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堂的教學評價如何促進學生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關注發展,以學論教」是現代課堂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課堂評價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高超的評價藝術,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成功的課堂評價以師生面對面的靈活性,較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個性發展、價值觀等方面的品質,發揮其特有的導向作用和激勵功能,讓學生在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時,積極接納他人、學習他人,分享合作的快樂,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一、課堂教學評價的特徵和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相比,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既要遵從教育評價理論的一般原則,也要具有區別於傳統教學評價的特徵。1、發展性發展性是新課程教學評價中最重要的特徵。所謂發展,指的是教學評價要改變其只重甄別——選拔功能的現象,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基礎上的發展。在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對學習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根結底是重視學生各種素質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狀況。2、多元化多元化指的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就評價內容而言,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3、多樣化多樣化指的是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的多樣化。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智力因素評價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等。4、全面性所謂全面性指的是教學評價必須全面、全員和全程(課程和過程)地採集和利用與學生各種素質培養及各種技能發展有關的評價信息,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生的全部學習、教育的動態過程。那麼,中學語文課堂如何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一、有效課堂評價應注意的問題1、注意課堂評價的適時性教育家布萊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師反饋應該是:具體的、描述性的和及時的。每一個精妙的回答,每一次認真的作業,每一次好的表現,教師都要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話,一個贊許的目光,都是對學生極大的鼓舞,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接納態度,幫助學生體會學習成功的愉快,體驗當一個好學生的快樂,體驗不斷進取的樂趣。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不但能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實力所在,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開發他們的潛力。2、 實行多元評價教學本來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多邊活動,教學過程的展開要以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活動為載體。學生始終是評價的主體,學習評價應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在課堂上學生是被評價對象、教師是絕對評價者的評價狀況。教師可以採取以被評價對象為主,教師、同學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的方法,在評價中,學生可以通過:「我的表現」「我進步了」等自我評價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主意識、反思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自主發展的動力,從而有效地促進發展。還有「同學眼中的我」、「教師的話」等形式的評價,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展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幫助家長、教師獲得有關學生學習、發展的多方面信息。這樣,學生本人、同學、教師每個人都參與到評價中去,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3、 注意課堂評價的過程性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獲得的情感體驗就不一樣。課堂評價要以學生的努力程度作為重要參數,主要考查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學習活動,是否樂於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學習的興趣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是否真正開動了腦筋思考問題。真正重視過程的評價應該運用建議性的語言給學生以明確、清晰的建議。而這種建議一次一般只能集中於一個學習點的改進上,目的是讓學生有更明確的方向。比如,在讓學生朗讀課文後,評價道:「讀得響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好語氣就更好了。」這種評價,針對性很強,有的放矢,不僅使學生准確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知道努力的目標,也體會出了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重視。4、 講究課堂評價的藝術性教師應能夠正確地看待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目光面對發生在學生身上的點滴小事,容許學生犯錯誤。學會幽默,使用藝術化的語言,講究表揚和批評的方式方法,這將直接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課堂評價,特別是批評學生,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給學生留一點面子,不要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了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要鼓勵他們認真學習、認真思考。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學活動其實正是在一步步或隱或現、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中展開的。課堂是教學評價的重要場所,課堂評價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情感,才能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信任度,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5、 注重評價的層次性教師的評價如何促進不同的學生的發展呢?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可採用分層教學評價。教師根據平時對學生各方面表現、能力的觀察,在心中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次,當學生發言、練習時,教師用一把彈性的標尺(即不同的要求),關注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然後作出評價。如果用單一的尺度來評價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就會造成優等生發展提供遲緩、學困生感覺永遠跟不上的現象。教師要發揮評價的多種功能,與點撥、引導等技巧融會貫通,使學習水平本身發展較高的學生更上一層樓,讓他們更富有創新意識,思維空間更加廣闊,語言發展更為突出;對學習暫時滯後的學生,教師要在肯定其努力、進步的同時,給他們指明繼續努力的方向,也要在提醒、批評的同時,教給他們改進的方法,使其感受「只要我努力,一定會有提高」。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只有教師靈活而富有啟發性的評價,才能確保每位學生在每天的課堂學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二、科學地進行課堂評價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學生們的陽光,是課堂的生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一)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立足學生的生命發展,尊重學生內在發展的呼喚,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在教育中成人、成才。在評價中享受教育,意味著評價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評價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如影隨形的「伴侶」。教育、教學,則表現為一種隨時隨地的滲透與體驗,與既定的有預案的「正式評價」相比,即時的、非正式的評價會更適合學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表情,都可以達成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都可能影響學生。教師一句不經意的批評會使一個學生沮喪一天,甚至留下終身創傷;而一句贊美之辭會讓學生高興幾天,甚至一輩子發揮作用。因此,課堂評價無小事,事事處處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享受教育」,既力主「歡樂評價,評出歡樂」,也不迴避批評。恰如其分的批評,充滿人文關懷的批評,同樣是在讓學生享受教育。 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最終要使學生生成五種新態度:對學科的態度是「喜歡該學科」,對學習的態度是「熱愛學習,自覺學習」,對自我的態度是「有自尊,樂於進取」,對自身作為學習者的態度是「參與學習,善於學習」,對教育教學的態度是「享受,樂於接受,喜歡課堂生活」。(二)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的激勵功能就是激發人的動機,改進人的行為,激發人們向更高目標發展。被激勵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有了激勵,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人們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課堂教學要科學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進步,體驗到成功和樂趣。1、 表揚,促進學生加速的動力有這樣的一句話:「不是聰明的學生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學生更聰明。」的確,教師及時而適度的表揚往往是促進學生轉變和前進的催化劑,它會使學生盡力將事情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自此樹立起了自信心和責任心。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受表揚組,不斷受到表揚。結果成績扶搖直上。第二組為首譴責組,經常受到責備。剛開始,這些責備還起點作用,後來就沒用了,成績就持續下降。這個試驗得出結論,人都是渴望表揚的,人在受到表揚時,腦神經活動加快,思維更加靈敏,做事的效率也更高。學生也不例外,得到老師的表揚、肯定,就情緒飽滿,奮發向上。我在教學中就有過這樣的例子:我班有個叫龐子婷的學生,原來作文寫得不是很好。有一次,她寫了一篇作文交上來,我給她的作文批了四個表揚的文字:「寫得不錯!」我之所以那樣評價,是因為子婷的那篇小作文比她前面的文章都要好,我不能不表揚她。當然,相對於別的學生來說,仍然算不上優秀。從那以後,子婷就非常積極地寫作文、周記、日記,寫作水平提高很快,並且還參加了海南省第二屆中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作文)大賽,榮獲了三等獎。2、批評,在踏雪無痕中進行 「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認為:表揚是愛,批評也同樣飽含著對學生的愛。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勵性質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塑造一個人,可以將其引向成功的巔峰;相反,一個有傷自尊心的、令人泄氣的批評則會讓人從此一蹶不振,失去前進和向上的動力。因此,批評學生時,教師頭腦一定要清醒,力求點到即止,要記住批評不是目的,是手段。批評的目的絕不是使學生心灰意冷、垂頭喪氣,而是給學生一個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機會,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缺點,大踏步地前進。要想讓你的批評成為點石成金的魔棒,要想讓學生們因你而從執迷不悟中豁然開朗,那麼,你的批評中必須蘊含著愛、蘊含著真正的人文關懷!(三)、多元評價,張揚個性 課堂教學評價,要走進學生的「生命全域」。傳統的學生評價過分強調學生認知領域中知識掌握的情況,而忽視其他多重智能的評價。這樣可能將一個身體運動智能特別優秀的學生定格在邏輯推理智能中的「差生」。任何單一的評價都不能反映生命成長的豐富性,評價應全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與達成程度;評價應鼓勵學生的創見、對教材內容的多元解讀和富有個性的獨特體驗與感悟。必須使評價成為一面「多棱鏡」,從而透射出學生的多彩光譜,映射出他們的生命全景。 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張揚了學生個性,「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 評價內容多元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以質評為基礎,應用先進的評價方法,不僅考查「認識」或「概念」等認知層面,同時關注對「表現」等行為層面的考查,如行為觀察、情境測驗等。 (四)讓評價充滿智慧課堂教學的開放性、生成性,要求教師能夠隨時根據教學情境,發揮教學機智,作出充滿智慧的即興評價,充分發揮激勵和導向功能,演繹精彩紛呈。如及時贊揚法:「你有自己的獨特想法,真了不起!」又如榜樣激勵法:「真了不起,大家都為班級里有你這么棒的同學而感到驕傲!」再如典型誇張法:「啊!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師了!」這種充滿個性魅力、隨機應變的課堂評價,創造的是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激活的是學生無限可能的創新思維。當我們在這方面積累了足夠的實踐經驗,吸取了足夠的課堂智慧,形成了足夠的捕捉和處理課堂信息的能力,就能完成經驗的超越,從機械走向靈活,從預設走向生成,游刃有餘,從而使課堂變化多姿,充滿生機和活力。(五)、發揮課堂評價語言的藝術性形象生動、機敏睿智、充滿親和力、富有感染力的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評價成功的基礎和保證。1、准確得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准確而又得體,能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改學生以提醒或糾正。如「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一點點就更好了」「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語速放慢一點,其他同學聽得就更清楚了!」「你的想法很獨特,要是能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就更好了。」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這些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的朗讀和回答一次比一次好。2、生動豐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著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可以使學生猶如浴春風,欣喜不已,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如學生讀完了課文,教師可以這樣評價:「讀得真不錯!」、「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這幾句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這些生動、親切的語言學生聽後就會被深深感染,大受激勵,學生們都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就形成了。可以說,生動豐富的評價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3、機智巧妙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表達的見解並不完全正確,通常詞不達意。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這樣的做法嚴重挫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應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巧妙的整合優化。比如延時評價法:「哦,你不會,沒關系!認真學,就會了!」「這個問題你需要幫忙嗎?」「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 這樣的教學評價,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原有的認知,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著名特級教師賈正敏很善於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個學生給「姆」組詞時說:「養母」的「母」。學生嘩然。可賈老師微笑著示意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別急,他沒說錯,只是沒說完!」接著又轉向那位學生,「你說得對的,是『養母』的『母』……」學生在賈老師的點撥下頓悟了,連忙說:「是『養母』的『母』加上一個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賈老師不動聲色的巧妙引導下,避免了學生出洋相。有時,學生說錯了,賈老師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賈老師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 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麼?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了。4、詼諧幽默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味,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能長期積累的結果。詼諧幽默的評價語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的傳導風趣而高雅。 評價語言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地進行學習。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態勢,用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用智慧的評價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用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評價有了愛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補,一定會成為教育這門藝術中更絢麗的花朵。
2、試論活動教學與學生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活動教學的實驗假說及其論證
(一)活動教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對教學活動本質的再認識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理論界對教學活動本質的界說普遍承襲著這樣一個經典命題: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樣一個理論框架定向下,教學過程被視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憑借書本間接地認識人類知識成果的單一過程,是知識的授——受過程,甚至演化成簡單的告訴與被告訴的過程。為此,學生的任務自然是自覺掌握現成的、正確無誤的基本知識,而不具有發現真理的任務。在這樣的認識前提下,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傳統教育的種種致命的弊端,如教師絕對權威難以改變,學生的主體性難以真正實現,可以說,正是這種源自教學理論認識上的模糊與偏差,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造成了教育實踐相當程度的偏差。這種現狀迫使我們對這個教學的基本問題必須重新進行審視與思考,以實現認識上的革命。
前蘇聯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如列昂節夫、達維多夫等人的研究使認識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他們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的「實踐」概念引入到教學理論中,認為這種對教學過程的簡約化認識,忽略了教學活動與人類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具有同源性,即實踐才是認識的起點。他們重視實踐在認識形成中的作用,同時也看到了教學中的實踐與人類一般的實踐活動的差異,即不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而是在於實現學生的有效發展,從而用「活動」這個概念實現了「實踐」在學生這個特殊主體的認識發生中的作用的教育對應概念、觀念的轉換,揭示了實踐對教學的方法論意義,探索了活動在學生認識形成中的機制,從而為正確而全面地理解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教學既是認識過程,也應當是活動過程,這種活動不是為實現教學的認識任務作鋪墊,可有可無,而是學生獲得充分、全面發展的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活動成分,既是學生認識能力發展完整性的必須,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必須。教學理論和實踐,必須重視學生主體活動的價值,只有這樣,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在教學中的辯證理解與發展。
對於教學本質的重新認識給予我們以新的啟示:只有把活動的觀點引入教學,才能正確把握教學活動的本質,實現對「認識過程」的超越,使人類個體認知和人類的歷史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教學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體系,但另一方面還要有學生的主體的活動和實踐,要產生大量探索活動和重新發現活動,才能實現其發展性任務。我們採用「活動教學」這個概念而不是別的,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想進一步明確和重申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特殊地位與價值。
(二)活動是實現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教育學基礎
對於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問題,在教育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論斷是凱洛夫提出的三因素論。這種觀點認為,個體的發展受來自遺傳、環境與教育三方面的影響,這些因素各自在發展中起著不同的作用,遺傳是個體發展的基礎,它為個體發展提供了可能,環境是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其中作為特殊教育環境的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主導作用。這種觀點在我國教育界一直得到公認,被奉為經典。隨著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日益發展,這種具有「真理性」的論斷越來越受到挑戰,對其最大的質疑就是:這種論斷局限在環境與有機體相互作用的水平上,過分強調了外在因素的作用,忽視了發展的主體——人的獨特能動性對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忽視了人的主體活動和行為在發展中的作用。人的發展,不是由遺傳、環境和教育消極決定的,它們只是人發展的必要條件,而真正推動這種發展的是作為發展主體的人及其自主的、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活動才是影響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通過活動,人的發展才能得以實現;沒有活動,沒有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個體心理的內部矛盾,從而失缺身心發展的內部動力,也就談不上個體的發展。總之無論是潛在的遺傳因素轉化為發展的現實因素,還是個體與環境相互發生作用,最終都必須通過發展個體的不同性質、不同水平的活動來實現。在活動過程中,活動個體不僅能動地適應外部世界,而且主動地改造外部世界,積極創造著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與此同時,能動地改造著自己內部的精神世界,實現內部世界的豐富與發展。
人的發展,最根本的是主體性的發展。人的主體性的發展是以活動為中介的,是通過內隱與外顯活動的無數次交替而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活動是人的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機制,也就是說,人的主體性是活動生成,活動賦予,並在活動中發展的。對於個人來講,只有在社會的實踐和交往活動中才能使自己的能力獲得發展,個性獲得豐富,只有在從事不同性質和不同水平的活動中逐步獲得人類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總而言之,人只有投身於各種活動之中,其主體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人在活動中形成著主體性,在活動中表現出主體性,活動是影響人的主體性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以上的研究表明,個體的身心發展是受制於自己的活動的,他們的發展狀況是與他們的活動狀況和活動內容相一致的,他們的全面發展是在他們自身多樣而全面的活動中實現的。就環境和教育的作用方式來講,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主要通過學生的主體活動才能發生作用。如果僅僅把學生看作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對象,消極適應環境,而忽視他們的主體活動意義,就不可能正確地理解和解決學生的發展問題。為此,教育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就應精心設計有利於主體發展的各種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使影響學生主體性形成和發展的各種因素達到優化,使各種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決定著它們的諸多條件相互促進,緊密結合,從而使受教育者通過活動實現發展。
有關活動教學思想歷史淵源,心理學基礎的考察、論證,請參閱《關於活動教學幾個理論問題的認識》一文(載本刊1998年第4期)。
二、活動教學的體系構建
歷史上重視兒童個體活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對我們構建活動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具有重要啟示和借鑒意義。活動教學是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指導下,充分挖掘和吸收了杜威、皮亞傑和前蘇聯心理學家的主動活動思想及其理論的精髓,借鑒了活動教育教學的豐厚實踐經驗,同時賦予了時代發展的新理念而誕生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形式,是對歷史的繼承和超越。
(一)活動教學的內涵
1.活動的基本范疇。簡單地說,活動是指主體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人有目的地影響客體以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對活動可作多側面的劃分,最基本的主要依據心理學的劃分,即外部活動和內部活動。所謂外部活動,主要指實物性的操作活動、感性的實踐活動。內部活動主要指內部心理與觀念活動,主要包括知,情,意三個方面。這兩類活動在人的認識和發展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這兩類活動常常交織在一起,劃分只有相對的意義。教學過程正是學生主體外部活動與內部活動的雙向轉化過程,是一個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實踐活動和觀念活動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過程。
活動教學意義上的活動既具有人類一般活動的特徵,更具有自己豐富的內涵和規定性。首先,從表現形式來講,內部活動有別於那種憑記憶、主要是機械記憶和理解的活動,而更強調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想像,發現和創造的成分;外部活動也有別於那種不需要有意識的內部活動的參與,只是為掌握某種技能的重復強化訓練或自動化的,熟練化了的外部操作活動,而是強調能引起主體內部活動,需要有意識的注意、思維的投入等。其次,從學生總體活動來分析,它不同於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被動活動,以認知為主的片面、單一的活動,而是強調觀念活動與實踐活動相統一的完整的活動。因此,活動教學意義上的活動強調的是學生主體主動的、有思維積極參與的、觀念與行動相統一的、充滿改造和創造精神的、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的整體的、多樣的活動。
2.活動教學的界定。從以上對於活動的分析中,可以給活動教學下這樣一個定義:
活動教學是指以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二)活動教學的發生機制
活動對人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但並不是任何活動都對學生具有價值和發展性意義,那麼活動是怎樣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作用的呢?究竟什麼樣的活動方式對學生發展,素質生成最有價值呢?活動教學要實現以活動促發展的宗旨,就必須首先考察分析活動影響人的發展的各種內外因素,了解活動教學的發生機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學策略。
活動對人的發展影響程度取決於以下變數:活動主體因素和活動客體因素。具體說來,主體因素包括主體的身心發展水平、主體對活動的自主參與程度、主體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動客體因素包括活動目標的適切度、活動有無成效、活動方式的選擇、活動對象和范圍的確定、活動條件的提供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對學生的發展進程產生影響。
1.活動的主體因素
(1)身心發展水平。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有機體在後天生活中獲得個體經驗的過程。學生要獲得人類已有的經驗,必須是身心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能發生。如果身心發育還不成熟,又沒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作為依託,這種學習活動便不能實現,更不要說取得成功,最終也就不可能使個體得到發展。每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方式和作用方式,都受到他已經形成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的影響,表現出個體的特徵。
(2)主體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和參與度。 這是影響活動效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主體對活動的自主參與程度表現為主體在活動中的地位及由此產生的對活動的態度。可分為三種情形:被動應答——迫於外界作用下的一種被動性行為,主體不能處於激活、興奮狀態,注意力僅限於維持動作的完成,對主體發展意義不大;自覺適應——主體接受並理解了活動的任務、要求與意義,從而以自覺的、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活動中去;主動創造——活動過程是主體自主的,主體態度不僅自覺,而且是積極主動的,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自己的行動步驟,經歷著情感的體驗,始終處於積極追求中,關注行為和目標的實現,這是最富有發展意義的活動。
(3)主體的自我效能感。 同樣的活動對活動主體的影響是不一致的,這取決於主體的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人對自己能夠實施某一行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它影響人對行為的選擇,對困難的態度,對行為的努力程度和持續時間,也可以影響學習行為中的情緒和效率。自我效能感強的人,能正確估計自我能力,選擇活動的方式內容,對問題不斷作出准確判斷,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能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充滿活力,反之,效能感比較弱的人,參與感也隨之下降。
2.活動的客體因素
(1)活動目標的適切度。活動對發展主體提出的要求是否恰當,要看它與主體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相差度如何,因為過高過低的活動目標都無助於個體的發展。只有那些高於個體現有發展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進行的活動,才能有效地促進個體的發展。為此,教育者應認真研究學生的發展狀況,包括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把握最近發展區,以安排教育的順序與目標。
(2)活動有無成效。活動的成效會激勵主體產生新的需要, 形成內驅力,對主體產生積極影響。假如活動不了了之,只會產生消極影響。
(3)活動的方式與類型。不同的方式發展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活動類型和方式促進人的不同的發展,如有主體變革客體為主的創造活動、反應客體的認識活動、佔有客體的欣賞審美活動、檢測客體的評價活動以及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往活動等,他們雖共同對人的發展發揮作用,但每一類活動對人的某一方面的發展有所側重,如藝術、科學活動——創造性;科學與歷史活動——批判性思維;文學、戲劇活動——自主性發展,擴大眼界,豐富人的想像等。
(4)活動條件的提供。活動的展開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如活動材料和活動工具的提供,活動氛圍的渲染和創設,活動場地的大小,活動規模的大小(如班級規模),活動空間的靈活布置,活動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程度等,都將直接影響活動的成效。
(5)活動的有無指導。 對活動的設計和適當的指導易使活動產生成效,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反之,易放任自流,降低學生成就感。
(三)活動教學涵蓋的教育理念
構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是活動教學期望的實踐效應,為此,活動教學必然對實驗的目的、目標、內容、方式、評價及其相應的操作體系進行系統的、富於創新的構建。這種教學新形式涵蓋以下內容:樹立以活動促發展的新型教學觀,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和發展需要,確定適合於學生主動和諧發展的活動目標;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實踐性、自主性活動為基礎的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適當調整、補充、改造現行課程與教材,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與經驗的聯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適宜於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新型教學環境;改革考試和教學評價,實施以促進能力培養和素質整體提高為目的的多樣化評價策略等。為此,必須在觀念上凸現出以下教育新理念。
1.堅持「以活動促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活動促發展」的主張是活動教學的立論基礎和實踐切入點,是活動教學的靈魂。它重視活動的獨特價值,強調活動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主張活動是實現發展的必由之路。人的發展是在主體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中實現的,相互作用的中介便是主體的活動,正是主體積極主動的活動推動著主體發展的進程。對學生的發展來講,學生主體活動是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學生思維、智慧的發展,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都必須經過學生主體自覺參與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動來實現。唯有活動,才能提供學生發展的最佳途徑和手段;唯有活動,才能實現多種潛在發展可能性向現實發展確定性的轉化,發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才有望實現。為此,教育教學的關鍵就是要創造出學生的真實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去活動,在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建構,最終實現主動發展。
2.突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主動學習、主體實踐為特徵的方法論體系
活動教學重視活動在發展中的獨持價值,必然注重學習者「學」的活動。活動教學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習主體對學習客體主動探索、不斷創新,從而不斷發現客體新質,不斷改進已有認識和經驗,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而不是通過靜聽、靜觀接受現成知識結論的過程。為此,特別強調主動學習、主體實踐的教育價值,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親身的活動和實踐,變被動消極地學為主動積極富於創新地學,使學習成為學生主體的自主活動。這種主動學習方式主要以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問題解決學習為特點,包括探究學習、解決問題學習、交往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通過學習者對學習對象的主動操作、親身體驗、探索、加工、改造和創造等實踐性活動來實現和完成。總之,這種學習過程不僅強調動腦思考,而且強調動手操作,親自體驗,注重多感官參與,多種心理能力的投入,在活動中學,在做中學,主動地學,創造性地學。
3.構築以活動為基礎的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
活動教學吸收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實踐活動的主動、能動特點的思想,將實踐觀點引入教學過程,從而必然地將教學過程作為一個認識和實踐進程相統一的過程,必然認為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認識成果的一種動態發展過程。首先,教學的對象,活動的主體——學生處於一個不斷的發展過程中,處在身心兩方面不斷變化、構建的過程中;其次,教學活動過程是一復雜變化的過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新的因素會不斷生成,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因而是一個動態過程。活動教學重視教育情境中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校園文化,班級氛圍等「活」的因素對教育意義的生成,重視學習過程諸多因素的改變對於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視活動教學過程是一動態的、變化的、不斷生成新質的過程。
這種動態性使得教學過程同時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這種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活動過程上,基本上是以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實踐和探究為主,對學習可採取各種不同的方法與途徑去探索問題的解決,教師較少干預;活動氛圍上,努力創設一個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並樂於、敢於表現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圍,以利於共同進行知識的發現、創造和分享結論,同時創設自主、寬松、愉悅的學校環境,實現學校生活和管理的民主化;活動時空上,不局限在課堂內、學校內,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開發社會與生活等廣泛的教育資源。
(四)活動教學的實踐效應
活動教學不論是作為教育觀念的體現,還是作為一種具體的教學形式,其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改變必然具體地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主體體現出不同的自主參與程度,處於不同的學習、活動狀態,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因而考察學生在課堂生活中的活動情形和活動狀態是將活動教學與其他教學區別開來的重要而有效的指標。據此,可在以下對比中對活動教學的課堂效應作一描述。
記憶水平的教學——學生處於被動應答狀態。以靜聽,靜觀,靜思的學習方式接受和記憶大量知識,處於消極,被動地位,缺乏積極主動的參與和動手做事的機會,教學氣氛死氣沉沉,學生易產生焦躁,煩悶,厭惡,冷漠等消極的情緒體驗。
適應水平的教學——學生處於自覺適應狀態。雖時有主動積極的思維參與,但這種思維為教師所把持與牽制,只是教師思維的再現與印證,教師被自身設計的教案與思路所奴役,對學生思維的獨創性不能放手。學生的情緒體驗表現出時而充滿激情和渴望,時而又表現出冷漠,無動於衷。
創造水平的教學——學生處於主動創造狀態。教師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不再為預先設計好的教案所左右,對於超出備課范圍的意外問題和突發事件,能因勢利導將教學引向深入。教師通過創設適宜的對象性活動情境,給學生以思維的空間,不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設置的教案框架里,學生始終處於獨立探索,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發展創造思維能力的狀態,表現出熱情,活躍,積極,關注等積極的情緒體驗。
3、怎樣使評價促進學生發展blog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關注發展,以學論教」是現代課堂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課堂評價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高超的評價藝術,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成功的課堂評價以師生面對面的靈活性,較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個性發展、價值觀等方面的品質,發揮其特有的導向作用和激勵功能,讓學生在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時,積極接納他人、學習他人,分享合作的快樂,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一、課堂教學評價的特徵和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相比,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既要遵從教育評價理論的一般原則,也要具有區別於傳統教學評價的特徵。1、發展性發展性是新課程教學評價中最重要的特徵。所謂發展,指的是教學評價要改變其只重甄別——選拔功能的現象,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基礎上的發展。在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對學習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根結底是重視學生各種素質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狀況。2、多元化多元化指的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就評價內容而言,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3、多樣化多樣化指的是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的多樣化。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智力因素評價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等。4、全面性所謂全面性指的是教學評價必須全面、全員和全程(課程和過程)地採集和利用與學生各種素質培養及各種技能發展有關的評價信息,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生的全部學習、教育的動態過程。那麼,中學語文課堂如何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一、有效課堂評價應注意的問題1、注意課堂評價的適時性教育家布萊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師反饋應該是:具體的、描述性的和及時的。每一個精妙的回答,每一次認真的作業,每一次好的表現,教師都要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話,一個贊許的目光,都是對學生極大的鼓舞,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接納態度,幫助學生體會學習成功的愉快,體驗當一個好學生的快樂,體驗不斷進取的樂趣。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不但能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實力所在,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開發他們的潛力。2、 實行多元評價教學本來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多邊活動,教學過程的展開要以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活動為載體。學生始終是評價的主體,學習評價應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在課堂上學生是被評價對象、教師是絕對評價者的評價狀況。教師可以採取以被評價對象為主,教師、同學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的方法,在評價中,學生可以通過:「我的表現」「我進步了」等自我評價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主意識、反思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自主發展的動力,從而有效地促進發展。還有「同學眼中的我」、「教師的話」等形式的評價,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展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幫助家長、教師獲得有關學生學習、發展的多方面信息。這樣,學生本人、同學、教師每個人都參與到評價中去,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3、 注意課堂評價的過程性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獲得的情感體驗就不一樣。課堂評價要以學生的努力程度作為重要參數,主要考查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學習活動,是否樂於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學習的興趣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是否真正開動了腦筋思考問題。真正重視過程的評價應該運用建議性的語言給學生以明確、清晰的建議。而這種建議一次一般只能集中於一個學習點的改進上,目的是讓學生有更明確的方向。比如,在讓學生朗讀課文後,評價道:「讀得響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好語氣就更好了。」這種評價,針對性很強,有的放矢,不僅使學生准確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知道努力的目標,也體會出了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重視。4、 講究課堂評價的藝術性教師應能夠正確地看待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目光面對發生在學生身上的點滴小事,容許學生犯錯誤。學會幽默,使用藝術化的語言,講究表揚和批評的方式方法,這將直接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課堂評價,特別是批評學生,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給學生留一點面子,不要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了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要鼓勵他們認真學習、認真思考。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學活動其實正是在一步步或隱或現、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中展開的。課堂是教學評價的重要場所,課堂評價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情感,才能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信任度,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5、 注重評價的層次性教師的評價如何促進不同的學生的發展呢?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可採用分層教學評價。教師根據平時對學生各方面表現、能力的觀察,在心中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次,當學生發言、練習時,教師用一把彈性的標尺(即不同的要求),關注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然後作出評價。如果用單一的尺度來評價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就會造成優等生發展提供遲緩、學困生感覺永遠跟不上的現象。教師要發揮評價的多種功能,與點撥、引導等技巧融會貫通,使學習水平本身發展較高的學生更上一層樓,讓他們更富有創新意識,思維空間更加廣闊,語言發展更為突出;對學習暫時滯後的學生,教師要在肯定其努力、進步的同時,給他們指明繼續努力的方向,也要在提醒、批評的同時,教給他們改進的方法,使其感受「只要我努力,一定會有提高」。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只有教師靈活而富有啟發性的評價,才能確保每位學生在每天的課堂學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二、科學地進行課堂評價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學生們的陽光,是課堂的生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一)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立足學生的生命發展,尊重學生內在發展的呼喚,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在教育中成人、成才。在評價中享受教育,意味著評價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評價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如影隨形的「伴侶」。教育、教學,則表現為一種隨時隨地的滲透與體驗,與既定的有預案的「正式評價」相比,即時的、非正式的評價會更適合學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表情,都可以達成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都可能影響學生。教師一句不經意的批評會使一個學生沮喪一天,甚至留下終身創傷;而一句贊美之辭會讓學生高興幾天,甚至一輩子發揮作用。因此,課堂評價無小事,事事處處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享受教育」,既力主「歡樂評價,評出歡樂」,也不迴避批評。恰如其分的批評,充滿人文關懷的批評,同樣是在讓學生享受教育。 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最終要使學生生成五種新態度:對學科的態度是「喜歡該學科」,對學習的態度是「熱愛學習,自覺學習」,對自我的態度是「有自尊,樂於進取」,對自身作為學習者的態度是「參與學習,善於學習」,對教育教學的態度是「享受,樂於接受,喜歡課堂生活」。(二)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的激勵功能就是激發人的動機,改進人的行為,激發人們向更高目標發展。被激勵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有了激勵,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人們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課堂教學要科學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進步,體驗到成功和樂趣。1、 表揚,促進學生加速的動力有這樣的一句話:「不是聰明的學生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學生更聰明。」的確,教師及時而適度的表揚往往是促進學生轉變和前進的催化劑,它會使學生盡力將事情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自此樹立起了自信心和責任心。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受表揚組,不斷受到表揚。結果成績扶搖直上。第二組為首譴責組,經常受到責備。剛開始,這些責備還起點作用,後來就沒用了,成績就持續下降。這個試驗得出結論,人都是渴望表揚的,人在受到表揚時,腦神經活動加快,思維更加靈敏,做事的效率也更高。學生也不例外,得到老師的表揚、肯定,就情緒飽滿,奮發向上。我在教學中就有過這樣的例子:我班有個叫龐子婷的學生,原來作文寫得不是很好。有一次,她寫了一篇作文交上來,我給她的作文批了四個表揚的文字:「寫得不錯!」我之所以那樣評價,是因為子婷的那篇小作文比她前面的文章都要好,我不能不表揚她。當然,相對於別的學生來說,仍然算不上優秀。從那以後,子婷就非常積極地寫作文、周記、日記,寫作水平提高很快,並且還參加了海南省第二屆中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作文)大賽,榮獲了三等獎。2、批評,在踏雪無痕中進行 「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認為:表揚是愛,批評也同樣飽含著對學生的愛。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勵性質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塑造一個人,可以將其引向成功的巔峰;相反,一個有傷自尊心的、令人泄氣的批評則會讓人從此一蹶不振,失去前進和向上的動力。因此,批評學生時,教師頭腦一定要清醒,力求點到即止,要記住批評不是目的,是手段。批評的目的絕不是使學生心灰意冷、垂頭喪氣,而是給學生一個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機會,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缺點,大踏步地前進。要想讓你的批評成為點石成金的魔棒,要想讓學生們因你而從執迷不悟中豁然開朗,那麼,你的批評中必須蘊含著愛、蘊含著真正的人文關懷!(三)、多元評價,張揚個性 課堂教學評價,要走進學生的「生命全域」。傳統的學生評價過分強調學生認知領域中知識掌握的情況,而忽視其他多重智能的評價。這樣可能將一個身體運動智能特別優秀的學生定格在邏輯推理智能中的「差生」。任何單一的評價都不能反映生命成長的豐富性,評價應全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與達成程度;評價應鼓勵學生的創見、對教材內容的多元解讀和富有個性的獨特體驗與感悟。必須使評價成為一面「多棱鏡」,從而透射出學生的多彩光譜,映射出他們的生命全景。 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張揚了學生個性,「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 評價內容多元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以質評為基礎,應用先進的評價方法,不僅考查「認識」或「概念」等認知層面,同時關注對「表現」等行為層面的考查,如行為觀察、情境測驗等。 (四)讓評價充滿智慧課堂教學的開放性、生成性,要求教師能夠隨時根據教學情境,發揮教學機智,作出充滿智慧的即興評價,充分發揮激勵和導向功能,演繹精彩紛呈。如及時贊揚法:「你有自己的獨特想法,真了不起!」又如榜樣激勵法:「真了不起,大家都為班級里有你這么棒的同學而感到驕傲!」再如典型誇張法:「啊!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師了!」這種充滿個性魅力、隨機應變的課堂評價,創造的是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激活的是學生無限可能的創新思維。當我們在這方面積累了足夠的實踐經驗,吸取了足夠的課堂智慧,形成了足夠的捕捉和處理課堂信息的能力,就能完成經驗的超越,從機械走向靈活,從預設走向生成,游刃有餘,從而使課堂變化多姿,充滿生機和活力。(五)、發揮課堂評價語言的藝術性形象生動、機敏睿智、充滿親和力、富有感染力的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評價成功的基礎和保證。1、准確得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准確而又得體,能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改學生以提醒或糾正。如「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一點點就更好了」「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語速放慢一點,其他同學聽得就更清楚了!」「你的想法很獨特,要是能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就更好了。」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這些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的朗讀和回答一次比一次好。2、生動豐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著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可以使學生猶如浴春風,欣喜不已,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如學生讀完了課文,教師可以這樣評價:「讀得真不錯!」、「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這幾句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這些生動、親切的語言學生聽後就會被深深感染,大受激勵,學生們都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就形成了。可以說,生動豐富的評價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3、機智巧妙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表達的見解並不完全正確,通常詞不達意。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這樣的做法嚴重挫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應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巧妙的整合優化。比如延時評價法:「哦,你不會,沒關系!認真學,就會了!」「這個問題你需要幫忙嗎?」「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 這樣的教學評價,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原有的認知,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著名特級教師賈正敏很善於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個學生給「姆」組詞時說:「養母」的「母」。學生嘩然。可賈老師微笑著示意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別急,他沒說錯,只是沒說完!」接著又轉向那位學生,「你說得對的,是『養母』的『母』……」學生在賈老師的點撥下頓悟了,連忙說:「是『養母』的『母』加上一個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賈老師不動聲色的巧妙引導下,避免了學生出洋相。有時,學生說錯了,賈老師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賈老師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 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麼?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了。4、詼諧幽默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味,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能長期積累的結果。詼諧幽默的評價語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的傳導風趣而高雅。 評價語言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地進行學習。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態勢,用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用智慧的評價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用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評價有了愛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補,一定會成為教育這門藝術中更絢麗的花朵。
4、在教學評價中,如何處理好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的關系
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下學生的認識過程,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部分構成。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他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其主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滿堂灌。學生是有能動性的人,他們不只是教學的對象,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固然重要,但對學生來講,畢竟是外因,它只能通過內因起作用,即必須通過學生個人的能動作用下的觀察、思考、運用才會轉化為他們的本領。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獲得教學的最佳效果。但是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常常不自覺地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教不重學,一切教學活動從教師的主觀願望和要求出發,我怎麼「教」,你就怎麼「學」,學生只能是如何適應,如何受訓。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處理不當,往往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教師要想收到明顯的教學成果,該如何出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呢?我覺得老師應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關心學生、愛護每一個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很重要的,教師經常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把教師關心和熱愛學生的這種感情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感情,那麼他對學習是充滿自信心的、朝氣蓬勃、好學好動、積極向上的,慢慢的,他們會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系,從而形成友好、團結、互相幫助的優良品德。讓學生學會尊敬教師的感情,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
努力改變「傳道、授業」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創作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教師可以把課堂自己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實踐和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鬆心情,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 2、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
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思考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思考分析與實踐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比如在素描課中,大部分學生剛開始作出來的作品看起來實在不怎樣,但我首先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加鼓勵,然後對不同的作品分別給予分析與有選擇性的建議,而避免具體教他們怎麼做,教師用意見或建議的方式更善於發掘學生的潛力,這樣使學生總能保持著自信的學習態度。 三、傾聽心聲,教學相長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鍾時間,讓學生相互之間來暢所欲言。學生可以談自己對相互之間的作品的看法;可以討論如何改進等等具體想法。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
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5、如何運用班級評價促進全體學生發展
班級是學校工作中的最基層單位,班級管理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班級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是學生茁壯成長的搖籃。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由於遺傳、環境、教育及個人主觀努力程度的差異會表現出多種多樣的個性特質,因此,如用同樣的內容、途徑與方法,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只能是一種願望。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關注學生的不同特質,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論,旨在駁斥傳統的狹隘的智力理論,認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開發多元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充分發展被忽視了的智慧。
一、運用多元智力理論全面認識學
1.學生是平等的人
師生、生生是平等的,而我們人為地用一種標准把學生分成好與差,分成幹部與非幹部,這是錯誤的。我們應認識到學生的「好」與「差」是相對的,學生在這方面能力不如別人,並不代表樣樣不如人。例如:有的人擅長記憶,有的人擅長表達,有的人擅長唱歌,有的人擅長跳舞,有的人擅長運動等。所以,班內的學生實在沒有絕對的「好」與「差」。
2.學生是具有個性差異的人
教師培養學生不是工廠生產產品,沒有完全一致的學生。學生在同一班級,不可能整齊統一,也不可能成為標准件,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學生在不同的教育情景中會呈現不同情況,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群體中迥然各異,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個性出發來考慮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
3.學生是具有創造性的人
每個學生都是具有創造性的,有很強的創造能力。關鍵在於我們在教育中能不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不能給學生創造出這樣的氛圍。
4.學生是不斷發展的人
學生是在發展的,所以一切教育活動都應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一片有待開發或進一步開墾的土地,都是「寶」,教師應視之為寶貴的財富加以開發和利用;每一個學生都是動態發展的,其發展受家庭、社會、學校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微妙變化,都可能改變其發展方向、程序、速度和結果,教師不能孤立地看待學生,而應著眼於學生整個人生的成長。
二、多元智力理論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探索
班級是由一個個朝氣蓬勃、各具個性特點的學生組成的,他們在文化素養、道德品質修養、文明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們的教育要尊重差異,實施因材施教。承認每個學生的差異,善於發現個性,研究個性,反對統一模式進行管理;堅持教育目的,教育組織的多樣化、靈活性和個別化。
1. 班級目標的確定要能開發每個學生的多元智力
制定目標要結合學生年齡、心理、知識、思維和意志發展水平,激發學生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需要,體現了德育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要求,反映了育人的層次性,加強了針對性。在制定目標時,目標不能過多,一般以一至兩個為宜;目標應具有挑戰性又能實現,過高的目標對本來就意志薄弱的學生來說就意味著失敗,而過低的目標有時無需意志力也能實現,達不到磨練意志的目的。制定目標過程必須要讓學生參與其中,這樣在實施過程中學生才會重視目標的價值。
2. 班級管理制度要能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全班同學的共識。但如何制定製度才能讓大家共同遵守呢?這個制度應該以班級公約的形式出現,也就是所有同學都參與到制度的建立中來,這樣學生自己作出選擇,才可能真正對它負責。由於要負責,才會認真謹慎更理智,才會勇敢地面對,不怕挫折,不畏艱難,否則就會怨天尤人,所以我們應放手發動學生,自己制定管理制度。班主任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氣氛,將學生看作一個個獨立的人,要用平等交流的口吻對學生說話。
班級的規章制度有時不能強制統一執行。根據學生中存在的差異,可以實施制度分層的管理方法:第一層:人人必須遵守,不可違背,如法律法規、《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規章制度;第二層:彈性制度,具體因人而異,由大家共同商討制訂班規班紀,原則上大家都得執行,對部分學生剛開始時可適當降低要求,違反紀律時彈性處理,給出一段時間讓學生逐步達到。
3. 班級管理組織的構建要能培養學生的多元智力
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破除班幹部終身制的傳統做法,實行班級管理承包責任制,實行全員管理,讓每個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步,把崗位細化,列出班級中所需設立的各個崗位及所需的人數;第二步,問卷調查學生在班級中最想乾的工作;第三步,以自願為最大前提,落實崗位分配,極個別有問題的崗位通過談話協調;第四步,每個崗位全部落實後,按所屬部門開部門會議,推選各部部長,最後競選班長;第五步,推出「班級管理承包責任制」,要求每個部門寫出詳細的工作計劃和重點,落實具體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守其職,各負其責,在管理過程中個人才華得以施展,多元智力得以提高。
4. 班級座位的安排要能促進多元智力的發展
班主任在編排座位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力特徵等,以相鄰的前後兩桌4個人為單位組成一個小組,全班共分十多個小組,以便開展組內互助和組間競爭的活動。同桌的編排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從班級需求和個人需求兩個方面綜合考慮自己的位置,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避免產生不和諧現象。一般按下面兩種方式進行:
5. 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多元智力
活動是創建班集體、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的最基本的操作手段,創造性地開展班級活動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多元智力。
(1)定期組織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課能展示多元能力,顯露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使之養成樂於求新、求異的精神。班主任要放手讓學生設計、主持班會課,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勵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談自己的看法,形式多樣的班會設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多元智力。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通過合作交流,就是兩個甚至超過兩個思想,主題班會就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交流。如責任心主題,學習輔導主題,情感和意志輔導主題,如何消費主題,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主題,職業與前途分析主題等。
(2)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如演講比賽、歌詠比賽、誦讀比賽、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棋類比賽等。「一個都不能少」是開展活動的重要前提。讓每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同時也充當合適的角色,無疑會大大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參與就要從每個學生基礎水平的個性差異出發,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盡量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要相信學生有能力支配自己,充分發揮主動性,讓學生在展現自我的過程中認識自我,規范自我,發展自我。
6. 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多元智力
我們建立一套健全的、多元化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充分開展自評、互評、組評、師評等。評價前除了經常的幫助、鼓勵,還要製造盡可能多的機會展示他們的能力和特長,稍有成績或進步及時肯定、贊譽,進行正強化激勵。評價要有利於學生個性和潛能的健康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兩後以後踏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將多元智力理論應用在班級管理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和諧,學生多元智力得到了培養與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它有助於我們全面認識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正視學生個體差異;有助於制定出被所有學生認可的班級目標、班級管理制度;有助於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班級管理組織;有助於排出適合學生和班級需求的座位;有助於在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展示學生能力、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學生能力;有助於我們用全面的、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提高學生自信心。班級是學校工作中的最基層單位,班級管理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班級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是學生茁壯成長的搖籃。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由於遺傳、環境、教育及個人主觀努力程度的差異會表現出多種多樣的個性特質,因此,如用同樣的內容、途徑與方法,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只能是一種願望。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關注學生的不同特質,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論,旨在駁斥傳統的狹隘的智力理論,認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開發多元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充分發展被忽視了的智慧,激活沉睡的天資。
一、運用多元智力理論全面認識學
1.學生是平等的人
師生、生生是平等的,而我們人為地用一種標准把學生分成好與差,分成幹部與非幹部,這是錯誤的。我們應認識到學生的「好」與「差」是相對的,學生在這方面能力不如別人,並不代表樣樣不如人。例如:有的人擅長記憶,有的人擅長表達,有的人擅長唱歌,有的人擅長跳舞,有的人擅長運動等。所以,班內的學生實在沒有絕對的「好」與「差」。
2.學生是具有個性差異的人
教師培養學生不是工廠生產產品,沒有完全一致的學生。學生在同一班級,不可能整齊統一,也不可能成為標准件,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學生在不同的教育情景中會呈現不同情況,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群體中迥然各異,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個性出發來考慮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
3.學生是具有創造性的人
每個學生都是具有創造性的,有很強的創造能力。關鍵在於我們在教育中能不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不能給學生創造出這樣的氛圍。
4.學生是不斷發展的人
學生是在發展的,所以一切教育活動都應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一片有待開發或進一步開墾的土地,都是「寶」,教師應視之為寶貴的財富加以開發和利用;每一個學生都是動態發展的,其發展受家庭、社會、學校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微妙變化,都可能改變其發展方向、程序、速度和結果,教師不能孤立地看待學生,而應著眼於學生整個人生的成長。
二、多元智力理論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探索
班級是由一個個朝氣蓬勃、各具個性特點的學生組成的,他們在文化素養、道德品質修養、文明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們的教育要尊重差異,實施因材施教。承認每個學生的差異,善於發現個性,研究個性,反對統一模式進行管理;堅持教育目的,教育組織的多樣化、靈活性和個別化。
1. 班級目標的確定要能開發每個學生的多元智力
制定目標要結合學生年齡、心理、知識、思維和意志發展水平,激發學生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需要,體現了德育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要求,反映了育人的層次性,加強了針對性。在制定目標時,目標不能過多,一般以一至兩個為宜;目標應具有挑戰性又能實現,過高的目標對本來就意志薄弱的學生來說就意味著失敗,而過低的目標有時無需意志力也能實現,達不到磨練意志的目的。制定目標過程必須要讓學生參與其中,這樣在實施過程中學生才會重視目標的價值。
2. 班級管理制度要能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全班同學的共識。但如何制定製度才能讓大家共同遵守呢?這個制度應該以班級公約的形式出現,也就是所有同學都參與到制度的建立中來,這樣學生自己作出選擇,才可能真正對它負責。由於要負責,才會認真謹慎更理智,才會勇敢地面對,不怕挫折,不畏艱難,否則就會怨天尤人,所以我們應放手發動學生,自己制定管理制度。班主任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氣氛,將學生看作一個個獨立的人,要用平等交流的口吻對學生說話。
班級的規章制度有時不能強制統一執行。根據學生中存在的差異,可以實施制度分層的管理方法:第一層:人人必須遵守,不可違背,如法律法規、《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規章制度;第二層:彈性制度,具體因人而異,由大家共同商討制訂班規班紀,原則上大家都得執行,對部分學生剛開始時可適當降低要求,違反紀律時彈性處理,給出一段時間讓學生逐步達到。
3. 班級管理組織的構建要能培養學生的多元智力
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破除班幹部終身制的傳統做法,實行班級管理承包責任制,實行全員管理,讓每個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步,把崗位細化,列出班級中所需設立的各個崗位及所需的人數;第二步,問卷調查學生在班級中最想乾的工作;第三步,以自願為最大前提,落實崗位分配,極個別有問題的崗位通過談話協調;第四步,每個崗位全部落實後,按所屬部門開部門會議,推選各部部長,最後競選班長;第五步,推出「班級管理承包責任制」,要求每個部門寫出詳細的工作計劃和重點,落實具體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守其職,各負其責,在管理過程中個人才華得以施展,多元智力得以提高。
4. 班級座位的安排要能促進多元智力的發展
班主任在編排座位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力特徵等,以相鄰的前後兩桌4個人為單位組成一個小組,全班共分十多個小組,以便開展組內互助和組間競爭的活動。同桌的編排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從班級需求和個人需求兩個方面綜合考慮自己的位置,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避免產生不和諧現象。一般按下面兩種方式進行:
5. 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多元智力
活動是創建班集體、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的最基本的操作手段,創造性地開展班級活動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多元智力。
(1)定期組織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課能展示多元能力,顯露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使之養成樂於求新、求異的精神。班主任要放手讓學生設計、主持班會課,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勵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談自己的看法,形式多樣的班會設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多元智力。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通過合作交流,就是兩個甚至超過兩個思想,主題班會就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交流。如責任心主題,學習輔導主題,情感和意志輔導主題,如何消費主題,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主題,職業與前途分析主題等。
(2)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如演講比賽、歌詠比賽、誦讀比賽、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棋類比賽等。「一個都不能少」是開展活動的重要前提。讓每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同時也充當合適的角色,無疑會大大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參與就要從每個學生基礎水平的個性差異出發,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盡量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要相信學生有能力支配自己,充分發揮主動性,讓學生在展現自我的過程中認識自我,規范自我,發展自我。
6. 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多元智力
我們建立一套健全的、多元化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充分開展自評、互評、組評、師評等。評價前除了經常的幫助、鼓勵,還要製造盡可能多的機會展示他們的能力和特長,稍有成績或進步及時肯定、贊譽,進行正強化激勵。評價要有利於學生個性和潛能的健康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兩後以後踏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將多元智力理論應用在班級管理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和諧,學生多元智力得到了培養與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它有助於我們全面認識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正視學生個體差異;有助於制定出被所有學生認可的班級目標、班級管理制度;有助於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班級管理組織;有助於排出適合學生和班級需求的座位;有助於在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展示學生能力、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學生能力;有助於我們用全面的、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提高學生自信心。
6、如何認識信息技術與學生發展的關系
一、要因地制宜
各中學因地域不同,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教學設備也就不盡相同,對教學內容的要求也就會有所差異。對於經濟發展迅速地區的中學來說,他們的教學設備先進,學生的生活閱歷豐富,「見多識廣」,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選擇及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比較先進,基本上能夠適應當前信息技術及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對於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學來說,經濟不發達,教學設備也相對簡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也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易於實踐而基礎實用的課程學習,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要因人而異
正所謂「因材施教」,教學也要因人而異。對於理解能力強,學習能力出眾的學生,可以安排學習更高層次的知識或讓其自選學習方向。但作為教師,我們則應更傾向於那些能力普通的學生和「後進生」,關注他們,重視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信息素養」的培養。培養他們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將學以致用的理念貫穿整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使信息素養和創新精神的教育落到實處。
三、要精選教學內容
在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須以當地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精選教學內容。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能夠處理簡單的計算機故障;學習windows的使用,讓學生對計算機有更深的了解;學習辦公軟體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使用,讓他們能自由的處理文字信息;學習計算機病毒與防治,了解信息安全和相關法律知識;重點介紹internet的基礎知識及應用,學會利用網路和計算機上的豐富資源;學習使用一些常用工具軟體,如:壓縮、解壓縮的方法,下載軟體的使用,媒體播放軟體的使用等。學會使用這些常用工具軟體,會讓他們在使用計算機時更得心應手。
四、要以實踐為主
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教學為前提,實踐教學為根本。而作為中學生來說,要理解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術語會比較困難,但實際的動手操作則會讓他們非常感興趣。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方式正處在發展階段,大量的實踐課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也應從講授、敘述向輔導、指導轉變。鼓勵學生思考並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從實踐中獲得真知。使其有能力自主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要求。
五、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軟體的發展推陳出新,使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使學生掌握每一種軟體的使用。那麼,作為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要讓受教育者適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有針對性的實踐課為主,注重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使其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信息素養已成為科學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准確地鑒別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對於21世紀的學生來講,我們應努力培養他們基本的「信息素養」。1.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並能通過各種媒體,如互聯網、書籍、報紙、電視等,或者自己親自調查、參觀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夠將豐富的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斷它的可信度,然後對認為真實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3.信息加工的能力。將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類信息進行綜合,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重新整理組織、存儲,並能夠簡潔明了地傳遞給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術或其他手段,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教學的優勢,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使學生將上述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內化為自身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創設一個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例如:互聯網,它為中小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途徑,創造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學習環境。藉助於互聯網,他們可以獲取在書上學不到的東西,利用這些信息來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
7、如何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一、建立評價的多樣性
從全面培養學生的素養出發,建立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全面,評價方式多樣的評價體系,將有效地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提高,我校在建立評價方法上突出了多樣性,具體作法和體會是:
1、連續觀察與面談:通過對學生較長一段時間的連續觀察或面談,記錄學生在課程完成目標上的表現,從而作出評價。這種方法作出的評價客觀深入,但花費的時間較長,精力較多,適用於對學生某一方面或某一段時間內的表現作出評價。
2、實踐活動評價:實踐活動評價包括科學探究、實驗、調查、科技製作、演講表演、角色扮演等。實踐活動評價是指對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和成果作出評價,可通過多種方法進行。例如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表達交流、實驗操作等;分析學生的實驗成果,如創作與製作、調查報告、觀察記錄、實驗報告等。實踐活動評價主要體現了多元化,提倡採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等形式進行。
3、書面測試:書面測試是常用的評價方法,這種方法改變了以知識記憶為主,脫離實際的書面測試內容和方法試題,努力創設引起學生興趣和聯系實際的情境,突出試題的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
4、個人成長記錄:由學生本人、家長、教師記錄學生科學學習活動的成長經歷,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成績、在校內外參加實踐活動的過程、體會、成果及家長、教師的期望等發展地、綜合地對學生作出評價。
二、體現評價的差異性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學生不是生產線上統一規格的「標准件」,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一個學生具有不同於其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生理特點,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這一系列因素都會導致學生間存在差異。學生的這種差異往往不僅表現在學習成績的差異,還包括心理特點和人生觀、價值觀等諸方面差異,可以說,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經歷的差異都會導致學生的發展軌跡和速度有區別。
三、突出評價的發展性
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改變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略改進與激勵功能的狀況,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是學生評價改革的核心,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的發展需要目標、需要導向、需要激勵,評價功能與教育目標是一致的,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還體現了「一切為孩子發展」的教育理念,在突出評價發展性方面,我校採取了收集學生學習狀況的數據和資料,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其發展狀況進行描述和判斷。
四、發揮評價的激勵性
發揮評價的激勵性必須建立在對學生學習過程及其發展、變化有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無論是採用激勵性語言、還是採用發榮譽卡和大紅花等形式,如果沒有明確的評價體系,准確的觀察和資料的收集,恰當的結論都不會達到預期的評價目的。同時,隨意的激勵是無法對學生起到促進作用的,而且還可能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造成很多學生只能聽表揚,不能受批評,認識不到缺點和不足。當然激勵不在於對學生一味表揚,教師與學生要形成坦誠關懷和相互尊重的關系,教師要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逐步培養學生客觀認識自己,提高他們的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方面不足而懷疑自我價值,這樣即使老師提出不足或提出批評,學生感到的仍然是老師對自己的關懷和期望,並由此產生進步的動力教學的激勵性主要表現在語言、情態、行為上,下面以我校老師慣用的激勵方式為例列舉一二:在語言方面對學生的朗讀評價老師可以這樣說:「你讀得真好!」、「你比老師讀得還好!」、「我想你一定能比她讀得更好!」;對學生的問題評價老師可說:「你很會提問題!」、「你真有見解!」、「你很善於思考問題!」;在情態方面老師慈愛的眼神、鼓勵的微笑、親切的手勢都能激勵學生;在行為方面,如撫摸、拉手、獎勵等也能達到激勵的效果。
五、保障評價的科研性
對學生評價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包含一系列環節,各環節環環相扣、密切聯系、相互制約。因此,在評價改革中不注意評價的系統性和過程性,就可能使改革工作舉步為艱,即使照搬、照套別的地區的經驗,沒領會到相應的理念、原則、背景及其局限性,都會導致出現表面現象或出現形式主義。要想充分發揮評價的最佳效果,必須把評價當作一個科研課題來抓。為了充分保障評價的科研性的落實,
8、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
9、簡答題 在教學評價中,如何處理好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之間的關系?
真實客觀,他人評價與自己認識而已
10、如何讓多元評價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關注發展,以學論教」是現代課堂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課堂評價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高超的評價藝術,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成功的課堂評價以師生面對面的靈活性,較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個性發展、價值觀等方面的品質,發揮其特有的導向作用和激勵功能,讓學生在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時,積極接納他人、學習他人,分享合作的快樂,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一、課堂教學評價的特徵和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相比,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既要遵從教育評價理論的一般原則,也要具有區別於傳統教學評價的特徵。1、發展性發展性是新課程教學評價中最重要的特徵。所謂發展,指的是教學評價要改變其只重甄別——選拔功能的現象,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基礎上的發展。在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對學習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根結底是重視學生各種素質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狀況。2、多元化多元化指的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就評價內容而言,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3、多樣化多樣化指的是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的多樣化。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智力因素評價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等。4、全面性所謂全面性指的是教學評價必須全面、全員和全程(課程和過程)地採集和利用與學生各種素質培養及各種技能發展有關的評價信息,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生的全部學習、教育的動態過程。那麼,中學語文課堂如何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一、有效課堂評價應注意的問題1、注意課堂評價的適時性教育家布萊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師反饋應該是:具體的、描述性的和及時的。每一個精妙的回答,每一次認真的作業,每一次好的表現,教師都要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話,一個贊許的目光,都是對學生極大的鼓舞,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接納態度,幫助學生體會學習成功的愉快,體驗當一個好學生的快樂,體驗不斷進取的樂趣。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不但能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實力所在,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開發他們的潛力。2、 實行多元評價教學本來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多邊活動,教學過程的展開要以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活動為載體。學生始終是評價的主體,學習評價應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在課堂上學生是被評價對象、教師是絕對評價者的評價狀況。教師可以採取以被評價對象為主,教師、同學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的方法,在評價中,學生可以通過:「我的表現」「我進步了」等自我評價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主意識、反思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自主發展的動力,從而有效地促進發展。還有「同學眼中的我」、「教師的話」等形式的評價,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展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幫助家長、教師獲得有關學生學習、發展的多方面信息。這樣,學生本人、同學、教師每個人都參與到評價中去,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3、 注意課堂評價的過程性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獲得的情感體驗就不一樣。課堂評價要以學生的努力程度作為重要參數,主要考查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學習活動,是否樂於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學習的興趣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是否真正開動了腦筋思考問題。真正重視過程的評價應該運用建議性的語言給學生以明確、清晰的建議。而這種建議一次一般只能集中於一個學習點的改進上,目的是讓學生有更明確的方向。比如,在讓學生朗讀課文後,評價道:「讀得響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好語氣就更好了。」這種評價,針對性很強,有的放矢,不僅使學生准確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知道努力的目標,也體會出了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重視。4、 講究課堂評價的藝術性教師應能夠正確地看待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目光面對發生在學生身上的點滴小事,容許學生犯錯誤。學會幽默,使用藝術化的語言,講究表揚和批評的方式方法,這將直接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課堂評價,特別是批評學生,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給學生留一點面子,不要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了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要鼓勵他們認真學習、認真思考。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學活動其實正是在一步步或隱或現、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中展開的。課堂是教學評價的重要場所,課堂評價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發展和情感,才能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信任度,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5、 注重評價的層次性教師的評價如何促進不同的學生的發展呢?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可採用分層教學評價。教師根據平時對學生各方面表現、能力的觀察,在心中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次,當學生發言、練習時,教師用一把彈性的標尺(即不同的要求),關注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然後作出評價。如果用單一的尺度來評價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就會造成優等生發展提供遲緩、學困生感覺永遠跟不上的現象。教師要發揮評價的多種功能,與點撥、引導等技巧融會貫通,使學習水平本身發展較高的學生更上一層樓,讓他們更富有創新意識,思維空間更加廣闊,語言發展更為突出;對學習暫時滯後的學生,教師要在肯定其努力、進步的同時,給他們指明繼續努力的方向,也要在提醒、批評的同時,教給他們改進的方法,使其感受「只要我努力,一定會有提高」。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只有教師靈活而富有啟發性的評價,才能確保每位學生在每天的課堂學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二、科學地進行課堂評價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學生們的陽光,是課堂的生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一)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立足學生的生命發展,尊重學生內在發展的呼喚,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在教育中成人、成才。在評價中享受教育,意味著評價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評價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如影隨形的「伴侶」。教育、教學,則表現為一種隨時隨地的滲透與體驗,與既定的有預案的「正式評價」相比,即時的、非正式的評價會更適合學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表情,都可以達成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都可能影響學生。教師一句不經意的批評會使一個學生沮喪一天,甚至留下終身創傷;而一句贊美之辭會讓學生高興幾天,甚至一輩子發揮作用。因此,課堂評價無小事,事事處處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享受教育」,既力主「歡樂評價,評出歡樂」,也不迴避批評。恰如其分的批評,充滿人文關懷的批評,同樣是在讓學生享受教育。 讓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教育,最終要使學生生成五種新態度:對學科的態度是「喜歡該學科」,對學習的態度是「熱愛學習,自覺學習」,對自我的態度是「有自尊,樂於進取」,對自身作為學習者的態度是「參與學習,善於學習」,對教育教學的態度是「享受,樂於接受,喜歡課堂生活」。(二)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的激勵功能就是激發人的動機,改進人的行為,激發人們向更高目標發展。被激勵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有了激勵,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人們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課堂教學要科學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進步,體驗到成功和樂趣。1、 表揚,促進學生加速的動力有這樣的一句話:「不是聰明的學生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學生更聰明。」的確,教師及時而適度的表揚往往是促進學生轉變和前進的催化劑,它會使學生盡力將事情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自此樹立起了自信心和責任心。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受表揚組,不斷受到表揚。結果成績扶搖直上。第二組為首譴責組,經常受到責備。剛開始,這些責備還起點作用,後來就沒用了,成績就持續下降。這個試驗得出結論,人都是渴望表揚的,人在受到表揚時,腦神經活動加快,思維更加靈敏,做事的效率也更高。學生也不例外,得到老師的表揚、肯定,就情緒飽滿,奮發向上。我在教學中就有過這樣的例子:我班有個叫龐子婷的學生,原來作文寫得不是很好。有一次,她寫了一篇作文交上來,我給她的作文批了四個表揚的文字:「寫得不錯!」我之所以那樣評價,是因為子婷的那篇小作文比她前面的文章都要好,我不能不表揚她。當然,相對於別的學生來說,仍然算不上優秀。從那以後,子婷就非常積極地寫作文、周記、日記,寫作水平提高很快,並且還參加了海南省第二屆中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作文)大賽,榮獲了三等獎。2、批評,在踏雪無痕中進行 「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認為:表揚是愛,批評也同樣飽含著對學生的愛。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勵性質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塑造一個人,可以將其引向成功的巔峰;相反,一個有傷自尊心的、令人泄氣的批評則會讓人從此一蹶不振,失去前進和向上的動力。因此,批評學生時,教師頭腦一定要清醒,力求點到即止,要記住批評不是目的,是手段。批評的目的絕不是使學生心灰意冷、垂頭喪氣,而是給學生一個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機會,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缺點,大踏步地前進。要想讓你的批評成為點石成金的魔棒,要想讓學生們因你而從執迷不悟中豁然開朗,那麼,你的批評中必須蘊含著愛、蘊含著真正的人文關懷!(三)、多元評價,張揚個性 課堂教學評價,要走進學生的「生命全域」。傳統的學生評價過分強調學生認知領域中知識掌握的情況,而忽視其他多重智能的評價。這樣可能將一個身體運動智能特別優秀的學生定格在邏輯推理智能中的「差生」。任何單一的評價都不能反映生命成長的豐富性,評價應全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與達成程度;評價應鼓勵學生的創見、對教材內容的多元解讀和富有個性的獨特體驗與感悟。必須使評價成為一面「多棱鏡」,從而透射出學生的多彩光譜,映射出他們的生命全景。 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張揚了學生個性,「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 評價內容多元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以質評為基礎,應用先進的評價方法,不僅考查「認識」或「概念」等認知層面,同時關注對「表現」等行為層面的考查,如行為觀察、情境測驗等。 (四)讓評價充滿智慧課堂教學的開放性、生成性,要求教師能夠隨時根據教學情境,發揮教學機智,作出充滿智慧的即興評價,充分發揮激勵和導向功能,演繹精彩紛呈。如及時贊揚法:「你有自己的獨特想法,真了不起!」又如榜樣激勵法:「真了不起,大家都為班級里有你這么棒的同學而感到驕傲!」再如典型誇張法:「啊!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師了!」這種充滿個性魅力、隨機應變的課堂評價,創造的是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激活的是學生無限可能的創新思維。當我們在這方面積累了足夠的實踐經驗,吸取了足夠的課堂智慧,形成了足夠的捕捉和處理課堂信息的能力,就能完成經驗的超越,從機械走向靈活,從預設走向生成,游刃有餘,從而使課堂變化多姿,充滿生機和活力。(五)、發揮課堂評價語言的藝術性形象生動、機敏睿智、充滿親和力、富有感染力的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評價成功的基礎和保證。1、准確得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准確而又得體,能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改學生以提醒或糾正。如「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一點點就更好了」「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語速放慢一點,其他同學聽得就更清楚了!」「你的想法很獨特,要是能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就更好了。」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這些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的朗讀和回答一次比一次好。2、生動豐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著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可以使學生猶如浴春風,欣喜不已,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如學生讀完了課文,教師可以這樣評價:「讀得真不錯!」、「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這幾句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這些生動、親切的語言學生聽後就會被深深感染,大受激勵,學生們都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就形成了。可以說,生動豐富的評價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3、機智巧妙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表達的見解並不完全正確,通常詞不達意。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這樣的做法嚴重挫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應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巧妙的整合優化。比如延時評價法:「哦,你不會,沒關系!認真學,就會了!」「這個問題你需要幫忙嗎?」「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 這樣的教學評價,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原有的認知,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著名特級教師賈正敏很善於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個學生給「姆」組詞時說:「養母」的「母」。學生嘩然。可賈老師微笑著示意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別急,他沒說錯,只是沒說完!」接著又轉向那位學生,「你說得對的,是『養母』的『母』……」學生在賈老師的點撥下頓悟了,連忙說:「是『養母』的『母』加上一個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賈老師不動聲色的巧妙引導下,避免了學生出洋相。有時,學生說錯了,賈老師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賈老師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 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麼?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了。4、詼諧幽默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味,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能長期積累的結果。詼諧幽默的評價語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過程,是教學信息的傳導風趣而高雅。 評價語言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地進行學習。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態勢,用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用智慧的評價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用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評價有了愛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補,一定會成為教育這門藝術中更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