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發護發 » 陽主生發陰主成長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陽主生發陰主成長

發布時間: 2021-03-14 01:44:34

1、中醫陰陽學說中陽主升陰主降陰陽之中復有陰陽是什麼意思?

陰陽是自然界中兩種相互對立的物質屬性。例如白天與黑夜,白天就是陽,黑夜就是陰。對於什麼是陰陽中復有陰陽,還說剛才的白天與黑夜,白天相對於黑夜白天屬陽,只對於白天(陽)中的上午和下午,上午屬陽,下午屬陰。這就是所謂的陰陽中復有陰陽。

2、怎樣從『陽主生,陰主長。陽主殺,陰主藏』來理解白血病癌細胞殘留

你好,根據你簡單的描敘,沒有體格檢查和其他手段檢查是不能夠准確給你建議意見的,建議你詳細描敘病情或提供相關檢查,以便給您好的建議,建議你去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治療,祝你健康

3、《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怎麼理解?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主要是講一年裡的陰陽變化以及萬物的生長情況。

陽生陰長主要講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陽漸漸生,陰漸漸長,兩者的關系非常協調。聯繫到具體的自然,春日以後,白日漸長,氣溫漸高,我們隨處可以感受到陽氣的不斷增長。那麼陰呢?陽化氣,陰成形,這些成形的,屬陰的萬物也隨著這個陽的增長而不斷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榮。這個過程真正是陽在生,陰在長,夫唱婦隨。與我們以往所說的對立的、消長的關系好像不同,並不是陽產生了,萬物反而消滅,完全不是這么一個情況。陽氣就好比能量,可以設想在天地之間有這樣一個能量庫,而在春夏這兩季,能量是處在一個釋放的過程,隨著能量的釋放,萬物得到這個能量的供給,便逐漸的生長,繁茂起來。否則,萬物憑什麼會生長繁茂呢?就是因為這個陽氣的釋放,這個能量的釋放造成的。這是陽生陰長。

陽殺陰藏,是講秋冬的變化。不要把「陽殺」看成真正的殺滅,「陽殺」與「陽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陽生指的是陽的釋放,能量的釋放。那這個釋放是不是會無休止的進行下去呢?應該不會。這好比我們拳擊,拳頭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頭還老是停留在這個狀態,那就沒辦法進行第二擊。所以,必須先把拳頭收回來,才能打下面的一擊。陽氣也是這樣,老是生發,老是釋放行不行?不行!這樣就不能持續。所以,生發、釋放到一定程度後,它就逐漸地轉入到收藏,這個陽氣的收藏相對於釋放而言,就是「陽殺」。陽殺了,能量收藏起來了,天地萬物得不到這個能量的供給,萬物的生長就趨於停止,而且漸漸地凋零、枯萎,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就是講的這個肅殺的狀態,就是講的這個收藏的狀態。

4、《內經》如何用陰陽的關系看待世界的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是宇宙的總規律,是世界一切事物產生、運動和變化的根源。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產生的,並且其中存在著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黃帝內經》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它將天地、日月、水火、氣味分為陰陽,它表示了陰陽相互對立統一的關系,這是自然界中最顯而易見的運用陰陽來歸類事物屬性的方法,不僅無生命的事物可以分屬陰陽,而且有生命的事物同樣也可以分屬陰陽。《黃帝內經》雲:「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就人體來說,「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皆為陽」。
《黃帝內經》所說的陰陽,除了指出它們具有對立統一的關系外,還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質的規定,即陰陽兩方面各代表了一定的趨向和性態。關於陰陽的兩類屬性,《黃帝內經》用水火的特性來說明。即「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因為火性炎熱、升騰、輕浮、活動,集中體現了陽性特徵;水性寒冷、沉靜、下降,正好體現出陰質的本性。
《黃帝內經》認為,不僅事物外部以及一事物與他事物之間表現出陰陽正反對立的辯證關系,而更主要的是所有事物內部都包含著陰陽二者對立的趨勢,萬物的運動和變化就是在陰陽相互交感的作用下產生的。所以《黃帝內經》把陰陽對立統一的規律,看成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源泉和宇宙的總規律。此即《黃帝內經》所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清楚地說明,萬物的生成、運動、變化和消亡的根源,不在於上帝鬼神,不是超感性的精神本體,而在於自然界物質內部陰陽二者的相互作用。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中,陰陽矛盾雙方既處在一個統一體中,陰陽之間就必須維持相互聯系和相互合作的統一關系,沒有陰和陽二者的統一,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此即《黃帝內經》所謂「陽生陰長」,「陽化氣,陰成形」;「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說明在人體中,陽主生發,陰主成長,只有陽氣生發,氣化功能旺盛,始能生精化血,促進形體的生長發育。
陰陽的相互對立,就是說陰陽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排斥的關系,這主要是說明陰陽之間的斗爭性。由於陰和陽的屬性與作用相反,且又相互聯結、不可分割,這就必然構成了陰陽兩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黃帝內經》謂:「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此「相錯」就是指陰陽之間交錯地相互作用,表現為陰陽正反對立的兩個方面,存在著上下、升降、動靜的相互交感,亦即《黃帝內經》所謂的「陰陽上下交爭」,這實際上是指陰陽的相互排斥而言。萬物的運動和變化就是在陰陽相互交感的作用下產生的。可以看出,陰陽相錯包含著《黃帝內經》作者對作用和反作用的直觀了解。
因此,事物內部由於陰陽兩方面的相互斗爭、相互排斥、相互制約,就促進了事物的消長和轉化。即事物內部的陰陽兩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制約,一方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足;而一方不足,也可導致另一方的太過,形成此盛彼衰,彼消此長,虛實相移的現象。如此就推動事物由成轉敗或由敗轉成,促進新舊事物的交替,亦即促進事物由量到質的變化過程,並且由新質而產生新量的發展過程。此即《黃帝內經》所言:「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黃帝內經》又謂:「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文中的「相薄」,即相互排斥、斗爭之義,是說明陰陽的消長轉化過程,是陰陽之間矛盾斗爭的結果。
由此可以看出,陰陽的消長轉化,實際上包含著「化」與「變」前後相接的兩個過程。其中「物之生」,是指事物的形成、生長和發育的過程;「物之極」,是指事物興盛到了極點就開始走向衰敗,從此使事物漸漸走向死亡和極變的過程,其中包含了質量互變的辯證關系。「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說明在事物「化」與「變」的過程中,亦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化」起肯定的作用,「變」起否定的作用。正是由於事物內部這兩種對立的力量和因素相互斗爭,才推動了事物由成轉敗,或由敗轉成,引起新舊事物迭相交替。
《黃帝內經》運用陰陽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的理論,來說明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規律和人體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之間相互對立、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才能夠保持陰陽雙方的平衡協調關系。《黃帝內經》運用陰陽平衡協調的理論來闡述人體的生理功能。
綜上所述,《黃帝內經》對陰陽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幾方面關系的分析中,闡明了對立統一規律的一些重要原則,並說明陰陽學說具有明晰的辯證法思想。《黃帝內經》運用陰陽學說的辯證思維方法,使之與醫學相結合,賦予醫學的內涵,而成為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醫學理論中,總是運用陰陽的概念將具體的生理、病理現象加以抽象概括,如將動靜、寒熱、虛實、升降等分別歸屬於陰陽,構成獨具特色的理論系統。所以,《黃帝內經》的陰陽學說,它一方面體現了樸素的對立統一的辯證觀,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含義和存在價值,為一般矛盾法則所不能替代。
資源來源:http://zhongyi.ifeng.com/news/zygj/20157/406078.shtml

5、陰陽應象大論篇的譯文

黃帝道:陰陽是宇宙間的一般規律,是一切事物的綱紀,萬物變化的起源,生長毀滅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醫治疾病,必須求得病情變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陰陽二字。拿自然界變化來比喻,清陽之氣聚於上,而成為天,濁陰之氣積於下,而成為地。陰是比較靜止的,陽是比較躁動的;陽主生成,陰主成長;陽主肅殺,陰主收藏。陽能化生力量,陰能構成形體。寒到極點會生熱,熱到極點會生寒;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清陽之氣居下而不升,就會發生泄瀉之病。濁陰之氣居上而不降,就會發生脹滿之病。這就是陰陽的正常和反常變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證和順證的分別。
所以大自然的清陽之氣上升為天,濁陰之氣下降為地。地氣蒸發上升為雲,天氣凝聚下降為雨;雨是地氣上升之雲轉變而成的,雲是由天氣蒸發水氣而成的。人體的變化也是這樣,清陽之氣出於上竅,濁陰之氣出於下竅;清陽發泄於腠理,濁陰內注於五臟;清陽充實與四肢,濁陰內走於六腑。
水分為陰陽,則水屬陰,火屬陽。人體的功能屬陽,飲食物屬陰。飲食物可以滋養形體,而形體的生成又須賴氣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產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氣化而產生的,所以形體的滋養全靠飲食物,飲食物經過生化作用而產生精,再經過氣化作用滋養形體。如果飲食不節,反能損傷形體,機能活動太過,亦可以使經氣耗傷,精可以產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為飲食不節而受損傷。
味屬於陰,所以趨向下竅,氣屬於陽,所以趨向上竅。味厚的屬純陰,味薄的屬於陰中之陽;氣厚的屬純陽,氣薄的屬於陽中之陰。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氣薄的能向外發泄,氣厚的能助陽生熱。陽氣太過,能使元氣衰弱,陽氣正常,能使元氣旺盛,因為過度亢奮的陽氣,會損害元氣,而元氣卻依賴正常的陽氣,所以過度抗盛的陽氣,能耗散元氣,正常的陽氣,能增強元氣。凡氣味辛甘而有發散功用的,屬於陽,氣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屬於陰。
人體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氣發生偏生,則陽氣受損而為病陽氣發生了偏生,則陰氣耗損而為病。陽氣發生了偏生,則陰氣耗損而為病。陽偏生則表現為熱性病症,陰偏生則表現為寒性病症。寒到極點,會表現熱象。寒能傷形體,熱能傷氣分;氣分受傷,可以產生疼痛形體受傷,形體可以發生腫脹。所以先痛而後腫的,是氣分先傷而後及於形體;先腫而後痛的,是形體先病後及於氣分。風邪太過,則能發生痙攣動搖;熱邪太過,則能發生紅腫;燥氣太過,則能發生乾枯;寒氣太過,則能發生浮腫;濕氣太過,則能發生濡瀉。
大自然的變化,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變化,因此,產生了寒、暑、燥、濕、風的氣候,它影響了自然界的萬物,形成了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人有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化生五志,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志活動。喜怒等情志變化,可以傷氣,寒暑外侵,可以傷形。突然大怒,會損傷陰氣,突然大喜,會損傷陽氣。氣逆上行,充滿經脈,則神氣浮越,離去形體了。所以喜怒不加以節制,寒暑不善於調適,生命就不能牢固。陰極可以轉化為陽,陽極可以轉化為陰。所以冬季受了寒氣的傷害,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病;春天受了風氣的傷害夏季就容易發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氣的傷害,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秋季受了濕氣的傷害,冬天就容易發生咳嗽。
黃帝問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聖人,講求人體的形態,分辨內在的臟腑,了解經脈的分布,交會、貫通有六合,各依其經之許循行路線;氣穴之處,各有名稱;肌肉空隙以及關節,各有其起點;分屬部位的或逆或順,各有條理;與天之四時陰陽,都有經緯紀綱;外面的環境與人體內部相關聯,都有表有里。這些說法都正確嗎? 歧伯回答說:東方應春,陽生而日暖風和,草木生發,木氣能生酸味,酸味能滋養肝氣,肝氣又能滋養於筋,筋膜柔和則又能生養於心,肝氣關聯於目。它在自然界是深遠微妙而無窮的,在人能夠知道自然界變化的道理,在地為生化萬物。大地有生化,所以能產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自然界變化的道理,就能產生一切智慧;宇宙間的深遠微妙,是變化莫測的。變化在天空中為風氣,在地面上為木氣,在人體為筋,在五臟為肝,在五色為蒼,在五音為角,在五聲為呼,在病變的表現為握,在七竅為目,在五味為酸,在情志的變動為怒。怒氣能傷肝,悲能夠抑制怒;風氣能傷筋,燥能夠抑制風;過食酸味能傷筋,辛味能抑制酸味。
南方應夏,陽氣盛而生熱,熱甚則生火,火氣能產生苦味,苦味能滋長心氣,心氣能化生血氣,血氣充足,則又能生脾,心氣關聯於舌。它的變化在天為熱氣,在地為火氣,在人體為血脈,在五臟為心,在五色為赤,在五音為徽,在五聲為笑,在病變的表現為憂,在竅為舌,在五味為苦,在情志的變動為喜。喜能傷心,以恐懼抑制喜;熱能傷氣,以寒氣抑制熱;苦能傷氣,鹹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應長夏,長夏生濕,濕與土氣相應,土氣能產生甘味,甘味能滋養脾氣,脾氣能滋養肌肉,肌肉豐滿,則又能養肺,脾氣關聯於口。它的變化在天為濕氣,在地為土氣,在人體為肌肉,在五臟為脾,在五色為黃,在五音為宮,在五聲為歌,在病變的表現為噦,在竅為口,在五味為甘,在情志的變動為思。思慮傷脾,以怒氣抑制思慮;濕氣能傷肌肉,以風氣抑制濕氣,甘味能傷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西方應秋,秋天天氣急而生燥,燥與金氣相應,金能產生辛味,辛味能滋養肺氣,肺氣能滋養皮毛,皮毛潤澤則又能養腎,肺氣關聯於鼻。它的變化在天為燥氣,在地為金氣,在人體為皮毛,在五臟為肺,在五色為白,在五音為商,在五聲為哭,在病變的表現為咳,在竅為鼻,在無味為辛,在情致的變動為憂。憂能傷肺,以喜抑制憂;熱能傷皮毛,寒能抑制熱;辛味能傷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應冬,冬天生寒,寒氣與水氣相應,水氣能產生鹹味,鹹味能滋養腎氣,腎氣能滋長骨髓,骨髓充實,則又能養肝,腎氣關聯於耳。它的變化在天為寒氣,在地為水氣,在人體為骨髓,在五臟為腎,在五色為黑,在五音為羽,在五聲為呻,在病變的表現為戰栗,在竅為耳,在五味為咸,在情致的變動為恐。恐能傷腎,思能夠抑制恐;寒能傷血,燥(濕)能夠抑制寒;咸能傷血,甘味能抑制鹹味。
所以說:天地是在萬物的上下;陰陽如血氣與男女之相對待;左右為陰陽運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熱,是陰陽的象徵;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長的原始能力。所以說:陰陽是互相為用的,陰在內,為陽之鎮守;陽在外,為陰之役使。 黃帝道:陰陽的法則怎樣運用於醫學上呢?歧伯回答說:如陽氣太過,則身體發熱,腠理緊閉,氣粗喘促,呼吸困難,身體亦為之俯仰擺動,無汗發熱,牙齒乾燥,煩悶,如見腹部帳滿,是死症,這是屬於陽性之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夏天就不能耐受了。陰氣盛則身發寒而汗多,或身體常覺冷而不時戰栗發寒,甚至手足厥逆,如見手足厥逆而腹部脹滿的,是死症,這是屬於陰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這就是陰陽互相勝負變化所表現的病態。
黃帝問道:調攝陰陽的辦法怎樣?歧伯說:如果懂得了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則人身的陰陽就可以調攝,如其不懂得這些道理,就會發生早衰現象。一般的人,年到四十,陰氣已經自然的衰減一半了,其起居動作,亦漸漸衰退;到了五十歲,身體覺得沉重,耳目也不夠聰明了;到了六十歲,陰氣萎弱,腎氣大衰,九竅不能通利,出現下虛上實的現象,會常常流著眼淚鼻涕。所以說:知道調攝的人身體就強健,不知到調攝的人身體就容易衰老;本來是同樣的身體,結果卻出現了強弱不同的兩種情況。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能夠注意共有的健康本能;不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只知道強弱異形。不善於調攝的人,常感不足,而重視調攝的人,就常能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即使已經年老,亦可以身體強壯,當然本來強壯的就更好了。所以聖人不作勉強的事情,不胡思亂想,有樂觀愉快的旨趣,常使心曠神怡,保持著寧靜的生活,所以能夠壽命無窮,盡享天年。這是聖人保養身體的方法。
天氣是不足與西北方的,所以西北方屬陰,而人的右耳也不及左邊的聰明;地氣是不足於東南方的,所以東南方屬陽,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邊的強。黃帝問道,這是什麼道理?歧伯說:東方屬陽,陽性向上,所以人體的精神集合於下部,集合於下部則夏部強盛而上部虛弱,所以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利。如雖左右同樣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則身體的右側較重,在下部則身體的左側較重,這是天地陰陽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陰陽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氣就能乘虛而居留了。
所以天有精氣,地有形體;天有八節之綱紀,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無形的清陽上生於天,有形的濁陰下歸於地,所以天地的運動與靜止,是由陰陽的神妙變化為綱紀,而能始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復始,循環不休。懂得這些道理的人,他把人體上部的頭來比天,下部的足來比地,中部的五臟來比人事以調養身體。天的輕清通於肺,地的水谷之氣通於嗌,風木之氣通於肝,雷火之氣通於心,溪谷之氣通於脾,雨水之氣通於腎。六經猶如河流,腸胃猶如大海,上下九竅以水津之氣貫注。如以天地來比類人體的陰陽,則陽氣發泄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陽氣,象天地疾風。人的暴怒之氣,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氣,象陽熱的火。所以調養身體而不取法於自然的道理,那麼疾病就要發生了。
所以外感致病因素傷害人體,急如疾風暴雨。善於治病的醫生,於邪在皮毛的時候,就給予治療;技術較差的,至邪在肌膚才治療;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臟才治療。假如病邪傳入到五臟,就非常嚴重,這時治療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
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氣,侵襲了人體就能傷害五臟;飲食之或寒或熱,就會損害人的六腑;地之濕氣,感受了就能損害皮肉筋脈。
所以善於運針法的,病在陽,從陰以誘導之,病在陰,從陽以誘導之;取右邊以治療左邊的病,取左邊以治療右邊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狀態來比較病人的異常狀態,以在表的症狀,了解裡面的病變;並且判斷太過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時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時進行治療,不致使病情發展到危險的地步了。
所以善於診治的醫生,通過診察病人的色澤和脈搏,先辨別病症的屬陰屬陽;審察五色的浮澤或重濁,而知道病的部位;觀察呼吸,聽病人發出的聲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診察四時色脈的正常是否,來分析為何臟何腑的病,診察寸口的脈,從它的浮、沉、滑、澀,來了解疾病所產生之原因。這樣在診斷上就不會有差錯,治療也沒有過失了。
所以說:病在初起的時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勢正盛,必須待其稍微衰退,然後刺之而愈。所以病輕的,使用發散輕揚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減之法治之;其氣血衰弱的,應用補益之法治之。形體虛弱的,當以溫補其氣;精氣不足的,當補之以厚味。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導之法;病在中為脹滿的,可用瀉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湯葯浸漬以使出汗;邪在皮膚,可用發汗,使其外泄;病勢急暴的,可用按得其狀,以制伏之;實症,則用散法或瀉法。觀察病的在陰在陽,以辨別其剛柔,陽病應當治陰,陰病應當治陽;確定病邪在氣在血,更防其血病再傷及氣,氣病再傷及血,所以血適宜用瀉血法,氣虛宜用導引法。

6、如果說陽主生長,陰主收藏,那麼再細分一下,又可以分為

升與降是對立的。用陰陽的觀點來看升屬陽,降屬陰。它所謂陽主升陰主降是真對某一臟腑或者是其他相對的物質屬性的概括說法。例如:脾的生理功能是升清,與其相對的胃的生理功能的功能主受納、下降。從功能上講脾主升屬陽,胃主降屬陰。即陽主升,陰主降。註:陽主升中的主的意思相當於「為」。

7、周易《陽主過去,陰主未來》這句話何解??

首先周易沒這句話

其次陽為已知的,陰位未知。過去是已知的,未來的未知的。所以這句話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