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生可以為網路發展作出哪些貢獻
綠色健康上網,維護網路安全,不瀏覽不健康,不正規的網站,不發表片面過激的言論。維護網路健康
2、如何看待中小學生的個性發展
老師總是按自己的意願教學生,只要學生做錯一次,那麼以後都被否定.老師門總認為自己是伯樂,其實他們是」食馬者」.小學的時候,只要是某個老師的兒女,都會被關注.讀到初中後,家裡越是有錢的(不言而喻),老師越是關注,親戚也不例外.所以,剩下的一大部分學生都不被老師重視,許多個性發展的機會都回被抹殺.
膚淺而「快樂」?——中小學生讀書狀況調查
本報記者 雷玲
現教傳媒網 http://www.mode.com 2004-10-14 來源:現代教育報
我們都知道,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在今天這個高度知識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中小學生們除了課堂內的讀書學習,課外,他們仍在讀書嗎?他們都在讀些什麼書?他們應該讀些什麼書?本報記者通過近5個月時間進行網上采訪調查、電話調查、現場調查,從「平均每天讀課外書的時間是多少?主要是讀哪些類型的書?」「讀名著嗎?家長、老師要規定讀什麼書嗎?通常去看嗎?不看是為什麼?」「每個月購買幾本新書?主要是什麼書?閱讀的情況怎樣?」「平常與同學、朋友、老師交流讀書心得嗎?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嗎?」「對現在市場上學生課外讀本認可嗎?最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對學生課外讀物有什麼建議?」等幾大方面問題進行綜合。希望本次調查結果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關心孩子教育的每一個人以思考和行動。
愛讀什麼書?
小學生:
卡通、童話類書籍最受小學生青睞
據記者在網上和通過電話采訪對近100名6至13歲的小學生調查發現,100%的小學生擁有5至50本卡通或童話書。這些書大都是由他們自主挑選的。家住豐台區的四年級小學生陳銳告訴記者,他經常到書店買或跟同學交換《卡通先鋒》、《雞皮疙瘩》等讀物。在東城區一所小學讀六年級的王雯雯最愛讀的是童話故事。她擁有將近200本童話故事書。大量的閱讀,開闊了她的思路,她的作文不僅在全年級頗有名氣,而且還在全國大賽上獲過獎。
科技、百科類圖書也受小學生歡迎
此類書由於語言通俗、畫面生動活潑,容易激發孩子的幻想慾望,也很受小學生歡迎。像《新編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彩繪本,《生活中的十萬個為什麼》、《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等等,這類書籍大都運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畫面,系統地介紹自然科學中的地理奇觀、動物世界、宇宙奧秘、植物園地、自然之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等內容。孩子們通過閱讀,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可以激發探索、求知的興趣。
動手類書籍讓孩子愛不釋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側重於讓孩子學著做的書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歡迎。記者在多家專營少兒讀物的書店了解到,《跟我學折紙》、《飛機模型》、《百種小飾物製作》等書籍尤其好賣。
新版古代文學讀物重受孩子歡迎
記者還發現,由於在學校要學古詩詞等,加之家長也十分重視,插圖新穎、配有通俗註解的新版古代文學讀物重受小學生的歡迎,由家長督促讀此類書的學生很多。江蘇省揚州市小學二年級的小蕊目前已經能背300多首古詩詞。
中學生:
選擇最多的是偵探類和科幻類書籍
中學生中,多數人首先喜歡看偵探破案類的書,其次是科幻小說,然後是探索宇宙的書和卡通書;在我們列出的14類書籍中,喜歡看哲學書的人最少只佔10%。
中學生最愛看偵探破案類和科幻類書籍,這是與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發展相吻合的。青春期預示著思維方法的新發展,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稱這是「第二次誕生」。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一種新的能力出現:青少年的大腦開始使用新的思維方式——邏輯思維的方式進行思維,它超越了小學兒童字面的、圖標的思維方式。青少年這時開始探究邏輯思維的、清晰的、非感情的方法,他們突然看到了因果關系,注意到思維和行為的二分法性質。當他們感到自己可以自由思考時,他們欣喜而振奮(在回答開放式問題「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很多孩子的答案是「解難題」,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急切地進行思考,探索因果關系,苦苦思索抽象的理論。偵探類、科幻類書籍給他們提供了場景和引導,他們可以盡情地在那裡進行邏輯推理,探索因果關系。
課外閱讀存在哪些問題?
記者在第一屆中國兒童閱讀教育論壇上了解到,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親近母語」閱讀課程構建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組在進行課題實驗前,針對江蘇省揚州市中小學的課外閱讀狀況進行的一次2000份問卷形式的調查顯示:學校圖書館藏書、家庭藏書都很不足,有較好閱讀習慣的學生也不多,有67%的學校未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有這門課的學校也有相當一部分並未真正將這節課用起來。但與此形成對照的是,91%的小學生和87%的家長希望學校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希望課外閱讀能夠得到有效的引導。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學校對課外閱讀的指導不夠;2.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家長更願意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試卷,而很少讓他們讀書;3.有些家長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該給孩子們讀什麼樣的書,怎樣讀;4.學生自身對課外閱讀市場缺乏正確的鑒別,閱讀的盲目性、隨意性很大。
應該讀什麼書?
家長觀點:
在北京圖書大廈,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陪孩子購書的家長。一位家長有些無奈地對記者說:「我的孩子都上六年級了,還是喜歡卡通,沒辦法。」與卡通書相比,比較受家長好評的是童話故事書。在五彩繽紛的圖書市場,最容易讓家長掏腰包的就是科技、百科類圖書,科技、百科類書籍已成為家長們的首選。讓孩子打下良好的古代文學基礎有助於孩子文學修養的提高。這一點越來越被廣大家長認同。也正因此,唐詩、宋詞等少兒版書籍也成為孩子們閱讀的一項內容。帶著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來選購圖書的劉女士特意為女兒挑選了《一日一詩》、《一日一詞》等,准備督促女兒每天念誦。而另一位望子成龍的母親則告訴我們,她為孩子講解四書、五經。此次,她用兒子春節得到的壓歲錢,為兒子買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少兒版圖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由於年齡、閱歷等的限制,對自己該選擇看什麼樣的書沒有一個合理的計劃,往往因為讀過多消遣類的書而浪費時間,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沒有什麼益處。而家長則能夠替孩子考慮該讀哪些書,如何來讀,怎樣合理安排讀書時間,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孩子按照家長的指導來讀書是很有益的。
老師觀點:
談及當今中小學生的閱讀狀況,許多教師深感憂慮。他們認為,學生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而在讀書中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種浮躁,甚至帶有功利色彩。
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鄧虹分析說,在一個理想狀態中,閱讀與應試不應該是矛盾的。中考、高考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競爭的機會。升學考試是階段性的人生體驗,而閱讀活動要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能否處理好考試與閱讀的關系也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考驗。另外,她指出值得憂慮的是中小學生課外閱讀中的娛樂化、消遣化傾向。她認為現在的許多圖書過於注重個人感受,雖然這樣在寫作上可以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但是勢必會缺乏大氣,忽略一些厚重、深刻的東西,有時流於孤芳自賞或無病呻吟。學生經常閱讀這樣的書籍或刊物,會使他們的情感得不到豐富。體現在作文寫作中,則是「小資情調」的明顯增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在孩子該讀什麼書的問題上,濟南十九中學的張曉梅老師特別提醒家長說,家長在引導孩子讀書上存在的誤區之一就是急功近利,認為孩子看書就是為了提高作文成績,所以給孩子買很多作文書,孩子不願意看,也就起不到任何效果。知識是慢慢積累的,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要從長遠著手,要讓孩子廣泛地涉獵,讀比較高層次的書,同時不要僅限於某一兩個門類。讀書對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語文能力的培養,應該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來培養。」「但是我們很多的學生不喜歡靜下心來讀書,這是很讓人擔憂的,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怎麼會提高呢?」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特級語文教師鄭曉龍認為,語文能力的提高要依靠閱讀實踐。
北京十一學校優秀語文老師劉麗雲對此也很憂慮:「中學生的文學類作品閱讀面相對來說還是很窄。學生往往對言情類、科幻類、武俠類作品的閱讀興趣比較濃厚,其中,言情類的作品比較受女生的偏愛,科幻、武俠類作品比較受男生偏愛。比如衛斯理小說,我們發現很多中學生一本不落地都讀,在時間和精力都非常少的情況下,中學生大量地進行這種重復性的閱讀是一種很大的浪費。」「中學生閱讀暢銷書的多,讀經典文學作品的比較少。四大名著以及國外的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如果沒有老師的推薦或者作為任務強制性要求他們閱讀,很少有學生閱讀。」
一位校長說:「現在很多家長都主張孩子在暑假裡讀點有關下學期課程方面的書,其實,這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沒有必要的。首先,沒有老師的指導,自學起來比較吃力,這樣一是會使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二是學習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形成一知半解的情況。此外,由於學生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看課內書籍上,影響了知識面的拓展,最終也會影響課堂知識的學習。」
專家觀點:
一位教育局領導告訴記者:「學生在課外讀什麼書,怎麼讀書,主要應該根據他們自身的興趣特點來看,而不應強求。興趣是因人而異的,老師和家長要善於觀察、培養、指導,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一刀切」,只能適當地加以引導。如果硬讓中小學生閱讀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書,他們會形成一種負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一般來說,只要是健康有益,趣味性強,適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書籍,他們都可以選擇閱讀。」
教育學專家霍懋征認為,根據各個年級的不同,學生所閱讀書籍的深淺與內容偏重也要有所不同。而閱讀那些童話故事、優美的詩歌、容納了大量的成語與諺語的知識性圖書對孩子來說永遠大有裨益。
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教授指出:「對中小學生閱讀而言,是經典著作還是暢銷書本身並非那麼重要,關鍵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培養出他自己的閱讀興趣,使他對閱讀產生熱愛。老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首要強調的不是這本書在歷史上或現在有多麼重要,而是開啟學生的心門,讓他自己感受到這本書在他個人閱讀經歷中的重要性。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的溫老師說:「一次,我一個正讀高一的侄子在看《大話水滸》時,看得『咯咯咯』地笑,特別高興,我就問他笑什麼,他一翻,指了兩段就是在那兒胡扯的、瞎逗的話給我看,當時我那種悲哀感油然而生。這一類的東西現在特別吸引孩子,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現在的很多青少年腦袋裡裝的全是這些東西,他們把課外僅有的一點時間『奉獻』給了這些很膚淺、但又可以讓他們很『快樂』的東西,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憂慮的問題。」
采訪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對記者說,家長和教師對中小學生的讀書要給予適當的指導,站在一個理性、客觀的角度上,既引導好孩子,又根據他們的興趣,尊重他們的選擇,讓孩子們看他們喜歡的、健康有益的圖書。
特別調查
讀經典的書 做有根的人
在今年9月揚州召開的首屆中國兒童閱讀教育論壇上,記者初次接觸「親近母語」課題主持人、揚州教育學院中文系徐冬梅老師,便被「親近母語」這一提法所吸引。「親近」是一種姿態,當我們以這樣的姿態面對母語,我們的每個毛孔都張開了;當我們的每個毛孔張開時,浸潤在文字中的思想、情感、價值才有可能滲透我們的靈魂——這也就是閱讀的意義吧。
教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記者在本次論壇上親身感受到,以「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為目標,旨在對兒童閱讀教育進行研究、倡導、推廣的「親近母語」實驗,正是以這樣一種情感的方式,用一種親近兒童的理念教孩子親近文學、親近母語,教孩子愛上讀書、學會讀書,讓更多的孩子享受母語的溫暖。
徐冬梅對記者說,在她看來,對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成長的方式和渠道,我們除了告訴他們現實的殘酷,也該給他們一些足以柔軟他們內心的東西,這就是那些經典的、富於思想和美質的文學作品。在《草房子》、《彼得·潘》、《愛的教育》……中,在不斷地接受經典閱讀的熏陶中,孩子們不僅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感覺並體會到母語學習的樂趣和情趣。
2000年初,徐冬梅做了一個統計:12冊教材,每冊教材的課文一般不超過30篇,每篇以800字計,學生如果只讀教科書,那麼小學階段的閱讀量只有不到30萬字。30萬字是什麼概念?不足一部《安徒生童話》,四分之一部《三國演義》。
為了改變孩子們的閱讀狀況,2000年5月,以她為首成立了「親近母語「課外閱讀教材實驗課題組。2002年9月,課題組對揚州市的近30所學校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
「沒有量的積累,即使教材篇篇是精品,孩子們又怎能獲得更深的閱讀體驗?形成什麼樣的閱讀修養?」徐冬梅認為,2001年國家頒布的《全日制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應達到145萬字,但實際上一般學生的閱讀量遠遠沒有達到,使得課程標准中對課外閱讀的要求難以落實。比較可行的辦法是編寫高質量的課外閱讀教材,通過教材建設使大部分學生擁有基本相似的閱讀背景。於是,「親近母語」實驗將145萬字的閱讀量具體為12冊《親近母語》課外閱讀教材,在72所實驗校每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以此來保證小學生課外閱讀最基本的量和質,並利用教材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由「讀好書」進而「好讀書」。
讓孩子與好書對話、與書中人物對話、與寫書的大師對話
幾年來,課題組立足教學實際,逐漸摸索和總結出了閱讀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匯報課、語言積累課、班組讀書會、大聲朗讀課、經典誦讀課、讀寫結合課等。其中最有成效的是校園讀書會和班級讀書會。一位同學在班級讀書會上說:「讀書讓我增添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許多見識;讀書給我的學習帶來了很多方便,提高了我的寫作、閱讀、理解和交流能力。」
兩年前,課題組指導維揚區實驗小學建立了「親近母語」多功能閱讀實驗室,為吸引孩子到實驗室來看書,老師們將其布置得頗具童話色彩,書櫃更是被別出心裁地設計成書本的式樣。走進實驗室,看到的是一本本矗立在牆邊的「大書」,打開「書本」,卻見一排排裝幀精美的書整齊地排列其中。孩子們坐下來,就開始了與好書的對話、與書中人物的對話、與寫書的大師的對話。可以說,在實驗室中進行的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指導。
依託實驗室,他們還成立了「小書蟲俱樂部」,由孩子自己擔任部長,自己組織讀書活動,自己編寫讀書刊物《小小書蟲報》。在這種自主性、參與式的閱讀實踐中,孩子們和書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父母是世上最疼愛我們的人,而我們卻總是覺得父母愛我們是應該的,就是談回報,也等長大了呀。讀了高爾基的《母親》後,我認識到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父母親,體會他們的難處。」
「《男生賈里全傳》中的賈里是一個有偉人細胞的不平凡的初中生。他一心要做一個不平凡的人,但他不能算一個偉人,似乎只是一個不平凡的小人物。但賈里可不這么認為,他太過自信,認為自己才智不凡,愛憎分明,勇往直前,還算有幾分偉人的素質。」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他敢於一個人在荒島上面對大自然的無情挑戰。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這些雖稚氣十足但卻不乏思考的語言來自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學生的讀書筆記。在這所學校,學生們每讀一本書,都會記下自己的感受,再與老師、同學們一起交流感受。在不斷的讀與交流中,學生們在人類文明的沃土上一點點紮下根。
我們都知道,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讓我們一起讀書吧——「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
鏈 接
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百種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秀圖書:
以文學、知識和科普類為主,另外還有傳記、品德教育、動畫圖畫、低幼等四類。其中傳記類有《百年小平——鄧小平的故事》、《我的童年與領袖父親》、《青年毛澤東》等8部;品德教育類有《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少年版)》、《青少年道德教育讀本》等6部;知識類有《中華成語千句文》、《中華讀書之旅》、《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等19部;文學類有36部,如《奔跑的青春》、《沒有孩子是差生》、《楊紅櫻童話》;科普類15部,如《好玩的數學》、《教你認星星:探索星空的奧秘》、《科學是美麗的——科學藝術與人文思維》;動畫、圖畫類有《哪吒傳奇》等7部;幼兒類有《幼兒經典枕邊故事》等9部。
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生《〈語文課文標准〉指定書目》:
小學階段:《成語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話傳說》、《格林童話精選》、《安徒生童話精選》、《伊索寓言精選》、《克雷洛夫寓言精選》、《小學生必背古詩70篇》。
初中階段:《西遊記》(上下)、《水滸傳》(上下)、《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繁星·春水》、《芙蓉鎮》、《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
高中階段:《論語通譯》、《孟子選注》、《莊子選譯》、《三國演義》(上下)、《紅樓夢》(上下)、《西廂記》、《吶喊》、《魯迅雜文精選》、《子夜》、《家》、《茶館》、《邊城》、《雷雨》、《女神》、《朱自清散文精選》、《談美書簡》、《塵埃落定》、《哈姆萊特》、《唐吉訶德》(上下)、《歌德談話錄》、《巴黎聖母院》、《歐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傳》(上下)、《復活》、《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高中生必背古詩文40篇》。
思 考
其一,內容雷同的書太多。現在有好多的書太相似了,而且高質量的書不多。有家長說,書店裡少兒百科類書籍重復太多,內容也都相互穿插著,購買時選擇起來很困難。
其二,書籍裝潢得過於豪華,定價太高。如一本四五十頁的卡通連環畫圖書,通常定價在40元左右。有觀點認為針對孩子們的書沒有必要裝潢得這么好,建議有關出版部門多從孩子家長的經濟能力考慮一下,定價適合大多數工薪階層。
其三,為數不少的「科幻」類、卡通人物圖書,表現地球人與「外星人」戰斗的場面,畫面驚險刺激,吸引了不少孩子。但這些書缺乏科學根據胡亂想像,時空交叉,人物混亂,一些「鬥士」、「英雄」等形象,出現在通篇混亂打鬥情節之中,有的孩子夜裡不敢關燈,睡覺蒙著腦袋睡,甚至夜裡寧願尿床,也不敢上廁所,玷污了孩子的純凈心靈。
(雖然這是2004年的一篇記者報道,但如今讀來,仍令人深思。現在的孩子在讀些什麼書?我們的孩子該讀些什麼書?這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應該好好思量的一個問題。)
3、成長護航微信可以做中小學生成長發展測評嗎?
成長護航微信測評,還有APP測評,還可以在網頁上測評,方式多樣。
4、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變得「社會」?會帶來什麼影響?
只能說,現在的中小學生通過現代化的媒介,獲取了多樣化的知識,其中包括所謂的社會知識,有利有弊吧。
5、網路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網路發展越來越快,我們逐步進入網路信息化時代。「上網」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會進步很快,我們的學生也越來越能趕上潮流。可以看到當代中小學生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有逐步增加的趨勢。網路作為一個多元化的現代新型技術,在為我們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消極的、負面的影響。不論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網路對中小學思想、性格特質等內在影響。網路作為一把雙刃劍,只有正確使用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以下筆者就網路對中小學生發展的影響進行簡單的試論。
一、網路對中小學生發展的積極影響
網路的普及讓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都變的更加便利,不僅拉近了學生們與朋友的距離,更是拉近了與知識、與新鮮事物的距離。那麼當前網路在快速推進現代社會文明的同時,也對人們的傳統道德觀念以及人們思維方式都產生顛覆式的影響。
1.有利於增強中小學生道德素養
網路的信息多樣化不斷豐富了德育內容,促進了德育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在網路上有很多積極正面的知識、案例和事件等等。例如最近發生的新冠狀病毒事件,中小學生通過上網瀏覽,看到網友們都在積極號召捐贈口罩,大家互相加油互相打氣。從這些事件、言論中培養愛國主義,學會關心愛護她人、樂於幫助她人,從小便樹立起奉獻社會的道德觀念。能夠關注社會現狀和時事新聞,有利於幫助中小學生強化自身的道德主體意識和地位,,有利於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有利於滿足中小學生交流和理解的需求
中小學生年紀小,需要關懷和情感的庇護。她們喜歡並且樂於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有苦惱和煩悶是也需要別人的傾聽和支持。在以往人與人互相之間分享快樂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碰到一些難言之隱就很難得到傾訴,中小學生們缺乏釋放的途徑或許就只能憋在心裡。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朋友或者是互不相識的網友都可以在網路上相互聯系和交流,一起討論有趣的話題,傾訴自己的煩惱,網友甚至也能變朋友。正是因為這種網路交流的虛擬性,反而避免了大家在正面交流時一不小心產生的摩擦與傷害,為學生們提供了嶄新的情感滿足和信息獲取的場所。中小學生通過上網可以不斷擴展自己交流溝通的平台,在現實生活中不被理解的想法也可以在網路上得到傾訴,實現交流的自由化。許多中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家中缺乏同齡朋友的陪伴,在心理上會更加渴望人交往。因為缺乏實際交往的經驗,在交往技能上也會有所欠缺,那麼網路就能給這些缺乏交往技能或者比較內向的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比較寬松和平等的交往環境。
3.有利於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網路的包容性很強,信息千奇百怪,繁瑣雜多,有真有假。正是因為這種包容性導致網路環境與現實環境存在很大區別。那麼中小學生在網路中獲取信息時就要學會思考和選擇。她們要能夠分辨信息的好壞和真假。在這過程中,中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鍛煉,對事物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網路技術飛快發展,這種傳遞信息的高效率以及人與機器之間平等對話的新型社會交往關系,能夠引導和培養中小學生養成開放的現代觀念。網路使人的空間距離不斷縮短,無形中擴大了中小學生的交往范圍,為中小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提供了練習場所,有利於中小學生的社會化。
二、網路對中小學生發展的消極影響
1.網路的不良信息容易弱化中小學生的道德意識及社會責任感
互聯網信息多樣化使當代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極大地慰藉,只需一台電腦或手機他們便可以接受來自世界各國各地的信息。然而正是因為這些無差別信息的任意傳播,一些「鍵盤手」的不良言行和網路上形形色色的各種「誘惑」也充斥著網路和學生們的生活,對於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弱且好奇心強的中小學生來說,就很容易受到「蠱惑」,從而導致中小學生們喪失了基本的道德行為准則和規范。根據有關調查,網路信息當中有47%是與色情相關的內容,有將近六成的青少年會無意中接觸到網路上的不良信息。還有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接觸過網路色情內容的青少年有將近一半以上存在性犯罪的動機。就因為這種不良信息會弱化一些缺乏意志力和引導的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意識,從而使青少年犯罪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為網路中言行和交往的自由度大大高於現實中的社會交往,不需要考慮到自己的身份、對方的承受能力以及一些社會道德的「約束」,因此呈現出一種絕對自由狀態,使中小學生的道德認知產生了負面影響。因為受到互聯網上信息隱私的保護,中小學生很容易在網路上放縱自己的言論和行為,以自身意願為首要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將社會責任拋到一邊。中小學生分辨不清,以為網路上做任何事情都不犯法,自我約束的能力大大減弱,在網上的不良行為也逐漸增多。
2.不良網路信息不利於中小學生「三觀」的形成
因為中小學生年級小,正確的「三觀」還在慢慢的成長完善當中,而他們在網路上又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負責論、「毀三觀」的思想觀念,這些不良思想的傳播在網路上沒有限制,對於一些自我分辨和控制力差的人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學校受到教育形成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與網路上缺乏一定社會責任感的言行互相沖突,導致中小學生在思想上互相矛盾、混亂,且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發生傾斜,或出現一些快樂和金錢至上、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想。
3.不良網路信息不利於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發展
若中小學生無法權衡網路與現實占自己生活的比重,便容易因為長期上網而忽略生活中的家人、朋友以及學習等。導致人際情感上的淡漠,對社會的顯示產生不認可逃避的心理。現在流行的 「網戀」以及網路聊天還會引發中小學生一系列的感情糾葛問題,因為無法正確區分和看待自己的情感,中小學生容易沖動,容易受到傷害,對其心理健康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網路還具有上癮的特質,中小學生無法抗拒這種吸引力,沉迷於網路游戲等,會使中小學生變得敏感、厭學、懶惰、不服從社會規范等情況。
4.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路是一個虛擬的,在這種形式上的社會交往大大減少了互動雙方諸多社會化特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這和生活中能產生大量社會性行為的真實社交有很大差別。中小學生若長期習慣於這種人機對話的模式,那麼對其適應社會的能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網路上對於交往對象的身份以及真實性格等各方面的不了解,導致中小學生對社會角色的獲得能力也大大減弱。因為網路交往的虛擬和自由性很容易使人們的行為普遍失范,這對中小學生的社會化發展是不利的,甚至會導致其社會化失敗。
三、結語
總的來說,網路是新型技術,帶有多元化和多樣性,不管它給中小學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大家都應該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它,主要是幫助中小學生去掌握正確使用互聯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和信息分辨能力。以我們強大的主導能力來讓網路為自己服務而不是被其操控,我們要團結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為中小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綠色的網路環境。
6、網癮對中小學生行為有哪些影響?
網路成癮的中小學生最為直接的危害是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聽內課,不容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甚至會發展到逃課、輟學。網路中各種不健康的內容,也可造成中小學生自我過分放縱,使法律及道德觀念淡薄,人生觀、價值觀扭曲。
患有網癮的中小學生,為了能上網,他們不惜用掉自己的學費、生活費,不惜喪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討,在外借錢,在家欺騙父母,甚至會發展到偷竊、搶劫,最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7、信息時代,網路迅速發展,網路對小學生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在中國,弊大於利。在美國,利大於弊。因為人家分類集權切發達。中國的孩回子在做啥,死讀書。就如考狀答元。枯燥無味,玩游戲看電視 刷qq刷微信。因為除了這些根本就沒有任何娛樂方式。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啥你也許也看到了,是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的教育。活在了錢的世界,根本不懂精神上的享受。到底是啥,人才方面中國就想著空手套白狼,在教育人才方面根本不重視。只要你能考上,那就是鐵飯碗。我們默哀。永遠不懂的吸收所需要的文化。孩子需要啥,因為我們的孩子在生活在走走不動爬爬不動。--如果網路發達切迅速全國,那就是利大於弊。如果網路發展一部分切卡在路中間。那就是弊大於利。因為人對新鮮事物永遠那麼的痴迷。
8、在線教學APP哪個適合中小學生用?
近年來,在線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其好處之一就是讓知識的傳播不受區域、時間的限制,用戶通過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產品就能夠學習。
隨著在線教育行業的迅速發展,一些線上教育平台也如雨後春筍地冒出來,但是其質量卻參差不齊。以下是整理的國內體驗較好的線上教育平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網易雲課堂
網易雲課堂,是網易公司打造的在線實用技能學習平台,於2012年12月底正式上線,主要為學習者提供海量、優質的課程,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程度,自主安排學習進度。
網易雲課堂與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建立合作,課程內容涵蓋實用軟體、IT與互聯網、外語學習、生活家居、興趣愛好、職場技能、考試認證、親子教育等十餘大門類。特色功能有筆記、進度管理與學習監督、問答等。
2、學蛤教育
學蛤教育平台,是智賢教育重金打造教育界的「美團」,第三方本地化教育服務平台,專注線上 K12 學科定製教育+ 素質教育+能力教育,集抖音、美團和多方在線教育平台於一身,三方運營模式結合,資源共享;好課,好校選擇周邊好校,多維度找名師,點滴聯盟招生引流,秀吧機構短視頻、名師直播展示等功能,致力於一個給孩子提供多項教育資源的平台、是一個給教培機構推廣招生的平台、是一個給家長互動交流學習的平台。
3、騰訊課堂
騰訊課堂是騰訊推出的在線教育平台,聚合大量教育機構和名師,下設職業培訓、公務員考試、托福雅思、考證考級、英語口語、中小學教育等眾多在線學習精品課程,打造老師在線上課教學、學生及時互動學習的課堂。
用戶在網站課程頁面報名成功後,可以在QQ客戶端找到已報名的課程,通過QQ客戶端直接進入課堂。還可以通過騰訊課堂加入機構認證的官方QQ群,在群內與同學、老師交流,甚至可以添加教師為好友,實現一對一的在線教學指導。通過騰訊課堂平台報名並加入QQ群的用戶,群主可以通過名稱判別學生的身份、學習情況等。
此外,機構在騰訊課堂上綁定的QQ群,可以建立課程表,群成員通過課程表發現課程便可直接點擊進入網站報名。
4、新東方在線
新東方在線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旗下的在線教育網站,課程涵蓋出國考試、國內考試、職業教育、英語學習、多種語言等6大類。
5、嗨學網
嗨學網主要學員群體是職業人士,課程力求滿足學員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需要,幫助學員更高效獲得行業權威證書、提升工作能力及建立行業人脈,從而積累職業生涯中最具價值的財富,步入精英行列。同時也養成樂於學習和互動交流的好習慣。
嗨學網引進美國高清大屏授課技術,獨家研發科學循環學習系統,在線答題解析系統,學習社交系統等,為學員提供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在線學習服務。
嗨學網提供國內最受青睞最具職業潛力的核心課程包括建築學院(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會計學院(會計資格證、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高級會計職稱)、司法學院(司法考試)、注冊會計師學院(注冊會計師考試)、學歷學院(自考)、嗨學學院(職場競爭力培訓、職業規劃培訓、創業孵化)等。
6、大孩子社區
大孩子社區是廣州形而上教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之一,專注於為中小學生家長提供學習能力培養、性格教育、親子關系等學習內容;為中小學生提供關於生理、心理、情感、習慣、學習方法等學習內容。
7、滬江網
滬江網旗下業務包括互聯網門戶媒體、網路SNS社區、B2C電子商務以及國內首創的在線互動學習平台滬江網校等,提供的學習內容涵蓋10多種語言、及親子啟蒙、中小學、職場技能、藝術等特色內容,產品覆蓋PC端、平板端及手機端,為3歲到70歲全年齡階段學習人群提供服務。
以上是部分國內知名在線教育平台簡介,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學習平台。
9、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這好像不應該是電腦網路的問題吧?
10、中小學生獲得的網路情感體驗有哪些?
中小學生獲得的網路情感體驗「喜憂參半」。在被調查的中小學生中,有56%的中小學生認為回獲得的是正答面的、良好的網路體驗,有27%的中小學生認為獲得的是負面的、不好的網路體驗,有17%的中小學生選擇的是中性的網路體驗。
與朋友交流、玩游戲、做與作業或研究相關的事情,以及查找信息等獲得的體驗大都是正面積極的;垃圾、病毒、無益的彈出窗口迫使進入攻擊性網站是獲得不好體驗的主要內容,負面體驗主要為遭遇網路欺凌、查看了不適合的內容、在網上花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任何收獲等。
意義感缺失,對破壞性事件持「無所謂」的態度。結果顯示:45.85%的中小學生經常在網上閑逛,中小學生上網因沒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常處於無目的、無任務、無問題導向的失控狀態。有43.02%的中小學生對網上破壞性事件,如盜號、木馬以及網上聊天中的相互欺騙、辱罵等持無所謂的態度。中小學生網路實踐活動的無目的性,意義感缺失,是非價值觀念模糊,限制了中小學生使用網路的范圍與深度,影響了網路促進中小學生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