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發護發 » 大學城市共生發展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大學城市共生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21 23:41:31

1、城市規劃的未來發展方向?

以下內容引自網路「城市規劃」詞條「城市規劃的發展趨勢」。
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區,對城市的發展水平和建設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規劃的研究重點不盡一致,並隨時代的發展而轉變。
多學科參與城市研究的歷史自古就有,近來更趨活躍,從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環境工程學、生態學、行為心理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方面研究城市問題所取得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城市規劃理論。這個趨勢將繼續下去,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學科滲入並開拓城市問題的研究領域。
系統工程學、工程式控制制論等數理方法及電子計算機遙感等新技術手段在墟市規劃領域中的應用在逐步推廣它們在資料的收集處理,預測評價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於提高城市規劃工作的質量。
對城市與城市規劃工作的認識不斷深化。基於城市是綜合的動態的體系,城市規劃研究不僅著眼於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劃分,也不僅局限於三維空間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時間、經濟、社會多種要求的「融貫的綜合研究」。在城市規劃工作中,將考慮最大范圍內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情況,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自由,並給未來的發展留有充分的餘地和多種可能性。
由於城市問題包羅萬象,有人提出在有關學科群的基礎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質、城市模型、城市系統和發展戰略為目的的城市學;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統地研究鄉村、集鎮、城市的各種人類聚居地為目的的人類聚居學等。這類新學科的建樹,或有助於加深對城市的宏觀認識,但它的進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問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
城市研究任務艱巨而紛繁,這也說明它豐富的活力。城市永遠在發展,城市問題也總是相伴而生,但人類必將更為自覺地運用廣泛的知識與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城市環境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科學。城市規劃工作從最初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起,最終要落實到物質建設上,形成供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體形環境。
城市規劃是建築和園林建設的前提,並為所需的空間准備條件,城市規劃研究的進展也為建築學和園林學的開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規劃師與建築師、園林設計師的工作目標是一致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三學科的有機結合和協同創造,勢必將體形環境的建設推向更高的境界。

2、願景、和諧共生、發展創新、理念、追求卓越、成就未來?

公司成立10周年之際,本著和諧共生,發展創新的理念,進一步追求卓越,成就未來,是我們下一個10年的目標。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該怎樣營造城市和諧共生的環境。

城市要與資源、環境和諧,城市中人與人之間要相和諧

4、大學生結合實際,談談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1500字?

寫作思路:可以說說目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所存在的具體問題,比如類似亂扔垃圾、破壞植物等現象並不少見,也許你也能經常看見有人隨地吐痰。再說一說具體的治理辦法,比如管理人員加強管制,不允許再往河道里扔垃圾,並且用機器清理河道等等。

正文:

近年來,我國對於生態與環境的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十九大報告中說「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這足以說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從中國禁止進口24種「洋垃圾」這條新聞就可以看出我國將更加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生態文明。之前由於人們不加節制的破壞大自然,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如果再這樣下去,資源就會漸漸變少,小動物們也會失去他們的家園,所以我們要共同保護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見所聞來說說近幾年生態環境的變化。我家門前的一條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魚和蝦,但後來因為不加節制的污染,河水漸漸變得渾濁,河中幾乎一條魚都沒有。一年前,管理人員加強管制,不允許再往河道里扔垃圾,並且用機器清理河道,河水才又變得干凈了起來,河裡又有了暢游的魚蝦。

環境的污染大多是人為因素,對於環境的保護,一些人仍然認為這件事跟自己沒關系,還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這是一個隨處可見的現象。類似亂扔垃圾、破壞植物等現象並不少見。也許你也能經常看見有人隨地吐痰,還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的。

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無素質的行為影響到了別人。一個小孩喝完飲料後,拿著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剛有意識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卻說:「一直拿著空瓶子幹嘛,也不嫌麻煩,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後他再也沒有了環境保護的意識。

以上兩種現象影響了他人的健康,影響了孩子的價值觀,同時都影響了環境。我們應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當身邊的人做出這類不對的行為時,請提醒。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認為一個國家的生態是這個國家發展的根本,生態環境的好壞體現了這個國家人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責任感,反應了這個國家能否長遠發展。只有保護好環境我們才能有更多的資源,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呼籲: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5、高校專業為何要調整與社會需求共生共長?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布2018年度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有關事項通知,鼓勵高校增設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相關專業,嚴格控制增設限制類專業。浙江省力推的信息、環保、健康等「八大萬億產業」,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緊密相關專業成為「香餑餑」,尤其是鼓勵增設鄉村振興、健康中國、人工智慧等領域相關專業。而對於社會需求不大、就業前景不好、重復設置過多的專業,則亮起「紅牌」限制設置。

浙江省此舉體現了在當前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的基調之下,省級政府要求高校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積極回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其實不僅是浙江,全國的大部分省份,尤其是東部相對發達的省份都有類似做法。這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做法,能夠使高校人才培養對經濟產業發展做出更及時的反饋。但是,這種看似「動態調整」的做法,其實還是在計劃和規劃模式的框架之內的,還很難真正做到更加靈活有效地動態調整。從未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外部趨勢來看,如果不擺脫對這種模式的「路徑依賴」,高校專業和人才培養很難有質的提升。

從高等教育發展的外部趨勢來看,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未來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這意味著未來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培養適應工業時代需要的勞動者,更要為中國面對未來知識經濟時代做人才智力和科技創新的准備。因此,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確實有很多的專業需要根據新業態的來臨而進行動態調整。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產業發展不應再只是一種單純的被動適應關系,而應是一種相互引領、共生共長的關系。比如眾所周知的美國「矽谷」的故事,便源於斯坦福大學一撥又一撥的師生帶著技術和研究成果走出校園創業,當產業初具雛形後,大學和創業者、企業之間又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良性循環」,才形成了今天的「矽谷」和引領世界的產業群。

從高等教育發展的內部趨勢看,中國即將進入普及化高等教育時代,其最主要特徵是多樣性,以最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這意味著普及化時代的高等教育並不是只有匹配就業或匹配經濟產業發展一個目標,而是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有些人群接受高等教育並不是以就業為目的,也有不少人接受高等教育後願意從事自由職業,或者工作一段時間再到高校接受繼續教育,高等教育都應滿足這些需求。在普及化高等教育時代,已經很難用一種全知全能的規劃思維去界定到底哪些專業是急需或哪些專業應該被限制。如果是這樣,文史哲的很多專業都會被限制,因為不符合經濟產業發展需求。但是,事實上這些專業的大量存在又自有其合理性需求。美國很多以通識教育為主打的文理學院就發展得非常好,很多美國本土考生在本科教育階段選擇讀文理學院而不是常青藤大學,這便反映了進入普及化高等教育時代後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

總而言之,盡管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對於高校專業設置更加積極進取,但只是在計劃性的框架里,做出更快的反應而已;最為根本的解決思路還是應當擴大並落實高校調整學科和專業的自主權。國家和政府層面,主要制定戰略框架和質量標准,具體而微的專業設置應該是由高校決定。相信市場的力量,更要相信高校自身根據需求進行動態調整的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6、為什麼說特色發展是地方高校的根本出路?

自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以來,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關切。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的學科評估,對參評高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水平進行「體檢」和「診斷」,已成為我國學科內涵建設和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顯示,上海中醫葯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中國美術學院、西北大學、雲南大學等一批地方高校因其特色學科的卓越表現脫穎而出,成為擁有A+學科的高水平大學。

仔細分析可知,這些高水平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可圈可點,名不虛傳。舉例來說,上海中醫葯大學傳承和發展獨具特色的海派中醫,首倡名醫工作室傳承模式,聚焦智慧中醫健康服務,立足葯谷創新中葯研發,融合兩種醫療體系優勢,致力成為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三個主幹學科共同發展的「世界一流中醫葯大學」。在辦學定位、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中,該校堅持「不重其全重其優、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實」的辦學理念,將中醫、中葯學科視為學校學科專業發展的根本和靈魂,通過現代醫學和生命科學理論、技術與方法的有機結合、協同創新,培育高素質的中醫葯專門人才。

在我國高等教育生態體系中,地方高校數量眾多,在全國2500多所普通高校中佔比超過95%,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部分和中堅力量,肩負著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重任。但由於政策、資源、區位等諸多原因,與部屬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整體實力相對較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較為突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離不開地方高校的參與和努力。

從本輪學科評估的實踐來看,以「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為框架的學科評估指標體系突出了以下5個導向:堅持把人才培養放在首位,引導高校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核心任務;改革師資隊伍評價方法,引導高校關注師資隊伍結構質量和青年教師發展,抑制人才無序流動;改革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引導高校提升論文質量、重視中國期刊發表;強化社會服務貢獻評價,引導學科建設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分類評估,引導高校關注學科特色和內涵建設。

地方高校如果能深入領會上述評估價值導向,從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分類定位等方面突出特色辦學理念,依託特色優勢學科謀求錯位發展,立足地方或行業重視人才培養,轉變「貪大求全」的建設取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完全可以揚長避短、出奇制勝的。

具體來說,一是高度重視特色人才培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培養過程投入、學生獲得感、學生學習成果到畢業後職業發展狀況來全程關注人才培養質量,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實現特色人才培養與地方或行業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銜接;二是堅持引育並舉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對引進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對青年人才採取普惠性支持措施,促進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三是強化創新質量和特色貢獻導向的科研評價機制,完善以「代表性成果」和特殊貢獻為主要內容的成果評價與激勵機制,克服唯論文數量和國外期刊的評價方式,鼓勵優秀成果優先在中國期刊發表,引導優勢學科更加關注服務地方或行業發展的特殊貢獻;四是積極構建協調聯動、和諧共生、富有活力的學科生態體系,以特色優勢學科為基礎,因地制宜優化學科布局,完善以人才需求、戰略前沿和系統質量為導向的學科動態調整機制,服務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地方高校只要堅守特色辦學之路,保持戰略定力,匯聚學科建設與發展合力,久久為功,持續扎實推進內涵建設,就一定能在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7、結合材料,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談談應如何促進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二者的和諧共生。

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雙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②城市發展 與白然環境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分別強調了不同的方面,存在一定對立。
另一 方面,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具有統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城市發展需要保護好自 然環境,良好的自然環境又可以促進城市發展。
③只有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自然環 境的關系,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實現城市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8、如何理解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共生關系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本質上決定著發展成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這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這次全會的重大貢獻和突出亮點。把握「五大發展理念」這個貫穿於「十三五」規劃《建議》的靈魂和主線,就要在深刻認識新的發展理念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的同時,深刻領會和把握其科學內涵。
創新發展,就是要更換「發動機」,注重解決培育發展新動力問題。隨著改革列車駛入深水區、爬坡道,可持續發展對「發動機」的要求愈來愈高,我們創新能力不強、「發動機」動力不匹配的問題日趨凸顯出來。從根本上解決動力不足的問題,就必須更換「發動機」,實現發展動力轉換。要把發展動力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要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創業創新活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協調發展,就是要「補短板」,注重解決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管理學上有一個「木桶定律」,也叫「短板效應」,是說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恰恰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當前,我們在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短板,比如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就是一個突出的短板。為此,我們要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問題,切實強化短板意識,堅持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並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在協調發展中拓展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平衡發展結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緊緊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

綠色發展,就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注重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我們要從國家和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從對全球生態安全的歷史擔當和對人民期盼的時代回應的高度,把握綠色發展理念的精髓,看待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要從無節制的向自然單向索取,轉向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考慮生態和環境後果,盲目上馬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雖然可以帶來暫時的政績和經濟效益,但無異於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勢必給環境和社會帶來持久戕害。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為此,經濟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開放發展,就是要在「引進來」「走出去」上雙向發力,注重解決好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深度調整,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日益加深,對外開放必須從軟體硬體上全面「提速升級」,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只有在「提速升級」中增強駕馭和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和兩類規則的本領,才能在培育我國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掌握主動權、佔領制高點。因此,必須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引進來,就要擴大開放領域,放寬准入限制,重點吸收外資搭載的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管理經驗以及高素質人才;走出去,就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帶動,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推動裝備、技術、標准、服務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發展,就是要把「蛋糕」分配好,注重解決好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還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公平正義問題入手,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形成人人共享發展成果的良性生態鏈。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統一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我們要深入領會,提高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自覺用新的發展理念規劃發展、引領發展、推動發展。

9、大學與城市之間的關系

系統與環境:大學與城市的依生照應

系統和環境是兩個密切關聯且對位使用的范疇:一是任何事物皆可以看成一個系統,而且任何系統之中又有系統;二是任何生態系統都生存和發展於一定的環境之中;三是各生態系統之間可互為環境,各生態個體之間也可互為環境。生態系統對環境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依存、依附、憑借和從屬,沒有環境提供物質、能量、信息的支撐,作為耗散結構而存在的生態系統遲早會枯竭、走向僵死。同時,生態系統又存在自身的邊界,對環境具有相對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城市是大學的環境,大學是生長於城市的一個生態系統。這是大學與城市的大致生態景觀。大學生在城市之中,長在城市之內,被城市環抱著,不斷地從城市汲取各種養分。城市雖然不是大學之物質、能量、信息的唯一供應者,卻是大學接觸最直接和最密切的生境。大學總是盡可能地直接從所在城市獲取一切所需要的資源,同時以某種特有的方式諸如培養人才、科技轉化、文化輸出、提供服務等反作用於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城市滋養大學。大學與城市之間存在一種特殊的地緣關系,當今之大學與城市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當論及某所大學,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這所大學的校址在哪裡」或「坐落在哪座城市」。在很多人視野里,每一所大學似乎都是與某個城市關聯在一起的,城市就如同大學的家園。站在歷史的長河或從世界范圍看,並非所有大學孕生於城市,但城市滋養了大學、孕育了當今大學的主體。這是可見的、可感的、不爭的事實。生長於城市的大學,或多或少帶有其所在城市的傳統、文化、氣質和精神。大學生長於城市,城市總是以特有的方式影響大學的發展。社會在演變,城市在演變,社會或城市的演變催促著大學的演變。最明顯或最直接的是,城市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文化結構,影響著大學學科專業的設置與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的類型、層次和模式。當今中國,城市發展迅猛,大學發展快速,可謂是「城市越來越大,大學越來越集中」。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大學與城市的互動發展,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現代大學和現代城市之間呈現出一種「誰也難以獨處」的共生關系。事實告訴我們:城市是大學的基本生存環境,沒有城市的土地、人口和經費,大學難以獲得存在的資本和生長的營養;大學是鑲嵌在城市中的璀璨明珠,沒有大學的引領、謀劃和助力,城市難以彰顯其獨特的文化品位和青春活力。大學與城市的這種關系,無需我們去找尋它,只需要去揭示和發展它。這是我們開展本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我們開展本研究的立足點和價值所在。

大學涵養城市。大學是人類文化積淀的產物,沒有文化的不斷誕生、保存、發展,尤其是沒有高深知識的積累,就不可能有大學的出現。如果沒有古希臘的哲學、古羅馬的法學和中世紀的神學,我們就很難解釋大學為什麼會在中世紀歐洲誕生。大學以文化育人,每一所大學都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符號,標識和象徵著某種個性化的文化。人類的文化孕育了大學,大學又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塑造各自的大學人,同時還以自身獨有的文化彰顯自己的個性。文化是大學的靈魂,一所大學可以沒有可感的現代化建築,卻不能沒有內在充實的獨有文化。沒有內在文化的大學,是沒有個性和特色的大學,是隨時有可能被取代的可有可無的大學。如果說制度是大學穩定有序的磐石,那麼文化就是大學一切工作的靈魂。文化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是潛移默化的,大學不能小覷和無視文化建設,每一所大學都必須建設自己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必須打造自己的學習文化、教學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領導文化。文化對於大學的意義,是沒有上限的,是無止境的,它可以超越時空的屏蔽而影響遙遠的未來,因為文化一旦形成,它就會作為大學的符號和象徵而存在。大學需要有也必須有大學文化,每一所大學以其獨有的文化涵養所在的城市,這是大學存活於城市的理由和資本。大學要有文化,城市也要有文化。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素養、氣質和靈魂的城市,無論它的建築多麼巍峨高聳和金碧輝煌,也只會給人一種淺薄和粗俗之感。我們需要建設現代化的城市,而沒有文化支撐的現代化城市,是沒有品位、檔次和靈魂的現代化城市。中國大學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每一個大城市或省會城市,幾乎都有一所或多所大學,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建設條件,城市應該學會用好、用活、用足這些條件。

10、什麼是共生發展,解釋一下

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兩種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類種間關系,是生物之間相互關系的高度發展。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換生命活動的產物,在組織上形成了新的結構。地衣是眾所周知的共生實例,它是藻類和菌類的共生體。除了地衣以外,在生物界的很多門類可以舉出許多共生的例子來。昆蟲綱等翅目的昆蟲和其腸道中的鞭毛蟲或細菌之間的關系就是共生關系。等翅目昆蟲的腸道是鞭毛蟲或細菌的棲身之所,它們幫助等翅目昆蟲消化纖維素,而等翅目昆蟲不僅為它們提供藏身之所,還給它們提供養料。若互相分離,兩者都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