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長短發型 » 宮內生長發育的規律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宮內生長發育的規律

發布時間: 2021-03-12 12:42:36

1、簡述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兒童的生長發育速度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進行的。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並非等速進行,具有階段性。一般體格生長,年齡越小,增長越快,生後6個月內生長最快,周歲後基本穩步成長,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

(1)生長發育是一連續過程,又有階段性

生長發育在整個兒童期不斷進行,但不是等速進行的,各年齡階段生長發育有一定的特點。所謂階段性是指每個發育階段都有鮮明的特點,而連續性則是指前後發育階段間規律地交替銜接,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奠定基礎,後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必然趨勢。

(2)各系統器官發育不平衡

兒童各器官、臟器的發展速度是不均衡的,遵循一定的規律。發育最早的是神經系統,腦在生後2年內發育較快;發育最晚的是生殖系統,淋巴系統在兒童期生長迅速,於青春期前達高峰,以後降達成人水平;心、肝、腎、肌肉等系統的增長基本與體格生長相平行。 

(3)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

生長發育遵循由上而下、由遠而近、由粗糙到精細、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規律。比如,孩子出生後運動發育規律是先抬頭、後抬胸,再會坐、立、行走,這是由上到下;先會揮動手臂,然後才會做手指的運動,這是由近而遠。

先會抓東西,然後才會用拇指和食指捏取東西,這是由粗糙到精細;先會發單音,後是片語、句子,這是由簡單到復雜;先會看、聽、感覺事物,認識事物,再發展到有記憶、思維、分析和判斷,這是由低級到高級。

(4)每個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其自身的特點

兒童生長發育有許多共性,但由於先天遺傳以及先天、後天環境條件的差異,個體發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現高矮、胖瘦、強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有些孩子是先會說話,後會走,有些孩子剛好相反,先會走,後會說;有些孩子生性活潑,好動,有些孩子則比較內向;有些孩子生來和別人好相處,有些孩子則比較難接近,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每個人生長的「軌道」不會完全相同。

因此兒童的生長發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圍,所謂的正常值不是絕對的,評價時必須考慮個體的不同影響因素,才能作出做正確的判斷。

(1)宮內生長發育的規律擴展資料:

生長是指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和形態變化,是量的改變;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分化完善與功能上的成熟,是質的改變。兩者密切相關,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而發育成熟狀況又反映在生長的量的變化。

人的生長發育是指從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過程。生長和發育是兒童不同於成人的重要特點。生長是指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可有相應的測量值來表示其的量的變化;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生長和發育兩者緊密相關,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生長的量的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器官、系統的成熟狀況。

營養是保證小兒正常生長發育、身心健康的物質基礎。兒童期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高於成人,這是因為必須滿足兩個要求,即生長發育與活動的需要,尤其是嬰幼兒期生長發育最為迅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因此必須給以重視。

小兒從斷奶後,就需要做到平衡膳食,盡量多吃各種食物,以保證對熱能與營養素的需要以及保持營養素之間的平衡,不致因營養素的缺乏造成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偏食和亂吃零食非常重要。

另外除了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食慾外,還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睡眠要充足,應該經常參加戶外活動,這樣就能有利於防止疾病,促進攝入的營養消化吸收而使兒童健康的成長。

微量元素硒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缺硒大國,72%的地區都是缺硒地區。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是絕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微量元素硒的需求也相對比較旺盛。一旦缺乏了微量元素硒,將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營養是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是小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如營養不足則首先導致小兒體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終也會影響身高的增長和身體其它各系統的功能,如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神經調節功能等。而且年齡越小,受營養的影響越大。

疾病對小兒生長發育的影響也十分明顯,急性感染常使體重不增或減輕,慢性感染則同時影響體重和身高的增長。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對生長發育的影響更為突出,常引起骨骼生長和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對小兒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明顯影響。

另外,良好的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如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水源清潔等有利於小兒生長發育,反之則帶來不利影響。合理的生活制度、護理、教養、鍛煉等對小兒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和良好的榜樣作用、良好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對小兒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情緒的穩定和神經精神的發育都有深遠的影響。

2、簡述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

生長發育貫穿卵細胞受精到人的發育成熟。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快慢交替的.發有速度曲線呈波浪式上升。這期間有兩次生長突增高峰,第一次在胎兒期,第二次在青春發育初期。
身體各部分的生長速度並不完全相同,因此,各部分的增長幅度也不一樣。如在出生後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頭顱增加1倍,軀干增加2倍,上肢增加3倍,下肢增加4倍。身體形態從出生時的頭顱特大、軀干較長和四肢短小,發育到成人時的頭顱較小、軀干較短和四肢較長。
身體各系統的發育也不均衡,呈現出不同的發育趨勢。如神經系統發育得最早,兒童在6歲時腦重已達成人的90%;淋巴系統的發育也較早,但到10歲以後就逐漸退化;而生殖系統在出生頭10年裡幾乎沒有什麼發育,到青春期迅速發育,並很快達到成人水平;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發育與體格生長平行。

二、生長發育的相互關聯性
學前兒童身體各系統的發育時間和速度雖然各有不同,但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各個系統的發育是彼此密切關聯的,某一器官的發育可以促進另一器官的發育。 如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促進骨骼肌肉的發育,也能促進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同時,兒童的生理發育與心理發育密切相關。生理發育是心理發育的載體,是物質基礎;反過來心理的發展也會影響生理功能。

三、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性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兒童的生長發育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無論是身體的形態還是機體的功能都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表現出高矮胖瘦、智愚強弱之別。兒童的生長發育受到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影響,沒有兩個幼兒的發育水平和發育過程是完全一樣的。
因此,在評價一個兒童的生長發育時,不能簡單地將其指標數據同標准平均數進行比較,而應該全面考慮各種因素,將他們以往的情況與現在的情況進行比較,只要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按正常的速度長高增重,即使沒有達到所謂的平均標准,也不能說是不正常。

3、胚胎發育的規律

人胚胎第4~8周或第1~8周的發育階段(由於胚胎分期法不同所致)。受精卵經卵裂、桑椹胚形成胚泡後,胚胎細胞迅速增長分化為三胚層、胚胎體形、臉形特徵以及主要器官系統的雛形的建立。第4~8周的胚胎極易受到有害因子的影響,導致顯著的先天性畸形的出現,因而是發育的關鍵時期。
卵裂及胚泡的形成 是受精卵在由輸卵管向子宮運行中進行的。受精後26~30小時開始卵裂,每10~12小時進行一次卵裂,在16~32細胞時開始稱為桑椹胚,此時開始到達子宮腔。第4~5天時,形成早期胚泡,透明帶溶解消失,胚泡開始侵入子宮內膜,11~12天完成植入。胚泡滋養層細胞迅速增殖,由單層變為復層,外層細胞融合形成合體滋養層,深部的一層細胞界限明顯,稱細胞滋養層。植入後,滋養層向外長出許多指狀突起,稱絨毛,逐漸發育、分化形成胎盤。滋養層直接從母體血液中吸取營養供胚胎發育所需。
胚盤的形成及中軸器官的建立 第2周時進行胚泡內細胞團細胞增殖與重排。靠近胚泡腔的細胞形成一層立方形細胞,為胚胎本身的內胚層;內胚層上方的細胞呈柱狀,為外胚層;兩層細胞緊密相貼形成橢圓形的二胚層胚盤。胚盤下方內胚層延伸,形成卵黃囊內層。胚盤內胚層構成卵黃囊頂壁,胚盤上方外胚層與滋養層間出現腔隙,逐漸擴大成羊膜腔。胚盤外胚層構成羊膜囊底壁,羊膜囊其餘部分來自滋養層。胚盤上原條的出現與退縮,標志著中胚層的形成與三胚層胚盤的建立。中軸線的中胚層形成脊索。在脊索頭端前方及原條尾端後方各有一圓形區,沒有中胚層進入,內外胚層緊密相貼,分別稱口咽膜及泄殖腔膜,為以後形成口腔和肛門的部位。脊索誘導其上方外胚層增厚形成神經板,進而形成神經溝及神經褶,神經褶在背中線癒合形成神經管。神經管頭端與尾端尚未閉合的孔,稱前、後神經孔,於第4周末全部閉合。
體形的建立 三胚層所構成橢圓形扁平胚盤,由於其中部細胞生長迅速,周緣向腹側卷折,分別形成頭褶、尾褶及腹褶。頭、尾、腹褶進一步卷折向中央收縮,在胚體腹側與尿囊及卵黃囊柄的附著點形成一圓柱形臍帶區。胚胎由盤狀逐漸形成頭寬尾細的圓柱形,胚體懸浮於羊膜腔內羊水中。上、下肢芽於第4周先後出現,至第8周末,肢芽的各區段明顯可辨,手指及足趾形成。外生殖突出現,但尚不能分辨性別。
顏面及感官的形成 顏面造形始於第4~5周;形成5個隆起,第7周面突移動,開始形成顏面;第8周形成具人臉特徵的顏面。眼、耳、鼻等感官形成並定位。
三胚層的早期分化
中胚層 中胚層分為三部分,在脊索兩旁的中胚層為軸旁中胚層,其外方為間介中胚層,最外側為側板中胚層。第3周末,兩側軸旁中胚層增厚並分節,形成體節,致使體表形成許多小的隆起,第5周末,44對體節全部形成。每個體節將分化形成生骨節、生肌節及生皮節。它們分別形成該體節段內的軟骨、骨、肌肉以及皮膚真皮。間介中胚層形成泌尿生殖系統。側板中胚層由於中間出現腔隙而分為兩層,緊貼外胚層的中胚層稱體壁中胚層,將分化為體壁的骨骼、肌肉和結締組織等;圍於內胚層周圍的中胚層稱臟壁中胚層,將分化為內臟器官的平滑肌、結締組織和漿膜等。二層之間的腔稱原始胚內體腔,以後分化為心包腔、胸腔及腹腔。
內胚層 隨圓柱形胚體的形成,內胚層卷折形成原腸,為消化和呼吸系統的原基,將分化為消化管、消化腺、喉、氣管和肺的上皮以及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膀胱及尿道等的上皮。
外胚層 神經管頭區迅速生長,形成5個腦泡,神經管向腹側彎曲,使胚胎呈「C」形。在神經管形成時,兩側神經褶外側的外胚層細胞與神經褶脫離,形成位於神經管背外側的細胞索,稱神經嵴,以後分化為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節及腎上腺髓質等。位於體表的外層將分化為表皮及其衍生物,一些器官的上皮組織。
至第8周末,體內主要器官系統雛形結構均已建立,可區分出頭、面、頸、軀干及四肢,胚胎初具人形。

4、胎兒在孕婦體內生長發育有哪些規律?

懷孕第8周時的胎兒的皮膚便有了痛、癢的感覺,對皮膚進行刺激,能反過來促進腦的發育;

懷孕第4個月前,胎兒能聽到子宮外的聲音,當聽到巨大聲響時,便會引起胎心增快、胎動劇烈;

懷孕第5個月的胎兒,出現原始的記憶力,此時播放輕松的樂曲或按一定的順序撫摸胎體,便能使胎兒安靜下來。反之,如果聽到刺耳的噪音,便會出現胎心增快等不愉快的反應;

懷孕第7個月或更早些的胎兒,常常喜歡把手指放在口中反復吸吮,當胎體受到刺激(如母親的體位發生劇烈改變,子宮受到沖擊)時,吸吮手指的動作會大大增強;

懷孕8個月的胎兒,能感受母親的喜、怒、哀、樂並對此作出不同的反應。一旦子宮出現收縮或受到撞擊時,胎兒會用腳猛踢子宮壁以表示「不滿」。