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如何產生的,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產生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堅實的階段基礎。
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由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提高了生產社會化的程度,是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以往隱藏在政治變革後面的經濟因素決定作用的明朗化,階級關系的簡單化以及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動,所有這一切,都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唯物辯證的性質充分地得到表現。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使無產階級也隨之成長起來,逐步壯大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在歐洲先後爆發了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的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等等。當時的德國「已經是在資產階級和現存國家同工人級處於公開敵對地位的時代。」無產階級已經歷史地成為實現底解決資本主義矛盾、鏟除一切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義社會的偉大力量。為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無產階級迫切要求能夠代表自己利益、指導自己行動的革命理論和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正是適應了這一成熟了的歷史任務而誕生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也是自然科學飛躍發展的結果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促進了自然科學的大發展。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自然科學已由主要「搜集材料的科學」發展為 「整理'材料的科學,」一些以研究自然物質發展過程為特徵的科學,如地質學、胚胎學、動植物生理學、有機化學等,都陸續建立和發展起來,其中,關於細胞學說的創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發現和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三大科學發現中的前兩項,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重要的自然科學前提,後一項則為剛剛誕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強有力的自然科學論證。總之, 「由於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我們現在不僅能夠指出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系,而且總的說來也能指出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了,這樣,我們就能夠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系的清晰圖畫。」 這就是說,哲學在概括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發展的唯物辯證性質,不僅必要而且完全成為可能的了。
如前所述,全部哲學史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傳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備,而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中義,則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來源。
青年時代的馬克恩和恩格斯最初受到黑格爾哲學的熏陶,而後又經過費爾巴哈哲學的洗禮。他們在考察社會現實的實踐中,特別是在親身參加和深入了解歐洲工人運動的過程中,從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在理論上他們拋棄了、黑格爾唯心主義體系,批判地吸取了它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拋棄了費爾巴哈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和宗教的、倫理的唯心主義雜質,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在這個基礎上,又溶入自己的發現,創立了嶄新的無產階級世界觀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 從而在「人類認識史上起了一個空前的大革命」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絕不意味著人類哲學思想發展的結束,而是向更高的階段繼續向前推進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來不自封為包羅萬象的、最終完成的知識體系,而是把自己看作一門創造性的科學。既然它是在嚴格地依據人類社會實踐經驗,依據自然、社會和思維科學的成就,並且是在同各種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斗爭中建立起來的,那末,它也必然地要隨著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發展、科學的發展,以及在同形形色色唯心主義、形而上學挑戰的斗爭中,不斷得到豐富,不斷繼續向前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和完善,同它的廣乏傳播、它與工人運動結合的廣度和深度,是相輔而行的。馬克思思格斯為此戰斗一生,終於使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逐步在工人運動中取得了統治地位。
由於第二國際的背叛,在工人運動比較發達的國家裡出現了一批為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和科學世界觀作出傑出貢獻的革命家和理論家。列寧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他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及其在餓國的變種的斗爭中,在總結新的歷史經驗和概括自然科學最新成就的基礎上,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恩主義哲學堆向了新的價段——列寧主義階段。列寧逝世後,斯大林繼承了列寧的事業,在捍衛和發展馬克甩列寧主義及其哲學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隨著十月革命的勝利,在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在次興起了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浪潮。實踐提出了無產階級如何領導這一類國家革命運動的新課題。當時,中國成為世界各種矛盾沖突在東方的焦點,革命的時機已經成熱。然而,由於中國資本主義尚未來得及全面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政冶上比較軟弱,與此相適應,也不可能形成成熟的資產階級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無產階級盡管由於所受重重壓迫而具有強烈的革命要求,但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也不可能自發地產生革命的哲學理論。十月革命的炮聲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恩列寧主義,武裝了中國無產階級。隨著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在馬克恩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中國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毛澤東思想。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哲學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毛澤東同志的「哲學著作和其他許多包含著豐富哲學思想的著作,從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中,深刻地論述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淪和辯證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寶庫增添了新的財富。
歷史發展到今天,無論在資本主義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中都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 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現代資產階級哲學和各種機會主義理論,也都利用新的科學成就偽裝自己,並以各種新的手法來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的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中,也包含著一定的有價值的思想。所有這些,都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新的概括,作出科學的回答,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充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准備迎接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新的發展高潮,同時要爭取為此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2、論述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的主要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產生與發展
1.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同時又產生了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這促使人們全面思考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等問題,引起了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合理性的懷疑,同時又引發並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兩個最基本階級——工人階級與資本家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因此,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發展,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的條件和基礎。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這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3.馬克思主義是在吸收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繼承、吸收人類19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在總結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和工人階級斗爭實踐基礎上創立和發展起來的。19世紀40-6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外,其後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後,不僅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而且還根據中國的具體實際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擴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參考資料:
馬克思主義
3、馬克思主義產生於什麼時代?
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發展到壟斷時代。
4、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說「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1、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同時又產生了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的條件和基礎。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要求。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引發了工人們的反抗。由於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工人運動均以失敗告終。馬克思主義正是適應了時代和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無產階級的科學理論。
3、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是在對前人的優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礎上的創新。 馬克思主義批判的繼承、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創立和發展起來的。
4、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有著深厚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前提。自然科學研究取得的突破性的進展,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質統一性以及各種物質形態之間聯系和發展的辯證性質,為哲學總結自然現象以及認識它們的一般規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識基礎。
5、馬克思主義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是資本主義矛盾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它吸收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自然科學成果。它的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
6、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怎樣的
馬克思主義誕生歷史背景
第一,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經濟前提.工業革命是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飛躍,它不僅是生產技術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會關系的深刻變化.一方面,工業革命推動生產的迅速發展,並導致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另一方面,工業革命使社會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促進了工人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機器生產本來可以用來減輕工人的繁重勞動,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它卻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勞動血汗的工具.機器的使用,使勞動分工更為細致和專門化,工人掌握的技術日益簡單.資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練工人代替熟練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減少工資.工人隨時面臨著失業的危險,工人的處境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惡化了.工人運動隨之興起.
第二,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階級基礎.19世紀三四十年代,工人運動已從經濟斗爭發展到獨立的政治斗爭.法國里昂工人的武裝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工人起義,具有鮮明的政治斗爭性質.在此以前,工人階級有時也參加政治斗爭,但在那些斗爭中無產階級是在資產階級的領導下進行反封建斗爭.而現在,工人階級是為了自己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去進行斗爭,並把矛頭指向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工人們從斗爭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要想從根本上改善自己的處境,就必須改變政治上的無權地位,進行反對資產階級的政治斗爭.這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獨立的工人運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同時也為科學理論的創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第三,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來源.社會主義思想是工人階級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和壓迫的理論表現.早在十六七世紀資本主義興起時,就出現了以英國人莫爾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19世紀初,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深入和法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又出現了以法國人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人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19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工人運動從經濟斗爭發展到獨立的政治斗爭,更多的歐洲有識之士懷著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討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問題.教材正是把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理論的革命活動放在這個歷史大背景下進行闡述的.
7、馬克思主義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銳利的武器。
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一百多年來,它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取得重大勝利,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進行深刻的科學研究工作的同時,親身參加和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組織,指導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總結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歷史經驗,在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運用中必須同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列寧在世界歷史進入帝國主義的時代向前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各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在結合本國的革命與建設實踐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補充說明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辨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史觀。任何學科的發展都應當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活動中都應當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原理。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的關系
一 代表團的問題和斯大林同志的回答
第一個問題:列寧和共產黨實際上給馬克思主義補充了哪些新原則?說列寧相信「創造性的革命」,而馬克思則比較傾向於等待經濟力最高度的發展,這樣說是否正確?
答:我認為列寧沒有給馬克思主義「補充」任何「新原則」,同樣列寧也沒有取消馬克思主義的任何一個「舊」原則。列寧始終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最忠實最徹底的學生,他是完完全全以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為依據的。
但是列寧不僅僅是馬克思恩格斯學說的實行者,同時還是馬克思恩格斯學說的繼承者。
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是說,他適應發展的新條件,適應資本主義的新階段,適應帝國主義時代,向前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這就是說,列寧在階級斗爭的新條件下向前發展了馬克思的學說,他給馬克思主義總寶庫加進了某種比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供的、比帝國主義以前的資本主義時期內所能提供的更新的東西,而且列寧對馬克◎第610頁◎思主義寶庫的這種新貢獻是完完全全以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供的原則為基礎的。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在下面幾個問題上列寧作了某種新貢獻,向前發展了馬克思的學說。
第一,關於壟斷資本主義問題,關於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新階段的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資本論》中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基礎。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生活在壟斷前的資本主義統治時期,即資本主義平穩進化並向全球「和平」擴展的時期。
這個舊階段是到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完結的,那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逝世了。顯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條件,即由於資本主義新階段代替了舊階段、由於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即壟斷階段而產生的新條件,只能作一種推測。在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的平穩進化已經為資本主義的跳躍式的、劇變式的發展所代替,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已經表現得特別厲害,在發展極不平衡的條件下,爭奪銷售市場和資本輸出市場的斗爭已經使周期性的重新瓜分世界和勢力范圍的周期性的帝國主義戰爭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列寧的功績即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就在於他依據《資本論》的基本原理,對帝國主義作了一個有根據的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指出它是資本主義的最後階段,揭露了它的潰瘍以及它必然滅亡的條件。在這個分析的基礎上產生了列寧的著名原理:在帝國主義條件下,社會主義可能在個別的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第二,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問題。◎第611頁◎
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是用暴力推翻資本政權的方法,——這個基本思想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
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在於:
(一)他利用巴黎公社和俄國革命的經驗,發現了蘇維埃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最好的國家形式;
(二)他從無產階級同盟者問題著眼,闡明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公式,規定了無產階級專政是領導者無產階級和被領導者非無產階級被剝削群眾(農民等等)的階級聯盟的特殊形式;
(三)他特別著重指出這個事實:無產階級專政是階級社會中民主的最高類型,是代表多數人(被剝削者)利益的無產階級民主的形式,它和代表少數人(剝削者)利益的資本主義民主是完全相反的。
第三,關於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在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時期,在一個被資本主義國家所包圍的國家裡順利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方式和方法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看作相當長的並充滿革命搏鬥和國內戰爭的時期,掌握政權的無產階級在這個時期內採取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和組織上的種種必要措施,以便建立社會主義的新社會、沒有階級的社會、沒有國家的社會,來代替資本主義的舊社會。列寧是完完全全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些基本原理為根據的。
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在於:
(一)他論證了在一個被帝國主義國家包圍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裡可能建成完全的社會主義社會,只要這個國家不被周圍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所扼殺;
(二)他擬定了經濟政策的具體辦法(「新經濟政策」),使握有◎第612頁◎經濟命脈(工業、土地、運輸業、銀行等等)的無產階級能運用這些具體辦法把社會主義的工業同農業結合起來(「工業和農民經濟的結合」),從而把整個國民經濟引向社會主義;
(三)他擬定了通過合作社把基本農民群眾逐漸引上並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軌道的具體辦法,而合作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用來改造小農經濟並以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基本農民群眾的最強有力的手段。
第四,關於無產階級在革命中,在任何人民革命中,在反對沙皇制度的革命中以及在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的基本要點。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就在於他向前發展了這些要點,把它們擴展為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嚴整體系,擴展為無產階級不僅在推翻沙皇制度和推翻資本主義的事業中,並且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都對城鄉勞動群眾實行領導的嚴整體系。
大家知道,由於有列寧和列寧的黨,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才在俄國得到了巧妙的運用。這也是俄國革命產生了無產階級政權的原因。
從前的情況通常是這樣:在革命時期,工人在街壘里進行搏鬥,他們流了血,推翻了舊制度,而政權卻落到資產者的手裡,然後資產者又來壓迫和剝削工人。英國和法國的情形就是這樣。德國的情形就是這樣。我們俄國的情形卻不同了。在我們這里,工人不僅僅是革命的突擊力量。俄國無產階級一方面是革命的突擊力量,同時還力求成為領導者,成為城鄉所有被剝削群眾的政治領導者,把他們團結在自己周圍,使他們脫離資產階級,在政治上把資產階級孤立起來。俄國無產階級既然是被剝削群眾的領導者,它進行斗爭就是為了奪取政權並利用這個政權來謀取自身的利益,◎第613頁◎來反對資產階級,來反對資本主義。正因為如此,俄國革命每一次強有力的發動,無論是在1905年10月或在1917年2月,都把工人代表蘇維埃這個負有鎮壓資產階級使命的新政權機構的萌芽搬上舞台,來對抗資產階級議會這個負有鎮壓無產階級使命的舊政權機構。
在我們這里,資產階級曾經兩次企圖恢復資產階級議會,消滅蘇維埃:一次是在1917年9月,即在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以前的預備議會(註:民主會議 於1917年9月14—22日(公歷9月27日—10月5日)在彼得格勒舉行。會議是由工兵代表蘇維埃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農民代表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中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領袖們召集的。參加會議的有各社會主義政黨、蘇維埃、工會、地方自治局、工商業界和軍隊中的妥協派代表。會上產生了臨時政府的諮議機關——預備議會(共和國臨時議會)。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想利用它來制止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使俄國從蘇維埃革命的道路轉到資產階級議會制度的道路上去。關於民主會議,參看列寧《論進行偽造的英雄和布爾什維克的錯誤》和《政論家札記》(《列寧全集》第26卷第26—34頁和第35—41頁)。——第252、614頁。)開會期間;一次是在1918年1月,即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的立憲會議(註:立憲會議於1917年11—12月選舉,1918年1月5日(公歷18日)在彼得格勒召開。召開立憲會議是在反對沙皇專制的斗爭中得到廣泛傳播的口號,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3年的綱領包括了這項要求。1917年二月革命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發展,但布爾什維克黨並沒有簡單地拋棄這個口號。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形式上把召開立憲會議作為它的主要任務,實際上卻百般拖延,始終沒有兌現。十月革命後,人民委員會於10月27日(公歷11月9日)批准立憲會議選舉日期。立憲會議選舉是按照臨時政府原來制定的條例進行的,其結果並沒有反映當時真正的政治力量對比。但為了揭穿立憲會議的反革命實質,布爾什維克黨仍決定召開立憲會議。會上,在立憲會議中佔多數的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立憲民主黨人拒絕承認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的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以及關於政權轉歸蘇維埃的決議,並拒絕討論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提出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布爾什維克黨團當即退出了立憲會議,左派社會革命黨人也隨之退出。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於1918年1月6日(公歷19日)通過法令,解散了立憲會議。——第135、137、301、614頁。)開會期間,——而每一次都遭到了失敗。為什麼呢?因為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已經陷於孤立,千百萬勞動群眾已經認定無產階級是革命的唯一領袖,而蘇維埃已經經受過群眾的檢驗和考驗,被群眾看作是自己的工人政權了;對無產階級來說,拿這個政權去換資產階級議會就等於自殺。所以無怪乎資產階級議會制度在我們這里行不通。正因為如此,革命在俄國就產生了無產階級政權。
這就是實行列寧關於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權思想的結果。
第五,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