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教育是 什麼的教育,它以人為本,關注學生職業生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
理論上講:
職業教育是為國家提供技能型人才。
實際上就同「救死扶傷」的醫院一內樣。容本末倒置了。
都是宰人的「專業機構」!
現在的「職業教育機構」都是「私有化了」。裡面的教師都是在「社會上臨時聘的,想掙錢的雜人」。我所在的「技校」就是這樣的。很多隻有中學畢業的工人登上了講台。……連自己都不清楚的東西,還要給別人講,……,可見一斑。
上級來檢查的時候,就把以前有教學資質老師的「資質證書拿出來」應付。
都是「應付」,坑!
2、您認為目前限制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中國的市場經濟好不夠完善。
3、關於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幾點思考
思考如下:
一、努力創新辦學思路
1、擴大辦學規模,追求規模效益
我國現有的中等職業規模普遍偏小,規模效益低下,通過原地擴建,撤並、聯合辦學等形式,組建職教集團,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學校的吸引力,提高學校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進而把職業教育做大做強。
2、加強骨幹專業的現代化創新
專業特色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即圍繞市場設置專業,依據市場需求培養學生,實現專業設置與市場的良好對接。從經濟結構調整、生產技術進步和產品更新換代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中,從對缺少一技之長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中,找到中職教育新的著力點和增長點,才能使中職教育的層次結構、類型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人力資源的需求結構相適應,不斷增強專業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同時,面對就業市場的嚴峻形勢,整合專業勞動中介機構介入畢業生安置工作,實行市場運作,一是可以減輕學校畢業生安置的壓力,二是更加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從而使學生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推得出。
3、改革辦學體制
職業教育的目標應該隨著形勢變化而變化。職業學校體制改革應面對各種層次的學生靈活辦學,推廣學分制和彈性學制。要改變過去傳統職業教育統一培養規格、統一課程、統一管理的狀況,給學生自主,有的善動手,讓他們多學些技能,理論課程可適當降低要求;有的學生有意自主創業,就給他們提供創業教育;有的人准備升學,就提供相關條件;有的學生願意先工作或創業,積累實踐經驗或取得一定收入後再繼續學習,學校可允許暫停學習,這樣適應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教育選擇的需求,有利於學生更加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二、大力提高辦學效益
1、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
教學質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須調整質量目標,深化教學改革。當前,重要的是要使職教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把應用教育放在首位,嚴格按照國家職業技術資格標准辦學,對學生所學的技術技能進行強化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
2、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中等職校應主動按照國家規定的訓練標准去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滿足學生就業、創業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以專業理論、技能和實踐科目為主的綜合職業能力,打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質的隊伍。
總之職業學校要樹立「大教育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針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發展環境、發展動力、發展戰略和新變化,注重科學管理,切實抓住機遇,與時俱進,不斷拓寬辦學渠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4、職業教育如何滿足學生需求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是一個美好的教育願景,是一個響亮的教育號令,是教育工作者對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和不懈追求。毋庸置疑,學生是「人民」的重要群體,學生滿意是人民滿意的必要條件,「辦學生滿意的教育」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應有之義。服務學生需求,提高學生滿意度,是教育堅定不移的努力方向。但是,什麼是學生滿意,學生的教育需求是什麼,如何滿足學生需求?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不言自明。教育有其特殊性,學生需求有其復雜性,不能不加以分析——否則就可能抱著學生滿意的良好願望,反而傷害了學生的教育利益。
明辨「偽」需求。學生的教育需求是什麼?從宏觀層面上說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如果追問到學生個體,可能言人人殊,更有可能很多學生感到茫然:他們習慣了被支配下的學習和生活,從未主動考慮過、系統規劃過個人需求,他們口中的需求很多是隨興的、短視的、功利的、淺層次的,甚至是與個人發展相悖的,不能視作教育需求的真實表達。特別是高職學生大多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缺乏學習自覺和發展自信,對學習和發展少有主動需求。所以,喚醒他們的需求更為緊迫而重要。如何引導學生著眼於長期發展,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追求個人的全面發展,激發學生向上的內生動力,是教育者的使命和責任。教育是解放人、發展人的,首要的就是喚醒學生需求。
不能「唯」需求。教育以人為本,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這是不是意味著唯學生需求是從?職業教育以服務發展為宗旨,服務發展包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這兩個發展具有內在一致性,經濟社會發展依賴每個個體的發展,而絕大多數個體的發展也只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換言之,只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正向作用,也才能實現個人的向上發展。如果只片面強調學生個體需求,忽視個體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內在關系,既無益於個體發展,也不利於國家教育目標的實現。要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個體需求和社會需求的關系,成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敢於「違」需求。教育是特殊的社會行為,師生是特殊的社會關系,不能簡單用服務理念、市場規則、客戶關系來指導教育教學,也就是楊斌所說「陷入到單純追求學生滿意的怪圈有違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定位」。當學生需求沒有得到合理引導,學生滿意度又被過分強調,就會出現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錯位,發生違背教育初衷和規律的事情,甚至出現「教師向學生下跪」極端現象。如果一味倡導「只有不合格的老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學生永遠是對的」「學生是上帝」等偏頗的教育信條,剝奪了老師實施教育的主導權,無限滿足學生任何需求,那麼事實上教育早已盪然無存。這既是教育工作者的悲哀,也是整個教育的悲哀。敢不敢「違」學生需求,考驗的是師道尊嚴,拷問的是教育環境。
重視「微」需求。教育是具體而生動的,學生是鮮活而個性的。教育要眼中有人,要把教育、管理和服務落腳到個體學生的個性需要上,不能輕視、更不能忽略每一名學生的每一個微小需求。要無差別的愛,尊重關心每一名學生,這是師德的第一要求;要有差別的教,根據學生基礎、興趣、認知給予適合的教育。也只有「有差別的教」,才是真正「無差別的愛」。這也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所要求的「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概言之,教育實踐中,要堅定「為」學生需求的導向,同時又要明辨學生需求,區別對待。只有去「偽」、破「唯」、敢「違」、重「微」,教育才是真正「為」學生需求。
5、職業教育有發展的必要嗎?
職業復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與制普通教育一樣,都有發展的理由與空間。
現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已經逐漸改變了大眾以往對它的偏見,而是正式地成為學生人生道路選擇的另一條出路。
既然受到了重視,就必然有受到重視的理由,職業教育最大的優勢便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以發展學生實際技術能力為目標的職業教育能夠讓學生在畢業後能夠最快速度地進入企業並進入企業發展,這是很多普通教育所做不到的。
但職業教育目前最應重視的一點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
6、職業教育的發展對學生的發展意義是什麼 不少於150個字
職業教育的發展對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因為大多數學生只有書本知識,並沒內有實踐經驗,沒有一技之長,在容現實社會的大熔爐里,很難立足的。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一個技術空間,提供一個發展空間和平台。
職業教育的發展,使學生有用武之地,使學生就業更具有實力,更具有積極向上的信心。
7、關於職業教育的幾點思考
思考如下:
一、努力創新辦學思路
1、擴大辦學規模,追求規模效益
我國現有的中等職業規模普遍偏小,規模效益低下,通過原地擴建,撤並、聯合辦學等形式,組建職教集團,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學校的吸引力,提高學校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進而把職業教育做大做強。
2、加強骨幹專業的現代化創新
專業特色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即圍繞市場設置專業,依據市場需求培養學生,實現專業設置與市場的良好對接。從經濟結構調整、生產技術進步和產品更新換代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中,從對缺少一技之長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中,找到中職教育新的著力點和增長點,才能使中職教育的層次結構、類型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人力資源的需求結構相適應,不斷增強專業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同時,面對就業市場的嚴峻形勢,整合專業勞動中介機構介入畢業生安置工作,實行市場運作,一是可以減輕學校畢業生安置的壓力,二是更加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從而使學生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推得出。
3、改革辦學體制
職業教育的目標應該隨著形勢變化而變化。職業學校體制改革應面對各種層次的學生靈活辦學,推廣學分制和彈性學制。要改變過去傳統職業教育統一培養規格、統一課程、統一管理的狀況,給學生自主,有的善動手,讓他們多學些技能,理論課程可適當降低要求;有的學生有意自主創業,就給他們提供創業教育;有的人准備升學,就提供相關條件;有的學生願意先工作或創業,積累實踐經驗或取得一定收入後再繼續學習,學校可允許暫停學習,這樣適應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教育選擇的需求,有利於學生更加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二、大力提高辦學效益
1、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
教學質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須調整質量目標,深化教學改革。當前,重要的是要使職教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把應用教育放在首位,嚴格按照國家職業技術資格標准辦學,對學生所學的技術技能進行強化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
2、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中等職校應主動按照國家規定的訓練標准去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滿足學生就業、創業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以專業理論、技能和實踐科目為主的綜合職業能力,打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質的隊伍。
總之職業學校要樹立「大教育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針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發展環境、發展動力、發展戰略和新變化,注重科學管理,切實抓住機遇,與時俱進,不斷拓寬辦學渠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8、作為一名職業院校學生,你如何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
作為職業學院的學生,應該首先學習基本的文化課程,拓寬視野,提高個人回基本素答質,然後認真學習專業課程,努力發展一技之長,同時積極參加課外實踐,努力做到學有所用全面發,同時積極參加課外實踐,努力做到學有所用,全面發展。
不能鬆懈對專業技能的學習,要鍛煉過人的本領,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斷努力奮斗,爭取更多的實習經歷,並且能夠積極參加學院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鍛煉提升自我。
(8)職業教育限制學生發展嗎擴展資料:
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於社會,社會也可受益於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聖職責。職業教育的目的是滿足個人的就業需求和工作崗位的客觀需要,進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快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9、關於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
1.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整體呈現出靜態性的束縛
當前很多的高職院校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等級化管理,學校中的官本位思想比較普遍,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的校長中尤為嚴重。這樣一來,學校中的各級機構也相應變成了官僚機構。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考核和管理也被限制於期末考試成績。這種傳統方法往往造成了教學水平的長期低下,對於教師、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毫無益處可言。
2.高職院校管理理念出現了偏差
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構建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管理體系對於高職院校來說是相當必要的。但是,有些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過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視教師的相關作用,這樣就偏離了素質教育改革的大綱要求,教師的價值不能得到充分體現,最終導致了學校管理的片面性,高職院校管理理念出現了偏差。
3.實踐基地的嚴重缺乏
我國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基地的缺乏一直是牽制職教學生發揮實踐能力的痛處。因為在學校里真正能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地方有限,學生畢業實習與社會實踐活動一般是自己找的實習單位,但是實習單位大多是私企,對培養人才重視不足,因此,學生在實習時並未得到專業指導,致使學生在其實習的單位難於學以
致用,這樣也就做不到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了。
三、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1.完善管理內容,不斷推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建設
在高職院校中,如果只關注結果,不注重過程,往往收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充分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和行政管理,才能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智力因素,達到一個很好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的管理者一定要積極落實精細化管理,落實相關的責任制,使每一位學校管理者真正對學校負起責來,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積極推進課程改革
新的素質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不只是以單純的學習成績來評價和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僅包括目標評價,還有過程評價。多設置一些實用性以及探究性的課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同時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不斷提高自己。
3.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致力於特色辦學的目標,積極認識到辦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改革。要實現職業教育的革新,需從教學手段入手,優化教學內容,採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加強實訓教學等措施。
總之,職業教育是我國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改善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滿足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10、現在國家說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什麼參加對口高考還那麼受限制,不像普通高考一樣!!!郁悶!!!!
這問題說實話用正當手段解決不了的。我有體會。關鍵是要有能力,這個很重要,加油吧。 很多不公平只有自己去公平。 千萬別抱怨 那樣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