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兒童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於對特定實物懷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被人否定等。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包括強迫症、恐懼症、兒童精神疾病等。今天我們主要來講問題行為。
學前兒童的問題行為有情緒障礙、品行障礙、睡眠障礙、飲食障礙等。情緒障礙又分為兒童期恐懼、兒童期焦慮、暴怒發作、屏氣發作等;品行障礙有攻擊性行為、兒童偷竊、說謊、拒絕上幼兒園等;睡眠障礙有夢魘、夜驚、夢游症等;飲食障礙主要是異食癖等。
兒童期恐懼是除非兒童的恐懼情緒使他們難以適應社會,不然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對於兒童期恐懼的預防,關鍵是平時不要恐嚇兒童,特別不能讓他們看恐懼書刊、電影、圖片等。不要像老一輩人一樣哄騙兒童,說什麼不睡覺外面的收垃圾的老伯伯就把你收走了之類的話。
兒童焦慮也是如此,不是特別嚴重就不用就醫,應該在心理上給予支持及教育,弄清楚兒童焦慮的原因,並且引導他們克服,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學前兒童堅強的品格,培養學前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暴怒發作顧名思義,這類問題行為應該提前注意,從小培養兒童懂道理、講道理的品質,這時,尤其不能溺愛和遷就兒童。從小教兒童一些發泄自己情緒的方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2、孩子的心理因素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哪些影響?會有什麼樣的體現呢?
一類是先天方面的因素,一類是後天方面的因素。
先天因素又可分為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個體身上體現為遺傳素質,主要包括機體的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等通過遺傳基因傳遞的生物特徵,遺傳因素是心理發展必要的物質前提,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早已被肯定。人類行為遺傳學的研究已證明,人類行為和身體一樣,是在遺傳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下發展起來的。人的許多心理行為受遺傳的影響,如性格內向或外向,行為退縮或攻擊,情緒焦慮或抑鬱等。
(2)先天素質
先天素質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徵,包括感覺運動器官、腦的結構功能等特徵通過遺傳基因傳遞的生物特徵,遺傳因素是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條件。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營養不良的影響。妊娠期,孕婦營養不良可使嬰兒出生體重輕,某些營養素過少或過多則可導致先天畸形。低體重兒可能有腦細胞減少、智力發展遲緩、腦功能異常等缺陷,對心理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可挽回的不利影響。
2.患病或用葯不慎的影響。妊娠期孕婦患病和使用葯物不慎會給兒童的心理健康帶來損害。有研究報道,母親孕期患高血壓、腎炎、貧血、關節炎(曾服水楊酸制劑)、低熱、先兆流產以及經常患感冒,都可能與兒童多動症的發生有關。又如,如果孕婦感染了流感病毒,可引起胎兒發生畸形和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影響出生後心理的正常發展。
3.情緒狀態的影響。孕婦精神受到刺激,特別是突然的重大刺激,會造成過度心理緊張,從而引起胎兒的發育異常和障礙
4.妊娠期環境污染、放射線、煙酒等也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損害,從而影響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
後天因素可分為以下幾點:
(1)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學前兒童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也是學前兒童個性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對嬰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十分重要。家庭結構和功能、家長的教育能力以及對孩子的期望水平、教育方法和教養態度、父母的職業及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物質條件和氛圍、生活習慣和志趣愛好等等,都與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最終影響他們的行為和人格。
1.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健全完整的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不健全的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心理有著消極的影響。近年來一些關於父母離異與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證實,由於父母的離異,導致兒童出現孤僻、自卑、膽怯、冷漠等心理,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及問題行為如:撒謊、多動、講臟話、自虐。孩子生活在破裂的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照顧,缺少歡樂和睦的家庭氣氛,接觸的語言簡單貧乏,好奇心及探索行為受到阻礙。同時家庭的破裂使孩子感到震驚和迷惘,對「新」家庭難以適應,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使孩子產生孤獨、不合群、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穩定的家庭結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居住條件:居住條件不僅僅是住房類型和面積大小問題,實際上它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多個方面。居住擁擠時兒童攻擊性行為增多,受感染或污染的機會多;高層住房者外出或戶外活動少,依賴性強,自立能力發育遲,甚至影響到兒童智力潛能的發揮;住平房或四合院的兒童,運動發育早、活動量、戶外活動時間和活動范圍較其他住房條件為大,交往能力強,但不安全因素多;住別墅的兒童,因為經濟條件、父母行為或社會地位不同,往往存在優越感,但未必影響兒童正常心理的發展。由此可見,居住條件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3.家庭氛圍:家庭氛圍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良好的家庭氛圍可形成兒童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虛、合群、求知、好奇等健康心理;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圍(吵架、撕打、氣氛冷漠、關系不和睦),往往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處於不不愉快的情緒之中,驚恐焦慮,沒有安全感,會使孩子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任性、不講禮貌等。另外,生活在吵鬧家庭中的孩子還容易產生行為紊亂,夜驚、夢魘和遺尿症等心理疾病。因而,家庭氛圍的好壞也是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4.家長的文化和心理素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相處時間最長、最親密的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個性塑造、人格形成、智力發展、價值觀念的取向等都有潛移默化地影響。尤其是父母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成熟和生長發育。就文化素質而言,一般說來,若父母的文化素質高,常對子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強烈的求知慾去影響和教育子女,培養他們頑強的進取精神,同時在孩子的學習上也能給予較好的指導。相反,文化素質較低的家長本身不思進取,往往對子女的要求不高,他們不僅自己不學習,也不關心子女的學習,甚至只顧自己的娛樂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質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較高相關。
5.夫妻關系:和諧家庭對於女的心理正常發育起良好作用,它可以給子女帶來安全感,有利於各種心理活動的正常發展。和諧家庭的子女往往溫順、大方、公平、是非分明、富有正義感。不和諧家庭對子女正常心理發育往往起著不良的作用,夫妻的互相爭執、爭吵、抱怨、打架,不能給子女帶來安全感。夫妻的打罵、爭斗行為往往給子女以效仿作用,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子女容易出現說謊、打架、反社會行為。這類家庭的不安全感則影響子女性格的正常發展,容易出現孤僻、退縮、膽小、敏感等不良性格特徵。
(2)幼兒園:幼兒園所是兒童最早加入的集體教育機構。園所的環境以及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都是在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安排下進行的,是一個以教師和兒童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軸構成的社會集體。其基本功能就是通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雙向交互作用來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應當說,園所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最理想的場所,但在教育實踐中,相當多的托幼園所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學性,這是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3)社會環境:學前兒童和其他社會人群一樣,都生活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社會生活環境中和各種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心理健康。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經常處於緊張之中,心理上的種種沖突、壓力和焦慮不斷地增加。 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對幼兒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路等先進科學技術與幼兒的生活日益密切,兒童與各種社會傳媒的接觸,直接影響了兒童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形成,對其身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3、為什麼說學前兒童的生長發育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請談談對這一觀點的看
學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是統一的,二者密切聯系。
4、簡述1到6六個月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特點
0-3歲這個階段的兒童是處於無條件接受期。嬰幼兒期是指出生到3歲這一階段。這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之一。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借所謂的無條件地從外界學習模仿的早期過程。兒童的身高體重成倍增長,學會辨認物體,認識周圍的人,學習走路,用語言表達自己和進行交流。 這一時期兒童的生活環境主要是家庭、接觸最多的是父母,社會對兒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覺運動能力發展,運用言語能力和交往能力,如辨認物體和人,學習進食,學習控制大小便,用言語表達自己的要求,稱呼人,按照吩咐或執行一些簡單指令。 此期人格發展的特點是兒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異,表現出各種基本情緒活動特點,如焦慮、恐懼、羞怯、敵意和憤怒。性格的內向或外向特徵也在這一階段逐漸明顯。根據艾里克森的觀點,兒童在這一時期面臨著信賴危機和自主危機。若兒童在1歲左右得到適當照顧,如來自父母溫暖、關心和愛,必要的生理和感情需要的滿足,則兒童形成信賴感,危機得以解決,產生希望品質,否則出現信賴危機,產生不信任和焦慮感。在2歲~3歲,兒童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探索環境活動增多,並希望按自己的意願行事,這時容易與父母發生沖突。此時若父母管制太多,對兒童的不當行為加以過分責備甚至懲罰,則使兒童產生懷疑的性格,對自己和對別人的不信任,若父母能夠理解兒童行為,以引導、鼓勵和適當批評結合,則使兒童增強自信,促進自主危機的解決,形成意志堅強的品質,在將來生活中出現不怕困難的奮斗精神。 此期人格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依戀行為的形成與發展。依戀行為通常指嬰幼兒尋找並保持與撫養者(通常是父母)親密關系的行為傾向和表現。依戀行為的形成與發展對將來的社會化和人際關系發展有重大影響。由於依戀行為形成和發展是雙向的,一方面是嬰幼兒尋求保護,對父母的親昵和依戀行為;另一方面是父母對嬰幼兒的關心和依戀,父母的行為同時對兒童產生影響,促進嬰幼兒認識世界,形成信賴與不信賴,安全與不安全感等人格特徵。如被隔離撫養的嬰幼兒(孤兒院的兒童)由於缺乏與人的交往,依戀行為的形成和發展受到限制,其長大後可出現對人冷漠、孤獨,缺乏社會交往等人格特徵。 精神分析理論和行為學習理論都強調餵食對依戀行為的重要性。為進一步探討餵食的意義,動物心理學家Harlow進行了別具一格的實驗研究。他以羅猴作為研究對象,在研究中,嬰猴由人造母猴餵食。人造母猴則分為二種:一種由金屬絲所構成,稱為金屬母猴;另一種外形與金屬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層蓋了一塊絨布,稱之為絨布母猴,兩種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如果讓嬰猴自由選擇,無論絨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嬰猴總是選擇絨布母猴,花大部分時間依附在絨布母猴旁。嬰猴只是在飢餓時才去金屬母猴那裡尋找食物。 分別由兩種母猴撫養的嬰猴對母猴的依戀反應也不相同,當實驗者將玩具熊等陌生物體放入猴子居住的籠中時,由絨布母猴撫養的嬰猴會立即逃到絨布母猴身邊,緊緊依偎絨布母猴,表現出一定安全感,稍後,它會試圖接近陌生物體,出現探索行為。但在這種情境下由金屬母猴撫養的嬰猴產生的反應就大不一樣,它發現有陌生物體時不是逃向母猴尋求保護,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緊張不安,或者想將陌生物體推開,或者躲在一邊,局促不安。 將嬰猴與母猴分開一段時間後又放回原處時,由絨布母猴撫養的嬰猴會依偎絨布母猴,表現出欣慰和依戀。但由金屬母猴撫養的嬰猴則無此表現。 Harlow由此認為,身體接觸的舒適對依戀形成的作用比餵食作用更重要。其實,這個研究的意義還不僅於此,正如Janis等人指出,依戀行為發展至少有3個方面的意義:①滿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飢渴和寒冷時的需要;②感情表達接受、溝通,如恐懼時的依靠;③刺激心理的發展,如母親對嬰幼兒行為作出的微笑、模仿和鼓勵。依戀行為中撫養者與嬰幼兒之間相互作用的雙向過程,促進了人的社會化和健康人格的發展。由此可見,外界環境所給與的即是孩子所接受的,所謂種下玫瑰得芬芳,種下罌粟得惡果是也。
5、少年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心理問題
這是孩子的通病,對異性的關注不好辦,父母應該對對孩子鼓勵,批評這件事做的不對,不是批評他本人。學習力不集中是因為學習對他來講沒有吸引力,不如讓他學習他喜歡的科目,這樣會學好的。孩子喜歡什麼你父母了解嗎?你喜歡的並不是它喜歡的,大家總是把自己不能實現的目的,加在孩子身上,可孩子喜歡嗎?你問過孩子喜歡什麼嗎?不要一廂情願,這樣事態往往會想另一個方向發展。
6、為什麼說學前兒童的生長發育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
人是有身體和精神共同組成的,心理的存是以身體為基礎,心理的存在是支配人的意識活動。沒有身體的存在心理也就隨著消亡。沒有心理活動,那就成了植物人。
7、為什麼說學前兒童的生長發育包括心理和生理倆個方面
生理健康就不講了,就是身體好。
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涉及到孩子認識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培養。孩子心理健康的培養與家長的一言一行密切相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說的就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家長最重要。
8、如何理解幼兒生長發育包括生理和心理
幼兒生長發育生理上積極提供營養,保障孩子生長發育,心理上積極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9、1到3歲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總是十萬個為什麼,學會說話但又說得不是很好,好像很渴望說話似的,而且問題很多,什麼都好奇,這時候最好不要不理他哦!否則他會生氣....呵呵,他會對周圍的事情很感興趣,什麼都試著做,畫畫,跳舞,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