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發護發 » 教師如何尊重學生發展論文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教師如何尊重學生發展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18 00:54:21

1、教師如何尊重學生

過去認為師恩似海,因此,學生永遠應當感謝老師,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老師天經地義的享受。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聽話,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命令式的語氣對待學生,結果造成學生與老師的隔閡,對老師的恐懼和敷衍,對老師的不信任。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教育中廣泛存在。其實,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生是獨立的、與教師平等的個體,學生同樣應當受到老師的尊重。下面就這一話題簡單談談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兩種方法,我覺得我收獲的不僅是體驗與感受,甚至有所震撼。一、與學生來握握手請你仔細看我上面的三句話,你看到了什麼?也許,你明白了什麼,也許你讀懂了三句話的意思。這是我模仿了一位老師後,在我的課堂上對一位學生說的。我只是想送給學生一件小禮物,以表揚他積極思考,有創意地回答了問題,並以次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思考,投入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設計,相信我們很多老師都想到過,也送過學生小禮物。但是,我們通常,只是說一句:你說的真好,老師獎給你一個禮物,然後請學生上來,把禮物給他就完事了。而我這次送給學生小禮物過程中的三句話,我們可以細細品位一下。握手,是一種平等、親切的交流,通過握手這樣一種行為,允許學生這樣地與我們親近,與老師平等地站在一起。在課堂上我們與學生不應僅僅是師生關系,老師也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我們還可以是學生的朋友、是探討者,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來與你握手,並且主動地來與你握手,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懂得參與也是自己價值的一種體現。當學生與老師握手的同時,老師把禮物傳遞到了學生的手中,我認為這是一種成功的傳遞,一件小禮物的傳遞有趣而又寓意深刻。知識的傳遞又何嘗不可以如此呢?我們要讓傳遞的過程成為一種平等的交流,成為一種愉快的互動。留一點神秘的面紗,讓學生自己去開啟,去收獲一份驚喜,當學生與你松開手的時候,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一份禮物,他走出了束縛,收獲了信心,感受了友誼,體會了平等,獲得了一份成功的驚喜。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這每一句話都蘊涵著老師對學生發展的深切關愛,這是我們做老師所應當深切領悟的。二、請學生坐下來說話我在教學中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天,我得知本班的一個學生在校園內偷偷吸煙,我便火冒三丈。平時我管理學生還是比較嚴厲的,心想這還了得,決定嚴加管教。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嚴厲地說:你給我站好!手往哪兒放!劈頭蓋臉地訓了他一頓,決定請家長並給予處分。我本以為這個學生沒脾氣了,沒曾想這個學生非但不服,還挑戰式地說:你能讓我解釋嗎?我一聽便火冒三丈,大聲說不能!你解釋什麼?你公開違紀還讓我聽你解釋,可笑!我始終沒讓他說一句話。事後我了解到:前幾天,他的父母離異,把他推給了奶奶。他是個要強的孩子,失去了父疼母愛,情緒低落,心情苦悶,這才偷偷吸煙的。學生都會犯錯,因為他們還未成年,就是成年的我們也難免犯錯,學生更有改正錯誤的權利。教師的急躁和武斷只會打擊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信心,甚至因為老師的態度又對犯錯的行為推波助瀾。學生的行為,不管他的做法在旁人看來是否合理,是對是錯,都有他的原因。同樣是吸煙,可前者是因為苦悶,後者是因為想有派頭。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請學生坐下來談話,理解和尊重他們。尊重無處不在,尊重體現在平時一點一滴的細微工作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細致入微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育是智慧的、尊重的、互動的。我們要用智慧的方式,塑造智慧的老師,培養智慧的學生。學生會從我們的真誠教育中,感受到對自身價值的認同。當學生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就會學會自尊。有自尊的學生才會尊重別人,所以我們的教育應當滿含尊重與關愛。

2、教師應如何尊重學生

關注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注重對學生個體生命的理解、尊重和關愛,培養適應社會進步的具有主體人格的人,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時期師德要求。因此,在學生成長歷程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用愛心去感染和影響他們。 一、尊重學生首先要對學生有愛心
愛心,是燃燒的火,會讓絕望的心靈重新點燃。作為教師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熱愛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應事事注意,時時留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學習中失去信心時,教師應給予慈母般的溫暖和幫助,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學生體驗到你的愛心,他們就會直視困難,努力克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
二、尊重學生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要寬容
著名作家雨果說過:"世界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只要有人類存在,人的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與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就存在。所以作為教師對學生要寬容,豁達,教師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賦,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績差,或者犯了錯誤的學生,用同情心去喚醒兒童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助他們清除自卑感,排除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用熱情和溫暖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當遇到學生"頂牛""越軌"時,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三思而後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評的勇氣和精神,也許學生的"頂牛""越軌"正是學生創新思維火花的萌發,作為教師要小心呵護,這樣才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工作中我是以寬容的心態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犯錯。
三、尊重學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就應該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齊劃一的標准來評價要求每個學生。這種差異要求教師創造適合不同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分層施教,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歧視學生的現象,也才能讓優生"吃飽",培養出更多有創新能力的尖子生,讓"優、中、差"都取得更大的進步。現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准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們放下你的架子,彎下你的腰,學生就會向你微笑。細心呵護幼苗用心培養參天大樹。所以,我班裡的每一位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 作為在教育一線的一名普通教師,我會更多地思考如何從教育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中做到細心呵護孩子們的幼小心靈,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用心培養將來的棟梁之材,以回報家長對孩子、對教師、對教育的期望,尊重家長們最迫切希望子女成才的願望。

3、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尊重和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第一,教育要適應個體的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因此,教育工作要做到循序漸進。一切知識技能的傳授、智力的發展、體質的增強、思想品德的培養,都要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到繁、由低到高的順序,既不要「拔苗助長」、「陵節而施」,也不要壓抑學生的發展、消極地遷就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
第二,教育要適應個體的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注意各階段之間的「銜接」工作。
這一規律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地進行。在教育、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把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混為一談。同時,還要看到各年齡階段之間的相互聯系,不能人為地截然分開,要注意各階段之間的「銜接」工作。
第三,教育要適應個體的發展的不均衡性,加強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教育。
個體身心各個方面的發展存在最佳期或關鍵期,為了有效地促進個體身心的發展,教育教育工作要抓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四,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這一規律要求教育工作不僅要認識學生發展的共同特徵,還應充分重視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和積極因素,選擇最有效的教育途徑,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第五,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信心和積極性。
這一規律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對全體學生,特別是存在身心障礙、學業成績落後的學生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善於發現學生的優勢,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信心和積極性,從而獲得身心的協調、統一的發展。

第六,學習方式要尊重學生差異
尊重學生獨立思考,就是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其次,要認同學生的各種想法,不能隨便或過早作出結論。這樣,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發展。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學
歡迎採納!!!!!

4、淺談教師如何尊重學生

第一,正確認識學生的認知方式差異與智力差異。每一個學生由於其性格特點、家庭環境、思維方式以及智力水平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對於知識的獲取能力和掌握能力也會是千差萬別的。作為教師,必須正確看待這些差異。並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創設有針對性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盡可能做到個性化教學。
第二,平等相處,充分了解學生。教師應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和指導。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學生,並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調整自己的授課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三,博採眾長、分層施教。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成為天才的潛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幫其發現並挖掘自身的潛力,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潛力變成實際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做到尊重學生、博採眾長,為每一個學生的良性發展做好引領,不能戴有色眼鏡對待學生。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採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布置較多的基礎性作業,而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以基礎性作業為主,也可以附加少量拔高性題目,對於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考慮布置綜合性題目,以此做到教學的針對性。

5、教師應當如何尊重學生

一、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基礎教育課改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只是責任和義務的不同,在人格上則是完全等同的。教師必須熱愛學生,但只是愛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主、獨立的意識日益加強,他們越來越強烈地要求教師給予自己理解和尊重。這種被尊重的需要是與學生心理上和生理上所具有的特殊敏感性聯系在一起的。教師只有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保證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注意教育學生的藝術。因為對於正處於敏感階段的兒童,往往會因為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語或一個無意識的動作而令他們的自尊心受到莫大的傷害。例如:一個平日學習不太好的小學生劉某經過努力在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另一個好學生卻沒考好,他們的老師在班上表揚了劉某後,轉頭批評那個考砸了的孩子說:你看你,驕傲得尾巴翹到天上去了吧?連劉某這次都考了那麼高的分數,你卻考成這樣!結果,兩個孩子的自尊心都受到了傷害,這點當然是這位老師所沒有想到的。可見,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鑄成無心之錯。當然在批評學生時對其進行諷刺、斥責、辱罵甚至體罰就更不應該了,這與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完全相悖的。作為教師,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為瀉自己的一時之憤而做出有損學生人格、傷害其自尊的行為。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而要實現這點,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人格。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有人說:黃沙如海,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顆沙粒;綠葉如雲,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雙葉片。同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正是由於差異的存在,我們每個人才成為獨特的個體,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但遺憾的是:老師們卻往往認識不到這點。通常,最讓教師頭疼的莫過於班上學生的差異太大。轉化差生體現了教育者的責任,對個體而言差生可以轉化,但對群體而言是不可轉化的。一個班上總會有排名最後的學生,老師轉化了他,必然會有另一個學生去填補他的位置,教師在轉化差生的同時也在製造著差生。更何況,我們稱之為差生的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差。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的智能有七種相對的獨立模式: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視覺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理解智能。這七種智能在每個人身上都不是平衡發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較為得心應手的智能表現途徑。如果無視這一事實,在學生發展上一味求同、求全,就是對學生個性差異的不尊重。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就應該做到:教學中不是要求學生在各方面平均發展、成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比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於他能夠從似乎都差不多的學生中,發現每個人特有的興趣和愛好、特長和志趣,大膽地讓每個人的才能得到發展。這正是我們教師需要努力去做到的,同時也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一種最好的表現。三、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眾所周知:學習活動是個體自身的認識活動,任何人都無法替代。同樣,教師也不能代替學生去學習,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頭腦之外的、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教師不應該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強加的結果不但會加不進去,更嚴重的是會挫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窒息他們的思想,甚至他們的抵制和反抗。所以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自己去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動手操作,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就要做到:尊重學生學習的要求;尊重學生學習的興趣;尊重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願望。而且老師們還要認識到:在基礎教育課改下,課程資源已不再僅限於教材;課堂已不再僅限於教室;教育者也不再僅限於教師。所有這些都需要因學生、因地、因時而發生變化。所有的活動都必須圍繞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開展、進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主人,進而生產主體意識、發揮主題精神,以主人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實現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現代社會無論從法律還是從倫理角度看,學生都是責權主體。作為責任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學會承擔責任;作為權利主體,教師要保護、尊重學生的合法權利。在我們國家,教師和學生擁有著平等的民主權利,同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也應該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不是課堂的中心、神聖的主宰,學生更不是被動承載知識的容器。在應試教育的教學中曾屢屢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有個小學生問老師:紅軍過草地把皮帶都吃了,那他們的褲子不就掉下來了嗎?老師讓家長帶孩子去查智商。學習《皮球浮上來了》一課,有個孩子問:皮球掉進樹洞里,往樹洞里灌水,水不滲下去了嗎?老師向孩子家長告狀,認為孩子多事。這些實質都是教師無視學生民民主權利的體現。基礎教育課改要求教師作風要民主,至少應做到:尊重學生提問的權利。即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於教師的意見,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話當做命令而要求學生絕對服從;教師與學生的意見產生分歧時要平等地交換看法。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講話,即使是錯誤的,也要堅持聽完而後再做糾正;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考慮到自己的反對或禁止會引起學生很大的苦惱和不解,教師可延緩解決這類問題。不妨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一下,以加強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教師要尊重學生對教學進行評價的權利,請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虛心向學生學習。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加強師生情感、拉近師生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會給教師的工作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激勵教師在思想上、業務上不斷進取,真正實現教學相長。而這點恰恰是本次基礎教育改所提倡的。作為教師,我們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同志和益友,將教育意圖隱含在民主和諧的良好氣圍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發揮作用、影響。基礎教育課改要求教師不僅要將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而且要使其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的人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6、教師尊重學生的案例 教師要如何尊重學生論文

教師(The teacher)既是一種社會角色,也是角色的承擔者,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上指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教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一詩:「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雲:「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邊為尊,故尊稱家庭教師為「西席」和「西賓」。尊稱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中國古代教師的稱謂很多,其中尊稱有五種。老師:原是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後專指學生對教師的尊稱。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把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把「先生」改稱為「老師」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西席、西賓:漢明帝劉庄為太子時,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坐次以靠西牆(西邊),面向東方為尊。漢明帝給桓榮安排坐西南面東的坐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西席」便成了對教師的尊稱。

7、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議論文,教育學方面的,急求,謝謝

你好同學
你這邊是期末的小作業論文是嗎?如果想查找信息有兩個途徑
第一,自己看一些相關的專著作書單,可以查找
第二,可以在在學校內部開通的免費的知網下載相關的論文,整理總結

8、如何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進而促進教育教學獲得最佳效果的基礎,師生之間相互尊重是和諧師生關系建立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滲透於一言一行中,學生的心理細膩,教師的點滴言行都會影射在學生的心裡,通過和老師的接觸,學生能深切感受老師是否關注自己、尊重自己。 那麼,我們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尊重學生: 一、信任是尊重的前提,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做到信任學生。渴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信任,是學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學生喜歡老師真誠地對待自己,討厭老師動不動就懷疑和否定自己。只有對學生的信任,教師才能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使學生不斷獲得積極向上的力量源泉,從而自覺地向著更高的人生目標發展。信任學生是尊重學生的重要體現,也是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怎樣才能信任學生呢? 其一,要相信學生的能力。部分教師對學生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大事小事都親自操辦,這樣做其實就是不相信學生能力的一種表現。久而久之,不但教師身心疲憊,而且養成了學生的惰性。教師的愛,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轉化成學生對學習的愛,對生活的愛,應該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獲得學習和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大教育家魏書生在一次報告中說,老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們自己能乾的事老師就不必多操心,讓他們自己去干就行了。他舉例說,他們班學生的學費,他從來沒收過,都是小組長帶著組員去總務交。從沒出過差錯。班裡好多事都讓學生處理,這很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體現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其二,相信學生的人品。無論學生犯多大的錯,教師都應該從關愛的目的出發,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人品。「你希望他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要用所謂的「好學生」、「壞學生」加以區分,給學生貼上不同的「標簽」,從而給學生的人格發展蒙上陰影。教師對學生滿懷信任和期望,就會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熱情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實踐告訴我們,無論有怎樣不良習慣的學生,都在內心深處希望他人信任自己,理解並尊重自己。相信學生的人品,也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一種重要體現。 二、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心態發展。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種普遍要求。青少年學生心理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為師者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並使他們學會如何獲得他人的尊重。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去研究學生的「尊重需要」心理,懂得如何去尊重學生。一位班主任老師曾從學生的日記中得到學生36條忠告,其中12條涉及到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有這8條:(1)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2)平易近人,不擺架子,不板著臉訓斥人,多談心;(3)要言而有信;(4)不要總把學生當小孩子看待;(5)要批評就直截了當,不要諷刺挖苦;(6)對學生的錯誤應該批評,但不能因此而對犯錯誤的學生有成見;(7)不要認為學習差就是因為笨;(8)要給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可見在學生眼中,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涉及面比較廣泛,綜合來看,尊重學生就是要把學生作為具有獨立人格、富有生動個性、富於主動性和發展性的人來看待。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這應該是評判一個教育者教育水平的重要前提。 三、教育學生要適應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教育理論指出,在青少年身心發展中,由於遺傳、環境和教育影響的不同,由於個人努力和實踐的不同,他們身心發展也就存在著個別差異。這一特點要求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9、教師如何關愛尊重學生

我感覺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是每位教師應盡的責任。一個富有責任感,一個對學生成長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師,他會經常把學生放在心上,體會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生活冷暖,關心他們學習、做事、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發展,用師愛滋潤學生心田。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關心、尊重、理解、信任,會更「傾心」於教師,更加樂於接近教師,更願意接受教師的教育。
一、 關愛學生先要「關心學生」
關心,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因素。關心學生就是胸中裝著學生,心中想著學生,服務於學生。關心學生體現在許多方面:當學生在心理上產生苦惱時,教師及時幫助解開疙瘩;當學生在身體上出現不適時,教師及時幫助尋醫問葯;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幫助「清理路障」;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時,教師及時幫助排憂解難。教師應爭取做到:學生哪裡需要教師,哪裡就有教師的身影。這就是說,對於學生的得與失、冷與暖、好與惡、喜與悲,教師不僅要記在心上,說在嘴上,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
二、關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
在諸多愛生的美德中,尊重是愛之核心。教師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書也好,育人也罷,都是師與生的雙邊活動,這是一個雙向交流的復雜程序,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一方能動、另一方被動的生產模式。充分尊重學生既可密切聯系師生感情,又是可煥發學生創造熱情,激發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心理。

10、淺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尊重學生

文章摘要: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生是獨立的、與教師平等的個體,學生同樣應當受到老師的尊重。教育是智慧的、尊重的、互動的。我們要用智慧的方式,塑造智慧的老師,培養智慧的學生。關鍵詞:尊重、平等、關愛、真誠教育、智慧教育過去認為師恩似海,因此,學生永遠應當感謝老師,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老師天經地義的享受。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聽話,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命令式的語氣對待學生,結果造成學生與老師的隔閡,對老師的恐懼和敷衍,對老師的不信任。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教育中廣泛存在。其實,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生是獨立的、與教師平等的個體,學生同樣應當受到老師的尊重。下面就這一話題簡單談談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兩種方法,我覺得我收獲的不僅是體驗與感受,甚至有所震撼。一、與學生來握握手請你仔細看我上面的三句話,你看到了什麼?也許,你明白了什麼,也許你讀懂了三句話的意思。這是我模仿了一位老師後,在我的課堂上對一位學生說的。我只是想送給學生一件小禮物,以表揚他積極思考,有創意地回答了問題,並以次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思考,投入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設計,相信我們很多老師都想到過,也送過學生小禮物。但是,我們通常,只是說一句:你說的真好,老師獎給你一個禮物,然後請學生上來,把禮物給他就完事了。而我這次送給學生小禮物過程中的三句話,我們可以細細品位一下。「某某同學,你想和我握手嗎?」握手,是一種平等、親切的交流,通過握手這樣一種行為,允許學生這樣地與我們親近,與老師平等地站在一起。「某某同學,是你握住了我的手,還是我握住了你的手?」在課堂上我們與學生不應僅僅是師生關系,老師也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我們還可以是學生的朋友、是探討者,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來與你「握手」,並且主動地來與你「握手」,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懂得參與也是自己價值的一種體現。當學生與老師握手的同時,老師把禮物傳遞到了學生的手中,我認為這是一種成功的傳遞,一件小禮物的傳遞有趣而又寓意深刻。知識的傳遞又何嘗不可以如此呢?我們要讓傳遞的過程成為一種平等的交流,成為一種愉快的互動。留一點神秘的面紗,讓學生自己去開啟,去收獲一份驚喜,當學生與你松開手的時候,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一份禮物,他走出了束縛,收獲了信心,感受了友誼,體會了平等,獲得了一份成功的驚喜。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這每一句話都蘊涵著老師對學生發展的深切關愛,這是我們做老師所應當深切領悟的。二、請學生坐下來說話我在教學中遇到這樣兩件事情。一天,我得知本班的一個學生在校園內偷偷吸煙,我便火冒三丈。平時我管理學生還是比較嚴厲的,心想這還了得,決定嚴加管教。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嚴厲地說:「你給我站好!」「手往哪兒放!」劈頭蓋臉地訓了他一頓,決定請家長並給予處分。我本以為這個學生沒脾氣了,沒曾想這個學生非但不服,還挑戰式地說:「你能讓我解釋嗎?」我一聽便火冒三丈,大聲說「不能!你解釋什麼?你公開違紀還讓我聽你解釋,可笑!」我始終沒讓他說一句話。事後我了解到:前幾天,他的父母離異,把他推給了奶奶。他是個要強的孩子,失去了父疼母愛,情緒低落,心情苦悶,這才偷偷吸煙的。作為班主任,我沒有調查研究,沒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簡單訓斥,這是我教育工作中的一次失敗的記錄。第二年,我接了一個新班級。元旦文藝匯演結束,第二天,得知兩個學生在昨晚吃飯時又抽煙又喝酒,可把我氣壞了。這次我沒有著急,穩下心來。下午,我找到其中一個學生談話。學生知道我平時管理嚴,又主管學校的學生教育工作,不免心中有些發憷。來到學校的休閑長廊,我說:「請你坐下來談吧!」這個學生很意外。我非常耐心地聽完他的解釋,認真地和他分析了學生吸煙、喝酒的危害,特別是這種行為導致的後果。從始至終沒有一句訓斥,更沒有發脾氣。這個學生大概被我的真誠的態度所感動了,他低下頭說:「老師我錯了,我就是覺得電視上有的人很有派頭,想模仿模仿,其實我平時不吸煙。你真夠意思,我保證以後不再吸煙喝酒了。」從此以後,這個學生還真的再沒有吸過煙、喝過酒,表現也比較好。學生都會犯錯,因為他們還未成年,就是成年的我們也難免犯錯,學生更有改正錯誤的權利。教師的急躁和武斷只會打擊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信心,甚至因為老師的態度又對犯錯的行為推波助瀾。學生的行為,不管他的做法在旁人看來是否合理,是對是錯,都有他的原因。同樣是吸煙,可前者是因為苦悶,後者是因為想有派頭。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請學生坐下來談話,理解和尊重他們。尊重無處不在,尊重體現在平時一點一滴的細微工作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細致入微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育是智慧的、尊重的、互動的。我們要用智慧的方式,塑造智慧的老師,培養智慧的學生。學生會從我們的真誠教育中,感受到對自身價值的認同。當學生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就會學會自尊。有自尊的學生才會尊重別人,所以我們的教育應當滿含尊重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