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樹移植怎麼提高成活率?
隨著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的大力倡導,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不小的園林綠化潮,然而栽樹容易,讓樹成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中威快活林養護團隊專家就來和大家簡單探討下提高植樹成活率的秘訣。
種樹最好選擇在陰天、無風或小雨的天氣,這樣有利於樹的存活。具體步驟如下:
一、植樹時,要根據樹種根系或包根的土球大小決定樹坑的規格。一般應比樹根或土球的周圍寬40厘米~100厘米。
二、把縛在樹上的草繩解開,因為樹根就像人的血管一樣,只有展開才能發揮更大的功能。
三、栽植時,在回填了一半土後,把樹木向上稍微提一下,這樣能保證樹的根系全部朝下。此後,填一部分踩實一遍(若是黏土則不可重踩),直到填滿後再踩實一次,不要讓土中留有空氣,這樣才能保證樹苗紮根。
四、植樹後應立即給樹木澆水,在無雨的天氣,不超過一晝夜就應澆上第一次水。第一次澆水一定要灌透,使土壤吸足水分,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樹木在移出苗圃後一些毛根受損,對水分的吸收能力減弱,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證樹木成活。澆水前應在樹木周圍用土培成一個圓形土壩,以便於蓄水。
2、馬尾松什麼時候移栽好
最佳時間是3-4月萌芽前。
為保證樹木移植成活,移植工作一般在陰天和多雲天氣時進行。馬尾松為強陽性樹種,怕鹽鹼,適合生長的土壤pH值為4.5~6.5之間,故選擇酸性黏質的空曠地較好,也可按園林整體布局選擇位置。
3、山上的松樹挖回來怎樣栽成活率高求助
最好在初春時節栽,坑要挖大挖深,樹根放進去要舒展的開,埋土的時候在根部周圍要用細土,栽好後要把泥土夯實,最後澆一次透水即可。
4、松樹怎麼移栽容易成活
提高松樹移栽的成活率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恰當的採挖方法
野生的松樹,都是生長在山野中,它的造型奇特往往也是跟著地形的情況來決定。尤其是那些懸崖峭壁、地形危險之處,因為環境貧瘠的因素,生長出來山松枝幹扭曲,造型別致,讓人很是歡喜。然而,採挖卻甚是困難,讓很多盆友心癢難耐。根據前輩們的經驗來說,這類地方的松樹,最好不要採挖,在挖掘的過程中,它的根系很難留,就算是費盡心機將其弄了回去,成活率也著實不高。還是不要浪費精力的好,選擇那些有土、好挖、根系易留的地方才是正確的成活基礎姿勢。
2、適合的採挖時間
在移栽山松的過程中,還有影響其成活的關鍵,主要是水分和樹液的流失,這都和溫度的情況有著關聯。所以,正確的採挖時間能夠減少不少的風險,對於松類盆景來說,其休眠的時候樹液流動緩慢,截干所帶來的傷口不易有樹脂流出,溫度低的時候又能減少水分的蒸發。這樣來看,整個冬季都能適合,但是,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那就是冬天的時候其枝幹較脆,很容易就能折斷,並且,在北方的話,土壤也有凍住,不好採挖。因此,最適合的時候為冬季過去後的春初,其樹液剛開始流動,萌發力較強,上述的問題也不再存在,是移栽成活率最好的時候。
3、要注意環境的改變
在給松樹移栽的過程中,之所以讓其成活不易的原因,除了是截斷了一些枝乾和根系以外,還有就是環境的改變了。這個環節若是沒讓他快速地適應,根系無法恢復生長,那麼,就會不能正常地吸收養分,造成枝乾的死亡。所以,我們通常會模仿適應它生長的環境,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壤土了,根據前輩們的經驗之談,帶原土的成活率明顯的高於裸根,因此,若是條件具備,就要盡可能地將原土帶上。假如實在是不允許,可使用和它原來的環境相近的山泥來代替,並搭配相同數量的河沙增加疏鬆透氣的環境,也是給移栽增加一些成活的砝碼
5、馬尾松的移植問題
你對問題的闡述不夠明確,如:整個樹的高端約40公分。應該是高度約400cm 吧。如你所述的話,這棵樹的成活很可能會有問題。其原因1.根部受傷嚴重,主幹直徑23cm的馬尾松,其根經的起挖直徑最小不應低於160cm;2.眼下不是針葉植物移栽的最佳時間,應該在四月中上旬或稍晚些時候較合適,因為那是樹液已經開始流動,施用生根劑、大樹成活液等較容易湊效;3.照你所說的情況,此樹在移栽時很可能沒有採取任何特護措施,諸如按原方向定植、坑穴按要求開挖和培土、頂稍的合理疏除、主幹的防凍保溫保濕等等。雖然如此建議你做以下補救:1.如果還未澆水那就再澆水過程同時澆施液體生根劑(有市售)。已經澆過水也還可再補澆;2.用利剪或鋸子疏除主幹上的分支,以及所有嫩梢,並及時用傷口塗抹劑將傷口封閉;3.用草繩將主幹緊密裹扎至距地面200cm左右。4.樹身用撐桿固定牢靠。視氣候情況從二月底三月初,如果枯葉不太嚴重時將每日適當向樹身和樹冠噴水,情況穩定將進入正常養護。
6、幾月份移栽松樹成活率高
如果有水澆條件,在山東省境內3月中旬(新芽萌發前半個月左右)移栽松樹成活率最高。
7、馬尾松怎麼栽
馬尾松怎麼栽?
種植
馬尾松的種植馬尾松系直根性樹種,培育大田探根苗,主根粗長,側須根細少,造林成活率低.緩苗期長,幼林前期生長慢。採用塑料袋或根型培育器育苗,雖能提高馬尾松苗質量及造林成活率,但因育苗成本較高,運苗費用增加,推廣難度很大。在馬尾松大田育苗生長期中,用鐵制切根鏟適時適量切去苗木部分原主根,促進苗木根系生長,增加側須根數量,提高菌根感染率,降低高徑比,控制冠根比,可顯著提高馬尾松大田裸根苗質量與造林成活率。
1、切根育苗地
馬尾松切根育苗地宜選地勢開闊、向陽。坡度平緩,靠近水源,質地疏鬆,沒有或極少石塊、石礫的酸性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作床
提前3—6個月翻挖苗圃地,整地深度20-25厘米。結合整地要撒施磨碎的硫酸亞鐵粉每畝15-20公斤或生石灰每畝30-40公斤進行土壤消毒,並施入磷肥每畝60—100公斤作底肥。然後橫山開箱作高床,床寬1米,高20厘米,步道寬30厘米。如圃地前作非馬尾松林或松苗,則床面還需均勻撤一層松林菌根土。
3.播種
為確保切根時松苗能達到要求,播種時間要適當提早,最好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遲不超過3月底。播種方式為條播,播距15—20厘米,播溝方向最好與苗床方向平行。經精選、消毒的馬尾松良種播種量,每畝3-4公斤。早播苗床可覆蓋薄膜或稻草,用以保溫、保濕,促進種子提早發芽,出土整齊。
4、苗木前期管理
一是出苗期注意薄膜管理,防止「燒」苗;二是苗木出齊後,每隔10一15天噴灑一次1∶1∶120的波爾多液,連續2~3次,以預防猝倒病發生;三是結合除草鬆土勤施。淡施追肥3-5次,6月中旬後水施尿素1一2次,濃度0.3~0.5%為宜,促進苗木生長;四是低山丘陵區遇連晴高溫,要抗旱保苗,在伏旱結束後,及時間苗、定苗。將過密、細。
5.切根時間
為保證切根育苗效果,切根時的苗木高度需達12厘米,主根長15厘米以上。因此,凡伏旱前調查苗木根莖生長量已達要求的,可於7月中旬前切根,否則需待伏旱結束,秋雨到來後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再行切根;海拔800米以上無伏旱或伏旱影響不大的山區,切根時間完全視苗木生長量決定,但最遲不得晚於9月中旬,不然切根後苗木生長時間太短,切根效果不佳。
6、切根深度
切根鏟入上深度即保留苗床上苗木原主根長度,稱為切根深度。根據我站試驗研究結果,切根深度以8厘米左右為好,即切掉苗木原主根長度二分之一左右。具體掌握時,苗高根長的稍深點,苗小根短的稍淺點,以不大於10厘米或不小於6厘米為宜。
7、切根方法
切根方法有斜切、平切兩種。斜切較平切省力、工效高,適宜於山區坡度較大的條播苗床,或土壤較粘、石礫較多,平切推鏟困難的條播苗床。操作時,先從苗床最里邊的苗行開始,用鏟刀在苗行一側從離苗木地徑5厘米左右處,斜向苗木方向呈60度角插入,順勢推進,即可切掉苗木主根6-10厘米以下部分。若苗床平坦、疏鬆、無石礫,或撒播苗床,則可進行平切。平切時,手握切根鏟分別從苗床兩邊確定的切根深度入土,向苗床中央均衡用力,水平推進50厘米,防止向上或向下偏斜。每鏟切完後,切根鏟原方向退出時,鏟面向下稍加用力,使切縫稍寬,易於退出,切忌鏟刀向上抬升,拖倒苗木。
8.水肥管理
為防止切根後苗木萎蔫和利於須根生長與菌根形成,切根後要立即進行一次水肥管理。凡8月底前切根的,可水施氮肥和過磷酸鈣,濃度均分別不超過0.5%;若在9月上、中旬切根的,則不再施氮肥,只水施磷肥即可。水肥施用量以灌透苗床土壤為度。
9.起苗與運輸 馬尾松切根苗在苗床上到11月底或12月初基本停止生長後,即可起苗造林。起苗必須堅持鋤挖,嚴禁手拔,以防扯斷大量的須根、菌根。用鋤起苗時,鋤口應高苗木10厘米遠,逐行倒退著深挖、輕抖,盡量注意不傷或少傷苗木側須根和菌根。切根松苗在運輸途中,為防風吹日曬而失水乾枯,一定要搭蓋薄膜或稻草。運到造林地後,要及時造林栽植,當天栽不完的松苗,應就近假植。
8、松樹冬季移栽成活率高嗎
松樹的移栽有訣竅,一個是季節上,俗話說冷松熱柏,栽松樹要在冷的時候栽。一般秋末比初春效果好,春初比晚春、初夏好。 第二松樹移栽宜用小苗,越小成活率越高。 此外我建議將樹周圍的土塊盡量的挖大一些,成活率就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