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少女發髻名稱,注意是少女發髻哦!
我找到了兩種:
★飛天糹介,垂鬟分肖髻★
「飛天糹介」則是結三鬟於頂,聳立直上。據《宋五行志》記載:「文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發者三分發,抽其鬟直上,謂之飛天。」古之「百花」發式亦屬這種類型。
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發式,將發分股,結鬟於頂,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並束結肖尾、垂於肩上,亦稱燕尾。據《國憲家猷》記載:「漢明帝令宮人梳百花分肖髻。」在唐代常作為處女發式標志。
★雙平髻 發★
雙平鬟屬於雙掛式之梳編法,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於兩側。再束結成環,使其對稱而自平垂。掛於兩側。這種發式在仕女圖中頗為多見,多用於未婚少女或兒童。
發為兒童或未婚少女之發式,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兩股,對稱系結成兩大椎,分置於頭頂兩側,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頭發。使其自然垂下。
『大唐笙歌』———古代女子發髻資料 裡面有好多古代女子發型描述,還有圖片。http://tieba.baidu.com/f?kz=577871535
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2、求古代女子各種發髻的名稱和圖片
兩把頭,又稱旗頭、把頭兒、一字頭、叉子頭或如意頭,是中國清代的一種滿族女性發型。
[編輯] 概要
兩把頭是先將全頭頭發束於頭頂,然後以一支長扁的發簪為基座,分成兩縷向左右纏梳。兩股頭發在頭頂梳成橫向發髻後,用另一簪子橫向插入固定。腦後的余發梳成燕尾形扁髻。緊貼頸部後方的扁髻限制了頭部活動和躺卧,但同時也使女子的外觀更顯文雅莊重。
二把頭在清初期只是盤在腦後,且全都使用婦女本身的真發梳成,因此整體造型上較為小且扁矮,但隨著時間推移,盤梳的位置向頭頂發展,也有將二把頭盤的更高更大的趨勢,所以在纏梳的過程中開始參入假發。
清朝晚期,發展出一種名為大拉翅的板型冠狀飾物,逐漸取代了二把頭。
墮馬髻,又稱為拋家髻是中國魏晉時期流行的一種婦女發型。據說是東漢的梁冀的妻子孫壽發明的。
這種發型的特色在於往下側垂至肩部,並從發髻中分出一綹頭發自由散落,與人發髻散落之感,如果加上愁眉妝和啼妝,猶如女子甫從馬上摔落之姿,能夠增加女子的嫵媚感。
《後漢書》有記載: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要步、齲齒笑。所謂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作一邊。折要步者,足不在體下。齲齒笑者,若齒痛,樂不欣欣。始自大將軍梁冀家所為,京都歙然,諸夏皆放效。
大拉翅、又名大京樣、大翻車、達拉翅、旗頭、旗頭板等,清朝晚期在滿族及清宮中為婦女所流行的一種頭飾,為板狀冠型,呈現如牌樓般高聳挺立的風貌。
一般加戴在真發梳成的二把頭之上,與之共同構成誇張的大二把頭形狀。
常見的大拉翅是扇面狀的中空硬殼,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頭圍大小的圓箍。以鐵絲做架,布袼褙(漿糊粘合起來的多層布)做胎,表麵包裹黑色緞子或絨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絹花、簪、釵等眾多裝飾,有時候側面還懸掛有流蘇。
大拉翅使用的時候用扁簪固定在頭上,不用的時可取下。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B9%C5%B4%FA%C5%AE%D7%D3%B7%A2%D0%CD
3、漢代的簡單發髻怎麼梳 漢朝女子發髻圖解步驟
1
4、漢朝女人發髻有何講究
1.漢朝女式發型很流行墜馬髻 雙環蛇髻 雙丫髻高髻
而各種頭飾中,漢朝的女士們最常用的就是簪子...
根據一些史書資料記載..那些插在頭上綰發用的簪子最初是由動物的骨頭製作而成的...到了漢朝..簪子的品種才逐漸多了起來...有牙簪..玉簪等等...款式繁多....
2.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後所刨,後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後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後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後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①。
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5、古代女人的發髻名稱及圖片
以下各式古代女子發髻,請查閱,希望滿意
6、這個綠衣丫頭發髻的手繪女孩是出自哪裡的啊?
出資畫家的手裡
7、漢代婦女的發髻有哪些形狀?
漢代婦女多梳發髻,髻以專用頭巾裹之稱巾幗,一般士庶婦女梳平髻,貴族婦女喜高髻盛裝,高髻以金屬絲為圈,依圈編發而成。髻有多種形狀,據史料記載有墮馬髻、瑤台髻、迎春髻、望仙九鬟髻、分臀髻等十幾種。發髻以簪珥裝飾,簪長一尺,端部飾華盛,亦稱花勝,常為嵌有翠玉服飾的鳳凰,啕垂五彩串珠,行走時隨步搖動,故稱步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