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
堅持教育育人主渠道,找到融入關鍵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絕非一日之功,教育育人是基礎,也是主渠道,應貫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必須堅持分類施教、逐步推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紮根到廣大民眾的道德意識之中。一要強化家庭教育。尤其注重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的育人作用,用愛心、耐心來教導與引導,使孩子們從心靈深處融入核心價值觀。二要狠抓學校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根據學生成長規律和價值觀塑造需要,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三要加強社會實踐教育。鼓勵不同年齡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青少年志願服務基地、進社區、走基層等實現再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強化社會宣傳引導人,探索融入契合點。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以下三個方面,並加強宣傳引導。一是融入大眾文化,通過大家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形式,比如動漫、戲曲、音樂、影視、小說等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可以借鑒「憲法日」的成功經驗,設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日」,加大對其宣傳和學習力度。二是融入傳統文化。由於人們的思維、生活方式深受幾千年中華文明的影響,因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出來更容易為大家接受,可以藉助「百家講壇」類節目,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三是融入網路文化。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網路作用不可小覷,要充分藉助多種新興媒體的傳播作用,比如網站、電子郵箱、微信平台、微博、QQ群等,最終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
樹立典型模範感召人,產生融入共鳴點。道德需要引領,風尚重在培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先進典型模範引路,這些典型模範的積極實踐,使理論化的、抽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得更加生動具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入社會生活離不開典型模範的樹立。一是樹立社會典型,引領社會風尚,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評選頒獎活動,讓先進典型模範的感人事跡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二是樹立校園典型,塑造校園文化。樹立校園里的「自強之星」「學習之星」「創業之星」等典型模範,為校園注入精神之「鈣」。三是樹立官員典型,打造為官標准。反腐倡廉,既要做到反腐抓細抓實,使官員不敢腐;更應該倡廉,樹立像雷鋒、焦裕祿一樣優秀的黨員幹部典型,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標准,使他們不願腐。
完善制度機制約束人,明確融入關注點。一套思想價值體系要在社會中找到客觀存在基礎,就必須被制度化、規范化。一方面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學習新加坡把道德規范法制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憲法、各單位的日常行為規范、學生的行為准則、村規民約等。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選拔機制,健全評價和獎懲機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考察納入到人才培養與選拔中,建立考察檔案,對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理論創新成果和相關人員給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對背離和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加以批評或懲戒,從而激勵人們更加自覺自願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社會主義文化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於基礎教育、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構建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引導廣大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風氣鞏固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2)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注重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組織青少年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益德益智的科研發明和創新創造活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強學校報刊、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和周邊環境整治,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3)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堅持師德為上,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健全教師任職資格准入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著重抓好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3、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
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
【對策建議】
作者:何健 董小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根本導向。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是教育工作者應當著力思考和解決的重大課題。課程是學校教育內容及進程的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首先要將其融入課程標準的制訂與修改、課程改革的自主探索、未來人才培養的要求之中,以不斷優化國民教育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的路徑
融入課程標準的制訂與修改,進一步明確教育方向。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國民教育課程標准修訂的一條基本指導原則,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等方面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應當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高中課程標准修訂工作,深入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結合高中階段的具體特徵,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
融入課程改革的自主探索,進一步促進教育民主。國民教育序列是指納入國家教育計劃的教育系列,包括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改革,能夠為整個課程改革指明方向,為課程改革進一步「松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可以不斷拓寬課程改革自主探索的深度與廣度。可以步子邁得更大一些,探索更加大膽一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指引課程改革方向的堅強後盾。
融入未來人才培養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人才質量。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軟實力競爭日益激烈,我國未來人才的培養不僅要與國際接軌,而且更要立足於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全面發展的、能應對全球化競爭的人才,必然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對國民教育課程體系的融入是系統的、全面的、深刻的。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國民教育序列課程體系的銜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嚴謹的內在邏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民族復興的夢想,是長期而偉大的奮斗歷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建設的基本理念,是開放互動的建構過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體的必備素質,是逐步提升的成長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邏輯決定了圍繞其設計的課程體系必須整體統一、層次分明。在互聯網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國民教育序列課程體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挑戰。這種挑戰不僅是技術性的,而且更是文化的、思想的乃至意識形態的。因此,在課程改革中,要注意「縱」「橫」聯合。「縱」是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整個國民教育序列,體現其不同學段、不同層次教育的層級性、連續性、差異性,使之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橫」是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版本」(一綱多本)下的協調性、統一性、一貫性,不打折扣。
注重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結合。現代課程理論認為,課程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傳承工具,其作用在於塑造社會規定的人同時完成文化傳承的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提出的,同時還體現了對現實的需要和長遠的走向。今天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要做成一個和世界、和全球發展隔離的「中國特色」,而是要形成一個橫貫中西、融匯古今的「核心價值觀」。要讓能夠體現核心價值觀的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文明成果都能夠被我們所用,被我們的課程體系所吸收,讓我們的國民課程體系成為具有與時俱進的理念、科學合理的內容設計、融合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助推中國文明富強的精神產品。打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程體系,就要注重傳承性與創新性並重、本土性與開放性共存的結構特點,既要秉承優秀文化傳統,又要具有國際視野,具有交往和理性特質。
注意學校、家庭與社會的三位一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建設的目標、社會發展的前景和個人自立的規范的統一,是對國家、社會、個人的系統認知,是一體和互融的,不能割裂和偏廢。因此,國民教育的課程體系要將「學校、家庭、社會」的「三位」充分融化為「國家、社會、個人」的一體。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即是死教育」。教育不僅在課堂上,而且還應在生活中,課堂和學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廣闊舞台。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該和家庭、社會的教育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在社會實踐中去認真踐行。正如教育家劉國正所言,「教室的四壁不應該成為水泥的隔離層,應該是多孔的海綿,透過多種孔道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於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中,國民教育課程體系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國民教育課程體系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生動和最深刻的體現,又是使核心價值觀得以傳播和接受的重要一環。教育興國,人才強國,只有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民教育課程體系不斷融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才能乘風破浪、永遠向前。
4、如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於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引導廣大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風氣鞏固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2)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注重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打造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高職實訓基地、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組織青少年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益德益智的科研發明和創新創造活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強學校報刊、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和周邊環境整治,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3)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堅持師德為上,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健全教師任職資格准入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著重抓好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5、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
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古希臘哲學家說,知識即美德。我國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青春時光,人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為學之要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魯迅先生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學生時代,「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
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這就是我們的用人標准為什麼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因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們付出的辛勞才能結出果實。面對世界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盪,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關鍵是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篤實,扎扎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人說:「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干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成功的背後,永遠是艱辛努力。青年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准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順利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懷疑動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堅守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寶貴人生。
6、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化
五千年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國脈傳承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面臨嚴峻挑戰以及各種復雜環境屹立不倒、歷經劫難而百
折不撓的力量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則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
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社會價值觀轉型與重建的特殊時期,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
值體系尤為必要和緊迫。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搞清楚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的關系。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緊密,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
聯系的辯證統一體。
首先
,
中國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源泉。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基礎。中國傳統
文化深深地影響著國人的思維的方式和價值觀念,已經與社會價值觀、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融
合在一起,當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正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歷史文化背景的。
脫離傳統文化而談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無異於構建空中樓閣。沒有傳統文化作為依託
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可能煥發出生命力與活力,也不可能有
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屬於社會意識的范疇,是一種社會主義的觀
念體系。這種觀念體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任何時
代的社會意識,都和以前時代的社會意識有著聯系,它的產生和發展都要以前人所積累的思
想材料作為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國傳
統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從傳統文化中
找到依託,更加註重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建立起牢固的根基。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不竭的營養。傳統文化不僅為構建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源泉,更加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動力與方法。因此,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用那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去闡釋和
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具生命力與活力。中國傳統
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中國文化傳統,它貫穿於中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
風俗習慣、
道德禮儀等各個方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主導價值觀的理論體系,
其中的各個方面都貫穿著中國文化傳統。如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
「厚
德載物、包容會通」
、
「見利思義、誠信為本」
、
「勤儉廉政、精忠愛國」
、
「仁愛孝悌、謙和好
禮」
、
「克己奉公、修身慎獨」等精神,通過改造融入了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之中。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超越。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
但是只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
真正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
國情相結合,不斷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革命時期到建設時期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
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比如,毛澤東思想中提出的群眾路線,充分體
現了傳統文化中
「民貴君輕」
的思想;
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實事求是與論語中的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思想一脈相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都包涵著「民本」和
「天人合一」的思想;基於「尚中貴和」思想,
還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
務„„可以說,正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啟發之下,才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思想新的富
有中國特色的內容。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體系的基礎。愛國主義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它圍繞愛國主義這個核心,包含
了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內容。民族精神這些方面的內容,都是在中
國傳統文化發展中凝練下來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如《墨子
·
兼愛上》
:
「
若使天下
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
……
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
故大夫之相亂家、
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
」
就表現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
愛好和
平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是一種反映社會進步的發展方向、引領時代進步潮流、為社會成員
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是一個社會最新的精神氣質和精神風貌
的綜合體現。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特徵和精神特徵。
《周
易》
:
「
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無窮謂之通。
」
「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湯《盤銘》
:
「
苟日
新,日日新,又日新。
」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
是推動時代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在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不斷創造新的輝煌的
力量源泉。
由此可見,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我們從傳統文化上追根溯源,汲取優
秀傳統文化的營養,不僅不會是一種倒退和老生常談,反而能發展和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體系的內涵,從而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
張岱年先生曾經講
:
「民族凝聚力還有其精神基礎
,
亦即思想基礎
,
這就是能維系人心、
增強民族團結的思想意識
,
就中國而論
,
這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優秀傳統。」經歷
5000
年風雨
洗禮的中國傳統文化,早已與中華民族的血液和靈魂融合在一起。我們甚至可以說,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統文化淵源是其擁有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礎。所以,要構建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更加強調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更加強調傳統文化的作用,這樣
才能廣泛地引起共鳴,才能引起人們的認同感
7、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生活
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利用宣傳牆面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二、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教育活動;
三、同「三下鄉」.「送文化,下基層」等文化惠民活動緊密結合,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如文化大院.扭秧歌.演唱會等形式,真正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8、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
(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一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到黨建工作中。充分發揮政策規章對黨員、幹部思想和行為的導向作用,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體現到黨的各項規章制度中,體現到各級黨的組織生活中。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黨員、幹部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對黨員幹部考察使用的重要標准,讓黨員、幹部在實踐中感受責任、領悟崇高。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其他社會成員有著很強的示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因此,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范圍,黨員幹部是關鍵。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黨員、幹部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風尚。二是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行各業的行為准則之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於各行各業的規章制度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具體化為家庭道德規范、社區道德規范、行業道德規范和公共生活道德規范等,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具體行為准則,促進社會成員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修身立德、為人處事、建功立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者。三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理論教育、道德教育、歷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學校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群眾、深入人心。並且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追求,反映社會主義和諧觀、榮辱觀,伸張社會正義,樹立文明新風,折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使廣大幹部群眾在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耳濡目染、心領神會,在自身體驗中逐步接受核心價值觀。四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化建設中。要發揮大眾文化在影響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認同等方面潛移默化的作用,堅持先進性與廣泛性,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千方百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社區文化、村鎮文化活動等大眾文化中,使其成為人們價值評價標准和原則,成為思想和行為評價的尺度和規范,使幹部群眾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什麼是好與壞,什麼是善與惡,什麼是美與丑,內化為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價值判斷,在各種場合中,做出相應的思想選擇和行為選擇。五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於禮儀活動之中。文明禮儀活動對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繼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如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人團入隊儀式等,昭示榮辱觀,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紀念日和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慶典活動,強化人們對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認同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紮根於廣大幹部群眾的內心深處。
9、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美麗鄉村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對更好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思想輿論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集中反映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代表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長期以來,我們黨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明確了國家發展目標,彰顯了社會核心理念,確立了公民基本遵循,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要堅持宣傳教育、示範引導、實踐養成與制度建設相銜接,大力弘揚這些思想、理念、精神,在凝聚全社會共識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與各方面工作有機融合、協調發展。要堅持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統一,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積極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任何社會要使其主流價值觀念得到廣泛認同並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必須使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為等很好地體現核心價值觀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制度設計、政策法規制定和社會管理之中,從政策環境、體制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給予有力支撐,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