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短發型 » 兒童生長發育需增加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兒童生長發育需增加

發布時間: 2021-03-26 02:25:09

1、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包含哪些內容?

1、蛋白質。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分,對於兒童期的寶寶來說非常重要,該時期的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所需要的蛋白質也較成人多。

2、熱量。兒童期的寶寶新陳代謝十分旺盛,因此基礎代謝速度非常快,再加上該時期寶寶的身體需要通過合成較多的身體組織成分以滿足身體快速生長的需要,所以需要的熱量自然也比較多。

3、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比如維生素D,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益於骨骼和牙齒的健康。一般來說,維生素無法在體內自行產生和合成,因而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來獲得。

4、礦物質。礦物質又稱為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組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謝等生命活動的主要元素之一。礦物質與維生素一樣,都無法在體內自行產生和合成,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來獲取。比如,在添加輔食的時候,不妨選擇強化鐵的亨氏營養米粉,其米粉產品由產自綠色基地的綠色大米精製而成,「雙綠保證」更安全。目前市面上能做到「雙綠保證」 的營養米粉並不多,所以媽媽可以優先考慮有綠色大米+綠色基地出品的「雙綠保障」的品牌米粉呢。

5、脂肪。脂肪除了提供相應的熱量之外,最主要的是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以供人體生長發育之需以及維持皮膚的健康。比如DHA,作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對增強記憶與思維、頭腦開發等作用尤為重要。

2、學前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六大營養素是什麼?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所需道道六大營養元素,基本上就是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還有纖維素維生素等

3、簡述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兒童的生長發育速度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進行的。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並非等速進行,具有階段性。一般體格生長,年齡越小,增長越快,生後6個月內生長最快,周歲後基本穩步成長,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

(1)生長發育是一連續過程,又有階段性

生長發育在整個兒童期不斷進行,但不是等速進行的,各年齡階段生長發育有一定的特點。所謂階段性是指每個發育階段都有鮮明的特點,而連續性則是指前後發育階段間規律地交替銜接,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奠定基礎,後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必然趨勢。

(2)各系統器官發育不平衡

兒童各器官、臟器的發展速度是不均衡的,遵循一定的規律。發育最早的是神經系統,腦在生後2年內發育較快;發育最晚的是生殖系統,淋巴系統在兒童期生長迅速,於青春期前達高峰,以後降達成人水平;心、肝、腎、肌肉等系統的增長基本與體格生長相平行。 

(3)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

生長發育遵循由上而下、由遠而近、由粗糙到精細、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規律。比如,孩子出生後運動發育規律是先抬頭、後抬胸,再會坐、立、行走,這是由上到下;先會揮動手臂,然後才會做手指的運動,這是由近而遠。

先會抓東西,然後才會用拇指和食指捏取東西,這是由粗糙到精細;先會發單音,後是片語、句子,這是由簡單到復雜;先會看、聽、感覺事物,認識事物,再發展到有記憶、思維、分析和判斷,這是由低級到高級。

(4)每個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其自身的特點

兒童生長發育有許多共性,但由於先天遺傳以及先天、後天環境條件的差異,個體發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現高矮、胖瘦、強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有些孩子是先會說話,後會走,有些孩子剛好相反,先會走,後會說;有些孩子生性活潑,好動,有些孩子則比較內向;有些孩子生來和別人好相處,有些孩子則比較難接近,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每個人生長的「軌道」不會完全相同。

因此兒童的生長發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圍,所謂的正常值不是絕對的,評價時必須考慮個體的不同影響因素,才能作出做正確的判斷。

(3)兒童生長發育需增加擴展資料:

生長是指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和形態變化,是量的改變;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分化完善與功能上的成熟,是質的改變。兩者密切相關,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而發育成熟狀況又反映在生長的量的變化。

人的生長發育是指從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過程。生長和發育是兒童不同於成人的重要特點。生長是指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可有相應的測量值來表示其的量的變化;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生長和發育兩者緊密相關,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生長的量的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器官、系統的成熟狀況。

營養是保證小兒正常生長發育、身心健康的物質基礎。兒童期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高於成人,這是因為必須滿足兩個要求,即生長發育與活動的需要,尤其是嬰幼兒期生長發育最為迅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因此必須給以重視。

小兒從斷奶後,就需要做到平衡膳食,盡量多吃各種食物,以保證對熱能與營養素的需要以及保持營養素之間的平衡,不致因營養素的缺乏造成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偏食和亂吃零食非常重要。

另外除了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食慾外,還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睡眠要充足,應該經常參加戶外活動,這樣就能有利於防止疾病,促進攝入的營養消化吸收而使兒童健康的成長。

微量元素硒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缺硒大國,72%的地區都是缺硒地區。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是絕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微量元素硒的需求也相對比較旺盛。一旦缺乏了微量元素硒,將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營養是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是小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如營養不足則首先導致小兒體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終也會影響身高的增長和身體其它各系統的功能,如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神經調節功能等。而且年齡越小,受營養的影響越大。

疾病對小兒生長發育的影響也十分明顯,急性感染常使體重不增或減輕,慢性感染則同時影響體重和身高的增長。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對生長發育的影響更為突出,常引起骨骼生長和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對小兒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明顯影響。

另外,良好的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如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水源清潔等有利於小兒生長發育,反之則帶來不利影響。合理的生活制度、護理、教養、鍛煉等對小兒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和良好的榜樣作用、良好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對小兒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情緒的穩定和神經精神的發育都有深遠的影響。

4、兒童發育必須補充哪些營養

維生素A:
維生素A缺乏多見於2-5歲兒童,少見於成人。兒童在斷乳或無條件乳類喂養時,由於普通的麵粉中不含維生素A,極其容易造成維生素A缺乏,缺乏維生素A會使小兒抵抗病毒能力下降、生長發育緩慢。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如綠葉菜類、黃色菜類以及水果類。
維生素B
維生素B處於生長發育中的孩子們,好動,活動量增加,要及時增加與熱量代謝相關的維生素B族,其中維生素B1被稱為大腦及肌肉的維生素,維生素B2在食物加工時極其容易損失。富含於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穀物、胡蘿卜、魚、蔬菜等食物中。它是一類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是人體內的輔酶。
維生素C
維生素C影響兒童牙齒、骨胳的形成,缺乏後可使牙齒、骨胳變得脆弱,容易發生損傷和折斷。因此兒童缺乏維生素C可以影響牙齒的生長和骨胳的形成。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種特殊的維生素,幫助鈣的吸收,能有效地促進骨鈣化,促進成骨。
一般的食物維生素D含量不豐富。含量較多的食物有海產魚類、蛋類和黃油。維生素D強化食品多為奶類食品和嬰兒食品。近年來多數城市採用鮮奶強化維生素D的攝入。
卵磷脂
卵磷脂卵磷脂是大腦必要的活性物質。兒童和青少年從膳食中補充適量的卵磷脂可提高智力卵磷脂主要含於大豆和雞蛋蛋黃。食用蛋黃等食物即可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要。每日食用1~2枚雞蛋,可滿足人體對它的需要,其效果優於服用從植物中提取的卵磷脂。
鈣的食物來源:
鈣是兒童生長發育最重要的常量元素之一,兒童生長發育階段必須攝入充足的鈣,以保障兒童旺盛的骨骼生長需要。
幾乎所有食物中都含有鈣,但鈣含量相差很大。含鈣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類,乳製品中的鈣吸收率也很高;其次是蛋類、尤其是蛋黃中鈣含量高。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的缺乏是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營養問題,兒童及婦女尤為明顯。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為黑木耳、海帶、動物血液和肝臟。其次為肉類、豆類、蛋類和綠葉蔬菜乳類中含鐵量少。母乳鐵含量雖不多但吸收率高達50%。因此有母乳最好還是母乳喂養。

鋅在兒童生長發育階段有極重要的作用,長期的鋅缺乏與兒童生長發育有關已得到充分的證明,提醒年輕的父母親給孩子准備食物時,別忘記准備一些含鋅豐富的食品。動物性食物含鋅豐富且吸收率高。每公斤食物含鋅量,如牡蠣、鯡魚都在1000mg以上,肉類、肝臟、蛋類則在20~50mg之間。我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編著的「食物成分表」已列出我國部分食物的鋅含量。

DHA的來源:
DHA俗稱腦黃金,它的出現掀起了市場的一股補腦熱潮,也被快速應用到了兒童快餐食品中。DHA對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DHA在人體中難以自身合成,但在大腦、視網膜、神經組織中卻大量存在著。DHA有助於提高學習、記憶能力和視力。
DHA只存在於魚類及少數貝類中,其它食物如穀物、大豆、薯類、奶油、植物油、豬油及蔬菜、水果中幾乎不含DHA。直接從海洋魚類身上獲取DHA是很困難的,現代科學已經能夠從海洋微藻中提取純度極高的DHA,兒童可以通過食用DHA類產品達到補充目的。

5、兒童生長需要哪些營養

兒童生長需要補充的營養元素如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鈣:0-3歲寶寶鈣的推薦攝入量如下:0-6個月:每天攝入200毫克7-12個月:每天攝入250毫克1-3歲:每天攝入600毫克

2、鐵嗎一般來說,出生6個月後的寶寶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完,因此需要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否則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3、鋅一般6個月以內母乳度喂養的寶寶,發生缺鋅的概率很低。但是母乳中的鋅會隨版著時間減少,6個月後含量就非常低。所以,寶寶6個月後,一定要注意為其添加富含鋅元素的食物,比如紅肉類、蛋類、豆類、貝類海產品等。

如方廣開胃牛肉酥肉鬆,補充寶寶營養,成長更快樂。

6、孩子成長需要什麼營養

在營養師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寶寶媽媽會問一些關於寶寶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的問題。比如:

★我的孩子最近口腔潰瘍,不知缺少什麼營養?

★請問什麼時候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測評好?

★我的寶寶睡眠比較不踏實,容易驚醒,這有可能是什麼原因呢?

可憐天下父母心!寶寶自從出生後,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裡人的心,尤其是跟周圍的寶寶比較的時候,很多家長心裏面都不踏實,甚至會給寶寶做一些醫學檢測。

(圖片來源網路)

如果檢查的結果「合格」,那麼家長欣喜萬分,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如果檢查結果「不合格」,那麼家長會特別的著急,急於給孩子購買維生素或者其他補品。其實,家長們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抱著冷靜理智的態度來面對。

因為寶寶的營養狀況需要通過以下四方面的情況來綜合判斷:膳食、體格檢查、營養缺乏症檢查和實驗室生化檢查。而實際上,經常會出現如下情況:生化檢測指標和膳食調查結果均顯示缺乏,但是缺乏病的體征沒有出現。

(圖片來源網路)

或者膳食調查結果正常,生化檢測顯示缺乏,但是並沒有缺乏病額症狀。所以,家長在面對檢查結果的時候,不要著急下判斷,而是要認真聽取醫生綜合上述四種情況的分析,做出的綜合判斷。

作為朝夕與孩子相處的家長來說,雖然不能夠經常給孩子做醫學上的檢測,但是可以通過解讀寶寶身上的一些表現,來判斷孩子目前的健康狀況,下面就把一些營養素缺乏臨床表現及易發生的時間列出來,供家長們參考。

媽媽們掌握了對於上述營養素缺乏的身體表現,就可以比較清楚地判斷寶寶現在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生了明確的缺乏症狀,那麼可以上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由兒童保健或營養專業醫生根據寶寶的日常飲食習慣仔細分析膳食營養攝入情況、評價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如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和精神狀態、全身檢查是否具有某些營養素缺乏的體征,再結合反應體內營養狀況的血液生化檢查結果(如指血或靜脈血檢測血紅蛋白、血清鐵、銅、鋅、鈣、鎂、血清鐵蛋白、鹼性磷酸酶、血清維生素A 等,取靜脈血檢查結果最為准確,新生兒可以取足跟血)才能進行綜合判斷,做出最終的診斷結論。如果寶寶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也可以通過食物補充,通常一周之後就可以達到正常的指標。

(圖片來源網路)

嬰幼兒年齡小,如果能夠合理飲食,那麼可以減少發病的幾率。那麼家長和幼兒園在日常設計食譜的時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營養齊全、搭配合理。在堅持食用乳制的同時,逐漸過渡到其他食物。日常膳食種類多樣,營養均衡。

(2)日常食物營養密度高、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鐵等營養素。

(3)加工與烹調合理,質地細、軟、碎、爛,沒有刺激性強和油膩的食物。有條件的家庭,最好單獨製作幼兒的食物。

(4)進餐環境良好,進餐次數合理。1-2歲時每天進餐5-6次,2-3歲時可進餐4-5次,每餐間相隔3-3.5h。

(5)注重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生冷、過敏的食物,動物性食品徹底煮熟、煮透。

在嬰幼兒時期,最易缺乏的營養素是鈣、鐵、鋅、碘,所以家長在日常的飲食中要特別注意富含上述營養素食物的供給。

下面就把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物列出來,供家長參考。

嬰幼兒的日常飲食不僅要做到種類多樣,同時也要做到數量均衡合理。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繪制了不同階段寶寶的膳食寶塔,把嬰幼兒在不同時期的每日攝入食物的大致種類和數量集成在寶塔中,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很好地操作性。

六個月之後,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時候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合理地添加輔食不僅可以保證寶寶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更可以讓寶寶學習吃食物,為斷奶做好准備,適應寶寶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需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寶寶一生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一張表告訴家長們怎樣合理為寶寶添加輔食。

1-3歲的幼兒時期是寶寶的快速生長時期,這段時期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就是鈣、鐵、鋅。鈣不足會影響骨骼發育,鐵不足會影響到大腦供氧,鋅不足會影響到正常的新陳代謝。

所以家長們要在日常的飲食中注意富含上述營養素食物的供給。如果通過飲食的補充,仍不能很好解決寶寶的營養素缺乏症狀,家長可以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保健品或者葯物,最好不要自己擅自購買並給孩子服用。

(圖片來源網路)

有些家長擅自給孩子添加魚肝油,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俗話說,「是葯三分毒」,家長一定要慎重。維生素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兩種。

水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服用後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毒性較小,但大量服用可損傷人體器官。例如超過正常劑量很多倍服用維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並形成尿路結石。

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維生素則不能亂補,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量來補。如果脂溶性的維生素補充過量,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D就容易引起體內的中毒反應。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點擊鏈接

https://haohuo.snssdk.com/views/proct/item2.html?id=3318134575456203788&tt_project_id=6&origin_type=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