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文化體驗都有哪些
儒學植根於中國固有的價值系統而又能隨時自我調整,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而且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於它是東方最有價值的知識系統,以至於今天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國學(傳統文化)的代名詞。儒家是國學的核心與主體。
2、儒家的核心價值觀
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應該是講仁孝,講忠義吧!仁孝才會忠君愛國的!
3、漢武帝採納了哪位學者的什麼建議,使儒家學說從此為儒家的思想,對我國建立和諧社會在什麼現實意義?
漢武帝採取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學說從此為儒家的思想 儒家和諧思想對於今天的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第一,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1)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 的健康發展。「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講信修睦」,「以義制利」,這些思想仍然有著積極的意義。
(2)為制度創新提供了重要啟示。「禮之用,和為貴」,「事之調適者謂之和」啟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人文教化固然重要,但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完美、完善的制度卻更帶有根本性。
第二,和諧是建立和諧世界的思想武器
(1)為順應時代潮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思想武器。儒家追求「大同世界」,倡導「協和萬邦」「民族和親」「親仁善鄰」「禮尚往來」。
(2)為不同文化的沖突和融合開辟了正確道路。儒家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是講究了求同存異。
第三,和諧是建立美好家園的價值取相。對自然,儒家多持客觀自然主義的態度。孔子:「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第四,和諧提高文明修身促進身心健康。儒家認為「修身」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綜合體現。「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而德全而神不虧」。
4、儒家的自然觀是什麼
儒家自然觀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二是人與自然的本質同源。前者是後者的認識基礎,後者是前者的理論深化。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主要表明人與自然不可分離,融為一體,人順應自然、因應自然而生活,自然不是人類的敵人,不是人類的征服對象,而是人類的親人與朋友,是人類生存的家園,熱愛自然就是關愛人類,維護自然就是維護人類自己的家園。儒家自然觀與中國文明的起源、與農業自然經濟模式有密切聯系,從一定意義上說,儒家自然觀是中國農業文明生活方式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家繼承發展了春秋以來的人文精神,但也初步確立了萬物一體的自然觀。據《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為滿足生活需求,也釣魚打獵,但孔子不用漁網打漁,用漁網捉魚有把魚不論大小一網打盡之嫌,孔子打獵,但不射歸巢的鳥,或歇宿的鳥,因為歸巢的鳥有可能要產卵或養育幼雛鳥。
5、誰有<<我心中的和諧家園>>徵文做品
讓 我 們 共 創 和 諧 社 會
當今社會正流行著一個新名詞——和諧社會。在2005年版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指體現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創造活力,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穩定有序的社會。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已經提出了「和平」、「仁愛」的儒家思想——「大同世界」。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那是歷史的必然,試想在唯皇獨尊的封建社會里,會有「大同世界」的立身之地嗎?兩千年過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更是全世界華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中國自古就是文明古國,講究誠信、友愛、仁義、忠孝,以愛國家、愛百姓、愛和平為榮。多少年來,有多少仁義志士為追求和諧出了自己的生命。作為一名中學生,也許你會認為我們身在校園,承擔求知之任,「和諧社會」與我們無關。然而,「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和睦相處」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社會嗎?!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不小心丟失了一件自己心愛的衣服。他走了幾十里後才發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心裡想:這可能嗎?轉而又一想,找找也無妨。於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這是一個典故,真假虛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的社會風氣,這樣的人際關系。
近段時間,我們大家都能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廣告:媽媽給孩子洗腳,讓孩子先睡覺,然後自己又去伺候老人。小孩沒睡,看到了全部。於是給媽媽打了洗腳水準備幫媽媽洗腳。孩子在端洗腳水的時候,將水灑了一地,同時也將濃濃的愛意抒發得淋漓盡致。這難道不是一個和諧社會的縮影嗎?
當然在共創和諧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插曲。
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發現,江干區城東公園內,一座銅質少女塑像被人鋸斷後偷走。1.5米高、幾百斤重的銅像原來亭亭玉立,現在被鋸得只剩下一雙「腳掌」。近幾個月來,杭州已陸續發生多起城市銅雕作品被盜、被切割的事件。位於杭州「信義坊」商業區的青銅雕塑「釣魚郎」肩上的魚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禿禿的一個把柄;菜市橋公園里《買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強硬奪下」。不僅僅是銅雕,路燈、含銅電纜甚至是人行天橋台階上的銅條,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眾強烈反響。有不少市民提議,保留這些不完整的銅像,讓大家牢記這個教訓。在我們共創和諧社會之際,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呢?
共創和諧社會很難,需要我們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創和諧社會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創和諧社會!
6、何為儒家文化
儒家的道德文化面對著西方的實證主義和實用主義的進攻節節敗退,但它始終占據著世界精神的一席之地,它的魅力何在呢?儒文化的本質是它的「心性」哲學,從人的存在引申天理和人事,引申出人的生存方式和價值完善,引申出國家的倫理秩序和豐功偉績.
儒文化不像希臘哲學一樣從世界中去尋找終極.世界是我們人的世界,與我們人的先天性是一致的,離開了人的先天感性和理性,世界只是「無」.不管是根本性的物質形態,還是微觀的原子和宏觀的宇宙,它們只是我們感性和理性的表象,終極存在也只能是作為本源的「心」.所以說,儒文化也是一種形而上的學說.它不像宗教學說一樣從彼岸的上帝中祈求恩賜.萬物都有普遍性,人也一樣,人的主觀不管怎樣努力,人的意志不管如何超脫,人只能在他本性的范圍內活動,先天規定了他的責任和使命.有的人成功,是他悟到了自己的本性,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有的人碌碌無為,是他與自己的本性分離,成了自然體系中的一顆浮塵.儒文化注重人的性情發掘,培養人的崇高和偉大.儒文化是「心性」哲學,這是它精神性的根本一面,它不同於經驗知識,來源於實踐的總結和理性的推理,而是來源於思想的領悟和自我的直覺.
儒文化與實證哲學是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儒文化也好,希臘哲學也好,宗教學說也好,它們都是對真理的探求,對自我價值的尋找,所以它們是一種形而上的知識,是人的精神升華和境界的提高,是一種「德」的培育.實證哲學是對事物性質的確定,是對客觀關系的認可,所以它們是一種形而下的知識,是對世界普遍性和規律性的認識,是一種「功利」的需要.前者回答世界為什麼這樣?後者回答世界就是這樣.前者追問世界之根,後者描述世界之實.前者為了價值,為了人格,為了真理;後者為了利益,為了實用,為了權力.
儒文化是形而上的知識,是對天理的領悟,是對人格的完善,所以它是不可言說的,也無法傳授的,只有特有的靈魂,在片言只語中引起共鳴,在生存體驗中感悟到它的魅力.如果用理性從字面上去理解,只能產生歪門旁道.詩書是對情操的陶冶,禮義是人格的一種自然流露,三綱是天理的一種社會顯現,「存天理,滅人慾」是精神升華的一種途徑,忠孝仁義信是人本真的一種實踐,倫理社會是對世界本來面目的一種揭示.它類似於柏拉圖的「理想國」,顯示了人的一種責任和美德.
儒文化是「心性哲學」,它與現代社會的個性解放是否矛盾呢?「五四運動」打倒了孔家店,商品經濟沖破了社會的倫理秩序,儒文化真的阻礙了社會發展嗎?現代社會本來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流,它的劣根性越來越被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所揭穿,科學確實給人類帶來了財富,實證確實給社會帶來了功利,但是,人卻失去了本真,家庭失去了溫情,社會失去了和諧,人類失去了家園.如果不再改變,人類將成為自己創造物的奴隸和受害者,現代制度和現代科技只是建立在實證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沙灘上的,它只能給社會帶來道德的淪喪和理想的破滅,帶來利己主義的泛濫和民族矛盾的加劇.
社會發展了,現代性表示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宗教和儒文化把人類從自然狀態這解放出來,回到了精神的懷抱,現代性是把人類從內在的精神性中解放出來,確立了人的主人地位.現代性不是不要宗教和儒文化,不是不要終極關懷,而是希望通過人把整個世界精神化,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前現代社會是與自然界是分離的,世界處在文明社會和自然變化莫測的對峙之中,宗教和儒文化只注意內心的寧靜,以不變對萬變,面對著世俗和自然,精神也顯的軟弱無力.人類要成為主人,必須要征服自然,把自然力納入人類社會自身之中,自然才能精神化,社會才能顯露出他的崇高和偉大.社會前進了,人的責任加重了,人的生存方式也必須加以改變.封閉式的自我修養遠遠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儒文化的倫理道德也不適應社會現實的需要.人們不但要真理,還需要經驗知識,不但要道德,還需要科學,不但要理想,還需要求實精神.遺憾的是,人們在追求知識、科學和實證之時,拋棄了真理、道德和理想,用理性和實證來認識真理,以功利來取代道德,以實用主義來對待理想,所以尼采說:「我看到的不是人,只是殘缺不全的肢體.」有個性的人只能是那些保存傳統文化並能運用理性功能和求實精神的時代新人.如果丟掉終極關懷的實證哲學統治了人類,人類只能走向深淵.
7、傳成中國文化,共著和諧家園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
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回歷答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
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
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
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
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
的精神支撐和動力。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崇禮重德,尊師重道是傳統美德。在生
活中,我們應該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樂於
助人,熱心公益。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教導我們
首先要注重個人的修養,同時培養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國家就
會長治久安,人民就能生活幸福,安居樂業。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
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
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8、儒家文明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
儒,就是社會需要的人。這就是儒的原意。
現代人也是人,現代人也有社會。自然也就有他們需要的人也就還有「儒」啦。除非這個世界發展到了沒有社會沒有人類,否則「儒」始終存在。
若要說關系那麼就是「儒」指導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的需要。
9、福卅市馬尾區快安路到那裡可以買到口罩,(和諧家園)?
福州馬尾區快安路那裡是可以買到口罩
10、徵文《共創平安淥湘,共建和諧家園》500字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里,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著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斗,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 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回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說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系,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並為之奮斗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總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嘗膽」的故事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 林,「卧薪嘗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著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銳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雲:「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衛戰中的於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衛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於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准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遠不是以上六個方面可以概括的。
不是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