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衛生大會的發展歷程
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於1948年6月24日在日內瓦召開,大會宣布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成立。迄今,世界衛生大會已召開了58屆。
在歷屆會議上,與會代表除審議世界衛生組織年度世界健康狀況報告和財務預算外,曾先後討論了艾滋病、結核病、麻風病等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改進公共衛生系統以及食品安全、疾病醫療、個人和家庭健康、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等方面的問題。歷屆會議還先後通過了消滅瘧疾、根除骨髓灰質炎和天花病毒、建立聯合國防治艾滋病規劃、世界衛生事業發展、國際煙草控制戰略、新出現和重新出現的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等一系列決議。
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並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第57屆世界衛生大會討論和通過了關於防治艾滋病和加強道路安全兩項決議,以及健康飲食與體育鍛煉和生殖健康兩個全球戰略。
第58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和通過了經世衛組織修訂的《國際衛生條例》,並通過了《防治癌症決議》和《全球接種疫苗戰略》兩個文件。
第59屆世界衛生大會討論了禽流感、艾滋病、脊髓灰質炎、天花病毒庫、國際貿易與衛生、衛生緊急情況應對等10多個議題,並通過了一系列相關決議和行動計劃。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在自願的原則下提前一年實施《國際衛生條例》中與防範禽流感及人類流感大流行相關的條款。
2、世界衛生組織綜合信息戰略戰略指南推薦了多少個標准化核心劃國家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綜合戰略信息指南》推薦了50個標准化核心國家指標
3、是一九七幾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戰略目標?
「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是1977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全球戰略目標。1986年我國政府明確表示了對這一目標的承諾。1988年10月李鵬總理進一步闡明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是2000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總體目標的組成部分。 護理學的發展史 我國護理學的發展從護理內容和形式來看,主要經歷了 自我護理(遠古護理),家庭護理(古代),宗教護理(中世紀),醫院護理(中世紀末),近代護理(19世紀中葉),現代護理(20世紀)。 國外護理學的形成:19世紀中葉,英國的南丁格爾首創了護理專業,這是護理工作的轉折點也是護理專業化的開始。 古代(以自我護理、家庭護理為主),人類為謀求生存,在狩獵、械鬥及自然災害抗爭的活動中發生疾病、創傷,人們以自我保護式、互助式、經驗式、家庭式等愛撫手段與疾病和死亡作斗爭。中世紀(以宗教護理、醫院護理為主)。文藝復興時期,其間建立了許多圖書館、大學、醫學院校,出現了一批醫學科學家。 19世紀中葉,南丁格爾首創了科學的護理專業,護理學理論才逐步形成和發展。國際上稱這個時期為「南丁格爾時代」。這是護理工作的轉折點,也是護理真正走向專業化的開始。 我國護理學的發展 (一)中國傳統醫學與護理 早期的醫、葯、護一直保持著不分的狀態,「三分治,七分養」就是對醫學與護理學的關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在祖國醫學中有關護理理論的技術記載就頗為豐富了。如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強調了疾病與飲食調節,心理因素、環境和氣候改變的關系。隋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櫛、枕、鏡不宜與人同之」的預防、隔離觀點。 (二)中國護理事業發展概況 鴉片戰爭前後,由於清政府與西方國家簽定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外國人可自由出入中國。護理工作就是隨著各國的軍隊、宗教和醫學進入中國而開始的。 1835年,美國傳教士在廣州開設了第一所西醫院。 1888年,美國人約翰遜女士在福州開辦第一所護士學校。 1909年,在江西牯嶺成立了中華護士會。會長均由外籍護士承擔。 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和幾所大學合辦高等護士學校,學制4~5年,5年制的畢業生可獲學士學位。此為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開端。1934年教育部成立護士教育專門委員會,將護士教育改為高級護士職業教育,學制為3~4年,護士教育遂被納入國家正式教育系統。直至1950年停辦。 1922年,國際紅十字會在日內瓦開會,正式接納中國護士會為第十一名會員國。 1924年,由中國護士伍哲英擔任中華護士會理事長;1936年改名為中華護士學會;1964年改名為中華護理學會。 1941~1942年,中華護士學會在延安成立分會。毛澤東為大會題詞:「護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尊重護士,愛護護士」。延安分會的成立推動了護理學術和護理質量的提高,促進了中國當代護理學的發展。至1949年,全國共建立護士學校183所,有護士32800人。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衛生事業的發展,我國護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國家衛生工作總方針指引下,我國護理工作有了迅速的發展。 1950年,第一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護理教育被列為中等專業教育之一,並納入正規教育系統。 1976年以後,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護理專業再一次獲得新生。 1977年以來,中華護理學會和各地分會先後恢復。 1978年後,開展了護理國際交流。 1979年,為護理工作轉折點,國家衛生部頒發了兩個文件「關於加強護理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加強護理教育工作的意見」。 1980年,由南京醫學院及南京軍區總院聯合開辦了「文革」後第一個高級護理進修班,學制3年,獲大專學歷。同年開始進行了護理技術職稱評定。 1983年天津醫學院率先開辦了5年制護理本科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其後,相繼有11所高等院校開設了護理本科專業,學制5年。 1992年、1993年分別批准了北京醫科大學、第二軍醫大學護理系為護理碩士學位授予點。 1982年衛生部正式成立了護理處,1985年經衛生部批准,成立了護理中心,以加強對護理工作的領導、監督和指導,進一步取得了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護理學科發展的支持。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護理學的地位、任務、作用和目標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護士既是治療疾病的合作者,又是預防疾病的宣傳者,還是家庭護理的教育者和社區護理的組織者。護士專業化和多面手的完美結合將使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得以進一步發展,護理的目標不僅是滿足病人生理上的需求,還著眼於病人心理的平衡,社會的適應,所有這一切都標志著傳統護理向現代護理的過渡。
4、2018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什麼?
據報道,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全民健康覆蓋:每一個人,每一個地方」。
報道稱,來自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仍有一半人口無法獲得所需的衛生服務,近1億人因衛生服務費用而陷入極度貧困,超過8億人的醫療費用因佔到家庭預算10%以上而成為所謂「災難性開支」。
據悉世界衛生日是由世界衛生世界衛生日組織在1948年舉行的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決定設立的,由於世界衛生組織設立此主體日的目的在於藉此機會舉辦各種宣傳活動,而7月時大多數國家的學校正在放假,不便於在青少年中開展活動,1950年起,世界衛生日的日期被改在每年的4月7日。
當天,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中國運行良好的衛生系統已成為全民健康的基石,為解決全球基本衛生服務覆蓋問題提供了可借鑒的路線圖,如果各國要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到2023年能享受相關衛生服務的人口需要新增10億。
5、2018年關於全球化的經濟環境重要的講話
加入WTO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大進展
加強與亞太地區合作(千年首腦會議)
2001創辦上海合作組織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政府推行產業組織政策需要綜合考慮當前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及發展趨勢,要以促進競爭作為政府產業組織政策的基本原則,以維護有效競爭和提升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作為政府產業組織政策的目標,以信息指導和政府扶助作為政府產業組織政策的主要手段。當前政策著力點是盡快制定和實施反壟斷法,強化對外國企業壟斷的管制和打破國內的行政性壟斷;以技術政策為核心,提升國內企業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立法精神,建立和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體系和政策機制
6、世界衛生組織於哪一年制定了健康為大眾 的政策框架
《積極老齡化的政策框架》是世界衛生組織為了介紹有關促進健康和積極老齡化的討論和行動計劃的形成過程而撰寫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向聯合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提出的一個書面建議。提供討論用的初稿題為《健康與老齡化》,已於2001年刊印,經過由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發展中心組織召開的、來自21個國家的29名代表參加的專家小組會議討論修訂,並於2002年4月1至4日,經巴倫西亞國際老年學論壇討論後報送聯合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大會接受了有關建議,並把積極老齡化的內涵寫進了政治宣言。
健康老齡化是70年代提出的,強調的重點是人在進入老年以後,繼續在各方面生理、心理、智能等 盡可能在較長時期保持良好的狀態。積極老齡化把健康與參與和發展並列為三大支柱。積極老齡化是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採用的。它意味著傳達一個比健康老齡化內涵更為廣泛的啟示,並且認識到健康照料之外的因素如何影響個體老年人和老年人群體。積極老齡化是指對老年人個體來說,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在機體、社會、經濟和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狀態,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參與社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向他們提供保障與安全。就老年群體來說,積極的老齡化意味著能從多方面應對老齡化挑戰,其中包括老齡化與經濟協調發展,向老年人提供各項服務,承認老年人是社會和發展的貢獻者。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同時又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最嚴峻的挑戰。在我們進入21世紀以後,全球老齡化將會給所有的國家帶來更多的社會經濟需求。與此同時,老年人群體又是一個寶貴卻又往往被忽視的資源,他們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政府、國際組織和民間社團制定「積極老齡化」的政策和計劃,促進老年人的健康、參與和保障,國家就能夠應對老齡化的挑戰。在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幫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積極性是一種需要,而不是奢華。
積極老齡化對個人和群體兩者都適用。它容許人們在一生中能夠發揮自己在物質、社會和精神方面的潛力,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參與社會,在需要幫助時,獲得充分的保護、安全和照料。
積極老齡化強調的是繼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精神和公益事務,而不僅僅是體力活動的能力或參加勞動隊伍。從工作中退休下來的老年人和那些患病或有殘疾的人,仍然是他們家屬、親友、社區和國家的積極貢獻者。
積極老齡化是以承認老年人的人權和聯合國關於獨立、參與、尊嚴、照料和自我實現的原則為基礎的。它把一個戰略計劃,從「以需要為基礎」轉變為「以權利為基礎」,承認人們在增齡過程中,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享有機會平等的權利。
實現積極老齡化的效益是所有國家都能使有技術和有經驗的老年人繼續參與工廠、學校、科研部門、社區、宗教機構,以及商業、衛生和政治機構的工作,把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壓力轉化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7、世界衛生組織 全球性
世界衛生組織 (簡稱「世衛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於巴黎的國際公共衛生局和1920年成立於日內瓦的國際聯盟衛生組織。戰後,經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決定,64個國家 的代表於1946年7月在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會議,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1948年4月7日,該法得到26個聯合國會員國批准後生效,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成立。每年的4月7日也就成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 」。同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衛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准。截至2009年5月,世衛組織共有193個成員國。 世衛組織是聯合國系統內衛生問題的指導和協調機構。它負責對全球衛生事務提供領導,擬定衛生研究議程,制定規范和標准,闡明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方案,向各國提供技術支持,以及監測和評估衛生趨勢。
8、哪一年世界衛生組織制定《全球食品安全戰略》
第五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在WHA53.15號決議中要求總幹事制定監測食源性疾病的全球 戰略並展開一系列有關食品安全與健康的其它活動。此後,世衛組織於2001年2月組織了一個關於食品安全的戰略計劃會議,經過與會員國的進一步磋商之後,擬定了一項包括本文件所述的監測工作在內的全球食品安全戰略。
該戰略的目標是減輕食源性疾病對健康和社會造成的負擔。而通過下述三項行動方針可實現這項目標:
對發展以風險為基礎的、持續的綜合食品安全系統給以宣傳和支持;
設計整個食品生產鏈以科學為依據的措施,這些措施將能預防對食品中不可接受的微生物和化學品水平的接觸;
與其它部門和夥伴合作,評估和管理食源性風險並交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