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發型 » 馬尾胡琴隨漢車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馬尾胡琴隨漢車

發布時間: 2021-03-14 23:32:55

1、馬尾胡琴隨漢車,天下名弦盡江左的讀音

m

2、在月光如淚的文章中 作者為什麼說「中國的二胡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

中國的二胡是一種很奇妙的樂器。它的結構,其實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當於小提琴的琴身,琴桿相當於小提琴的琴頸;二胡兩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馬,弦軸,形狀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雖異,可用的都是馬尾。兩者發聲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弓弦摩擦出聲,再經琴身共鳴,奏出千變萬化的曲調。所以有西方人說,二胡是「東方的小提琴」。其實,這話有所偏頗。小提琴,據說是由東方弦樂器在西方長期演變而成,到十五世紀末才開始逐漸定型。二胡,最初並不是漢民族的樂器,而是來自西北民族,所以稱「胡琴」,意思和胡笳、胡桃、胡椒類似。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國人早就在拉胡琴了。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這樣的詩句。那時是公元十一世紀。而到元代對胡琴就有更具體的描寫,《元史?禮樂志》這樣記載:「胡琴……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這正是現代人看到的二胡。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這當然是說笑而已。
在中國的民間音樂中,二胡拉出的曲子也許最能撩撥聽者的心弦。我以為,用二胡拉悲曲遠勝於奏歡歌。很久以前,我聽過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錄音,這是世上最動人的音樂之一。單純的聲音,緩慢悠揚的旋律,帶著些許沙啞,在冥冥之中曲折地流淌。說它是映照著月光的泉水,並不勉強。然而樂曲決不是簡單地描繪自然,這是從一顆孤獨寂寞的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聲音,這聲音飽含著悲涼和辛酸,是歷盡了人間悲苦滄桑後發出的深長嘆息。這是用淚水拉出的心曲,聽著這樣的音樂,我的心靈無法不隨之顫抖。我想,阿炳當年創作這首曲子,未必是描繪二泉,而是對自己坎坷凄涼一生的感嘆。一把簡簡單單的二胡,竟能將一個藝術家跌宕的人生和曲折的情緒表達得如此優美動人,實在是奇跡。在感嘆音樂的奇妙時,我也為中國有二胡這樣的美妙的樂器而自豪。後來,我聽到小澤征爾指揮龐大的波士頓樂團演奏《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獨奏,變成了許多小提琴的合奏。在交響樂團奏出的豐富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現的仍是映照著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獨的身影,他黑暗的視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光,然而誰能阻止他向世界敞開一個音樂家的多情的胸懷?誰能改變他傾訴蒼涼心境的美妙語言?我看到,站在指揮席上的小澤征爾,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十多年前,在舊金山街頭,我曾很意外地聽到一次二胡獨奏。那是在一條人跡稀少的街上,一陣二胡琴聲從遠處飄來,拉的正是《二泉映月》。在異國他鄉,聽到如此熟悉的中國樂曲,當然很親切。可是走近了我才發現,拉二胡的竟是一個沿街行乞的中國人。這是一個中年男人,低著頭,闔著雙眼,沉浸在自己的琴聲里。他拉得非常好,絲毫也沒有走調,而且,把那種凄楚無奈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我遠遠地看著他,不忍心走到他身邊,然而琴聲還是一聲聲扣動了我的心弦。聽過無數次《二泉映月》,在舊金山街頭,是我聽得最傷感的一次。

3、請仔細介紹胡琴和馬頭琴的特性?越多越好

 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4、樂器方面

圖片:http://www.hongxiao.com/YQKU/yqtuku/156naxihuqin.jpg

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早在宋代之初,我國北方蒙古族人民就在火不思、忽雷等彈弦樂器的基礎上,製成了弓拉弦鳴樂器胡琴,蒙古族人民稱其為「胡爾」,它與奚琴類型的拉弦樂器在形制和奏法上完全不同 ,這是一種二弦、弓在弦外拉奏的胡琴。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即勺子琴之意,還簡 稱為「西胡」。是宋代彈弦樂器火不思向拉弦樂器變革的產物。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之句。成吉思汗時代(1162年—1227年),胡琴已在宮廷和民間流行。元代史籍記載較詳,《元史·禮樂志》(卷七十一)述其形制雲:「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元代之時,胡琴不僅在宴樂中用於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於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張星烺譯《馬可·波羅游記》中載:「韃靼人又有一種風俗。當他們隊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時候,他們唱歌和奏他們的二弦琴,極其好聽。」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卷九)載:「胡琴,蒙古樂器。」並附有其圖(圖)。這是一種共鳴箱似火不思、呈勺形,兩肩有稜角,單面張皮,二弦如忽雷,用直桿馬尾弓(弓毛不張緊) 在弦外拉奏的樂器。這種胡琴直到清末民初,仍在喀喇沁王府等蒙古族樂隊中使用。今天人們所熟悉的二弦、二胡、高胡、中胡、京胡、京二胡、四胡、板胡等樂器,不屬於這種胡琴類樂器,應歸於奚琴類拉弦樂器的系列。蒙古族的朝爾和馬頭琴等梯形弓拉弦鳴樂器才是由這種胡琴發展而成的。

20世紀80年代,蒙古族音樂家和樂器製作師合作,根據喀喇沁王府樂隊中的胡琴和演奏圖像,並參照其它文獻史料而製成改革胡琴。全長79厘米,共鳴箱呈半梨形,系用一整塊長白山所產的花色木挖鑿出腹腔,其上原蒙羊皮,現改為蒙以魚鱗雲杉薄板,面寬21.7厘米,琴底設有琴托。琴桿頂端雕飾以「馬特爾」(據說這是類似古代圖騰崇拜時期的一種「龍馬」)的頭像,表示對外勇猛壓邪,對內吉祥安順的吉祥物。琴桿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張兩條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面板中央置木製琴馬,馬高2.5厘米。琴弓的弓桿木製,兩端拴以馬尾為弓毛,弓毛張緊。

演奏時,採取坐姿,將琴箱底部的琴托夾於兩腿間,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指肚按弦,右手掌心向下抓握弓柄,在琴馬上方弦外拉奏。胡琴按五度關系定弦為:d1、a1,音域d1—d3,有兩個八度。音色柔和而明亮,音量較大,屬於中音樂器。左手技巧有顫音、打音和滑音等,右手有長弓、短弓、彈弓和跳弓等技巧。常用於蒙古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

5、胡琴和二胡的區別

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BR> 早在宋代之初,我國北方蒙古族人民就在火不思、忽雷等彈弦樂器的基礎上,製成了弓拉弦鳴樂器胡琴,蒙古族人民稱其為「胡爾」,它與奚琴類型的拉弦樂器在形制和奏法上完全不同 ,這是一種二弦、弓在弦外拉奏的胡琴。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即勺子琴之意,還簡 稱為「西胡」。是宋代彈弦樂器火不思向拉弦樂器變革的產物。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之句。成吉思汗時代(1162年—1227年),胡琴已在宮廷和民間流行。元代史籍記載較詳,《元史·禮樂志》(卷七十一)述其形制雲:「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元代之時,胡琴不僅在宴樂中用於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於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張星烺譯《馬可·波羅游記》中載:「韃靼人又有一種風俗。當他們隊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時候,他們唱歌和奏他們的二弦琴,極其好聽。」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卷九)載:「胡琴,蒙古樂器。」並附有其圖(圖)。這是一種共鳴箱似火不思、呈勺形,兩肩有稜角,單面張皮,二弦如忽雷,用直桿馬尾弓(弓毛不張緊) 在弦外拉奏的樂器。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曾被稱為胡琴或南胡。流傳之廣非其它樂器可比。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弦樂器之一,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佔有重要地位。 二胡由零桿、琴軸、琴筒、琴弦、千斤、琴碼、琴弓等主要部位組成。琴桿、琴軸、琴筒均以堅硬的紅木或楠木製作。琴筒為二胡的共鳴箱,有六角形、圓形、橢圓形等多種。琴筒一端為音窗,一端蒙以蛇皮或蟒皮,上置琴碼,張二弦(過去用絲弦,今多用鋼絲弦或金屬纏弦)。在琴碼與琴軸間系有千斤,以控制有效弦長的音高。馬尾琴弓夾於兩弦之間拉奏。

6、什麼叫胡琴,是什麼樂器?

中國拉弦樂器的起源,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起源於彈弦樂器;有人說由西方傳入(來自波斯阿拉伯和印度);有人說中國拉弦樂器是本國所固有的;有人說弓弦樂器的產生是相當早的,只是由於弦樂器的音量小,不適合在室外演奏,所以人們才逐漸發展其他種類的樂器的。


箏是戰國時代非常盛行的彈奏樂器,到了唐代出現了用竹片在箏的一端進行拉奏的軋箏。目前在廣西壯族地區流行的「瓦琴」就與軋箏非常相似。築在先秦時就有,形似箏,頸細而肩圓,右手以竹尺擊弦發音,在公元前4世紀末已在齊國民間流行。《戰國策·燕策》中記載,荊軻刺秦王前,燕太子丹易水送別,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為之和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中國的弓弦樂器是由築之擊弦向軋弦的嬗變,擊弦之「弓」演化成擦弦之「弓」,產生了軋箏,繼而影響了中國胡琴類弓弦樂器的產生,由此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弓弦樂器的發展軌跡,並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對周邊國家和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弓弦樂器的產生和發展形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奚琴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奚族使用的一種樂器。奚族是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遼水上游,南北朝時期稱庫真奚,隋唐時期開始簡稱奚。宋陳腸《樂書》記載:奚琴原本胡人之樂,源於弦鞀而且形狀相似。奚部人所喜愛之樂。其大概形制,是用竹片在兩弦之間壓弦發聲,至今民間還有使用。


史書記載,宋代還有一種嵇琴,在宮廷和民間廣泛流傳,有些演奏者的技巧已經十分高超。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中宴請,教坊伶人徐衍演奏嵇琴,剛剛開始進酒時一根弦就斷了,徐衍沒有換琴,只用根弦演奏完樂曲。這說明早在九百多年前,嵇琴就已作為宮廷樂器,在宮廷宴會上用於獨奏,並有著較復雜的換把、移指等相當高的演奏技巧了。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有馬尾胡琴:「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馬尾胡琴到了元代用於宴樂。經過長期的流傳和創造,到了清代,除原有的二弦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現了四胡、京胡和板胡等。有關胡琴的來歷,楊蔭瀏先生認為,從唐文宗朝到北宋末年的近三百年中,胡琴所指是忽雷,而不是「泛稱」,這也說明唐朝胡琴是指彈撥樂器而非弓拉樂器。


這里只說出其中的幾種,就足以看出,胡琴樂器源流的錯綜復雜。在宋元以後,隨著戲曲、曲藝等藝術的不斷發展,胡琴這種具有旋律線條的音樂表現手法的樂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因它更容易與其他音樂形式相融合與相襯托,逐步應用到民間和宮廷娛樂中。


在一般的民族樂器和器樂介紹中,主要對合奏和獨奏部分加以介紹,對戲曲、曲藝等器樂伴奏藝術這一重要藝術形式幾乎不涉及,這對人們了解樂器音樂來說,是不夠全面的。音樂學界與戲曲伴奏藝術的這種割裂,會導致人們意識中的對伴奏音樂的忽視和遺忘。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在樂器的介紹中,增添對伴奏音樂藝術作一介紹的內容。

7、胡琴是不是二胡?

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BR> 早在宋代之初,我國北方蒙古族人民就在火不思、忽雷等彈弦樂器的基礎上,製成了弓拉弦鳴樂器胡琴,蒙古族人民稱其為「胡爾」,它與奚琴類型的拉弦樂器在形制和奏法上完全不同 ,這是一種二弦、弓在弦外拉奏的胡琴。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即勺子琴之意,還簡 稱為「西胡」。是宋代彈弦樂器火不思向拉弦樂器變革的產物。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之句。成吉思汗時代(1162年—1227年),胡琴已在宮廷和民間流行。元代史籍記載較詳,《元史·禮樂志》(卷七十一)述其形制雲:「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元代之時,胡琴不僅在宴樂中用於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於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張星烺譯《馬可·波羅游記》中載:「韃靼人又有一種風俗。當他們隊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時候,他們唱歌和奏他們的二弦琴,極其好聽。」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卷九)載:「胡琴,蒙古樂器。」並附有其圖(圖)。這是一種共鳴箱似火不思、呈勺形,兩肩有稜角,單面張皮,二弦如忽雷,用直桿馬尾弓(弓毛不張緊) 在弦外拉奏的樂器。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曾被稱為胡琴或南胡。流傳之廣非其它樂器可比。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弦樂器之一,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佔有重要地位。 二胡由零桿、琴軸、琴筒、琴弦、千斤、琴碼、琴弓等主要部位組成。琴桿、琴軸、琴筒均以堅硬的紅木或楠木製作。琴筒為二胡的共鳴箱,有六角形、圓形、橢圓形等多種。琴筒一端為音窗,一端蒙以蛇皮或蟒皮,上置琴碼,張二弦(過去用絲弦,今多用鋼絲弦或金屬纏弦)。在琴碼與琴軸間系有千斤,以控制有效弦長的音高。馬尾琴弓夾於兩弦之間拉奏。
所以胡琴 不等於 二胡~~

8、撿到一個神奇的樂器的想像作文還是時光就是 v 阿瑟

中國的二胡是一種很奇妙的樂器。它的結構,其實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當於小提琴的琴身,琴桿相當於小提琴的琴頸;二胡兩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馬,弦軸,形狀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雖異,可用的都是馬尾。兩者發聲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弓弦摩擦出聲,再經琴身共鳴,奏出千變萬化的曲調。所以有西方人說,二胡是「東方的小提琴」。其實,這話有所偏頗。小提琴,據說是由東方弦樂器在西方長期演變而成,到十五世紀末才開始逐漸定型。二胡,最初並不是漢民族的樂器,而是來自西北民族,所以稱「胡琴」,意思和胡笳、胡桃、胡椒類似。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國人早就在拉胡琴了。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這樣的詩句。那時是公元十一世紀。而到元代對胡琴就有更具體的描寫,《元史禮樂志》這樣記載:「胡琴……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這正是現代人看到的二胡。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這當然是說笑而已。 在中國的民間音樂中,二胡拉出的曲子也許最能撩撥聽者的心弦。我以為,用二胡拉悲曲遠勝於奏歡歌。很久以前,我聽過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錄音,這是世上最動人的音樂之一。單純的聲音,緩慢悠揚的旋律,帶著些許沙啞,在冥冥之中曲折地流淌。說它是映照著月光的泉水,並不勉強。然而樂曲決不是簡單地描繪自然,這是從一顆孤獨寂寞的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聲音,這聲音飽含著悲涼和辛酸,是歷盡了人間悲苦滄桑後發出的深長嘆息。這是用淚水拉出的心曲,聽著這樣的音樂,我的心靈無法不隨之顫抖。我想,阿炳當年創作這首曲子,未必是描繪二泉,而是對自己坎坷凄涼一生的感嘆。一把簡簡單單的二胡,竟能將一個藝術家跌宕的人生和曲折的情緒表達得如此優美動人,實在是奇跡。在感嘆音樂的奇妙時,我也為中國有二胡這樣的美妙的樂器而自豪。後來,我聽到小澤征爾指揮龐大的波士頓樂團演奏《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獨奏,變成了許多小提琴的合奏。在交響樂團奏出的豐富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現的仍是映照著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獨的身影,他黑暗的視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光,然而誰能阻止他向世界敞開一個音樂家的多情的胸懷?誰能改變他傾訴蒼涼心境的美妙語言?我看到,站在指揮席上的小澤征爾,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十多年前,在舊金山街頭,我曾很意外地聽到一次二胡獨奏。那是在一條人跡稀少的街上,一陣二胡琴聲從遠處飄來,拉的正是《二泉映月》。在異國他鄉,聽到如此熟悉的中國樂曲,當然很親切。可是走近了我才發現,拉二胡的竟是一個沿街行乞的中國人。這是一個中年男人,低著頭,闔著雙眼,沉浸在自己的琴聲里。他拉得非常好,絲毫也沒有走調,而且,把那種凄楚無奈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我遠遠地看著他,不忍心走到他身邊,然而琴聲還是一聲聲扣動了我的心弦。聽過無數次《二泉映月》,在舊金山街頭,是我聽得最傷感的一次。
補充:
在中國的民間音樂中,二胡拉出的曲子也許最能撩撥聽者的心弦。其本身蘊含著簡單的 自然的 孤獨的 傷感的人生哲理

9、二胡被稱為什麼?

二胡: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二胡又名「胡琴」,是漢族的傳統樂器。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暘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並發明了二胡揉弦,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後來,由於地方戲唱腔風格需要,胡琴又逐漸分化,出現配合秦腔、豫劇需要的板胡,京劇、漢劇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墜子需要的墜胡,廣東粵劇需要的高胡,潮劇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說唱用的四胡,川劇用的蓋板子,河南越調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戲用的枕頭琴,侗戲用的牛腿琴,壯劇用的馬骨琴,晉劇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樂器。所以,二胡實際上是這眾多的弓弦樂器中的一種,它的得名遠遠晚於胡琴。所以說「二胡」始於唐朝是不準確的,應該說「胡琴」始於唐朝。

(詳見網路《二胡》條目:http://ke.baidu.com/link?url=tL-0H62JZZVTcR9PsqWntu0w8YMUA-lp-rNPMUvS7HyT_5zM_-eY3dE-fKUyBBOlf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