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學習?
給學生機會,可以出一些題讓學生來做,並且由他們來講解,對於對的同學,給予支持、鼓勵,錯的同學,多多給予學生耐心的指導,並且告訴他們以後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2、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提出所發現的問題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一、注重知識儲備,奠定堅實基礎。
「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是建立在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基礎上的,需要分析、綜合考察事物或現象的各種本質屬性及內在聯系,從新的角度、發揮想像,提出有實際意義的、有價值的問題。」對於小學生而言,不是簡單的事情。當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有可能與新知相互作用,形成沖突,產生困惑、疑問,從而產生問題。所以,有強大的知識儲備、堅實的底蘊基礎是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前提條件。教學中,教師盡可能的不要放棄任何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強化基礎。新課的學習之前,我們可以倡導學生「先學」,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學生就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問題,帶著「問題」進課堂,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智慧,調動學生的身心進入活動狀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越深入,就越容易發現問題,提出的問題才更有意義、更具價值。
二、提供時間和空間,鼓勵個性思考。
1、構建環境,讓學生「樂疑」、「 想問」。
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是特別強烈的,在低年級表現尤為突出。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年齡越大越不愛問?越大對身邊的事卻越不關心?一方面是由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所導致的,更主要的是因為教育環境點點滴滴的「扼制」。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個性思考,樂於發現問題並敢於大膽提出問題。
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由於圓的面積一課學習量較大,同樣,我是讓學生先進行自學。通過自學,我發現學生的問題記錄本上居然能夠質疑並提出這樣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圓」一定或只能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來推導面積公式嗎?能不能轉化成別的圖形來思考呢?」說實話,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還真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只想到如何把教材上提供的「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幫助學生弄懂、弄透。於是,我在上課之前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帶有「准備」的進入了課堂:
師:通過自學,你們知道了些什麼?誰願意上台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
生:……(各種各樣書本上都有的知識點)
師:那麼,你們還有什麼困惑的地方嗎?
「圓能不能轉化成別的圖形來思考呢?一定要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來推導面積公式嗎?」那位提出問題的學生按捺不住地說道。
師:噢?通過你的問題,我知道你一定有著很深入的思考,你的問題對圖形面積的推導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你的質疑是正確的,「圓」的確可以轉化成其它的圖形來推導面積。(教師課件出示並作簡單地介紹:把一個半徑為r,周長為C的圓平均分成16份,得到16個扇形。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高相當於這個圓周長的1/4(即2πr÷4=πr/2);這個三角形的高相當於這個圓半徑的4倍(即4r)。三角形的面積就是πr/2×4r÷2=πr2,所以圓的面積就是πr2。)
還沒等老師全部解釋完,就有學生在下面嘀咕道:「太復雜了」。
師:很多同學都感覺到和書上的方法相比,轉化成近似三角形比較復雜。所以,在今後遇到不會的圖形面積的推導時,應該怎麼辦?
生:轉化成熟悉的、簡單的圖形去解決。
……
以上學生所發現的並提出的問題,似乎對於「圓的面積」一課的學習不能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還會耽誤教學的進度。但是,學生的這一問題是具有個性思考的,學生既然提出了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及時滿足其強烈的求知慾望,久而久之,學生則會失去質疑和提問的興趣,數學就不再具有吸引學生的「魅力」。
2、指導方法,使學生「善疑」、「會問」。
一節課僅僅40分鍾,學生是充滿「奇思妙想」的,如果教師一味的滿足所有學生的所有問題,是不太現實的。「學會」不如「會學」,學生發現和提出的問題要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意義,所以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必須的。從理論層面來說,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觀察現實情境給定的信息,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逐步嘗試根據給定的信息,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或猜想,從觀察、實驗、類比、歸納中發現並提出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改變原問題的條件提出新的數學問題,在回顧與反思中提出新的數學問題,等等。
實際操作中,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時,教師還應注意給學生提供具體的示範和指導。有時,教師應暴露自己分析情境、產生困惑、邏輯推理和組織語言提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替代性經驗,先進行初步的模仿;有時,可以追問學生是如何思考並提出問題的,使學生之間能夠分享提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此外,當有學生提出問題後,後面的學生會受其影響,提出的問題較為相似,這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轉換思維角度,試著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如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近年來,創造和創新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個民族是否具有競爭能力,是否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求知慾,而一旦學生有了問題意識,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和強烈的內驅力。因此,將問題貫穿教育過程,讓問題成為知識的紐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的目標,也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理想。愛因斯坦說:「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的沖動。」
在培養創造性人才越來越受到國人關注的今天,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孩子開始學會說話時,總是圍著大人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無窮無盡的問題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但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逐漸淡薄呢?有些學生只會機械地、模仿性地解決問題,原因何在呢?
一、學生的問題意識逐漸淡薄的原因分析
傳統課堂教學主要是靠「灌輸——接受」的模式來完成。忽視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學生普遍不能或不善於發現問題,不敢或不願意解決問題。嚴謹的教學結構、高密度的練習設計、一環緊扣一環的教學環節,教師追求的這種高密度、快節奏,勢必會使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狀態,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漸漸地,一些學生失去了提問題的習慣。
現在有的教師改變「滿堂灌」為「滿堂問」,課堂上雖然也有一些火熱的場面,看似學生不斷思考,其實是通過問答的形式,老師在牽著學生走。火熱的場面實質上反映的是教師自己的思維過程,不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學生聽聽就懂一做就錯的原因所在。在整齊劃一的答案面前,學習沒有了懸念,學生沒有了疑問。教師的過度「指導」,實際上變成了對學生的主宰,壓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的質疑能力得不到培養,也就發現不了有價值的問題了。
另外,有的教師追求所謂的課堂「高效率」,對學生發現的問題不以為然或敷衍了事。比如,我曾經聽過這樣一節課,課題為《估算》。練習中首先讓學生估算14+25、36—18兩題,然後讓學生比較估算值與精確值,意圖是讓學生歸納出估算值接近精確值的特點。學生A回答:因為14鄰近的整十數是10,25鄰近的整十數是30,所以14加25大約等於40,而14+25=39,估算的結果40非常接近計算的結果39。學生B接著馬上提問並反駁:不對!如果是14+24呢?14鄰近的整十數是10,24鄰近的整十數是20,14加24大約等於30,而14+24=38,那麼估算的結果30和計算的結果38相差的很多。當我聽到學生發現這么有價值的問題時,精神為之一振,而老師生怕講不清楚或影響上課進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學們,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研究,下面我們繼續練習……」唉,我們的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就這樣被扼殺了。
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二、組織「以問題為靈魂」的教學活動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古人雲:「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有疑,才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可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創新教育的起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學生能否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現實生活和周圍事物,從而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是其數學意識強弱的重要標志。正如愛因斯坦說過那樣: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所以,教師作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首先發揮的作用應該是努力創設這樣一種情境:讓學生成為數學問題的發現者與解決者。
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步驟,而且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情境和參與的機會,從現實生活中選取觀察的素材,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問題的真正存在,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1.營造和諧氛圍,鼓勵學生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真正表現自己,創造性的發揮潛能。如果教師冷漠生硬,過多指責,課堂氣氛必然會趨向緊張、嚴肅,學生產生的是壓抑感,小學生的自尊心理必然使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性的思維也就無從產生。因此,教師要時時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愛護學生的問題意識。對於學生萌發的各種問題,或是學生提出的不著邊際或不切主題、奇思異想的問題,教師應給予贊許的目光、鼓勵性的語言。同時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點點智慧火花,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失時機地肯定和表揚,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的成功和樂趣,而當他們的才能得到老師的認可時,就會產生一種發揮更大才能的心理,學生在學習中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
2.引導學生從自學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這里所說的自學,是指學生看書自學。在教學新課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書自學,從以下幾方面提問題:從與舊知識的比較、聯繫上提問題;從新知識的意義、性質、定律、特徵和公式上提問題;從算理、解法或關鍵字詞上提問題;從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認識不清楚的地方提出問題。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先請學生看書自學,在看書過程中要求學生會提出問題給大家討論、商量、解決。學生提出:1、劃去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應該先劃去哪一處呢?2、劃去小數點後變成了什麼除法?3、能否把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全部去掉?4、這樣做的依據是什麼?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有的學生已經完全看懂了;有的搞懂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有弄清楚;還有的則疑感不解……,但這樣的教學,已經調動了大多數同學強烈的求知願望,那些帶有疑問的學生會做到有的放矢,在後面的教學中,對自己沒有看懂的那部分知識會學得更仔細,想得更深入。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的後續教學也圍繞這四個問題展開,隨著問題一個個妥善解決,學生已不知不覺,順利地掌握了所要學習的內容。
3.引導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該過程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嘗試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4.組織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現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造者。」動手操作是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的必要手段。概念知識中,有許多抽象的內容較難理解,如果讓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實踐,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質數與合數」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准備了一些形狀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讓學生用不同個數(5個、9個、12個、17個等)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想一想有幾種不同的拼法。學生在動手拼的過程中發現並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為什麼用5個、17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只有一種拼法,而用9個、12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卻有多種拼法呢?(2)這與小正方形的個數有什麼聯系呢?(3)是否給的正方形個數越多,能拼出長方形個數的方法就越多呢?然後針對學生產生的問題引導學生研究這些「個數」的特點,學生在交流與探討中發現其中隱含的知識點:當小正方形「個數」的約數只有1和它本身時,只能拼成一個長方形;當小正方形「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約數時,能拼成多個長方形。從而引出了質數與合數的定義。這樣在操作實踐中,讓學生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把原本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促進了概念的形成。
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並嘗試採用觀察、動手、探究等教學策略解決發現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實踐
數學中的解決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解決數學學科問題,二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或其他學科中的實際問題。由於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積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來思考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尋求自己對知識和方法的理解,以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1.提供足夠的問題解決活動時空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認識活動過程,只有經過學生自己主動參與、探索、發現,新知識才能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因此,當學生已積極投入問題解決活動中時,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探索的空間。只有給學生提供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途徑,才能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問題的由來,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數學知識的應用以及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以及良好的數學情感體驗。
2.引導學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去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中解決問題,並初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與交流,《數學課程標准》所說: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如三角形按邊的特徵可以分幾類?可以藉助學生手中的尺。跟據測量結果,探索規律,教學中,首先應該學生思考,從圖形中你能發現什麼?讓學生經歷觀察(每條邊的長短)、比較(不同三角形的異同)、歸納(可能具有的規律)、提出猜想的過程。教學中,不要僅注意學生是否找到規律,更應注意學生是否進行思考。如果學生一時未能獨立發現其中的規律,教師就鼓勵學生相互合作交流,通過交流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將「游離」狀態的數學知識點凝結成優化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將模糊、雜亂的數學思想清晰和條理化,有利於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3. 發掘有價值的專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會看問題,會想問題
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努力發掘有價值的專題實踐活動、作業,也可以通過模擬現實,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意識。
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這一內容時,首先布置課前任務,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量一量自己教室的長、寬、高以及門窗的長、寬、高,並作好記錄。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分工合作,分別算出地面、天花板、四周牆面以及門窗面積,然後告訴學生正方形地磚的邊長以及價格、一桶油漆能粉刷的面積以及價格,讓學生當一回「裝修工」,算出在教室里貼地磚大約需要買多少塊?粉刷的面積是多少?買油漆需要花多少錢?通過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開放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數學開放題與那些具有唯一正確答案,甚至唯一正確解法的「傳統問題」相比,由於自身的開放性質,不再是條件充分、結論唯一,決定了學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機械的去從事解題活動,而必須主動地、積極地去進行探索,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動態的眼光,用活現行教材,使教學內容更加現實、有意義、富有挑戰性。如相遇應用題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甲、乙兩村相距3000米,小張和小王分別從甲、乙兩村同時相向而行,小張每分行80米,小王每分行70米,幾分後兩人相距300米?」 在這一題的練習中,首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後請兩位學生上台走一走,在實踐與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題目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兩人沒有相遇,兩人還相隔300米沒走;另一種可能是,兩人首先相遇,又各自往前走,然後相距300米。學生經過嘗試、討論、交流得出了兩種可能性,及多種解法……
可能性一:
(1)(3000-300)÷(80+70)=18(分)
(2)解:設x分後兩人相距300米。
80x+70x=3000-300
x=18
(3)解:設x分後兩人相距300米。
(80+70)x=3000-300
x=18
可能性二:
(1)(3000+300)÷(80+70)=22(分)
(2)解:設x分後兩人相距300米。
80x+70x=3000+300
x=22
(3)解:設x分後兩人相距300米。
(80+70)x=3000+300
x=22
在教學中,通過多角度思考,獲得多種解題途徑,甚至產生不同的解題結果,可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奧秘和情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成功的教育,不在於選擇適合教育的人給予教育,而在於給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適合的教育,使每個孩子得到自身應有的發展;不在於一枝獨秀,而在於各擅其長;在豐富的體驗中各不相同,在大量的機會中各得其所。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主動參與是關鍵,教師的點撥是保證。教師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問題,以小組合作形式,幫助每一個學生成長。另外教師還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有意識地捕捉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肯定和稱贊,讓其在評價中產生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把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培養成「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
4、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
① 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② 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③ 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景來決定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受具體情景制約的,如果不對它進行提煉、概括,那麼它的適用范圍就有局限,不易產生遷移。因此我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范圍廣泛的數學思想。④ 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
5、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您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一、用電教手段激發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藉助於形象。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而現代電教手段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單一表現手法為多種表現手法。鮮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連續的動作,極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每當打出幻燈,播放錄相、錄音機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畫面令學生驚嘆不已,優美的樂曲讓學生入情入境。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優秀的描寫記敘文,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美麗景色激發學生愛國的情感。學生沒有到過桂林,就文章中的語言文字也難以打動學生的心,對作者描繪的景物抒發的感情理解不透。如果一放錄像片,優美畫面展現在面前,再加上錄音機深情的配樂,學生會完全陶醉於桂林山水美麗的畫卷,真會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這也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輕松完成教學任務,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巧設巧引激發興趣
語文教師要能夠運用富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通過繪聲繪色的描繪,精闢透徹的分析,具體准確有刻畫,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引起興趣,是激發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良好的開端。每一個孩子都容易對新事物產生好奇心,一旦設置了疑點,他們常常會渴盼得到結論,會認真、積極地去探究。
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我先請學生說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哪些玻璃?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有透明玻璃,能遮風擋雨並且明凈透亮。」「寶石藍玻璃,非常漂亮。」「裝飾玻璃,上面布滿美麗的花紋。」「汽車玻璃,很結實。」……我適時誇獎,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我們今天要學一篇課文,就是有關玻璃的。出示課題後問「新型」是什麼意思?學生理解後追問,看了課題,你想了解些什麼呢?大家情緒高漲,主動發言:「我想知道有哪些新型玻璃?」「它們都是什麼樣的玻璃,什麼特點?」「它們有什麼特殊的作用?」「是誰這么聰明發明出來的?」「它們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用什麼做成的?」我則抓住契機,鼓勵說:「那就讓我們趕快來讀課文,尋找一下答案吧。」此時,學生迫不及待地打開書本,帶著濃厚的興趣認真地研讀開來,把「要你知道」變成「我要知道」,充分尊重每個個體的需要,切實激發起了學生求知的慾望。bsp;
想像是思維的翅膀,教學實踐告訴我,當代小學生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要讓學生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進行鍛煉,教師加以點撥,努力培植。課堂教學受空間、時間的限制,有些教學內容在課內教學效果不如課外,讓學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再加上實際操作呀,觀察實物呀,聽別人講解呀,興趣就更濃了。尤其在作文教學中如描寫一景物,讓學生到室外指導他們觀察,就比在教室內讓他們自己想像好多了。如寫《參觀×××》,帶領學生參觀一下,經過實地考查,別人的講解,就不難寫出這篇作文。從課內走向課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提高了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國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樂知就是對學生的興趣,興趣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是學習入門的向導,是最好的教師,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我們教師要想實施素質教育,要想課堂教學中「輕負擔,高質量」,我們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它是課堂教學中「輕負擔,高質量」的金鑰匙。
6、簡述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學習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7、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共情:抄孩子挺聽話,但就是提不襲起學習情緒,因此學習成績也一直不理想,對嗎?
二、具體化: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學習興趣的具體表現嗎?
三、探討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孩子的學習總是被批評,沒有成就感
解決:多肯定孩子學習當中的優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激發孩子內在的價值感;
b 孩子總是被打擊,沒有學習興趣
解決: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不斷加大學習前進的動力;
c 孩子的興趣愛好都被打壓,孩子失去了好奇與探索的天性
解決: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並恰如其分的引導至學習內容當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d 孩子沒有夢想,對學習,對什麼都沒有期待
解決: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的夢想,用夢想的自然力量,引導出孩子自發自願的奮斗目標,以及學習目標。以上內容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對家長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家長可以積極參加優勝的免費家庭教育講座,在專家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高度,從而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
8、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個話題,是一個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問題。這首先要從任課教師如何有效地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如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起。 一、設置疑問,激發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質疑。富有啟發的提問,會引起學生探新尋因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
課堂教學中,提問有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向學生強調要點、給學生表達機會、了解學生心理活動過程和掌握知識的反饋等多種功能,因此在備課時要重視教學過程的設問,質疑及其反饋,要圍繞教學目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進行有目的、有趣味、有啟發性的提問,對促進學生思維會有很大的作用,也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古人常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常常從「疑」、「趣」、「情」上考慮。 所謂「疑」即結合學生造成一個疑點或懸念,以激發動機,使之成為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 所謂「趣」即是增加趣味,以活躍思維; 所謂「情」即用生動活潑的情節或故事感染學生,引起共鳴,使師生共同進入角色。比如在講統計初步「樣本與樣本容量」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有一個燈泡製造公司的老闆為檢測他們廠生產的200萬只燈泡的使用壽命,讓員工想辦法,有一個員工提出把所有燈泡拿出來試驗並測算平均壽命,如果你是老闆,你會同意嗎?同學們當然不同意,那麼你有什麼方法呢?讓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融為一體,使學生智力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培養。
二、以情引趣,激活思維 一些人認為,文科的教學才是講情的,才能以情引趣,數學教學則難以做到。其實數學教學,恰當地運用情景,也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黃金分割」時,我們從老師站在講台的位置的1/3處,發問學生,老師為什麼不站在講台的中間,在舞台上報幕員、獨唱員或劇中的主要人物也一般不站在中央而是站在偏左或右1/3處,窗的玻璃是正方形嗎?質疑讓學生引起對問題探討的興趣,再講解理由、因為他們都選擇的同一點正是黃金分割點。那麼為什麼叫黃金分割點呢?意思是說,這樣分割一條線段,在科學技術和生產建設以及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著像黃金一樣極其寶貴的應用。生活中,常常應用到它如桌凳門窗、電視機等為了協調與悅目,也都用「黃金分割」的比例來劃分尺寸,另在機械、建築等方面應用也較廣泛,然後再講解什麼是「黃金分割」。
這樣,採取形象的描述,先從生活中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思考和強烈的求知慾。 三、拓展知識,引導思路 引導是學習的助推器,具有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巨大力量,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能在學習中形成「憤」、「悱」狀態,才能一心專注,樂此不疲。
例如在講「概率」時,我們可以補充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聰明而又非常頑皮的小朋友在和他的哥哥派誰去婆婆家作客時,他為了確保自己去,設了一個游戲,在兩張相同的紙上寫上「不去」,然後讓哥哥選,結果哥哥拿了一張後,他要求哥哥打開一看是「不去」,便說哥哥輸,你認為他合理嗎?那麼怎樣才能公平呢?如果是三個人,誰先拿、誰後拿一樣嗎?學生聽了議論紛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就連一些原來不動腦子的學生也積極開動「機器」設計游戲和思考問題,他們都想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這時老師抓住學生的迫切心理及時引導他們進入新課。
黃華數學老師認為,數學問題情境教學設計,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思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被廣大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所認同,除了它代表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之外,還因為它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只重視訓練學生解答已經提出的問題,並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解題模式去反復強化訓練,而忽視了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去探索解決非常規問題,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如何創設一個高質量的數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深入地思考數學,促進學生數學修養的提高,是我們不容迴避的問題。
9、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情境教學是課程改革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去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興趣是一種帶有積極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它能使人的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從而促使學習動機的形成和強化。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例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採用聯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課。課前做一個套圈游戲,把全班同學排成一個長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獎勵。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
二、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在確定目標方面教師應加以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大膽放手,鼓勵學生獨立自學,使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自主活動、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從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體驗到主動學習的樂趣。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
三、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生活
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對每一個學習內容的引入,都盡可能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處處強調從生活中的科學講起,同時又特別強調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他人、關注社會。在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後讓學生理解了舊時代勞動人民生活的窘迫。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倡導主動性學習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一種重要手段,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0、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
《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研究》實驗方案
關鍵詞: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培養能力
一、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
(1)對我國傳統數學教學的回顧與反思;
我國傳統教學的「優勢」在於短時間內可讓學生大劑量的獲取知識;解題訓練好,學生解題能力(計算、推理、論證等)強等等,但是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如學生學習被動,思維不活躍;問題意識差,不會主動發現及提出問題等。近年來,貴州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呂傳漢、汪秉彝教授和美國德拉華大學(UniVersity 0f Delaware)的蔡金法博士對中、美小學高年級學生聯合進行了「數學問題提出與解決」的跨文化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高於美國小學生,特別是在計算、推理能力上較強;但解題思維不活躍,囿於套公式、模仿範例,直觀猜測、動手能力弱於美國小學生;美國小學生提出問題能力明顯高於中國小學生,且思維活躍,直觀猜測、合情推理能力較強。可見,我國傳統的中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只重視訓練學生解答已經提出的問題,並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解題模式去反復強化訓練,而忽視了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去探索解決非常規問題,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如何創設一個高質量的數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數學、深入的思考數學,促進學生數學修養的提高,是我們不容迴避的問題。
(2)原蘇聯心理學家馬丘斯金等人,對問題教學進行了開創性和系統性研究。他們依據當代思維科學的最新成果,對問題教學的本質進行深刻的心理學論證,對問題教學的操作方式、原理進行具體、科學的研究。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解決過程也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3)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觀和教學設計理論都把問題解決作為建構性學習的基本策略。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對此問題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思維發展過程。美國數學課程與評價標准明確提出學生應該有「發現和提出他們自己的問題的能力」。
本課題正是以培養學生的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提出並分析、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為出發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迎合了時代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順應了國內國際數學教育改革的趨勢。
二、課題的提出
數學,作為現代科學技術之基礎,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次,有著愈加廣泛的應用。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勇於創新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本課題的研究,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去實現知識的再創造,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體能動性和認知內驅力,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益,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目前課堂改革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教學理念,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師生共同研究的過程、學生自主創新地學習都離不開問題這一骨架。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是較多地考慮如何教,如何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尤其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然而一個人若沒有疑問,哪來的研究、創新可言?
在新課程新理念的倡導下,數學教學的成功表現在是否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教學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現學生能否提出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此我們以《數學標准課標》的理念為指導,結合我市、區、校的教育改革現狀,確立此課題。
三、課題的界定課題的界定及理論假設
1、課題的界定
(1)「數學問題」——是指不能用現成的數學經驗和方法解決的一種情景狀態。如果把一個數學問題看作一個系統,那麼這個系統中至少有一個要素是學生還不知道的。假如構成這個系統的全部要素都是學生已知的,那麼這個系統對學生來說不是問題系統了,而是一種穩定系統。因此,數學問題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障礙性;二是可接受性。
(2)「提出問題」——是指在一個獨立的數學問題情境中創造新問題或對已知數學問題的再闡述。提出問題是一項重要的課程目標,不僅有利於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創造潛能,為其終生學習和畢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3)「解決問題」——是指個體在新的情境下,根據獲得的有關知識對發現的新問題採用新的策略尋求問題答案的心理活動,它既是數學教學的目的,又是數學教學的方法與手段。
(4)「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指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能從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