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特點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結構理論,但他並不主張把一切活動和人格發展的動力都歸結為生物學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性的原因,而強調社會文化背景的作用,認為人格發展會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響和制約。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幾種文化背景下兒童發展的情況後推斷說,盡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異,但情感的發展變化及其與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卻遵循著相似的方式。出於對文化和個體的關系的重要性的認識,埃里克森提出了把自我發展和環境影響結合起來的人格發展階段論。
埃里克森首先根據自己的臨床跨文化觀察,將人格發展分成各有側重、互相連接的八個發展階段,埃里克森認為個體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都會面臨一個確定的主題,或是說一個特定的心理危機。而每一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結果和一個消極結果,所謂積極結果就是指由於特定心理危機得到恰當地解決而使這個危機所對應的發展階段對人的人格所產生的積極的影響,同樣,消極結果是指某個發展階段對人格所產生的消極影響。關於八個發展階段的劃分及對人格的影響見下表(表2-1)。
表2-1 埃里克森的八個人格發展階段
年齡
特定心理危機
積極結果
消極結果
0~1歲 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 內在好的感覺,信任自己和他人,樂觀 壞的感覺,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觀
1~3歲 自主對羞怯和疑慮 意志訓練,自我培訓,能作決定 積極嚴厲,自負懷疑,關注自我,空虛
3~5歲 主動對內疚 成功的歡樂,主動性,方向性,目的性 對深思的目標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內疚
5~12歲 勤奮對自卑 能夠被生產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適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務
12~20歲 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對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有信心,生活充滿憧憬 角色混亂,沒有固定的標准,感到虛偽
20~24歲 親密對孤獨 感情的共鳴,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親密,關系淡漠
24~65歲 繁殖對停滯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親密人際關系的能力 失去對工作的興趣,人際關系貧乏
65歲以後 自我整合對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義感 怕死,對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沒發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埃里克森也認為,上述每一階段都有相應的重要影響人物(significant relations),也就是存在著人際關系的焦點。具體地說就是:第一階段——母親;第二階段——父親;第三階段——家庭成員;第四階段——鄰居和學校師生;第五階段——同夥和小團體;第六階段——友人;第七階段——一起工作和分擔家務的人;第八階段——整個人類。
正如其他兒童發展階段論者(如皮亞傑)一樣,埃里克森沒有把各階段看成完全相互獨立的。他認為個體的發展是一個整體,因此每一階段都要受前一階段所發生情況的影響,並對下一階段的發展也產生影響。例如,個體能夠發展起穩定的同一性,這可能得益於其早期在成就和方向性中獲得的快樂(主動性),而非得益於對目標和成就感到的罪疚(內疚感),並且建立了這種穩定的同一性的個體更能繼續形成穩定而親密的人際關系。再如,在第一階段尤其是生命的頭幾個月,嬰兒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是否可靠。由於這個階段的危機是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所以,如果嬰兒得到較好的撫養並與母親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兒童就將會對周圍世界產生信任感,這也將有利於下一個階段自主性的順利發展。相反,如果兒童在第一階段對周圍世界產生懷疑和悲觀,則更可能導致下一階段產生消極的結果。事實上,在埃里克森看來,所謂健康人格就是以八個階段各種危機的積極解決所形成的相應品質為特徵。但是,任一危機解決的結果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後面的發展階段有其自身的相關問題,可以為新的發展和可能結果提供改變的機會,所以,在某一階段未獲得積極結果的人,還可以通過以後的發展階段逐漸得到補償;同樣,曾經獲得積極結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失掉。
① 嬰兒期(0-2歲):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主要任務是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著希望的實現。
② 兒童早期(2-4歲):基本的自立感對羞恥感和疑慮。主要任務是獲得自立感,克服羞恥感和疑慮,體現著意志的實現。
③ 學前期(4-7歲):基本的主動感對內疚感。主要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驗著目的實現。
④ 學齡期(7-12歲):基本的勤奮感對自卑感。主要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
⑤ 青春期(12-18歲):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對同一感混亂。主要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避免同一感混亂,體驗忠誠的實現。
自我同一感是一種關於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有何地位,將來會怎樣等等穩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歷程的體驗.
實現自我同一感有以下三種體驗:a. 他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而有自己個性的個體,雖然他與別人共同活動,共同承擔任務,但他是可以喝別人分離的; b. 自我本身是統一的,他的需要、動機、反應模式是可以整合一致的。而且從時間上看,自我有一種發展的連續感和相同感。「我」是由童年發展而來,將來還會發生變化,但我還是我,不是別人; c. 自我設想的我與我所覺察到的其他人對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並深信自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標以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所採取的手段是為社會所承認的。
這一階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延緩期的概念,他認為這時的青年承續兒童期之後,自覺沒有能力持續的承擔義務,感覺要作出的決斷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後的決斷以前要進入一種「暫停」的時期,用以千方百計的延緩承擔的義務,以避免認同提前完結的心理需要。雖然同一性尋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後是能導致個體整合的一種更高級形式和真正的社會創新。
⑥ 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感對孤獨感。主要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著愛情的實現。
⑦ 成年中期(25-50歲):繁殖感對停滯感。主要任務是獲得繁殖感,克服停滯感,體驗著關懷的實現。
⑧ 成年晚期(50- ):自我完善感對失望和厭倦感。主要任務是獲得自我完善感,克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
2、心理學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的8個階段是什麼,每個階段所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這個題目有點長,說個個人體驗吧,我是記住了「嬰兒學琴輕成」這六個字,這是階段的名字的第一個字,這樣就基本記住了八個階段的名字,馬上要考試了,說是理解,到時候還是要背誦,得想點辦法,呵呵。下面是八個階段的名字和具體任務。
1,嬰兒期,出生到2歲,滿足生理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希望的實現
2,兒童早期,2歲到4歲,獲得滿足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體驗意志的實現
3,學前期,又稱游戲期,4歲到7歲,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現目的的實現
4,勤奮期,7歲到12歲,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現能力的發展
5,青年期,12到18歲,任務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亂
6,成年早期,18到25歲,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
7,成年中期,25到50歲,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體驗關懷的實現
8,成年晚期,50歲以後,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智慧的實現
3、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有哪些主要內容
艾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有哪些?主要的內容,他們的一些主要的內容的話,就是根據一些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展開。
4、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個階段
(一)、童年階段
1、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此時嬰兒根本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所以當他們餓了或者難受的時候就會哭鬧,這種哭鬧實際上就是提出了「希望」這一品質,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及時出現,那就是滿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聲音啊、與孩子的身體接觸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覺到這個人是可以信任的;
於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麼如果家人沒有及時出現,孩子發出的希望信號無人理會,那麼這個環境就無法信任了,所以沖突沒有解決好獲得的是不信任的話以後一旦去了陌生環境中就會充滿焦慮。
2、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沖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范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臟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
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復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
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埃里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3、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但是如果幼兒主動行為結束後卻受到了負面的反饋(如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在這里,咱們來區分下上面的兒童早期和學齡初期。學齡早期是孩子做了這件事後獲得的反饋,而,兒童早期呢是說,我還沒做,家長就干預或者包辦,所以我們用下面這個截圖幫大家區分。
4、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如孩子在學習經常無法順利完成任務是老師多次批評)。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否則這個孩子以後幹事呢就會畏縮,不自信。
(二)、青春期階段
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同一感就是我們說的青春期的「心理我」,青春期關注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我是誰,我能幹什麼」等這些問題在自己回答的時候如果和別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那麼他就是獲得了自我同一性。反之,這些問題很困擾自己,那麼就是出現的暫時的角色混亂導致生活會感到彷徨迷茫。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三)、成年階段
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
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這個時候對應於咱們上大學時期,按照各位同學自己的經歷,我們的父母經常會鼓勵我們「找對象要趁早,剩男剩女不太好」,甚至還會給我們戀愛經費鼓勵戀愛,其實就是鼓勵我們在這個階段干該乾的事兒--獲得親密感。
7、成年期(25~65歲):繁殖感對停滯感的沖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埃里克森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8、成熟期(65歲以上):完善感與絕望期的沖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完善感是一種接受自我衰老的事實、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所以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回顧這一輩子「開枝散葉,兒女孝順,生活充實,不白活一回」等描述。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周期。
5、埃里克森人生發展八階段理論的介紹
<
6、埃里克森的8個人格發展階段的理解和運用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⑴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志生命誕生的怒吼。」
⑵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范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臟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復應用「我
」、「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埃里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⑶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埃里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
⑷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另外,如果兒童養成了過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而對其他方面木然處之,這種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說:「如果他把工作當成他惟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成是惟一的價值標准,那他就可能成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闆們最馴服和最無思想的奴隸。」
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埃里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沖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沖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系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里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埃里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
⑺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沖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⑻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沖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沖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