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知道福州老中醫林越漢周幾有在?想找他看一下聽說醫術高明
周二下午和晚上,周五上下午都在博醫匯那邊
2、高明到福建福州的火車
目前兩地市還沒有直達的火車經過,需要轉車。
3、福州電台fm906高明還在嗎?在什麼節目?
人格高尚做事光明磊落的高明嗎?在的!傍晚快活約飯……周以諾你知道去哪裡了嗎?
4、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立上等志,行中等事,享下等福 什麼意思?
所謂「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回過普通答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
原文出之左宗棠題江蘇省無錫梅園,這24個字濃縮了我國古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
(4)福州高明馬尾調研擴展資料:
無論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還是「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其中最關鍵的思想內涵,都是平衡。在矛盾中平衡,在前進中平衡。不僅包含著個人心理的平衡,而且還包含著內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後的平衡。平衡才能協調、平衡才能和諧、平衡才能發展、平衡才能進步。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著有《楚軍營制》《朴存閣農書》等,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後人又輯有《左宗棠全集》。
5、請問福州987都市生活廣播的高明去哪兒了?
啊!我在87.6聽到他和另外一個女的主持了!是中午的一個節目.你聽聽吧.1點到2點之間的吧.我也很喜歡聽他和小雨主持的越生活越快樂呢..(越生越快!越活越樂!大家好我是高明高大嘴!大家好我是明朗DJ小雨!)哈哈哈:)
6、"立上等志,為中等人,做下等事"是誰說的?什麼意思?有何典故?
是不是這句話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左宗棠題江蘇省無錫梅園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湘陰人。道光舉人。咸豐初年,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贊襄軍務。1860年,太平軍連克蘇州、杭州等地,曾國藩、胡林翼等極力保舉,清廷特旨任為四品京卿,招募「楚軍」五千人,率以援浙。尋授浙江巡撫,閩浙總督。1864年,攻陷杭州。繼攻滅太平軍余部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嗣在福州設馬尾造船廠,製造輪船。旋任陝甘總督兼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鎮壓捻軍和西北回民起義。在蘭州創辦制呢局。1875年(光緒元年)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出征新疆,討伐阿古柏,消滅入侵的反動政權,收復新疆,對新疆的政治、軍事進行整頓和改革,建議改新疆為行省,加強邊防,興辦義塾,釐正賦稅等,有力的促進了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在中俄伊犁交涉中,積極備戰,挫敗了沙俄侵佔伊犁的陰謀。1881年,調任軍機大臣。尋調任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中法戰爭中,赴福州督辦海防,積極支持台灣軍民的抗法斗爭,並選募恪靖軍赴兩廣前線參加抗法戰爭。病故於福州。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這句話也是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生前喜歡的座右銘.
這24個字濃縮了我國古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所謂「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
其實不出佛理之中
a 發上等願:心存濟世,此乃大貴之內命相/
結中等緣:太過熱心不妥,太過則熱病叢生,太冷則枯木寒岩
享下等福:惜福之義還用再論么?克參考 <了凡先生四訓講義> -- 又儉以養德
b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佛家: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儒家:極高明而道中庸
其理當其高,理高方立宗旨,法身當明
其心地當平,心平則世界國土皆平
其行當寬深,非寬深無以為證道之基石
7、高明的人物履歷
<
8、現在的福州跟三十年前比有什麼變化
從天空俯瞰大地,河流像一條藍色的藤,在綠色和黃色混合
的大地上爬行。每到一個重要的轉折口,河流便選擇了一塊幸運
的土地,打一個結,產下一個五顏六色的瓜--城市。然後,河流繼
續爬向海洋,並在入海口的三角地帶,結一個特別強勁的果實。
「巡天遙看一千河」,河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城市是人
類智慧與勞動的藝術結晶,人與大自然就這樣親和著,默契著。
作為東方的萊茵河,閩江貫穿了福建,淘洗了千年閩越文化,
註定要在它的入海口造就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並且註定要在
沿江的灘頭誕生出一個與之相適應的街區——中亭街。
話題又得從五代閩國的王審知說起。追尋閩江的足跡,王審
知將城市自北向南擴展、將於山和烏山納入城池之後,並沒有停
下前進的腳步。開明的王審知站在城南的寧越門城樓上,審視城
外的江渚、沙洲和流水,不知聽信了那方高明的薦言,向江河流
沙要土地。他組織軍隊,發動百姓,將帶有枝葉的竹竿插在江邊
沙洲的邊緣地帶,加快了水中泥沙的沉積,在擴大洲地的同時,
擴建家園,並以免徵賦稅的優惠條件,發展農業生產,改良土壤。
這樣堅持下來,至今留下歷史痕跡的地名便有義洲、幫洲、蒼霞
洲、鴨姆洲、鰲峰洲……
距今900多年,時值大宋元■年間,那時的閩江北岸大約在
今天的中亭街小橋附近,江岸的正南方從江水中「冒」出了一個
楞嚴洲(今大橋北端的陸地),將水流一分為二,後來又在楞嚴
洲與南台島之間的水中「冒」出了一個中洲,將水流二分為三。
宋代,福州城的南門已擴展到九仙橋外「沙合門」(今小橋附近),
據說城門外是三面臨江。從古閩越國的冶城,到晉代子城、唐代
羅城、後梁夾城,到宋代外城,福州南城門經過這么「三級跳遠」,
追到了江邊,再求發展就只能將眼光投向隔江的南台島了。於是,
到了該建橋的時候了。
在閩江建橋的歷史上,第一個登台表演的是宋代太守王祖道,
第一座大橋是浮橋。18根大石柱繫上粗大的藤纜,拴住百餘艘木
船,便成了浮動的橋墩,鋪上木板便是橋面,可以走行人通車馬,
兩旁紮上竹竿便是欄桿扶手。為了便於通航,還在浮橋中間設兩
個活吊板為「通航門」。石柱、藤條、木板船,這樣古樸的橋,
深深地記載了文人太守詩一樣的氣質。據說,王太守在建浮橋的
同時,還給橋頭的萬壽寺置了田產,讓他們以租養橋。可惜這座
浮橋存在於攝影技術發明之前,無法「立此存照」,畫家們的寫
生畫一時又未找到,惟有義大利漂泊者馬可·波羅追記過它美麗
的身影,可信但不太准確。憂郁的南宋詩人陸游,曾有詩曰:「九
軌徐行怒濤上,千船橫系大江心。」成了閩江浮橋的千古絕唱。
壯觀、詩意但又脆弱、經不起風浪的浮橋,在洪水爆發時節,
常常被洪水沖垮。浮橋畢竟不是長久之橋。元代,福州城在北方
游牧民族的統治下,城區是色目人的天下,大量的漢人因種族歧
視而移居城外,無意中造成了城外南台島的繁榮。建橋,建好橋,
建長久的橋成了當務之急。
86歲的僧人法助此時正是管理浮橋的寺廟頭陀,他一生共建
19座石橋,即將建造的萬壽橋是他的大手筆,也是他的絕筆之作。
有人曾編造過一個故事,說他某日過浮橋,風浪乍起,險象環生,
他便萌發了建橋的慾望。其實這樣解釋倒是小看甚至抹殺了法助
大師建橋的偉大動機,要知道他此前已建過18座橋啊,建橋,建
規模大的橋,恐怕是他行善一生的一個生命情結。
元大德七年(1303年)得朝廷恩准之後,法助奉旨募捐建橋,
大橋歷經師徒兩代19年方才竣工。能工巧匠們用木筏載石沉入水
底,再砌上6至8米高的砌石層,然後建造水面船形尖頭橋墩,
墩與墩之間架上20噸重、9米多長的石樑,橋欄上刻上精美的小
石獅。大橋開工不到3年,耄耋高齡的法助大師便圓寂了。人們
重修了萬壽頭陀寺,並將大橋定名為萬壽橋,以緬懷這位建橋先
賢。
大橋建成670多年後,在舊城改造的拆遷工地,我在塢尾的
一條小巷裡找到萬壽頭陀寺。曾經指揮過浩大建橋工程的「指揮
部」,曾經在建橋風雨中為大橋建設者祈求過平安的宗教聖殿,
曾經在大橋完工慶典上告慰大師亡靈的祀堂,曾經在動亂歲月做
過塑革廠車間的頭陀寺,原來是這么的簡朴、小巧,除了建築語
言上具備了佛寺最基本的「詞句」之外,其用地布局更像是一座
普通民居。常年掌管萬壽橋的廣大田產,自身卻是如此清貧,完
成了浩大的建橋工程,自己卻身居陋巷在風雨洪水中與平民百姓
同呼吸共命運,這就是萬壽頭陀精神。今天,善男信女和百姓保
護它,重修它,其意義也正在於此。我僅希望修建工程能修故如
故,如果將頭陀寺改造得金碧輝煌,那將不會是一生求奉獻的法
助頭陀的本意。
楞嚴洲和中洲在江中相繼生成出現,是大自然對人們的一種
無聲暗示和有力支助,我們的先輩選擇在這里建橋,也就註定了
要在這里的江岸上培育一條街。從沙合橋通往楞嚴洲原先並沒有
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沙土淤積的路(有時淺水可以沒過人的
腳背),木板、石塊鋪就的路。有了路,就會有攤點,攤點擴建
又搭起了木的、竹的、茅草的棚,窩棚擴建再改成板房。路像一
條長堤,自北向南延伸。路上還建起了亭子,不止一個,供路人
歇腳納涼,於是便有了中亭和中亭街的名稱。
最早的中亭街就是那突出於江岸的一條通往大橋的堤,堤高
於江邊沙洲的土地,堤邊有簡易的竹木窩棚,棚主人主要是來自
城市和周邊鄉村的小商販。隨著橋的一次次擴建、改建,中亭街
也越來越像條街了。街邊按福州的習俗用木板建造了商住小屋,
為了讓屋與街面平高低,板屋是用杉木架起的「吊腳樓」,屋後
必然有菜園、果園、花園,用竹籬笆圍成一圈又一圈,混雜在江
渚沙洲的茅草雜樹之中。隨著街市的擴展,泥土的進一步淤積,
街道兩側的大片土地開始依照地勢和河流的布局,築成了成片的
板屋,其間又有不少小巷、小河。那些小巷的命名有兩大特色,
一是以開發者的姓氏定名,如歐厝弄、姚厝弄、穆厝弄;二是以
行業來定名,如麻油弄、道士弄、鐵線弄。由此形成以中亭街為
中軸線的一片社區群落,從中不難覓出當年的中亭街風情和文化。
在中亭街的歷史上,從無到有,從土堤到石板小街,中亭街
經歷了第一次飛躍。當時經過中亭街的主要是行人、轎子和馬車。
1910年初,福州的第一條馬路竣工,不是中亭街,而是始於水部
門終於台江,與中亭街擦肩而過,幾年後才延伸到萬壽橋頭與中
亭街接了軌。到了1930年,改建萬壽橋為水泥公路橋之後,中亭
街向南門明代古城牆「買」下了城牆石,才鋪就了凹凸不平的車
行道。我們從一張1932年在萬壽橋頭拍攝的中亭街方向的老照片,
可以看到中亭街作為商業街區的繁華景象,此時的中亭街已經是
石板路與洋樓的結合體,古樸的地面上已經擠壓著現代的情愫,
體面的小洋樓很牛B地立在中亭街兩側。這是中亭街歷史上的第
二次飛躍。
中亭街的小洋樓已經無比破舊了。20世紀之末,走在中亭街
改造拆遷的工地上,看那些小洋樓,實在是不敢恭維。在那動盪
不安的年代,建築者們放棄了東方的建築語言,引進了歐美的建
築形式,本是一個進步,卻又沒有能力將它做大,做精緻,做瀟
灑,做出氣派,現在拆之一點也不可惜。然而,冷靜一想,這蒼
涼的建築語言,正向人們敘說著當年的故事。它是半殖民地半封
建時代福州經濟、文化以及人們思維觀念的一個影子。
中亭街等待著第三次的飛躍。
從中亭街誕生之日起,每一陣潮漲潮落的聲音,每一次漁汛
的歡慶鑼鼓,每一艘遠洋商船的泊岸,每一片木屐敲打石板路的
清脆聲音,都在催促中亭街從無到有,從貧瘠走向繁華。中亭街
便是在閩江潮聲中融合著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長大的,它命定姓
錢,是一條商業街區,經濟的繁榮增長了它商業的智慧,它所伴
生的必然是商業文化。
福州人遇上擁擠的街市便說「姑克中亭街」(比中亭街還要
擠),街很狹小而人很多,只要你穿上一雙木屐鞋,挑上一擔貨
物,擠進中亭街,你便成了一個商人,不管你是失去耕地的農民,
城市貧窮的小市民,退伍的北方士兵,還是逃荒而來的乞丐。所
謂萬商雲集,他們的原始積累便是這樣起步的。沒有排外心理的
中亭街,以海納百川的心態,以一種平民性、公平性,對待來這
里淘金的每一個人。百齡百貨公司的第一個老闆曾經就是一個賣
毛巾跑單幫的角色。
在中亭街區,商貿崇神的文化現象較福州別的城區更為濃厚。
在風雲多變的商海,祈求自身平安、祈望商路順通,不管以什麼
形式,實際上是對商業的崇拜,是對金錢的崇拜。以共同的信念
匯聚起來的商人還借神的名義交流信息、協調矛盾、互相制約。
比如位於星安河旁的張真君殿,就頗有代表性地體現著商人們對
商業保護神的崇拜。各地商會曾在此附近選址建館,這里實際上
成了民間的總商會。在商場如戰場的殘酷競爭中,人與人之間的
關系依然需要一種親和感。地盤有限,人和店的密度就很高,相
互競爭又相互「伴市」,促進了商業的交流和發展,促成了商人
間世代流傳不歇的誠信精神。中亭街旁玉環路上的尚書廟,原是
抗元名將陳文龍的祠堂,因坐落在商業街區,便成了商人們的庇
護神廟。這里大年除夕演「避債戲」,是讓生意虧了本的商人年
終避債的地方。
商場的本質在於競爭。喝閩江水長大的商業精英聚會在中亭
街,商業競爭最終成為智力競爭,構成了中亭街商業文化的一部
分。比如,四省葯店在同行中起步較晚,老闆策劃了種種商業手
段為自己爭得知名度--故意侵權招惹商場糾紛,以引起公眾的注
意;仿製香港中葯店的立式葯櫃和圓轉盤葯架,以引起人們的興
趣;僱用印度紅頭阿三看門並迎送客人,供人獵奇傳為新聞;增
加服務項目,添加珍貴稀有葯材以增強競爭實力,等等,每一招
一式都體現了商業智慧,傳為商場佳話。
1842年8月,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其中的五
口通商之所以選擇了福州,是因為福州有著久遠的對外貿易歷史,
有著以閩江流域為腹地的發達的商品集散地,有著良好的深水港
碼頭。從此之後約百年的歷史中,福州便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
經濟發展的畸型道路,中亭街便成了首當其沖的橋頭堡。街邊那
不倫不類的半殖民化建築便是那個年代慘痛的印記。
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僅過了三天,福州學生便走上
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活動。「懲辦賣國賊」、「抵制
日貨,提倡國貨」的宣傳,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愛國商人的支持。
就在中亭街上,商人們自行銷毀日貨的行動,顯示了中亭街商業
文化中自發的愛國主義傾向,並由此引發了一條國貨路的命名和
一塊「請用國貨」碑的樹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中亭街都
是抵制日貨的前沿陣地。
1919年11月,日本領事館組織了日本浪人敢死隊,借口挑
起事端,開始在中亭街一帶對中國市民尤其是中國學生進行武力
報復,擊傷學生、教師十餘人,並動用兵艦馳入閩江口以炫耀武
力。福州人民舉行了空前的罷市、罷課、集會、示威遊行的斗爭,
並得到了全國各大城市人民的聲援和支持。「力救福州同胞」、
「血可流,福州不可丟」的口號,增強了福州人民反抗斗爭的信
心和力量。一年之後,迫使日方調換領事,並公文道歉,賠償撫
恤金。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台江事件」。
1949年8月17日,解放大軍踏上了中亭街和大橋,從此街與
橋更名為八一七南路和解放大橋。我們經歷了50年翻身解放當家
作主的時光,經歷了20年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日子,歷史榮幸地
讓我們這一代人來改造大橋,改造中亭街,徹底清除半封建半殖
民地時代留下的陰影。法助大師開始建橋的692年之後,福州人
以現代的建橋高科技,在大橋原址建造了我國首屈一指的五連跨
鋼管拱橋。它不僅改變了福州城市陸路交通條件,而且改善了千
里閩江的水運條件。與大橋命運相關的中亭街也到了大拆遷的時
候了。這是福州舊城改造中的「大手筆」之一。未來的中亭街是
什麼個樣子?這是慎之又慎的事情,要不留遺憾,對得起子孫。
開發商們都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研討,調研,聽證,一場接著
一場地請來全國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建築師。
改造後的中亭街必定是一個商業街區,它的誕生是因為商業,
它的成長也是因為商業,所以未來中亭街的商業屬性只能加強不
能減弱,使之成為具有福州文化特色的商業區。中亭街文化與大
橋文化、閩江文化是緊密相聯的,沒有大橋便沒有中亭街,其千
百年來文化傳統中的優良成分應該在新的中亭街得到保護和弘
揚。為此,我想到了萬壽頭陀寺,想到了中洲島擴建時掘出的歷
代修橋石碑,想起了古橋上的刻有石頭小獅子的欄桿,想起了
「8·17」解放大軍進城的那一幕,這些東西如果能保留在人們
的視野里,將有助於中亭街經商質量的提高,有助於中亭街商業
文化的提高,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和。
誰都說,未來的中亭街是中西合璧的。但合璧不是胡拼亂湊。
我們生活在世紀之交,我們應有21世紀的審美眼光和創造力,把
中亭街建設得大氣、恢宏,讓下一代的福州人走出閩之大門是條
龍,留在閩之大門里也是條龍。
②基本上保留了元代建築風貌的萬
壽石橋,攝於本世紀20年代,由中洲向台江方向拍攝。 ④
1932年拍攝的中亭街口。
③從中洲向倉山方向拍攝的1930年改造後的江南橋,橋面可
通汽車,對岸較高建築為倉山郵政大樓。
⑤正在拆遷的中亭街。
9、請問福州哪裡有高明的合婚,擇吉日的先生?
我媽帶我到福州市晉安區茶園環北二村五座,找楊先生合過婚。楊先生身體重殘,從小學命理,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精通八字,看相,卜卦,道士,合婚,擇吉日,取名字。我表姐表哥就是找他合的婚,選的結婚日子,婚後都很順,所以我才肯跟我媽去找他。
查找「江南算命先生」就能聯繫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