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飲食文化的審美價值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的諸多特徵,體現在飲食文化之上,直接影響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首先因為人口壓力以及其它多種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國人的飲食從先秦開始,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為什麼要助飯下咽呢?那是因為主食並不可口,必須有一種物質來輔助它使人們能夠吃下去。當然菜的功能和鹽的功能有共同點,但是不等同於鹽。這樣促使中國的烹飪的首要目的是裝點飲食,使不可口的食物變得精妙絕倫;其次,由於中國文化追求衫,中國手工業的發達,所以烹飪中的飲食加工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衫特徵。所有這些,使中國飲食文化有如下特徵。其一,中國烹飪技術發達,許多西方人看來不可食的物品,經過中國廚師的勞作,變得使人一見而食慾頓開;其二,中國人的食譜廣泛,舉凡能夠食者皆食,毫無禁忌;其三,中國救荒的著述特別多,以備飢荒之年以野菜充飢之用;其四,中國人將食的追求作為人生至樂來追求,吃飯成為第一要求。由於中國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夠隨心所欲,有詩為證:
紅日巡天過午遲,腹中虛實自家知。
人生一飽非難事,僅在風調雨順時。
因此長期以來吃穿不愁難以辦到,所以吃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位置,證據不勝枚舉。
此外,我們可以對西方飲食文化的某些特徵加以分析,也許能夠加深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飲食,由於最初是主要以畜牧為主,肉食在飲食聽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由於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沒有必要對飲食進行裝點,內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飪的發展,歐洲人在顯示富裕的時候,多是飲食的工具來表現,如各種的器皿的多少和豪華成為講究的內容。另外也不把吃這種人生易於滿足的事情作為人生的至樂來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國的俗語語可以高度概括,即「飽曖思淫慾」。他們更多地追求情愛,西方文化體現出一種「情愛文化」,而中國文化則體現出一種「吃的文化」。
但是我們還要指出的是,中國飲食的諸多特徵,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宮庭飲食,市肆飲食則能夠更好、更全面地表現出這些特徵。平民的節日飲食,如春節,也許能夠部分地表現出這些特徵來,但是春節對於一年的365天來說畢竟是短暫的一瞬間,如曇花一現。
2、淺談中國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科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著「禮」。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精與美側重於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於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3、中國飲食文化發展趨勢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飲食文化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年代。在我們感嘆中華飲食文化積淀之深厚的同時,中國飲食文化的學習者和愛好者也常常對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某種困惑。所以,我們可以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下,了解我國飲食文化發展的總體歷程,中國的飲食風味特色、民俗風情等。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真可謂博大精深,中國烹飪技藝也得以彪炳史冊、發揚光大。當然,中國飲食文化也是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如,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等諸多因素。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經歷了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四個發展階段。同時,我國推出了近6萬多種傳統菜點和2萬多種工業食品,並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筵宴風味流派。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獲得了「烹飪王國」的美譽。
中國飲食文化非常注重內涵,它涵蓋了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內容,可謂深厚廣博。不管是站在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還是站在食品與食具、民俗與功能的立場上,中國飲食文化都能展示不同的文化品味和價值。
中國飲食發展史綜述
中國飲食文化也影響著其他國家,並且引領了東方的飲食文化。它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那麼,中國飲食文化經歷了哪裡歷程呢?
中國飲食文化最早應該源於「巢氏」,即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但還不屬於飲食文化。燧人氏的時候,人們就懂得了鑽木取火,「熟食」從此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1、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2、煲:用泥裹後燒;3、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4、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神農氏時期,「耕而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篇章。人們首次使用灑、酪、酢、醢為配料,並利用炊具和容器來製作發酵性食品。
進入了「黃帝」時代,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有了新的改善。人們開始使用灶,並集中火力使食物速熟。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然而,真正廣泛運用「速熟」技藝是在周秦時期,也正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雛形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以稷、黍、麥、豆類等農作物為主。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自周朝以後,中原大地才開始引種稻子,並且它是中華飲食文華的發源地。
漢代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最富有的時期,這主要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當時,引進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西瓜等二十餘種果蔬產品,並且還引入了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據史料記載說,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用豆類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食物,真可謂物美價廉!
大概在20世紀初的時候,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又叫脂膏;植物油主要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等。當時還很稀少,直到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才逐漸增加,價格也相對變低。
進入唐宋時期,中飲食文化也達到了一個高峰,人們開始對飲食過分地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然而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明清時期的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當時的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麻子成了植物油的原料,豆料成了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了馬鈴薯、甘薯等物種,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了為主要菜餚。另外,人工畜養的畜禽已成為肉類食物的主要來源。
總而言之,中國的飲食文化,它具有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它是中華各族人民歷經一百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並不斷致力於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飲食審美等多方面的創造、積累,最終形成了影響鄰國及至全世界的物質及精神財富。
由於一個國家的歷史、疆域,實力、人口不一,並且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也有所不同。飲食文化離不開歷史的發展,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通過對中國飲食文化有比較系統和深入的了解,能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飲食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度智慧的結晶,它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4、中國飲食文化的十美原則的具體內容
所謂的「十美風格」
是指中國歷史上上層社會和美食理論家們對飲食文化生活美感的理解與追求的十
個獨具風格而又緊密關聯的具體方面,
分別是「質、香、色、味、形、器、適、序、境、趣」。
「質」是指原料和成品的品質,是美食的前提、基礎和目的。
「香」是鼓誘情緒、激發食慾的氣味,聞香即是鑒別與鑒賞食物美的重要標志之一。
「色」是指食物爽神悅目的顏色,包括本色與配組。
「形」是食物的美感造型,是飲食形態美和意境美的結合。「器」則是指精美適宜的炊飲器具,「美食還宜美器」早已是古人重要的審美標准之一。「味」指
「五滋六味」,也指「美味」。
「味美」是中國飲食追求的最高境界。
「適」是指食物舒適的口感,「物無定味,適口者珍」。
「序」是指宴飲過程中的程序順序。
「境」是指優雅和諧、陶情怡性的宴飲環境。
「趣」是指愉快的情緒和高雅的格調。
「以樂俏食」追求的便是歌舞之趣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並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盡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咸(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咸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盡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說,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么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著它們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系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
5、中國飲食審美的九個要素有哪些?
中國烹飪歷史悠久,也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之一。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中國烹飪歷史是漫長的發展過程。早期人類的生存靠較小的獸類和集采果實充飢維持生活。得到食物也不加工,都是生吃吞食。特別是獸類食物連毛帶血一起吃,這階段叫做「茹毛飲血」時期。後來隨著社會的發慌人類有了進步,懂得扒皮去毛,采火烤著吃。由低級生活向前又邁進一步。所以中國飲食文化的形成,大體上分為五個階段:萌芽時期、形成時期、發展時期、繁榮時期、鼎盛時期。
第一階段:萌芽時期(主要是舊石器時期),當時火的應用有:自然火、存火種、人工取火; 熟食的加工方法有:燒烤、地下挖坑加熱、石板烹法。
第二階段:形成時期(主要是新石器時期),陶瓷烹器的產生,加工熟食有了新方法,從面有了固定的餐具、炊具,開始有主食與菜餚分開加工的方法。
第三階段:發展時期(夏、商、周時期),銅器烹飪時期: 發明了冶金工藝製作銅餐具, 炊具有了高溫的烹調方法; 廚膳格局有了分工:加工地方與用膳分開、有了五味調和的方法; 食品營養在飲食中有了初步的認識: 五穀為養——稻、粟、黍、麥、菽;五畜為益——牛、羊、鹿、犬、兔;五果為助——棗、李、杏、栗、桃;五菜為充——葵、林、韭、蓿、蔥。
第四階段:繁榮時期,秦漢至南北朝的烹飪時期:原料繁多——小麥粉、蔬菜、豆製品、植物油;熟食遍例——酒食兼營的酒店、各種大大小小的酒樓;高溫速烹——焯水、吊湯、蒸、煮、炒、爐烤;貴言族席——烤鴨、烤鵝、蒸豬頭、大菜、品種多;中外交流——中餐傳入日本、南亞、印度次大陸,同進也引進西方飲食;食療方法——用茴茴豆子、砂仁、榆仁醬、蓽撥、豆豉。 隨至南宋朝的烹飪時期:規模擴大、造型精美;經營多樣化、菜式明朗化;分工明確、各有絕技。元、明、清三代的烹飪時期:元朝有中外飲食交流,主要與南歐、西亞、中亞;明朝烹飪食發展速度加快,有南北交流,開始北移;清代時期,滿族入主中原,從康熙到嘉慶一百多年是清代盛世;又南下,野菜開發、封密大鐵鍋、煤行、清真館、西餐等。
第五階段:鼎盛時期,近代、現代烹飪時期,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烹飪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市場出現了仿古膳菜,一些宮紳家廚也進入市場。如:譚家菜的創世人——譚宗灘系廣東南海人,清朝末期的宮僚,一生酷愛珍膳美食。譚宗浚之子譚珍青,講究飲食勝過其父。譚宗浚任官時到過江南、四川等地,對各地菜都有研究。後來進京成功地將南方菜與北方菜的相互融合成為獨創一派的地方風味特色佳餚。
6、想了解中國飲食的發展歷史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更多這方面資料 請看
http://www.zhyswh.com/
7、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影響中國飲食文化發張的因素:1、最重要的自然是氣候因素,其後是不同的生存環境,在不同的環境下生長不同的飲食材料。
氣候對人們主食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南稻北麥」上。在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春雨、梅雨雨量豐富,因而降水豐富,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是這里氣候的主要特點,同時,這里的河湖眾多,灌溉條件良好,而且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因而秦嶺、淮河以南非常適合種植需水量大的水稻, 所以, 南方歷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製品為主食, 例如米飯、米糕、米團等等。而秦嶺、 淮河以北的北方的絕大部分地區是濕潤、 半濕潤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在 4 00- 800 毫米之間,河流湖泊較少,耕地多為旱地,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說,因此歷史上的一直種植耐旱、早熟的小麥, 人們也主要以麵粉製品如面條、饅頭、餃子、大餅等為食。中國人這種食性常常是一輩子也難改變。在降水更少的內蒙古、 西北地區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乾旱,或因寒冷, 那裡已不能生長莊稼、樹木,只能長草,當地人們主要以放牧牛羊為生,因而便以牛羊肉和奶為主食。其次,我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北方,當時北方廣泛種植的是耐旱、 耐寒又富有營養的穀子, 小米是廣大老百姓, 尤其是晉北、晉東南人們的主食。古代以「社稷」代表國家,「社」是土神,「稷」就是小米。可見小米十分適應當時北方的氣候。正如 「 詩經 」上所說, 莊稼乃 「生之者地也, 養之者天也」,其中的「天」就是指氣象條件。至今, 小米仍然是這里人們的主食。再有,在我國四川、湖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當地居民都喜歡吃辣椒,民間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這是因為這些地區一年四季特別是冬季比較陰冷潮濕,吃辣椒又有祛風去濕,散寒健胃之效。四川人喜歡的麻辣面(胡椒面) 也有同樣功效。常常一碗面, 一頭汗, 感冒便好了。在一些高山氣象站, 例如山西五台山頂,海拔 2896 米, 那裡夏季常要生火爐、蓋棉被,7月平均氣溫只有9攝氏度,氣候陰濕。那裡的氣象員沒有四川人, 但也大多吃辣椒, 其中驅寒抗風濕就是主要原因。最後,不同氣候區中的主要食物固然有很大差異, 但同一氣候區中冬夏食物也可有很大不同。這主要在溫帶, 特別是堪稱世界上最冬冷夏熱的我國。冬季中,人們熱量消耗很大, 因此食慾好, 這時人們多吃高蛋白動物型食物,特別是熱性的羊肉、狗肉,中老年人還常用葯物進補。吃法多用火鍋。北方人用火鍋涮羊肉, 邊放邊吃; 南方火鍋主要起煮熟和保溫作用。除了火鍋外,雲南「過橋米線」(米粉做的粉絲)和西安的「羊肉泡饃」中也有民間有效的保溫辦法, 即湯上都有一層厚厚的油。油蒸發較慢,蒸發耗油量小。古代亦因瓜著名,因而得名瓜州。而從這里我們也看到,地域氣候因素對蔬菜,糖料作物對飲食文化的廣泛影響。
2、除去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對飲食文化的影響一點也不小於其他因素。
整個世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的形成也不完全是中國人民的創造,在這裡面其他國家與民族也給我們注入了很多樣的元素。那首先讓我們看看中外飲食文化的交流。就近期的晚清時期西方人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中圍開設了租界,擴犬丁活動區域。租界的紛紛設立也增加了中國人接觸西方飲食文化的機會。比如上海換約後,新北門外「原系荒野,一望蒼茫;自西人至此,遍造樓房,邇來余年,屋瓦鱗鱗,兒無隙地。土人名其地日『夷場」』。國內的一小部分人正是通過「夷場」上的洋館了解到-些西方的飲食文化,形成最初的中西飲食文化比較的基礎。比如1866年張德彝出訪法國時,發現那裡的廚房形制,與「華地洋館無異」。值得一提的是教會為來華的傳教士及西方人培訓西餐廚務人員,1866年在上海出版了《造洋書》,隨著再版,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該書逐漸流傳到教會之外,對擴大西餐在中國的影響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那些和洋人們打交道的涉外人員,包括外交官、興辦和翻譯,逐漸了解並熟悉丫西方飲食文化。他們是西方飲食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者。隨著開放程度的不斷斷擴大,維新風氣的漸人人心,中國官場也逐漸把吃西餐作為一種時尚。其中一些廣東籍的涉外人員在西餐與中國官場之間超著溝通橋梁的作用。
3、政治因素來看飲食文化與社會政治互相滲透習染,結緣相關,是從國家政治形態萌生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這一現象出現於父系社會末期的堯、舜、禹時代。史載堯、舜、禹時期,以國家權力為中心的政治體制也初具雛形,各種政治形態觀念如王權、封國、治民、職官及尊卑貴賤等政治倫理意識都開始在這一時期萌生出現。而此類政治意識形態觀念一經產生,必然要作用於既有的社會文化領域,產生於非政治社會時期的飲食文化,由此不可避免地要被打上政治社會的時代烙印。
4、說到飲食文化發展的社會因素,宗教因素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作為一個多民族,多信仰的國家,宗教教對我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在中華文化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吸納過多種來源於異國他邦的宗教。在它們當中,尤以來源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對於中華文化的影響最為深遠。佛教不僅包含著深刻的哲理思辨、人生理想、倫理道德、藝術形式,就連人們日常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的飲食,也留下了佛教信仰的深深印跡。事實上,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上,成熟宗教的出現,無不給予該民族的社會生活以極為巨大的影響。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由佛教信仰而產生的食俗,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它所製作的素菜、素食、素席都聞名於世。這些素饌以用料與烹制考究,做工精細,菜餚的色澤、香氣、味道、形獨特和別具風味,深受民眾的喜愛和贊賞。所以有人形容佛教飲食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園地中,一朵常開不凋的素潔小花。
談到佛教寺院中的飲食生活,人們都會聯想到素菜。素菜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一大流派,悠久的歷史使它很早就成為中國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文化發展最基礎的因素——經濟發展。
縱觀全球,放眼中國,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家務勞動社會化越來越深化,當今人們的飲食生活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運行模式:現代餐飲業以餐飲產品為橋梁將餐飲企業和餐飲消費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飲食文化運行機體。飲食文化在餐飲大眾層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現象.表現在吃什麼、怎麼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觀念、吃的情趣及吃的禮儀等等,它既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餐飲消費者的需求的表現形式。飲食文化在餐飲企業層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現象。在表層要素表現為餐飲品牌名稱、菜點等在深層要素表現為企業的價值觀念、經營哲學等所表現出的文化內涵。它是飲食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餐飲企業的經營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對餐飲消費者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自身在經濟實力、業務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選擇經營業務的范圍進行經營運作。
8、中西方飲食審美
分析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不同的飲食觀念
1.飲食結構
在中國,人們的傳統飲食習俗是靠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主食是五穀雜糧,然後輔以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而形成的餐飲形式。中國人也習慣於以熱食、熟食為主,這也是中國人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這點就和中國古老的文明和發達的烹調技術有關。而在西方,其人民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生,傳統的飲食習俗靠以動物性食料為主,並輔以採集、種植,肉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這是由於高熱量、高脂肪類的飲食結構比較適合高緯度的地理和氣候。這樣就形成了生熟結合,蔬菜很多時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現的多樣化的飲食結構。
2.飲食觀念
除此以外,中國人的飲食偏重於「味」,這樣可以說中國的飲食是「感性」的,而西方則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主要是由於西方人認為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如何如何,但是營養絕對要放在首位。中國飲食之所以獨特,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多樣化的烹調,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這樣就充分體現了中國精緻和獨特的烹飪藝術,即重內在(菜點的味)而不可以修飾其外表(菜點的形和色)。在西方則可說是截然相反的,西餐重外而非內也是眾所周知的。西餐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然其烹飪方法可謂是千篇一律,如牛排,不管怎麼豪華高檔,也無論是紐約還是洛杉磯,其口味都是一種味道。
3.不同的烹飪方法
中國人對飲食的需要不只是維持生命的需要,它更是一種審美、欣賞、精神享受。在中國,烹飪是一種藝術、是一門學問,它跟其他藝術一樣,有其自身的技巧性和學習性,所以烹飪在中國一直都是一門藝術,有極強的趣味性,也頗具有游戲性。中國的烹飪的方式非常多樣化,有炒炸燜爆、煎燴煮蒸、烤腌凍拌、拔絲本文由和糖醋等包羅萬象做法。因此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廚師都會做出不同的口味,而且不同的地方都會有它的特色菜。然而西餐菜餚的烹飪方法相對中國菜就更為簡單易學,主要方法也就無非燒、煎、烤、炸、燜五種。在烹調過程中,對調味和菜品的重量與時間要求很精確。不過西方人對食物的要求並不在食物的色香味,而是營養的攝入,其他則沒有什麼要求。所以西方食物品種極少,做法也很單一。
二、不同的飲食禮儀與方式
中西方的飲食禮儀與方式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中國,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常見於方桌和圓桌。方桌能夠體現中國傳統的尊卑禮儀,而圓桌則能更好的造就一種禮貌、團結的氣氛。同時中國人在宴會里還講究勸菜、勸酒這一禮儀,則表達的是其一種熱情好客的文化內涵,也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禮讓。相互尊重的美德。在西方宴會上,食品和酒只是作為一種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是通過與鄰里的交流達到一定的共識,並結為友誼。目前,西方更流行的是自助餐,這樣更有利於相互了解,交誼的目的也很明確。而在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關於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為規范,是中國民眾已經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為准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所謂「禮節民心,讓則不爭」;「衣食既足,禮讓以興」,禮就是個人利慾心的節制和人群利益的調度。講禮,就是要謙恭退讓,「禮」與「讓」往往相連,這就是「禮讓」一詞的由來和義釋。
三、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根據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身體特徵可看出其飲食的差異。中國人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這是由於中國的飲食結構的作用。在中國人的日常菜餚里,素菜是非常平常的食品,葷菜也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主張以植物為主菜,這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根據西方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而西方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其特徵也很明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這也是與西方的飲食特點密切相關的。西方人普遍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且也自認為其飲食結構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其發達的食品加工業為其節省了時間,有提高了營養。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歡一日多餐,這比中國人的一日僅二三餐科學。從飲食結構上看,中國人每天進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雖每天進食大量蛋白質,但腸胃功能卻因進食纖維素太少而受到影響,因此消化系統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過中國;中國人喜愛粗糧,而西方人偏愛精白粉等細糧。而實際上,粗糧所含營養物質要比細糧多;中國人愛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此外每天還攝入大量黃油。怪不得美國人心血管發病率特別高:中國城鄉居民都喜愛豆漿、豆腐、豆芽等豆製品,而西方人卻往往「敬而遠之」;中國人尤其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居民愛食豬肝、腸、肺等動物的內臟,西方人則無此愛好。
四、結論
本文通過對中西方不同的飲食觀念、不同的飲食禮儀與方式及飲食對象的研究出發,揭示了中西方飲食文化中所存在的大量差異。其差異歸根究底還是體現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差異。也給學者帶來了啟示,然而,這些差異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化而逐漸變得模糊。也希望中國人以不要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也要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這樣才更有利於國民的健康。
9、中國飲食的審美特徵
中國飲食的食材非常豐富,涉及上百種食材,在欣賞中國美食的時候,要懂得鑒賞食物的品質高低,食材要新鮮綠色無污染,用高品質的食材水準去審美。中國飲食講究菜的顏色搭配,要看上去賞心悅目才是真正的佳餚。搭配菜的時候,應該用暖色調和冷色調放在一起搭配,有黑色的時候,要用白色來搭配。中國美食的烹飪方式有很多,油炸、紅燒、清蒸等等方式,不同的烹飪方式,菜散發出的氣味都不相同,獨特的氣味可以引發人們的食慾。
10、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至少70字)
秦始皇統一嶺南之後,疆域有大有小,
但是東北生產大米,疆域有大有小,外部文化。
我只是做以下的補充。 中國飲食文化 。
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從 地域來看,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 中國飲食文化 。實力有強有弱,
論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陳占彪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月 (復旦大學中文系,上樓的說的都是。中國現階段就是向國際接軌慢慢適應於國際的軌道。地大物博,
飛禽走獸亦多;。提及南北飲食的差異,
自己卻不喜歡吃。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 從菜系來看。人口有多有少,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多提高崇外現階段是一種時髦。
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頗為有趣的是東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賣到其他地方, 從沿革看。其西面、東面和北面丘陵環繞、林豐草茂,
實力有強有弱,地域的差異性導致了文化的多樣性。嶺南佳果豐富,氣候宜人,
雨量充沛,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麵粉。吃喝二十餘年,廣州成為嶺南文化的中心地。而且久負盛名,
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由於 國幅員遼闊,莫過於地域、政治、經濟、技術四者。望大家見教: 第一,
上海200433) 摘要: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可謂眾說紛紜,古廣州一帶河汊縱橫,自然地理因素 經濟發展因素。擇其大者,漢越文化和生活習俗很快融合,風味多樣。有所心得有所感悟,吾存於世,
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外部的飲食文化也慢慢浸入中國的飲食中。廣東飲食文化 廣州自古就是我國南方重鎮,人口有多有少,
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市場很大潛力很大特色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