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音樂的四個時期
宗教音樂時期
歐洲的古典音樂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樂佔主導地位。
當時人們對於基督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這樣。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教會的權力要高於國家和一切的社會形勢,宗教是直接影響到政治和音樂的。所以當時的音樂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並沒有樂器伴奏,但這個時期的音樂卻對後來的音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藝復興時期
到了1450年後,歐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因為當時歐洲政治不穩定,教會的威信與勢力已經逐漸減弱,資產階級也開始萌芽。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新思想,在音樂、文化各個領域中都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
在這個時期中,歐洲的傳統音樂開始成型。音樂在這時也不只有宗教音樂,世俗音樂也開始產生,各種樂器也產生並豐富了許多,為即將到來的巴洛克音樂時期做出了鋪墊。
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約1600年—1750年)是古典音樂早期的一個重要形式,這個時期的音樂以復調音樂為主,華麗且復雜。雖然巴洛克音樂已經突破了宗教音樂完全的秩序和純真的表現,變得更加豐富了,但是在整個古典音樂的發展中,這個時期的音樂仍然受著很多宗教音樂的影響,透露出一種嚴謹的氣息。
不過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相對於之前的音樂形式更加自由化了,各種音樂類型的出現以及樂器的成熟,使這個時期的音樂充滿著一種特殊的氣息,為後人所追捧。
在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們是比較多的,並且相對現代的音樂家來說也要多產得多。在巴洛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應該是亨德爾、維瓦爾第、巴赫三位音樂家。
亨德爾和巴赫都是以那個時代的鍵盤樂器管風琴和羽管鍵琴見長,但作曲形式稍有不同。亨德爾在歌劇方面的成就較多,而巴赫則一直專注於各種器樂的創作,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經典的器樂作品。這一時期的小提琴音樂已經接近成熟,維瓦爾第的貢獻不可忽視。
古典主義時期
巴洛克時代的結束是以巴赫的逝世為界限的,隨後而來的便是古典主義時期(約1750年—1820年)。這個時期的音樂繼承了歐洲傳統的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成就,確立了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重要的音樂形式,並且室內樂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對之後音樂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謹的,繼承了巴洛克時代的理性,但是卻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情感,在兩者之中達到了統一。所以古典時期的音樂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了,同音樂藝術融合在一起。
浪漫主義時期
在1820年後隨著古典音樂時期的結束,浪漫主義音樂開始萌芽。這一時期的音樂形式更為豐富,是古典藝術巔峰時期中離現代最近的,最能夠被接受的古典音樂大多出自於這個時期。
浪漫主義音樂已經更加註重人的精神境界和主觀的情感表達,對於自然景物的表現更加突出了,對於民族和民間的音樂利用也更加頻繁,可以說是真正趨向大眾化。
(1)西方音樂產生發展擴展資料
西方音樂以七弦琴(lyre),阿夫洛斯(aulos)作為音樂的標志樂徽。 七弦琴(lyre),又名里拉琴,最初由龜弦製成,由手指撥片撥弦發聲,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變化樣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基薩拉琴(Kithara)。
基薩拉琴屬於里拉族樂器,由里拉發展而來,有5弦到11弦甚至更多不等,常為7弦,也稱7弦琴,基薩拉琴形狀較大,聲音也比一般里拉嘹亮,往往做工講究、裝飾精緻,由於演奏技巧比較復雜艱深,常為專業演奏者採用。而普通里拉琴聲音比較輕柔,往往用於歌唱伴奏和詩歌吟唱,多為業余專業家喜用。
2、歐洲音樂發展史?
歐洲音樂
概述:
歐洲大陸有四十多個國家,七億多人口,七十多個民族。按地理劃分,可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
歐洲民族民間音樂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同樣是音樂家們創作的源泉。歐洲的藝術音樂(專業音樂家創作的而音樂)在近幾個識記得到高度發展,幾代音樂大師們創作了大量體裁多樣、章法嚴謹、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音樂作品。尤其是浪漫注意音樂和民族樂派音樂大量吸收、運用了歐洲民族民間音樂的素材。一些民間舞曲也被大師們採用創作出數不勝數的名曲。而一些專業作曲家創作的通俗性音樂又經常由民間歌手和民間樂隊表演。
歐洲民間音樂的特徵:音階呈多樣化,主要是七聲音階;除東歐的節拍比較復雜外,其他地區大多採用均分節拍;歌曲多採用分節歌結構。
歐洲不同地區、國家中常見部分相似的歌曲旋律,這是中世紀再歐洲漂泊的游吟歌手為統一的歐洲文化做出的貢獻。歌曲體裁主要有敘事歌、愛情歌曲、節慶歌曲(包括宗教節日和世俗慶典)等,種類繁多的樂器和器樂曲也是歐洲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較具特色的有蘇格蘭的風笛、義大利的曼陀林和羅馬尼亞的排簫等。
發展前期:
統治中世紀(即從47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封建社會建立開始,至文藝復興以前的一段"黑暗"時代)歐洲意識形態領域和一切藝術的是基督教.那時唯一合法的、正統的音樂形式是起源於四、五世紀的聖詠(chant),包括佔主導地位的格 里高利聖詠和更古老的安布羅西聖詠(後者至今仍在米蘭的教堂中使用)。這種純粹宗教用途的音樂只限於在教堂中由唱詩班演唱,沒有樂器伴奏,是純粹的單音音樂(不分聲部,大家都唱一樣的旋律),分為利底亞、弗里幾亞等四種調式及其變格調式。
一開始歐洲還沒有合適的記譜法,只能採取口耳相傳的方法記錄流傳音樂文獻。後來最早的記譜法「紐姆譜「發展出來,但只能用簡單的線條暗示音的長短高低。總的來說,中世紀歐洲音樂與其它藝術一樣遭到壓制,但在虔誠的宗教信仰激勵下音樂家們(那時都是教士)創造了不少優秀的聖詠精品,難怪前幾年有一張聖詠唱片(由西班牙一個修道院的修士演唱)在Bill Board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數月之久。單聲的聲詠後來開始在旋律線下方四度加上平行的旋律線,形成了最早的和聲。
發展歷史:
1450年至1600年--文藝復興
十四、十五世紀羅馬教庭在與世俗君主的政治斗爭中多次被挫敗,威信與勢力開始衰落;同時歐洲一些地區如義大利日益繁榮的貿易和手工業造就了最早的資產階級和金融貴族,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大批的市民。他們迫切要求有為自己服務的藝術形式,反對教會的束縛,宣揚以人而不是以神為本的人文主義。於是在文學、建築、美術也包括音樂領域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
音樂史上的文藝復興起始於1450年左右。那時一批有才華的音樂家雲集在勃艮第(相當於今天法國北部、比利時一代)宮廷,顯示出一派歌樂昇平的氣象,被稱為「法蘭德斯樂派」。此時音樂家們主要使用一些日益改進的弦樂器如詩琴 ,音樂內容開始涉及世俗生活,記譜已經使用點線組合的形式,稱的上是今天五線譜的鼻祖,到十六世紀中後期開始使用四線、五線譜記譜,教會調式逐步解體,大-小調體系逐漸形成。
宗教音樂也繼續發展。一個重大事件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揚人人皆可憑借虔誠信仰與上帝相通。路德創造了眾贊歌這一群眾化的音樂形式,由教徒在禮拜儀式上自行演唱。同時,羅馬教庭為了對抗宗教改革,力圖強化聖詠在宗教音樂中的統治地位。帕萊斯特里那發展了織體復雜的多聲部聖詠,把這一體裁推向了發展的高峰。
1600年至1750年--巴羅克時代
巴羅克時代是歐洲音樂大發展的時代.在這150年的歷程中,歌劇、協奏曲、奏鳴曲等題材相繼被創造發展出來。
1750年至1827年--古典時期
1750年巴赫逝世後歐洲復調(即由多個並行發展的旋律線交織成復雜的織體的作曲手法)後繼無人,樂風轉向簡潔實用的主調(即旋律+和弦的作曲手法)。 在這個時代大顯身手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大師:海頓(交響樂之父)、莫扎特(音樂神童)、貝多芬(樂聖)。在歐洲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中,歐洲音樂的主題從延續近千年對神的虔誠轉移到對理性的崇尚上來,使得古典時期的 作品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
1827年至19世紀末--浪漫主義時期
1827年貝多芬的逝世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此時的歐洲文化正經受浪漫主義潮流的洗禮。這一時期的作曲家把作曲作為抒發自我感情的手段,作品中體現出他們內心中豐富復雜的感情。這一時期還涌現出一大批演奏家,如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多以輝煌的炫技手法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沖擊。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歐洲民族主義思潮的抬頭,一些民族國家開始有了用自己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音樂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強力集團等,可稱之為民族樂派。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象主義潮流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與繪畫上的印象派或有相通之處--都十分注重色彩(盡管音樂色彩和顏料的色彩不同)和外界景象在藝術家本人心中的印象.德彪西和拉威爾是此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西方音樂發展方向多元化。
影響較大的有本世紀初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等。勛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徹底廢棄了統治歐洲音樂近400年的調性體系,十二個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一體系為他的弟子貝爾 格所繼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在調性方面採用多調性,並不象勛伯格的無調性走的那樣遠。 本世紀特別是戰後西方音樂發展流派眾多,如無聲音樂、雜訊音樂、微分音樂等,電子合成器等新的技術手段更為標新立異的音樂家們提供了新的武器。西方音樂發展潮流日益多元化。
3、求西方音樂發展的歷史
在中世紀開始後的相當長時期,由於「蠻族」對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極大破壞,使得從大約5世紀-11世紀之間的西方音樂文化長期處於自發的原始狀態,在沒有審美目的和藝術觀念的基督教教會音樂之外,民間藝人重新成為世俗音樂文化的主要載體。
而從中世紀晚期(14世紀)開始,職業化的加深則成為西方音樂家生存方式演進道路上的主流。在中國歷史上同時具有音樂家和文學家身份、長期存在的並對音樂史發生了重大影響的文人群體在西方文學史和音樂史上則顯得蹤跡渺茫。
但是,如果細心考察中世紀音樂史的發展脈絡,尤其是中世紀晚期音樂家的生存狀態,則可以發現,在以法國為中心的「新藝術」音樂家中仍然存在和我國文人音樂家極為相似的群體,即所謂的「詩人-音樂家」(poet-musician),尤其以「新藝術」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紀堯姆·德·馬肖為代表。和中國古代長期存在、但對音樂藝術的演進並未居於絕對支配地位的文人音樂家相比,中世紀晚期的文人音樂傢具有如下的特徵:雖然就整個西方音樂的漫長發展歷程觀之只是曇花一現,但卻在某一特定時期佔有主流地位,並對西方音樂史的某些重要文化特徵發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直接造成了西方音樂中「作品」觀念的生成,即:將原來存在於文學觀念中的藝術品概念引入到詩樂一體的音樂/文學作品中,進而通過文人音樂家的創作延伸至沒有文學(詩歌)形式的完全的音樂作品中。
這一過程伴隨著「新藝術」時期西方音樂語言的高度復雜化和作曲技術理論突發式的演進,並以西歐封建社會的逐漸衰落和近代社會的開始形成為廣闊背景,對中世紀以後直至今日的西方音樂創作觀念和文化特性意義重大。
西方音樂史的研究向以對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的研究作為核心內涵,這一點和文學史、藝術史領域的情況並無二致(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但卻和以樂律、譜式、音樂文化和相關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中國古代音樂史存在很大區別。在漢語學界,這一中西音樂史學科核心內容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西音樂史學觀念上的差異,即:中國古代音樂史多著眼於音樂本體以外的社會文化因素,而我國學者對於西方音樂的研究仍然遵循西方學界既有的框架,圍繞時代-風格-作家-作品這一基本線索展開。
然而,就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而言,這一似乎在西方音樂史學中特有的基本內核以及已經成為圭臬的將音樂文本視作具有特定藝術風格、符合某種形式發展規律並由特定藝術家(即「作曲家」)所創造的「作品」的觀念並非古而有之,而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在包含特定的經濟、社會、文化因素的歷史條件下脫穎而出的;這一「音樂作品」觀念的形成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又和「音樂家」或「作曲家」作為具有審美效能的藝術品的創作者及特定藝術風格的承載者的自我認知的進程互為表裡。從音樂史學的角度視之,中世紀時期是這種西方音樂特有的作品和作家觀念從無到有、逐漸形成的主要歷史階段,中世紀晚期(主要是14世紀)又是其最終確立的關鍵性樞紐,而中世紀晚期的文人音樂家則是直接將這種觀念賦予其自身創造的作品的作曲家群體。因而,通過對相關歷史事實的梳理及理論思考,對中世紀晚期文人音樂家的生存方式及自我認同、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西方文化意義上的「音樂作品」觀念的生成進行辯證,並試圖進一步探索其歷史成因,對於漢語文化圈內的音樂史學者和西方音樂研究者是極有意義的。
4、西方音樂歷史進程
音樂是人類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童年時期,音樂已作為原始文化現象之一,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經漫長的歲月,發展到如今高科技時代絢麗多姿的現代音樂,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財富。
西方音樂是人類音樂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漫長的學習歲月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人類文化做出了寶貴貢獻。每一個專業音樂工作者都應當認真了解、研究西方音樂,以促進本國、本民族音樂的發展。因此,《西方音樂史》就成為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本書力圖全面、系統地闡述西方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與成果,使讀者得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流派作曲家的音樂風格,熟悉他們的作品,擴大藝術視野,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從而提高我們的創作、演奏、演唱水平。
音樂史的學習,應在對不同時期社會背景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作整體文化藝術氛圍的研究,把握其時代特點,進而了解不同音樂流派的風格特徵,以及具體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的藝術風格。同時,應著重對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承繼與發展關系進行研究,力求全面而系統地把握音樂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學習音樂史,不應當僅僅從知識、理論方面死記硬背,而要在系統理論的指導下,選聽大量的音樂作品,務求在乎實際的科學論證和概括,具有很強的系統性。而以西方音樂斷代史的順序作為劃分情感論音樂美學發展歷程的順序,使更多的音樂學習者在原已熟知西方音樂史、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通讀全書,就變得易讀、易懂。目前,國內有的音樂美學文章,把本來並不復雜的問題用一些生造的概念講得玄之又玄,令人費解,而《歷程》論述中並無此類,正如於潤洋先生在《歷程》的序言中所述:「作者的文風也是值得贊許的,在全書的論述過程中沒有著意製造新詞彙、新詞語,沒有生硬地套用時髦的新理論新概念,沒有令人費解的話語敘述方式,行文平實、樸素,清晰、明快,這樣的文風在今日是值得提倡的。」這正說明了《歷程》通俗性之所在。三、歷史性與邏輯性相結合在《歷程》的論述中,作者始終把歷史的視角放在第一位,以西方音樂文化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為序,把西方情感論音樂美學放到一個廣闊的歷史文化中去,進而揭示出這種美學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真實面貌,並將歷史敘述與美學思辨相結合,這正是《歷程》的一大特色。維也納古典樂派創作主要貢獻在於對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等主要音樂體裁結構原則的確立上,以及強化和完善了建立在大小調體繫上的功能和聲系統,即他們的主要貢獻表現在對音樂形式要素的發展與完善方面。因此,一些持自律論音樂美學觀點的學者們將其奉為至尊,他們的作品也被視為自律論音樂美學的理想範本而同「絕對音樂」這一概念聯系在~起。更有一些學者把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同18、19世紀的情感論音樂美學完全對立起來,人為地將二者樹立為兩種截然相反的音樂美學觀念的樣板。針對這種觀點,作者首先考察了古典大師們的生活環境,即以維也納為核心;其次考察了該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即當時在文學藝術領域掀起的一場反封建專制、批判宗教蒙昧主義的「狂飆突進運動「,進而指出「運動」所宣揚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藝術觀對包括音樂家在內的德國知識分子影響深刻,並通過對貝多芬青年時期在波恩大學旁聽哲學課程這一歷史事實來例證貝多芬是受「運動「思想影響者之一,再通過對其《第五交響曲》、歌劇《費德里奧》和《第九交響曲》等作品的分析來論證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音樂形式上所做出的貢獻,歸根到底是出於情感解放的需要,是為了使主體的情感表現在音樂藝術中獲得一種更為有效的手段:最後,指出:「從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到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實踐,可以清楚地看到,啟蒙思想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在18世紀歐洲專業音樂的創作活動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傳統的情感論音樂美學在這一時期的書林漫步lBoWu最大特點是,在人性的一般觀念中融入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自覺意識和民主思想。而這恰恰是使得這種美學觀念在音樂實踐中產生如此巨大影響的關鍵之所在。」鑊這些論斷充分體現作者在論述過程中把歷史性、邏輯性相結合,並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論點明確、論證充分、論據有力。此外,作者在第七章、第八章中,以現象學、美學、釋義學、當代心理學、社會學這些20世紀興起的新型學科為視角對情感論音樂美學作了再次的審視,並對馬克思音樂美學在音樂情感意義問題上的基本論點進行闡釋,這些都是《歷程》的閃光點,也充分體現出作者淵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思辨力。《歷程》值所讀、值所學,筆者這篇小文正是讀後有感而成,作為一個音樂美學愛好者在認識中難免不足,只是希望與更多的讀者互勵互勉。參考j[1]邢維凱.《情感藝術的美學歷程》[H].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2]明言.《音樂批評學》[H].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①邢維凱.情感藝術的美學歷程[H].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pl②同上,p2③同上。p97陳林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責任編輯金兆鈞)
5、概述西方音樂歌劇的產生與發展
歌劇: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內歌)、舞蹈(容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歌劇的起源】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歌劇的發展】
17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
6、西方音樂史的發展,分為那幾個時期,以前個個時期的代表作?
16世紀末、17世紀初誕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由巴迪宮廷的卡梅拉塔會社(camerata,意為俱樂部或小集團)成員巴迪、溫琴佐.伽利萊伊以及佛羅倫薩學者梅在經過大量的對古希臘悲劇研究的基礎之上誕生的。 西方音樂史教學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西方音樂的歷史發展與沿革。如西方音樂內容與形式的演變史,西方音樂理論及各種音樂體裁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藝術生涯、作品風格特徵及其影響; 第二,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對西方音樂發展的影響,從音樂這一獨特視角反映西方文明的歷史進程及其人文精神的特徵。 第三,音樂的表現手法與音樂審美方法。如音樂欣賞的基本知識,音樂的構成要素及各種理論、流派等, 而發展經歷的時期入下:西方音樂歷史及音樂體裁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西方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起源時期的音樂,主要用於神廟祭祀、節日慶典,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蘇美爾人、埃及人、希伯來人和古希臘人推動了音樂的發展。二、中世紀的前期和盛期這一時期主要是單音音樂時期,大致從公元600~1300年。三、「新藝術」時期公元1300~1450年,是中世紀向文藝復興過渡的階段。四、文藝復興時期1450~1600年,文藝復興的中心在義大利,但音樂中心卻在法國的勃艮第地區和佛蘭德。這一時期德國、英格蘭音樂的興起,羅馬教堂音樂的改革和威尼斯樂派的活躍使這個時期的音樂成就不遜於其他的藝術。五、巴洛克時期1600~1750年,從蒙泰威爾弟開始,到巴赫和亨德爾結束。巴洛克時代在西方音樂史乃至整個藝術史上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代。巴洛克音樂氣度高貴、情調感人,內容比文藝復興時期更豐富 、更具戲劇性。歐洲音樂的許多重要體裁都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如歌劇、組曲、奏鳴曲、協奏曲、清唱 劇、康塔塔(大型聲樂套曲)等都已具備了經典形式。音樂巨人巴赫、亨德爾則把巴洛克音樂推向了高潮。六、古典主義時期以恢復希臘、羅馬的古典風格為目的,主要放眼於追求客觀美的古典主義音樂,在維也納形成了氣候,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位音樂家的傑出之作讓音樂史為之一振。這一時期成為器樂的 黃金時代,鋼琴曲、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層出不窮,奏鳴曲式的確立被認為是這一時期成就的代表。七、浪漫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樂派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大「寶庫」。這一時期不但盛產偉大的音樂家,而且音樂體裁空前廣泛,出現了諸如無詞歌、夜曲、藝術歌曲、敘事曲、交響詩等新穎、別致的形式。這 種更注重音樂內容的音樂流派,使一些非音樂因素成為音樂的主宰。浪漫主義音樂經過門德爾松、舒曼、肖邦和威爾弟等人的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納的時代達到了巔峰。八、新音樂這是20世紀音樂的統稱。和其他藝術一樣,音樂開始出現多種流派百花齊放的局面。音樂創作的保守與創新兩派在音樂文化發達的德國、俄國、英國、美國等地相互競爭,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的繁榮。但在50年代後,隨著電子音樂和計算機等的高新技術的出現,音樂家們都希望在音樂新一代的音樂語言、節奏的發展上找到共同點,重塑作曲家角色及音樂藝術的本質。
7、西方交響曲產生與發展
西方交響曲是由海頓最初確定的形式,而這是從古希臘的音樂,經歷中世紀回,巴洛克的復調音樂,答慢慢演變進化而來而形成的。 在古典主義時期被海頓確立後,當時莫扎特和海頓將其做到極致,之後貝多芬又改革了交響曲,使交響曲更復雜,更有個人情懷,也使西方音樂進入浪漫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勃拉姆斯,舒曼,柏遼茲,柴可夫斯基等等一大批傑出的作曲家將交響曲更加的豐富化,都致力於表達作曲家個人的強烈情懷。其中布魯克納更是將交響曲和上帝聯系起來來表達情懷。這段時期是交響樂最輝煌的時代。之後到了20世紀,交響曲更加復雜難懂,扭曲,甚至用一些「奇特的樂器」來模仿各種聲音,代表馬勒,之後更劇烈,直到後來創作的人越來越少,到現在的多元時代。
8、西方音樂的發展特點
1、音樂因素全面開發;2、旋律在音樂中的地位大大改變; 3、時值和節奏織體復雜化、物理化、絕對化、精確化;4、和聲和調式的結構和進行邏輯極大地復雜、多樣化; 5、音色和音響在音樂中的地位、范圍和重要性大大提高、大大擴展;6、音樂的表演方式原則有極大變化;7、記譜法出現全面而重大的變革;8、現代科技直接產出了與音樂有關的重大器具性和觀念性轉變;9、流行音樂成為20世紀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10、曲式在表形和其依據的原則上都有極大變化。傳統的曲式被認為只是一個外部因素概念,現代音樂作品的創作在曲式結構上可以一切從素材中產生,不再遵從對稱性、邏輯性和再現性等傳統原則,人們離棄了傳統的樂思呈示、重述、循環、變奏、衍生、對比、展開和再現等基本原則;在新的邏輯基礎上,傳統的典型曲式結構類型也被賦予新的含義和解釋,被千變萬化、「一人一面」式的復雜結構所取代;
20世紀的人類更加理性,思想更加解放,音樂史上曾經由於專業化而使大多數人的音樂權被「異化」——音樂成了音樂家的「專利」,而普通人被排除在外,只是被動地參與音樂「欣賞」——的情況很大程度上被改變,特別是城市化的民間音樂——流行音樂較多地保持了與傳統音樂、與現實社會的聯系,直面生活,直接介入社會,深深融入普通人的情感,加上電聲技術的廣泛利用,具有廣場音樂和聽眾直接參與的特點,成為具有不可忽視的體現社會力量的一種新文化。
20世紀的音樂被稱為現代音樂、後現代音樂,學者們還用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等新方法來解釋層出不窮的20世紀音樂的新創造。20世紀現代音樂,包括專業音樂和流行音樂,音樂創作、表演、傳播和音樂生活都出現與過去有極大差異的復雜狀況。而我們每個人對這種與自己同時出生、發育、長大的現代音樂都應該有主動地去理解它的願望,寬容地承認它的勇氣和客觀地評價它的態度,因為出新和創造一向都是音樂的歷史傳統,也是現代音樂的靈魂,現代音樂最重要的價值。
曲式結構,是使音樂得以在隨時間而開展的音響布局依附其中的輪廓架構。「曲式作為創造目的和想像力的最高體現,作為所有手段的統治者,是在控制、規范和更高層次的藝術統一中實現萬千變化並恣肆縱橫的。」在傳統音樂中,長期的積累,使曲式已經形成以呈示、重述、循環、變奏、衍生、對比、再現為原則的音樂語言陳述邏輯,形成相對規范化的典型曲式模式。而受制於20世紀音樂的創作的象徵意義和文化映射,20世紀音樂的曲式結構形態也體現出多元化、新創造和新邏輯的特點。
20世紀音樂,在其曲式結構形態中,有兩個主要的傾向,我們可以把它們從與傳統音樂的關系的側面來加以分類。一個傾向是與傳統曲式結構有較密切的聯系的,另一個是較遠距離地離開傳統的曲式結構模式、觀念和認識方法的。
在前一個類型中,有一些是基本符合傳統結構形式的。這類作品,一般都需要作曲家在其他因素中有較大的新創造,才能使作品真正具有「創新」價值。如巴伯作品中情感表露的復活、格什溫作品中的流行音樂——爵士樂因素、巴托克作品的新的對稱結構原則、奧涅格在常規樂隊中製造新音響、伯恩斯坦作品中搖滾樂的進入、簡約派音樂中動機性材料的新穎處理、鑲嵌音樂對音樂成品的解構和重構等。在對這些作品的分析中,我們也必須有新的方法性發掘,才能夠在作品傳統的曲式表層下得到如實的新的認識。(這問題太深奧了,應該基本的就這些)
9、西方音樂的歷史沿革
西方音樂分為以下8個階段: 時間約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這部分的音樂資料只能從考古而來,從發掘出的繪畫、雕塑及少量流傳下來的詩歌文學與哲學著作可以進行了解,但幾乎是不可能聆聽與欣賞。有資料統計這一階段殘存下來的樂譜還不到10件,但是從殘存下來的雕塑等諸多文化遺產可以看出曾經存在過的輝煌與成就,古希臘的大哲學家都曾對音樂進行過討論與研究,這被後人視為西方音樂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紀~前8世紀荷馬時期的兩部史詩反映了古希臘的音樂文化。史詩本身既是文學作品又是音樂作品,它由職業彈唱藝人「阿埃德」用一種叫基薩拉的樂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舉行,在比賽時常伴有音樂,後來產生了音樂比賽。
公元前7世紀~前6世紀,斯巴達把音樂作為國事活動與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公元前146年後,古羅馬征服希臘後,它的文化主要受益於希臘,同時又吸收了敘利亞、巴比倫、埃及等國的文明成果。 西元476年羅馬帝國瓦解後,希臘、羅馬文明變趨衰微。 日耳曼人統治歐洲西半部,歷史上稱為「黑暗時期」,也就是「中世紀時期」。
教會是當時人們的生活重心,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地位,藝術家在宗教中生存,因此當時藝術與宗教息息相關。
這時期的音樂活動受到基督教影響很大,音樂多以宗教儀式或歌唱頌歌為主,以功能為重,例如格雷果聖歌。 歌詞多是采自聖經。
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變化小,缺乏和聲基礎,表現朴實。
對中世紀音樂貢獻最大的是米蘭主教安布羅斯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公元390年左右,安布羅斯推行對聖歌的雙聲合唱,引入和聲,並准許非僧侶、教士的俗人參與演唱。是教會音樂得以發展和普及。
公元590年-604年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編出一套用於庄嚴禮拜的曲目,並用法律形式規定在祈禱儀式中必須有音樂,形成一整套格里高利聖詠,成為宗教創作的典範,後來又發展出記譜法,雖然尚沒有小節線和五線譜,但使用高低位置記譜的方法為五線譜的發明提供了基礎,這種記譜法只有四行線,每行前面有三個菱形譜號,結尾有一個菱形譜號提示下一行音高,基本是五線譜的雛形,但不能表示節奏。還成立了培養歌手的學校,在教會勢力范圍內大力推行音樂,使教會音樂在10世紀以前成為歐洲的主要音樂形式。 文藝復興時期約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紀「新藝術」的基礎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與對人的內心情感的抒發與表達。這時的音樂家在人文主義思潮的推動下,對復調音樂進行了發展和變革,聲樂與器樂逐漸分離而獨立發展。這一時期五線譜已得到完善,印刷術也運用到曲譜上,這都使音樂的傳播更加便利和廣泛。這一時期有以下幾個較有影響力的樂派:
尼德蘭樂派
主要音樂活動在尼德蘭的一批音樂家。創作內容多為彌散曲與經文歌等宗教音樂,也有世俗音樂。代表人物有迪費、若斯坎、汴舒阿、奧凱格姆等。
威尼斯樂派
在1530-1620年間的一個器樂樂派,其特點是音響氣勢寬廣宏大、對比效果鮮明。創作內容有銅管樂與弦樂的重奏曲、管風琴的前奏曲、幻想曲與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維拉特、A.加布里埃利等。
羅馬樂派
此時期的一個專門創作服務於宗教作品的樂派,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為主。代表人物有帕萊斯特里納、G.M.納尼諾、F.索里亞諾等。 巴洛克音樂指歐洲在文藝復興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到1750年之間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occo」,意指形態不夠圓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築領域的術語,後逐漸用於藝術和音樂領域。在藝術領域方面,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因為巴洛克時期是貴族掌權的時代,富麗堂皇的宮廷里奢華的排場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的影響到了音樂家的創作。十七、八世紀宮廷樂師所寫的音樂作品,絕大部分是為上流社會的社交所需而做,為了炫耀貴族的權勢以及財富,當時的宮廷音樂必定得呈現出炫耀的音樂以及不凡的氣度,以營造愉悅氣氣氛。
巴洛克音樂的特點是極盡奢華,加入大量裝飾性的音符。節奏強烈、短促而律動,旋律精緻。復調音樂(復音音樂)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大小調取代了教會調式,同時主調音樂也在蓬勃發展。於是復調的和聲性越來越明顯。復調在 J.S.巴赫時代發展到極致。
數字低音及即興創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並且管弦樂團編制尚未標准化。 古典主義音樂指的是1730-1820年這一段時間的歐洲主流音樂,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此樂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古典主義音樂承繼著巴洛克音樂的發展,是歐洲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出現了多樂章的交響曲、獨奏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多樂章奏鳴曲等等體裁。而奏鳴曲式和輪旋曲式成為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最常見的曲式,影響之深遠直至二十世紀。樂團編制比巴洛克時期增大,樂團由指揮帶領逐漸變成一種常規。現代鋼琴在古典時期出現,逐漸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
隨著法國大革命對社會造成的沖擊,作曲家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由最初依賴宮廷、教會供養轉變為獨立的經營者。 浪漫主義主要用於描述1830—1850年間的文學創作,以及1830—1900年間的音樂創作。
浪漫主義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
浪漫主義音樂比起之前的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看輕形式和結構方面的考慮。浪漫主義音樂往往富於想像力,相當多的浪漫主義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著相當大的標題音樂成分。浪漫主義的因素,則包含在從古至今的音樂創作當中,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一個時代,因為音樂創作本身,就是想像力的一種表現,而浪漫主義恰恰是想像力的最佳體現。
貝多芬是古典主義音樂的集大成者和終結者,也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行人,浪漫主義音樂拋棄了古典音樂的以旋律為主的統一性,強調多樣性,發展和聲的作用,對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質進行刻畫,更多地運用轉調手法和半音。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是韋伯,音樂的代表是舒伯特。
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柏遼茲,義大利的羅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肖邦和俄羅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義音樂在瓦格納和布拉姆斯時代逐漸走入歷史。 現代音樂,也稱現代古典主義音樂(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繼承歐洲古典音樂而來的一個音樂紀元,音樂門派繁多,風格多樣。在此之前,現代音樂有兩大源流:古斯塔夫·馬勒與理察·施特勞斯的後浪漫樂派、和德布西的印象樂派。其分派下音樂種類更是繁多,包括了如布列茲的序列音樂、極簡音樂,Steve Reich和Philip Glass使用簡單三音和弦,Pierre Schaeffer的具體音樂,Harry Partch、Alois Hába和其他人的微分音音樂,還有約翰·凱吉的機率音樂。
在現代音樂之前,作為前繼者的歐洲古典音樂家如巴托克·貝拉、馬勒、理察·斯特勞斯、浦契尼、德布西、艾伍士、艾爾加、荀白克、拉赫瑪尼諾夫、普羅高菲夫、史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維奇、布瑞頓、柯普蘭、尼爾森等人。當時古典音樂也和爵士樂相互影響,有音樂家能同時在兩個領域作曲者如蓋希文及伯恩斯坦。
現代音樂一個極重要的特點是開始有所謂傳統及前衛之分別,它們的音樂原則在一方占極其重要性者,在另一方往往不是那麼重要或不被接受。例如魏本、卡特、瓦瑞斯、米爾頓·巴比特等人對前衛領域有重要貢獻,但是,在此領域外就常常被攻擊。隨著時間,前衛的概念已經逐漸的被接受,兩個領域彼此之間的分野不再那麼壁壘分明,並且出人意表的,這些開拓性的技巧常常被流行音樂所引用:Beatles、平克·佛洛伊德、邁克歐·菲爾德、超脫樂團、電台司令等等耳熟能詳的歌星,還有許多電影使用的配樂。
必須注意的是,這篇文章僅僅提領出二十世紀音樂的大綱,所提到的音樂家在一個方面做出貢獻,並不代表他只在該領域發揮。例如史特拉汶斯基在他作曲家生涯的不同時期,他同時被認為是浪漫樂派、現代樂派、新古典主義、以及序列音樂的成員。
二十世紀的經濟和社會型態對音樂也有重大的影響力,世界在工業化時代有了逐漸進步的錄音和回放設備,從錄音帶到CD到DVD,有了廣播和電視,以及整個資本主義脈絡的內嵌。十九世紀的人大多自己創作音樂,或者在音樂會上聽到音樂。 1970年代出現的一種在出現的一種音樂形式,又譯作新紀母音樂(英語:New Age music),最早用於幫助冥思及潔浄心靈,但許多後期的創作者已不再抱有這種出發點。另一種說法是:由於其豐富多彩、富於變換,不同於以前任何一種音樂;它並非單指一個類別,而是一個范疇,一切不同以往,象徵時代更替詮釋精神內涵的改良音樂都可歸於此內,所以被命名為New Age,即新世紀音樂。
10、西方音樂的發展階段?
西方音樂發展簡史
中世紀音樂:
一、宗教音樂
格里高利聖詠史單聲部音樂,多用拉丁文演唱,按朗誦拉丁文散文的方式吟唱,內容多摘自《聖經》。
彌撒(Mass)是天主教宗教儀式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是為了紀念耶穌獻身事跡而舉行的,其名稱來自此儀式的結束語「Ite ,missa est「(意為:儀式結束,眾教徒退席)的拉丁文音譯。一般可分為三類:庄嚴彌撒,又稱為大彌撒;小彌撒,是庄嚴彌撒的簡化形式;特別彌撒,由於季節或節日 不同而使用改編後的大彌撒,如還願彌撒、婚禮彌撒。安魂曲是為紀念逝者超度亡靈所專用的彌撒,歌詞遵循正常彌撒的內容,常省去榮耀經和信經而增加「最後的審判「。
二、世俗音樂
「游吟詩人「(troubadour):大多出身貴族,身著紅色的短上衣,頭戴一個黃色的風帽,下穿連衣褲,騎馬,身背維埃勒(vielle)琴,從一個城堡到另一個城堡,去尋找願給他們提供幫助的施主。他們自己作詩、譜曲、所唱內容多維談情說愛、戰爭、傳說故事,如描寫田園風光、歌頌英雄人物、騎士與牧羊女的愛情等等。演唱過程大致為:首先用維埃勒琴演奏一段前奏,然後再幾個持續音的襯托下自彈自唱,音樂風格特點表現為段落清晰/節奏規范、樂節長短大致相同,所用調式多為大調式,作品結構一般都是有兩個段落組成的。在德國,人們稱游吟詩人為「戀歌詩人「。
三、復調音樂
格里高利聖詠最初也屬於單音音樂,後來僧侶中的樂師們嘗試著在原有的聖詠的下方另外加上一個平行四、五度的曲調,既起到了襯托原有聖詠的作用,又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這種復音音樂形式被後人稱為「奧爾加農「(orgaum)。9世紀以後,出現了復音音樂,並逐漸在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中廣泛應用,由最初的兩個聲部添增為三個聲部、四個聲部甚至更多。11世紀時,僧侶樂師們將平行的曲調加在原有的聖詠的上方,並改變了只能平行的規則,大膽使用曲調之間斜向、反向的進行方式,形成了聲部交錯、變化,使音樂的表現手段更加豐富,人們稱這種聖詠為「狄斯康特「(discantus)。到13世紀,復音音樂又出現了兩種體裁:「經文歌「(mctet)和「康都克土斯「(conctus)。經文歌是在奧爾加農的基礎上變化發展而來得,即在原聖詠的上方加上一個演唱不同歌詞的聲部,這個聲部的曲調多出自世俗音樂,使世俗音樂與宗教出現了有意或無意的結合。唱詞既有拉丁文又有法文,有的作品是由三、四個聲部組成,分別是不同的歌詞,其演唱效果可想而知。這類經文歌的作者注重的是每個聲部的橫向進行效果,不關心各聲部之間是否協調、一致,也不關心音樂的縱向效果,但這正是復調音樂的起點所在,是音樂史上由單音音樂階段向復調音樂階段過渡的必由之路。康都可土斯與經文歌德不同之處在於它沒有聖詠聲部,也就是說整個作品都是由作曲家創作的,音樂形式簡單,聲部之間是音與音的對稱,音樂發展手法自由,表現內容廣泛。從奧爾加農到狄斯康特,再到經文歌,最後是康都可土斯,這一系列的變化、發展,表現了音樂成長的足跡。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