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發護發 » 安全依戀與人生發展階段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安全依戀與人生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 2021-03-14 18:27:03

1、兒童依戀的發展經過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從出生到3個月)

第二階段: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3-6個月)

第三階段:特殊的情感聯結階段(6個月到2歲)

第四階段:目標調整的夥伴關系階段(2歲以後)

兒童依戀特定的依戀使嬰兒追求接近某些特定的人。依戀不僅是一種廣泛、強烈和富於生活色彩的現象,而且關繫到父母對兒童日後發展的作用。

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它不僅提高嬰兒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構了嬰兒終生適應的特點,並幫助嬰兒終生向更好適應生存的方向發展。

(1)安全依戀與人生發展階段擴展資料:

初級依戀策略主要是一個個體在遭遇問題或者需要有協助時,能夠主動地去尋求幫助。例如,我們可以尋找自己朋友的幫助,以獲得更好的適應。當我們心情抑鬱時,我們有可能找個朋友談談,獲得他的支持等等。

次級依戀策略則是當初級依戀策略不再有效時,或者當個體的依戀啟動時,依戀對象沒有反應時,個體就不得不去尋找其它的依戀策略。如果從嬰兒到成人的心理發展中我們經常遭遇這樣的環境。例如,一個不敏感的母親,對於個體依戀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問題的。

這時候兒童往往表現出兩種依戀反應方式,一種是過激依戀方式:也就是個體不放棄其依戀尋求親密的企圖,反而更加猛烈地強化接近這一企圖,直到獲得依戀對象的關心或回應為止。另一種則是不激活的依戀方式:也就是個體最終放棄尋求依戀的企圖,並以轉移注意力等消極防禦來逃避依戀對象。

從最新的研究來看,這可能是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產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會更多地習慣採取後兩種方式,這樣才構成其生活中人際關系的困境。這一習慣的養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經歷直接有關。

2、艾里克森把人生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初中生正處於什麼階段

艾里克森的八個人格發展階段概述:
各階段的年齡段及其良好的人格品質:
階內段年齡 發展危機 品質容 積極結果 消極結果
0~1歲 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 希望 內在好的感覺, 壞的感覺,
信任自己和他人,樂觀 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觀
1~3歲 自主對羞怯和疑慮 意志 能作決定 積極嚴厲 自負懷疑,關注自我,空虛
4~5歲 主動對內疚 目標 成功的歡樂,主動、方向和目的性 對深思的目標和取
得的成就感到內疚
6~11歲 勤奮-自卑 能力 被生產性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適合感和自卑
感,不能完成任務
12~20歲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亂 忠誠 對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有信心 角色混亂,沒有固
生活充滿憧憬標准 定的標准 ,感到虛偽
20~24歲 親密-孤獨 愛 感情的共鳴,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親密,關系淡漠
25~65歲 撫育後代-自我關注 關心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親密人際關系的能力 失去對工作的興趣
人際關系貧乏
65~死亡 自我整合-失望 智慧 有秩序感和意義感 怕死, 對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
的或沒發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3、簡答題什麼是依戀嬰幼兒發展可以分為那幾個階段?

依戀發展的階段:

第一階段:前依戀期(無差別的反應期,0-6周)。嬰兒受認知能力的局限,還沒有實現物、我的分化,對任何人都表現出相似的反應行為。嬰兒會通過哭、笑等行為來喚起撫養者的感情,獲得照料。哭是一種要求撫慰的信號,當父母給予反應時,嬰兒會通過安靜下來或笑的方式強化父母的這種行為,並給撫慰者帶來情感上的滿足。

第二階段:依戀關系建立期(有差別的社交期,6周到6-8個月)。由於分辨能力、再認能力的發展,以及反復出現的與父母的情感聯結,兒童對父母等撫養者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情緒,如更多的微笑。但是由於認知能力的限制,嬰兒仍不會在父母要離開時表現出反抗行為,即依戀關系尚不十分明顯。

第三階段:依戀關系明確期(積極尋求與專門撫養者地接近,6-8個月到18個月-2歲)。這一時期的標志性事件是分離反抗和怯生的出現。即當嬰兒的依戀對象要離開時,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反抗、哭叫等行為。分離反抗的出現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通常6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出現反抗分離的行為,強度持續增加,一直到15個月左右。

分離反抗的出現,意味著嬰兒已經能夠理解父母的消失是暫時的,即使看不見他們,他們也是存在的,但他不能容忍這樣的分離。稍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出現有意識尋求獲得父母情感支持的行為。當父母在身旁時,他們可以將父母作為安全基地進行游戲、對環境進行探索,出現了對撫養者持續穩定的情感。與此同時,大多數兒童對陌生人表現出明顯的害怕。

第四階段:雙向關系形成期(2歲)。到2歲左右,隨著語言與表達能力的快速發展,兒童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目標,理解到影響父母離開和出現的因素。因此,分離反抗逐漸下降。

(3)安全依戀與人生發展階段擴展資料

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撫養者,並會與撫養者形成親密的關系。心理學家將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通常是母親)親密的軀體聯系的這種傾向。

依戀有三個特點:

1、尋求與依戀對象身體上的親近。如嬰兒傾向於在母親身上或附近活動。

2、可以從依戀者那裡獲得慰藉、安全感和豐富的刺激。

3、依戀遭到破壞後,會造成依戀者情感上的痛苦。


4、依戀關系可分為安全依戀和不安全依戀?

是的。

親子依戀的類型有2種區分:安全型依戀及不安全依戀,其中不安全依戀可分為反抗型依戀及迴避型依戀。

1、安全型依戀

當寶寶在媽媽身邊時,內心會感受到足夠的安全,可以在完全陌生的空間里進行積極的玩耍和探索,可以積極和陌生人接觸。一旦媽媽離開了現場,從他的外表可以呈現出不安和煩惱,想要媽媽看著他玩耍。當媽媽回來時,他才可以安心繼續平靜的玩耍和游戲。

2、反抗型依戀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感知到媽媽離開後,就會大聲喊叫,極力反抗。等到媽媽回到他的身邊,他表現出無所適從,左右為難的樣子,一邊想讓媽媽安撫他,又在行為上拒絕和媽媽接觸,還時不時地瞅媽媽一眼。

3、迴避型依戀

這類寶寶把媽媽當空氣,大人在不在場他都無所謂。事實上,這類寶寶沒有和父母建立起特殊的親情關系。

(4)安全依戀與人生發展階段擴展資料

影響親子依戀關系的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是平時媽媽和孩子交往時的態度、行為和寶寶自身的特質。如果媽媽在對待寶寶時充滿了愛心、責任心、較敏感,她的寶寶通常會歸屬到安全型依戀的范疇。否則,很容易劃到反抗型和迴避型依戀。

研究結果證實,有時候媽媽對寶寶的態度也會受到寶寶自身特質的強烈影響。寶寶平時性格樂觀,見人就微笑,也喜歡被人抱的孩子更易感染媽媽,挑撥媽媽開心的情調,獲得更多的母愛。

相反,對於不太喜歡媽媽擁抱,不易接近,不喜歡讓人碰的孩子,獲取的母愛會減少。所以,媽媽對寶寶的不同的態度,使得孩子形成了不同親子依戀類型。

親子依戀關系一旦確立,寶寶常會表出積極快樂、活潑好動、樂於嘗鮮(新環境、陌生人或新事物)。寶寶會養成健康積極的情緒和情感,自信、勇敢及敢於求知探索的個性也隨之而來,能很好的促進寶寶的智能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和父母加強溝通的需要,情感性依戀就很不必要了。在接觸陌生的環境或事物時,寶寶膽怯時需要父母給他們提供保障。

如果要孩子缺少了對父母的關愛和依戀,就會形成寶寶得不到應對陌生環境的種種刺激,讓他對外界的相處失調,無所適從,對寶寶的健康發展起到影響,還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降低防病能力。

5、艾里克森認為,人生的發展階段中哪兩個時期最為重要?

艾里克森認為,人生的發展階段中是由兩個重要時期的

6、簡述依戀感發展的四個階段

1、前依戀階段(出生到6周)。
固有的信號——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視成人的眼睛——幫助嬰兒開始與他人的親密接觸。一旦成人做出反應,嬰兒鼓勵她留在附近,因為親密可便他們倍感舒適。這一年齡的嬰兒可以識別自己母親的氣味和聲音。但是,他們還沒有形成對她的依戀,因為他們不介意與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2、「形成中的依戀」階段(6周至6-8個月)。在這一階段嬰兒對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反應不同。隨著嬰兒與母親交流,體驗到憂傷可以緩解,他們得知自己的行動可以影響周圍人的行為。他們開始發展信任感——當他們發出信號時照料者將做出反應的預期。但是,即使他們可以識別母親,當與她分開時,嬰兒仍然不會抗議。

3、「清晰的」依戀階段(6-8個月至18個月-2歲)。
現在,對熟悉照料者的依戀很明顯。嬰兒表現出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當他們開始依賴的成人離開時變得難過。焦慮的出現意味著嬰兒已經清楚理解,當照料者不在視野范圍內時仍然存在。

除了抗議父母的離開,大一些的嬰兒和學步兒還努力嘗試維持他的在場。他們更願意接近、跟隨並爬到他身上。並且,他們把熟悉的照料者當作安全基地(secure base將照料者當做探索環境的基地,並能從中獲得情感支持)

4、交互關系的形成(18個月至2歲和以後)。到第二年末,表徵和語言的迅速發展使得學步兒能夠理解母親的來去,以及預測她的返回。結果是,分離抗拒下降。現在,兒童與照料者協商,使用請求和勸說來改變她的目的。

(這時,嬰兒開始考慮母親的願望、需要和情感,認識到母親的離開是暫時的,並不是拋棄他,母親是愛他的,並與之建立起雙邊的人際關系。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嬰兒在1歲左右都能與撫養者形成某種依戀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