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關心重視民生問題的實例
其一,在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中,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置於中心位置。年12月底通過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城鄉人民的生活必須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改善,必須堅決反對對人民生活中的迫切問題漠不關心的官僚主義態度。同時,我國經濟目前還很落後,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時不可能很大。」[3]P9鑒於此,中國現代化發展戰略目標的提出,充分總結了以往的經驗,也充分考慮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在「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中,每一步經濟增長指標,都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對應。把解決溫飽問題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第一步,立足實際,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把20世紀末的奮斗目標由實現現代化改為達到小康水平,更符合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進程要求。「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從「溫飽」到「小康」,再到「中等發達」水平,始終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作衡量中國現代化的階段性標志,做到發展生產與改善人民生活相統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和價值目標,又遵循了經濟現代化循序漸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要求
其二,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實施從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發展戰略。要增加國民收入,使人民的生活一步步好起來,就必須發展生產,打破齊頭並進發展的格局,就必須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改革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收入分配方式的弊端。為此,鄧小平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影響和帶動「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的非均衡發展戰略。他指出:「搞平均主義沒有希望。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國家才有餘力幫助落後地區。不僅全國,一個省、一個社、一個隊也是這樣。百分之二十先富起來,會把其他的帶動起來。」鄧小平把這種允許存在差距的非均衡發展,既視為「運用經濟杠桿」,也稱為「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1]P657,1130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在一系列文獻中,一再肯定和強調「部分先富」的重要意義。這一發展戰略,是對中國長期以來在民生問題上實行平均主義分配方式的重大突破,並經過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的不斷完善,成為中國發展國民經濟、解決民生問題的基本實踐的主要內容之一。
其三,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發展原則
為了盡快改變中國普遍貧窮的狀況,中國的改革以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追求效率為出發點,鼓勵「部分先富」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實際上是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為導向的。1978年5月,國務院便發布了《關於實行獎勵和計件工資制度的通知》,逐步推開並逐步完善了計件工資和獎金制度。1985年1月,國務院發出了《關於國營企業工資改革問題的通知》,決定改變過去高度集中的工資管理體制,實行新的工資制度,即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職工工資總額與企業經濟效益按比例浮動的辦法,國家不再統一安排企業職工的工資調整,企業之間因經濟效益的不同,工資水平也應有所不同,即「工效掛鉤」。於是克服了企業吃國家大鍋飯的弊端。同時在企業內部也打破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平均主義分配機制。「工效掛鉤」的實行,調動了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生產積極性,體現了「效率優先」的原則,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高。
在實踐的基礎上,1987年中共十三大報告中提出了「在繼續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的分配政策,這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最初文字表達。十四屆三中全會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明確確立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一原則在十四屆五中全會及十五大的精神中繼續得到了體現。這是基於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與主要任務的明確認識和清醒估計而提出的。當時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生產力不發達,最主要任務是治窮。只有不斷提高效率,增加社會財富,才有解決民生問題的物質基礎。效率優先確實帶來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起了強大的國民經濟。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的動力或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源泉來自於國民經濟的增量,對這種增量的分配即是以激勵效率為優先的。
2、改革開放後改善民生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主要是國家的經濟還很落後,沒有實力改善民生,還有一部分是不去解決問題導致的民生問題。
3、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強教育重點領域建設。要重視發展學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讓孩子們能夠上得起學、上得好學,尤其要在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加快縮小教育差距。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項建設的重點在基層,薄弱環節在農村。要抓住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層文化設施網路建設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使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增加就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就業是民生之本,持續較快增加就業,是促進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礎。要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要認真落實和進一步完善發展服務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政府在就業方面的公共服務水平。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進一步改善勞動者工作條件,提高勞動者崗位轉換能力,努力把改善民生、維護勞動者權益、提高勞動者素質與增強勞動力市場流動性、競爭性有機結合起來。
扎實推進醫葯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尤其要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以強化服務為抓手,通過一批見效快的惠民便民服務措施,盡快讓群眾從公立醫院改革中得到實惠,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強化政府責任,調動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緩解群眾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難。
研究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進一步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要認真執行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稅收對居民收入差距的調節力度。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和監管職責,增加財政支出用於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的比重,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地方公共事業發展和社會保障建設考核評價體系。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生的變遷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們探索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道路,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更加鞏固。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農村和城市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出口貿易、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資為我國建設開辟了廣闊的資金來源。我國經濟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經濟舞台。 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福利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和主流文明之中。具體而言: 一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統計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67%,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從未超過十億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萬億美元。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止到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貿總額位居全球第三。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30年間,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148萬,絕對貧困發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中國基本成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共識開始形成。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相繼承認樂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表明,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親身經歷者和思想推動者,同時也是這段歷史最敏銳的審視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對於改革開放,厲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三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個是農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個是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證券市場,第三個是民營經濟的興起。」農村家庭承包制這一制度變革的主要貢獻,是在當時條件下,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促進農民的生產,從而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們進行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由於股份制改革的推進,中國有了證券市場。盡管在當時它還是很不完善,但畢竟為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開辟了道路。盡管股份制曾經受到過各種懷疑、甚至責難,但中國的股份制、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終於取得了成就。對於民營經濟,厲以寧指出,雖然當初出現時也是面臨各種責難,不過在民營企業不斷成長以後,大家真正感到民營企業的確至關重要。就業問題是誰幫助解決得最多?是民營企業,70%以上的新增勞動力崗位是在民營企業中,很多城市中的稅收主要是民營企業提供的,我們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民營經濟的興起調動了許多人創業的積極性,這對長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開放是什麼?開放就是自主、自發地接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則,並以此克服自身傳統的特殊規則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進國民福利的增加和國家的富強。而真正的對外開放,不僅要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學習西方文明,進行制度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放的重要性有時要遠大於改革。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開放以後,針對當時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不合理的問題,從1984年開始,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一是擴大了社會保障的范圍;二是提高了保障的標准;三是增加了保險項目;四是緩解了企業之間負擔輕重不同的矛盾;五是出台了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條例,使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開始走上法制化、正規化和社會化發展的道路。社會保障制度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國家負責、單位包辦、封閉運行的制度安排,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責任共擔、社會統籌的制度安排。
1993年,中國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了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內容,提出了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政事分開、統一管理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社會保障改革全面鋪開,改革的重點是實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探索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1994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這項決定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方案和框架,逐步轉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以便與經濟體制的改革相適應。
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和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8年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890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3169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240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1381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9181萬人。全年2334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291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近5000萬農民工參加了工傷保險,4000多萬農民工參加了城鎮醫療保險。全國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口為8.14億,參合率9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429億元,累積受益3.7億人次。2009年全國將有10%的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
6、改革開放和積極改善民生為什麼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改善民生能刺激消費和提高生產力,改革開放可以增加出口,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7、改革開放以來的兩項民生成就
第一是菜籃子工程和安居工程,第二是解決了溫飽問題,富裕了農村經濟
8、結合實際談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總體來看,歷經40年的漸進式改革開放,促使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以下四個偉大轉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一是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跡。國民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增長了226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978年不足2%,增長到2016年的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說,當今中國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全球性經濟大國。
二是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互聯網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重塑中央與地方關系、調整政府組織結構、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政府邏輯與基本內容。中國治國理政模式實現了「權威—民主—法治」的動態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為核心職能,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為框架和以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務型現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底,國務院部門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以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資質資格認定事項壓減44%,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70%;中共黨員總數達到8779.3萬,黨的組織達到436萬個;全國社會組織數量突破80萬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達到66.2萬個;經過微博平台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173569個。
三是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1978年,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截至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為城市市民,並且產生了一大批人口超過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經濟一體化的超大城市區域,創造了新的財富、新的產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對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成一個以城市居民為主的國家,同時以高鐵、互聯網為主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得不說是巨大的成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鄉村領域的具體落實。未來中國社會,將是一個城鄉互動共融、協調發展的城鄉融合型新社會。
四是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減貧事業,使得7億多人口脫離了極端貧窮,為世界的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更證明了這一點,1978年時,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11元,恩格爾系數為57.5%,到2017年時,分別變為了24445元(增長了78倍)和28.6%;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16元,恩格爾系數為67.7%,到2017年時,分別變為10955元(增長了94倍)和31.2%,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開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費的生活。新時代,隨著交通、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創業、文化、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進一步建設,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從「有沒有」變成了「好不好」,高品質生活開始成為新的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