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叫胡琴,是什麼樂器?
中國拉弦樂器的起源,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起源於彈弦樂器;有人說由西方傳入(來自波斯阿拉伯和印度);有人說中國拉弦樂器是本國所固有的;有人說弓弦樂器的產生是相當早的,只是由於弦樂器的音量小,不適合在室外演奏,所以人們才逐漸發展其他種類的樂器的。
箏是戰國時代非常盛行的彈奏樂器,到了唐代出現了用竹片在箏的一端進行拉奏的軋箏。目前在廣西壯族地區流行的「瓦琴」就與軋箏非常相似。築在先秦時就有,形似箏,頸細而肩圓,右手以竹尺擊弦發音,在公元前4世紀末已在齊國民間流行。《戰國策·燕策》中記載,荊軻刺秦王前,燕太子丹易水送別,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為之和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中國的弓弦樂器是由築之擊弦向軋弦的嬗變,擊弦之「弓」演化成擦弦之「弓」,產生了軋箏,繼而影響了中國胡琴類弓弦樂器的產生,由此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弓弦樂器的發展軌跡,並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對周邊國家和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弓弦樂器的產生和發展形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奚琴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奚族使用的一種樂器。奚族是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遼水上游,南北朝時期稱庫真奚,隋唐時期開始簡稱奚。宋陳腸《樂書》記載:奚琴原本胡人之樂,源於弦鞀而且形狀相似。奚部人所喜愛之樂。其大概形制,是用竹片在兩弦之間壓弦發聲,至今民間還有使用。
史書記載,宋代還有一種嵇琴,在宮廷和民間廣泛流傳,有些演奏者的技巧已經十分高超。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中宴請,教坊伶人徐衍演奏嵇琴,剛剛開始進酒時一根弦就斷了,徐衍沒有換琴,只用根弦演奏完樂曲。這說明早在九百多年前,嵇琴就已作為宮廷樂器,在宮廷宴會上用於獨奏,並有著較復雜的換把、移指等相當高的演奏技巧了。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有馬尾胡琴:「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馬尾胡琴到了元代用於宴樂。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創造,到了清代,除原有的二弦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現了四胡、京胡和板胡等。有關胡琴的來歷,楊蔭瀏先生認為,從唐文宗朝到北宋末年的近三百年中,胡琴所指是忽雷,而不是「泛稱」,這也說明唐朝胡琴是指彈撥樂器而非弓拉樂器。
這里只說出其中的幾種,就足以看出,胡琴樂器源流的錯綜復雜。在宋元以後,隨著戲曲、曲藝等藝術的不斷發展,胡琴這種具有旋律線條的音樂表現手法的樂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因它更容易與其他音樂形式相融合與相襯托,逐步應用到民間和宮廷娛樂中。
在一般的民族樂器和器樂介紹中,主要對合奏和獨奏部分加以介紹,對戲曲、曲藝等器樂伴奏藝術這一重要藝術形式幾乎不涉及,這對人們了解樂器音樂來說,是不夠全面的。音樂學界與戲曲伴奏藝術的這種割裂,會導致人們意識中的對伴奏音樂的忽視和遺忘。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在樂器的介紹中,增添對伴奏音樂藝術作一介紹的內容。
2、胡琴的介紹
胡琴, 琴類一種,因為來源於北方少數民族,古代漢人稱謂北方少數民族為「胡」,從北方傳過來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後有同名人物,在該領域有一定貢獻的有南京醫科大學教授胡琴等。
3、胡琴和二胡一樣嗎?
二胡包括於胡琴。
二胡(拼音:Erhu)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聽松》、《賽馬》、《葡萄熟了》等。
(3)馬尾胡琴的介紹擴展資料:
起源: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暘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
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4、請仔細介紹胡琴和馬頭琴的特性?越多越好
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5、二胡簡單介紹
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現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狀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制琴師通常以木材製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制琴師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製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這是二胡獨特音色的來源,一些高級的二胡則採用蟒蛇皮。
不論是來自野生或被圈養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其參與團體對蠎蛇皮的進出口,近年有人便開發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鋼弦、尼龍弦、絲弦,羊腸弦已極少人使用。
(5)馬尾胡琴的介紹擴展資料:
基本構造——
1、琴筒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2、琴皮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一般是蟒皮,蛇皮是最低級的二胡琴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
3、琴桿
琴桿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數量較少)、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烏木較多。烏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4、琴軸
琴軸共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絞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
5、琴弦
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
6、二胡。介紹。簡潔。
二胡是中國古老的民族拉弦樂器之一。關於二胡最早的記載是在宋朝,稱二胡為胡琴或南胡。在沈括《夢溪筆談》稱「馬尾胡琴隨漢車。」這是最早關於胡琴的文字記載,根據史書記載,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稽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夾在兩弦之間磨擦而發音的叫奚琴。到了公元十一世紀,宋代音樂理論書籍《樂書》有關於奚琴的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出於弦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善其制,以竹扎之,至今民間用焉。」關於胡琴的記載在《元史·禮樂志》有這樣一段文字「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有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明代尤子求《麟堂秋宴圖》所繪的胡琴圖與現在的二胡很相似,即卷頸龍首,二弦,用馬尾拉奏,並置有千斤。
唐宋時期凡來自北方或西北方的撥弦樂器均稱琴,再向前推春秋時期,許多樂器無具體名稱,統稱琴。那麼琴為什麼加一「胡」字,據傳說,黃河以南的民族稱北方民族為胡人,這個拉弦樂是北方傳來的,認為是胡人製造,所以稱胡琴,為什麼又稱為二胡呢?因為是用二根弦拉奏,所以又稱二胡。
二胡在明清時代的民間就廣為流傳。近百年來,中國的許多民間藝人(如瞎子阿炳等)不斷在演奏上進行了改良和創新(包製作),已今非昔比,大大向關邁了一步。尤其一代宗師劉天華先生大膽地對二胡進行改良和創新,使二胡的演奏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劉天華的十大名曲至今仍久演不衰,是各類藝術院校的二胡必修教材。
現在的二胡製作大都不採用「卷龍首」,而是半月牙彎形狀,共鳴箱有六角、八角等多種形式,琴筒蒙以蟒皮,筒上裝琴桿,桿頂設二木軫,木軫至琴底張弦,以竹張弓,馬尾納二弦間,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使馬尾與琴弦磨擦而發音,定弦為五度。有時為了表現地方特色也有用四度定弦的。從五十年代後,許多人對二胡進行改良,如絲弦改為鋼弦,採用機械轉軸,不有雙千斤,將二弦改為三弦稱為三胡(未被廣泛採用)。用四根弦稱四胡,原「東北音專」楊雨森教授改良大革胡(把弓子解放出來),在民族樂團內已採用,在民樂合奏中作為低音樂器伴奏,還有人專門為演奏「二泉」而製作的中音二胡(比二胡低五度),製作考究,音色渾厚,很受二胡界歡迎。
現在許多中等高等藝術院校均設有二胡專業,培養專門演奏人才,許多作曲家不專門為二胡寫了獨奏曲,在各類音樂會上成了久演不衰保留曲目,如「賽馬」、「江河水」、「山村變了樣」、「新婚別」、「草原新牧民」、「長城隨想」等。二胡不但在國內享有盛名,在國外也深受歡迎。各類文藝團體及劇團的樂隊、企事業單位演出隊都少不了二胡,尤其是戲曲劇團的樂隊,真是到「少了這個金珍菜,就辦不成八大碗」的境地。
二胡這件民族弓弦樂器在同仁志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二胡演奏家的手指而產生
二胡 是我國優秀民族傳統樂器中最有特色的樂器,它的音色深厚、甜潤、純正而雅緻,能給人以悅耳動聽,剛勁而秀美之感,可表現各種情調的曲調、音型、長音等。改革開放以來,二胡走出國門,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回盪起二胡獨奏「二泉映月」的樂曲時,震撼了世界愛好音樂人民的心聲。學習二胡是對少兒藝術素質的培養,學習毅力的鍛煉,有利於開發少兒智力。
二胡
二胡是中國著名的拉弦樂器,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至十世紀的中國唐代,當時主要流行在中國西北部的少數民族之中。在一千多年的發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戲曲的伴奏樂器 。
二胡構造簡單,一根細細的木製琴桿,長約80厘米,琴桿上有兩根琴弦,琴桿下裝有茶杯形狀的琴筒,還有一把馬尾做的琴弓。琴師演奏二胡時採取坐姿, 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二胡的音域可達三個八度。二胡發出的樂音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它以接近於人聲的音色,成為一種富於歌唱性的樂器 ,有人還因此稱它為"中國式小提琴"。由於二胡的音色聽起來略帶憂傷,因而善於表達深沉的情感。
1949年後,二胡的製作、改革和演奏藝術得到了發展,它可以獨奏,也可以在歌舞和聲樂以及戲曲、說唱音樂中伴奏。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中,二胡更 是一種主奏樂器,類似西洋管弦樂隊中小提琴的角色。
由於二胡製作簡單、廉價易學而又音色優美,因而深受中國人的喜愛,是中國民間普及率很高的樂器。
7、胡琴的簡介
胡琴,又稱鄉胡、稽(同奚)琴。歷史悠久、形制古樸。發音柔美,音色動聽。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唐宋時期的胡琴曾傳入朝鮮。朝鮮成俔編《樂學軌范》(有1494年序)載:「……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烏竹海竹弓馬尾弦,用松脂軋之。按用左手,軋用右手,只奏鄉樂」。
現代胡琴,全長60厘米。琴筒木或竹製,有半圓球形和長筒形兩種。前口蒙桐木薄板。琴桿木製,琴頭呈彎月狀、無飾,兩軸置於琴桿上部右側、與琴筒呈平行,軸頂旋成葫蘆形。張兩條絲弦或鋼絲弦。五度定弦A、e,音域 A—a1。 遠在古代,中原的漢族人民,把居住在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胡,對他們所用的樂器、音樂以及服飾等,也都冠以胡字。《後漢書·五行志》中有:「靈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漢劉熙《釋名》載:「批把本出於胡中」之句,琵琶以出胡中,而名胡琴。唐初四川射洪大詩人陳子昂,曾以千金買一胡琴,即是琵琶,直至唐宋之時,對琵琶、忽雷等彈弦樂器,還稱之為胡琴。 胡琴是中國古代北方、西北方少數民族所用樂器的統稱,近代才作為胡琴類拉弦樂器的專稱。胡琴始於唐代。在宋代音樂理論家陳暘於公元1099年所著的《樂書》(卷一二八)中載有:「胡琴本胡樂也,出於弦鞀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據書中所示,兩弦軸的裝置方向與今日二胡相反,不用千斤。奚族在南北朝時稱庫莫奚,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唐末之時,一部分奚人西徙媯州(今河北省懷來縣),別稱西奚,五代十國時,東、西奚漸與契丹人相融合。據陳暘所考,胡琴當為唐代末年我國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種樂器。它是在古代彈弦樂器弦鞀的基礎上衍變發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與軋箏相似,完全是受到唐初漢族軋箏的影響所致,不同之處是胡琴只有兩條琴弦,軋時竹片不在弦的上(外)面而處於兩弦之間。
8、胡琴的結構和音色特點
墜胡是由小三弦改制的,又名墜琴或墜子,又叫二弦。這種樂器既能獨奏又能合奏,它的音域非常寬,聲音柔和,音量也比較大,與別的樂器有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人聲、唱歌、講話,甚至鳥獸的叫聲等等。流行於我國中部,是河南墜子、山東琴書、呂劇、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
墜胡由琴桿,琴軸、琴筒、琴弓、琴弦、琴馬等組成。琴筒為硬木、紅木或黃桐木,八方形,前口蒙蛇皮,後口有鏤空的邊框。琴桿部份與三弦的琴干相似而較短。全長約 90 公分,兼做指板,張兩弦,架於弦馬上,弓在弦內運行。用馬尾竹弓拉奏。四度定弦A、d,音域約兩個半八度。墜胡音色高亢、柔美,除用於伴奏之外,還用於獨奏和器樂合奏。
相傳,在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的康熙年間,皇帝御旨,撤掉宮廷戲班,藝人們只有流落到民間賣藝,有一天,一個藝人的小三弦被老鼠咬壞了蒙皮,可是馬上就要演出了,情急之間,這位藝人就用薄薄的桐木板代替,又把胡琴的弓子夾在兩根弦中間拉奏,這樣,一個既可演奏樂曲,又近似人聲的樂器就誕生了,這就是墜胡。
二胡 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宋代稱"嵇琴"。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凄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意境深遠的《二泉映月》、催人淚下的《江河水》、思緒如潮的《三門峽暢想曲》、宏偉壯麗的《長城隨想》協秦曲等都是其優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紀二十年代,二胡能發展成為獨奏樂器和華彥鈞(阿炳)、劉天華的貢獻是分不開的。通過許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為一種最重要的獨奏樂器和大型合奏樂隊中的弦樂聲部重要樂器。
右圖:劉天華
二胡形制為琴筒木製,筒一端蒙以蟒皮,張兩根金屬弦,定弦內外弦相隔純五度,一般為內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豐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顫音、滑音、撥弦等;右手有連弓、分弓、頓弓、跳弓、顫弓、飛弓、撥奏等。二胡一般定弦為d1、a1,有效音域達三至四個八度。 音域如圖:
京胡,又稱胡琴。拉弦樂器。
清代中葉以來,隨著京劇的形成,在民間傳統拉弦樂器基礎上改制而成。早期琴桿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張絲弦,用軟弓拉奏,稱軟弓胡琴。十九世紀後出現硬弓。二十世紀上半葉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紀五十年代始用鋼絲弦。
琴桿又稱擔子,全長49厘米。用五節紫竹、白竹製。上方第一、二兩節置弦軸,底節插入琴筒,筒里的桿上開長方形對穿的「風口」,產生復共鳴。琴筒長11.4、後口直徑4.3厘米,用毛竹製,前口蒙蛇皮,後敞口。弦軸黃楊或黃檀木製。琴碼竹製。弓子江葦竹製,上拴馬尾,長74厘米。張二弦,設有「千斤」。五度定弦,據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別為:反二簧do、Sol弦,二簧Sol、re弦,西皮Ia、mi弦,反西皮re、Ia弦。常用的是D調、E調二簧京胡和E調、G調西皮京胡。音域約兩個八度。
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上,琴桿向左稍傾斜,左手持琴桿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
弓法有拉弓、推弓、顫弓、抖弓、頓弓、帶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用於伴奏或獨奏。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用於其它劇種。獨奏曲多源於京劇曲牌,如《小開門》、《夜深沉》等。
洞簫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用於樂隊合奏或戲曲伴奏中的洞簫,筒音通常為d1,一般內徑為16mm,從吹口端至下端調音孔的長度為520mm左右,全長為800mm左右。
洞簫為次中音樂器,音區比曲笛低純四度,音域與笛子相似。洞簫的常用音域為d1~e3;若演奏得當,音域則可擴為d1~g3或更寬。
洞簫的音色同笛子相比,顯得格外的恬靜、秀雅,但音量小、發音不及笛子敏銳,便成了洞簫的弱點。
洞簫的音色同管徑和吹奏方法密切相關,除此之外,製作方法是否得當也同樣重要。洞簫同所有的樂器一樣,音色具有大音色與小音色的區分。如小提琴,名琴同一般的琴所奏出的雖然都是小提琴的音色,但它們之間的音質卻有天淵之別。製作精當的簫、笛,由於發音敏銳,演奏起來省力,其音色、音量的控制亦十分方便,使演奏者能隨心所欲。音色能否隨意變化和音量能否自由控制,是簫、笛製作優劣的重要標准之一。吹口開挖得當與否是製作的關鍵所在。
以上所述為做工粗細對音色的影響,而就演奏方法正確與否對音色的影響應至關重要。衛仲樂先生曾經說過,洞簫應該力求「高音似笛,低音似鍾」,當然,「高音似笛」卻不是笛。要達到這一要求,其要領在於口形的正確掌握:口縫要圓,口腔要適當打開,以利於共鳴。筆者曾經做過試驗,用人工吹口吹奏簫、笛,發現其製作材料無論是優、劣;製作工藝的精、粗,其音色同樣空洞、單調,很難辨別各自的優劣。受此啟發,筆者曾有意識地對口形、口腔狀態與簫、笛的音色之間的關系作了比較仔細地研究,發現同一支洞簫至少可以吹奏出三、四種有明顯差異的音色;管徑大,音色的可塑性就大。這都取決於口腔打開的程度。
9、中華民族樂器 二胡介紹
很高興為你答題問問: 樂器歷史編輯本段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蜴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為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涌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性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補充——據《中國文化史三百題》提供資料,宋代是外來樂器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第二階段。宋元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的發展,民間樂器隨著「勾欄」「瓦舍」的興起而發展了自己的伴奏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馬尾胡琴(又稱二弦琴),經與前朝留下的嵇琴、軋箏融合,創制出新穎的胡琴。這一樂器充分標志中國弓弦樂器走向成熟。後來,由於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調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所以,二胡實際上是這眾多的弓弦樂器中的一種,它的得名遠遠後於胡琴。所以說「二胡」始於唐朝是不準確的,應該說「胡琴」始於唐朝。 樂器構造編輯本段 二胡的構造比較簡單,由琴筒、琴桿、琴皮、弦軸、琴弦、弓桿、千斤、琴馬和弓毛等組成的。二胡各部構造的功能: 二胡構件由九個主要部分組成,其功能分別介紹如下: A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後面鑲嵌著一個音窗(一般為雕木花窗),不僅對琴筒起了裝飾作用,而且對發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的好處。 B琴皮:有蟒皮和蛇能上能下兩種,蟒皮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發音體,也是振源的關鍵,對音質和音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莽皮的鱗片越大,音色越好。 C琴桿: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紅木較多。紅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D琴軸: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膠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但目前製作質量沒有完全過關,時而會出現松動、滑動等現象,容易導致跑弦走音。 琴軸的類型:銅軫和木軫 E弓子:是二胡發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桿和弓毛兩部分組成。弓桿是用細實的紫竹製成,粗細要適中。弓桿的軟硬和彈性會直接影響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龍絲和馬毛的,多用馬尾,且白馬尾為最佳,黑馬尾次之。一般用細實紫竹縛上馬尾,一端裝有活螺絲(弓魚)用來調整弓毛的松緊度。F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目前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另一種是絲弦,它發出的音比金屬弦柔和細膩,但位力差,音準差而且容易斷弦,且易變音。現在大多採用金屬弦。 G千斤:又稱千金,對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用棉線、絲線、有機玻璃、塑料等材料製成。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固定千斤、線繞千斤、金屬千斤等。較常用的是紅繞千對斤。 H琴馬:是琴弦與琴皮之間振動的媒介體,對發音有重要作用。它採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屬和紙等,常用的有木松節馬、楓木馬。木松節馬木質柔軟,發音圓潤、淳厚,楓木馬軟硬適中,發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著裝飾、穩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還裝有可調底托,用尼龍扣調節,演奏時更為方便。 二胡分類編輯本段 依據制琴產地可分為三類 蘇州琴 上海琴 北京琴 依據琴筒形狀可分為四類 圓筒二胡 八角二胡 六角二胡 扁筒二胡:二胡演奏家陳軍所開發 二胡特性編輯本段 (一)形制 二胡和其他弓弦樂器的構造基本相同,分為琴桿、琴筒、琴軸、及琴弓等部件。除琴弓為竹製外,其他部件均為木製。琴筒主要分圓八角和方六角兩種,此外還有扁圓筒、圓筒等形制。二胡琴筒一側蒙有蟒皮,這與中胡、高胡相同,而板胡琴筒是用椰子殼製作的,一側則用木版粘住。京胡幾個部件都是用竹子製成的(琴軸為木製),但其琴筒一側是用蛇皮蒙制的。幾種樂器的尺寸屬中胡最大,其次為二胡、板胡、高胡、京胡。 (二)音色 各種樂器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形制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其音色。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點,發出的聲音極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聲。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一方面取決於它的內外定弦的音高與弦的張力適宜,另一方面是由於琴筒的一側是用蟒皮蒙制的。因此,在一般演奏時無需大力度按弦和大力度運弓,即可發出平和柔美之聲。 板胡和京胡的定弦相對二胡較高,由於它們弦的張力比較大,因此,演奏時左右手用的力度相對要比二胡大,才能獲得該樂器宏亮的音色。在傳統演奏板胡的方法中,特別是在戲曲音樂的伴奏中,我們常常看到演奏者左手的手指帶有鐵箍,這是為了加大手指按弦的力度,以獲得其揚剛之聲。在演奏京胡時為了增加弓毛與弦之間的摩擦力,則把松香點燃後直接滴在琴筒上,以發出其高亢、清脆之聲。當然,京胡之所以能發出這樣的音色,與其用竹製琴筒小、用較薄的蛇皮蒙制有一定的關系。 高胡雖然琴筒也比較小,雖然定弦也比二胡高,但由於它是木製的,琴筒是用蟒皮蒙制,因此在演奏時不必用像演奏京胡或板胡時那樣大的力度即可獲得悠揚柔美的音色。 中胡的琴桿和琴筒都要比二胡長和大,定弦比二胡低四度,弦也比二胡弦粗,演奏時左右手用的力度相對也比二胡要大,由於琴筒也用蟒皮蒙制,所以發出的聲音既渾厚又圓潤。 在學習技法和掌握風格的同時,還要對音樂的內涵進行了解,只有對音樂有了深層的認識,才能做到更深刻的揭示和表現。這正是音樂學習的本質,也是我們學習音樂所追求的最高層次的目標。 二胡選購編輯本段 木料: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檀木最上。次之為烏楊或新木,其他雜木製作的二胡只可作為初學練習之用。皮膜: 二胡筒上的皮膜均為蟒皮,,以色澤鮮艷分明,鱗紋均勻,光滑帶有油性、薄厚適中為上品。蟒皮的薄厚和蒙得松緊對二胡的音色影響很大,過厚則振動遲鈍,過薄則聲音單薄易出噪音;蒙得過緊則聲音尖硬,蒙得偏松則聲音遲鈍易塌陷,一般來講用新蟒皮蒙琴筒偏緊一點為好,開始用時在皮面上抹一點植物油,拉完琴後琴馬壓在皮上不要松弦,經過兩三個月的每天拉奏,琴皮的張力就可達到松緊適中,這時,需備一截與琴筒橫面一般長的鉛筆在用完琴後架在弦下面以減輕琴馬對皮膜的壓力,保持皮膜的最佳張力狀態。還有,如在南方購琴到北方使用,要選擇皮面張力偏松的;在北方購琴到南方使用,要選擇皮面張力偏緊的,我國北方氣候乾燥,南方氣候潮濕,皮膜受氣候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琴桿: 琴桿是二胡的支撐體,要隨琴弦重大拉力,木質一定要好,要用完整的木料鏇成,中間不可有癤,更不能拼接,否則,容易變形斷裂。琴桿過去都是圓形,隨著鋼絲弦的普遍使用,琴弦拉力增大,現在普遍改為能抗彎的扁圓形,橫截面好像鵪鶉蛋的形狀,琴桿標准長度一般為830毫米,過長琴桿易彎,過短則弦的張力不夠,影響音色。 琴軸: 琴軸有全木軸,渦輪式機械軸,和螺桿式機械軸三種,一般業余學琴多用機械軸,它的優點是調弦方便,不易跑弦,但在選購時要檢查製作是否精密,使用中要適當點一點兒縫紉機油,避免受潮銹蝕溢扣跑弦等問題。 弓子: 二胡弓子是由弓桿與弓毛組成的,弓桿是用竹子烤制而成,弓毛為一綹馬尾,從弓尖弧形小彎中通向弓根系在魚尾處,弓魚一般由有機玻璃或獸骨製成,固定在弓尾螺絲上用於調節馬尾松緊,整個弓桿呈淺馬鞍型。弓子是二胡演奏發音的關鍵工具,它的質量對於演奏的影響極大,弓桿的粗細、輕重、長短雖各有所好,但都不可過分,過輕過細則綿軟無力;過粗過重則笨拙、音噪;過長則不好控制;過短則影響長音演奏,因此,一般以850毫米左右為宜,用料有老紅竹、江葦竹和鳳眼竹,以節少、粗細均勻為上品,弓尖和弓根的彎度要適中,彎度過大則難以控制;彎度過小則影響握弓手指的靈活。弓毛以白馬尾為上品。選擇琴弓除了要注意前面講的問題外,還要看馬尾梳得是否整齊,與魚尾連接外捆紮得是否牢固,不少新購的琴弓用不多久就因馬尾 松脫無法使用,就是在選購琴弓時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另外,在使用時要隨著氣候的變化及時調整馬尾的松緊,用完後要將魚尾螺絲擰松以保持弓桿的良好狀態。馬尾一沾油脂就擦不上松香,切不可用手摸馬尾,以保持弓毛的潔凈。松香須用特製的胡琴松香或小提琴松香擦在弓毛上,不可將松香燙在琴筒上,這樣做易出噪音,拉起琴來松香沫飛濺沾在弦上和琴桿上影響換把和高音區的演奏。新的弓子不易擦上松香,可用一些碎松香碾壓在弓毛上,松香要勤擦,每次不要擦得太多,一般以拉琴二至三個小時後擦一次為宜。 謝謝採納!
滿意請採納
10、胡琴都有哪些種類?
統指用於中國民族民間樂隊的弓弦樂器。民間將琴桿上部設木軫,下部有蒙蛇皮或蟒皮的琴筒,共鳴膜上有琴馬,左手按弦,右手持馬尾弓拉奏的樂器通稱胡琴,包括二胡、四胡、京胡、板胡、墜胡、粵胡、馬骨胡、二弦等。隨著地方戲曲的發展,胡琴類樂器自明末以來就廣泛應用於戲曲伴奏及器樂合奏中。唐宋時期,胡琴泛指西北和北部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樂器,如琵琶、五弦、箜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