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
章節之間的聯系,備課時總是講一節備一節,沒有把內容貫穿起來,影響了教學效果。
3、 不會備課寫教案
很多同學備課寫教案只是對著教材去寫,視野不開闊,課外知識補充少,也沒有參考其他內容,結果內容簡單不充實,既沒有突出重點,也沒有突破難點。而還有一些同學借鑒他人的優秀教案卻不能領會這些教案的編寫意圖,結果好教案也成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師范生認為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引導學生多說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設問題給學生,但很多師范生卻誤解了新課改的理念,認為多設問題給學生是順應課改要求,導致了在備課時盲目的設問題,有些問題沒有引導性甚至超過了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 (三)、教學方法缺少創造力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造力,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很多師范生知識面太窄,不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對其所處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沒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的遷移能力差,不善於從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中學生日常行為中發現閃光點,從而導致了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把傳統的「授業」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中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不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四) 把握不住教學過程 1、 教學時間控制不住
很多師范生對教學時間的把握存在很大問題,准備的教學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太少內容講。因為很師范生在備教案時,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去估量學生的知識范圍,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出發,總是認為某某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多講,而不知,有些知識對教師自身來說是舊知識,而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知識,這就導致該備的內容沒備,不該備的卻備了很多或是覺得無內容可講。 2、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欠佳
教學語言是現代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職業內涵和要求,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語言如何把握並不清楚,在運用教學語言稱述時不夠簡練、生動、准備性較差、語言羅嗦、習慣性口頭語較多、提問語及演示語等欠准確。
3、 教態不自然
很多師范生教態很不自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緊張而放不開,教學過程比較被動且缺少活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缺少自信,一節課多數時間都是低頭教學,表情單一,語速過快或者過慢,以至學生一時難以接受,教學呆板而缺乏激情,表現出明顯的不自信。還有一類學生過於散漫,或不注意儀表,或雙肘撐在講台上,顯得毫無修養。 4、 課堂管理能力較差
課堂管理是教師給學生樹立威信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大多數師范生的課堂管理能力較差,面對鬧哄哄的課堂不知所措,或者想管而不敢管,甚至被學生「欺負」,或是台下一片倒,仍然在自演自說,完全沒有管理者的意識。
5、 教學板書不規范書寫水平差
板書是傳統教學的一項重要基本技能,板書配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識點而且可以留下一部完整的聽課記錄利於復習考試。但現今師范生板書基本技能普遍薄弱。書寫水平差主要表現在三筆字不過關,尤其是粉筆字,字體不規范,錯別字出現,板書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板面設計不合理,重點不突出,不能充分體現授課的中心和關鍵。 6、 教學應變能力缺乏
在我實習期間,我發現很多實習生都很依賴於教案教參,理論和實踐脫節,課堂教學時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教案按步就班的進行,不善於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發問,站在講台上無所適從或者不理會。有些學生很喜歡問些看似不著邊際卻帶著開放性思維的火花的問題,實習教師不能及時抓住給予引導,缺乏機智,不能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
三、 如何提高師范生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對師范生而言非常重要,根據以上師范生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結合本人的試講訓練和教育實習的實踐體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
(一) 加強理論研究,優化教學內容,理論必須聯系實際 1、加強理論研究,優化理論知識的結構
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理論是培養師范生教學能力的指導思想,在培養師范專業的學生過程中,必須首先研究各種教學能力的內涵,研究訓練的途徑和方法,加強對師范生教學技能有關的理論知識的培養和訓練,多給師范生創造訓練教學技能的機會和場所,給他們更多提出假設和選擇的機會,鼓勵他們用辨證的眼光繼承現有的理論知識,同時,創造性地將理論知識推向新的高度。 2、理論聯系實際
杜威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一文中強調:「對於教師合適的專業指導不只是純理論的而且包括一定量實際工作。」[3]這就強調了從實踐中學習,理論必須聯系實際。所以在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教學技能有關知識的理論培訓,還要讓師范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增加他們的試講機會,多給他們提供實踐平台。通過平時的試講,指出試講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多創造與學校的聯系機會,通過參觀課堂、交流課堂、操練課堂等活動,增加他們與外界的交流。 (二) 著力提高師范生自身的素質
1、加強師德教育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職業是高尚而偉大的。但是一個教師不是真心認同自己的職業,就不能做到愛崗敬業,不能把教師工作當作一門事業。所以學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使其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意識到自己肩負著重大而神聖的責任,使師范生樹立從教光榮,獻身教育高尚的職業道德,能夠熱愛並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學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學的最佳時機開展以教師為話題的演講比賽,同時也可以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多組織新生觀看優秀教師的影片以教師情打動學生的心,也可以多請優秀中學教師到學校開講座、觀摩基本功表演、參觀展覽、畢業生匯報。通過以上的途徑對學生滲透專業思想教育,逐步讓學生明確教師的素質要求。
2、加強「三筆字」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三筆字」(即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是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基本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計算機的普及,很多師范院校不重視「三筆字」的訓練,但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一般還依靠黑板粉筆來完成,所以,加強師范生「三筆字」的訓練是很必要的。因此,學校可以多開設些「三筆字」的選修課程,利用課余時間督促學生練字,開展以班為單位的黑板報評比活動,也可以開展書法競賽
2、師范生教師技能應如何培養
很多同學備課寫教案只是對著教材去寫,視野不開闊,課外知識補充少,也沒有參考其他內容,結果內容簡單不充實,既沒有突出重點,也沒有突破難點。而還有一些同學借鑒他人的優秀教案卻不能領會這些教案的編寫意圖,結果好教案也成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師范生認為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引導學生多說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設問題給學生,但很多師范生卻誤解了新課改的理念,認為多設問題給學生是順應課改要求,導致了在備課時盲目的設問題,有些問題沒有引導性甚至超過了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 (三)、教學方法缺少創造力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造力,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很多師范生知識面太窄,不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對其所處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沒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的遷移能力差,不善於從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中學生日常行為中發現閃光點,從而導致了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把傳統的「授業」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中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不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四) 把握不住教學過程 1、 教學時間控制不住
很多師范生對教學時間的把握存在很大問題,准備的教學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太少內容講。因為很師范生在備教案時,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去估量學生的知識范圍,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出發,總是認為某某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多講,而不知,有些知識對教師自身來說是舊知識,而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知識,這就導致該備的內容沒備,不該備的卻備了很多或是覺得無內容可講。 2、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欠佳
教學語言是現代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職業內涵和要求,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語言如何把握並不清楚,在運用教學語言稱述時不夠簡練、生動、准備性較差、語言羅嗦、習慣性口頭語較多、提問語及演示語等欠准確。
3、師范生基本技能是什麼
三筆 普通話 心理學和教育學
就這些
4、教師專業發展的4項基本技能 讀書筆記
通過學習我對教師這一專業的發展階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國內外學者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與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教師發展階段論。這些教師發展階段論所奉持的基本觀念和立場是:每一個教師都是在不斷成長與發展中後面的發展階段通常比前面的階段要成熟。教師一般是從新任教師時的彷徨恐慌缺乏經驗與技巧缺乏穩固的專業地位逐漸在現實的沖擊中鍛煉成長從而不斷走向專業成熟的境地。有的將教師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形成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完全專業階段;也有將教師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過渡階段、探索階段、創造與試驗階段、專業教學階段;還有一種認為教師的專業生涯包括下列五個階段:師范生、初任教師、發展中教師、實踐教師、資深教師;金樹人的教師發展四段論包括入行階段、表現階段、中年生涯階段、交棒階段;蔡培村的五階段論分為:適應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穩定期、後發展期。
歸納另外一些教師發展階段的研究可發現:從發展總趨勢來看教師是能夠不斷追求自我實現和專業成長的人但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其間很多教師可能會遭遇挫折、沮喪而停滯不前需要多方的幫助。例如「職業挫折階段」。這是教師職業生涯的中期階段經常出現的現象。在這一階段教師在教學中遭受挫折灰心沮喪心力交瘁教學理想幻滅教師的職業滿意度下降對教學生涯的意義和重要性感到懷疑。這時也意味著「重新估價期」的到來。年復一年單調乏味的課堂生活或者連續不斷的改革後令人失望的結果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生涯產生懷疑並重新估價嚴重者可表現為職業生涯道路中的一場危機。在這一時期教師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面臨的現實壓力越來越大逐漸感到力不從心;面臨著自我成就水準與現實危機沖突的情況;面臨太多與專業理論及理想的專業自我形象不符合的事實要求感到無所適從。合格教師階段的第三個時期為厭倦期在這一時期有些教師經歷多年教學生涯後產生一種奉獻教育的內在化價值而以教書為終生的事業;多數教師因為教材已教得滾瓜爛熟或因校長領導非專業化學生表現太差工作負荷太多等等開始厭倦教學;有些教師因社會變遷教材改變很多新知非資深教師所能勝任因之產生不勝負荷的倦怠感。研究表明多數教師要經歷一個自我懷疑、放棄幻想和重新評價時期;在這段時期里他們會分析並決定自己是繼續做一名教師還是放棄這一職業。
在傳統的教師在職教育中教師是被動發展的。這種教師教育的基本假設是:教師在教學理論與專業知識等方面是需要提升的是受教導的對象需要向擁有特定知識與技能的「專家」學習。學習的方式通常有參加短期教師進修班、接受繼續教育培訓、參加研討會、聽專家針對某一主題的專題演講、進行教學錄像觀摩等等。在這些專業發展活動中專家只管介紹自己的理論缺乏和教師的互動與交流教師日後很難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卻得不到解決。久而久之教師對這些專業發展活動失去興趣與信任感到缺乏有效的專業發展途徑從而陷入專業發展的「危機」。
許多研究也認為教學是一門相當孤寂的行業教學工作所能得到的專業支持十分貧乏。教學和其他專門行業不同教學人員不曾形成某些共識或是根據知識經驗形成一致的統一文化。這使教師們普遍採取一種退縮保守的、自我防衛性的策略教師受到現實情境條件的限制較多教師們會盡量避免創新和突破盡量避免爭議較多的問題。華勒的古典社會學觀點認為在教學中日益因循守舊的教師往往自己的學習能力亦日益衰減。另一方面教師角色的孤立還體現在社會、家長、專家學者、教師管理者等等不斷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時間要求教師提高教學品質與績效還要尊重學生的需要與興趣要求教師不斷檢討反省和革新。而很少有人關注教師的生存環境意識到教師渴盼得到了解和支持需要種種的幫助來改變孤立無助的狀況。
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關注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中的各種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及發展。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工作、學習方法從而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如上,是我的讀書筆記。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處:http://www.i1766.com/shu/6474.html
5、師范生技能包括哪些方面啊?
主要包括 三筆字(毛筆 粉筆 鋼筆),還有講課、說課技能,基本上就這些了,每年都有說課大賽的
6、對於師范生來說,有哪些技能是必須具備的?
師范生是教師隊伍的預備軍,是國家棟梁培育者的後繼人。所以我認為師范生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技能。
第一、良好的溝通能力。教育是一項需要以人為本的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如果你連溝通都做不好,又怎麼能做到很好的育人呢?在一個班級里,教師會面臨各種各樣性格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不可能與各式各樣的學生很好的進行交流,更不要提育人。因此,我認為良好溝通能力是師范生必須具備的技能。
第二、良好的領導能力。作為一名教師,能夠言傳身教地教會學生做人與做事的道理是再好不過的了。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帶頭作用,如果一個老師所做的不能切實的對學生產生影響,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這個老師是失敗的老師呢?所以,師范生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領導能力。
第三、管理技能。當一位教師帶一個班的時候,首先,他需要能夠管住這個班,這就需要他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教師需要負責一個班的學習,生活,紀律等等各種事宜,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能力,這個班的一切將是一塌糊塗,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所以師范生的必修能力一定要有管理技能。
第四、識人技能。教師接手一個班肯定要進行班幹部的遴選,這個時候教師的識人技能就顯現出來了,選擇班幹部需要教師非常獨到而且精準的識人技能。再者,在一個班裡總歸會發生別扭與爭吵,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出來明辨是非,教師此時充當的是一個類似於法官的角色,可是問題就在於教師不是法官,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具有精準的識人能力,明辨黑白。師范生怎麼能少了這一點。
因此,溝通,領導,管理,識人,可以說構成了師范生之核心,是師范生必須掌握的技能。
7、師范生應該掌握哪些必備知識?
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內容包括語言文字基本功、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三個部分,是學生的必修內容。師范專業的學生都應具備該技能,以自我練習為主,適當選修有關課程為輔,進行職業技能的培養。
課程類別 學分要求
通識教育課程 51
學科基礎課程 47—67
專業發展課程
教師教育課程 24
實踐教學環節 28(其中教育實踐環節18)
自主創新學習
1.通識教育課程(必修39學分+選修12學分)
按照素質教育的理念設置學校的通識教育課程,作為全校課程結構中的基礎部分。目的在於通過本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方法和能力,養成基本的人文、科學和藝術素養,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倫理道德和價值判斷能力、人際溝通與表達能力。
通識教育課程分為政治理論類、德育類、美育(藝術)類、體育類、人文類、科學類、專項類(包括大學外語、大學計算機基礎、文獻檢索等)類和農林教育類,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外語、體育、大學計算機基礎、大學語文、文獻檢索為所有專業必修課。其餘課程為選修課程,自然科學類專業限定選修人文與社會類、藝術與美育類課程4個學分,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限定選修科學與技術類課程4個學分,所有專業限定選修農林教育類課程4個學分。各專業可根據專業特點確定各類課程和選修課學分,但一定要為學生的自主選擇留下空間。
通識教育課程中外語、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行分級教學,大學語文、體育和文獻檢索實行分類教學。
通識教育必修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名稱 學分 周學時 考核 適用專業 備 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3 3 考試 所有專業 1學期或2學期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6 3 考試 所有專業 3學期和4學期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2 考試 所有專業 1學期或2學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3 3 考試 所有專業 1學期或2學期
形勢與政策 1 考查 所有專業 1-6學期(每學期3學時)
軍訓和軍事理論 1 考查 所有專業 1學期
體育 4 2 考試 所有專業 1-4學期,分類教學
大學外語 12 3 考試 所有專業 1—4學期,分級教學
大學計算機基礎 4 4 考試 學院選擇 2學期,分級教學
大學語文 2 2 考試 學院選擇 3學期,分類教學
文獻檢索 1 2 考查 所有專業 1或2學期,分類教學
2.學科基礎課程
轉變以過窄的專業為中心的培養模式,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為適應大類招生的需要,同時培養學生寬厚的綜合素質基礎,按照學科大類設置學科基礎課程,加強對學生學科基礎的訓練。考慮學科的知識體系、學生選課和選專業以及排課的需要,原則上學科大類所涵蓋的各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應該相同。
藝術類、體育類、外語類等一些比較特殊的專業設置學科基礎課程請學院根據專業特點和學院實際自行確定。
學科基礎課程中的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大學生物等課程實行分類分級教學。原則上每門課程最多分為I、II、III三個級別進行教學。
3.專業發展課程
根據精煉、精簡、嚴謹、創新的原則,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並結合我校專業實際設置專業核心課程(必修)和專業方向課程(選修)。該類課程設置必須反映本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重點加強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與建設,靈活設置專業方向課程。
4.教師教育課程(24學分)
建立由必修課程(12學分)、選修課程(10學分)、自主訓練(2學分)和教育實踐(納入實踐教學環節)四大模塊構成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在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同時,強化師范生的教師專業化訓練,使師范生在畢業後能夠迅速適應教師的職業需要和專業化發展需要。
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一覽表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學分 開課學期 備 注
必修課程 教育概論 2 從2年級上學期開始開設,保證3年級上學期全部開完
心理發展與教育 3
××(學科)教育學 3
教學設計 2
教育技術應用 2
選修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2 每學期均面向師范生開設 在學校統一開設的8門選修課程中至少選修6個學分。
課堂教學技術 2
當代世界教育改革 2
班主任工作 2
心理健康教育 2
教育研究方法 2
西方教育理論 2
教育美學 2
(學院自設) 2
(學院自設) 2
自主訓練 普通話訓練 1 每學期均面向全校開設,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三字一話」
達標
三筆字訓練 0.5
簡筆畫訓練 0.5
5.實踐教學環節(28學分)
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其中教育實踐環節有教學觀摩、教學見習、課堂教學能力訓練、教育教學實習,共計18學分。此外還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實踐等。
實踐教學環節設置
課程名稱 學分 開課學期
××(學科)教學觀摩與見習 1 第1--4學期安排
××(學科)課堂教學能力訓練 1 第5或6學期安排18學時
××(學科)教育教學實習 16 第6或7學期
××(學科)學年論文 1
××(學科)社會實踐 1
××(學科)畢業論文 8 第7-8學期
6.自主創新學習
自主創新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個性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學校鼓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創新學習,設立創新實踐學分。
四、教學安排、學分計算與替代
1.教學安排
一門課程最低學時要求為18學時(含考核時間,下同),所有課程按9的倍數安排教學課時。
凡3個及其以下學分的課程可以在學期的某一時段(前9周或後9周)安排教學。
周學時安排一般控制在24學時之內,最多不超過28學時。
2.學分計算
學分按0.5或0.5的倍數計算,修滿9課時並考核合格者可獲得0.5學分。
不同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和學科特點設定畢業學分,最低不得低於150學分,最高不超過170學分。
集中安排的實踐性活動,如教學見習、教育實習、藝術實踐等,一般一周計1學分。
3.學分替代
修讀主修專業之外的其它專業的專業課程學分,或參加輔修專業學習而未能結業,其已修讀的學分可替代全校通識教育課程學分。
8、什麼是教師上崗的基本常識和必備技能?
本課程組根據專業和課程建設與發展的特點和要求,結合行業發展和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突飛猛進,在進行和完成專業教學改革試點方案的基礎上,制定了專業戰略和課程建設規劃以及師資隊伍培養計劃,對青年教師嚴格要求,督促他們積極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與改革,堅持新老教師「結對子、一幫一」制度,要求青年教師進實驗室、下工廠、參與科研和技術服務等實踐工作,提供更多機會參與課程建設,通過上崗前培訓、教學試講、聽課、參與實驗實習環節等途徑。
盡快提高教學水平,實現「一年成熟、三年骨幹」的培養目標。
1、新教師上崗前,均要求參加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育學》、小《心理學》等課程,通過考核具備基本素質,達到新教師上崗要求。
2 、教師正式上講台前,系部均要指派一名高級職稱教師擔任新教師的指導教師,要求互相聽課,明確課程的定位、教學任務和目標,熟悉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學習教學方法,編寫符合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的教案和講義,合理組織教學,做到重點、難點突出,概念准確,條理清楚,通過試講,指出需要改進的問題,確認合格,方可上課。
3、 對於初次上講台的教師,由老教師定期聽課,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反饋意見,教研室組織教師總結,指出優、缺點,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4、 有計劃地安排青年教師輪流到產學研合作實訓基地進行專業實踐鍛煉,在具體生產崗位上,提高實踐經驗和崗位能力;與老教師共同參加實驗、實習及畢業環節的指導任務,並參與專業科研課題,完成一些基本的科研實驗。
5、組織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專業進修,到相關院校學習,參加學術交流會議。通過幾年的建設,青年教師中大部分完成了在職攻讀研究生學業,絕大部分經歷了企業工作,實踐經驗和能力得到提高。
9、師范生必備的技能有哪些,怎麼樣培養這些技能?最好來個具體計劃 急需解決!!!
三字一話:毛筆字、粉筆字、鋼筆字和普通話這是最基本的。還有就是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
三字一話都是可以練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