的環境中懂得了尋找交流對象,漸漸地產生父母與小兒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聲示意父母抱、餓了或尿濕了要父母關 照等。於是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有意識的交流階段(4-9個月)
4 個月的小兒能用眼睛盯著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兒把眼光共同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時,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詞,對孩子說物品的名稱,大約6-8個月的時候, 父母可對著圖片說出名稱,而在9個月的時候,小兒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視,即不但注視著事物,還會轉向父母,注意父母的話,這一能力的出現意味著小兒與父母有了有意識的信息傳遞,不僅如此,9個月的嬰兒還可理解一些名詞,如「釘」、「球」、「狗」等。
第三階段:單詞階段(9-18個月)
約12個月的小兒會說出單詞,單詞的性質大多數為名詞。盡管小兒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動詞,但說動詞要落後於說名詞。在這個階段,小兒會在情境中使用會說的一 些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單詞開始時發展得比較慢一些,但接著就會出現一個很快的兩個字組成的片語。一般來說,小兒至少能說50個單詞,才會發展片語。因 此父母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擴大兒童的詞彙量,大概在18個月左右,兩個字的片語就會出現。
第四階段:片語階段(18-24個月)
這個時期的小兒會用單詞和片語說自己的事情以及他們生活的環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語句形式,父母們無需再把精力放在小兒詞語的內容上,而是訓練孩子使用句子 表達,其中包括了語法的萬分,而且語言的訓練應在小兒的生活環境中進行,鼓勵他們與父母和老師濼。在這個階段開始時,父母為孩子提供片語示範,如說「坐凳 上」、「吻娃娃」。對這種「電報式」的說話示範,語言專家各執己見, 有的贊成,有的反對。不過,有一條原則應當記住:語言不只是用簡單的詞的組合來表達意思,而是要用語法組成句子後才能說明意義。因此,在對兒童語言的干預 中,父母要避免用語法不確切的話與孩子溝通。
第五階段:早期造句階段(24-36個月)
小兒說事物已不再局限在此時此景,還能說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簡單的短句如名詞加上動詞。在說話中,小兒還能使用代詞「我、你、他」,介詞「上、下」,形容詞「好、壞、多、少」上等等。至36個月左右,小兒基本上能用短句進行表達,並且開始步入完整的造句系統。
第六階段:句子掌握階段(3-5歲)
小兒可以使用簡單句和較復雜的句子,掌握了大部分的語法結構形式,而且能夠有一點點理解詞語的抽象關系。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小兒這一階段的詞彙已接近成人, 說話儼然像個「小大人」。這時,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要注重完整的句子表達,為孩子起示範作用,同時要培養孩子聽眾指令做事,從而為入學做好語言的准備。
第七階段:完整的語法階段(5歲-成人)
從此,兒童逐漸建立了成樣的語言能力,而這個過程中的兒童,也還是在不斷地擴充自己的詞彙,改善自己的表達及語言在環境中的使用,但不再增加新的語言形式,這個時期是個體交流能力明顯增長的時期。有些專家認為,5歲是語言發育的一個分水嶺,從這時開始至12歲,語言的發展將出現根本性改變,不僅是句子的 復雜化,而且句子的含義和語言的用途向高級發展,最為顯著的一個變化是兒童用語言學習閱讀和書寫。
(7)學前兒童語言的發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擴展資料:
語言的功能主要有五個方面:
1、語言是工具。語言幫助兒童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2、語言具有調節功能。語言可以控制和指導兒童的行為,其道理如同 「君子動口有動手」。
3、語言促進相互交流。用語言和周圍的人溝通,傳遞思想,獲得信息,有利於成長。
4、語言可以表達個人的意識,創造自我天地。
5、語 言能夠傳播知識,促進兒童的學習。
8、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1.出生後 發出叫喊的聲音:餓了的時候,身上不舒服的時候.這種叫喊完全是由生理的需要引起的.
2.約2-3個月 「牙牙學語」的聲音:吃飽的時候,身上舒服的時候.能聽到a—a、e—e—e、k—k、h—h等聲音.這些聲音也並不是言語,只是兒童的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的表現.
3.約半歲 發出音組:如,ma-ma、ba-ba、da-da、na-na,等.這時兒童用不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情緒,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飢餓、疼痛、假哭)而夾雜著一些不同的聲音.這仍然不是言語,最多隻是為言語的發生准備條件而已.
4.約7-8個月 形成了最初的言語活動.
約7—8個月時,由於多次感知某種物體或動作並同時聽到成人說出關於這一物體或動作的詞,在頭腦里就建立起這一物體或動作的形象和詞的聲音之間暫時聯系,以後只要聽到這個詞的聲音就能引起相應的反應.
2.約10—11個月起,在詞的聲音和物體或動作聯系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對詞的內容發生反應.
兒童不再對相似的音調發生反應,而是開始「懂得」詞的意義,對詞的意義發生反應.
詞開始成為言語信號,即第二信號.
這時的詞音在引起兒童反應上具有基本意義的,還不是詞的內容,而是詞的音調,只要音調相似的詞音,都可以引起兒童的相同的反應.例如,不管是「貓貓」,還是「帽帽」,「饃饃」,都能應起兒童訊尋找貓的反應.
這時詞的聲音還不是言語信號或信號的信號,而仍然是屬於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
當兒童開始能聽懂詞的時候,雖然兒童自己還不能利用言語,但可以說已是兒童與成人言語交際的開端.
這時兒童所能懂得的詞是非常有限的.實驗證明:在沒有相應的物體或動作的情況下,詞的指示往往無效.可見,此時的第二信號還帶有濃厚的第一信號的色彩,或者還是第一和第二信號協同活動的開始.
第二,這時第二信號經常需要第一信號的支持.例如,成人的言語指示常常要和相應的物體或動作一起出現(成人一面說「拍手」,一面作拍手動作.或成人一面說「貓呢?」一面指著旁邊的貓).
第三,這時的第二信號,由於還跟第一信號相近,因而還不象成人的詞那樣包羅萬象,那樣具有更大的概括性.
第四,無論如何,這已經是第二信號系統的活動,是言語活動,而這是動物所絕對不可能有的.
兒童真正掌握言語交際的能力,就不僅要能聽懂詞,而且還要能在聽懂詞的基礎上會說出詞.只有在兒童的言語聽覺分析器和言語運動分析器之間建立聯系之後,語言才真正成為交際的工具.
1.兒童約在7-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摹仿成人的動作,但還不能模仿詞音.
2.兒童到1歲的時候,能夠聽懂的詞大約有10-20個,而能說出的詞則還很少很少.縱然能說幾個,也往往是不完整、不清晰的.成人之所以能聽懂它,一半是猜測.因此,到乳兒時期結束的時候,言語的交際職能還是很差的.
兒童言語活動的發生(兩種信號系統協同活動的發生)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應(7-8個月以前)
第二階段 詞的刺激物→直接反應(10-11個月以前)
第三階段 直接刺激物→詞的反應 (滿1歲時)
第四階段 詞的刺激物→詞的反應(1歲以後)
言語活動或第二信號系統活動是人所特有的,它具有社會性的特點.兒童跟動物不同,他從很小的時候起,就有跟成人進行交際的需要.為了從小發展兒童的言語,成人在跟兒童接觸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跟兒童說些什麼,雖然兒童這時還不懂得這些言語的意思,但是這在發展兒童心理的積極性上,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